登陆注册
8270400000014

第14章 东汉及其以后儒者的(2)

随着上帝数量和名号的讨论,“上帝是什么”的问题也提了出来。当黄帝、炎帝、太昊等被视为上帝的时候,他们是人鬼,还是别的什么?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是个非常有疑问的事情,当时的人们似乎都非常明白,不去讨论这个问题。汉武帝真诚地相信方士所说的黄帝成仙上天的事,并且自己也希望走黄帝的路。直到西汉末年,太一也被认为是成仙上天的人。《汉书·王莽传》:“太一、黄帝皆仙上天。”但那皇天上帝或者昊天上帝是什么?问题可就没有这么简单。

据《春秋纬·说题词》:“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经纬。”《白虎通义·天地》采纳《说题词》的意见:“天者,何也?天之为言,颠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所谓“颠也”,“镇也”,都是指头上的天空。东汉初年郑众说“昊天”是天,上帝是玄天,也是说作为至上神的天或者上帝,就是头上的天空。被认为是古文经学家的许慎,在《说文》中也认为:“天,颠也”。然而郑玄不认可上述意见,他认为昊天上帝就是北极星,五帝就是太微垣中五星。

郑玄的意见,并非全无根据。《史记·天官书》记载,“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南宫朱鸟……其内五星,五帝坐”。郑玄把六位上帝都说成是星,当与此有关。

王肃又不同意郑玄的意见,他认为昊天上帝不是北极星,而是天之灵:“有灵而尊者,莫若于天”(王肃《周易注·震卦》)。而且天只有一个,五帝不过是对天的不同称呼。

那高高在上的天空为什么就是至上神,今天的人们很难理解。但在古人,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葛洪解释道:

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有精神则宜赏善而罚恶。但其体大而网疏,不必机发而响应耳。(《抱朴子内篇·微旨》)

这也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的、明确的万物有灵论主张。并且认为,天地之神,就是天地这个自然物中的灵,就像人这个肉体之中存在着灵魂一样。这样的主张由葛洪写了出来,然而它的出现当不会仅仅从葛洪开始。应该说,当儒者们认为上帝就是那居高理下的天的时候,这样的主张就出现了。儒者们不会把一个无灵魂的死寂的天空作为自己的至上神。

唐朝初年,在讨论制定礼仪的时候,儒者们据《毛诗传》,首先批驳了以昊天上帝为北辰耀魄宝的意见,认为郑玄此说“舛谬特甚”,然后对昊天上帝做了进一步的解说:

《毛诗传》云: 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据《旧唐书》,此话是礼部尚书许敬宗与众礼官于显庆二年(657)的上书;《新唐书》亦如此记载,只是比较简略。据《通典》,则此话是唐初负责制礼的开国功臣、也是著名儒者的长孙无忌于永徽二年(651)所上的奏议。它表明了唐代儒者的上帝观。

也就是说,那元气昊大、称呼不同的天空,就是儒教的至上神。这就否定了郑玄的意见,从此以后,把北极星作为儒教至上神的意见,无人再认同了。

三社稷神属性的改变

随着黄帝、太昊等五帝不得再做上帝,而上帝被认为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其中有灵的天空或者是星星,其他神祇的地位和人们对它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基本特点就是,传统宗教中许多原来由人担任的神祇,逐渐变为自然物本身。其中最突出的,是社神和稷神。《礼记·祭法》载:

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这里的说法出自《国语·鲁语》,《左传》的说法与此大体一致:

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和原来的上帝是古代君主一样,社神和稷神也是由人担任的。他们是共工氏之子句龙,或者大禹(社);或者是烈山氏之子农(或柱)和弃(稷)。

但是到了东汉,这样的观念受到了挑战。社神、稷神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句龙和弃,是社稷神本身,还是仅仅是社稷神的“配食”者?这在儒者中发生了争论。郑玄在《周礼·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下注道:

社稷,士谷之神,有德者配食焉。共工氏之子曰句龙,食于社;有厉山氏之子曰柱,食于稷,汤迁之而祀弃。

依郑玄的意思,句龙与弃,仅仅是土谷之神的配食者。

大约和郑玄同时,其他儒者关于社稷神神主,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刘昭《后汉书注·祭祀志》载:

自汉诸儒论句龙即是社主,或云是配,其议甚众。

然而,这“甚众”的议论现在很少能够见到了。《后汉书注·祭祀志》保存一篇仲长统答荀彧、邓义的文章,可见东汉儒者争论之一斑。

仲长统首先指出,“郊社之祭,国之大事”,所以不能不辩清楚。他逐条列出邓义的问难,然后给以解答:

难曰: 社祭土,主阴气;正所谓句龙土行之官,为社则主阴明矣,不与《记》说有违错也。

所谓《记》,就是《礼记》。邓义认为,句龙是土行之官,就是社主,主阴气。这种说法见于《礼记》,所以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是仲长统回答说:

今《记》之言社,辄与郊连。体有本末,辞有上下,谓之不错不可得。《礼运》曰:“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殽。(地)[政]参与天地,并于鬼神。”又曰:“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郊特牲》曰:“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家主中霤,国主社,示本也。”相此之类,元尚不道配食者也。主以为句龙,无乃失欤?

仲长统的意思是说,要理解什么是社神,应该和天联系起来,全面理解《礼记》的意思。依他的意见,《礼记》中所说的天、中霤,就是以天、中霤本身为神。所以,社稷神也应该是社稷本身。

这可算双方辩论的第一回合。在这一回合中,双方都在援引经典,以期证明自己的正确。第二轮,双方的观点开始交叉起来:

难曰: 信如此,所言土尊,故以为首,在于上。宗伯之体,所当列上下之叙。上句当言天神、地祇、人鬼,何反先人而后地。上文如此,至下何以独不可,而云社非句龙,当为地哉?

邓义最后一句话表明,若土神是地,他实在难以理解。仲长统答道:

答曰: 此形成著体数,自上来之次言之耳。岂足据使从人鬼之例邪?三科之祭,各指其体。今独摘出社稷,以为但句龙、有烈山氏之子,恐非其本意也。案《记》言社土,而云何得之为句龙?则传虽言祀句龙为社,亦何嫌,反独不可谓之配食乎?《祭法》曰: 周人禘喾、郊稷、祖文王、宗武王,皆以为配食者,若复可须,谓之不祭天乎?

看来,作为儒教至上神的天被认为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天,极大地帮了仲长统的忙。因为天被认为就是头顶上的那个自然之天,那么,《祭法》上禘、郊的对象就都是配食者。《祭法》上禘、郊的对象都是配食者,其他地方所说的祀句龙,自然也可以理解为配食。这就是仲长统的逻辑。只要邓义无法证明禘郊的对象就是喾和稷等,就无法驳倒仲长统。而邓义也确实无法证明禘、郊的对象是喾等。然而,把这里禘、郊的对象说成就是天,又有什么根据呢?其实一点根据也没有。有的只是郑玄那无所根据的注。

然而郑玄的注虽然在经典上无所根据,但现实就是最大的根据。现实中,刘氏的祖宗不是上帝,也无人再承认上帝是人鬼。现实中上帝成了“居高理下”的天,对经典的理解就不可能再把上帝理解为王者的先祖。把对上帝的理解推广到社稷神,邓义除了紧紧抓住经典之外,别无旁助。邓义道:

难曰: 再特于郊牛者,后稷配故也。“社于社邑,牛一羊一豕一。”所以用二牲者,立社会祀句龙,缘人事之也。如此,非事地明矣。以宫室新成,故立社耳。

又曰“军行载社”者,当行赏罚,明不自专。故告祖而行赏,造社而行戮。二主明皆人鬼,人鬼故以告之。必若所示,当言载地主于斋车;又当言用命赏于天,不用命戮于地,非其谓也。

这些证据,要证明的也就是一件事: 社主是人鬼,不是大地。对此,仲长统反驳道:

答曰: 郊特牲者,天至尊,无物以称专诚。而社稷太牢者,土于天为卑,缘人事以牢祭也。社礼今亡,并特之意未可得明也。昭告之文,皆于天地,何独人鬼?此言则未敢取者也。

郊社之次,天地之序也。今使句龙载冒其名,耦文于天,以度言之,不可谓安矣。

依仲长统说,“昭告”的对象,不仅仅是人鬼,也可以向天地昭告。也就是说,邓义以告社来证明社主就是句龙,是不成立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所谓“郊社之次,天地之序”。让句龙来做这和天并列的神,不相配。仲长统的议论表明,天地神祇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其神圣性也越来越高了。仲长统继续说:

帝王,两仪之参,宇中之莫尊者也。而盛一官之臣,以为土之贵神,置之宗庙之上,接之郊禘之次,俾守之者有死无失,何圣人制法之参差,用礼之偏颇?

一个五行之中土行之官,死后其神品竟然要比帝王家的宗庙高,这是不可理解的,也是仲长统坚决不能同意社神就是句龙的主要原因。人间的秩序变化了,神界的秩序也要随着变化。对社神属性的讨论,也是儒教对传统宗教进行改造的重要一环。

然而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上古一位官员,可以做崇高的社神,那么其帝王之为上帝,也就在情理之中。现在,帝王不能再做上帝,他们的下属要再做社神、稷神,也是不可能了。儒教说,是人受命于天。然而实际上,是天听命于人。谁得为天,谁得为社,那是要人,也就是要儒者们决定的。

仲长统最后说:

《周礼》为礼之经,而《礼记》为礼之传,案经传求索见文,在于此矣。均之两者未知孰是?去本神而不祭,与贬句龙为土配,比其轻重,何谓为甚?经有条例,记有明文,先儒未能正,不可称是。钩校典籍,论本考始,矫前易故,不从常说,不可谓非。孟轲曰:“予其好辩哉,乃不得已也。”郑司农之正,此之谓也。(以上均见《后汉书注·祭祀志》)

仲长统明明知道,自己的解释是“矫前易故”,也就是未必合于经传,但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为在“去本神不祭”和“贬句龙为配”二者之间,权衡利弊轻重,还是“贬句龙为配”失利要少一些。

这是一场重要的宗教观念的改革。黄帝等人鬼不再能做上帝,句龙、弃等也不得再做社稷。推而广之,一切原本由人担任的名山大川等自然神,都陆续地、逐渐地演化成为自然物本身。而这些自然物之所以能够被视为神,乃是因为它们“皆有精气”(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也就是有精神,有灵魂。

四禘礼的质变

甲骨文中有不少“帝”字。据甲骨学者的意见,其所指,或是上帝,或者对上帝的祭祀。祭祀上帝之“帝”,当是禘礼的前身。

从《论语》看,禘礼是当时礼制中最为重要的礼仪。孔子说,懂得禘礼,治国就易如弄清自己掌中之物。《论语·八佾》: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春秋时代,郊是祭祀上帝的重要礼仪。然而和郊相比,禘礼似乎更加重要。所以从《国语》到《礼记·祭法》,重要礼仪的排列顺序都是禘、郊、祖、宗。禘礼的意义,《礼记》说得也十分明白: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礼记·丧服小记》)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礼记·王制》)

依郑玄注,“所自出”,就是所自出的上帝。因此,禘礼,就是“祭天”之礼,或者就是“郊祀天”,因为“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

汉代,因为刘邦找不到自己的先祖,禘礼也就长期处于被废置的状态。东汉初年,本身就是儒生的刘秀,下令给年轻时即为博士、熟悉郊庙礼仪的大司空张纯,要求恢复禘礼。张纯上奏道:

礼,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春秋传》曰:“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及未毁庙之主皆登,合食于太祖。五年而再殷。汉旧制三年一祫,毁庙主合食高庙,存庙主未尝合祭。元始五年,诸王公列侯庙会,始为禘祭。又前十八年亲幸长安,亦行此礼。(《后汉书·张纯传》)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18:把心找回来

    星云日记18:把心找回来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梦中说梦”、“逆增上缘”、“把心找回来”、“广结善缘”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七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不忘初心”、“如何自处”、“找出内心平衡点”、“皆大欢喜”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 禅海蠡测

    禅海蠡测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亲笔撰作的一部禅宗研究著作。作者通过纵向的叙述和横向的比较,对禅宗的演变、宗旨、传授和修行实践,禅宗与净土宗、密宗、丹道、理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等,做了分门别类的论述,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识。
热门推荐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白露为霜霜华浓

    白露为霜霜华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生有八苦,最甚爱别离。十方一念间,苍茫天地下,一捧帝君魂、万颗玄鱼泪。赤诚凡人心,剑舞花月下,唱一世苍凉.说:看师兄为你,舞最后一次十方一念。岁月至情花,化至真之情,守一生挚爱。
  • 勾勾手的幸福之星云之恋

    勾勾手的幸福之星云之恋

    勾勾手的约定,一生一世的爱恨纠缠。爱,让心不再孤独?
  •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从当今餐饮市场的实情出发,浓缩作者实战精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翔实的案例,揭秘多家成功餐饮店的经营绝招,并有针对性地做出诊断、形成制度、设置流程,让广大餐饮管理者能够拿来即用,全方位提升管理效率。
  • 才女皇妃

    才女皇妃

    苏若是苏侯的长孙女,亦是当朝尚书唯一的嫡女。生母出身书香世家,是太傅的幺女。她从小备受宠爱,能和兄长一起出入私塾。年纪尚幼时,便精通诗词歌赋。随着年龄渐长,才华逐渐为外人所知,因此名震京城。后来,成为了大顺朝无人不知的才女。15岁时,媒婆早已踏破了尚书府的门槛,求亲者能一直从侯府排到城外。就在她及笄礼的时候,老皇帝去世,三皇子即位,是为新帝。一旨诏书,她被选入后宫,成为皇妃。
  • 巅峰苍穹

    巅峰苍穹

    这里没有翻天覆地的战争,没有惊天巨变的事件,只有强者和强者的对决,只要你够强,就可以登上巅峰。什么是巅峰,怎么样才能登上巅峰。尽在《巅峰苍穹》
  • 神墓小园丁

    神墓小园丁

    诸天万界,亿万生灵,个个都渴望修炼成神,君临天下,长生不老......但神仙也有生老病死的一天,当那天来临时“神墓园”就会降临,将其收走埋葬......神墓园,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埋葬神的地方......地球上的一名普通少年王大宝,莫名其妙的来到神墓园,成为了管理神墓园的小园丁......然而等待他的“神墓园”像是个嗷嗷待哺的巨婴,急切的需要各种能量,否则就将危机生命...在生死危机下,成为神墓小园丁的主角爆发了,对所有死神彻底的执行“三光”政策,真是赤条条来,赤条条走......“您好!欢迎来到神墓园,本园有铁牌、铜牌、银牌、金牌、钻石、皇冠共六个会员套餐供您选择。”“女神,我这里缺个服侍的丫鬟,有没有兴趣?”“小猪,本王正缺个代步的坐骑,我看就你了,马马虎虎的凑合着骑吧!”“什么,都没有神器,你这神也忒穷了,会员套餐你就别想了,留下身上除了裤衩的所有东西,去边上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吧!”“凭什么?”“凭统领一界的神王在我的神威下只能瑟瑟发抖。”“凭称霸百界的霸主在我的压迫下只能给我端茶倒水。”“凭令万界臣服的女帝在我的魅力下只能做我的抱剑侍女。”......
  • 史上最强程序员

    史上最强程序员

    就是讲一样非常普通的程序员,做着非常普通的事,最后非常普通的征服世界。
  • 快穿白月光攻略

    快穿白月光攻略

    【没心没肺貌美白月光×深情专一舔狗前男友】1v1,甜宠虐渣向盛卿,在天界是一个知名人物。并非因为她是帝姬,她名动三界的盛世美颜,她所传承的强大神力,而因为她居然甩了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君珩上神!两人的cp粉天天盼他们复合。盛卿:不好意思了各位,老娘不吃回头草。后来:真香。————————————————“经检验,笔下三千世界中最适合您的身份是白月光,已为您绑定白月光系统。”盛卿带着对帅哥的兴趣进了笔下三千世界开始历练。不知后头还跟了一个得知消息匆匆赶过来的男人:“让我进去。”“等等,经检验,笔下三千世界最适合您的身份是...隐形深情舔狗,您确定要进去吗?”“去,和盛卿去同一个。”“好...”的呢。你怎么就蹦进去了呢我话还没说完呢!你已经历练过了进去之后记忆也会没有的啊!不过为什么清冷高傲战斗力max的君珩上神会是隐形的深情舔狗?突然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 天道宠的客服怪

    天道宠的客服怪

    作为一个合格的客服怪,每天都有在努力呢!白天,是一个为了学习而奋斗的好学生,要当学霸,要当最靓的那个崽。全校表示这娘们跟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宠她!!晚上,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为了钱钱而奋斗。“亲亲,您的快递喔!”“亲亲,不接受退货哟!”“亲亲,你印堂发黑呢!”……黎钰涵擦了下嘴,嫌弃地看着某男,“亲我干嘛!”“不是你要亲亲的嘛!”某男无辜地看着她。……最初,“这娘们除了长得好看,成绩好,一无是处!配不上我们家”然后,“我们可爱的客服怪什么时候分手,我养!!”某男哭晕在厕所,说好我才是你们的真爱呢!也可以是《每次出事前我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