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畅销书《如何快乐》作者、心理学博士凯伦?撒尔玛索恩说过,我们的生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随时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扰乱心情。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让你快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你会发现,你自己才是自己心情的主人——当你决定快乐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快乐的。
永远都做快乐的享受者
奋斗法则:不做生活的奴隶
什么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生活?也许有人说,有钱,才是我想要的理想生活。放眼看去,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上至富豪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为金钱拼搏、纷争,正应了过去的一句古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难怪一名在中国留学的挪威留学生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在中国大学生眼中,我是典型的胸无大志者,不想挣大钱,不想做大老板,不想出书立传,不想做什么大事业,甚至也不想读高学位,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是我每天是否过得快活有趣。
或许你也会认为他是个没出息的人,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这也是一种大智慧的生活态度。这个挪威青年是自己的主人,他永远不会做生活的奴隶。他可能不会在事业上有大作为,不会名垂青史,但一定是个终生快乐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比很多人都成功,他过的正是许多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理想的生活。
在今天的华人娱乐圈里,陶晶莹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曾是台湾年收入最高的女主持人。在屏幕前风光无限,但陶子说现在的自己太累。如果可以选择,她希望能够休息三个月,到西湖边读读书、看看美景,过一段轻松平静的生活。陶子在一篇小品文中写道:
每次出国总是对别人的生活环境感到无比艳羡;总是在快乐的欣赏之余有着无奈——同样是人,生长在台湾的我们,已经忘了什么是生活品质。我们很有钱,我们穿得流行;我们饱读诗书、见多识广;我们对很多事情有意见,我们争取,也获得;但我们总是忘了很多最根本、最重要的事!
我们已经忘了怎样对自己、对别人好。不断地工作、提高自己的财富、地位,成了大部分人的重要目标。于是,牺牲了和家人、和小狗相处的时间,偶尔见面,也大多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地以僵局收场。
和情人顶多看看电影、上宾馆,能记得纪念日送上礼物就接近满分,朋友间难得聚会,也爱比较谁月薪多?谁嫁了个凯子金龟婿。太多畸形的价值观让我们冷漠、疏离。这让我很难过!
我想和小时候一样,工作再忙的妈妈,会在上班午休时抽空跑出来,牵着我的手上市场,就只因为我想吃妈妈亲手炸的萝卜糕;我想和读书的时候一样,下课后坐公车去找当护士的大姐,再等到刚下班的二姐,三个人一起去吃吃夜市。
晚上三人挤在护士宿舍的一张小床上。我想起学生时代的那段恋情,他每天骑机车来接我上课,会送我一朵玫瑰和一张卡片,上面有他自己写的诗,坐在他破破的机车上靠着他的身体,就是一种幸福!
后来,就不一样了。自己又忙又累,一个月才去见妈妈一次,和姐姐之间也久未联络。
工作周而复始地消耗着自己,拿到酬劳时也不快乐。感情,更别提了。关心自己的朋友不多,常常一个人,坐着看电视、发呆……这就是都市人的生活吗?
或许,你的生活热闹点,多点朋友、多点恋情、多点工作上的成就感;但是,我的意思是,除了华服美食豪宅跑车,你的快乐是什么?
看来,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至少是中国人正在沦为生活的奴隶。有时候,我们真的该好好问问自己,难道你的一生真的就愿意这么过了吗?
有一个自以为非常成功的年轻人到巴厘岛旅游。某天,他一不小心眼镜摔破了。他只好中断行程,叫出租车回旅馆。在车上他问司机哪里可以修眼镜。司机说,附近没有眼镜行,只能到首府才能修。他随口叹道:“这里太不方便了。”
司机很不以为然,笑着说:“这里的人很少近视,不会感到不方便。”又聊了一会,年轻人觉得这个司机谈吐不俗,便决定第二天包他一天车,到首府修眼镜顺便看看沿途风光。
司机犹豫了一下后答应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们八点出发,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修好眼镜后,年轻人逛了一上午觉得有点累便想打道回府。但他想到司机也许为了接这笔生意,可能推掉了许多原有计划,就不好意思开口。思想斗争了很久,他还是下定决心问一下,“对不起,司机先生,如果现在我想改成只包半天,不知会不会给您带来不便?”
没想到司机竟喜出望外地说:“一点都不会。昨天,你要包一整天车,我还很犹豫,若不是因为跟你很聊得来,我是不接受包整天车的。”
“为什么?”年轻人很奇怪。
他说:“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工作目标,每天只要赚到六百块,我就收工,你用一千二包了一整天,差不多是我两天的工作量,我都没有自己的时间了。”
“那你可以今天赚够钱,明天再休息呀!”年轻人觉得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没想到司机却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先是做一整天再休息,然后就变成做一周、一个月再休息,然后可能又变成了做一整年再休息,最后可能就是做一辈子,终生不得休息了。”
年轻人听了觉得有点道理,又问,“那你们闲着时都干吗呢?时间那么多,不会感到无聊吗?”
司机大笑:“怎么可能呢?这里那么多好玩的,怎么可能会无聊呢?巴厘岛每家都斗鸡,收工后,我就斗斗鸡,有时候和孩子一起去放放风筝,或者到沙滩去打打排球,游游泳都会让人觉得快乐惬意呀!”
年轻人这才恍然大悟,不禁重新审视起自己的生活。自己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挣钱而很少真正按自己的意愿去好好地享受悠闲的生活,总想着等着现在先赚钱,过些时候再享受,而实际上“明日复明日”,现实却是房子越换越好,越换越大,越换越贵,大到无力打扫,只好请佣人;贵到必须拼命工作,才能跟上日渐上涨的利。于是,为了更多时间工作,只好搬到公司里住,有家归不得。那处为之奋斗的大房子意义何在?而我们自己又成了什么?是房子的奴隶?是工作的机器?还是驮着金钱的驴?
在人生过程中,想想自己是否也是急急忙忙随波逐流呢,放慢一点脚步吧,让你的生活更悠闲一点,视野更宽阔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做些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或许你会发现,人生境界顿时豁然开朗。
收回自己的快乐主权
奋斗法则:选择快乐,凡事都能快乐
人常说:“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恰如其分地说出了生活中我们所经历的事有绝大多数都是不让人满意的。
在学校里,和你考分一样的同学得了三好学生和大笔的奖学金,你却连提名的机会都没有;在单位里,同事们纷纷被提干了,而工作努力的你却被降职,只因为你偶尔一次做错了一件小事;在家里,老婆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数落了你一小时;在出租车上,你一不留神把手提包忘车里面了,更倒霉的是这次你竟忘了拿发票,找都没地方找。不仅如此,你的电脑还总是在你工作最要紧的时候突然坏掉;你的手机总在关键时候没电;老婆大人总是在你玩得最开心的时候打电话查你的岗;好容易决定出去旅游两天,放松一下心情,却在出发的半路上下起大雨来,毫无准备的你只好打道回府,又陷入了罕见的堵车中……
面对这些我们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改变的现状,仿佛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着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这些无法改变的“坏事”一点点夺走我们快乐的心情,我们也觉得为这些事情生点气是非常合情合理的,甚至作为一种对善恶的评价标志。于是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不尽如人意,上帝不够爱我们,总是让我们不快乐……
可是,你不快乐,真的是上帝的错吗?
有一位老人,每天总是高高兴兴,脸上永远都保持着微笑。有人问老人是如何保持这种快乐心情的,是不是有什么神奇而特别的秘诀?老人说:“如果说有秘诀的话只有一个,每天早晨,我睁开眼便给自己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快乐地过这一天,另一个选择是不快乐地过这一天。我当然选择前者了,所以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看来,当你决定快乐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快乐的。美国畅销书《如何快乐》作者、心理学博士凯伦?撒尔玛索恩说过:我们的生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随时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扰乱心情。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让你快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
杰克和妻子莫茜开着他们的新车去德州和父母一起过圣诞节。一家人过得很愉快,所以两个人在很晚才开车往回走。他们在深夜抵达家门时两人都已经累极了,于是只把车放在门口就上楼洗澡睡觉了。
就在那个晚上,倒霉的事发生了,有一个偷车贼在半夜把他们的车悄悄地开走了。早上,他们起床梳洗后决定把放在车里的东西卸下来。可是当他们打开前门时,却发现停车道上并没有车子!莫茜和杰克面面相觑,目瞪口呆。两人四处找,并没有找到。
怅然所失的杰克只好拿起电话报了警。警察先生保证他们有98%的概率在24个小时内找回他们的车。接下来的几小时,杰克一直打电话询问失车的情况。
“我们还没找到,莫茜女士,但现在仍有94%的机会找到。”
又过了几个小时,杰克又打电话问。
他们再次回复:“我们还没找到,不过8小时内还是有90%的寻获率。”
一天的杳无音信使莫茜渐渐变得烦躁,开始埋怨杰克昨天的大意。
但杰克却没事儿似的,还不断地说笑话。
充满焦虑与挫折感的莫茜问杰克:“我们的新车和里面的东西都丢掉了,你怎么还有心情开玩笑?”
杰克看着她,说:“亲爱的,我们的车被偷了这已经是事实了。我们可以因丢了车而选择烦恼,也可以选择快乐。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让自己快乐而非要雪上加霜让不快的事情更加不快呢?”
莫茜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开始着手做别的事,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5天后,他们的车终于找回来了,不过车上的东西无影无踪,车子的损坏也超过3000美元。但毕竟是找到了自己的车,杰克感到十分高兴,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不幸的是他又撞上另一部车,造成了另一笔3000美元的损失。
杰克顿时沮丧极了,他站在车道上看着车,一边抽烟一边生闷气,责怪自己乐极生悲撞了别人的车时,莫茜来了。她走向杰克,看了车,又看着丈夫,说:“亲爱的,我们现在有一部撞坏了的车,现在我们可以选择烦恼,也可以选择快乐。总之,我们有一部撞坏了的车,所以,我们不如选择快乐吧。”
杰克从心眼里笑出声来宣布双手赞成,就这样面对着一个糟糕透顶的局面,他们一起享受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看来,烦恼一定是由不快的事情带来的,而快乐并不全是因为愉快的事而来的。任何事情,你既可以从好的方面理解它,也可以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它,快乐或烦恼也由此而生。所以说,快乐与事情本身并无必然关系,关键在于你的理解方式。
美国学者马尔登也说过:不安和多变,是形容现代生活的贴切词语。我们必须面对不安的生活,使我们的船驶过人生的险道——否则的话,就只有退回子宫,恢复妄想和苦闷。因为能为我们担保的东西很少,但我们却可以选择自己对待不顺心之事的态度,让生活的各种状况都变得更满意。所以,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不妨选择快乐,往好处想,不要因那些纷纷扰扰而自乱阵脚,坏了自己的好心情,更不要心生烦躁、忧虑、焦灼,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为那些你无法改变的琐事烦恼,多一些对快乐的选择,把你的精力用在更积极的地方。
要阳光还是黑暗,自己说了算
奋斗法则:用肯定一切替代否定一切
某杂志上曾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让很多人深有启发。故事的名字是《体验幸福》,讲的是两对夫妻的故事。
一天夜里,妻子腹痛不止,丈夫一时叫不到车,情急之下就自己背着妻子跑着去医院。这时,外面还下着暴雨,妻子身体冰凉,不时地出冷汗。丈夫背着妻子在雨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走,听着妻子偶尔发出的微微的呻吟声,丈夫心急如焚,还不忘记安慰妻子。
他说:“我现在才明白,什么是相依为命。”
尚在剧痛中的妻子伏在丈夫背上,有气无力地说:“我现在才感觉到,什么叫幸福。”
丈夫很意外,在暴雨中,一个血流不止的女人,她竟然说她幸福。
另有一对夫妻,妻子患重疾住院,无论她身体怎样不舒服,每天中午时,她都要强撑着病体坐起来,仔细地梳头、洗脸、还要化一点妆,等着丈夫来看她。
她的丈夫每天辛苦地上班工作,在家里要照顾好正在上学的孩子,还每天坚持到医院照顾妻子,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他的朋友见他日渐消瘦,心疼他说,“你现在真是太辛苦了!”
这位丈夫却说:“是有些辛苦,但是每天走进医院看到那张为我而美丽而微笑的脸,我就觉得,做一个丈夫,真幸福。”
我们不得不感动于这两对夫妻的情深义重,也不得不赞叹第一位妻子和第二位丈夫乐观、睿智的处世态度。他们能在常人眼中不幸的事情上感到最珍贵的幸福,能够在黑暗中找到阳光,苦中取乐。这便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有一次,世界最有名的小提琴家欧利?布尔在巴黎举行一次音乐会时,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断了,但欧利?布尔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演凑,依然用另外的那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
是的,对于已经成为事实的不幸事情,与其悲伤,不如积极地补救,并换个角度,看到积极的一面——即使你的A弦断了,至少你还可以用其他三根弦把曲子演奏完,这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庆幸的事。
一天,一个乡下男子开着一辆小四轮拖拉机在过桥时,不小心连人带车一头栽进河中,一会儿这位男子从水里冒了出来,围观的人将他拉了上来,上岸后他没有半点悲哀,在谢过大家后显得很开心。人们惊奇,好奇地问他:“你的车掉水里了,你怎么还这么高兴呢?”男子笑着说:“我还活着,毫发无伤,不值得高兴吗?”
原来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同一件事情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和与从消极方面考虑,得出的结论是截然不同的。幸运和不幸、快乐和沮丧都是同时存在的,关键是自己是去寻找光明还是去寻找黑暗。
有两个农民,种了同样的庄稼,某年取得了同样的大丰收。其中一个想: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近三成,不仅够一家人吃穿用,而且还有积累,明年的日子一定很好过,如果每年都这样,没准我就会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了。他的身心感到很满足很快乐。
另一个农民的想法则不同。他想:今年虽然丰收了,能积累下一些余粮,但比起那些很富的人来说,我这点余粮太微不足道了,人家一年的积累是自己的十倍乃至百倍,与他们相比,差距真是越来越大。想到这,悲伤的情绪充满了他的心,丰收反而使他变得更加痛苦。
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这足以表明态度的力量。事实上,生活中大概有90%以上的事情都有它积极的一面的,只是我们总是用悲观的眼光来审视它,从来对那些“好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如果我们要得到快乐,就应该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在每件事的积极方面,而忽视那一点点消极因素。问问自己:“比起我得到的和我没有失去的,失去的那一点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没有公平的命运,只有快乐的选择
奋斗法则:抱怨上帝不公平,不如努力让自己跻身“偏爱”之列
见过塔罗牌的人都记得那个《命运之轮》,《命运之轮》代表的意义是:这张牌的命运之轮一直在转动着,这表示了在生命的历程中,你会喜爱某一个片段、讨厌某一个片段,但是这些终究会变成过去,因为命运就是不停地在改变。在命运之轮的一边,是代表衰败与死亡的蛇,另一边则是代表新生的神。从改变中,我们才能找到重生的机会。正上方有个狮身人面兽,手持一把宝剑,但是这把剑是倾斜的,让人感觉到事情并不如人们预测得那么简单,唯有机警行事的人才能洞悉那些隐藏在变化表象中的真理。
一个人的命运也是在不断发生改变的,不幸不会永远跟随着你,好运也不会常常与你相伴,那么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就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坐等命运的降临。
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他还说过:“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运的人永远站在天平的两端,被命运掌握的人仅仅只明白上帝赐给他命运!”
人们总是很容易把不幸和挫折归咎于外部事物,归咎于命运的不公待遇,但却从来不去从自身寻找原因。一位自以为有才华的青年因得不到重用,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上帝从路旁随便捡起一块石子,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刚才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
“不能。”青年摇了摇头。
上帝把手指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里,又问青年:“你能找到刚才扔出去的金戒指吗?”
“能。”果然,没多久青年就找到了金戒指。
“你现在明白了吗?”青年犹豫了一阵兴奋地回答:“明白了。只要是金子就不会被埋没。”
所以,在遇到挫折时,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应该先冷静下来从自身找原因。要谨记老人桑提亚哥的话:“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这个被海明威虚构出来的可爱而固执的老人,在挫折面前,能够以实际行动来实践他的人生诺言。
如果真有上帝,那上帝也会“偏爱”那些自己掌控命运的人的,估计他也不喜欢那些老是麻烦他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你可以给自己想要的幸福和快乐,你可以营造美好的人生。同样,你也可以让自己的人生疲惫不堪,充满挫折和不幸。这看似截然不同的结局都可以由你自己来一手掌控,这就是命运。所以,你抱怨命运的不公,其实是在漠视自己的懒惰,无视自己的不作为而已,最终,你放弃的是自己的时间和整个人生。
诚然,每个人遇到的外部环境可能是有差异的。这就好比一幅牌局,每个人抓到手的牌肯定是不同的,但这是不能破坏规则来交换的,你只能想办法出牌,使结果不至于太糟,甚至可能的话还能取得意外的胜利。抓到手的牌是无法更换的,这就像是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外部环境,这是我们无法左右和决定的,也是无法选择的。但是,尽管手中的牌很一般,我们还是不会轻易认输,还是想通过技巧来博得一定的胜率。这就像是我们对外部环境的改造,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改造它,使之有利于我们,不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
也许有的时候你的牌运很差,抓到一幅很差的牌,也许胜负在一开局就已经决定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完全成了胜利者的垫脚石和陪衬,你也可以拥有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使你的失败演绎得轰轰烈烈,悲壮无比。也许有时候几个人的牌分配得相对很公平,这个时候较量的就是每个人的出牌智慧。
人生就像打牌一样,是没有永远的胜利者的,因此也就没有每个人心目中十分完美的人生。但是,胜败相依,输赢相偎的人生不也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吗?所以,上帝是公平的,当他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他也会为你留下一扇窗。
嘴是别人的,快乐是自己的
奋斗法则: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七嘴八舌”去吧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大师与他的高徒对坐。大师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在大悟时说了一首偈语,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徒弟很自信地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徒弟流畅地背出,不免有些得意。
师傅听了,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
徒弟不明白师父为什么大笑,心里非常愁闷,一连几天都思索着师父的笑,怎么也想不出任何令师父大笑的原因。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去请教师父那天听后为何发笑。
大师笑得更开心了,对着一脸愁容的徒弟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能笑骂由人,言行自在,你却怕人笑!”徒弟听了,豁然开悟。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事情也很常见,有很多时候,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误,却因为别人的一言一行而苦恼,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都会让人们心不自安,茶饭不思,睡不安枕,白白损失了自己自由快乐的权利。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一句名言,我们对这一道理深信不疑,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这大概是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吧,小时候我们就常听父母说我们:“考这个成绩你不觉得害羞吗?以后同学都会看不起你的。”次数多了,我们在潜能意识里就有了一种“我们活着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更不能做那些可以让别人说三道四的事情”的信念。于是乎,我们做事情总是畏首畏尾的,小心翼翼地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在言行上稍有不慎,成了人家的笑柄或者受到指责。
在马路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场面,有个女孩站在马路边上等他朋友,旁边一个好心的人提醒她:“小姐,你的裤子后面破了一个洞。”
女孩脸色一变,原来过来过往的人看着她笑是这个原因,她赶快将上衣脱下来系在腰间挡住裤子,当男友赶来时,女孩一下就委屈地哭了,身边的男友手忙脚乱地给她擦眼泪,一边问她,“怎么了,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女孩羞红着脸说明了原委,最后一句“多丢人呀,别人会怎么看我呀……”后哭得更伤心了。
也许我们会笑这个女孩活得太不洒脱了,可是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上学时,老师提问问题时你不敢回答,怕万一错了同学们笑话;工作中,老板让大家说一下看法,你怕你的观点引起大家的非议死活不开口;买了件漂亮的衣服,因为怕别人说是奇装异服从来不敢穿,只能让它衣橱里睡觉;为了多挣点钱找了一份在酒吧当服务生的兼职,因为恐于别人的指指点点,只好不了了之……这里是不是有你的影子。
可见,“别人会怎么看我?”“不能被别人议论”这些信念在我们心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有时候甚至感觉我们就是为了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评价而活,而它们的杀伤力甚至重于我们自身的感觉。
美国的科学奇才费曼曾经说过一段自己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费曼和他的妻子猫咪关系很好,他的妻子很开朗,总有玩不完的花招,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情趣,朋友都视他们为典范。
费曼在普林斯顿时,有一天收到了一盒妻子寄来的铅笔,上面还写着金色的字:“理查亲亲!我爱你。猫咪。”
费曼觉得心里流过一阵电流,他非常喜欢这礼物,简直有些爱不释手。但他又想,万一在与人讨论问题或不小心忘在别人桌子上被人看见时,别人会怎么想呢?所以他想来想去,最终还是不好意思用这些笔。可是那时的物质缺乏,又舍不得浪费,所以他最终决定刮掉笔上的字再用。
结果没过多久,费曼又收到了一封妻子寄来的信,一开头就写着:“你把铅笔上的名字刮掉了吗?这算什么?你难道以拥有我的爱为耻吗?”然后是大写字体写着:“你管别人怎么想。”这段话让费曼很受震动。后来他结合一生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记述了他们的感情、生活轶事和他自己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就用“你管别人怎么想”当书名。
你还在总为别人的指指点点困扰吗?你还在为无聊人的“七嘴八舌”不快乐吗?马上刹车吧!记住,了解别人会怎么想是正确的,但如果太在意别人怎么想,就会产生麻烦。你无法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橘子,别人爱吃香蕉爱吃芒果,那不是你的过错,开心地接受自己,不要对自己那么苛刻,你试图让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你往往会在别人的逢迎夸奖中迷失自己,更容易在别人的口诛笔伐中溃不成军,你可能很难坚持自己的卓见和判断。更严重的是,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会让你的心理压力过大。每天面对着千目所视、万手所指的压力,你总会害怕别人都在注意自己的缺点或疏失。这可怕的想法会使得你退缩,失去积极主动的活力,当然也会失去很多快乐。提醒自己,你是为自己而活的,不是为别人的看法而活的!
患得患失只会越失越多
奋斗法则:看淡得失,保持平常心
尤利乌斯是一个快乐的画家,他生活得很快乐,画出来的画也全都是快乐的世界。唯一令他偶尔伤感的是,没人买他的画,但这种悲观的情绪一会儿就被他忘记了。
他的朋友有一天劝他说,“玩玩足球彩票吧!幸运的话只需花2马克就能赢很多钱。”
于是,尤利乌斯就花了2马克买了一张彩票,他很幸运,一下就赚了50万马克。
他很高兴,立即买了一幢别墅并对它进行了一番装饰。身为艺术家,他很有品位,他的家里一时间多了很多昂贵的东西:维也纳柜橱,佛罗伦萨小桌,阿富汗地毯,迈森瓷器,还有古老的威尼斯吊灯。
尤利乌斯很喜欢自己的新房子,从此他便常常很满足地坐在地毯上,点燃一支香烟,静静享受他的幸福。有一天,突然他感到很孤单,想去看看久未谋面的朋友。他像原来一样,习惯性地把烟蒂往地上一扔,甩手就出去了。
未熄灭的香烟不一会就引燃了华丽的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几个小时后,别墅变成了火的海洋,被完全烧毁了。
朋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来安慰尤利乌斯。
“尤利乌斯,你太不幸了,我们很同情你!”他们说。
“不幸?为什么?”他问。
“你那幢几十万的别墅失火了!尤利乌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2个马克。”尤利乌斯答道。
尤利乌斯不拘小节的做法我们虽然不赞同,但他能够看淡得失,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如我们也能像他那样超越患得患失的贪婪心理,人生是不是也会快乐许多呢。
在《格林童话》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罕斯得到了一块石头那么大的金子,在回家的路上他发现一匹马比一块金子要强得多,因为骑马是一件何等快活的事呀,于是他用金子换了一匹马。又走着走着,他的马摔了一下,跛了腿,于是他又用马换了奶牛。后来,走着走着,他又觉得奶牛不如一头猪,便又换了猪。最后他又因磨刀匠的一席话,用猪换了一块磨刀石。
于是,罕斯就背着一块沉重的磨刀石往回走。他想自己以后一定能过上很幸福的日子,以后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但这块磨刀石实在是太重了,没走多远,罕斯就累得受不了啦。
他又累又渴,就到井边喝水,一不留神,磨刀石掉到井里去啦。
罕斯突然感到自己摆脱了好大的累赘,他觉得自己轻松快活,简直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
读了这则童话后,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笑罕斯蠢。他本来有那么一块石头大的金子,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竟然还如此开心。
你可能还会假设,会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是我,绝不会做用金子换马再换猪再换石头的事,也决不因失去了唯一的东西而感到高兴。我一定会先找一块石头,然后想方设法地用它换来一只鹅,再换来一头猪、一头奶牛,一匹马,最后再把它换成一块石头那么大的金子,再用这块金子换房子换地,然后娶妻生子,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可事实上,当我们拥有了那块石头后,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地掉到一个陷阱里。从此以后,我们便会为此东奔西走,气喘吁吁,紧张慎重,患得患失,唯恐这些东西有一丝一毫的闪失。这样的人活得并不自在,并不轻松,可真算得上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看似愚蠢的罕斯或许才是生活的智者,至少他能不计得失,当我们还在为丢掉了那块“石头那么大的金子”而充满烦恼时,罕斯早已明白“丢掉为之所累的重担是轻松而快乐的”。当我们都走到人生尽头回首往事时,才会发现,我们留的是烦恼痛苦的一生,而像罕斯一样能够恬淡生活、看淡得失的人留下的则是幸福和快乐的一生。
大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在秤的两头分别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得”与“失”,在患得患失之间,我们收获的可能是自我安慰似的坦然,可能是捶胸顿足般的懊恼,也可能仅仅是一种是然非然的状态,而真正的得失的多寡,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算得清楚,说得明白。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保持平常心,不去想着得失,你便能获得更多的收获,反之,你越是在意越容易误入歧途,得不偿失。
古时候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都能百发百中,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夏王偶然的机会目睹了后羿的神箭法,很欣赏他的功夫。
夏王便招他入宫中,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的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对后羿说:“今天请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没射中,那就要削减你的一千户封地。”
原本很自信的后羿听了夏王的话,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脚步沉重地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但因为心里想着这一支箭的重量,他无法安心,拉弓的手也开始微微发抖起来,箭应声而出,却没有射到靶心上。
后羿更加紧张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不能集中了,给果一连几发都没有射到靶心。
后羿收拾弓箭,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为此心生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却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他的得失心太重,以至于不能专心射箭,有愧于神箭手之名呀!”
患得患失、过分看中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快乐生活的大碍。从后羿身上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别让任何事扰乱了你原本平静的心态,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去对待身边的世事万物,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如此这般,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都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宠辱是你的权利,快乐是我的自由
奋斗法则:宠辱不惊,看淡别人对我们的态度
《幽窗小记》里面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意思是说,与人交往,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寥寥数语,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以这样的心境对待万物才能总保持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但是,世界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想做到宠辱不惊、不忧不惧、不喜不悲,的确不易。很多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因不得宠而失意落魄、心灰意冷、郁郁而终。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对待这样的事,调整自己的想法与心态尤其重要。首先,不要有太多的私欲。古语有云:“心底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保持内心的淡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
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坎坷,曾经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官,还有一次充军,一次刑场陪斩,仅凭这些遭遇我们都会认定他的人生一定充满了抑郁和幽怨,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雍正四年(1726年),谢济世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上任不到十天,便因上疏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营私负国,贪虐不法,引起了雍正的不快,被免去官职,谪戍边陲阿尔泰。
与谢济世一同流放的还有姚三辰、陈学海,经过漫长艰难的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陀螺海振武营,三人商量着准备去拜见将军。有人告诉他们:戍卒见将军,要一跪三叩首。
姚三辰、陈学海二人听后很是凄然,自己身为一个读书人却要向人下跪磕头,这样的大礼实在让人难过。谢济世倒不以为意,劝慰两个同伴说:“这是戍卒见将军,又不是我们见将军。”二人一想,说得有理,便一起去见将军。一见面,将军对这三个读书人很尊重,不仅免去了大礼,还尊称他们为先生,赐座赏茶。姚三辰、陈学海觉得得到了不错的待遇,很是高兴,不禁露出得意的神色,谢济世却还是不以为然。他说:“这是将军对待被罢免的官员,并不是将军对待我,没什么好高兴的。”
在他眼里,没有得意,亦没有失意,自我肯定,宠辱加身,心无所动,去留无意,心态平和,在心理调适方面,不失为人们的榜样。
有位哲学家说过:“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现在的人大多感到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精神却越发空虚,失落感越来越重,快乐的次数越来越少。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然而一旦想法未能如愿,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更有些人得到宠爱时便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惊慌不安,还有些人无论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祸患看得有如生命之重,甚至超过生命,结果必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难以控制自己内心的感觉。活得挺累,宠辱如影随形,失之不快,却之不恭。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大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能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态度对待人生。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仔细品味,尽显出洒脱与风流!“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望天空”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云卷云舒”则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你还在为某人的宠爱与否郁闷吗?你还在为职位的上上下下而不安吗?试着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豁达心态去面对人生,你将会感到出奇的自在、安宁和快乐!
太多的目标会迷失自己
奋斗法则:把精力集中在最能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上
有一个很上进的年轻人,总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时常觉得很烦躁,很困惑,朋友问他为什么,他便说:
“我是个很有理想并且愿意为此努力的人,从小我就有很多人生目标,自从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开始经营我的理想和事业,可到现在我付出了许多,学到了很多,本领却一事无成。比如,我一毕业马上去学会计,我觉得那更实用;后来我发现心理学在今后一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马上又去学心理学;在这同时,我想踏实干好现在的工作以证明自己,但因压力觉得不安稳便又去进修与我工作相关的计算机编程,我想我很快就会成为一名高手。诸多的课程让我很疲惫,但是我想到未来一定会有用,又不忍心放弃我正在学的东西,可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我所学的课程进度都很慢,所以我很烦恼,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看不到成就呢?”
目标太多,却没有分身之术,举棋不定,不知应该放弃还是坚持。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诸如此类的困惑。
一位智者曾经给这些困惑的人做过这样的比喻,“这种选择就像在过一个陌生的十字路口,只要你选准一条路径直往前走,每一条路都可以通往目的地。可如果总是怀疑自己的方向不对,一次又一次地退回来选其他的路,那么不管你以什么样的速度走都总在原点附近徘徊,永远走不到你的目的地。你付出的越多你就会越觉得疲劳和辛苦。”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现代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里很易产生挫折感和种种焦虑,甚至不快,是迷失和淹没在各种目标中的结果。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思绪搞得一团乱,在不停变转的目标里迷失自己,并丢失许多机会。对付这种压力和不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精力集中起来,放在一件能让你快乐的事情上”。
小张从一家广告公司的小职员,做到副总,正是得益于这条至理名言。
刚到那家公司上班时,小张很勤奋,很快就掌握了工作的窍门,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每天大约只用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空闲的时间一多起来,他便想起自己学生时代曾写了一半的长篇小说——一直以来,当个小说家也是他的梦想之一,于是在空闲的时间里他便继续了他的文学创作。
直到有一天,老板发现了他的秘密,小张很不安,但老板并没有因此批评他,而是与他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交谈。
老板很温和地问他:“我看过你的小说,写得还不错呀!但是,我希望你能和我说说,对人生,你有什么样的规划?”
这个问题早在五年前他就想得很明白。所以他信手拈来,告诉了老板他的很多梦想,比如当一名作家,一名设计师,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
老板很认真地听他说完,并没有对此有任何评价。只是问小张是否听到过这样的故事:
“在森林里,三条猎狗追赶一只土拨鼠。情急之下,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里。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三只猎狗就死守在树下。过了一会儿,一只兔子钻出树洞,飞快地跑,跑着跑着就爬到一棵大树上。兔子很得意,在树上嘲笑下面的三只猎狗,结果它得意忘形,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它的三条猎狗。兔子趁机逃掉了。嗯,想一想,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小张觉得很有趣,认真地想过后:“第一,兔子不会爬树,第二,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
老板笑着说:“分析得不错,可是,最重要的问题——土拨鼠哪儿去了?”
小张恍然大悟,“是呀!怎么把它给忘记了?”
老板笑着说:“这只土拨鼠就好像是你最初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显然,这个目标被你忽视了,想必你已经忘记了?当初刚进公司的时候,你曾信心百倍地说过一句话——‘我要做一个出色的广告人’,正是这句话打动了我,我才让你到我的公司里来的,你不会不记得了吧?”
小张这才明白老板的用意。这时老板又补充说:“我相信你是广告策划方面难得的人才。我只是想提醒你,人的精力有限,要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太现实的。好好做你的广告策划,你会前途无量的。至于写小说,搞设计,最好只当成业余爱好。要记住,人生的目标不能太多,人这一辈子若能把一件事做得出色,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此后,小张便时常用这话来敲打自己,两年后,他终于升为广告策划总监。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生活的迷失都是所要或所想的太多,而又一时达不到目标造成的。这种想法使很多人不能将精力专注于一项事业,他们总是目标多多,精力分散,总是做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最后什么也做不好,还错过了许多近在咫尺的成功机会。所以他们永远也快乐不起来,因为他们永远都不能达成自己的理想。
大凡成功人士,都能专注于一个目标。伊斯特曼致力于生产柯达相机,这为他赚进了数不清的金钱,也为全球数百万人带来了不可言喻的乐趣;比尔·盖茨一心做软件开发,终成为世界首富……
每天都花一点点时间问一下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你最快乐最满足的理想,慢慢地,你会发现,那些遥远的不切实际的梦想和杂念都是你追逐美好生活的累赘,而那些离你最贴近的事物才是你的快乐所在。把精力集中在这些最让你快乐的事情上,别再胡思乱想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只要我们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就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果和快乐。
童心不泯,快乐不断
奋斗法则:保留一颗童心
人们常说,童年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无忧无虑,天真无邪,是人生难得的一段好时光。孩子的心清澈透明、不掺一丝杂质,真诚而简单,虽然也会有难过和不开心,但总是能一瞬间就会把痛苦忘记,而去想那些快乐的事情了。
我们常说某人“童心未泯”,所说的童心主要表现为无忧无虑,不愉快的事情忘得快,容易满足,真实不做作,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欢交朋友,不记仇,少猜疑,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好奇多问,异想天开等。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往往会给自己穿上一层世故的铁甲,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但在更大的程度上却也限制了我们的行动,使我们负担沉重,步履蹒跚,很难再有率真与淳朴的感觉,必会失去很多快乐。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有人能最长久地保持一颗童心,不斤斤计较,能及时把痛苦放开,不记恨,不自怜,光明磊落,用善良的心肠待人,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如果我们在合适的场合下,暂时放弃成年人的角色,找回我们童年时期天真的感觉,必能让我们感到难得的轻松与快乐。
安琪某天收到朋友从外地寄来的一份礼物——一只非常漂亮的风筝。她本以为是送给孩子的,可当她翻看礼品卡时,上面却写着:“送给安琪未泯的童心。”
儿子看到漂亮的风筝,高兴得手舞足蹈,请求妈妈带他去放风筝,外面蔚蓝的天空,阳光灿烂,微风徐徐,的确是个放风筝的好天气。于是她和儿子一起去田径运动场。
安琪让儿子跑着放,自己则在一边等着儿子的风筝飞上天,不一会儿,儿子熟练地使风筝在变化莫测的风里上下翻飞。
“妈妈,您也应该试试!这个礼物是送给您的啊。”儿子鼓励道,安琪被儿子说动了,丢掉羞怯,扯着风筝跑起来,顷刻间风筝迎风而起,越来越高地飞向碧空,她那久违的、不管不顾的笑声也随之飘荡而去。安琪突然发现,那摇曳的风筝触动了她久已忘怀却深藏在心底的童趣。
有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儿童般的嬉戏,能使我们从工作重负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容易使我们感到轻松愉快。孩子的世界之所以美好,童心之所以能够让人感到快乐,是因为世上一切美好的情感都是因为具备了“真诚”与“纯真”的“真”,都是来自于心灵真性情的流露,而童心则是“真”的最直接体现。可以说,只要有一颗童心,即使青春已逝,朱颜已改,步履蹒跚,我们的心也依旧年轻,脸上的笑容也能依旧灿烂。我们感受赞美它的同时,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已不再有童真?是否已经开始老去……当你开始叹息的时候,不妨用“童心”这面镜子,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重新唤醒自己那些已经淡化或泯灭了的童年追求,以放松的心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比如,某日你路过某个运动场,如果看到有个孩子在荡秋千,你不妨放下公文包,松开领带,和小朋友一起荡荡秋千,会让你觉得在紧张的一天里,也能有片刻小憩。
你还可以常常到幼儿园、小学去看看。你可能很快就能被小孩子的天真活泼所感染。
翻一翻小时候的照片、作业本、日记本也是唤起童心不错的办法。
看看童话书、连环画、卡通片,玩玩孩子们的玩具也能让你重新找到童年的喜悦。
很多事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奋斗法则:卸下“担忧”的包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军的军营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美国青年被征召入伍,进入新兵训练中心成为一名小兵,在新兵训练结束的前几天,他因为害怕上战场送命而惶恐不安。他的班长察觉到了这个情况,就找到小兵与他聊天。
班长对他说:“你训练结束后,分到国内部队与国外部队的机会各占一半。如果分到国内,你就不用害怕了。”
小兵说:“那倒是啊!”
班长又说:“如果你分到了国外部队,后勤单位与野战单位的机会又各占一半,如果分到后勤单位,你也不用害怕了。”
小兵点头。
班长又说:“即使分到了野战单位,还有后线与前线之分。如果是后线,你仍然不必担心。”
小兵又点头。
“如果分到了前线,仍有三种可能,平安、受轻伤、受重伤。假如平安,你现在的担心就多余了;如果受了轻伤,你也不用害怕;万一不幸受了重伤,你马上就会被送回国疗伤,你还有什么担心呢?”
小兵想了想,仍心有余悸地说:“那……万一我伤重致死或者在战场上牺牲了怎么办呢?”
班长笑笑说:“死了就一了百了,你永远都不用担心、害怕了。”
小兵高兴了,“对啊,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原来一直困扰的事根本没有自己想得那么严重。
人心是个很微妙的世界,可以容纳很大的事,也可以把极小极小的事无限扩大。更奇怪的是,人们还总喜欢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狂,觉得这个事情不解决就没有办法继续生活,总是把很多事想得过于严重。我们在潜意识里认为一点点小事都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影响我们的工作、影响我们的事业、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危及我们的生命,偏偏忘记了这件事情的本来面貌。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事情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这里的灯泡坏了,你就生气大骂现在的东西质量不好,一个灯泡就这样会打乱你平静的心情,你不能看书,不能写字,看不清路,简直是什么都干不了了;一个电话没接到,按着来电显示打回去却没有人听,你心里就开始不安,猜测着,会不会是张三,会不会是李四,还可能是谁谁谁?他们找我会有什么事?于是你打了一通又一通的电话,没有结果,转眼间两个小时过去了,你仍不知道那个号码是谁拨的,你开始坐立不安,什么事情都做不下去了,这一通电话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公司里的人都在加班,你怕领导认为你不努力,即使做完事也要在公司假装加班,结果你身心疲劳,却仍不敢早走一分钟,你总是害怕,万一领导对我有看法怎么办呢?
其实仔细想想,灯泡坏了,我们不看书,不写字又能怎么样?错过了一个电话,有可能是打错的,有可能是推销的,即使真的是重要电话,多半他还会再打给你,即便是错过了,你仍在过现在的生活,又能怎么样呢?老板发现你不加班,或许他会认为你的工作效率高,就算他真的笨到认为加班的才是好员工,对你另眼相看,又能怎么样呢?你还可以忽视他的态度或者换另一份也许不比现在差的工作,那你还在怕什么呢?
这么一想,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只要你能学会理智地处理问题。轻松地、大度地去看待每件事情,就会发现自己曾经的害怕竟是那么可笑。
你再遇到麻烦的时候,不妨试着做一下一个叫做“那又怎么样”的练习。
试着改变对自己提问的方式:把“如果……怎么办”改成“如果……又怎么样”。比如,“如果我向他表白,可他不喜欢我,怎么办”变成“如果我向他表白,可他不喜欢我,那又怎么样?”“不会怎么样,最多就是他知道自己多了一个倾慕者。”
“如果下个月房租涨价怎么办”改成“如果房租涨价又怎么样”。“如果在合理情况下涨一点也可以接受,万一涨得太多,我可以再找别的房子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便可以真正地放松身心,不会把那些本来简单又无关紧要的事人为地变得复杂和严重。避免让那些并不重要的事情浪费我们的时间,而将精力集中在生命中“真正值得”重视的事物上。
不要庸人自扰,更不要被庸人扰
奋斗法则:避免过度敏感,或是胡乱联想
有这样一个发生在夫妻间的小故事:
有位正处在更年期的太太总是怀疑自己的丈夫有外遇。最近,她总是偷偷地查阅丈夫的手机信息、电话,甚至搜查丈夫的全部物品,试图发现其他女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有一天,她从丈夫的衣服上找到一根乌黑柔细的头发,她很生气,连哭带骂地质问丈夫:“这根女人的头发,你怎么解释?”
丈夫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绪:“什么头发,什么女人,你太多心了,根本就没有的事。”
第二天,这位太太又从丈夫的皮包里发现了一根白发,她更加激动地对丈夫说:“我真没想到,你现在坏到这个地步了,连一个白了头发的老女人你也要,真是气死我了。”
“别再胡闹了!”丈夫无奈地说。
第三天,丈夫在进家之前,把自己从上到下检查了一遍,确认再不会有任何一根可疑的头发,才放心地进了家,没想到晚饭以后,妻子竟要求和她离婚,丈夫不解地问:“难道今天你又看到女人的头发了?”
妻子摇了摇头。丈夫更加奇怪了,“今天你没有找到任何一根头发,为何生的气比前两天更大呢?”
太太哭着回答道:“我实在不敢相信,你居然连一个秃头的女人都不放过。”
可能你会笑这位太太实在太多疑,简直是庸人自扰,但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犯过类似的错呢?你曾注意过吗?我们往往会对正面的事情感到怀疑,对负面的事情却非常肯定。
当某人告诉我们,某某在你背后说你坏话了,你可能马上就火冒三丈;但当有人向你表达友好时,你心里就会嘀咕,“这人是不是有什么企图?”领导在大家面前和你开了个玩笑,有些人说,看到领导不拿你当外人了,也有的说,你得小心了,老板这是对你有点不满意了,于是一个本来没有什么暗示的小事就被你想来想去,害得你忧心忡忡,终于被你赋予了后一种意义;在等待看病的时候,我们想象着一会儿将会多么多么的痛苦,甚至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来,其实,绝大多数时候,远没我们想得那么可怕……
《新唐书?陆象先传》云:“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世界之事往往就是如此,有一半的烦恼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
有一位时装设计师,从某名牌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服务于一家非常有实力的服装公司。她的设计在公司表现平平,虽没受到过什么表扬,也从未受到过什么批评。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已经算是不错了,她对自己的表现也比较满意。
有一天,在洗手间里,她无中听到主管与另一个人打电话:“我也不好意思说他,虽然也是个大学生,但做出的东西真不怎么样,连及格都很勉强,这个月的方案要是再没有什么新意,就劝他走人吧。”一听这话,她万分紧张,感觉主管口中的那个人一定是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战战兢兢,每逢主管找她谈话她都认为:“完了,我要被开除了!”那段时间里,她总觉得同事在一起说说笑笑都在嘲笑她的方案做得差,她的自信心也一落千丈,于是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显得过于敏感担心。
她向朋友倾诉了这一情况,在朋友的劝说和鼓励下,她想,主管说了这个月的方案是最后的机会,一定要抓住机会。她在下班时间仔细参考了许多大师的设计方案,终于拿出了一份让所有人都另眼相看的设计。主管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了她,同时,公司里的另一名员工被辞去了。她这才知道,原来,那天在洗手间里听到的话根本就与自己无关。
她从此又信心十足,再也不认为“自己的设计不怎么样”了;同事们的谈话她也不再疑心是在讲她的坏话了。她同时也发现那些自己想出来的烦恼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干扰了自己的正常思维,这些虚假和武断的结论让她着实痛苦了一番。
还有一个老太太,更是因为胡乱联想,差点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有一天,一个小青年骑着车一不留神把一个老太太的一篮鸡蛋打碎了,青年赶紧下车道歉,并赔偿了老太太鸡蛋钱。可这老太太还是很生气,她想:
一个鸡蛋可以孵化成一只小鸡,小鸡如果是母鸡,长大后又可生许多的蛋孵化成许多的鸡,蛋变鸡鸡生蛋,无穷无尽。这么说来,小青年打破的不是一篮鸡蛋,而是一个巨大的养鸡场,她觉得,她与百万富翁失之交臂,她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损失很大。最后,忧郁成疾,一病不起。这大概就要“归功于她的胡乱联想”了。
不管是过度敏感,还是胡乱联想,都是庸人自扰的愚蠢表现,结果都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有时候引起我们胡思乱想的正是一些讨厌的人,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地为别人传着是是非非的闲话,然后添油加醋地描述,让我们掉进一个自己掘的陷阱里,从而迷失了自己,你还在为那些无谓的琐事伤神?为了一个不明来意的眼神不安?为了那些纷扰影响自己的心情吗?赶快对自己喊停,不要再庸人自扰,更不要被庸人扰了!
想象快乐也会让你感到快乐
奋斗法则:诱发思想的威力
詹姆斯?纳斯美瑟少校是高尔夫球爱好者,这位少校曾经在越南的战俘营度过了7年。7年间,他被关在一个只有4尺半高、5尺长的笼子里。绝大部分的时间他都被囚禁着,看不到任何人,没有说话,更不可能有任何体能活动。
7年后,他复出了,当他第一次踏上高尔夫球场时,他竟打出了令所有人惊讶的74杆!比他自己以前打的平均成绩还好一些,而他已经7年未上场!不止如此,他的身体状况也比7年前好。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纳斯美瑟少校的秘密何在?大家都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这7年间纳斯美瑟少校为了改变被囚禁时的郁闷心情,想出了一种特殊的排解方法。刚开始时,他什么也没做,每天只祈求着赶快脱身。后来他清醒地意识到,他必须发现某种方式,使之占据心灵,不然他会发疯或死掉,于是他学习建立“心像”。
他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高尔夫球,并坚持每天在心里“打”高尔夫球。每天,他在梦想中的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打18洞。他在想象中体验了一切,包括平时被忽略的细节。他想象着自己穿着高尔夫球装,带着太阳镜,呼吸着空气的芬芳和草的香气。他还体验了不同的天气状况——暖洋洋的春天、阴沉昏暗的冬天和阳光普照的夏日早晨。在他的想象中,球杆、草、树、啼叫的鸟、跳来跳去的松鼠、球场的地形都历历在目,这些想象让他陶醉,让他感到美好,甚至有点兴奋。不一会,他感觉自己的手握着球杆,练习各种推杆与挥杆的技巧。开始打球时,他想象球落在修整过的草坪上,跳了几下,滚到他所选择的特定点上,他为此感到很有成就感。打完18洞的时间和现实中一样,一个细节也不省略。他一次也没有错过挥杆左曲球、右曲球和推杆的机会……这一切每天都在他心中发生。
他打得和一般在周末才练球的人差不多,水准在中下游之间,90杆左右。而现在,每周7天,每天4个小时,18个洞。7年后,少了近20杆——他打出了74杆的成绩。而他的进步无疑得益于他所创造的“心像”法。
与“心像”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处的还有心理学上讲的“想象疗法”,精神心理学研究证明,大脑与人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被人了解的渠道,这个渠道起着思维活动与免疫系统之间互相联系的作用。通过“想象疗法”能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能有效地抑制疾病的发展,使疾病好转而痊愈,还能促使人的心情愉悦。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治疗作用?
原来,“想象疗法”的秘诀在于让患者转移注意力,建立一种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科学家甚至预言:运用“想象疗法”将治愈许多慢性病。在养生方面,想象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想象养生,就是通过想象各种不同的自己喜欢的情境来放松精神,愉悦身心。比如,想象蔚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七彩的霞光、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河、青山幽谷、一望无际的麦田、甘甜的泉水……这些想象,都能给人以温暖、悠闲、安宁和美好的感觉……以上列举只是想象疗法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尽量想象能愉悦身心的事物,用来调节情绪和放松精神,达到健康心理的目的。
比如,你可以“假装”对工作有兴趣,想象着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可别小看这一点点“假设”,它可能立刻能让你减少疲劳、忧虑、烦闷之感。
有一个打字员,对工作很麻木,每天把工作当成“讨厌的任务”,有一天,公司老板坚持要她把一份商业计划书重做一遍。她非常生气,但为了不失去这份工作还是去做了,心理的烦躁使她越来越不能安心工作,于是她想起朋友对她的劝告“假装喜欢你的工作你就会很快乐”,她按着此方法做了。接着她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当她“假装”喜欢自己的工作,并把它当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做的时候,竟然真的平静了许多,而且还越发认真起来,工作速度也明显加快了,原来的那种疲劳、紧张和烦躁的心绪也完全消失了。
如果在遇到生活的不如意时,你也假装快乐,这种想象能带领你走出忧郁,并能感染你身边的人。
一名养路工在五年内先后经历过:儿子大学落榜、妻子患重病住院半年、家中被盗、在马路上工作时被汽车撞断胳膊……如此倒霉的经历,你可能也会为他担忧,觉得他的日子已经没法过了。你绝对想不到他依然很快乐,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当大家问他怎么能保持每天快乐的时候,他说:“其实,我的很多快乐都是假装的。儿子大学落榜时,我也难过,但我知道,难过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我就假装快乐,我的妻子看到我乐观的样子也就慢慢放下心来,时间长了我们就真的不再去忧虑这事了;妻子住院期间,当时我忙前忙后,压力很大,但我还是告诉自己,你现在很快乐,我的笑容给了她很大的信心,她能够感到快乐,我觉得我更有了快乐的理由了;家中被盗,的确损失不小,但我想还是开口笑吧,假装快乐就让我忘记这个不愉快的事情,我对自己说,不就是丢了一点东西吗?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是快快乐乐地忘记这件倒霉的事情吧;而胳膊被撞断后,我告诉自己,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还是值得快乐的,我可以趁这个时候好好休息休息……我不能垮掉,也不敢垮掉,我就假装快乐——后来我发现,假装快乐也是可以让人感到快乐的!笑是免费的,假装快乐也不用花一分钱,但它们却能伴随我度过许多难关……”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事事如意,当我们无力改变已成事实时,就试着放飞自己的思想吧,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让你的思绪随风飞扬,用正面的“心像”开放你的潜能,想象自己做快乐的事,想象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你的一切都可能因此好起来。这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当然你也不例外!久而久之,你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奋斗法则:努力工作,更要努力享受生活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工作的压力日渐沉重,一个职场人把自己的工作看得很重要是无可厚非的。于是,不少忙忙碌碌的职场人士都认为,“工作和赚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这个观点使得不少人为了工作放弃了许多享受生活的机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作机器。他们难以与家人团聚,很少与朋友交流,外出旅游更是奢侈的向往,因此少了许多我们生活中应该拥有的快乐。
当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发现这一问题时,不禁发出了“工作和赚钱是为什么”的呼声。渐渐地,他们认识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活绝不是为了工作”。的确,这一观点更注重生活质量和品位,更贴近我们的内心。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沿街说唱为生的年轻人。
同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位华人妇女,她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打工。因为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屡屡相遇便成了朋友。
这位华人妇女觉得这个小伙子人还不错,就关切地对他说:“不要再沿街卖唱了,这总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去从事一个正当的职业吧。我可以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在那儿,你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伙子听后,愣了一下,然后反问道:“难道说我现在从事的职业不正当吗?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它能给我也能给其他人带来欢乐,有什么不好?我为什么要远渡重洋,告别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去过我不喜欢的生活?”
听到这段对话的邻桌的英国人也为之愕然,他们不明白,仅仅为了多挣几张钞票就抛弃家人,远离自己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有什么意思。原来,在他们的眼中,家人团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幸福,至于财富的多少、地位的贵贱都与此无关。
于是,小镇上的人开始可怜我们的那位女同胞了。
这个小故事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一些反思,就重要性而言,事业与生活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一味地追求事业往往会造成对后者的忽视。当然,太重意生活质量也会成为事业的绊脚石。事业成功不能取代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同样,生活的幸福也不能取代事业成功的喜悦。
这两者的关系很微妙,在众多生活元素中,家庭感情最为重要,有些人总是认为,家庭、事业不能兼顾。其实,在事业和家庭上,两者并不矛盾。如何两者兼顾,又要平衡对待,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同时也应该尽量让自己和家人感到幸福快乐,让家庭成为事业的后盾。我们不妨在忙碌工作的同时,适当地释放一下自己,别总是把工作带到家里,下班后还是抽出点空余的时间去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吧!这样在精神享受的同时,因工作带来的压力感也会有所减退,我们次日又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总之,家庭是事业的后盾,事业是家庭的保障,千万不能顾此失彼。
努力工作,更要努力享受生活,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工作富有激情,才算得上是美好的人生。从今天起,试着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把工作在八小时之内做完,用其余的时间,尽量把生活按照你理想中的样子,安排得丰富多彩一些。这样,你将会得到很多乐趣,又能缓解工作的压力,人也会变得精神而有活力。
总之,兢兢业业地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调节好两者的关系,让工作与生活一色,让快乐和成就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