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3000000018

第18章 芦花.芦花.芦花(2)

自懋功会师后,他除了对一、四方面军实力的悬殊做到了“心中有数”以外,便就对权力的驾驭上暗自与毛、周、朱等人作了一着“知己知彼”的揣度:

******城府很深,一肚子农民式的精明,但他确是中央红军的创始人,在红军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威望——他的不被共产国际和中央几任当权者承认以致反对的游击战略和技术,确实使红军受益匪浅!所以,遵义会议又请他出山。看来这个人很不好斗啊!

哦,******,这可是一位有着高超斗争艺术的政治老手,且具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性格,是不可多得的能排难息争解决纠纷和照顾全局的角色。尽管周具备了作为统帅的诸多品质,但缺乏独立决断能力,缺乏森然无情的权术和无毒不丈夫的手段——无情未必真豪杰和无毒不丈夫,并不是截然相反的东西。

对于朱德,实在是太熟悉了!此公颇有将帅风范,德高望重。南昌暴动失败后,身边只剩下28个人,而“****”名字的合称似乎就是中央红军的大脑和意志的体现。尽管如此,他仍像一位农民式的老军人一样处在不被重视的地位。譬如他既是红军总司令,又是中革********,可是在“最高三人团”时的决策圈内就没有他。

至于博古、张闻天等吃“洋面包”长大的布尔什维克们,张国焘从来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如此比来比去,强烈的自信心和权力欲使他足以认为,他的驾驭全局统领千军万马的帅才,丝毫不比毛、周、朱逊色,甚至还要高出一筹——这且不说他眼下手里拥有8万兵马可作为争夺交椅的“资本”,但凭他在屡次********中所表现出的练达与娴熟已见端倪。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当我们拭去岁月的尘埃,审视历史上的一些风云人物时,我们不难察觉:谋取权力,并不是贬义词。因为大人物们有了权力才能有所作为——他们几乎人人都十分自信地认为自己具有经天纬地安邦治国之才,都想用自己的巨手推动历史巨轮前进,而不是**********(至少在当时看来是这样)。为了这个目标,许多权势达到绝巅的领袖人物,而不惜用各种手段来清除政敌!戴高乐在这一点上是直言不讳的,他说:“政治家应该懂得何时要装聋作哑,何时要诚恳坦白……只有在采用了千条良计并作出种种庄严承诺之后,他才会被委以全部权力。”他还说:“每个实干家都具有强烈的私心、自尊心、冷酷无情和狡诈的本领。如果他们能以此作为达到伟大目的手段的话,所有这些都可以得到谅解,甚至还会被看作是优秀品质。”由此看来,不择手段地清除政敌之“恶”与自己权柄在握之后实现伟大目的之“善”,便统一在作为领袖人物的身上。

此时此刻,张国焘何止不是这般想的呢?他到了鄂豫皖借肃反之名除掉那么多的“政敌”,不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吗?

他更深谙,在一切服从于战争的时期,操握了军事领导权,也就等于操握了党权和政权。

他决定去芦花。

为此,他与陈昌浩密谈小酌了一番。“现在,我们是要与他们争一争了!”陈昌浩说。

他要陈昌浩延宕行动,见机行事,尔后他策马启程。

芦花山地的初秋绚丽多彩,令人心荡神摇。丛林小路上落叶缤纷,收割青稞后的田野里蒲公英铺遍了地面,成群的山雀不时像一片灰云似的落进田间,捕啄飞动的蚱蠓和收割后的余粒。

在这沐浴着温馨的秋阳里,给人一种超尘出世的舒泰、安逸的幽静感。如果没有敌机偶然临空,人们简直忘了日益迫近的战争就在不远处进行。

离芦花镇不远有一座庙院,叫黑水寺。看上去很古老了,显得特别苍凉。上百年的风吹雨打,门窗已经糟朽,墙壁斑驳陆离,看上去像老人脸上布满的黑斑。两株高大的古柏,树冠虬蟠,啸傲长天,显得很有气派。左路军的一、三军团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张国焘到达芦花,没有马上到中央机关驻地去见毛、周、朱等人,而是让黄超向他们报告了一下,便在黑水寺附近的村舍里住了下来。那里驻扎着徐向前的前锋部队。

张国焘住下后,自然要到黑水寺看望一下兄弟部队。望着两株高大的古柏,他笑笑,似乎就想到了两位大将——****和彭德怀。他俩率领的一、三军团是中央红军的两只铁拳。

在左路军指挥部里,他只见到了****和******。此时彭德怀、聂荣臻正与徐向前在维谷河畔。

在此之前,张国焘与****几乎没有任何交往,但他知道这位年仅28岁的军团长是个很会领兵打仗的帅手。

一见面,张国焘分外亲热地握着****那双像纤弱女子一样的手——他简直不敢相信竟是这样一双纤弱之手对千军万马的操握是如此挥洒自如!

“育容老弟,久闻你大名啦!”

****淡淡一笑道:“哪里哪里,张主席过奖了!”

在高大魁梧的张国焘面前,身材瘦小的****简直像个娃娃。

接着,张国焘同******握手、拥抱,高兴地开玩笑说:“哈哈,表弟,四年前你我可没有约定要在这里相会哟!”

******笑着说:“人生何处不相逢嘛!表哥你如今成了一路‘诸侯’,令表弟当刮目相看啊!”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就认识张国焘,那时张国焘是****驻第三国际的代表。1931年俩人先后回国,******在上海任中央宣传部长,张国焘是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俩人以表哥表弟关系作掩护相往来,过从甚密,感情也不错。故而见面便以表哥表弟戏称,侃侃而谈。

在院内休整的一些官兵听说是张国焘来了,纷纷聚拢过来,以示欢迎,也以此想看看大名鼎鼎的“张主席”是何尊容。******见此情景,诚意地邀张国焘给大家讲讲话。周围立即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盛情难却,张国焘也不便推辞,向大家挥挥手,即兴讲话:

“一、三军团的勇士们,你们为中华苏维埃而战,千山万水留下了你们的足迹和你们的荣誉!你们没有快枪重炮却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没有桥梁和船只照样跨过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没有棉衣和防寒用具毅然翻过了大雪山,由于敌人的封锁,你们常常忍饥挨饿,还要日行百里急行军!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只有坚强的苏维埃战士,才能够忍受你们所忍受的一切!勇士们,我谨代表红四方面军向你们致敬!……”

这些极富感情色彩和鼓动性的演说,燃起一片爆竹般的掌声和如火一样的战斗激情。

但张国焘瞥见作为他们最高指挥官的****只是象征性地冷慢地鼓了两下掌,几乎没有发出声音来,这使他感到有点不悦。不过他晓得,****是那种性格沉静、内向而含蓄的人,这种人从不轻易展露自己的心胸,也很少有披肝沥胆的朋友。孤独是他的外在表现,也是工于心计的内在特征。这种孤独,有时让人望而却步,给人一种阴沉感。但这种人往往是有绝对主见的。

在懋功开会时,张国焘就有所了解:遵义会议后,****反对过******,而且是公开地反对过。遵义会议虽然使******进入了领导核心,但是,代替博古负责中央领导的是张闻天,代替李德在军事上有最后决定权的是******。后来由于******提议成立新的三人团来全权指挥军事,在突破乌江前,中央才决定以******、******、王稼祥成立三人指挥小组。虽然四渡赤水是******军事指挥上的一个杰作,但是****并不满意。他认为这种连打败仗之后近似故弄玄虚地把部队拖来拖去未必高明,他说为什么非要四渡?三渡行不行?会不会有比四渡更好的摆脱敌人的办法?在会理会议前,他写了一封信交给******,要求毛把战场指挥权交给彭德怀。******讥笑****道:“你知道什么,你还是个娃娃。”****是******的宠儿,看来并没有因为他写了反对信动摇了毛对他的信任。****能打仗,而且善打硬仗、恶仗。

的确如此。****在24岁指挥他的一军团时,并不感到吃力。只是觉得比他当团长、军长时更加得心应手。他相信“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也相信“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格言。对于两军交战厮杀,他最关心的是战斗胜利而不是牺牲多少人,对于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已是见惯不惊。在战场上他是纯理性的,静如止水,从不感情冲动,绝不因巨大胜利而趾高气扬,也不因伤亡惨重而痛心如焚。他喜欢大手挥洒,不断地投入兵力,犹如向战争之炉中投入干柴,绝不悲天悯人。******咒骂他是“战争的魔鬼。”十几年后,号称百万大军的第四野战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时,他似乎才觉得稍稍伸展了些手脚。他从不侈谈拿破仑,也不十分崇拜斯大林——尽管他曾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成为勃留赫尔元帅的得力干将,被斯大林赞誉为“中国最杰出的统帅”。但他懂得他们不仅是军事家,首先是政治家,自己也必须是这样。在这一点上,他似乎比彭德怀和其他军事家们更懂得什么是政治!

“值得永远信任的只有自己。”——这便是****的格言。

然而,历史把他推向荣耀的巅峰之后,又把他卷进罪恶的深渊。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迈到万米高空,又刹那间从云端跌落下来粉身碎骨!****的结局,画了一个仓皇而惨淡的句号——逃跑;同时也画了一个沉重而巨大的问号——是什么样可怕的外力与自身的思虑,促使他采取了“折戟沉沙”之下策?!

张国焘与****的会面收获不大,只喝了半杯清茶便回到自己住处。

他想到了彭德怀。

他觉得与生性腼腆、含蓄、阴沉的****相比,彭德怀的性格则粗犷豪放、爽直明快,看上去像一头倔强的牛。在两河口开会时,他已宴请过彭德怀,觉得这个人比较好交。

他派黄超带些礼物去维谷,向彭德怀表示慰问。

黄超遵命,马上赶到了维谷彭德怀住处。

一见面,黄超就让警卫员把礼物送过去,笑容可掬道:“彭军团长,听说前线给养困难,张主席派我特来慰劳,请笑纳。”

彭德怀接过礼物一看,原来是几斤牛肉和几升大米;另外还有一只小木盒,托在手上沉甸甸的,打开一瞧,嗬!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银元,足有200多块。于是说:“黄秘书,你这是干嘛?牛肉和大米我收下,可送这些大洋我怎么好意思收?”

黄超有意压低声音道:“这是张主席特意让送给你的。”

彭德怀哈哈笑道:“是吗?谢谢他了,对我这么关心。”

黄超说:“张主席对你很了解,很赞赏你的军事才能,说你能打仗。”

彭德怀说:“我这个人主要是胆子大,不怕死,仗有打赢的时候,也有打输的时候。”

黄超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嘛!噢,听说会理会议毛主席发火啦?”

彭德怀瞥他一眼,笑了笑说:“黄大秘书晓得的还不少呢!”

黄超说:“只不过听说你在会理会上挨了批评,替你抱不平。那是****写的信,提出要毛主席让权,与你何干?”

彭德怀说:“呵,那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仗没有打好,大家非常疲劳,有点情绪!”

黄超进一步问:“听说毛主席对****批评很厉害,连洛甫总书记也被点了名,是吗?”

彭德怀心里不禁起疑:他打探这些干什么?为何对党内的一些事情这么关心?既然如此,不妨向他道个明白,免得对有些事以讹传讹,不利团结。

于是,彭德怀呷了一口浓茶,嗜好地咀嚼着茶叶说道:“****是应该批评的,那时提出改换领导不对嘛!其实,****给中央写信,建议我当前敌指挥,我并不晓得。”

黄超脸上挂出一丝讪笑,说:“毛主席的疑心也太重,生怕别人又来夺他的权。”

彭德怀马上严肃地说:“话可不能这么讲,那时大家的心情都有些烦躁,老毛也着急啊,担心党内又出现分裂,闹不团结。老毛虽然批评得重了一点,这叫‘矫枉过正’嘛。”

黄超说:“既然这样,按说你应该在会上声明一下。”

彭德怀说:“这有什么呢,大家在一块争吵,跺脚骂娘是常有的事。再说,事久自然明嘛!”

黄超恭维说:“彭军团长真是气量宽宏啊!如今两军会师,应该在此好好休整休整,把组织和指挥班子配置好。西征以来,人困马乏,中央力主北进,困难确实很大啊!”

彭德怀说:“对于北进,中央是作了慎重考虑的。川西一带,人烟稀少,物资匮乏,不宜部队生存,又无回旋余地,加之老蒋又调重兵围堵过来,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再说,张主席也是同意北进的嘛!”

黄超辩解说:“张主席虽同意北进,但认为时机尚早,条件还不成熟。”

彭德怀听出来了:怪不得陈昌浩率右路军行动迟缓,原来他们在打退堂鼓!

黄超见他沉思不语,又讪讪地说:“想必彭军团长知晓,三国时孔明的‘欲北伐必先南征’之策。”

彭德怀笑了笑说:“哦,那是诸葛孔明为了巩固蜀国后方的计划,而我们并无南下建立根据地的意图,因此,南征没有必要。当然喽,如果说南下一举即得,谁不想坐在成都吃大米哩!”

黄超显出忧心忡忡的样子说:“大军北上,境地险恶,又会遇到马家骑兵袭击,我们没有同骑兵作战的经验,难以制胜。”

彭德怀说:“现在谈起这些,还为时尚早,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会有办法。黄秘书不必杞人忧天嘛!”

交谈收尾时,黄超亮出“底牌”,说:“老彭,临来时张主席特意交代说,你的部队从江西出来,一路冲杀,打得很苦,损失颇重,可从四方面军调过来三个师,归你指挥。”

彭德怀把眉头皱紧了,就觉得有一团破棉絮样的东西塞进了胸膈里:难道红军是哪个人眷养的军队吗?可以不经最高指挥机关研究批准,凭个人意愿随随便便调动——就像牛肉、大米和银元一样的送人吗?只有军阀才这样做!我彭德怀若要当军阀,何苦搞平江暴动,参加红军呢!

同类推荐
  • 人间最美是柳词

    人间最美是柳词

    他是坠入凡尘的仙子,他是放荡不羁的浪子,他是诗书满腹的才子;他奉旨填词,他偎红倚翠,他宦海沉浮,他羁旅劳顿,他孤独地走,他寂寞地哭。他很穷困,却又富有,他很卑微,却又伟大,他很惆怅,却又精彩。这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古词人柳永。亲爱的读者,一起读读柳词吧:抛了光阴,忘了年毕。
  • 红枫叶

    红枫叶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走过坎坷波折,历经沧桑风雨,用自己的热血青春打造了共和国的繁荣昌盛,为国家、社会无怨无悔地奉献了一生。在国泰民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很多老年人退而不休,老当益壮,通过各种形式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著书立说是部分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表现形式。相对于青年人来说,老年人在从事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更大,有些人视力已经下降,但还借助老花镜和放大镜查找资料;有些人体力不支,需要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书稿的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的书稿不单单是知识、情感和智慧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毅力、精神和境界的体现。这些书稿是留给后代的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让这些书稿付梓,立言于世,泽被后人,又是件具有“抢救”意义的事情。
  • 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

    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三,收录了作家2000年至2015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敏锐的感觉和哲理化的沉思,梳理过往的一切,在田野上一览生命的细节和丰富的品质。既有生命的体悟,又有生活的启发,既有乡村的细节,又有城市的冥想,语言凝厚,意味悠长。
  •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本书是《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书中所选文章均为我国200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美文。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本书主要内容有:《22年前的24小时》、《漠风雕镂的“古城”》、《黄河边上的那条白狗》、《记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儿》、《长山(外一篇)》、《南中国有个叫周庄的水乡》等作品。
  • 文苑精品: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文苑精品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文苑精品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热门推荐
  • 暖婚盛宠:老公,请矜持!

    暖婚盛宠:老公,请矜持!

    【有萌宝,双洁甜宠1v1】闻说薄氏集团掌权人生性凉薄狠厉,不近女色,是京城名媛们可望不可即的梦。但更有传闻,他曾经爱一个女人,爱到发狂,倾尽全城,只她一人。——那个女人曾让薄之川一眼倾心,夜夜笙歌,从此君王不早朝。简莳郁闷:“……那为什么我能睡了他又拐走他儿子?”*失忆的简莳,没有过去,未来成谜,却莫名招惹了薄之川。家人视她如草芥,生生将她作为玩物献与他。她却在薄之川的掌心里,被极尽撩拨,整日……腰酸腿软。还附赠一个小包子,抱着她的腿求宠爱?从此,脚踩炮灰,手撕白莲,虐渣撩汉两不误,还有腹黑包子“助纣为虐”——潋滟双眸流转之间,她妖娆再现,肆意张扬,一步一步,重临巅峰!*有人说,简莳不过是个替身,鸠占鹊巢。第二日,薄之川拥着她,在全国人民眼前郑重宣告——“简莳是我唯一的女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相信我,很好看,不甜不要钱。】【女主逐渐变强,恢复记忆后超级牛逼,欢迎跳坑。】
  • 干渴的地球

    干渴的地球

    当春姑娘来临,花儿争艳、芳香满怀的时候,你一定不愿看到、闻到旁边河流流淌着黑臭的恶水。
  • 农门贵女:相公娇又白

    农门贵女:相公娇又白

    英江书院。有人是来学知识的,有人是来谋名声的,还有人是来混日子的,偏生安菀不一样,她是来钓男人的!没错,就是那个娇娇弱弱,白白嫩嫩的爷们......听说美人都喜欢英雄救美的戏码某菀拦着昔日好友笑的阴险“柳若依,你假装病一下,姐姐嫁出去,包你吃香喝辣。”听说柔弱小相公都喜欢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某菀一身利落男装,追着书院满地的鸡鸭喊打喊杀。......
  • 人杰召唤系统

    人杰召唤系统

    苏羽迷迷糊糊中醒来,缺发现他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自己的灵魂却占据了一个十五六岁正在逃避战乱的少年身体。跟随他来的还有一个系统,从此,华夏人杰纷纷现世于这片大陆。杀神白起!无双吕布!毒士贾诩!鬼才郭嘉!貂蝉!妲己!……赵云:“陛下,给子龙一匹良驹,臣杀敌军一个七进七出!”
  • 那些年,我们不曾忘记

    那些年,我们不曾忘记

    在那个纯净而又激情燃烧的年代。穆启山家有两小子和一姑娘。个个长得着实让他人叹服,不似将军就是似仙。不想,有一天,刚当上大队会计的大小子随大队书记去县城开会带回来一通知,有知青要来......
  • 王小丫穿越记

    王小丫穿越记

    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此时位于南宸国皇宫最偏远的冷宫,站着破旧窗口的萧玉儿神情凄婉,这一夜,恐怕他是不会来了。“娘娘,夜深露重,仔细别染上风寒。”说罢一直伺候在身边的嬷嬷叹了口气,将一件破旧的床单披在她身上,又劝道:“娘娘,天都快亮了,您不歇息,孩子也得歇息,不是吗?还望娘娘看在小皇子的份上,多加珍惜自己。”
  • 北宋不南渡

    北宋不南渡

    靖康之难,东京被围,主角穿越成信王赵榛,到底如何在这超地狱难度的环境中脱困?
  • 灵动破镜

    灵动破镜

    万世一眼而过,世间醒来只剩我一人,爱人你去了哪里,为何世间都已变了模样,我到底为何苏醒,是踏破天地,还是寻找未来。本人由于第一次写书有点事情所以再所难免这一本希望大家支持求!!!大家支持。
  • 《燕儿何处归》

    《燕儿何处归》

    他是背负仇恨的复仇者。她是天真可爱文雅的公主,当两人擦出爱情的火花,她又会怎样融化他心中的仇恨,两人的爱情是否会开花结果
  • 现世皇妃两世情

    现世皇妃两世情

    这是一个,现代与古代交插的故事。如果喜欢现代,可以只看奇数章如果喜欢古代,便可以只看偶数章。但还是希望你能全部点开,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交融的故事。。。。曾经,以为那不过是一场梦了千年,也难以遗忘的梦。曾经,以为可把那个人忘记,但最终,却还是忘不了那刻骨铭心的痛。碧梦瑶,一个孤单的活了千年,一直忘不了他的独身女子,却在现代滚滚的红尘中,再与他们相遇。是爱,是恨,是纠缠还是最终依然要悲剧结束?一千年的梦,梦了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