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3600000013

第13章 风流孟夫子(4)

如果仅仅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理解民主——学者们当然坚决反对这么干,不过看这两年网上关于民主的大讨论,这么理解大概很有群众基础——民主就是民意决定政策的存废,领导人的去留。则孟老师的民主倾向很明显。

孟老师理解的“尧舜禅让”是这样的:舜登上天子之位,不是因为尧把天下让给了他,而是因为尧去世之后,人民群众坚决要求舜来治理天下。同样,禹死后,继位的是禹的儿子启,这个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巨变之所以会发生,也不是因为禹自私,而是人民群众就乐意接受启的领导。

孟老师理解的“汤武革命”是这样的:商汤、周武王杀死桀纣不算是弑君,只算是“诛一夫”,因为民心要求他们成为新的天子,他们就“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了。

齐宣王打下了燕国,问孟子要不要把燕国变成齐国领土的一部分。孟子回答说,燕国人民如果欢迎你的统治,那就接收;如果他们想继续做燕国人而不做齐国人,那么您就撤兵。

民意选择统治者,让选出的统治者来保护选民的利益,如果他做不到,那就再换一个。这个制度,要贴标签的话,奥唐奈尔的“委任制民主”近似之。

当然,以今天的标准看,在这个框架下换届实在危险。实践方式,只能是政变、革命或者外国入侵,这必然意味着社会大地震,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才能推出一个新领导来。而且还未必就能保证这位新领导是个好领导。

不过,这也只是我们的想法。据孟老师的描述,舜取代丹朱自然而然,周武王伐纣有征无战,都比英国的“光荣革命”还要光荣,是不必流多少血的。

选了天子之后,民众平常也不是不问政治。下面这段是常被引用的。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

“国人”这个概念,本来有特殊含义,是特权阶级的最低一层。不过到了孟子时代,就当普通人看,或许也是可以的。

这三段里,前两段体现了民众的选举权,后一段体现了民众的司法权。你可以说,这些都只是舆论而已,看不出可行的制度和程序,落实起来根本不靠谱。舆论干预司法,代表民粹倾向,影响还尤其坏。但你不能说,因为没有设计出民主制度,所以就不算有民主思想,显然,那就等于说孟老师没有思想,他老人家的政治主张,一旦面对落实的问题,啥时候靠谱过?

中庸还是乡愿:论孟子的说话艺术

孟老师的为人如此高调,主张却是如此不着调,很多时候即便是他的粉丝也暗暗憎恨偶像的不着调。但是当孟老师的粉丝且格外坦然的,我印象最深的数王安石老师,有千古名句云:“何妨举世嫌迂阔,赖有斯人慰寂寥。”不过众所周知,有“拗相公”之称的王老师也是以“不靠谱”着称的。

如果有谁学习孟老师这样“说大人,则藐之”的作风,估计十之八九一出门就会被人砍死。但事实上,孟老师不但没被砍死,相反混得很不错。他在齐国当了“卿”,虽然学者一般坚决主张这个卿是虚的,但怎么也是副总理级别;至于物质待遇,更是舒坦得连自己的学生都看不下去了。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

出门的时候,随行车辆几十部,跟班几百人,从一个国家吃到另一个国家,是不是有点舒服过头了?

这就不得不注意到,孟老师的谈话中,另有一些八面玲珑的东西。

他宣称,得了民心,就有权禅让或者革命,这个观点听起来很前卫,但在齐国讲这一点,却是最安全的。因为姓田的能够夺取政权,据说靠的就是民心。这是等于在论证齐宣王王位的合法性,属于小骂大帮忙的性质。

孟子又很善于给君主找台阶。齐宣王看见一头准备拉去衅钟的牛,簌簌发抖的样子很可怜,于是说,放过这头牛吧,拿只羊去衅钟。

这消息传出去,不好听的话就多了。你说牛无罪却要被杀死,你起了同情心,那羊又有什么罪呢?说穿了,你还是抠门,舍不得一头大牛,才换上一只小羊。

对齐宣王这样纨绔子弟来说,你说他小气,可能比骂他昏君还让他难受。于是孟老师就出来解释: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

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情境还原,还有对人性、人心深刻的洞察。要在这个问题上把齐王伺候舒服了,有哪个弄臣能比得上孟老师?

你齐王怎么样才能保民而王,无敌于天下呢?孟老师开的方子也很入耳。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内文有删减)

齐宣王说,我有毛病,我喜欢猛人。孟子说没有关系,想当年周文王也很喜欢猛人,只要你为人民服务,喜欢猛人就是好事情。

齐宣王说,我还有毛病,我特别贪财。孟子说没有关系,想当年公刘也很贪财,只要你和老百姓一起发财,那贪财就是好事情。

齐宣王说,我还有毛病,我喜欢美女。孟子说没有关系,想当年太王也很好色,只要你和老百姓一起好色,那好色就是好事情。

看着奥运,数着钞票,搂着美女,就把天下给办了,这情景真是太美妙了。这其实很难做到——那么愉快的聊天气氛里,谁又能想那么长远呢?

齐国有一个特点,就是宗室的势力比较大。孟子在齐宣王面前,也说了很多宗室的好话。齐宣王问孟子,当卿相的原则是什么,孟子把卿分了两种,一种是异姓之卿,一种是贵戚之卿。

国君犯了错,异姓之卿要劝,劝不通,就到别的国家去。这是孟子把自己摘出去了,因为当时他自己就是齐国的异姓之卿,这意思是,咱们要是谈不拢,我老孟最多走人,你别多心。

贵戚之卿就不同,“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你国君太不像话,那就换我来。所以难怪齐王听得“勃然变乎色”。当然,孟老师这么说,确实有他的历史依据,不过儒学大师提供了这么条理论证明篡位的合法性,某些想入非非的宗室,其欣喜之何如,也是可以想见的。

孟老师又谈及治国的策略,以“不得罪于巨室”为大政方针。他还声称: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孟子·梁惠王》)

啥叫历史悠久的国家?不是看有没有大树,而是看有没有连续干了好几代的老干部。国君您选拔贤能,如果迫不得已,要让出身差的超过出身好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不能不谨慎啊!

照这样的选官逻辑,劳动人民好像有点吃亏。不过,要说关心人民的利益,强调民意决定成败,谁能比得上孟老师?孟老师既主张减税,又主张对弱势群体多发放福利,尤其是还把群众舆论的重要性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先把经济政策亮出来,然后再在先秦诸子中票选个“人民思想家”,墨巨侠都未必是孟老师的对手。

顺带说一下,有顶帽子曾经被错误地戴在儒家头上,就是轻视商业。其实真主张对商人出虎爪绝护手的,是法家。孔、孟、荀对商人都没啥意见,孟老师在工商业最发达的齐国活动时间最长,更没有跟大环境过不去。前面引过孟老师与许行的辩论,他显然比较倾向自由市场。还有这一段: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孟子·公孙丑》)

“廛”是空地或者空房子,“廛而不征”就是政府给商人提供门面房或者摊位,但不收营业税(甚至有可能连租金也不收,原文太简单,不好妄断)。“讥”是“呵察非违”“讥而不征”,就是打击违禁品,但不收关税。总之,都是招商引资的手段。

只有“法而不廛”一句,不大好理解。比较通行的解释是,货物如果滞销、长期堆放,政府就应该去收购掉。政府税收很少,监管权有限,却要承担全部市场风险,实际操作下来结果可想而知。不过,反正对商人来说,这乍一听是动听的,孟老师在他们中的得票率也是不会低的了。

太人精了,自然是很容易引起争议的。

往坏了理解,就当孟子是个乡愿,刀切豆腐两面光,跟谁都说好听的。尤其是那种似骂实夸的技巧,听着不但不肉麻,而且有回味,简直是做佞臣的天才。所以骂孟子的人一直很多,比如荀子就骂得很恶毒。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只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荀子·非十二子》)

大意是,学过一点关于古代圣王的知识,却没抓住要点,但不可一世的样子,乱七八糟的杂学倒是懂不少。搞出一套深奥难懂的理论,说这就是孔子的精义,忽悠了一大批人。这就是子思、孟轲的罪过啊!

到宋朝,一方面尊孟的风气很盛,另一方面倒孟派也很活跃。有个叫郑厚的儒生,甚至把孟子和孟子最鄙视的“妾妇”相提并论。他说孟子是个狠心绝情、巧言令色的人,比苏秦张仪还苏秦张仪。

但往好了理解,孟老师这种作风,正是中庸之道的完美体现。

啥叫中庸之道?不是找中点,那叫“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仍然算偏执狂。中庸,就是同时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而寻求一种均衡的状态,也就是罗伯特·达尔想用来取代民主的那个词:“多元政治”。

确实,战国诸子当中,还有谁能像孟老师这样,同时关注到方方面面的立场和利益?而且,他没有把不同立场理解为一种你死我活的状态,却企图寻求一种共赢的结果。商鞅、张仪、范雎、李斯这些人,没有政治立场(即我持什么主张),却绝对有组织立场(即我抱谁的大腿),而制定具体执行方案的能力,绝非孟老师所能梦见。但孟老师确实一句话,就点中了他们的死穴。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

按照你们的办法和作风,即使把天下给你们,你们也立马就得完蛋。

——这是对秦帝国命运最准确的预言。

说起来,也怪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不可能有明确的分工意识,没谁会认为政治家和政论家本来就应该是两种人。不然,把孟老师从齐国王宫里拉出去,办份《东方都市报》让他专心当主笔,没事就跟咸阳的《晚报》《时报》你拍我一砖,我投你一枪。虽然不免会被骂几句“臭公知”,但总比让他真的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愉快而有意义多了。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定鼎天下

    重生之定鼎天下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西秦,南楚,北唐,东汉屹立于世。重生归来的赢稷为了天下至尊,为了永生不朽,和一代雄主嬴政,刘彻,项羽,李世民等,展开了争霸之旅。白起、贾诩、郭嘉、诸葛亮,张良、吕布等各个人杰斗智斗勇。貂蝉、西施、甄宓、大乔……各色美女粉墨登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本书修炼等级借鉴《阳神》武道:武生,武徒,武士,武师,先天,大宗师,武圣,人仙神魂: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显形,附体,夺舍,雷劫,阳神
  • 天佑之莫哀

    天佑之莫哀

    一段尘封往事,引出千年秘辛;穿越三世为人,方才百炼成仙。历尽变异波折,最终以身化龙;肩挑天下恶毁,练就铁血雄心……四个天纵之才,撑起末日宇宙。参透气运,掌握生死福祸;穷极苍穹,探求科技本源。天赋神目,堪破时空玄异;一心为正,再现侠武辉煌。武侠有,修真有,玄幻科幻也有。热血在,感动在,亲情爱情都在。一切尽在《天佑》。
  • 超级日不落帝国

    超级日不落帝国

    什么这个世界已经有了日不落帝国?啥,西班牙才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都可以做成日不落帝国,华夏为什么不可以,李宝看着地图,轻轻的摇了摇头,既然我来了,大英帝国就没有出生的必要啦!
  • 蛇鼠一窝之大宋县官

    蛇鼠一窝之大宋县官

    他本是一名职业11大哥,却意外回到了大宋王朝,只有小学毕业证,不会物理不会化学,更不精通政治,只会提刀砍人的他,又该怎么在大宋这个历史上最衰弱的朝代混下去呢?面对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式微他将如何自处?且看大醉虾为您演义这段虚幻的历史!!!★★★★★★★★★有兴趣的书友请加群:22155069★★★★★★★★★★★★
  • 导游穿越在乱世

    导游穿越在乱世

    一场大雾让导游陈湘穿越到了五代十国。不求建功立业,但求安稳生活,但这乱世,可能么?我就一导游,我能干啥?人家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旅游的。
热门推荐
  • 倾你一世:重生之独揽天下

    倾你一世:重生之独揽天下

    月老树下,缠过千匝。幽幽之夜,许下承诺。猫狐紫玥,逆天而行。倾你一生,永不放弃。她是狼,终究孤独一生。他却死命追求,不言放弃。对不起,我已没了情,不能爱你。他痛,不想再爱。当她可以爱时,却不知如何。倾你一世,逆天而行,这场故事,究竟如何收场?
  • 黄泉不是末路

    黄泉不是末路

    在遥远的未来,经历一场恐怖的轰炸之后,在不知过了多久居然在经历重武器之后不毛之地居然苏醒过来一个人,此时这里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亮,他在满是变异的怪兽的攻击下艰难前行,未来的路不可知,除此之外由于自己身体特殊还要面对主导者委员会的抓捕,前途更是暗淡无光。未来的路怎么走,如何活下去,这是一个问题
  • 簪娘别传

    簪娘别传

    巧手能平巫山云,慧心可解簪中意。沉默如头饰发簪,也有往事可以一叙。巧匠簪娘和饰品们的浪漫物语~
  • 护花修真者

    护花修真者

    任务归来的余枫回家途中随意救了一个女孩,几天后又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保镖任务,成为了BZ市第一中学校花的贴身保镖~~
  • 逆天前行

    逆天前行

    踏着尸堆,越过血海,不信神佛,不拜仙魔,以我之躯盖天威,以我之魂平天道,睁眼一抖天要呛抖,闭眼一座地要让座。
  • 最佳男蜜

    最佳男蜜

    二十年前,一个小女孩在蛋糕店门口遇到了小男孩,从没人喜欢的小女孩终于有了唯一一个好朋友,这个小男孩。然而,愉快的时间总是短暂,小女孩去了法国,留下小男孩一人独自等待。二十年后,小女孩从法国回来,蛋糕店门口,一个骑自行车的男的突然撞到她开的兰博基尼。于是,一场吵架开始了……
  • 许你余年繁华

    许你余年繁华

    没有波澜起伏的争斗,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从心而发的生死相随。
  • 锦衣夜

    锦衣夜

    她是颜家唯一活下的骨肉,她是颜家十几条人用鲜血换来的生命,她也是天下第一剑客的弟子,凡于手中物,皆可化剑光。十四年中,她在江湖中游历,策马扬鞭,恣意潇洒;十五年时,她毅然踏上回京路,一路繁华开,一路血色染。最终复仇成功的她是会选择权力富贵,还是会选择江湖策马,寻山遇水?
  • 无限微光

    无限微光

    科技?玄幻?修真?无限流?各种流派有机结合,结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公元1977年,M国向外太空发射了一艘记载了人类文明以及太阳系各个行星图片的无人太空探测器,在一千年以后的公元2969年,这艘太空探测器被一个极其具有侵略性的五级文明外星种族发现,身为准四级文明的地球人类将会如何面临这场灾难?待看主角如何完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在异世界称雄,如何解决这场危机!一切尽在本书当中,敬请期待!
  • 儒道妖修

    儒道妖修

    白羽,身怀洪荒异兽女娲的血脉,但在当世,却被视为妖,乃人族天敌。但造化弄人,他一直以人族身份存世,还偏偏踏上了一条文修之路。在神州大陆,武修昌盛,文秀衰退。但白羽誓要文定胜天!文力加身,诗能杀敌,词能斩妖,文章平天下。白羽诗成诸圣齐鸣;词出威慑群妖;文显护佑人族。八百年前,人妖两族大战,为争仙缘。到头来,却不料仙缘已逝。如今,被封印八百年的白羽出世,又与此有何联系?且看小小少年,文成圣,妖返祖,成就一代至尊。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