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3000000011

第11章 两河口(4)

当时的北京,是封建官僚的沃土,也是达官显贵们的花花世界。在他们眼里,一个穿破旧长衫的穷雇员是不会有什么奢望的,只是勤勤恳恳地干活,方能得到8块银元。

然而,就在这期间,******结识了比他小8岁的第一位妻子杨开慧,一位身材苗条,才华出众,同样崇尚革命的圆脸姑娘。杨昌济老先生觉得爱女与得意弟子结为伉俪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919年的春天,五四运动爆发了,当张国焘和大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时,******却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短暂地注视了一下,便悄然离开了北京。

究竟是因为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过于热烈,排斥了青年******,还是青年******与当时的学生运动存在着某种格格不入?

当蔡和森决定去法国勤工俭学时,******却毅然决定留在国内。蔡和森等赴法学生因******不能一道同去而深感遗憾。******说:“我觉得我对我自己的国家了解得还不够,把我的时间花在中国更有意义。”在这个观点上,他与杨开慧十分一致。他不愿拜倒在外国人的圣坛面前,而要始终执著地守候着这片古老贫穷的家园,并不懈地为它耕耘着。

离开北京,他去山东曲阜拜谒了孔庙,他看到了孔子的弟子们濯足的那条小溪和孔子幼年所住的小镇。他攀登了东岳泰山,游览了孟子的出生地。他曾在他的笔记《讲堂录》中抄录了孟子的话:“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然后他又去了梁山,去了《水浒传》中绿林好汉聚义的地方;然后他继续南下到了徐州,他目睹了《三国演义》中各路枭雄逐鹿的古战场,因为他曾如饥似渴地阅读过描写这些英雄的传奇小说;然后他到了南京,他环绕着古老的紫禁城漫步,考究明王朝的覆灭和太孚天国的兴起。这期间,他唯一的一双鞋被人偷去,不得已他只好把自己的一件棉衫当了才平安到达上海——他是专程赴上海送他的同窗好友们乘船去法国勤工俭学的。

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在这些漂洋过海的热血青年中,有他挚爱的好友蔡和森、肖子升;有蔡和森美丽的妹妹蔡畅和李富春(此时这对情侣都在一方面军);有蔡氏兄妹的年逾五十却毅然陪同他们赴法留学的母亲——正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后来艰难的岁月里,凭借一双中国妇女纤弱而灵巧的手,用刺绣帮助这些勤工俭学的孩子在法国生存。

当轮船徐徐开动时,******大声向蔡和森他们喊道:“努力学习为救国!”

巨轮远去了,******久久地站在江岸上,沉重的脚底仿佛生了根。

但他是愿意他们去的。在遥远的西半球,那个徘徊着的共产主义的幽灵对于当时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中国追求理想和出路的青年们呈现着一种黄金灿烂的光明。

而中国,仿佛是一片沉重压抑着的苦海——这正如******给这批留法学生中卓越的女青年向警子的信中所言:“政治界暮气已涤,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涂,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在那封信中称向警予为“警予姐”。这位相貌隽秀、热情奔放的潇潇湘女,在巴黎与蔡和森相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结了婚。在他们的结婚照片上除了新郎新娘之外,前面还放着一本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照片下面顺序写着“向”、“蔡”两个字,这两个字包含着有趣的双关意义:既是他们两人的姓,又可解释为“向上的结合”。大家看到新娘的姓写在新郎的前面,既惊讶又赞同。然而在革命者中,这对夫妇的命运最为惨烈。向警予(1921年10月与蔡和森等一起回国)在汉口的法租界被捕,并被押交给国民党。国民党于1928年5月1日清晨4点杀害了她。蔡和森是于1931年在香港被捕的,也被押送给国民党,刽子手们残忍地把他的手脚钉在墙上,用棍棒把他活活打死。死后还把他的前胸和肚子切成了碎块。

******在上海比在北京更感孤独,生活更为艰难。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已成为西方商贸争占的门户,然而这里却是西方人和高等华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天堂,且处处弥漫着拜金主义和洋奴文化的气息。为维持艰难的生存,他不得不在一家洗衣店里当帮工。他为有钱的洋人买办洗烫衣服并来回取送——他由此体验了“无产阶级”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但这个时期是******后来认为的“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时期”。他在这里拜见了他当时生活中的第二个“楷模”陈独秀——这位革命的教授正为筹创中国共产党而忙碌,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回湖南做党的发展工作给予的热情指导,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1年夏天,******作为湖南代表返回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因为有可疑人的出现,从上海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也就在这次会上,******与张国焘又一次见面了。但张国焘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三年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雇员的湖南乡下人会同他一起坐在这里开会。

会议结束后,张国焘负责城市工作和工人运动,******即又回到湖南——虽然他也搞过一段工人运动(如与李立三、刘少奇等发动和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担任湖南工会总干事),但他很快把目光投向了农村,他认为搞城市工作不是他的“长项”。杨开慧陪他一同去了乡下,足迹遍及湖南六七个县。他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为他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思想打下了基础。尽管当时的**********对他的这份报告表示怀疑和反对,而******没有丝毫动摇,坚定地高举起农民运动的旗帜。后来他曾对埃德加.斯诺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

张国焘出身子一个乡绅地主家庭,祖籍原是江西吉水,明末清初时迁到湘赣两省交界的萍乡上栗市。

这是一个世代书香,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曾做过几任道台;祖父是翰林,也做过几任知府;就是他的父亲张嘉铭,也是一位孝廉公;他的叔父在民国以后曾做过国会议员。早在搬迁前,“吉水张府”不仅在吉水县,就是在江西省也是很有名望的。到了张嘉铭时,也是萍乡上栗一带最大的拥有近千顷土地和山林的客籍地主。

就张国焘的出身说,实可称为高贵双全的纨绔子弟。但他也并非秉性特异,自幼同情贫苦穷人,厌恶富贵之家。恰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富有的家庭,才使他受到充分的教育,在江西中学毕业后,便考入国立北京大学。从此,他背叛了自己的家庭。

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变动的前夜。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惊醒了苦难的中国人。辛亥革命后,封建帝制的崩溃与复辟,一场新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北京大学内,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在进行各自的宣传活动。陈独秀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扬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向封建顽迷思想奋战。李大钊更进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指点迷津,他们是当时思想界的“明星”。青年张国焘深受陈、李思想熏陶,崇尚陈独秀提出的只有科学与民主“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主张,转而对李大钊倡导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兴趣。以至于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成为名噪一时的学生领袖。

1921年7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当选为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组成了党中央领导机关。这年张国焘24岁。

血气方刚的张国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抱定“誓死不悔之决心”,为了信仰的主义,而愤然地与父亲脱离父子关系。香港《社会新闻》这家报刊曾于1949年登载的署名“木真”写的《张国焘事略》中,有这样一段撰文:

特立加入共党后,即努力为共党工作,置学校功课而不顾,甚至久不到课。未几,京汉工潮起(即二七大罢工),特立奔驰于京汉道上,大为出力。但因此受地主军警之注意,卒于是年4月间,在北京被捕。当警察往彼寓搜捕时,彼方与其爱人黄理平(即杨子烈)交颈而眠。被捕以后,曾惨遭非刑,但卒不肯供一词,军警当局,亦无可奈何,其后由其父执某巨公保释。

特立父亲名张嘉铭,为吉水之第一个大土豪,平时鱼肉乡民,为特立所深恶痛绝。自彼接受陈李思想之熏陶、加入共产党后,对其父更为不满。但其父仍不乏爱子之心,故当其入狱后,其父虽在原籍,仍为之极力营救。特立之能出狱,未始非其父之力,但此事殊不能挽回特立对其父之感情。彼出狱以后,即不与家中通音讯,其父颇为焦急,亲自至京访寻。偏觅一星期之久,始将特立住址找到,按址往访,时特立方在寓中起草文件,见其父猝至,颇为惊异,亦极不快,怒叱曰:“嘉铭,你来干什么?”叱父以名,在旧道中人视之,实为大逆不道,故其父怒极,以掌击之,特立还击,父子立起战争。幸寓中人劝解始罢。其父出,即登报驱逐其子,申明脱离家庭关系。从此富豪公子,变为无家可归之流浪者矣。

……

1924年1月,张国焘因在****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落选了中央委员,心情抑郁地离开党中央机关,调到北京从事铁路工人运动。2月初,全国铁路工人代表大会在京秘密召开,张国焘担任总干事。

工人运动的复兴和发展,遭到北羊军阀政府的极端仇视。5月初,直系军阀北京卫戍总司令王怀庆发出通电,要北洋军阀政府通令查禁“过激运动”。5月13日,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据沪探称,此间过激党禀承孙文,联络苏俄,实行共产主义,派遣党徒,分往内地”,遂派出军警包围汉口德润里23号湖北共产党组织的秘密机关和刘芬律师事务所,逮捕了共产党员许白昊、刘芬和原京汉铁路总工会委员长杨德甫等人,并通缉包惠僧、项英等。杨德甫投敌自首,供出了北京全国总工会的秘密机关和张国焘等负责人。

北羊军阀政府交通部当即通知京师警察厅“严密查究,以遏乱萌”。

5月21日凌晨,京师警察厅派出侦缉队,前往后门铁匠营2l号查抄总工会秘密会所。因张国焘不住在这里,遂又去腊库16号杏坛学社内逮捕了张国焘和他的妻子杨子烈。京师警察厅总监薛之珩在给内务部总长的呈报中,记载下了拘捕张国焘等人的经过:

窃准交通部密函内开,据京汉路局呈称,武汉稽查处拿获工会党魁杨德甫等,讯据供出京、沪等处组设工党通讯机关并主要党人姓名、住址,抄录名单密呈。查单中所开北京机关设在后门铁匠营21号,主任张国焘、张坤(昆)第。当即速饬侦缉队,按照所开地点,驻往拘传无著,仅传得彭子均、李凤林二名,当场搜出全国铁路总工会委状一纸。询其张国焘现属何处,佥称不知。复督饬该队,赶紧设法侦查。嗣在腊库16号杏坛学社内,查获张国焘同一女子杨子烈奸宿,当场搜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决议宣言书,并信函多件。①(《北洋政府东师警察厅呈报拘捕张国焘文》(1924年5月24日)《历史档案》1981年第二期。)

同类推荐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 苏轼文集4

    苏轼文集4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艺林旧事

    艺林旧事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历史掌故的笔记小品上百篇,郑逸梅以写掌故名家,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文楼村纪事

    文楼村纪事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福莱轩咖啡馆点燃火焰的姑娘我想看见光词语的变迁墙根之雪我们那儿的生死问题等。
  • 秦少游词精品

    秦少游词精品

    《秦少游诗词文精品丛书:秦少游词精品》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能力为导向,查阅了大量最新出版的旅游教材、专著、报刊,并广泛听取业界的宝贵建议,把握旅游发展最新动态,采用最新数据和资料,力求教材起点高、立意新、信息新、案例新。重点体现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互动性与参与性。《秦少游诗词文精品丛书:秦少游词精品》特别注重文字表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逻辑、层次清晰,内容精炼而丰富。
热门推荐
  • 七仙绝吟

    七仙绝吟

    上古,有仙陨,身化七宝,谓七仙绝遗。七仙绝遗,千年一现。得仙遗者,证道可期。恰逢千年,东部盛州,仙遗出世,正邪两道,纷沓而至,一场腥风血雨千年之后再次延续……
  • 掘墓征途

    掘墓征途

    由一个快递寄来的指环导致的开始,师父的失踪、沈三秋的生死未卜、还有寄件人K先生,让几个还没出师的人不得不去沙漠,却卷入了一场漩涡。
  • 天沙

    天沙

    宇宙浩瀚,即便是精通空间的圣者也探不到边际,生命坚韧,即便是再弱小的族群也在谋求延续。楚源,一个出生在边陲星球的少年,想要成为强大的元能修炼者,因为它能带来力量和长生,这是人们最渴求的。命运满足了他的愿望,梦中出现的一团光芒给了他一个实现自己愿望的机会,那么他得到的又将会是什么。
  • 逆秦传

    逆秦传

    秦!一个强大有短暂的朝代!始皇帝死后,大秦犹如大厦将崩!战乱四起,风雨飘摇!而这一切都被一个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看在眼里!大秦是如历史一样走向灭亡……还是……大秦不灭;秦魂不朽!
  • 庶女争霸:帝后并尊

    庶女争霸:帝后并尊

    大晋洪熙年间,乱象纷纷,末世将至,豪门庶出女孟丛云为了弟弟免于被卖到勾栏做奴隶,奋死反抗,从帝都杀出一条血路,流落江湖,意外卷入十余年前的隐太子叛乱的余波当中。在历经无数苦难之后,终于在幽北站稳脚跟,并最终协助隐太子之子成功上位,收复北方失地。乱世儿女,剪不断的情缘鸳梦,家国天下,流不完的英雄血泪,重塑山河,说不完的爱恨悲歌。当万千俯首的北疆云帅戎马归来,王座之下,终究是忘不了那一袭身影从千军万马中走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荒古仙墓

    荒古仙墓

    纪元破灭,万族难逃。地球男子叶秋枫机缘巧合被卷入这场浩劫之中,但这一切充满了谜团,为追随先祖的道路一步步解开心中的迷惑。最终发现原来众仙也不过是猪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求复婚

    总裁求复婚

    只要闭上眼,她便会忍不住想起,那天晚上,他差点对她动手的场景。周遭的一切都是昏暗的,但他冰冷的俊脸和扬起来的手却如此地清晰,现在她只想离开他。
  • 我在异界当大佬

    我在异界当大佬

    穿越诸天万界,征服星辰大海,凌驾最高维度空间,成就无上大佬!
  •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我们下一步要做得是,将卸下来的军衔,臂章,胸章,以及现在身上穿着的常服交到司务长的办公室,然后换上退伍服,度过最后两天的部队生活。我们穿着没有军衔的军装,以方队的形式,齐步走回各自的中队;没有了鲜红肩章的我们,看上去像是排队搬树叶的蚂蚁,我们穿着的黑色三尖头(皮鞋),像是蚂蚁一样,而我们身上纯绿色的衣服,就是蚂蚁身上的树叶;队伍排了好远,井然有序的,齐步走着,并撕心裂肺的喊着口号:“1!2!3!4!”回声在寂静的支队大院中,显得那样刺耳,但更刺痛了我们的心。两天后,我带着不舍,脸上挂着泪,在战友的送别下,上了开往车站的大巴;支队的大院因为老兵复原,显得那样的空荡、寂静,只有零星的几个士兵,在拿着扫把扫柏油路上枯黄的树叶。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这些叶子中的一员,因为服兵役年限已到,不得不退伍,就像叶子枯萎,不得不掉落;留在树上的,是那些对主杆不舍的叶子,它们仍是绿色,仍吸取着树汁、营养,就像留下继续服役的军人,仍穿着绿色的军装;我不知道用何种心情表达我成为了地下的叶子,但我知道,即便我走出军营,但我的叶脉,仍会是那样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