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9000000043

第43章 暴君有了核武器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左双人右系)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齐宣王伐燕,打破了国际势力的均衡,诸侯们各自担心,于是联合起来,准备对付齐宣王。齐宣王有点儿着慌,问孟子:“他们合起来欺负我,我该怎么办哪?”

孟子一撇嘴,“这有什么可怕的!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的小国都统一了天下,没听说过方圆千里的大国还会怕别人的。”

齐宣王突然想起了什么,问:“哎,你以前不是说过什么以一敌九一定打不过吗?”(注:这是我替齐宣王想起来的。)

孟子没好气地说:“打是打不过,可行仁政就可以仁得过。《尚书》里记载商汤去平天下,往东打,西边的人就埋怨他;往南打,北边的人就埋怨他。大家都说:‘怎么不先来打我呀?’”

“啊?!”齐宣王惊呼,“一群变态!”

孟子把脸一沉,解释说:“这叫‘大旱之望云霓’,大家伙全盼着商汤王去打他们,这种心理大王您能明白吗?”

齐宣王皱着眉头想了想,终于眼睛一亮,“对呀,我明白了!”

孟子欣慰地点了点头,“这就好。”

齐宣王肉麻兮兮地说:“我的爱妃打我的时候就是这样,那小粉拳轻轻一打,哎呀——”

“我倒——”孟子气结,“不是那么回事!商汤打人家的时候,人家市场上做买卖的还照做不误,田里干农活的也照干不误。商汤这叫吊民伐罪,是让穷苦人民得解放。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商汤就是他们的大救星。所以,当时各地人民都喊着:‘先打我吧!先打我吧!’大王,您现在明白了没有?”

齐宣王点了点头,“明白倒是明白了,可听着还是觉得有点儿别扭。”

孟子接着说:“现在燕国政府很乱,对老百姓很不好,您打燕国,燕国人觉得您这是把他们从水深火热当中救出来了,所以就又送吃的又送喝的招待你们。可是,如果您杀他们的亲人,抓他们的壮丁,拆他们的宗庙,抢他们的宝器,这可就不行了!天下人本来就觉得你齐国是个超级大国,现在地盘突然扩张了一倍,还不行仁政,这不等于是暴君拥有了核武器吗!您说各国诸侯谁能不怕?所以,他们要动手,这也是势之所至啊!”

齐宣王琢磨了一下,“嗯,也是这个理。哎,其实我们齐国强大了也不会威胁到世界和平嘛,他们这都是吊死鬼照镜子——自己吓唬自己。”

孟子白了他一眼,“您就算真这么想,人家也不会信。”

齐宣王尴尬一笑,“那你说该怎么办?”

孟子说:“并不难办。您赶紧下个命令,把战俘都放了,把宝器都还给人家,再跟燕国人商量一下,捧个新国君上台,然后您就撤军。这样也就不会有人来打您了。”

《孟子》书中讲齐燕之战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在后文里陆续还有提及。那么,这件事后来是怎么发展的呢?

简单讲,齐宣王没听孟子的话,后来失败了,被赶回去了。佛家讲业力,讲因缘,讲轮回,从这里就看得出来。齐宣王伐燕,种下了仇恨。后来燕国在阵痛之后出了一位强人,这就是历史上响当当的燕昭王。

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向国际社会招贤纳士,这既使燕国迅速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也使燕昭王本人成为历朝历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君王形象。唐朝陈子昂的那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谁都念得出来,这诗就是他玩到北京,在一处有可能是燕昭王黄金台遗址的地方有感而写的。

传奇人物乐毅带领燕国军队,和诸侯联军一起攻打齐国,重现当年齐国伐燕的景象,几乎把齐国给灭了。好在齐宣王那时候已经死了,没看到这一幕报应。

提到历史上这种分毫不爽的报应,还真不少(当然没报应的更多),看起来很有意思,我就顺便多说几句。很多人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欺负人家后周的孤儿寡母。及至宋朝亡国,也是孤儿寡母被人欺负。其实呢,非常巧合,赵匡胤的所作所为既是前因,也是后果,他不是第一个搞“黄袍加身”的。

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而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本是后汉的大将(这个后汉是五代的后汉,不是刘秀的后汉),郭威在澶州被“黄袍加身”,带兵杀进后汉的首都开封(就是梁惠王的首都大梁),后汉皇帝逃跑,没跑成,死在乱军之中。郭威没有马上称帝,而是让后汉的李太后临朝,又在后汉皇族中选了个家伙说要让他来当皇帝。虚头巴脑一折腾,郭威自己当皇帝了。所以说,郭威做的事,赵匡胤重演一遍,报应在郭威身上,而赵匡胤这个“重演”,也让自己的后人遭了一样的报应。

这连续三代王朝的更迭,巧合如此之多,真是让人称奇。

同类推荐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活了很久的智慧:东取《道德经》西问《沉思录》

    活了很久的智慧:东取《道德经》西问《沉思录》

    本书是将中外经典著作《沉思录》与《道德经》进行新鲜结合的哲学普及读物。这两部著作分别是西方和东方的经典哲学著作,都是关于人生、社会、自然多层面的思考。本书将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新鲜元素进行排版和阅读形式设计,精选梁实秋、胡适等名家译本及解读,帮助当下读者在困顿和迷茫中于哲学经典里寻得人生答案,让这部作品既“好读”又“好玩”,亦让《沉思录》与《道德经》里沉睡千年的哲思与年轻的读者们产生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韬略“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在1944年时对“忍耐”所做的一段精辟的剖析。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马南邨
热门推荐
  • 心之所原

    心之所原

    原本两个没有交集的人,在动荡得乱世中相遇……
  • 末世之福音

    末世之福音

    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往,他们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圣经·启示录
  • 最后一个魔

    最后一个魔

    任你风华绝代,却躲不过命运抉择,任你容颜倾世,终就是红粉骷髅,以天地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是何人布下这棋局,谁又有资格入这棋局。看一个魔在这天地动荡中如何挣扎——
  • 踏血成诗

    踏血成诗

    风云变换,异世大陆的起起落落,,,,,,,,
  • 青春被我们浪费了

    青春被我们浪费了

    青春是人生最迷茫的时候,可是我却在浪费,从第一次逃课到第一次进酒吧。
  • 夫君人家好怕怕

    夫君人家好怕怕

    人前她楚楚可怜剥夺男人心,人后她腹黑强大冷笑。此女有强烈人格分裂,划破夜空自编自导一场戏。她血起江山,红纱抹痕伤。心已疼,泪已流,爱已走,灰飞烟灭情愁更愁,若我离去后会无期……苦情悲恋还是圆满结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典狱诅咒

    典狱诅咒

    我一直想写关于典狱的这个小说,它就在我们的这个城市,开车十分钟就能到这个地方,我几乎每天都在那儿停留上几分钟,因为我在那儿接一个人上下班。前面试着写了一些,总是觉得不成功,这次勾起了我的冲动来,我要写出来,关于典狱这里面的故事来。
  • 沐雨于之泠风

    沐雨于之泠风

    落夕山么?果然名副其实,夕阳的最后光芒都落下了,那还有希望吗?于之沐不知,那是她一生最厌恶的地方,也是拥有幸福的开始。厌恶一个叫墨雨痕的人在她心里荡起涟漪,然后与一个和自己很相似的女人害了自己,告诉自己,对她的好,不过当做了替身而已。她心灰意冷,之后的日子是没有灵魂的渡过。可也有那么一个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惊叹,一个外貌冷淡的少年,于之沐的师傅柳泠风,他怎么也没想到和自己徒弟成了婚,虽然在人间是以法术掩饰外貌化作她的丈夫(魏殷延)后来么……“殷延哥哥。”“……”“柳泠风!”“……”“师傅~”“……”“夫君!”“这才乖!”
  • 三个月的交往

    三个月的交往

    凡事都源于最普通的一句话。我们的一句鼓励,可以得到一个朋友;我们的一句赞同,可以得到高尚的友谊;我们的一句夸奖,可以得到永恒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