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2600000039

第39章 刚直与明哲

承广州《随笔》赠阅未断,1992年第六期又准时寄到。我年增而精力减,可是对于不破费而送到眼前的,还是愿意翻开看看。收名人的文章不少,看了而引起沉思的是王西彦一篇,《焚心煮骨的日子》。据“编者按”,这是一本书名,共二十四章,写“文革”的回忆,这一期刊载的是书的第五第六两章和后记。第五章的题目是《三个死难者》(其实加上傅雷的夫人朱梅馥,是四个),指叶以群、李平心和傅雷。第六章的题目是《一个不识时务的老人》,指原名陈小航后来一贯用笔名的罗稷南。引起的沉思呢,很杂,想只说两种。由人生之道方面看,一种浅而明,是,用每“小”愈况法,以喻为一个人,荒唐,不会养生,以致惹来一场大病,险些死去,事过,应该自己记住,并告诉子女,病时的情况,尤其病因的荒唐,以期此后不再病;此理甚明,也就用不着多费唇舌。我想说的是第二种,不浅而明的,是在只用暴力而不讲理的环境中,可否不走罗稷南的硬顶而不说假话的一条路,而走《诗经·大雅·烝民》说的一条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甚至当戏唱,说假的比真的更像真的?问题很复杂,因为牵涉到“朝闻道”的“道”,所以就一言难尽;甚至是非也很难说。

佛门视妄语为大戒。常识呢,诚也是美德,但容许少数例外,比如对病危的人说病况,实就反而不合适。常识来于常,也是对付常的,所以碰到非常就要另说。“文革”的情况是非常,单就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一群说,有不少人(或竟是绝大多数?),包括我在内,走的是明哲保身一条路。办法是:行动表示服从;少说话,非说不可就说假的。这就于理有亏、于德有损吗?说是,说不是,像是都不能斩钉截铁。难于论断,是因为心情很复杂。以下算做自省也好,想说说这个复杂。

复杂,要排个次序,姑且由亲及疏。也许由于“天命之谓性”?感到最亲的是生命,于是决定,或并未思索就选定,只要有办法,要争取能活下去。至于办法,上面说过,要演戏,即唱念做,观众所见,是萧恩或教师爷,下场,卸了装,回到蜗居才变成自己。这也许很苦吗?也不尽然,因为“保身”之前还有“明哲”。这明哲,化为处世之理,还可以分为远近。近的是从“政学系”那里学来的,是“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比如,对于监督我们(斯文)扫地、早晚请罪的红卫英雄,说“这样做并不好”是人话,说“我有罪,我有罪”是鬼话,我说鬼话,混过来,想到政学系的发明创造,还很得意。

由政学系稍远就推到讲理是迂。还记得有个故事是讲这种情况的,那故事是:甲乙二人争论,甲说四七是二十八,乙说是二十七,相持不下,至于扭打,到县太爷那里打官司。县太爷判打甲三十大板,都逐出。甲不服,回来问责打的理由,县太爷说,“他已经荒谬到说四七是二十七,你还同他争论,不该打吗?”甲叹服。据此理,说假话,不讲理,也就有了理。由此理还可以再远推一步,是由《庄子·秋水》篇那里学来的,争论,认真,是想“藏之庙堂之上”,“留骨而贵”,我认为应该“宁其生而曳尾于涂(途)中”。就这样,我,还有不少人,就居然活过来,及见改革开放,欣赏电视屏幕上的时装表演,享受农林牧副渔的良好收成,等等。

这样说,与刚直的罗稷南相比,说假话混过来的,反而成为胜利者吗?也不能这样说,原因仍是心情很复杂,难得丁是丁,卯是卯。记得几年以前,写篱下闲谈式的文章的时候,我曾两次谈到这种心情。一次是收入《负暄琐话》的《王门汲碎》,谈房东李太太的铁事,其中一件就是“文革”中多次受批受迫,终于不承认他父亲王铁珊是贪官。我记这件事,当然是对这种刚直不阿的言行怀有深深的敬意。又一次是收入《负暄续话》的《直言》,篇末曾说:“还是想想直言与世故间的纠葛,就我自己说,其中是充满酸甜苦辣的……放弃直言而迁就世故,就要学,或说磨练。这很难,也很难堪,尤其明知听者也不信的时候。但生而为人,义务总是难于推卸的,于是,有时回顾,总流水之账,就会发现,某日曾学皇清某大人,不说话或少说话,某日曾学凤丫头,说假的。言不为心声,或说重些口是心非,虽然出于不得已,也总是哑巴吃黄连,苦在心里。”说苦,显然是因为,本来也是愿意刚直,不得已才转向明哲的。这明哲,虽然可以从政学系直到《庄子》那里取得一些安慰,但清夜自思,其中总含有世故甚至圆滑的成分,与罗稷南、李太太一流人的直道而行对照,就不能不感到惭愧。

那么,还得放大为人生之道,论之,如果视刚直为义,我们就该如孟老夫子所说,“舍生而取义”吗?有些人(就说是为数不多吧)这样做了,其结果之一是,想见到他们、应见到他们的人就不能见到了。至少为想见、应见的人们着想,明哲也许是可取的吧?

说了半天,还是不能跳到两难的夹缝之外,只好另找门路。其实也很简单,不过是有个不说假话也能活的天地而已。

同类推荐
  • 梦想家的100张旅行地图(中国篇)

    梦想家的100张旅行地图(中国篇)

    本书是一本旅游指南,精选了中国各地最美的旅游景点推荐给读者,并从地理特写、漫游路线、旅行秘籍、适合人群等方面全方位地介绍了这些旅游胜地。
  • 为寨而来,为歌而来:天堂不过黔东南

    为寨而来,为歌而来:天堂不过黔东南

    本书是作者旅行黔东南的游记,通过苗乡侗寨、在路上、遇见这三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了自己探访黔东南的见闻与感受。
  • 心向上,脚向前

    心向上,脚向前

    毕业三年、初入职场,正是年轻人容易迷失在理想与现实碰撞中的时间。蔡娜也曾是这样一个迷茫的女孩,职业瓶颈、家庭反对,给她的青春写下了过于沉重的注脚。一次意外的台湾之旅成为她突破瓶颈的出口。旅途中的她,步伐一寸寸渐远,内心却一步步走近最真实的自己——什么该坚持?什么不该被忽视?梦想面前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该不该信仰年轻,在与现实较劲儿中成长?出发前她只看到“最糟的自己”,回来后却发现了“最好的自己”。她的青春是一场与现实的较量。她的心中还有梦想,还在咬牙与现实较劲儿。这是她的故事,还是你的挣扎?
  • 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本专著是一部以叙事为主干的民族志,主要叙述一个边远苗族社区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着惧感进行的文化再生产,意在展示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基层微观社区的文化动态。作者以对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西北部的山江苗寨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参照该苗寨进行旅游开发而建的苗族博物馆和周边苗寨旅游开发考察苗区内部的原生文化与展演文化,把该地苗族人对惧感的表达作为研究分析的核心内容,着重描述和分析了该苗区传统的巫蛊之风和它们在当下兴盛的旅游背景下的变化。
  • 南洋散记

    南洋散记

    《南洋散记》记录了近年来(即2004年以后)的零星作品,如旅游菲律宾、苏门答腊岛,到沙特朝觐,文莱小国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了一些哲理探讨。
热门推荐
  • 万界之签到系统

    万界之签到系统

    二十一世纪青少年穿越到斩赤红之瞳和未知的界面
  • 爱你十年却只因我们无缘

    爱你十年却只因我们无缘

    是谁为了谁,哭得天昏地暗却悄无声息,在黎明来前抹去最后一滴泪水。哭到麻木的心,也是会痛的,痛到心碎。在破碎的镜子中映出不真实的自己,重回现实。只是心底,仍旧为了那个谁,留有一席之地。[爱恋柠檬叶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丹

    天丹

    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天步家族传承远久,突然崛起,让无数人黯然。他的路背天而走....手握残血剑怒斩天涯枷锁,与上界物种争锋,那是洒血之路...祖辈遥望大道,异界破空来袭....歌颂唤醒年轻一代至尊战血。与异界生灵血战....
  • 我在等你,一直都在

    我在等你,一直都在

    从小就被称作有异装癖的坏女孩,打架喝酒样样俱全。向来没有父母的管束,墨竹此女如此之坏成绩却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十!每一次要开除她,都要掂量三分。在没遇到某男之前,墨竹一直认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吧,没所谓了。但遇到他之后,整个学校都是阵阵声叹,天天能听到男生在背后唤她勾魂的女神。一切都是朝着某男的方向发展,但每天看见墨竹课桌上的一堆礼物也很蛋疼啊!终于忍不住发飙:“勾魂的女神?明明是个小妖精,到处勾三搭四。”“嗯,第一个勾搭的可是你啊!”墨竹摆弄着修长的手指轻抚某男嘴唇:“玉雪天,我可就爱着你呢。”
  • 纨姝

    纨姝

    我想着母亲死前的嘱托,也觉得人生何苦只追求权柄富贵,不如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度过这一生。如若能嫁清风,又何苦为难风尘。
  • 霸道校草王子的校花大大

    霸道校草王子的校花大大

    她,慕容紫萱,慕容家的小女儿。他,南宫牧宸,南宫家的唯一继承人。这两个有着同样腹黑因子的人会擦出什么火花!
  • 三世武霸记

    三世武霸记

    龙舞陆与发动兵变夺得皇权的二哥分道扬镳,以特殊的身份转战江湖,经过生与死、爱与恨的考验,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武林帝国,即第一世霸帝位……武道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争权夺利、王图霸业,还是证道长生?本书故事情节奇幻,人物设计巧妙……请君拿去观一观。
  • 安娜·卡列尼娜(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安娜·卡列尼娜(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菜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它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