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4500000002

第2章 昔日的宋太祖与宋太宗

一、涿州赵氏

根据《宋史》等书的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是涿郡人。涿郡是汉代开始设置的郡名,唐初称为范阳,唐中叶以后称作涿州。是指现在的河北省涿县这一带地方,在北京西南大约六十公里、北京通往广州的京广铁路线上。从汉代开始,这里就被称为是河北的第一名胜所在地。它又正当交通要道,历代王朝派兵向东北方面出征的时候,都必须经过这里。在离涿县城东三里远的地方眺望县城,可以看到有一座高台,那里曾经有一座名为普寿寺(又叫清凉寺)的寺庙。在明代万历年间(1572—1620),寺中建了一座碑,碑文中记载说,这里是宋太祖毓灵之所。就是说,宋太祖的祖先住在这里。但是,由于这是后世的记载,不能完全相信。

要探究在涿州的赵氏家族的历史,五代以前已经弄不大清楚。史籍上能查到的赵氏最远祖先,是赵匡胤的前四代即高祖一代。赵匡胤的高祖名脁,根据《宋史》记载,赵脁在唐朝时曾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这三个县都邻近涿州。赵匡胤的曾祖赵珽曾担任藩镇的属官兼御史中丞,这个藩镇就是前面所讲到的河北三镇中最强大的幽州(范阳)军阀。赵匡胤的祖父赵敬历任幽州军阀管辖下的营州、蓟州、涿州等州的刺史。如果这些记载是可信的话,那么涿州赵氏世代都没有离开本乡,并一直担任涿州这一带的地方官,是这一地区很有名望的家族。只是,这一谱系是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记录的,不能说其中没有美化其祖先的倾向。何况,唐末五代门第也能买卖,一些出身卑贱的暴发户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往往向一些没落的士族买一个高门第。所以,那时的谱系不一定可靠。但是,关于涿州赵氏,有一点看来是可信的,就是直到唐末,世代都居住在涿州。

能够知道的有关赵氏的比较确切的事迹,是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开始的。赵弘殷从年轻时候起,就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敢成了一名军官,离开故乡在镇州王熔军阀中任职。

二、镇州军阀的盛衰

王熔的祖先原来是回鹘部人,从8世纪中叶开始,有三代祖先当了镇州节度使的骑兵将领,改称成了汉族的姓名。从王熔的高祖廷凑开始,当上了威德军(镇州)节度使,以后直到王熔都继任了这一节度使的职位。在当时废立无常、像走马灯似变换的军阀中,王氏能连续几代承袭这一令人羡慕的节度使职位,无疑是一个门第显赫、实力强大的军阀。王熔继承他父亲职位的时候才十岁,当时,李克用正举兵山西,李匡威割据河北幽州,王处存割据中山。这几股军阀割据势力为了扩充实力,互相争斗。王熔虽然夹在中间,但他继承了经父祖辈一百年创造的家业,兵强马壮,积蓄丰厚,名望又高,各路军阀都对他十分尊敬。在节度使的废立和继承还必须要向朝廷申请的唐代末年,军阀们都要依靠王熔居中调停,向朝廷保荐。但是,紧接着唐朝廷的威势完全扫地,各地藩镇纷纷独立,竞相争霸,王熔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威信和作用,并且受到其他强大的军阀的进攻而陷入了困境。首先,在西边,受到晋王李克用的攻击,没有办法,王熔只好向北边的幽州军阀求援。由于幽州军阀内部发生政变,自身难保,根本无法支援,最后,王熔被迫向晋乞和。以后,梁王朱全忠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王熔又将年幼的儿子送到梁作人质,以修和好。后梁建国以后,王熔被封为赵王。书上称王熔是一个“为人仁而不武”、优柔寡断的贵公子。一般说来,在五代战乱时期,似乎很少有像他这样性格的人,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巧妙地避免受到攻击。王熔自己并不亲自指挥军队,而一旦受到敌人侵犯,就借助邻近藩镇的军队进行防御。出生涿州的赵弘殷原来就是另外一路军阀的士兵。

在五代这样的混乱状况下,当时的很多军阀都日夜忙于战争,朝夕疲于奔命,而只有王熔统治下的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平静。镇州的市民穿着华丽,竞相奢侈炫耀,王熔本人更是沉湎于豪华奢侈的生活之中。他还一味迷信道教,任用宦官管理政事,从而引起了他的侍卫亲军的反感。921年,王熔终于成了他的亲军士兵们的刀下之鬼,他一家几乎被斩尽杀绝。显赫了一百多年的王氏家族,从此也就销声匿迹。

在此以前,朱全忠已经建立了后梁政权,企图进而消灭晋王李克用的势力,统治整个中原。于是,下诏书给王熔,要他断绝与晋的关系,归顺后梁。可王熔却在到底与梁、晋哪一边结盟和好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定,态度暧昧。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朱全忠于910年倾注全力率大军开始进攻镇州,王熔急忙向晋王李存勖告急求援。李存勖立即派大军向东进发,支援镇州。因为对晋来说,镇州一旦被梁夺去,晋的安全也就要受到威胁,所以,无论如何,也一定要阻止梁军北进。朱全忠激励大将们说:“今悉以精兵付汝,镇州虽以铁为城,必为我取之。”两军在镇州南边的高邑县举行决战,这是一场争夺天下的大战。后梁军队来势十分凶猛,李存勖亲自登高指挥,对将领们说:“我之兴亡,在此一举,我为公先登。”于是,晋军士气大振,一举大败后梁军队,一下杀戮后梁士兵两万多人,还得到不可胜计的粮食、兵器和资财。通过这次高邑大战,天下形势发生了大转变,从梁转到了晋。赵王王熔也完全倒向晋一边,其他的河北各军阀也逐渐投靠了晋。这样,李存勖在河北就确立了压倒一切的优势,接着又乘胜向河南进攻,很快灭掉了后梁。

三、赵匡胤与赵匡义的父亲赵弘殷

在梁、晋为争夺中原统治权进行激烈抗争的时候,赵匡胤、赵匡义的父亲赵弘殷大概已经在赵王王熔的帐下当将领了。在记载北宋历史的《东都事略》中说:

时梁、晋争天下,晋求援于熔。熔命宣祖(赵弘殷)以五百骑赴之,庄宗嘉其勇敢,因留之命掌禁军,为飞捷指挥使。

这里说晋曾向王熔求援,根据上面的叙述,是不符合事实的。但不管怎样,赵弘殷是从镇州军阀帐下转投到山西军阀那里,因受到李存勖赏识而成为他的一名亲军将领则是事实。

以后“自同光至开运逾二十年不迁,而宣祖亦未尝以介意”。从同光(923—926)到开运(944—946),即从后唐明宗开始到后晋末年,赵弘殷在禁军中一直担任同一个职务。也就是说,在这二十年中,他既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什么过失,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禁军一般将校。后汉隐帝乾祐元年(948),军阀王景崇在凤翔(陕西)叛乱,赵弘殷参加了征讨王景崇的战争。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奋战,虽然被射中左眼而毫不胆怯,越战越勇,立了大功,被提升为护营都指挥使。后周时候,赵弘殷曾连任禁军的指挥使,参加了征讨南唐的战斗,当上了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综上所述,赵弘殷最早是镇州军阀下面的一名士兵,以后被编入后唐禁军,相继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担任禁军将领,纯粹是一员武将。

赵弘殷在还没有出名的时候,与河北定州的杜氏结了婚。杜氏即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的生母。赵弘殷与杜氏的结合有一段机缘。据宋代的笔记小说记载,有一次,赵弘殷在旅行途中遇到下雪,来到杜家庄门前躲避。杜家的仆人见了,让他进了屋,并以饮食招待了他。这家的主人杜爽看中了赵弘殷的人品,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赵弘殷和杜氏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子光济很早就夭折,有关他的事迹已经完全不清楚。匡胤和匡义是他们的二子和三子。另外还有四子廷美,五子光赞,但都不是杜氏所生,由于与匡胤、匡义是异母兄弟,成为以后围绕帝位继承问题发生的一系列疑惑不解事件的起因。

四、兄弟俩的成长过程

宋太祖赵匡胤诞生于后唐天成二年(927)二月十六日,地点在当时的都城洛阳夹马营。据说,出生的当夜,室内红光缭绕,充满着特殊香味,刚降生时,身上一片金黄色,过了三天都没有退去。夹马营在史书上又写作挟马营,是禁军的一个重要军营,在唐末军阀内有称为夹马都也叫挟马都的部队,在后梁时,也是禁军中一支部队的番号。在史书中可以明确看到有关当时洛阳城里夹马营的记载,后世在这个地方建了一座石碑,上面刻有“夹马营”三字。附近还有一座叫广天寺的佛寺(1013年建造),由于是宋太祖的诞生地而闻名于世,不知道这些遗址现在还在不在。

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比赵匡胤小十二岁,他生于939年即后晋天福四年十月七日。据说,是他的母亲杜氏梦见神人捧着太阳授给她后怀孕的。生下赵匡义的时候,也像生赵匡胤时那样有吉祥的瑞兆:红光像烈火在燃烧,周围一片异香。当时,都城已重新设在开封,赵弘殷也随着禁军移住到开封城里,赵匡义就生在开封城内北门附近叫作护圣营的军营中。但是,《宋史》等有关书籍却说“生帝(太宗)于浚义官舍”。如前所述,后汉时候,赵弘殷已经担任护圣都指挥使,由此看来,他在后晋时,似乎已经归属于护圣军。太宗一即位,立即在诞生地建造了一座佛寺,取名启圣院。元代末年,这座佛寺毁于兵火之中。

关于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童年的确切情况,没有流传下来。当时正是战乱时期,尤其是赵匡义诞生期间,河南一带遭到契丹的侵掠被破坏殆尽。有的书上记载说,这个时候,杜氏把还在襁褓中的兄弟俩放在篮子里,出外流浪避难。但是,兄弟两人年龄相差十二岁,赵匡义出生的时候,赵匡胤已经是少年了,早已过了放在篮子里的年纪。

只是有一点有确切记载,兄弟俩虽然都是武将的儿子,但与当时一般官宦家庭的子孙一样,都曾从塾师学习。赵匡胤的塾师名叫辛文甫,赵匡胤在当了皇帝后,曾召见辛文甫,授予他官职,任命他为房州(今属湖北)地方官,作为报答昔日的师恩。又据别的史书记载,夹马营前一个姓陈的老学究开了一家私塾,收集生徒授学。赵匡胤的父亲把赵匡胤送到陈学究的私塾里读书,陈学究对这个顽皮的少年进行了严格教育。不久,赵氏一家迁到开封居住,有一个赵学究成了赵匡胤的家庭教师。据说,赵匡胤的母亲想到洛阳时候的情况,就把陈学究请到开封来继续任教,但赵匡胤却只愿跟赵学究学,而不愿接近严格的陈学究。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这个陈学究还在陈州一个很小的私塾里,像以往那样以教书为生。赵匡义当了开封尹即开封市的最高长官后听到了陈学究的情况,把他叫到了开封。但不久,谣言四起,传说陈学究为赵匡义出谋划策,等等。这件事传到太祖耳中,龙颜大怒,重新让陈学究回到陈州。祸不单行,赵匡义在临别时送给他的金银又在半路上被追夺回去,还传说他回到陈州以后,学生不断减少,住在临时的驿舍里,晚年的境况十分寂寞凄凉。

赵匡胤与赵匡义尽管是同胞兄弟,但两人的性格从小就不相同。据说弟弟口齿伶俐,喜欢读书。并且,不知为什么,和别的孩子相比,总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孩子们也对他另眼相待。哥哥非常淘气,读书不用功,从私塾回来的时候,常常带领一批伙伴,自己装扮成大王。兄弟两人这种不同的性格,长大以后也没有改变。从下面的叙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就是在当了皇帝以后,两个人的性格、脾气和思想方法也明显不同。

五、青年时代的宋太祖

关于青年时代的赵匡胤,在他从军为将以前,流传着很多有关他的趣闻佚事。赵匡胤年轻的时候,长得体格魁梧,身体强壮,为人豁达大度,气概非凡。有见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非同寻常、大有作为的人。他擅长武术,骑马射箭的本领在一般人之上。有一次,他骑着一匹连马嚼子都没有的烈马,头撞上了门柱,从马上掉了下来。边上的人以为他的脑骨一定碎裂了,可是,他却慢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重新翻身骑上马背,向前飞跑起来,好像一点也没有受伤似的。

后汉初年,赵匡胤离开父母,出外漫游旅行。一路上,他拜访各地军阀,希望找到一个施展抱负的安身立命的处所。当他沿着黄河溯流而上,走到陕西一带地方的时候,准备投靠正在南下的复州(今属湖北)军阀王彦超。可是王彦超只给了他一些银两,把他拒之门外。宋太祖当了皇帝后,在一次宴会上,问王彦超:

卿曩在复州,朕往依卿,卿何不纳我?

王彦超连忙退席叩头回答说:

当时臣一刺史耳,勺水岂可容神龙乎。使臣纳陛下,陛下安有今日!

太祖听了,哈哈大笑。还有的笔记记载说,赵匡胤漫游到渭川的潘源县时,与当地的市民赌博,获得大胜。后来赌头暗地里作弊蒙骗客人,被赵匡胤狠狠地揍了一顿,夺回了银两。另外,还流传着许多反映他豪放性格的趣闻。这些事,大概都是他在去复州途中发生的。

在王彦超那里吃了闭门羹的赵匡胤,不得已只好去投靠隋州(今属湖北)的董宗本。但事与愿违,在董宗本那里,赵匡胤感到很不得志,不久也离开了那里。这时,在洛阳一座寺庙中,住着一位擅长占卜相面术的老僧,他一见到赵匡胤,就赠给他一笔丰厚的礼物,并指点赵匡胤向北而去,说是能找到安身立命、大展宏图的处所。赵匡胤在北上途中,遇到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即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此时正领兵在河中(今属山西)讨伐朱守真的叛乱,赵匡胤于是就应募在郭威帐下当兵。不久,后周建立,他从一般将校被提拔为驻守滑州(今属河南)军队的副指挥使。在出发去滑州任职前,赵匡胤结识了当时已经是开封尹的柴荣即周世宗,并被任命为开封府所属的马军直使。这样,赵匡胤终于当上了中央禁军的一员将领,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受到柴荣的信任,这不仅对赵匡胤,而且对于整个赵氏家族都是莫大的幸运。正如王彦超所说的,如果赵匡胤当时投身于像他那样的小军阀帐下,以后的荣耀就将望尘莫及,无法比拟。

六、武勇传《飞龙记》

在宋太祖传记中,有很多事迹和传说被编为说话(话本)和戏曲(剧),而人们感兴趣的是记述他当皇帝以前的传说故事。其中有一篇题目叫做《飞龙记》。飞龙是天子的意思,来源于古代典籍《周易》中“飞龙在天”这句话,与我国的“太阁记”相似。

在宋代开封等大都市里,都有一些叫作瓦子的非常热闹的娱乐场所。在那里,并排建造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专供演戏、说唱的小屋,表演说话、曲艺、舞蹈、歌曲、戏剧,等等,一天到晚,热闹非凡。这一情况,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书中都有详细记载。从北宋中期起,说话的内容除了《三国志》、五代风土人情外,还表演名人故事。到了南宋,说话的节目、内容又有了增加,有关于婚姻爱情、神仙鬼怪、公案传奇、英雄豪杰等各类故事。这些说话的话本,以后就发展、扩充成《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流传到今天的宋元时期的话本还不少,《新编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等就是其中著名的几种。可惜的是,当时流行的《飞龙记》已经失传。但是,生活在宋末元初之际的罗烨,在他所著的《醉翁谈录》中列举当时的说话篇目时曾提到过。在此书的“棍棒”一项中有:

花和尚、武行者、飞龙记。

“花和尚”、“武行者”就是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不可思议的是,在同一节中出现了《飞龙记》,因为《飞龙记》是表现以宋太祖英勇威武为中心内容的一篇说话。《飞龙记》似乎很受当时老百姓的欢迎,明代初期所著的《朴通事谚解》一书是给朝鲜人翻译的汉语教科书,里边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去部前买书去了(部前是大都的地名)。

买了什么书?

买了《赵太祖飞龙记》和《唐三藏西游记》。

这段对话把《赵太祖飞龙记》和著名的《西游记》相提并论,说明《飞龙记》在当时非常著名,十分流行,在大都(现在的北京市)的书店里均有出售,很受老百姓的喜爱,从中也反映了明初北京的风俗民情。

现存的《飞龙记》是17世纪以后出版的,其内容是从《醉翁谈录》的《棍棒》一节中分出来的。主要讲述年轻时代的赵匡胤由于富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因而到处闯祸的故事。其中有一半篇幅与赵匡胤的成长没有直接关系,主要介绍五代各王朝的兴亡交替,这部分内容大概是从《五代史评话》中流传的有关五代的说话改编而成。在《飞龙记》这部小说中的赵匡胤,是个难以管教的淘气鬼,一点也不听父母的话。父母硬逼着他进了私塾读书,他却根本不用心学习,不但混迹于街头那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中间,而且经常做出越轨的举动,发生触犯刑律的事件,最后发展到他父亲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程度。与此相反,弟弟匡义却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如父母亲期待的那样,读书学习十分勤奋刻苦。

七、小说戏曲中的宋太祖形象

除了《飞龙记》外,还有一篇叫《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的短篇话本,讲的也是宋太祖赵匡胤年轻时候的故事。这篇话本收录在明末清初通俗文学作家冯梦龙整理编纂的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其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青年赵匡胤,力敌万人,气吞四海,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是个助弱抑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管闲事的勇士。由于在开封闯下大祸,触犯了皇帝,被迫从都城远逃他乡。一路上,又到处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惩治处死了不少恶棍。当他来到山西太原地方时,遇到了叔父赵景清。当时,赵景清在本地一座叫清油观的道观中出家当道士。于是,赵匡胤在那里停留下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匡胤看见道观中一座紧闭着的殿房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打听,原来这位少女是蒲州(今属山西)人,被强盗抢到这里。由于赵匡胤生就一副侠义心肠,听了这位少女的悲惨遭遇,毅然决定把她送到家里。途中,遭到抢夺姑娘的那伙强盗的袭击,但一个个都被赵匡胤击退杀死,最后,终于平安到达姑娘的住地蒲州。姑娘的父母亲喜出望外,热情地款待了赵匡胤,希望他长久地留在那里,并表示要把女儿嫁给他。但赵匡胤断然拒绝,当即离开姑娘的家走了。姑娘的父母亲未能如愿,十分纳闷,感到一个少男与一个少女一起长途旅行一千里,两人的关系理应十分密切,可这个青年却抛弃自己的女儿,自顾自地走了,这是一个多么无情无义的人。于是就责问女儿,要她如实说出和这个青年的关系。女儿反复说明赵匡胤是一个正直纯洁的青年,属于柳下惠式的正人君子,姑娘的父母却始终不肯相信。姑娘感到十分悲痛,为了表示她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洁白无瑕,就悬梁自尽了。 这篇话本的中心意思是说明,宋朝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及汉、唐,但其君主在不贪女色这一点上却大大胜过汉朝与唐朝的帝王。

在宋代盛行的说话,有很多到元代被编成戏曲,即所谓元曲。其中也有以流传的宋太祖的故事为题材的。现存的有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高文秀的《好酒赵元遇上皇》、罗贯中的《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还有一些已经失传,只能知道题目,例如关汉卿的《甲马营降生赵太祖》等。根据元曲目录,这些都是元代初期的作品,大概在元朝征服南宋以前就有人开始改编创作。这表明,在少数民族统治下的中原人民,期待再次出现像赵匡胤那样的汉族皇帝。另外,在大都书店里出售《赵太祖飞龙记》这一事实,也说明从元到明初,在中原地区,人们对于宋太祖的品德还是比较推崇的。

小说、戏曲中出现的年轻时代的赵匡胤,与一帮出身高贵然而却是市井无赖的人结义为兄弟,是一个手持棍棒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当然,这不过是作家与老百姓编造的虚构的艺术形象。但是,出乎意料,据说太祖的真实形象和这相差不大。正如本书下面要叙述的,他当了皇帝以后,经常是大碗喝酒,在酒宴上决定国家大事,还经常独自微服私行察访。有些传说,完全不像是天子的所作所为。或许正是赵匡胤的这种粗鲁豪放的性格和行为,成为长期引起一般群众兴趣和喜爱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本书的重点落在一个“病”字上,国家病了,个人病了。国家之病在于转型之难,共识破裂。纵览青史,当统治阶级不得不回应民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时,往往会打大文化牌,将“病灶”推到道德上,转移视线地告诉大家:只要每个人都正心诚意了,社会风气自然就好了,无需改变制度。于是,唯制度论者和唯文化论者开始死掐。个人之病在于每一个体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变成了他曾经厌恶和反对的那个人。突出的代表便是袁世凯。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大元帝师八思巴

    大元帝师八思巴

    这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主要以元世祖忽必烈的崛起和建立大元帝国为历史背景,介绍了一代帝师,精通五明的雪域圣僧八思巴的传奇一生。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热门推荐
  • 愿为五斗米折腰

    愿为五斗米折腰

    飘飘,你怎么这么爱钱?徐飘看着眉头紧皱的陆财主,笑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就是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啊陆宁无奈道,你愿为五斗米折腰,为何却连对我低头都不肯。
  • 绝色杀手穿越:兽妃天下

    绝色杀手穿越:兽妃天下

    杀手界代号天刹的她因报仇死亡后穿越异世。重生的她还未睁开眼便注定惊艳人世。他是风家唯一的传人,受到全家上下独一无二的宠爱,传说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只知道吃喝玩乐。一场变故,人人口中的痞子竟然拥有超卓的武功,无双的智慧,异世大乱中,看他如何只手遮天,翻云覆雨。风起云涌,七雄争霸,龙吟虎啸,谁与争锋!当世人惊叹他的才能时,才发现他竟然是她!【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装英雄

    重装英雄

    繁华人世,万丈红尘回首来路,沧桑容颜。大好男儿,为了什么还不死心?是救赎,亦或是毁灭?一寸山河一寸血!征战沙场,成就帝王之路!(正常更新,请多收藏)
  • 那时候我们都不懂爱

    那时候我们都不懂爱

    我们错过了,不是我不够爱你而是那时候我们都不懂“爱”也许青春就是这样有些人可以陪你一辈子,而有些人就是那么一瞬间。也许时间真的一去不复返,可我还是爱着你。让你哭的人一定能让你笑,让你笑的人不一定能让你哭。时光匆匆,我们还是那个我们。
  • 极限洪荒

    极限洪荒

    刚毕业大学生李逸,带着家庭的压力,女朋友的挂念,每天都辛勤的在保险公司工作,一次并不开心的同学聚会中,一系列的因缘巧合,让他突破重组了自身的基因链,并且从此了解了另外一个平行世界,全新的境界,为了爱人的复活!一段可歌可泣为了一个目的而最终将一个凡人变成最强男人的故事。
  • 倾城色之醉红颜

    倾城色之醉红颜

    她叫沐言,天启丞相之女,倾城容颜,却不得父亲所喜。他叫萧离,天启皇帝之子,体弱多病,所有人弃之如敝。她是雪山门少主,医术卓绝。他是暗夜阁阁主,实力强横。她有罗刹阁,揽尽天下高手。他有摘星楼,囊括世间情报一场意外的街头相救,命运的红线终将他们连在一起。她为他尝便世间之苦,他为她沉睡了五年。她开启往生门,只为换他一个笑颜;他独闯噬魂阵,只为换她得偿所愿。人世浮屠,几回伤往事。只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得卿,一世长安。
  • 我怎么就无敌呢

    我怎么就无敌呢

    吴笛好不容易穿越到了灵气复苏的世界,只想好好混吃等死。谁能料到,居然成了一拳无敌了。无敌了多无聊,打谁都是一拳秒。我不是老天爷最喜欢的崽!我是老天爷最害怕的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道女王:老公,洗白白

    黑道女王:老公,洗白白

    她,叱咤风云的黑道女王。她,懦弱无能的大国公主。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她。既是女王,岂容尔等放肆!揍渣男,踩渣女,顺便调戏小正太……不想,半路拐个美男充填后宫,还会把心弄丢……不定时更新,随时弃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