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39100000006

第6章 著书之秘

这是一篇富于想象而文情颇为热闹的诙谐小品,它既继承了西欧十七八世纪以前许多作家贯用的写法,也代表着作者文风的另一个方面。文章对那些“向古书中作贼”、“窥陈编以盗窃”的人们作了尽情的嘲弄,其中正面谴责语不多,而谴责之意自见,因而在艺术上是较有特色的。文中有一段替这种行为回护的话,尤属妙文,几可视作为抄袭的一篇辩词,或谓之“抄袭一辩”,是历来少见的提法,不仅角度奇特,见解新颖,思想上也极具深度;它实际上是一篇广义的抄袭论,这对我们今天界定这一概念(或完善这一概念的界定)或许仍不失有参考和启发作用。

如若辛耐西亚斯[45]之酷评不为过分——“盗窃死者之劳动乃是较之盗窃其衣物为更重之犯罪”,试问众多作家又将何以自处?

——布登[46]《忧郁之解剖》

我一向对出版物的那种生生不已的巨大孳生繁衍能力充满着惊诧之感,心中不解何以许多看来天赋异常苛刻的枯涩头脑竟然连篇累牍,著述极富。然而随着一个人的阅历渐长,涉世日深,他也就慢慢见怪不怪了。这时他对往昔不少大惑不解的事情都能不断寻出其背后的简单原因。我自己也是如此。我在巡游于这座大都市[47]的期间便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种场景,因而使我从中颇得著书之秘。于是多年疑团,至此也就冰释。

某个夏日,我曾踯躅于大英博物馆[48]宏阔的陈列室中。是日天气炎燠,人们在这种天气进博物馆诚不免会有些心情懒散;这时我也不过随意四处看看,时而伫立于展览矿石的玻璃橱前,时而呆呆凝注着木乃伊上的象形文字,不然便是仰视着崇顶之上的神秘的图画出神,而同样不解其意。当我正在这样游目闲眺之际,远处房间尽头的一扇门忽然引起我的注意。这门平时关着,但也不时开启,这时一些面貌古怪,通常身着黑衣的人遂悄悄潜入而穿行其间,至于周围的事物他们则绝少寓目。这一切都给人以一种神秘之感,因而使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遂决意到那狭窄通道的尽端去探索一下背后的隐秘。我前去推门,而门也应手而开,那情形正仿佛一扇着魔的古堡之门在某位游侠骑士的面前竟欣然敞开。这时我已进入到一间宽阔的厅堂之内,四壁图书满架,庋藏丰富。各书架与上楣之间则遍悬着气象阴森的古代作家肖像,厅内张有长案多条,其间广设座位,以供阅览书写之用,而这里也正坐着许多面色苍白的勤奋学者,他们一个个埋头于尘封厚厚的卷帙之中,不是苦寻勤索,便是忙作札记。一种噤不作声的阒寂弥漫在这座神秘的广室之中,这时唯一可以听到的便是笔端在纸上的丝丝声,或者某位宿儒大师在欠起身来翻动手中巨册[49]的篇页时的一声轻轻的喟叹;想来这种空洞与乏味之感也是从事这类高深研究者们所难免的吧。

研读中间,一位学者不时会在一小笺上匆匆作字数行,然后摇铃,这时一佣魔[50]立即前来承旨,不出一言地将纸收下,遂即退出,而不过一晌工夫,已将若干巨册捧来;见到这个,那学者也不问其他,便一头扑了上去,活像一只鸷鹰一般,张啄举爪,饥不可待。故我此时已完全相信,我所见到的确属一伙潜究秘术的麦奇[51]无疑。这眼前情景不禁使我记起一则古阿拉伯的故事,内容说一位哲人被幽禁在一座深山的书斋之中,而那座山门一年仅开启一次;这里举凡一切宝典秘籍,他都叫那些鬼怪给他携来,一一遍览。这样,得到一年尽头神门重启,放他出去之际,由于他已经术参造化,学穷天人,他遂能高翔于一切流俗之上,而具有呼风唤雨的神力。

一番好奇既经勾起,我便也不再客气,即将适才所见种种,向着一名即将离室的佣魔虚心求教。这样经他稍一指点,也就一切释然。原来我误以为麦奇的那些神秘人物其实即是作家,而他们此时所从事的活动即为著书。而我自己则正置身于那伟大的英国图书馆[52]的阅览室中,——这里乃是各个时代与各种语言中一切久被遗忘或半被遗忘的丛刊群书的荟萃之地:一切异代文献放失轶闻的废旧湖沼,是无数现代作家赖以从中汲取古代知识与“纯净无瑕的英语”[53]的不尽源泉,以便使他们自己那枯竭的思想溪流波澜壮阔,水势常满。

现在既曾受教,我遂默坐一旁,细细观看那制书的过程。我看到其中一位容貌清癯然而性情暴躁的人物,他所索观的全是一些蠹蛀最甚与用粗黑体[54]印成的书籍。显然他正在编制一部宏博的巨著,这种书籍必然人人争购,而且还要置诸书斋的显著地位,甚至恭陈几案之上,以示博雅——但却从不阅读。我注意到,他不时还从衣袋里掏出点糕饼之类啃啃;不知即以之充作午餐,抑或伏案一事极备辛苦,因而不能不经常充饥解乏。总之,这事则更有待于学者的专门研究。

我另外注意到室中一位短小精悍、衣着华丽、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先生,这种人,一望便知他和书商一定混得不错。经过一番审视之后,我可以认定,这是一位各类书籍无所不编的勤快供办,他的货色在市上非常噪红,广有销路。我很想知道他的这些物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他在那里的活动之强与忙乱之甚,也远远超过他人;他对各类书籍几乎是无处不入,无页不翻,此书凑些,彼书凑些,“命上加命[55],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及其著成,那些书的驳杂不纯的情形,实在不下于《麦克佩斯》中女巫们的沸镬[56]。真是这里一个小指,那里一个拇指,这里“青蛙之趾”[57],那里“蚯蚓之刺”,然后再将他自己的一番胡言乱语像“猩猩之血”一般地浇灌进去,以便使这羹汤更加“味厚汁浓”。

看到这些,我不能不无慨然,心想著作家的这种剽窃行径,虽说所行非是,难道便不可对之善为疏导,使其更臻妙用?莫非这一切乃正是上天的深心用意所在,庶几知识与智慧之嘉种得以世代相传,连绵不绝,而不致自其书初刊之后,即遭殒灭?我们料能看到,自然在帮助传种繁衍方面固亦曾諔诡怪异之至,匪夷所思,甚至不惜假诸鸟类之嗦囊以行,以致某些植物之种子遂得以广播异域,无远弗至;另见种种之禽兽,虽其本身冥顽不灵,直与腐肉无异,乃至其本身即为果园田禾的严重劫掠者,而事实上则恰为自然所赖以传播其福祉之忠实信使。同理,许多往古作家之中的种种妍美之词与深秘之思也往往借诸这批劫盗之手而在后世异域开花结实,兴旺茂盛。另外他们的不少作品也仿佛经历了一种轮回转世一般,而别开生面,再臻繁荣。故前此为厚厚之史乘者,今天则脱胎成一部传奇;过去的古老轶闻,今天则改装成一出现代戏剧;而原先但以晓人心智为目的之哲学论述,今天又变为一批议论风生、璀璨夺目的小品文字。回想当年美洲森林地带的斩伐也正是这样;当我们把那整批整批的参天巨松都焚掉之后,在那里代之而起的则是不计其数的低矮橡林;当年的伟硕巨木倒伏之后,何时化为尘泥黄埃,谁也不曾亲见,但是那里则确曾生长起过数不清的霉苔菌类。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大可不必为古代作者之易于沉沦汨没而为之叹惋杞忧了;须知,他们的命运实亦自然之律令,这便是,世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能不有其一定的期限;但是命运同时另又规定,它们的本质又必将历万劫而不朽。千秋兮万代(不论其为动物界抑或植物界)消逝掉了,但那生命的本源却将世世相袭,其传不绝。同样,老的作家也必不断产生新的作家,如此孳乳连绵,以至无穷,及至其年事已高之后,也必将与其先人——亦即是说,必与曾受其劫盗之前贤先达——长眠一起[58]。

当我正耽溺于这类遐想之际,我不禁把头斜倚着一大堆崇文巨册。不知是来自这些卷帙所发生的催眠作用,抑或由于室内的异样阒寂,抑或因为行路过多而身体困乏,甚至纯系出于自己的那种不分时地好作昼寝的不良习惯——总之,我不禁朦胧了一阵。虽说如此,我的心智却仍十分活跃,甚至连室内的种种在我的眼前也都大体如旧,只不过某些细节稍有变化而已。我梦见,整个大厅周围仍然挂满古代作家肖像,仅数目有所增多。但长桌则已消失,桌旁许多聪明睿智的麦奇也已不见,而在那里所能见到的则是活像在蒙冒失街上那种一大群穿戴破烂甚至衣不蔽体的穷汉寻索着一家旧衣店的情景。这时只要他们抢到一册书籍——当然这种怪事也只有在梦中才有——那么这册书籍马上即幻成一种古代的或外国的什么式样的衣服,而他们也就迅速用这些把他们自己装扮起来。不过我注意到,很少有人专用一套衣服来装扮自己,而常常是,从这件上取个袖子,从那件上摘个披肩,再从第三件上来个下摆,总之是东拼西凑,胡乱连缀的,而原来里面的破烂地方终不免从那表面的华美衣服的边缘处露了出来。

我观察到,一位体躯肥硕、气色红润的牧师正手持放大镜一具,瞅视着一批老得发霉的论战作者之书而不胜垂涎之至。谁能料到,只一霎,他已将一位旧时作家那由众多卷帙汇成的衣钵窃据过来,披在身上;并同时从另一位那里掠得美髯一绺,因而大可给人以睿智非凡之感,只可惜他那一脸凡庸的俗相竟使这一切装扮不得成功。另外一位气色欠佳的先生则正在赶绣一件薄衫,而所用之金线则悉数抽绎自昔年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廷臣们的华缛朝服[59]。再有一位则因攫住一五色金泥写本而将自己装扮得甚形典丽矞皇,他胸前佩戴名花一束,香气馥郁,但亦系自《巧夺天工》[60]一书所撷取者。另外因将菲利浦·锡特尼爵士的礼帽[61]窃来歪戴头上,于是走起路来真是神气十足,典雅之中透着俗气。再有一位,按其身量体躯,本属侏儒一类人物,却也从些冷僻的哲学论著之中多所劫获,于是在一番连缀衬垫之后,也颇显得相貌堂堂,不过仅限门面一方;至于背后则仍不免袒裼裸裎,败絮其中,有伤体面,而其短裤上的补丁则完全偷自一位拉丁作家。

当然,这批当中也不乏一些衣冠齐楚洁身自好的人士,他们对于古书中的宝物只不过偶一摘取,结果所采撷的精粹与他们自身的彩焕只会交互辉映,相得益彰,而决无使他们黯然失色之弊。另一些人,他们对这些古旧作家的衣物所以这样凝神细视,主要为了从中汲取其韵味与精神;但言之可悲的是,其中多数人却往往自顶至踵,全系偷来。这里有一位才人尤其不容漏掉,亦即那位下身着灰裤绑腿,头戴亚加地亚[62]帽的人;他对田园诗可谓具有最强烈的癖嗜,只可惜他的乡游范围殊不出樱草山[63]这类常至之地与摄政公园[64]内的偏僻幽静。他周身上下的一切花环绶带无一不是自那些古老的田园诗人所采得,而行起路来,头向一侧斜倾,露出一副十足的懒懒散散、希奇古怪的神气,“在绿野之间喋喋不休”[65]。但是其中尤其引我注目的却是一位性情刚愎自用、身着黑衣的年迈牧师,头部大得出奇,广颡而秃。他进得门来气喘吁吁,行时一路拨开人群,状极自信;而当他攫住一册厚厚的希腊文四开本后,他竟举书硁硁敲头,而头上也应声长出密密的假发来,于是便神态威严雍容大度地缓缓而去。

正当这场文学化装舞会愈演愈烈将达于高潮之际,出人意外,一阵“捉贼!捉贼!”的喊叫声竟突然响彻四面八方。我不禁张皇四顾,但是天啊!那墙壁上的肖像全都活了!那些古老的作家竟从画布上探出头来,接着耸出肩来,向着这伙五色斑驳的人不胜惊异地细瞅了瞅,然后便一跃而下,目射凶光,怒不可遏地向着那些家伙追索被盗去的财物!于是登时室内一片混乱,那仓皇逃窜、喧哗骚动之声简直是骇人心目,难以形容。那些不幸被人捉获的罪犯已经是人赃俱在,逃脱不得。这时但见,左边一位今天的大学教授竟让六七名古代僧人将浑身剥个精光,右边一批当今的戏剧作家又被其他一些人击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这里,波芒与弗莱契[66]一左一右,并排挡住,那威风凛凛的神情实无异卡斯特与波鲁克斯[67]又重生在世;那里,则是那剽悍矫健的本·琼生[68],他所扮演的情节之火辣,远比他昔年当兵对付弗兰德斯士兵时更加有声有色。至于上文提到的那名短小精悍的编书人,早已满身花花绿绿,打扮得像个小丑似的,但这时向他讨债的人为他而进行的争夺之激烈,殊不下于当年争抢帕图克鲁斯之尸体[69]。看到这里,不禁令我恻然,心想,谁料不少自己素所敬畏景仰的人物竟尔沦落到这种地步,甚至欲借一烂布以遮羞逃掉也不可得。方凝视间,我的目光又被那位头戴希腊假发、自信心十足的老者所吸引,他这时正失魂落魄,拼命逃窜,因为他背后正有十多个作家向他发动火速追捕!实际上,他此时已经躲闪不及,给人捉住:于是不过一刹那间,他那假发已被打落;接着里里外外的漂亮衣服被剥了一地;整个过程不过俄顷工夫,那不可一世的俨然神气早已不见,而龟缩成一个矮小短胖,“一毛不剩的秃顶”[70],最后败下阵来时,只是背后给他留了几块遮羞之布而已。

这位博学多识的底比斯人[71]所遭逢的这场巨祸竟是如此滑稽透顶,我不禁忽然大笑起来,而这一笑,却把刚才的幻景完全打破。一场混战扭打登时消失。整个大厅又恢复了原来的光景。那些古代作家也一一返回他们的镜框里去,依旧气象阴郁地环伺在四壁。总之,我发现自己大梦方醒,仍然坐在角落里,但是可惊怖的是,所有这些书蠹们[72]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实际上适才的一梦全是假的,唯一真实处只有我那一阵狂笑,但这种声音在这座庄严的殿堂之上是从来不曾听到过的,故而对于这些学者之清听的渎犯之甚,实在无异于对他们施以电击。

这时馆中人员[73]早已走上前来,质询我有无入室许可证。起初我还不解其意。但我随即明白,图书馆这类场所原也是一种学问上的“禁猎区”,不能不服从于狩猎法令[74],因而人们要去那里打猎不能不事先得到证明或许可。总之,我不得不甘受偷猎者之罚,而这时的心情则巴不得能火速离开,否则犯了众怒,惹得这一屋人群起而攻之,那可真不得了。

同类推荐
  • 小城日记

    小城日记

    《小城日记》是诗人唐呈的一部诗集。它主要讲述了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感情。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诗人。毛泽东诗词艺术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光辉足迹,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画卷,是一部中国人民的理想史、奋斗史、创造史和建设史。本书根据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指点江山一一毛泽东诗词故事》及其解说词编辑而成,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以诗意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深度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形象地展示了毛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4)

    自从中华民国建国二十有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晃脑的高兴了一大阵,讲冷话的也有,说俏皮话的也有,连只会做“文探”的叭儿们也翘起了它尊贵的尾巴。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
  • 优雅

    优雅

    这是一本实用且温暖的散文集,每个女人都可从中受到生命的启发。曾有法国时尚界泰斗安东丽?德阿里奥夫人撰著《优雅》,畅销欧美;今有中国NO.1的时尚杂志女主编晓雪,以感性的语言,诠释“优雅”的真谛。她说:优雅是得体而精致的外表,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优雅是柔而不娇、坚而不厉的品性气质,优雅是积极乐观、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本书为ELLE主编晓雪所写关于女性的散文集。文字隽永,涉及护肤美容、打造风格、炼就气质以及对生命的关怀诸多方面,由内而外打造优雅女人,非常实用,并且温暖。所有的白领女性、职场女性,看后相信都会有所启发和认同。
热门推荐
  • 橙香之恋0a

    橙香之恋0a

    (青梅竹马,甜宠)她与他一出生,未来便被紧紧的绑在一起。他宠她,他爱她,他护她,不允许除了自己外的人欺负她。某记者“艾总,您和令夫人感情如此好的原因是什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工资上交,行程上报。”众人汗颜,原来高冷都是假象……“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说“一定要把她睡服”少时我伴着你,未来我们依旧如此
  • 交错何解

    交错何解

    这个故事不是那种能够点亮你内心罗曼蒂克的奇世情缘,但它绝对是打动你心扉的俗世情缘。故事的情节是围绕着马蓝倩与姚苗的情感路线发展的,会有点稍微的夸张,但绝对是现实主义,没有什么神奇的魔功,只是有点小擦边。还望喜爱玄幻的朋友能够体谅一下,静下心来体会一下主人公们的心灵历程。他们,她们,都是上帝慈爱的产物。上帝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幸福。只是,上帝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有爱恨情愁。先不提他们是爱,还是恨。当所有情感纠结搅合在一起无法解开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挣扎着站在生活这无比艰辛的路上呢。有人说纠缠无解,有人说交错有解。这有解无解,自然是自己去体会了。
  • 因遇而爱

    因遇而爱

    这是两个学渣的爱情故事,也是两个普通人的成长vlog
  • 末日寄生王朝

    末日寄生王朝

    人类遭受域外残暴生物入侵,被感染,自相残杀,人性暴露无遗。血腥的战场,弥漫的硝烟,到处都是一片狼藉,没有和平,没有怜悯,没有家,没有亲人,只有杀戮,只有反抗,只有拯救,只有生存!我们没有后援,只有自救,我们要靠自己,开创一片蓝天!我们要突破极限,进化!再度成为地球的主宰!食物链的顶端!我们不要被蚕食!即便生命的蓝图里没有人类的一席之地,我们也要自己创造属于我们人类的生命蓝图!天欲灭我,我欲封天!
  • 错爱成瘾了

    错爱成瘾了

    上辈子她爱错了人,为此做尽恶毒之事,最后却家破人亡。重来一世,保护家人,还桃花债。
  • 乖乖嫁给我

    乖乖嫁给我

    开什么玩笑!他可是要去那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神秘二度空间——“四方王朝”耶!他老爸和爹地居然还挥挥手,笑吟吟的告诉他:“乖儿子,回来的时候要记得把我们的宝贝外孙带回来哦!”哈?外孙?这也太扯了吧!他未来的亲亲老婆可是个男人耶……
  • 网游之争霸上古

    网游之争霸上古

    上古时期,仙,妖,魔三界大战,诸神陨落,元神或是直接消散,或是被封印,或是化作无数碎片散落在三界各地,诸神大战导致三界生灵涂炭,许多传承被失落,上古被分解成无数失落遗迹与秘境宝地,许多天才地宝应运而生,经过数千年的修生养息,三界渐渐的初具规模的时候,一群异族人世悄无声息的进入这个世界。最终,究竟是仙妖魔三界重上历史的轨迹,还是异族人争霸三界,成仙封神,一切且看《上古》为你演绎。
  • 上古天师

    上古天师

    王阳明是地质学大学生,赴往新疆昆仑山地质考察时挖到一柄拂尘却穿越到了上古世界。不喜欢打打杀杀但又要活得体面,于是他去了姜国,一路给人算命看风水,于是被推荐进入了姜国皇室做天师。看他瘦不禁风,却运筹帷幄,杀了他,敌国的人憎恶他。他相貌平平,却身边都是美女,宰了他,姜国的世家子弟嫉妒他。姜国皇帝说要不你来做皇帝,王阳明无耻道:“这个本尊没兴趣。”那你终极目标是什么?王阳明接着无耻:“本尊想要盗神仙墓,寻找通天路。”“找你娘的腿,别睡了快起来带兵打仗!蚩国那边来了兽人!”王阳明轻摸拂尘一笑:“不急不急,我再睡会儿……”
  • 我的世界之校园

    我的世界之校园

    主角陈鹏威是个中职学校的学生准备要毕业了过一个月就得离校了过完最后一个暑假就去征兵,但是毕业前危机来临,有某教授研究出生化病毒,带到了所有学校,大多数学生被感染慢慢变成了丧尸,警、军队等把所有学校封锁了,学校里还有幸存者在避难,鹏威要坐车回校但是危机来了,潜伏回小学救弟弟。返回现读学校发现自己喜欢的女生和同学朋友还幸存的活着避难又奋不顾身的再闯回学校!
  • 至少我们过的都还好

    至少我们过的都还好

    十二个故事,希望给你们的这个冬天,带来一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