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1400000030

第30章 宋义“高水平”的假公济私

前面的章节讲到,章邯很轻松地打败了轻敌自负的项梁,让我们不得不为项梁惋惜:起手的一把好牌,事业上更是处在无与伦比的上升期,就这么让自己的生命戛然而止,而且死在轻敌上,实在可惜。

如果说没有人提醒他,我们也不觉得多么可惜,偏偏有个叫宋义的下属提醒了他这个顶头上司,无奈被骄傲全面占据灵魂的项梁依然还是没能听得进去。

不管怎么样,章邯杀死项梁,这是里程碑式的一战,毕竟杀死对方的实力派大佬,这对于楚军军心的震慑作用不容小觑。

话说章邯杀死项梁之后,逐渐冷静下来,随后做了一个基本的判定:消灭项梁这个事儿对楚军的影响力肯定很大,所以不着急去跟楚军玩命,倒不如先腾出手来敲打一下黄河北边儿的赵国。

第二天,章邯命令大军渡过黄河,向北攻打赵国。

赵王本来在黄河北面抱着爆米花,喝着凉可乐,戴着3D眼镜看这边儿章邯PK项梁的现场直播,岂料,男二号杀死了男一号,而后跳出大银幕,奔着观众席杀过来!

赵军匆匆应战,无奈匆匆战败,结果是,章邯的军队一路打进了赵国的首都邯郸城。

这时赵国内的政治势力被分成了两派。

第一股是张耳与赵王。他们被迫逃入了距离邯郸不远的钜鹿城,而比较悲催的是,在他们逃入钜鹿城不久,秦军便将钜鹿团团围住了——本以为可以逃出包围圈,岂料又进了另外一个包围圈。

第二股是陈馀。他向北收集兵士几万人,驻扎在钜鹿北面。

在这里,笔者不得不提醒大家这么一点:一直以来,张耳和陈馀都是一起并肩作战的,哪怕是出个什么坏心眼儿也都是一起谋划,而这一回是首次因为灾难来的太突然而分开。

可见,感情再深,也扛不住现实生活的摧残。

这时的章邯已经命令军队在钜鹿南面的棘原实现了秘密集结,就像一只猎犬已经盯上兔子,虽然它暂时保持了安静并悄悄放低了身姿,但这也意味着它随时都会冲出去,把猎物扑在自己脚下。

赵国也不是傻子,开始向楚国请求救援。

面对赵国的加急求救电报,楚怀王这边儿有点犯难了:不是不能救他,话说此时项梁将军刚刚牺牲,派谁去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呢?

这时,有个特殊的人物主动站出来说话了。

大家应该还记得,宋义从项梁那里受到冷落之后,被派去外地出差,遇到了齐国的使者正要去找项梁,然后宋义告诉这个使者:不妨晚点去,免得项梁被杀的时候连累了你。

这位齐国使者一开始对宋义是半信半疑的,岂料不久的未来,形势急转,宋义的话竟然变成了现实,此时白白捡回一条命的他,开始怀疑,眼前的宋义是不是就是上帝穿上凡人的衣服来救他的!

恰巧此人在项梁牺牲之后来到了楚国,看到楚怀王正在为选将而苦恼,齐国的这位命大的使者便主动站出来说话了。他对楚怀王激动地说道:“大王,你可是不知道啊,前几天宋义预言武信君项梁的军队必败,我死活不信,结果过了不几天,果然失败了!一支军队尚未开战就能预见其胜败,可见此人有两个能力必占其一!”

楚怀王疑惑地问道:“哪两个能力啊,说说看!”

齐国使者更加激动地说道:“这说明,宋义同志要么是精通兵法的顶级军事高手,要么有一张非常应验的乌鸦嘴!”

楚怀王一直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自然是不相信乌鸦嘴灵验这种反科学的事情的,所以楚怀王推导得出结论:宋义是个军事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

楚怀王随即召宋义前来商议事情,越聊越喜欢他,因此便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领兵去援救赵国,同时命令各路部队的将领也都归宋义统领,称他为“卿子冠军”。

玩笑归玩笑,有一点必须要严肃地提一下,那就是宋义和齐国使者之间的关系。宋义因为劝齐国使者晚一点再去找项梁,进而救了齐国使者的命,这对齐国使者而言,算是一个恩,而且是救命的大恩。齐国使者此时积极主动地给楚怀王推荐宋义,让宋义很快就得到了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算是第一时间的报恩。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再一次验证笔者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到的观点:一定要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不求回报地帮助一下别人,哪怕你们没啥交情,你主动帮助了对方之后,你俩也就有了交情。

在职场中,投资黄金、股票、房产,都不如投资人情回报率高!希望读者们一定切记这句话,并在工作中积极实践。

还有一点,更是非常的玄妙,大家也千万不要忽略了,那就是宋义和项梁的关系。宋义和项梁之间又有什么特殊关系呢?

首先,项梁一开始是非常看不起宋义的,当初宋义对其好心相劝,无奈项梁非但不领情,还仗着自己有领导干部的地位和权力,把人家挤对走,让人家去外地出差,说白了,无非就是告诉宋义:懒得见着你,思想有多远,你给我滚多远!

后面,职场局势发生了戏剧性扭转,项梁很快便被章邯杀死,而宋义也因为这个过程中的精确预言以及齐国使者以恩报恩的举荐,获得了楚国最高军事领导权。

大家要注意的是:此时宋义坐的位置恰恰就是项梁活着的时候的位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是不是宋义事先能够预料到自己会有这天,他的的确确对项梁实现了快速的逆袭,并取而代之。

这个过程的确是很值得玩味的。

很多读者可能会说,宋义没啥了不起,命好,运气好而已。笔者想说的是,我们看到别人能够快速逆袭上位或者快速成功时,千万不要一方面羡慕嫉妒恨,一方面嘴巴上还要死撑着、非污蔑人家是走了狗屎运的暴发户,大家一定要放低内心,多从他身上找优点——往往这种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过人之处。

如果我们始终用这种心态来拒绝面对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落后,那么我们永远不会看到自己真正逆袭或者上位成功的那一天。你现在把自己看贱点儿,明天就有一群人把你看高点儿——人活着,就这么个理儿。

解决完人事调整问题,楚怀王需要把精力放在其继续西进反秦的革命事业上来。为了激发广大将军奋勇杀敌的热情,楚怀王同各路将军约定道:“哪位将军先攻入关中,谁就可以自己在关中称王!”

这一决定对各位将军的诱惑还是蛮大的。但是,当领导的没有几个是傻子:但凡是领导给大家一个比较大的奖励放在前面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和口水的时候,往往也会有一个更大难度的难题等着他们去解决。

难道此时杀入关中的难度很大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这个时候的秦军是非常强大的,远的不说,刚刚就把项梁给杀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时,楚将们都比较鸡贼,都不愿意让自己当那个先入关的人,但是,也有两个人例外,他们分别是项羽和刘邦。项羽此时要带头西进入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叔叔项梁刚刚被秦军杀死,他现在处于激愤状态,恨不得立即起身杀入秦当局的领地,报仇雪恨。而刘邦此时竟然也愿意西进入关,这就很值得耐人寻味了。

至于刘邦此时为何愿意西进入关,《资治通鉴》在此处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笔者试着进行一下解读,如果与其他历史资料有悖,还希望各位读者海涵。

笔者认为,这显示了刘邦具有非常大的政治野心,也可以叫职场成功欲望。刘邦当然知道此时带头西进入关会面临巨大的危险,但是他依然不拒绝接受这个苦差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称王”诱惑。

总之,这件事情暴露了刘邦对王位的垂涎和渴望。关于这一点,刘邦没有什么错误,因为任何一个想要做成大事的人历来都对成功和卓越有着异于常人的欲望和渴望。拿破仑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是他对士兵们的鼓励,也是他对自己年轻时代心境的真实描写。

其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我们不妨看作是刘邦这个人仗义。因为项梁之前是刘邦的直接领导,刘邦之前领着自己的几个小弟来投奔的就是项梁,自己的领导被秦军杀死了,刘邦想为项梁报仇也是理所应当。

到底以上两点哪个看上去更靠谱,或都不靠谱,各位读者还是给出自己的选择和答案吧。

回归故事。

楚怀王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问题一抛出,只有项羽和刘邦愿意西进入关,而且项羽还特别提出:愿意和刘邦一起入关,并肩灭秦。

别看那些不愿意西进入关的老将们在开会的时候缩着脑袋不吱声,生怕自己被选为西进入关送死的人,可是散会之后,他们可就欢实起来啦!有个别老将等项羽、刘邦离开之后,私下找到了楚怀王,建议道:“项羽这孙子,虽然比较勇猛,但是性格狡诈凶残,前不久在攻破襄城时,将城中军民一个不留的活埋了!凡是他经过的地方,不管是老百姓还是投降军人,无不遭到残酷虐杀。这一次的上上策,应该是派一个敦厚老成的长者,以仁义为旗号,率军西进,对秦国的老百姓们讲明道理,而秦国老百姓痛恨他们君主的暴政已经很久了,看到我们楚军不施行暴虐的政策,关中便可轻易拿下。项羽的性格恰恰是他不可被派遣的原因,而刘邦却向来宽宏大度,很有一番长者气质,是最佳人选。”

楚怀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没有答应项羽的请求,而是命令刘邦重新整理陈胜、项梁的散兵游勇后,西进出发,攻击秦军。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职场局面:不管你项羽能力如何,你连称王的机会都没有,而对于刘邦而言,不管西进的胜败如何,起码现在看来,他至少有一半的称王机会。

大家发现了吗?项羽平日里在职场中好勇斗狠时埋下的定时炸弹,终于在这个时候爆炸了,而刘邦平日里在职场中宽厚待人的种子,终于在这个时候结出了让他晋升的果实。

平日里,不管我们读楚汉的历史还是看楚汉的影视作品,有一个讨论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问题,那就是:项羽和刘邦相比,到底输在了哪里?大家想过没有,此时此刻,这些将军们说给楚怀王的话不正好替我们总结了最完美的答案吗?

可是,项羽这种性格的人会咽得下这口气吗?

取得了楚国最高军事领导权的宋义同学不敢怠慢,不久便亲自率领军队踏上了救援赵国的道路。当他的军队到达了一个叫安阳的地方时,宋义下令全军原地驻扎休息,不知为何,这一驻扎就是整整四十六天,大有在安阳落地生根的架势。

急性子项羽来到了宋义面前,质疑道:“现在秦军全面围困赵军,形势十分紧急,我认为应火速领兵渡过黄河,然后我们楚军在外攻击秦军,赵军在内接应楚军,只要大家稍有默契,打好里应外合,打败秦军不是什么难事!”

岂料,宋义听完之后立马反驳,丝毫不给项羽留面子,宋义道:“不对!放牛的人可以拍打牛身上的大虻虫,却不可能消灭牛毛中的小虱子。现在秦军攻赵,如果打胜了,军队就会疲惫,我们即可乘秦军疲惫之时对其发起猛攻;如果秦军打不胜,我们就率军擂鼓西进,这样便必定能够攻下整个秦国了!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斗,救赵国不是最终目的,消灭秦国称霸天下才是我们的战略目标。项将军,容我说句狂话,身披铠甲、手持武器冲锋陷阵,我宋义不如您,但运筹帷幄、观察天下大势,您还真不如我。当然,咱俩无所谓谁更牛,大家的职责不同而已。”

项羽被反驳的无言以对。

稍后,宋义担心项羽这个人会hold(把持)不住自己的冲动脾气,做出一些不该做的错事来,便在军中下了一条命令:“我军中,凡是有倔强不服从指挥的人,一律处斩!”读到这里,相信百分之一万的读者都会支持宋义,尤其是支持宋义最后下军令这个做法,因为宋义这样做,表面上是在敲打项羽,其实是真心对项羽好,更是具有取得长远胜利的大局观。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宋义是个好人,却办了件错事。看到这里,相信会有读者立即质疑:请问,宋义错在哪里?答案是:宋义错在下命令的方式和时机。

大家可以回顾他和项羽之间的这段对话,他噼里啪啦说了一通,虽然说的很对,他人也很好,但是项羽肯定是听不进去的,可以想象,项羽临走的时候也是愤怒的。宋义偏偏在这个时候下达了这样一条军令,项羽会怎么想?其余的将士们会怎么想?大家会觉得宋义是在针对项羽——事实上,宋义确实是针对项羽,但是宋义的这种“针对”的出发点是善的,而他这样下达军令之后,项羽会理解成是“恶”的,这样非但不能浇灭项羽的怒火,反而会让项羽和他的矛盾激化。

说实话,其实我在讲上面的这条军令的内容时,还是有意删掉了一些宋义比较过分的言辞,我不妨把《资治通鉴》原文中的内容摘抄出来,让大家看看,当时宋义下军令时,其原话是怎么说的:

“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翻译过来就是:那些像老虎一样凶猛,像羊一样狠毒,像狼一样贪婪的,不听从调遣的人,一律斩首!

大家发现了吗,宋义这样下军令,就有一些赤裸裸人身攻击的味道了,哪有在军令这种本该十分严肃的文字里面用畜生打比方来形容人的呢?如果你是项羽,你是不是也会更加生气呢?

其实,宋义如果真的想要实现劝项羽不要轻举妄动的目的,完全可以苦口婆心地劝一下,即使项羽不怎么听劝,至少也比这么恶意讽刺要强的多。而且,我们都相信,宋义的口才肯定也不会太差,即使做不到彻底扭转项羽的心,适当缓和一下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问题还是不大的。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是否宋义本身对项羽也有些情绪呢?

因为项羽是项梁的侄子,之前项梁对他确实不怎么样,他会不会“恨屋及乌”了呢?因为他迁怒于项梁的侄子项羽,所以才对项羽有个人成见,进而挖苦一下?

当然,《资治通鉴》里面没有记录宋义的内心世界,我们也只能进行一些猜测和解读而已。不管怎么样,宋义的这个做法倒是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单位里面下通知的时候,请不要借着下通知布置工作而泄私愤,捎带着对个别同事进行人身攻击,其结果非但不会打倒你想要打倒的人,还会把工作环境弄得一团糟。

看上去“高水平”的假公济私,而这样做真的很不对,也很愚蠢。

同类推荐
  • 写给心理专家的36封信

    写给心理专家的36封信

    沿着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你会收到上天的回信,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他给了你很多有效的方法去减轻压力,有很多可能是你以前不曾想到的。试一试这些吸引你的方法,给自己一个机会一这些方法真的很管用。记住,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是必须的,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如果说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大花园,那么青少年无疑是这个大花园中最娇艳的花朵!如何培养、造就自己是每一个有远见的青少年需要关注的事。青少年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那就是——更快,永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更高,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更强,不断超越自我!
  •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中常见的困惑和烦恼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进行自我调节与改变,逐渐培养成熟、过硬的心理素质。
  • 这样创业最成功

    这样创业最成功

    书里讲的都是质朴的真理它不给你加思想包袱,套思维框框;相反,它刺激你的思维局限,让你从前所未有的全新角度分析创业,解决创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 自信与机遇

    自信与机遇

    承诺是什么?应该是一种对责任的认定,是敢于负责的表现。俗话说:一诺千金。意思是,要说到做到,要守信用。信守诺言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基础。
  • 中国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人生,比乐坛更需要好声音》通过精彩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中国当下颇具影响力的文艺翘楚、创意精英、实业家、意见领袖,如白岩松、杨澜、李开复、马云、周国平、于丹等人发自肺腑的人生感言进行了解读,把他们对成功和幸福的感悟分享给读者,字字珠玑,从而帮助读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收获智慧,受益一生。
热门推荐
  • 升星记

    升星记

    未知世界,蛮荒大地,被召回的男人仰望夜空中的红星,不甘平凡的一生展开了帷幕。从地球上被本源世界召唤而来的男人,看着这个一切都巨大化的世界!传统的文化,闻所未闻的术法!几千丈的巨树,三五人高的灌木,和人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未知食人植物!无人认识的灵种异族,各自有着诡异的生存方式!而这,都需要无数人拿命去探寻!且看陆云,他会如何化为巨星,照亮天际!升星记一群(17087916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1911:让我们谈谈革命

    1911:让我们谈谈革命

    《1911:让我们谈谈革命》详细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参与这场历史大事件的各派势力和主要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与心路历程。着重描写了袁世凯、黄兴、孙中山、宋教仁、黎元洪等人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各自的真实心境与抉择本末,将与辛亥革命有关的众多历史细节进行了细致刻画,重现了100年前那场改变了中国发展方向的大革命过程。
  • 伊人如婳似姽

    伊人如婳似姽

    白狐小姽为了增强灵力,踏遍三界十二洲寻觅双修有缘人。她作风大胆,言语直白,成功地惹了一身臭名声。赤目郎君对她嗤之以鼻,上仙纬衡更是避之不及,好在极魔倾曜慧眼识珠。小姽从此死皮赖脸“纠缠”倾曜,可她还没把他“修”够,那位赤目郎君又眼巴巴扑了过来,高冷的上仙也无端招惹她来,她总算明白了“双修”与“颠鸾”的区别……
  • 年少那时的喜欢

    年少那时的喜欢

    听说了吗?我们学校转来了一个沉睡三年之久的转校生,要颜有颜,要智商有智商。听说她曾经15岁就读完高中的全部知识直接参加高考,那成绩接近于满分!听说……听到兄弟们都在讨论这个转校生的时候墨卿一脸不在乎,认为一个转校生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的。众人一脸崇拜脸暗暗想到不愧是墨神!直到……有人和转校生告白,他们向来淡定的墨神把转校生拉走。后来有知情人士声称看见墨神把人家转校生带到一颗大树下恶狠狠的问:丫头,魅力挺大啊!同学们这才知道转校生和墨神关系匪浅啊。“我是你年少时的喜欢,而你是我一辈子的爱。所以,你别想逃。”
  • 王爷:王妃又逆天

    王爷:王妃又逆天

    她的成人礼,就在这个时候,姐姐背叛了她。不可一世的玉弦沫,竟穿越到了凌玄大陆。变成了夏云府的废物大小姐,冷漠无情的他,竟调戏起了她。两个小包子一脸严肃地说:娘亲,晚上的时候,请你不要瞎嚎嚎!
  • 曾听说你早已离开

    曾听说你早已离开

    本文又名《她那所被嫌恶的一生》她叫萧时笑他叫林煜他告诉她‘煜’是光的意思,是照耀的意思,他会给她带来光明。她的童年黑暗且不堪,父亲的暴虐,母亲的痛苦,无时不刻都在给她压力,让她从不敢喘息,最后仅存的那么一丝光,也是林煜和柳熙泉给她的。林煜,爹疼妈爱,从小就在书香环绕的家庭中成长。怎么就和她认识了呢……怎么就将一生搭在了平平无奇,渺小又卑微的她身上了呢……他的时间永远提留在了二十六岁——林煜的死亡,哪有这么简单。【想以朋友的身份陪你一起长大再以爱人的名义和你一同白发】再也不可能
  • 邪君霸世

    邪君霸世

    第一次写书,,,新人打字练手,,,这部书可能烂尾,但是我会很用心写的
  • 奇侠传

    奇侠传

    心中一直有个武侠梦,那里不仅有仗剑天涯刀光剑影的快意恩仇,更有沙场点兵纵横铁骑的豪情,提枪跃马斩敌酋,连营剑影破敌胆!历史从来都是大人物的舞台,他们就像横亘夜空的璀璨繁星,永不磨灭流传着神话。然而小人物也可以闪耀一时,如同偶尔划过夜空的流光,虽是一瞬,却留下惊艳一笔!远走大漠避祸各色人等,在国难危亡时,投身战争,做下惊天之举……
  • 修真野书

    修真野书

    这是一个讲述修仙飞升的故事。神仙鬼怪之说,从古至今,从未消失,信者,自诩善男信女,烧香拜佛以求佛祖保佑心想事成,无灾无病。不信者,则视其为迷信歪风,不足道尔。到底是否有神仙鬼怪?有樵夫说在某处深山见过一位老神仙,白发飘飘,仙气缭绕,站在山头腾云驾雾而去。有书生说在破庙避雨,突然天空雷声大作,仰头望去,一条花斑大蛇在雷电中上下飞腾。传说太多。有人信,也有人不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不管真假,我们的故事还是要继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