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700000030

第30章 四、传道授业,治学精神励后昆(1)

二程兄弟毕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其弟子们也薪火相传,并集大成,使程朱理学终于成为影响中国封建社会700余年的官方哲学,至今仍在海内外产生余响。

“程门立雪”,理学接力道南行

“春风和气纯乎纯矣,烈日秋霜正者正也。”

这副对联是对二程的个性概括性描述。所谓“纯”、“正”是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春风和气”说的是大程子程颢,他讲学时,和颜悦色,与师生们相聚一堂,自由讨论,妙趣横生,魅力无穷,被弟子们称之为“如坐春风”;而小程子程颐的教学则注重师道尊严,他庄重严肃地坐在堂上,也要求学生毕恭毕敬地听他传道,否则,你就会尝到他“烈日秋霜”的厉害。

“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程颐与弟子杨时身上。

不过,早在1081年,杨时是拜程颐的哥哥程颢为师的。程颢多次对他进行面授和函授。

当时,二程兄弟的直传弟子有很多,较有名的有80余人,而其最得意的门生是“程门四先生”:杨时、吕大临、谢良佐、游酢。

那天,二程兄弟在伊皋书院专门谈及了杨时之求学情况。程颢首先说:“据我所知,杨时比你小整整十岁,他于皇祐五年(1053年)出生在南剑州西镛龙池团(今福建将乐县北门)的龟山下。系汉太尉杨震后裔,祖籍陕西华阴。其支派始祖杨荣,乃唐末镛州(今将乐)司户,因其以此为家,后世子孙繁衍,分布于将乐、明溪、顺昌、南平及福建省内各地,杨时为杨荣五世孙。”

“我曾听弟子游酢、也就是杨时志同道合的同乡挚友说过,杨时自幼聪明过人,受学于将乐及邵武一些名士之门。他常常就一些问题与学者秉烛夜谈,什么事情他都好刨根问底,而且反应机敏,口齿伶俐,长大后专心攻读经史,终于功成名就。但他戒骄戒躁,仍然孜孜不倦地在学海遨游。”程颐说。

“游酢所说不假。有一次,一位青年学者前往杨家拜访,见这位熙宁九年(1076年)及第的进士仍然聚精会神地伏案博览群书,衣服胳膊肘那地方都磨破了,便好心相劝,希望他注意劳逸结合,保重身体。”

“那他是怎样回答对方的呢?”

“杨时却对他说:‘我两肘不离书案三十载,方觉学问有所长进;学如逆水行舟,我如若放松自己,势必落伍矣!安敢有丝毫的懈怠!’”

“的确,杨时跟一般文士不同,他淡泊名利,几次放弃了做官的机会,一心致力于理学研究,渴望达到高深的境界。在元丰四年(1081年),他虽然受任徐州司法。但他听说你住在颖昌(今河南许昌),便毅然决定弃官不就,千里迢迢前往颖昌拜你为师。”

“我记起来了。当时还是在弟子游酢的陪同下,杨时以弟子礼前来见我的。似乎弟子谢显道也在场。”

“不错。曾记否?他受学后,你见其悟性过人,又彬彬有礼,曾称赞曰:‘杨君最会得容易。’”

“如此美好一瞬,早已铭刻在我的脑海里了,岂能忘却?在他学成辞归之日,我们不是都对他寄予了厚望吗?在为其送行时,我还满怀信心地赞叹曰:‘吾道南矣!’”

“是的。我曾在杨时送给你审定的《龟山语录》中,清楚地记载道:明道在颖昌,先生寻医,调官京师,因往颖昌从学。明道甚喜,每言曰:‘杨君最会得容易。’及归,送之出门,谓坐客曰:‘吾道南矣’。先是,建安林志宁,出入潞公门下求教。潞公云:‘某此中无相益。有二程先生者,可往从之。’因使人送明道处。志宁乃语定夫及先生,先生谓不可不一见也,于是同行。时谢显道亦在。”(《程氏外书》卷十二)

程颢呷了一口茶继续说:“到了元丰五年(1082年),杨时曾两度寄书于我,询问《春秋》中的有关问题。我曾以函授的形式一一予以解答。”

“对了。也是这一年,我上书太尉文潞公(彦博),希望将洛阳城南十公里处——龙门山胜德庵上方寺附近的‘荒芜无用之地’,拨给我们作为学田,以供著书讲学之用。”

“文潞公欣然把自己在伊川鸣皋之庄园赠给了我们。”

“是呀,我们在文潞公所赠的庄园上建立书院,正房5间为讲堂,东西厢房各3间,是弟子居住的地方,大门一间,还有你题写的匾额‘伊皋书院’(现为伊川书院)四个大字。”

“我们招收生员后,通过讲易经、授理学,求教者日夕盈门,名儒云集。伊皋书院一跃成为中原三大书院之一。”

“就是这年冬与次年八月,弟子刘绚(字质夫),先后两次专程以师礼来见。”

“是的。刘绚此间分别在《戍冬见伯淳先生洛中所闻》与《亥八月见先生于洛所闻》(《二程遗书》卷十二、十三)的送审稿中,也清楚地记载了两次受学的详细经过。”

后来,尽管宋徽宗下诏禁止程颐进行教育和讲学,否则,“委监司举察,必罚无赦”。但程颐仍然坚持在伊皋书院讲学,有的学子慕名自千里外赶来拜师求学。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元丰八年(1085年)夏,程颢被宋哲宗皇帝召为宗正寺丞,可是,还没等到弟子杨时前来为先生饯行,他就作古了。

杨时顿时感到特别悲痛,发誓要把先生的理论发扬光大。为了掌握理学的精髓,他决定再度北上洛阳,拜程颐为师。

元祐八年(1093年),杨时在好友游酢的陪同下,不辞辛苦,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来到洛阳,天已经黑了,他们在一家小店住下。当晚,杨时和游酢很晚才睡,把需要请教的几个问题整理出提纲,写在纸上,第二天,他们沐浴后,换上整洁的衣裳,奔伊皋书院而来。

一路上,刮起了大风,很快又飘起了鹅毛大雪。

洛阳城外,茅屋竹窗深锁,柴门轻闭,四周静寂。天空压抑得像有厚重的棉被裹住胸口,寒冷冻僵了杨时的手脚。

他们赶到伊皋书院程颐的住所时,正巧程颐在案头打盹。杨时和游酢就恭恭敬敬地站在窗下,没有贸然上前推开半掩的屋门,只是恭立门口,静候屋内小憩的老师程颐醒来。

纷飞的雪花,打在杨时的脸上,堆满了头巾,铺白了原野。他们俩冻得全身哆嗦,却连跺跺脚都不敢,生怕惊动了先生。

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认为自己已经是“老童生”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杨时对他说,如果你是一个人前来,我不反对,你今天是应我之邀,对先生必须像当年刘备聘请诸葛亮三顾茅庐那样的谦恭态度。

风越刮越急,雪越下越大。

不知过了多久,当大雪已经漫过脚踝的时候,程颐才慢慢醒来,他的声音从门内传向门外:“天色已晚,弟子还没走么?”

当他推门出来,顿时愣住了:却见两个弟子双脚早已深埋雪中,立成雪人。

程颐被弟子诚心求学的精神深深打动,忙把他们请进屋里。亲自给他们拂去身上的雪花,倒热水为他们暖身子。

从此,程颐让杨时在伊皋书院中求学,并将自己毕生所学,毫不保留地教授给他们,并希望他们宣传与推广理学上大有作为。

杨时和游酢则不骄不躁,尊师敬友,勤学好问,潜心研究,后来都成为厚学之士。

与此同时,杨时、游酢还不负恩师的重托,以振兴理学为己任,杨时选择了武夷山做为他们传播理学的宝地,在武夷山合力开辟了八闽理学的先河。相继创办了荐山书院、豸山草堂和皖山书院等。在继承二程理学的基础上,还形成了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杨时一生著作颇丰,其传世之作有《校正伊川易》、《三经义辨》、《列予解》、《经筵讲义》、《辨学治说》、《四书解义》、《周礼》、《毛诗辨疑》、《杨龟山先生集》42卷、《龟山语录》、《二程粹言》、《春秋孟子义校正》等。

游酢则于元符二年(1099)在武夷山五曲接笋峰下筑水云寮,作为著述立说之所,撰《易学》、《诗二南义》、《论孟杂解》、《中庸义》、《游廌山文集》等。 正是杨时、游酢“载道而南”,虔诚授业解惑,终于把理学吹得震天价响,“一时学者翕然从之,尊为正宗”。

杨时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还效法程颢的哲理诗笔法,在武夷山吟咏了《游武夷》、《武夷纪游》等诗篇。其代表作长诗《游武夷》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武夷山水的神奇、传说的诡谲,并叙述了归隐武夷的经历,还巧妙地深寓着理学的玄机。长诗是这样开始的:

函关崎岖走秦鹿,天下共逐争群雄。

扶云翻空折鳌足,黔黎窜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合有高人踪。

长诗从秦末群雄角逐中原,高人雅士避祸武夷等虚构情节谈起,然后逐步展现这座名山拥有的新特景观:九曲清溪,亭亭玉女,玄妙的道观,清彻的井泉尽在他笔下——

龙泓东注海波涌,玉女翠拥秋云松。

赤霄真骨写虚壁,通泉凡笔惭非工。

杨时对武夷简直入迷了,他对山中特有的景观、经过了3000余年风雨侵袭依然无恙的百余具架壑船棺,加以重笔渲染:

藏舟浮梁跨绝壑,隐见似与天河通。

当时鸡犬不复见,空岩依旧烟霞笼。

不仅如此,历代学者还将杨时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的无锡东林书院,正是杨时长期在此传播理学,使之成为著名书院。他在东林讲学前后达十八年之久,培养了一大批学者。他不仅是问学的直接开创者,而且对南宋理学的其他派别也有很大影向,故而后世理学家称其为“南渡大师”。

到了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曾任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文选司郎中等职,后因“忤帝意”被削职返乡的明代无锡“东林八君子”中的领衔人物顾宪成,发起修复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定期在此讲学和集会。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顾宪成才华横溢,与其弟允成皆主程朱之学,各地学者、名士纷纷慕名赴会,一部分在职官吏如赵南星等也“遥相呼应”,“东林党”由此得名,顾宪成也成为东林党领袖之一。

明熹宗时,阉党专政,宦官魏忠贤借机打击东林党。天启六年,东林书院被拆毁,不少东林党人也遭到迫害。明崇祯二年,皇帝下令为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诏修东林书院。顾宪成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等,后编成《顾端文公遗书》共16种。他在城区东林书院讲学时所作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心怀远大抱负之名联,被广为传诵,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

宋室南迁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二程的弟子将洛学流传推广到南方。其中对正宗洛学南传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杨时。杨时在武夷山与寓居武夷山麓五夫里的胡安国及其子侄胡宁、胡寅、胡宏、胡宪,以及刘勉之等名贤切磋学问,交往甚密,并经常相邀游览武夷山。他们切磋学问之余,经常相邀游览武夷山。

他是这样描绘舟游九曲的情景的:

我来秋杪月既望,尚有幽菊埋榛丛。

天容洗净雨初霁,云幔四卷清无风。

掀篷进棹穷异境,注目想见流残红。

舟游尚未惬意,索性杖履作圣山游,此时适逢北宋朝廷遣使在武夷山冲佑观投送“金龙玉简”,藉以祈求国富民强。杨时睹此盛况,又联系到传说中仙凡共乐的幔亭盛会,心中深感未被朝廷所重用,辜负了自己的才学,不禁独自嗟老叹病,归隐武夷之念油然而生。他写道:

回舡杖履蹑幽径,松竹窈窕环琳宫。

翠琬温辞耀华袞,金榜大字缠蛟龙。

自怜病骨挂尘网,幔亭高会何由逢。

解衣归卧钓矶畔,仰看明月穿疏蓬。

这是一幅绝妙的杨时归隐图。

作为二程高足,杨时则将《中庸》着意标出,认为“《中庸》之书,盖圣学之渊源,入德之大方也”。(《龟山文集·中庸义序》)《龟山先生年谱》载:

“熙宁以来,士于经盖无所不究,独于《中庸》阙而不讲。余以为圣学所传,具在此书,学者宜尽心焉,故为之训传。藏于家,初不以示人也。”

杨时对自己所撰的《中庸义》也非常看重,认为是他推进洛学的重要工作,他在《中庸义序》中讲:“追述(二程)先生之遗训,着为此书,以其所闻,推其所未闻者,虽未足以传先生之奥,亦妄意其庶几焉。”

杨时以为,从一己之修身,到治国平天下,都有规则可循,“而皆以诚意为主”。(《宋元学案·龟山学案》)因此,所谓格物在反身而诚,是在诚意。杨时强调:“苟无诚意,虽有其道,不能行。《中庸》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卒曰:‘所以行之者一’,一者何?诚而已。”(同上)

杨时逝世后,他的弟子与学者纷纷以不同形式悼念一代理学大师。与他同代的学者谢应芬在一首纪念他的诗中说:“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后人就用“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典故,来赞扬那些为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杨时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培养了一代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学界称之为白水先生的刘勉之和罗从彦(字仲素)。

刘勉之以乡贡入太学时,蔡京禁元祐书,伊洛之学不传。刘与乡人胡宪秘藏和传抄程氏之书,并潜心研读,后辞离太学,拜理学家杨时为师,筑草堂于故乡崇安五夫里读书吟诗,耕耘自给,淡泊功名,与胡宪、刘子翚讲学论道、研究理学,讲学武夷山中,各地学者接踵而至。

罗从彦的弟子朱松临终时,嘱咐儿子朱熹拜好友刘勉之、胡宪、刘子翚为师。刘勉之著有代表作《草堂文集》等,他不仅倾心教育朱熹,并以女妻之。

朱熹19岁中进士,24岁赴泉州同安任主簿时,路过南平,拜访了其父生前好友、罗从彦之弟子、学者、理学家、教育家李侗。初出茅庐的朱熹竟大讲自己有关佛学的心得体会,以炫耀自己近十年来出入老佛的全部成绩和感受。但李侗对他“悬空理会”的“无限道理”并不称许,劝朱熹好好看儒学的圣贤书,说是“道亦无幽妙,只在日用间著实做工夫处理会,便自见得”。当时,朱熹“心疑而不服”,但思想上已经开始有了转变。

从绍兴二十三年(1153)到绍兴三十二年,朱熹曾4次到剑浦拜访李侗,登门求教。李侗也曾于隆庆元年(1163)两度到崇安五夫里紫阳楼看望朱熹。朱熹因此在思想上实现了从主“悟”到主“静”,而后主“敬”的转变,并逐渐构建起理学的思想体系。

正是朱熹以二程学说为本,兼取诸家之长,最终集理学之大成,完成了对旧儒学的改造。

这样,自二程到朱熹经过众多弟子的传播和发挥,终于形成了一套庞大的、具有比较严密逻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被称为“程朱理学”。

南宋宁宗末年,统治者开始尊崇理学,程朱理学取得正统官学地位,成为取代汉以来传统旧儒学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理学中的“心学”一派,如“陆王心学”,基本上导源于程颢的主观唯心论思想。自北宋至清末,理学在中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达700余年,这都和二程有着直接的联系。《龟山学案》中是这样评价程颢说杨时“道南”的:

“三传而有朱子,使此道光大,衣被天下,则大程‘道南’目送之语,不可谓非前谶也。”

不仅如此,杨时的名声还远播海外,宋宣和年间,傅国华出使高丽,高丽王问龟山先生今在何处?蔡京为收买人心,特荐其为迩英殿说书。金兵包围汴京时,杨时任国子监祭酒,俨然已为学术泰斗。

此外,在理学南传方面,17岁入太学就受二程洛学影响的二程门人胡安国(1074一1138年,谥文定)的贡献亦很突出,学者全祖望称:“南渡昌明洛学之功,文定几侔于龟山。盖晦翁、南轩、东莱皆其再传也。”(《宋元学案》卷三十四《武夷学案序录》 )清代学者在考察经学史时说:“言《春秋》者莫众于宋人。”而在宋代《春秋》学中,又以《胡(安国)传》最为符合理学准则,故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皆以之为本。《春秋传》是胡安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其特点是继承自孟子至孙复、程颐的儒学传统,力倡“《春秋》大义”,强调儒家纲常礼教,突出“尊王攘夷”的正统观念。

伊皋书院更名为伊川书院是元代延祐年间。

同类推荐
  •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览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戴高乐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戴高乐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宋美龄大传

    宋美龄大传

    一位跨越三个世纪百年历史的传奇女性的一生,一位见证创造历史的中国女性的真实记录。美国《时代同刊》盖棺献辞:她是钢铁铸就的花朵。美国《泰晤上报》:他是狂野的天鹅。外国学者在问:她是魔幻,还是中国的圣女贞德?宋美龄一个既好面子,而又富于权力欲的女人。也是一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尽展英姿的风云人物。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第一家族的强力后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百年史上最有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
热门推荐
  • 有话好好说:你的人生是你说出来的

    有话好好说:你的人生是你说出来的

    《有话好好说:你的人生是你“说”出来的》是靠前幸福教练创始人、心理咨询师、作家鹿雯立的一部全新的励志图书。全书用十三章的篇幅,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通过说话之术提升人生幸福力的方法和意义。在当下社会风气浮躁,自媒体贩卖焦虑,“丧文化”热潮下,这本书宣扬正能量,鼓励大众积极争取幸福,和谐生活,并从实践出发提供了一些可供读者操作的社交技巧,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作者不但这样写,也在这样亲身实践着,并且在全国积极传播着自己的幸福培训课程。
  • 复仇公主的腹黑竹马

    复仇公主的腹黑竹马

    本来拥有着美好家庭的小公主,却在一夜之间变一无所有,重新归来时,光芒万丈,她嗜血一笑,说道:“我说过,我会回来的,你最好接住我的复仇!!!”可却在报仇中被他迷了心,掉进了一张情网,不可自拔。可等他抛弃了她时,她幡然醒悟,原来爱的不是他,而是他。到底是谁先迷失了心呢?结果又该怎样呢?请阅读本文。
  • 宿主她真的不是白莲

    宿主她真的不是白莲

    颜汐作为一朵千年小莲花,莫名其妙被派去拯救某碎掉的大佬……系统:这届宿主超乖哒~(=^▽^=)颜汐:“叫爸爸。”卑微统子:Σ(°△°|||)︴轮回百转,九世之恋,三千位面,为你堕入魔渊某大佬:“小汐儿,我再也不会放你离开了……”[颜汐×夙九辞1V1,超甜~]
  • 约婚:命中注定你是我的爱

    约婚:命中注定你是我的爱

    为了挽救家族的企业,她选择了与他的契约婚姻。却不料被伤的体无完肤,只因为她爱上了他,却又亲眼目睹他的背叛。生下的孩子他也不承认,她心死如灰,决绝转身离去。没了爱情她还有事业,她要创出自己的一片天!
  • 冷傲王爷:本妃不要你了

    冷傲王爷:本妃不要你了

    自小跟随着师傅一起闯荡江湖的阡花音,十五年后被相府认回。遇上了冷漠绝情的他,古灵精怪的花音却对他一见钟情。可冷傲的他却始终对花音不屑一顾,伤透了花音的心,心灰意冷的她决心放弃时,他却有再一次强势的闯入了她的世界,花音还会接受他吗?两人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tfboys:我们能否回去

    tfboys:我们能否回去

    少女梦中的三位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相见,命运的锁链将他们捆绑,日久生情,可最后的结局是伤透人心,还是如愿人心…………
  • 大唐少初传

    大唐少初传

    原本贫困的村庄,却在几月之后突然发财。为何大户人家的姑娘,每晚都想着一个男人?且看主角从默默无闻的小子带领大家走位发财致富的过程
  • 幡官世道

    幡官世道

    郡主河岸边抛弃的畸形婴儿,135岁的风水先生,守墓的阴阳人……并称画屏村三大诡事。无梁殿波谲云诡,一座清朝王爷留下来的府邸,名门望族祭祀之地频频闹鬼!
  • 瀚灵世

    瀚灵世

    灵力修炼,一层一世界。少年凌羽胸无大志,只想过平静安逸的生活。奈何命运不甘于他平凡下去因为种种原因,他卷入了灵力世界。在这里沿袭自然的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 圣战之神魔乱舞

    圣战之神魔乱舞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在人类登上历史舞台最高峰时,吸血鬼,人鱼,法师,狼人四大部落联合恶魔之子集齐五色之光,共同对抗来自地狱的魔界,在爆发战争时,人类还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