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9700000090

第90章

第3篇第2章第10节夸人也有讲究

赞美的话,人人都会说,但要说好,不仅要掌握许多小窍门,而且还要有所讲究。

首先,赞美要有根据,比如根据对方的为人或处事来赞美。有根有据,有板有眼才能避开阿谀之嫌。

每个人在为人方面都有其优势,笼统的词语难以说明什么;有事实作根据将变得真实可信、生动形象。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东方之子》采访了这位82岁的学术老人。主持人一开始面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说道:

“也许,了解季羡林可以从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几年前,有一个北京大学的新生入校带了大量的行李,他看见路边有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便以为是学校的工友,于是,他让这位老者替自己看行李长达半小时之久。这位老者欣然同意,并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任务。过了几天,北京大学召开新生入学典礼,这位同学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北京大学副校长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者。”对于这位对印度古代语言、中外文化交流史、东西方文化比较有着高研究水平的学人的访谈,从“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目的很清楚,正如编导所说,从“他们的渊博的学识背后”,了解其“散发着独特魅力”的人格。

对于领导来说,特别需要做到切实以事实为依据,以功行赏,首先必须掌握公正这一原则。

汉高祖刘邦很擅长对有功之臣进行评功封赏,对萧何尤为赏识,他起兵于沛时就任命萧何为县丞,做汉王后又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成了帮他夺天下、定乾坤的三杰之一,常常在众大臣面前得到刘邦的称赞。到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后,论功评赏,认为萧何功勋最为卓著,封之为“酂侯”,赐予很多采邑。有些功臣不服气,向刘邦进谏道:“臣等亲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多则打仗百多次,少则几十次,攻城略地,各有其功。萧何未曾有汗马之劳,只会舞文弄墨,发发议论,根本不会打仗,却功居我等之上,原因何在?”大臣们的发问有理有据,刘邦的回答更是妙喻连珠。他问道:“你等知道打猎吗?”群臣道:“当然知道。

”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不知其意所指,只答道:“知道。”刘邦巧妙引喻道:“打猎时,追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兔子的踪迹并指示其所在位置的是人。现在萧何的功劳就像打猎时的猎人,确定其位置并指点给你们捕捉的方法。况且你们只是自己随我奔走,最多也只是兄弟两三人,萧何则是带领全宗族几十人都跟着我,他的功劳是他人难及的。”而刘邦巧用妙喻,将萧何的功绩逐一列出来,既说明自己平时的称赞和此时的赏赐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又巩固了自己作为开国之君的地位,树立了自己以功行赏的明君形象。群臣自知萧何之功非己所能及,一改昔日不服之想,敬仰有加。刘邦以萧何功居群臣之首,特准他“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为自己的社稷树立了一可倚重的支点。

其次,不要假充内行。

俗话说:“不是船工乱弄篙——假充内行。”肯定和赞美他人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一些专业要求比较强的方面,尤其如此,如果你不懂装懂,就难免会出洋相。赞美是一门学问,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要懂行。只有“懂行”才能抓住赞美之事的特点与实质,才能不说外行话。如果不懂装懂,则经常会发生讲外行话,语言不到位等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在一个书法展上,常常听到有人感叹,“这字写得真是漂亮”。但究竟好在哪里,他却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一个画展上,看见一位参观者站在一幅抽象画前说:“这幅画不错,可惜看不出它是画的啥东西。”这让内行的人听见了,岂不是笑掉大牙。

一些人明明自己是外行,还不自量力,没有自知之明,甚至厚着脸皮装内行,结果让别人看笑话。既达不到赞美他人的目的,而且还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一位男士陪他的女朋友去听音乐会,而实际上他只会听一些流行音乐,对于高雅音乐一窍不通,当音乐会结束时,主持人希望在座的人能发表一些看法,这位男士站起来说:“演得实在太好了,让人听起来欢欣鼓舞。”这时,四下响起一片哄笑之声,事后他看到女朋友脸上挂满了泪痕,原来演奏的是一支非常伤感的曲子,女朋友一气之下与之分手了。因此,在赞美他人时,要懂得适可而止,不必画蛇添足。在措辞上,选择一些大而空的赞词,这样才不至于走嘴。

再次,赞美必须从性别、性格、知识等全方位来考虑。

“男女有别”,对于不同性别的人,赞美方式也不尽相同。

邓宾是县委书记,在其领导班子内,有三个年轻的秘书,都是女性。本来这三位秘书的工作能力都挺强,也经常受到邓宾的赞扬,可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像有堵墙隔着一样,邓宾的称赞,也激不起这三位秘书内心的激动。原来邓宾为人豪爽,颇有大男子汉气度,讲话不避嫌,在称赞用语中经常用一些“牛X”或者“他妈的绝了”等词。虽说这些赞语对于那些老同志来说都习以为常了,但这三位刚刚从学校中出来,受过正规教育的秘书却感到极不舒服,毕竟她们是女孩儿。

“一母生百般”,即使是亲兄弟彼此的性情脾气也有所不同,更何况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人士。

每个人由于其个性的差异,其所喜欢的赞扬方式也就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含蓄委婉,有的人喜欢直露,有的人喜欢日常工作中一个眼神及一个手势的赞扬,有的人喜欢在正式场合的称赞。这就要求领导者要熟悉年轻下属的个性,照顾到年轻人的特点。如果,你对喜欢含蓄的人,用直来直去的赞语,就难以达到赞美的预期效果;若你对喜欢直露的年轻下属用较为含蓄的赞语,也许他根本不能领会。

老周是某部门内的一个司长,这不,今天刚好有两个年轻人到他所管辖的司内工作,一个是研究生,男性,另一位是本科生,女性。由于了解到这位男同志是山东人,且直爽,老周感到与他相处较为轻松,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忌讳,在日常工作中,他只要注意作为领导者的身份,可以说,嬉笑怒骂皆可赞美。工作做得好了,走到这位男下属面前,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可以在下班后,拉他在小馆子里撮一顿,借着酒劲,毫不客气地对他赞扬一番,第二天,小伙子工作起来特别有精神,他们之间相处的也很和睦。对于那位年轻的小姐,可没有这么随便,她是上海人,生性腼腆,说话做事比较含蓄,不喜欢直白的言辞。老周根据这一情况,对这位小姐在工作中的突出成就,就采取了与那位小伙子所不同的赞扬方式。有时受到领导的嘉奖,老周都要说是这位小姐和男士的功劳,当然女士排在前面,满足女性微妙的心理,而对于生性直爽的小伙子,对于这种排名先后,则无所谓。在注意到平常言语外,老周还经常运用赞许的眼神,及一些适当的物质奖励,来鼓励她的上进,如此一来,老周与她也处的和谐。于是,他们尽心尽力地工作,老周感到很是开心。

老周正是由于掌握了小伙子与上海姑娘的不同个性,采取了不同的赞扬方法,充分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赞美不要冲撞他人的忌讳,弄巧反成拙。

忌讳就是世界各国、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某些事物的禁忌,它常常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对于个人来讲,忌讳往往是一个人内心的永久的伤痕,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忌讳往往又不允许别人轻易侵犯。

赞美别人时千万不可以冲撞别人的忌讳。因为冲撞别人的忌讳,极易造成交际的失败,往往也会使你的一片苦心变成驴肝肺,从而引起别人强烈的反感。因此,在赞美他人时,了解他人的忌讳是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与朋友相处时,有时会因为二人关系密切,习惯成自然,对对方的忌讳满不在乎,结果往往使朋友陷入尴尬的境地,有时候甚至会使二人的感情破裂。

钱英和张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二人私底下无话不谈。在一次同学聚餐上,钱英一时兴起,笑着对大家讲了张敏暗恋班上某男生的事,而那位男生已经有了女朋友,当时两人也在场,一时间,弄得张敏下不了台,不得不哭着跑开了。这就警示我们,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暴露好朋友的隐私,既然是隐私也就不愿意让他人知道,如果让他人知道就冒犯了他或她的忌讳,是很不够朋友的表现。

另外,在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时,要注意不要冲撞他的忌讳。在赞美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时,也是一样。因为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往往都有一些忌讳。

数字的忌讳。如西方人普遍忌讳“13”。因此,在祝贺西方人成功时,送鲜花千万别送13支。

颜色的忌讳。比如说巴西人忌讳棕色,俄国人忌讳纯墨色,比利时人忌讳蓝色。

花朵的忌讳。欧洲人忌讳送菊花,巴西人忌讳绛紫色的花,日本人忌讳荷花。

动物的忌讳。中国人忌讳乌鸦和猫头鹰,伊斯兰教徒忌讳猪,俄国人忌讳兔子。

在赞美他人时,应该对赞美对象的一些忌讳有所了解,千万不要自讨没趣地往人家的枪口上撞,否则,你只有吃不了兜着走。

同类推荐
  • 9个步骤实现梦想

    9个步骤实现梦想

    本书告诫年轻人如何有目标、有计划地获得成功。书中提出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以及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做什么和如何去做。
  • 细节决定成败集

    细节决定成败集

    本书从生活到职场,从办公室到大小宴会,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力图为读者展示细节决定人生的详细脉络,以便让读者汲取成功经验,规避风险。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曾经说过:“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曾经说过:“舍与得实在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舍”是放弃,却成了因,结出了“得”的果子,不舍者不得,得亦因舍而得。这就是“舍得”的真意。人生就是这样,若想得到一样东西,必然要敢于放弃一些东西,如果舍不得放弃,又怎么能够奢求得到呢?而在这世界上,唯有那些懂得生活的人,或者是那些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懂得取舍,真正悟透了“舍得”二字所蕴含的人生真谛。
  • 实干,比空谈更重要

    实干,比空谈更重要

    实干是实现梦想、成就事业的力量。本书以“实干”为主线,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全面阐述实干胜于空谈的意义,实干在工作中的价值;下篇提供了紧抓实干的21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旨在培养职场中人实干的优良作风和工作理念,戒掉空谈的毛病,提升行动力与执行力。
  • 成功绝非偶然(职场篇)

    成功绝非偶然(职场篇)

    本书讲述了如何顺利进入理想的公司,如何与上司和睦相处,如何提升职场能力。
热门推荐
  • 海底孤石

    海底孤石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海处,有一块孤独的石头,他的身上长满了珊瑚与海星。他沉睡了上万年,正等待着苏醒,等待着海底生物的到来。深深地爱着海底世界,却不懂他们的语言,于是诞生了一个职业——海底翻译师。作为海底翻译师的我,愿意同您一起分享海底的喜怒哀惧,让我们一起步入这个神秘的地方吧。本书由多个海底生物的故事拼凑而成,剧情相对独立。在本书中,海底会出现热带鱼,冰山和已灭绝的生物,还请读者忽略原本的生存环境,与我一起,倾听他们的故事。
  • 霸道帝王俏皮妃

    霸道帝王俏皮妃

    他身为帝族后裔,却毫无作为,被发配边疆。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帝都大婚之时,他又再次归来了。这次归来,他带来了无尽的势力,再次归来之时,碾压众人,只为带走心中所挚爱的她。
  • 疫苗

    疫苗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也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主角被兄弟坑到了医院后,请假和兄弟出去旅游,就在他们走后。太宁县城,烈火熊熊的燃烧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遍地都是儿童的哭嚎声。满城的血渍告诉人们这并不是一场梦!丧尸的阵阵的嘶吼将所有人拉入地狱之中…………(新人新书,希望大家支持。)
  •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内容决定语言表达的形式;思维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由贺永立、张万仪编著,本书是作者长期思考和教学的成果,原书首次出版之后得到了学者和语文老师的认可,本书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创新思维的要素、思维定势及分类、转换视角进行思考、创新思维的优化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收敛思维,以及语言表达在这些环节中的运用。中间穿插了很多相关案例和思考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启发性。
  • 和偏执大佬谈恋爱

    和偏执大佬谈恋爱

    安夏身处泥泞,想顽强抵抗,却更加遍体鳞伤,在逆境中生存的她十分疲惫,直到有一天,秦淮洛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跟她说,“你别害怕,前路太暗,坎坷难行,也别害怕,度过彼岸,无人等你,请你想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不远万里,站在阳光下等你。总有人披荆斩棘,想在漫长的时光中拥抱你”。至此,一路逆风,飞行到底。偏执帅气爱吃大白兔奶糖的少年X身处泥泞却逆行的坚韧少女前期校园,后期都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深雁孤凉

    云深雁孤凉

    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一段繁华寂寞的往事,一曲安静荒芜的恋歌。
  • 历史快餐.前三世纪:统一旋律

    历史快餐.前三世纪:统一旋律

    公元前3世纪是一个翻天覆地的世纪,整个世界都在进行统一的行动。东方的华夏民族开始了有史以来规模和范围最大的统一历程。秦国作为当时最庞大的军事集团,运用倾国之力,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努力,终于将华夏民族统一,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虽然在昙花一现后被农民起义的浪潮淹没了,但很快就进入了新的统一序曲,汉帝国迅速崛起,开始了新的王朝世纪。他们的邻居印度也开始了新的统一历程,孔雀王朝开创了印度历史上又一个天下统一的帝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蜘蛛侠之非凡人

    蜘蛛侠之非凡人

    白泽,本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学习非常好,结果没找到被蜘蛛咬了,成为了蜘蛛侠,紧接着,世界上各种诡异事件开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