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2700000046

第46章 三十五 流离

只见水势滔天,河水卷着漩涡,排山倒海般向下游狂泻。这一夜,白河里不知溺死多少曹军,人马相叠,数也数不清。

破堰而出的洪水,虽然只一瞬之间便倾泻而尽,但激流的余势依然了不得,飞湍的白沫汹涌地直朝岸边扑去。

曹仁、曹洪两员大将侥幸躲过这场厄难,领着残兵溃逃到博陵渡口,不料前面又有一彪人马拦住了去路。

“曹军败将,还想往哪里逃?!不知燕人张飞已在此等候多时了么!”

曹军于此处又吃了场败仗,抛下一片尸山血河。曹仁自身也险些死于乱阵,幸得许褚返身截住张飞,与张飞枪来枪往,大战数个回合,方才救了曹仁,使他得以走脱。

虽然眼看擒到手的大鱼逃脱了,张飞还是很快活:“呀嚄!心中好久没有这般畅快了。让你好好领教领教俺张飞的厉害!”

于是收兵,赶往江边,与先已到达的刘备、孔明等会合一处。

刘封、糜芳早已调度了船只,等候在那里。

待刘备以下全军渡江到得对岸,天色已经发白了。

孔明下令:“所有船只一律烧掉!”

一行人总算无事进入樊城。

先锋部队的失败传至宛城曹操耳朵里,曹操不禁大怒:“诸葛村夫,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何敢如此!”将孔明大骂了一通。

曹操随即催动三军,漫山遍野,直扑新野、白河、樊城一带,预备大开杀戒,血洗一番。

这时,谋士刘晔从帷幕后面走出来,将他止住。刘晔进谏道:“丞相的威名和仁德在黄河以北那是无人不晓,然初到此地,百姓恐对您只有畏惧,根本体会不到您的仁爱还有带给他们的好处啊。所以刘备才能使百姓对我北军像怕鬼一样害怕,将男女老幼所有百姓全都裹胁逃向樊城。眼下,我军若是长驱直追,荡平新野、樊城一带,尽显武威,只会使百姓对丞相愈加心存恐惧,对北军愈加避之不及,而无由体会您的仁德。失去百姓,即便掠得大片土地,也好比是在枯野中采寻芳草——焉能有获?不如暂且宽忍,派使者前往刘备处,促其降服,才是上策。只要刘备降服,则荆州落入我军手中指日可待。征服了荆州,再取东吴便易如反掌,天下统一的霸业就在眼前了。故区区刘备的一时触忤干犯,不值得丞相劳师损兵,却招致百姓的离反啊!”

刘晔的进谏称得上是高屋建瓴,从大处着眼,方才还怒不可遏的曹操也不得不频频点头。不过他仍有一丝犹豫不决:“如此,谁人可作为使者前往刘玄德处劝降?”

刘晔不假思索答道:“徐庶最合适。”

——说什么混账话!

曹操眼睛直直瞪着刘晔,差点骂出口来。他嘴唇紧闭,重重吐了口气,放慢语调问道:“令其前往刘玄德处,他还会再回来吗?”

“丞相放心。刘备与徐庶的交情乃天下人尽知,正因如此,徐庶若是背弃主公对他的信赖,弃使不归,岂不是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吗?除了徐庶,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嗯,说得有理。”

曹操立即命幕下一名小将,去将徐庶唤来,向其正式下达军令。

徐庶奉了曹操之命,出使来到樊城。

“哎哟,徐庶奉曹操之命来樊城了。”

刘备闻听得徐庶前来,立时勾起了旧情,不容耽搁,同孔明一起出门迎接。

“想不到离别经年,竟能在这里与先生相见。”刘备欷歔着说道,阔别之情言语难以尽表。

然而徐庶如今已身仕敌国,他寒暄了数语,马上切入正题:“曹操今日命我前来,表面是向刘使君宣示和睦,其实他的本意并不在此,而是使的奸诈之计,意欲将百姓的嗟怨转嫁给刘使君。倘若中了其诡计,贪图一时的安靖,势将遗恨百世。可惜我现如今身在敌营,老母也已不在人世,假如我趁这次出使机会,脱离曹营,世人必将怀疑我的节操,徒招嘲笑而已,故不得已我只能返回曹营复命。我来就是想告诉刘使君这句话,随后就告辞。”

徐庶临走又依依地回身道:“刘使君逆境不绝,想必对目下的处境深感不安罢。不过,如今已不同于前,刘使君身边有了诸葛先生,一定能辅佐使君成就霸业,相信今日之窘境定会很快过去。我现虽老母已故,又身不由己不能为世间出谋划策,也一定会在心里暗暗为刘使君祈祷,祝愿使君霸业早成。”

徐庶赶回去向曹操复命了,这厢刘备却不得不再次丢弃樊城,携兵士和百姓另寻安全的去处。

因为他很清楚,曹操听到自己拒绝使者劝降的报告之后,必定窃喜不已:“将百姓拖入战祸的是刘备”,把罪责推到自己身上,即刻命令百万大军如飓风似的席卷而来,对这一带百般践踏和蹂躏。

“马上撤离樊城!可先往襄阳一避,那里比起樊城来,更加利于防守御敌。”

对于孔明的建议,刘备自然毫无异议,不过他还是显得有些迟疑不决:“那些信赖我,追随我一同来此避难的众多百姓怎么办?”心里不由地为百姓担忧起来。

“主公不必多虑。百姓既然仰慕你,追随你,主公到哪里,这些百姓定会跟随到哪里的。即使是累赘,我等也必须带领他们一起走。”

听了孔明的话,刘备也只好同意:“那就如此吧。”随即命关羽即刻做好渡江的准备。

关羽在江边备好舟船,将百姓召集在一起,大声宣布:“愿随我等一起者立即渡江,不愿者就地留下,或者返回老家,安心耕田种地。”

话音刚落,数万百姓不分男女老幼放声恸哭,口中一面说道:“今后即使劈山为食,斫石为水,我们也愿意追随刘皇叔!哪怕丢了性命,也决不怨恨刘皇叔。”

于是,关羽同糜竺、简雍等将领一起,将这支庞大的难民队伍先后装上舟船,渡江往对岸运送。

刘备也上了船,正准备渡江,忽闻曹操手下一队人马已经奔袭至樊城城下。只见五万余敌骑,从樊城外直往江边追来,扬起滚滚一片尘烟。

“不好,追兵来了!”

霎时间,江边百姓慌乱起来,有的愣怔在岸边不知所措,有的立在船上紧张得哭出声来,还有的慌乱中掉入江水里,男女老幼的悲鸣响彻江天,惨不忍闻。

“这可如何是好?无辜的百姓皆是因为追随我的缘故,才被卷入这无妄之灾祸,假使没有我……”

刘备呆呆地望着眼前的光景,心中痛苦万分。突然,他站到船舷边,跃起身,就要往江中跳。

左右慌忙将他抱住。

“死不难,活下去却是不易,人生要坚持下去,本来就像一场艰辛的决战。主公难道就眼睁睁抛下这么多追随你的百姓,自己一个人先走了么?”

经众人苦苦相劝,刘备这才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关羽负责断后,他扶着跑不动落在后面的百姓,保护着老人和孩子,这会儿也过了江。一大拨人总算全都安全到达江北,不容歇息,刘备便命令赶紧朝襄阳城急进。

襄阳城中,幼主刘琮和母亲蔡夫人,已经先一步从荆州避居此地。

刘备来到城门下,拨住马头,朗声朝城头叫道:“贤侄刘琮,快快打开城门,救百姓于危急矣!”

城上没有回答,随着喊话,城楼箭垛上闪出许多弓箭手,朝着城下密密麻麻地放箭射来。

箭矢在百姓头顶上如雨一般坠下,登时响起一片惨叫声和恸哭声,人群也狂乱地四下逃散躲避,一时间,大地和天空都笼罩了一层阴霾,凄惨之状仿佛地狱般。

这时候,城头上有一员大将眼见如此无情,不由地义愤填膺。此人姓魏名延,字文长,只见他猛地跃身而起,高声叫道:

“刘玄德乃仁义之人。如今故主坟头泥土未干,你等却已向曹操乞降,卖国之贼,你等所为还不够卑鄙无耻么?!等着,魏延这就去打开城门,放刘玄德入城!”

蔡瑁大吃一惊,立即命令张允:“给我诛杀叛逆者!”

然而为时已晚,魏延已经领着部下杀至城门下,将守门兵士击散,放下吊桥,对着城外叫道:

“刘皇叔!刘皇叔!快快进城!”

张允和文聘等随后赶到,急忙上前阻拦。

“且慢!”

城外的张飞、关羽等人正欲拍马驰入,但觉得城中好似一口煮沸的大锅,喧腾异常,料想事情有异,于是勒住马,喝令兵士止步。

“孔明!孔明!进还是不进,究竟如何好?”

孔明在后面答道:“城头有凶血之光,看样子是城内自己人干戈相向哩。不过,我们不可趁乱入城,不如转道前往江陵(今湖北沙市)。”

“哎,转道去江陵?”

“虽然路途稍远,但江陵城乃荆州第一要冲,况且那里钱粮充足……”

“噢,那就快快去吧!”

见城下的刘备折返离去,平日仰慕他的城中将士也纷纷离脱蔡瑁,趁着城门口一片混乱,追随刘备的人马而去,一时间竟络绎不绝。

在这些同情刘备的将士中间,最磊落堂堂、敢于公开叫板的当数魏延。而此刻,他被张允、文聘等团团围住,手下兵士已全被杀死,只剩下孤身一骑在酣战不息,从巳时一直战到未时,仍没有分出胜负。

就见魏延觑准对方个空档,杀开一条血路,浑身血迹,抽身逃往城外。只是这时刘备的人马早已走远,他只好独自奔往长沙,后来栖身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

却说刘备这厢,带着数万百姓径往江陵而去。无奈一行中既有病人,又有腿脚不利落的妇人,扶老携幼,连家当一并拖带着,车驾担舆混杂在一起,怎么也行不快,一日最多也就走个十里路。

对此,军师孔明也头痛不已,似乎一筹莫展了。他眉宇间露出悲壮的神情对刘备说道:“这儿尽是平原,断无藏身之处,倘若此时敌军追上来,绝无一人能够生还。望主公赶快决断!”

眼下的处境真可谓是燕巢飞幕,众将士们的性命岌岌可危且不说,何况还拖带着数万难民百姓,一旦有敌情,根本无法招架。

“舍卒保车吧!”孔明忍不住向刘备提出劝谏。刘备宅心仁厚他当然清楚得很,可是在战场上,更需要的是杀敌,仁爱之心对于战争的胜败毫无意义。“看来,即使强忍眼泪,也必须抛下这些已然成为兵士们累赘的老幼百姓,好尽早赶至江陵。倘若再不下决断,我们只有全军覆没,统统成为曹操的盘中之餐!”

然而刘备却全然不管:“这些百姓出于对我仰慕才追随我而来,就像小儿仰慕父亲一样,我怎么忍心抛下他们不顾?国家须以人为本,如今玄德已经家破国亡,所幸还拥有这些国家之本,玄德愿与百姓同生共死!”

这番话通过孔明之口传到众将士和百姓耳朵里,无不感涕泪流,泣不成声。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继续拖带着百姓撤离。

孔明不再坚持,他让百姓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一个也不要掉队。与此同时,他叫过关羽和孙乾,吩咐两人带上五百兵士:“你等带上这封书信,快马加鞭赶往江夏刘表嫡子刘琦处,将情况告之,请他速速率兵往江陵会合!”将刘备的亲笔信交与两人,令其前往江夏搬援兵。

再说曹操。

曹操坐镇中军,率领着大队人马,从宛城浩浩荡荡向樊城进发。

入得城中,曹操立即命人将一封书信送往襄阳,书信中称:“欲一会幼主刘琮”。

年幼的刘琮吓得半死,一个劲儿地说:“不去不去。”于是由蔡瑁、张允、文聘三人代表刘琮前往樊城去见曹操。

这时候,幕下有人向刘琮进言道:“如今荆州已经降服,曹操必定骄慢大意,不如出其不意扑捣曹军,则曹操的首级唾手可得矣。如此,则天下都会依附荆州。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啊!”

不料此话传到蔡瑁耳中,他暗中派人打探,原来进言的是王威。

蔡瑁大怒,呵斥道:“多余这般嚼舌,莫非想蛊惑少不更事的幼主么?!”命人将王威捉来斩首,幸得蒯越竭力劝慰,才算无事。

自有同情刘备而反戈者以及不辞而别者迭出以来,城中上下各执主张互不相让,文官武将更是争得面红耳赤,进而导致不同裙带利益集团和不同派阀之间产生严重对立,荆州统治集团内部眼下已处在四分五裂,风雨飘摇之中。

然而,蔡瑁却置乱局于不顾,一意孤行,试图通过与曹操媾和来平息内部的分裂。却说他来到樊城谒见曹操,献上重礼,俯首叩拜,举止言辞之间竭尽谄媚佞伪。

曹操高高在上坐着,倨傲地俯视着蔡瑁等人,随口问道:

“荆州的军马、钱粮、兵船等各有多少?”

蔡瑁不敢有半点隐瞒,赶紧回答:“骑兵八万,步卒二十万,水军十万,另兵船约七千余艘。金银钱粮大半存储在江陵城,其余各城也均常备有约一年的军需。”

曹操非常满意,随即向蔡瑁保证:“刘表在世时,曾想受封为荆州王,可惜不及称王便死去。本丞相一定奏请天子,早晚必封刘表之子刘琮一个王位。”

这天曹操心情特别愉悦,于是趁兴封蔡瑁为平南侯、水军大都督,又封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

两人深深谢恩,欣欣然而归,对于城国的降服竟无半点难过,反而因为得到曹操的赏识,觉得这是自己的幸运。

“丞相如何不识人至此?那样的奸佞小人,竟以高官相授,还将水军交与他们指挥?!”

两人返回之后,曹操帐下的谋士荀攸愤愤不平地大声抗议。

“我岂是不识人哪?”曹操远远听到后,只是歪了歪嘴,眼睛望着荀攸的方向,摆出一副不屑理论的样子说道,“我军兵士皆是北方长大的,擅长山野作战,水利及水兵之法、兵船的构造和修建等,可以说没有一人熟知。现在虽命他二人为水军大都督、副都督,只要不需要了,随时可以罢官去爵嘛。说到底,荀攸也太不懂得读人心了!”

这番话比起耳提面命的批评,更加令人羞愧难当。荀攸立时闭口不语,脸色早已赤红不堪,缩一缩身子躲到别人后面去了。

蔡瑁和张允一回到襄阳,立即向蔡夫人和幼主刘琮回禀:“曹丞相大喜,准备向朝廷上书,保奏授予主公王位。”将面见曹操的经过一一细说与两人听。

第二天,曹操命令所有人马进入襄阳城。蔡夫人领着刘琮,亲自到江边渡口跪拜迎接,并一路引至城内。

这日,襄阳城的百姓同荆州的文武百官一起,列队夹道,从城门一路排到殿前,敬香献花,恭迎曹操一行。

曹操端坐于大殿宝座上,趾高气扬,两旁则是心腹大将和近侍武士,将他拱卫在中央。

蔡夫人代替刘琮,将刘表的印绶和兵符用丝锦包裹着,献给曹操。

“如此甚好。对刘琮,后日定有重用。”

曹操说着接过印绶和兵符。文武百官一起高诵万岁,入城仪式方才完成。

仪式结束后,曹操从荆州旧臣中间将蒯越唤出,对他说道:“今虽得荆州,但我并没有什么高兴的,而获得足下相助,才是值得我由衷高兴的事情。”于是封蒯越为江陵太守。

接下来,又封五名旧臣为列侯,王粲和傅巽也被封为关内侯。

最后,曹操才转身向刘琮,言辞简慢地对他说道:“你可前往青州,本丞相封你为青州刺史。”

刘琮面露悲戚之色哀求道:“我不贪图官爵,但求能一直留在亡父坟墓所在的这个地方。”

曹操冷冷地摇了摇头,一口回绝:“不,不,青州是个好地方,离都城也不远。待你成年之后,本丞相定将奏请朝廷允你出仕为国分忧。你就不必多言,只管听从好了。”

无奈,刘琮只得跟随母亲蔡夫人,于数日后哭哭啼啼地离开故乡的国土,踏上了赴青州的旅途。一路上,只有老将王威等几个人相随,守护着车马前行,真是人心炎凉,时势之常。

刘琮走后,曹操唤来于禁,交与他一道密令。于禁带上五百余骑身手矫健的人马,在刘琮后面星夜追赶。

只见河川、无名的旷野,甚至连叫不上名的野草,全都被染成血红血红的—— 一场无情的杀戮就这样发生了。于禁率五百余名兵士,将蔡夫人、刘琮连人带车马砍得碎尸难辨,就像群狼扑食一样,登时日月无色,天空一片漆黑,凄惨的叫声沉入河水,传至旷野很远很远。

老将王威被众多兵士团团围住,虽奋力拼杀,终于寡不敌众,连同手下随从全被杀死,没有一个生还。

同类推荐
  • 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

    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一代风流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面前同仇敌忾、不屈不挠、众志成城、风雨同舟的艰难历程,反映了自人类社会有始以来倍受人们争议的“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问题,提出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人性”这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弘扬了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
  • 人群里有没有王元木

    人群里有没有王元木

    范小青是当代较为知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次获奖。《人群里有没有王元木》是其中短篇小说集,该书选取了范小青近年来在《作家》《天涯》等期刊上发表的新作。范小青的作品多从现实生活取材,书写科技变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挖掘现实的荒诞,关注人们的生存境况,艺术性较强。
  • 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

    中篇官场小说全集,收录了王跃文、肖仁福、许开祯、唐达天、洪放等几位国内一线官场作家的最新作品。本小说集所选作品均为最新作品,乃这些名家为出本合集特意写的新作品。
  • 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第四卷)

    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第四卷)

    本系列共分四卷,春秋霸主卷、赵国卷、齐国卷和秦国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你领略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恢宏历史,体验英雄人物的精彩人生。 春秋战国的历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个时代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比如勾践和屈原;陌生的是那个时代距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了,这段历史的故事和背景对我们几乎是一片空白。 虽然是很遥远很陌生,但是春秋战国历史却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学习的一段历史。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和民族文化就起源于此,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孩童时期”,深刻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
  • 夜归

    夜归

    他从拥挤的人群里看见父亲。他们围在出站口的铁栅栏门边,接客的,拉客的,大旅馆的服务员,小旅馆的老板和老板娘,开出租车的,蹬人力三轮的,骑电动摩托的,亲人、朋友和乞丐,父亲踮着脚,脖子越伸越长想从众多人头里冒出来,他的火车头棉帽子在昏暗的灯光下摇晃着十年前的光。
热门推荐
  • 指尖青春落寞成殇

    指尖青春落寞成殇

    人生在世,总是聚少离多,生离死别,一曲离歌,何以解脱?落寞的青春里,谁陪着走过风风雨雨?青涩的爱情,埋藏在心间,指尖的离殇,伴着眼泪搁浅在时间的海滩上!平凡的生活里,因爱而美.
  • 因为青春所以放肆

    因为青春所以放肆

    搞怪神偷夜神家财万贯偷遍世界、冷酷黑道正公子天天扛剑打酱油、英国王子不当王子跑来混日子、奥斯卡影后百变绝技一起逗比、天才医学家专爱做疯狂人体的试验药、高智商万项的天才家碰到感情一根筋、高冷清的奇女子其实很犯傻,这七个不同世界身怀绝技的少年碰在一起的有趣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会盗梦的扼斯先生

    会盗梦的扼斯先生

    地球不会灭亡,会灭亡的是人类。所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新寡绝美才女卓文君与大龄青年司马相如由相识相知相恋,一起约定惊世骇俗的私奔,演绎了历史上一段传奇浪漫爱情故事。被司马迁记入史记,大加称赞的真爱典范。
  • 古魄耀月

    古魄耀月

    灵脉分,司拿者,群起而灭,天下之大,无处能容,我为帝者,天下独大,司拿帝者,毁天灭地!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缭绕异物志

    缭绕异物志

    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有一本《异物志》,它记载了无数世间纯真的爱恋……
  • 养宠成夫

    养宠成夫

    故事是从一只傻狐狸捡回只鸡(凤凰)开始的,傻狐狸看着骨瘦如柴的鸡怎么都感觉现在吃了有点可惜,傻狐狸决定先养着,等这只鸡肥点才好下口,只是为毛这只鸡看她的眼神那么恐怖呢?“鸡啊鸡啊,你是公的还是母的?”一只傻狐狸蹲在华丽精美的鸡窝边上睁着水汪汪的大眼问。“……”鸡又怒又气又暴躁的啄了傻狐狸一口,老子是凤凰、高贵的凤凰。傻狐狸揉了揉被啄的前爪子人性化的坐在地上,前爪提起一只鸡腿一脸疑惑的盯着鸡屁屁看“怎么没有下蛋呢?尘尘想吃蛋!”某只不如鸡的凤凰爆红着张鸡脸翅膀紧捂屁屁怒道“唧唧唧(你妹的)……”从此傻狐狸过上了有宠有家、鸡飞狗跳的幸福小日子,直到很久很久之后都不明白自己养的鸡怎么就不和她这个主人打个招呼就变异了?你们有谁听说过鸡吃狐狸的吗?这世道是不是反了?
  • 总经理防止私营公司亏损倒闭的277条措施

    总经理防止私营公司亏损倒闭的277条措施

    本书以真实的商战事例为素材,融深刻的道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于一体,主要讲述防止私营公司亏损倒闭的措施。告诉读者当公司处于顺境时,如何保持警惕,学会居安思危;当公司步入困境是,如何转亏为盈,反败为胜,引导读者学会分析和总结隐藏在失败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公司正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