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9100000021

第21章 陈璧君(1)

1.母女同入同盟会

陈璧君1891年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个华侨富商家庭。她15岁时在当地华侨小学毕业,随后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读书。陈璧君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而且从小对政治十分关心,还在华侨小学读书时,就喜欢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陈璧君进入璧如女校的这一年,孙中山由日本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在槟城建立了同盟会分会。陈璧君积极参加同盟会的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爱国热情。

同盟会分会在马来西亚刚刚成立,非常需要吸收新的成员,几个老会员见陈璧君热情高,活动能力也很强,便将她发展为会员。于是,陈璧君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

同盟会所有活动都是秘密的,陈璧君不敢将她加入同盟会的事告诉父母。后来,她母亲见她成天与一些成年人在一起忙忙碌碌,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便产生了疑心。经再三询问,陈璧君便将她参加同盟会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陈璧君的母亲卫月朗是广东番禺人,她早年与陈璧君的父亲一起到南洋谋生,是一个性格开朗,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的女性。卫月朗没有过多地责备女儿,她认为女儿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对她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女儿愿意加入同盟会,就放心让她去做吧。

陈璧君的父亲陈耕基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他对几个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除送他们进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外,还从国内请了一位国文老师教授中文。当他知道陈璧君加入同盟会的事后,十分生气,坚决反对。他说:“一个女孩子,不好好读书,成天和一些男人们在外边东奔西跑,像什么话!”

为此,卫月朗与丈夫发生了争执。她说:“我们对同盟会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怎么能随便责怪女儿呢。孙中山先生就在槟城,我们可以当面问问孙先生,听听他的意见再作决断也不迟呀。”

于是,卫月朗带着陈璧君来见孙中山。

孙中山热情接待了陈璧君母女俩。他向卫月朗介绍了同盟会在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开展活动的情况,向她讲了一些革命的道理。他说:“夫人,为什么我们泱泱中国,屡屡遭受外国列强欺负;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如此灾难深重,那么多人背井离乡来南洋谋生?就是因为满清政府黑暗、腐败、愚昧,贪官污吏上下勾结,欺压百姓,鱼肉人民。如果再不起来造反,我们的国家就会灭亡,我们的民族就会遭灭顶之灾。眼下,我们要发动大众,团结起来,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实现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我们的国家才会强大。祖国强大了,民族兴旺了,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侨,才能挺直腰板,扬眉吐气呀!”

一番话说得卫月朗连连点头。

没过多久,卫月朗不顾丈夫的反对,也加入了同盟会。母女二人一同加入同盟会,这在当时极为少见,一时被传为佳话。

2.一见钟情坠情网

1910年元旦,北京琉璃厂马神庙胡同内,“守真照相馆”在一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开张了。几个穿着时髦的年轻人,跑前跑后,张罗着照相馆的生意。

照相在当时来说,是件非常新鲜的事儿,北京城内总共也没有几家照相馆。可是守真照相馆开业后,生意并不是很好,来照相的人不多。可这几个年轻人似乎并不在乎,一副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的神态。原来,守真照相馆是革命党人设在北京的一个秘密机构。这几个年轻人,就是同盟会成员汪精卫、黄复生、罗世勋、陈璧君等人。

还在槟城璧如女校读书时,陈璧君就经常在同盟会的机关报上看到笔名叫“精卫”的人写的文章,如《民族的国民》、《驳革命可以瓜分说》等,这些文章写得非常好,说理透彻,文笔犀利。陈璧君非常佩服作者的洞察力,这个笔名叫“精卫”的人是谁呢﹖陈璧君萌生了想见一见他的念头。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盟分会会长吴世荣。

一天,吴先生急匆匆地找到陈璧君,对她说:“汪精卫先生到了槟城,就住在我家,你不是想见见他吗?”

“是不是那个写文章的‘精卫’?”陈璧君问。

“正是!‘精卫’是他的笔名。”于是,陈璧君随吴先生赶往他家。

在吴世荣家里,陈璧君见到了汪精卫。汪精卫个子不高,浓黑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那身得体的白色西服,鲜红的领带,更映衬出不凡的气质。陈璧君一见钟情,爱上了这位慕名已久的才子。没过多久,她鼓起勇气,向汪精卫写了一封求爱信。没想到却遭到汪精卫的婉拒。

1907年初,汪精卫、胡汉民从日本赴南洋宣传革命、筹募经费,汪精卫在公共场所作演讲,到处受到欢迎。当他在槟榔屿演讲时,陈璧君总是被他的风采所倾到,不但到处追随捧场,还请他到家中,怂恿母亲,捐了一笔巨款。陈璧君自己不久也到了日本,参加了革命组织,从此尽量找机会和汪精卫接近。可是汪精卫对陈璧君却并不熟络。

然而,陈璧君每当看到汪精卫那风流洒脱的仪表,听到他那口似悬河的演说,不由得勾起她爱慕的初衷,于是又加强对汪精卫的进攻,拿文章请汪修改,拜汪精卫为师,请汪精卫教她做诗填词。相处时日一多,汪精卫渐渐与陈璧君有说有笑,不拘行迹了。陈璧君为了将友情转变成爱情,不是找机会请他吃饭相处,就是读书。渐渐地,汪精卫对此有了警惕。当时他这个热血青年,反清志士,正准备进行一件惊天动地的行动,并决心牺牲自己,觉得决不能陷入儿女私情。

不久,汪精卫为作“剧烈行动”的准备就离开日本前往香港。这样也就摆脱了和陈璧君的感情纠葛。

原来,汪精卫在家里已与一位刘姓女子订过婚。虽然他极力反对,并宣布与家庭断绝关系,但这门亲事弄得他心力交瘁。考虑到参加革命,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短期内他不想再议婚事。可陈璧君并不死心。她是一个看准了事情就一定要干到底的女子。当听说汪精卫受孙中山之命去了日本,陈璧君也以留学为名,一路追到日本。

来到日本后,得知同盟会正为活动经费发愁,陈璧君慷慨解囊,把家里给她的钱,全部拿出来捐给了同盟会。当时,汪精卫正在组织暗杀团,准备行刺清政要员。陈璧君听说后,坚决要求参加。开始,汪精卫不同意,看到陈璧君态度坚决,才勉强答应吸收她。

听到汪精卫同意她参加暗杀团的消息后,陈璧君非常高兴。她想,这样她就可以有很多时间与汪精卫在一起了。陈璧君是个办事非常认真的人,她想,既然参加了暗杀团,就要干出一个样子来。于是,她四处拜师,请人教她柔道、剑术和枪法,还学习如何制作炸药。

1909年冬,汪精卫带着陈璧君,还有黄复生、罗世勋等暗杀团的其他成员,秘密潜回北京。他们以开照相馆为掩护,寻找行刺机会。可是,因为保密工作没做好,汪精卫、陈璧君等人这次在北京的活动以失败告终。他们的行踪被清政府发现。黄复生在照相馆被捕,汪精卫则在他的住地东北园被清兵抓走。

汪精卫被关进刑部大牢以后,少有敢去探望者,唯恐株连到自己。此时,陈璧君却对汪精卫关切备至。她用金钱买通狱卒,送衣送食,常久不断。汪见此,深感患难中同志友爱的珍贵,遂于长夜寂寞之时,赋《怀故人》一诗,托狱卒转交陈璧君。诗云:

落叶空庭夜籁微,

故人梦里两依依。

风萧易水今犹昨,

梦度枫林是也非。

入地相逢虽不愧,

擘山无路愿何归。

记从共洒新亭泪,

忍使啼痕又满衣。

陈璧君读到情郎的诗,非常感动,特地绣了一对枕头,送给狱中受难的意中人。直接向汪精卫表达爱意,有“虽不能生前同衾,也望能死后同穴”等语,还勉励他“忍死须臾以等待美好的将来”,一片痴情,要求汪精卫立即答复。

身处铁窗的汪精卫对于陈璧君的一往情深,不得不报以“不论生死契阔,彼此誓为夫妇”的承诺,并且填了一首《金缕曲》赠她。陈璧君得到他同意订婚的答复和这首《金缕曲》,几年来向汪精卫的苦心追求,总算有了结果。未几,武昌起义,汪精卫于1911年11月6日被释出狱,重获自由,暂住北京骡马市大街泰安客栈。陈璧君喜出望外,与汪精卫朝夕相处,情投意合。

1911年,民国成立,陈璧君向汪精卫提出正式结婚的要求。汪精卫回到广州征得兄长兆镛的同意。

为了婚礼的盛大隆重,汪精卫、陈璧君二人前往香港购办应用衣物,顺便探望亲朋好友。当他们到了方声洞家中时,得知方声洞在参加黄花岗之役中壮烈牺牲了。2人在灵前上香行礼,怀念当年情同手足的交谊,不禁泪下数。

最伤心的是在一旁的方君瑛。先是,在汪精卫出事被捕的消息传来香港时,方君瑛每日深处闺中,一面垂泪,一面朗诵汪精卫教她的诗句以寄托情思。夜深人静,则默念心经,祝祷汪精卫早日脱离苦难。如今,她想起兄长的言谈笑貌,奋斗和捐躯,眼见汪精卫和陈璧君终成眷属,不觉万感交集,失声痛哭。

3.难容情敌妒火旺

陈璧君与汪精卫结婚后,暴露出了她任性、跋扈的性格,有时完全不顾及汪精卫的面子。汪精卫被人称为美男子,又很会讨女人欢心,陈璧君对他看得很紧。

早年汪精卫赴香港找知交方声洞时,方热情招待了他们,并介绍妻子曾醒和妹妹方君瑛与他们相识。方君瑛豆蔻年华,明艳照人,眉宇之间还有些英爽气概。加上她那天真而大方的谈笑,汪对她起了怜爱之意,方君瑛见汪精卫玉树临风的仪态,又才华横溢过人,芳心之中,也对汪产生了爱慕之意。当年汪精卫来香港的目的,是请方声洞找到会制造炸弹的刘师复,但刘因为制造炸弹受伤,正在养病。汪只好暂留方家。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汪精卫常和方声洞夫妻兄妹相处,和方声洞的妹妹方君瑛渐渐熟了,方君瑛已改称他为“四哥”,还常请汪精卫教他做诗词。

一天晚宴中,汪精卫乘着大家的酒兴,怂恿方君瑛唱出方声洞感咏时事的新作:

天风吹过西海头,

万太波涛总不休;

大汉男儿应有责,

拼将热血洗神州。

汪精卫激赏,和她再同声合唱。

未几,刘师复答应去天津代制炸弹。但如何安全运到北京,要汪精卫周密安排。为了先行北上准备,汪精卫悄悄地向方声洞夫妇告别。饯别宴前,方君瑛献出向“四哥”送别的小诗二首:

其一:

相聚又相别,

明朝各一方;

为君歌易水,

声意两同长。

其二:

此去须珍重,

无忘此日欢;

殷勤为汝祝,

努力更加餐。

汪精卫朗诵她的诗句,虽觉浅显,但从她心扉中透出一股柔情,怎能不使他黯然销魂!汪精卫意识到,他第一次对女性发生了爱情。

辛亥革命后,方君瑛曾和汪、陈一起去法国留学。那时陈璧君已和汪精卫结婚,并有了孩子。方君瑛见陈璧君一人又要学习,又要带孩子,忙不过来,便来帮助她照看孩子。这期间,方君瑛与汪精卫的关系有了发展。

在革命政府协助下,汪精卫和陈璧君发起在广州创办一所纪念朱执信的“执信中学”。一切经济事务等,均由陈璧君负责,并且请来已经回国的曾醒、方君瑛来执教。

有一次汪精卫率全校师生前往黄花岗公祭先烈。当晚,汪精卫又携带瓜果之类的吃食,再去访晤方君瑛姑嫂,夜深不去。曾醒困倦先寝,他和方君瑛移坐屋前花棚之下,情话绵绵。汪精卫到了情不自禁时,向她透露他和陈璧君的婚姻,没有爱情,成为一种桎梏,使他的精神受到伤害,也耽误了她的青春。

本来感情丰富的方君瑛,原是深爱汪精卫的。但为礼教束缚,隐忍多年。当此夜深人静之时,经不住汪精卫热情如火,不期而然奔放一股爱的激流,信口吟出王次回的一首艳诗:

意密形疏自幼闻,

情深更厌雁离群;

人间多少双飞侣,

未必如侬切念君。

自此以后,方君瑛似乎不能自持地和汪精卫成双成对地到处游玩,不拘形迹,无形中引起人言啧啧,也难避陈璧君预先布置监视他们的耳目。于是,当陈璧君从美国返回后,一场风暴终于降临了。陈璧君一回来,就首先责问汪精卫怎样处置她?生下女儿怎么办?接着要和他见孙中山先生,请先生主持公道。随后跑到学校对付方君瑛,冷嘲热讽地说:“我远赴重洋,为学校筹款,你却和四哥出双入对地谈情说爱,辛苦你啦!”方君瑛羞愧地含泪分辩:“四哥一向以亲妹待我,没有和你结婚以前,就是如此,和他公开一起走动,有什么不对?何况我们是清白的,问心无愧!”

陈璧君一面冷笑,一面悍然地口不择言:“哼!清白的,谁能保证?问心无愧,问什么心?”

方君瑛气愤地流下眼泪,提出抗议:“你不能如此地侮辱我,欺负我!我即刻离开此地,永不和你见面!”

陈璧君反唇相讥:“学校是我办的,你不走,难道我走?”

陈璧君正在向方君瑛发威,汪精卫进来,见方君瑛受到如此委屈,对陈璧君大为不满,指责她不该在学校当众责怪方君瑛。

当夜,方君瑛思前想后,愁肠百转。因为此事已被陈璧君闹开,别人不明真相,自己百口莫辩。再加汪精卫的痴情,当医生替她诊治之后,汪精卫曾向她表示,准备脱离陈璧君,和她姑嫂同到天台山去隐居。为了顾全汪精卫已有子女的家庭,也为了自己的清白与尊严,她觉得只有以死明志了。

方君瑛的死,使得汪精卫痛惜万分,他亲笔写了挽联,挂在方的灵堂上。

同类推荐
  • 玄周录

    玄周录

    周而复始,玄之又玄。一个并不是很出色的青年如何在异类历史过得足够快乐呢!近期期待!
  • 明末球长

    明末球长

    这不是一本打内战的穿越文300人乘坐的一艘星际飞船,穿越到了400年前的明末时代,当李向前知晓这一切后,他所想到的,唯有征服。大明,北方俄国,中南半岛,印度阿三,欧罗巴,凡是太阳照耀下的土地,都是我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观江南美女,唱红色小调,伦敦调教牛顿,让丫把高数从头到尾做一遍,还得用中文!欲要马甲者,请在书评区留言,写明姓名,职业等等
  • 随藏

    随藏

    王朝初创,外族虎视,阴谋与诡计,忠诚与背叛,一个前朝的宝藏,各派势力粉墨登场,迁出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不穿越,不开挂,不种马,以史为本,以案为线。
  • 水浒卧底

    水浒卧底

    宋辽两国檀渊之盟已过百年,辽国郎主意图不善,想要再度南侵。宋国昏君贪官污吏,盘剥害民。许多江湖好汉或为生计所迫,或以武犯禁,或受排挤陷害,遁入山林,落草为寇。其中梁山泊势力最为庞大。而为征讨西夏,防备北方,宋国境内兵马空虚,无力四处进剿。龙虎山张天师献上一计,由官府派人到各山寨卧底,一来可待得到山寨高位后,向朝廷招安,从而化匪为兵;二来即便化匪为兵不得,也可集中匪患,便于精兵统一进剿,以免官军四处奔波;三来可对匪众加以约束,避免骚扰州县。故事就从这些卧底开始……
  • 十六国的野人

    十六国的野人

    虽然两晋的历史讲完了,但是在讲南北朝的历史之前,我们还是需要讲一下夹在中间的那十六个国家的领袖。毕竟他们也曾经光辉过,不管结果如何,我只信过程。
热门推荐
  • 本要养活大佬的我反被养

    本要养活大佬的我反被养

    #男强女强##宠文##双洁#“卧槽,没想到,穿书这种狗血剧情竟然发生在我身上!!!”未穿书之前,她被白家害死,一朝穿书,她成了白家的小福星,曾经的她,爹不疼娘不爱,现在的她,简直是上帝的宠儿,爸妈疼,爷奶爱,四个大佬哥哥护着 大哥冷如冰山,只对他一人暖 二哥国民老公,只对他一人疼 三哥温文儒雅,只对他一个笑 四哥呆萌可爱,小受风范,给她有带回一个大佬四哥夫?!! 某天,某男在白久久的校门口摆上好多玫瑰,某不知名男子拿着自己设计的戒指单膝下跪,对着白久久求婚 这天,白家上上下下乱成了一锅粥,没想到,自家养大的猪把自家的白菜给拱了 而白家,不仅嫁出去个闺女,还嫁出去个儿子
  • 望风起

    望风起

    我想,这巍巍天下,站在高处的人应该是孤独的吧?
  • 超新世界

    超新世界

    所谓人生就是你所认识的人在你身边发生的故事来成就你;所有人都有两面心理,一面是你不为人知的,一面是你表现出来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每日特价

    每日特价

    飘在天上如云朵一般的,是回忆;而面包,本来就生长再土里。
  • 卧虎藏龙:嗜宠小小娇妻

    卧虎藏龙:嗜宠小小娇妻

    郑海棠生在郑家村,那个村子里面大部分的人家都姓郑,那个村子里面都是一夫一妻。郑海棠小时的梦想就是,能嫁一个跟父亲一样老实的农家汉子,疼爱妻子,在生几个像自己和哥哥们一样调皮却可爱的孩子,谁知道有一天就因为自己的长相肖似旁人而被恶人盯上,那恶人用自己幸福的家人作为筹码,强迫自己跟着他走,就是为了安慰他失去女儿的母亲不在伤心,心有不甘,奈何恶人有权有势,最后只能无奈选择屈服。人生地不熟的,郑海棠小心翼翼的活着,只为了与他的十年之期快些到来,自己能回乡,与家人团聚,再完成自己小时的梦想,安稳度过一辈子,可是谁能知道,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郑海棠被困在繁华的城市,孤独而迷茫的周而复始,不停不留
  • 你是我心头抹不去的忧伤

    你是我心头抹不去的忧伤

    有的人仅仅是擦肩,却怎么也忘不了她的哭泣和笑脸。有的爱短暂的只有一个夏天,但留下的痕迹一生都没办法打磨干净。这个年纪的伤痛只出现在夏天,那些纯净的欢乐和悲伤都挂着青春专属的标签。她与他相遇了,他们的关系激烈但不纠结,他们的感情浓烈却无法沉淀。青春用甜蜜当序曲,却用忧伤做了尾章。
  • 秋风落于尘埃

    秋风落于尘埃

    别后重逢的青梅竹马,他的承诺依旧存在。他为她准备好了一切,只等她的回归!“秋风的秋,别忘记了回家的路!风依旧留在原地等你!”
  • 仙凡无疆道

    仙凡无疆道

    谁说凡人无法超脱仙道?谁说我道无法胜过天道?以恨入道,以杀御道,以自我之境界超脱天道.小三千须弥界,大三千凡生界,控凡俗之九天仙界。你等修仙,我修道,我道自成天道。且看凡间一“普通”天才如何在小小的奇遇下化凡成圣……
  • 欢迎来到无常路站

    欢迎来到无常路站

    苏岸在络口巷97号经营一家祖传的福寿扎纸店,在某一天,苏岸接到了一通纸人外送电话...无牌废弃公交车在每晚的12点04分在无常路站停靠,停车一分钟后开门,从未晚点。没有人知道它的发车点和终点站到底在哪。始于无常,终于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