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8000000024

第24章 施新政释兵权(1)

赵匡胤从广陵班师回汴梁后不久,他登基称帝的这一年便结束了。第二年(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正月初一的中午,赵匡胤因为心中高兴,在宫中大摆酒席,遍请朝中文武,并对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中立有功劳的文臣武将予以重赏。一时间,杯觥交错、“万岁”声不断,大宋皇宫热闹非凡。

当晚,赵匡胤似乎兴犹未尽,又在自己的寝殿里摆了一桌酒席。酒席很丰盛,但被宴请的却只寥寥数人,计有当朝三宰相范质、王溥和魏仁浦,还有赵普。

开宴前,赵匡胤款款言道:“三位宰相及赵爱卿,朕登基一年,诸事顺利,细想起来,全赖各位同心协力,所以,朕就借这新春佳节之夜,略备菲酌,聊表谢意!”

皇上如此客气,范质、王溥和魏仁浦当然要堆起笑脸表示衷心的感谢,连赵普也说了一句“愧不敢当”。

赵匡胤又道:“各位都知道,朕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贪杯。朕虽然也明白这种习惯是一个坏毛病,但朕却不想改过。所以,朕今晚请各位前来,就是想同各位比一比酒量!”

赵匡胤这一说可不得了了,范质、王溥和魏仁浦三人马上就面面相觑又目瞪口呆。他们的酒量本来就不如赵匡胤,又身为宰相,中午与群臣同饮的时候,已经被群臣敬了不少酒,更主要的,他们都看见,赵匡胤中午借口嗓子有疾并未喝什么酒,而现在,赵匡胤却要与他们比试酒量,他们如何敢答应?

范质率先言道:“启禀皇上,老臣年迈体弱又不胜酒力,焉敢与皇上比试高低?”

王溥接道:“是呀,皇上!臣等若与皇上比酒,岂不是太不自量力了吗?”

赵匡胤言道:“范大人与王大人太过谦逊了吧?不当场比试比试,又怎知朕与尔等的酒量孰大孰小?”

魏仁浦急忙道:“臣以为,皇上偶有嗓疾,当不宜过度饮酒……”

听起来,魏仁浦是在关心皇上的身体。赵匡胤却道:“朕中午确有嗓疾,但现在小疾已愈,所以多喝一点酒也没什么关系。”

范质、王溥和魏仁浦无话可说了。赵匡胤笑谓赵普道:“赵爱卿,你可敢与朕比试酒量?”

赵普回道:“臣不敢与皇上比酒,但臣敢舍命陪君!”

“说得好!”赵匡胤叫了一声,“赵爱卿既敢舍命陪君,那朕也就敢舍身陪臣!”

赵普如此表态,赵匡胤又如此说,范质等人没奈何了,只得一起表态“愿舍命陪君”。

比赛就这么正式开始了。赵匡胤喝一杯酒,范质、王溥、魏仁浦和赵普也同时喝一杯酒。赵匡胤光喝酒不吃菜,范质等人就是想吃菜也有些不好意思。

灌了十几杯酒之后,范质首先不行了,似乎是想站起来,可脚底一软,便瘫在了地上,怎么爬也爬不起来。

赵匡胤叹息道:“看来范爱卿确实太过年迈了。”

进来两个太监,将范质架了出去。赵匡胤嘱咐太监道:“一定要把范爱卿平安地送到家!”

又喝了七八杯酒,王溥也不行了,而且还差点当场吐出来。被太监架出去的时候,王溥含混不清地言道:“皇上……海量!”那魏仁浦似乎对赵匡胤的海量不服气,非要换盏为碗,一碗一碗地喝。赵匡胤笑道:“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乃江湖习气。今夜,朕就与魏爱卿做一回江湖中人!”

然而,真把碗里斟满了酒,魏仁浦却喝不下去了,硬着头皮喝了半碗酒,还未及下咽呢,又“哇”地一声吐回到碗里,跟着,魏仁浦就趴在桌面上睡了,还扯起了富有节奏的呼噜,怎么喊也喊不醒。

等太监把魏仁浦架走之后,坐在桌边的就只有赵匡胤和赵普了。看上去,赵匡胤也好,赵普也罢,都了无酒意。

赵普言道:“王溥大人说得没错,皇上现在真是海量!”

赵匡胤言道:“你赵普的酒量也大有长进啊!喝了这么多的酒,竟然面不改色!”

赵普笑道:“皇上谬奖臣了!臣中午时被石守信、王审琦和高怀德他们硬灌了数十杯酒,臣此时哪还敢强饮?”

说着,赵普站起身,指了指自己的胸前。他的胸前一片濡湿。原来,表面上看去,赵普与范质等人一样,一杯杯地将酒端到嘴边,但实际上,他都偷偷地把酒倒在了衣服上。冬天衣服厚实,该能消解多少酒水?

赵匡胤不禁“哈哈”大笑。赵普轻声问道:“莫非皇上与臣不谋而合?”

“正是!”赵匡胤也站起来,他的胸前也濡湿一片。

“不过,”赵匡胤解释道,“朕只往身上倒了十几杯酒,其他的酒,朕还是喝进肚子里去了的!”

赵匡胤问道:“你说,范质他们不胜酒力,是因为他们中午喝多了,还是因为他们确实太过老迈了?”

赵普回道:“臣以为,二者兼而有之。”

赵匡胤点了点头,“既然范质等人已经太过老迈,朕又何必继续勉为其难呢?”

“勉为其难”是何意?赵普默默地喝了一杯酒,一时没有开口,还垂下了头。

赵匡胤问道:“你为何不说话?”

赵普缓缓地抬起了头,说出的话也是缓缓悠悠的:“皇上,臣明白你的意思。臣今晚不敢饮酒,是想保持一个比较清醒的头脑,因为臣知道,皇上今晚设宴,其意并非与范大人他们比试酒量,皇上只不过想借此事给他们一个暗示,暗示他们已经老迈了,不能再胜任宰相一职了,他们应该把宰相位置主动让出来,然后告老还乡……”

说到此,赵普定定地看着赵匡胤。赵匡胤轻轻地言道:“你继续往下说。”

赵普顿了一下,然后言道:“恕臣冒昧,在臣看来,皇上的意思好像是叫臣任朝中宰相。而且,臣还记得,皇上去年登基时,便有过类似的想法。臣对皇上真是感激不尽啊!不过,臣有点纳闷的是,臣去年就对皇上说过臣不能出任宰相的道理,为何时隔一年,皇上又旧事重提?”

赵匡胤打了个“哈哈”道:“赵普,你说得没错,朕就是想让你做大宋朝的宰相!朕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今非昔比了。去年,朕刚刚登基,不能不顾及与前朝旧臣的关系,所以一直委屈你到现在,可现在,大宋朝旧貌换新颜了,你赵普也就该主宰大宋朝廷了!”

赵匡胤说得神采飞扬,然而赵普却摇了摇头。赵匡胤不觉皱眉道:“赵普,莫非你不想为宰相?”

赵普言道:“不敢欺瞒皇上,臣自从跟着皇上的那天起,就想着要做宰相了!”

赵匡胤“咦”了一声:“既如此,朕要你做宰相,你为何又摇头?”

赵普回道:“臣虽然很想做宰相,但却不想做一个弱国的宰相!”

赵匡胤立即问道:“你这是何意?”

赵普道:“皇上叫臣做宰相,定是皇上心中以为现在的大宋朝已经很强大了,不再需要顾及与前朝旧臣的关系了,而且,如果臣所料不差,皇上叫臣做宰相之后,马上便要南征北伐、一统天下!”

“不错!”赵匡胤言道,“朕正有此意!想那周太祖和周世宗虽然雄心勃勃,但都未能如愿。朕与他们不同!朕坚信,朕一统天下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赵普又摇头道:“皇上,恕臣直言,如果皇上现在就开始南征北伐,那么,在臣看来,皇上不仅难以完成一统大业,恐还要步那周世宗的后尘啊!”

赵匡胤一惊,直直地盯着赵普言道:“你,未免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赵普言道:“如果皇上真的认为臣之所言乃危言耸听,那臣也无可奈何。不过,在这民贫国弱之时,臣的确不想出任宰相,也不敢出任宰相!”

“赵普,”赵匡胤有点不高兴了,“你不想当宰相也就算了,为何又信口说出民贫国弱之语?如果大宋朝真的如你所说乃民贫国弱,那朕还如何一统天下?”

赵普重重地言道:“如果皇上现在就开始一统天下。则必败!”

赵匡胤生气了,声音也提高了许多:“赵普!朕今晚设宴,本是诚心诚意地叫你做大宋朝的宰相,然后与朕一起共商南征北伐的大计.可是你,不仅不领朕的情意、不愿做宰相,还信口雌黄地对朕南征北伐之计大泼冷水,你,你究竟是居何用心?”

赵普昂首答道:“臣居的是一颗忠心!臣以忠言谏告皇上,现在还不是一统天下的时候!只有待大宋朝真正的民富国强了,皇上才能开始统一天下。不然,皇上不仅劳而无功、后患无穷,且还有好大喜功之嫌!”

“什么?”赵匡胤“腾”地站了起来,逼视着赵普道:“你说朕一统天下是好大喜功?”

赵普不卑不亢:“时机没有成熟便匆忙用兵,这不是好大喜功又是什么?”

“住口!”赵匡胤来火了,唾沫星子都溅到了赵普的脸上。“你,你为何在朕登基之后处处与朕唱反调?”

赵匡胤有点夸张了。赵普何尝处处与他唱反调?赵普也来了脾气:“皇上说错了!不是臣处处与你唱反调,而是你登基做了皇上之后,变得有些自以为是了,听不得臣等的意见了!”

“胡说八道!”赵匡胤张大了嘴,“明明是你赵普居心叵测,处处与朕作对,你却反咬一口说朕自以为是,你,你还有良心吗?”

赵普居然喝了一杯酒,然后才言道:“臣不仅有一颗良心,更有一颗忠心!只不过,皇上嘴大,臣嘴小,皇上叫臣坐在这儿,臣就不敢擅自离开!”

“你走!”赵匡胤一跺脚,“你快走!走得越远越好!朕永远不想再看到你!”

赵普起身又躬身道:“臣领旨。臣这就告退!”

赵普退走了。赵匡胤兀自气咻不已。一气之下,赵匡胤一连喝了五六杯酒。喝罢,他又大叫道:“皇后呢?皇后在哪儿?为什么不来为朕斟酒?”

一太监慌忙跑过来道:“禀皇上,皇后娘娘已奉皇上旨意回宫休息了。”

也许正是因为生气的缘故吧,赵匡胤竟然叫那太监在对面坐下陪他饮酒。那太监哪享受过如此殊荣?战战兢兢又尽心尽力地陪饮,赵匡胤一杯酒还没喝完呢,他两杯酒就已经下了肚。结果,工夫不大,那太监就喝得趴在地下起不来了。

赵匡胤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就凭朕这酒量,天下谁人敢与争锋?可恨那赵普,竟然胡说一统天下的条件还没有成熟,真是气煞朕也!”

看来赵匡胤是有些醉了。不然,他如何会把什么酒量与一统天下联系在一起?但赵匡胤自己不知,洋洋得意地看了一眼瘫在地上的那个太监,一边打着酒嗝一边径去睡觉了。看他脸上的那个表情,他似乎明天一早就要踏上统一天下的征程。

皇上睡觉自然是有人服侍的。服侍皇上就寝的无外乎是些太监和宫女。在太监宫女的殷勤服侍下,赵匡胤倒在了宽大的龙床上。因为酒喝多了,又不禁想起与赵普争吵的事情来。越想心越烦,越烦越睡不着。他干脆披衣起床,走出了寝殿。慌得那些太监宫女赶紧一窝蜂地跟在了赵匡胤的身后。

正月的天气虽冷,但赵匡胤的身上却火气直冒。他就带着这身火气走到了王皇后的寝宫。早有人报知王皇后,王皇后急忙迎出来。赵匡胤简洁地言道:“朕一人睡不着,所以就到你这来了!”

赵匡胤的意思很明显,他要王皇后陪他共度此夜。而实际上,赵匡胤到这里来,就是想借王皇后的肉体来发泄心中对赵普的不满。可是,王皇后的一席话,却改变了他这一想法。

赵匡胤往王皇后的床上一坐,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去解她的衣服。王皇后这时言道:“皇上,臣妾有一件事情要禀告……”

赵匡胤喷着酒气言道:“你说你的事,朕做朕的事,两不耽误。”

王皇后急促地言道:“臣妾从皇上那儿回来,觉着有些疲倦,以为是累了,可找太医一看,太医告诉臣妾,说臣妾有喜了。”

赵匡胤的大手本来是在她的肚皮上摸捏的,闻听她的话后,他立刻就停止了动作,皱着眉头言道:“你怎么……又怀上了?”

王皇后堆笑言道:“这都是皇上的功劳!”

赵匡胤突地站起:“朕功劳再大,又有何用?”

原来,王皇后嫁给赵匡胤三年来,曾先后生过两个儿子,可是,第一个儿子还未落地就死了,第二个儿子落地不久也夭折了。王皇后落泪了:“皇上,那并不是臣妾的罪过。”

“是谁的罪过?”赵匡胤的语调变冷了,“难道是朕的罪过不成?”

王皇后凄然言道:“皇上……如何能说出这样的话?”

“什么话?”赵匡胤使劲儿压住了朝上漾的酒气,“依朕看来,你一辈子都别想生出儿子来了!”

赵匡胤是在诅咒王皇后了,其实他是在诅咒自己。只不过,他这话却不幸言中了,这个王皇后在短暂的一生中果真没有给赵匡胤留下什么子嗣。她当时肚中怀着的孩子,虽然也是个儿子,但也夭折了。

赵匡胤有些气急败坏地离开了王皇后。他本来是想在她的肉体上找些安慰和宁静的,可她却竟然提起了怀孕的事,一下子破坏了他的情绪,这怎能不令他万分恼火?

皇上满脸怒容,跟在他身后的那些太监宫女自然一个个提心吊胆。一个老太监犹豫片刻,终于鼓足勇气凑到赵匡胤的身边小声言道:“皇上,适才韩妃娘娘托人捎信,盼望皇上驾幸……”

赵匡胤后宫中的嫔妃不多,那韩妃便是赵匡胤较为宠爱的一个,兴致高的时候,赵匡胤很喜欢到韩妃处走动一番的。

但赵匡胤此时的兴致并不高,所以听了那老太监的话之后,赵匡胤即刻叫嚷道:“朕哪儿也不去!朕现在不想见任何人!”吓得那老太监慌忙缩到了别人的身后。

赵匡胤又回到了自己的寝殿,一言不发地就和衣躺在了床上,嘴里“呼哧呼哧”地直喘粗气,就像是刚刚爬山归来。几个太监和宫女低头垂手立于一边,连大气也不敢出。

赵匡胤又生气了,他冲着那几个太监和宫女吼道:“你们站在这里干什么?快滚!”

平心而论,赵匡胤平日对宫人们的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但心情一糟,就另当别论了。他对赵普都心存不快了,对太监和宫女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了。

同类推荐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又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吉思汗信任,人称“神人”,遂为成吉思汗的股肱大臣,尊宠至极。元太宗窝阔台时,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主之功,上谏针砭时弊的十八条,保证了江山的初步稳定。改革税制,让习惯于马上争战的蒙古人大开眼界,欣喜若狂、大力召用并培养“治天下匠”(指儒士),终使“武功”盛极的蒙古统治者收到“文治”之效。耶律楚材,其德其才可使许多中原名臣相形见绌,而与同时的南宋权臣相比,更无敌手。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吴起、孙膑、亚历山大、白起、汉尼拔、西庇阿等人物。
  • 少年成吉思汗

    少年成吉思汗

    本书讲述了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少年生涯。将成吉思汗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自身对命运的努力和追求都融入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当中,通过生花妙笔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理想、信念、胸怀和情操,对学习如何做人、做学问、做事业都有很大的益处。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热门推荐
  • 嬗仙传之凤箫声起明月中

    嬗仙传之凤箫声起明月中

    穆韶云在美人鱼王族中,得到了祖传的涂灵火凤。因为这只火凤,江湖中汹涌而起。传言中:这只火凤唯有美人鱼王族中的血脉可以驱动。三眼族与狐狸精家族以及江湖中各大门派,在美人鱼家族长老去世过后,各路英雄纷纷逐之。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外星人却成为这场神秘探寻的最大主流。多不胜数的间谍究竟隐藏着多大的阴谋……
  • 神子千夜

    神子千夜

    一段阴谋,为除后患,她却被视为亲姐妹的义姐所毒害!一朝穿越,异世重生,她誓要为所在乎之人撑起一片天!前世,她是孤儿院里等待被认领的孤儿,她冷漠寡言,只在乎爷爷和义姐!今生,她是天祈国司空家族的嫡系长女,她冷漠依旧,却被亲情、友情甚至爱情环绕!初入异世,她是司空家唯一的废材,想要欺负她请在她羽翼未丰之前!混迹异世,她是闻名大陆的怪才,想要欺负她得问她手中的赤焰剑!不论是谁,都有逆鳞,她的逆鳞便是她的亲人!不管是谁,触碰她的逆鳞,想要伤害她在乎的人,都只有一个下场---死!本想安分的过她的此生,却被“神子”之名完全破坏!好吧,既然天要我出世,我便不再安逸度日,定要搅得这世界翻天覆地!(注:本文玄幻、女主冷漠强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友情提示:本文进度缓慢……请受不了慢热的诸位慎重选择……建议养肥了再看……】▁▂▃▅▆▇█▉【感谢亚亚小盆友提供Q群,欢迎亲们加入:168560373】█▇▆▅▃▂▁
  • 丧尸的救世日常

    丧尸的救世日常

    本文的女主是个丧尸(大概吧!)本文的男主是个空气(或许有,但你看不到?)本文的系统是个混蛋(喜欢出一张嘴?)反正就是看着一只丧尸,带着一段记忆,回到过去,却不小心把自己整成个救世主的故事!(咦?什么?什么作死?不,相信作者,她真的没有作死,真的!(没有才怪!)女主表示:书名什么的,都是假的!
  • 浪荡小子混都市

    浪荡小子混都市

    偷看女人洗澡?我敢过眼瘾。睡相中的女人?你想,你行吗?,随便结识大领导,你没有这个本事,我身边美女不断,我有本事赚大钱,你别嫉妒,也别羡慕,知道这一切为啥吗?创建了一个作者和读者的互动群【256227796】,力求以文会友。吸收,借鉴,参考,力求写出更加优秀的小说。欢迎你们的到来。
  • AShortHistoryofShanghai

    AShortHistoryofShanghai

    Asthebookdevelopedseveralthingsbecameapparent.ItwasevidentthatthehistoryofShanghaiwasdifficulttocondense,andthattherewasroomforabiggervolumethanthis.Therearesomanydetailsthatitwouldhavebeeneasiertohavedepicteditonalargercanvas.
  • 重回韶华:天才少女玩转校园

    重回韶华:天才少女玩转校园

    上一世,少年出国,一生冷情;这一世,她要纵情肆意,一生欢歌。‖洛瑾妍,前世少年出国留学,聪慧过人却文静内敛,冷漠如冰,不善交往,华尔街首席执行官,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因一场早有预谋的车祸,重生韶华;顾清熠,人如其名,冰洁玉清,熠熠生辉,温润如玉,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前世一面之缘,今生相逢于学院,清丽少女遇到清逸少年,且看他们翻云覆雨,玩转校园!
  • 从心魔法师

    从心魔法师

    无亦正邪,无论对错,荣辱与共这是莫依对这世间亲人,朋友的承诺Ps:你们所有无法理解的主角行为,都可以当做那玄之又玄的占卜术的引导!!!Ps:我有一颗要写完的心,就这样吧。
  • 守护甜心之穿越灵魂

    守护甜心之穿越灵魂

    她是来自21世纪的职业杀手,却因为意外来到了守护甜心的世界……在这里她是绝世天才并且让她有了三大职业冥界统治者、天界统治者、时空之神这三种职业是最神圣的…………
  • 紫藤花下的誓言

    紫藤花下的誓言

    一个高中生的真实感情故事。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高考结束后,他们的爱何去何去从?曾经那么爱,那么美的憧憬,他们会在现实面前屈服吗?他能兑现紫藤花下的誓言吗?那句我爱你,那句在一起,都在这个夜里融化了。
  • 地狱红莲

    地狱红莲

    这个故事会让你觉的神秘莫测,甚至是骇人听闻,只是,你知道吗?其实它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也许你就是下一个故事的主角,试着解开这些谜题。学校里发生自杀事件,而和其毫无关系的程非凡却受到“已逝者”的邮件,炼狱天使会不会像恶魔臣服?那双暗夜中窥探的眸子又是谁?黄泉夜宴,死亡再次降临,接二连三的凶案毛头纷纷指向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死去的亡魂开始了它的复仇计划,地狱之门再次敞开。到底是谁的救赎,一场人性与理智的较量由此开始,谁会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我只是一个记述者,没有权利去评判对错,所以,这个故事无关对错,只问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