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16500000118

第118章 筒车

这两亩新围的田虽然要了,可还没有去看它上面的水源。

灵谷和水米,都是需要大量水的作物。

周富贵原来以为是从西山河里引水,可聂潮哥说,西山河水位低,引不上水,水源是北山的一条小溪。

可这条小溪的水流并不稳定,洛坤洲内虽然气候宜人,被人为的调整的气候变化不大,可也不是水旱由人。

这条小溪现在的水量还不错,勉强够这两亩地用,但春冬两季的水量很小,时常还会断流。

这样可是不行的,春季灵谷播种没有水怎么可以。

要种这两亩地最好还是找到更好的水源地。

看过小溪,金留根道:“仙师,这田地没有水可是不行,要不你看坡下找两亩田地行不?”

周富贵摆摆手,道:“不用,从上游引水就行,我还要看看这新田种植灵谷的效果,这田就挺好。”

这山谷里,要说水源稳定也就是从西北山中发源的西山河。

它水量大,春季的水量也不小。

可是它从山中出来后,就下切厉害,河水两岸的田地还好说,落差不大,直接引水就可以。

可这山坡的,还是要亲自看过才行。

周富贵带着柳正小黄和金留根以及他儿子金平安,一起往西山河上游查看。

山坡上的地,引水都比较麻烦,要从比它地势高的水源处引水,就要往上游走。

顺着山坡到了西山河,这里已经近到山脚,西山河边开了两个口子,应该是村里主要引水渠。

“仙师,这是家父带着村里老少挖的水渠。”

水渠口上用大石板做的水闸,可以控制进出水量。

看来村里已经把引水渠修到了这里,再往上面围田,水源都没有办法解决。

“金大哥是不是村里能用到水的地,都开发完了?”

“差不多都开垦出来了。”

聂堤村人口增加的太快,特别是他金家,都太能生养了。

金师叔祖为了后代可以有一个灵根,就可以说是拼命生孩子。

他有四房媳妇,十六个子女,其中儿子七个,可都没有灵根。

第三代也就是金留根他们这一辈,二十一个兄弟。

他叫留根,就是留下灵根的意思,可没有灵根,谁也没有办法。

第四代就是金平安他们,三十五个兄弟,看他的名字,金师叔祖已经不刻意期盼有一个灵根了,能平平安安就好。

第五代,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八个儿子了。

这还没有说聂堤村其他人家的增长,这些年聂堤村人口翻了三倍有余。

为了养活这些人口,这些年聂堤村人也是拼命开垦新田,水渠开到这里,就是村里已经把能开垦的田都围出来了。

已经用他们现有的手段没有办法在引水了。

再往上就要在山上挖水渠了。

可那样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渠的渗漏。

长距离的引水,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怕是辛苦挖掘出来的引水渠,把水引到了地头,都浇灌不了几亩地。

周富贵想到记忆里可以引水的办法,有水泥,记得古罗马人就用水泥建立了许多水渠,用于灌溉农田和城市用水。

还是国人用木槽和竹子作为引水用。

水泥建的引水渠可以修的很大,可水泥的制作方法,周富贵脑子里就只有一个东西,石灰。

记得是用火烧后再磨成粉,这也太简陋了,可具体是过程想不起来了。

可想想修建水渠的这个用量,可不是倒弄两下就行,反正这个问题也不是现在自己可以解决的,记下来,以后再说。

用木槽和竹子的办法却是现在就可以,就两亩地这个办法可以。

看着坡下的河水,明显比新围田要低上三四米,这里不可能自然引水,到新围的田。

虽然这里没有现代的抽水设备,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可以用戽斗(hu.dou)和翻车,筒车,这三样自己记得的工具。

戽斗需要用人力,翻车可以用人力或者畜力,而筒车只是需要找到水流大的地方,用水力就可以推动筒车转动,代动筒车转动就行。

可周富贵走了一圈就没有看到这些工具。

在这个世界的周富贵的家乡,那里水源比这里稀少,为了灌溉农田,戽斗和翻车村里用的就比较多,有离河近的村庄也建有筒车。

这些工具周富贵要不使用过,翻车周富贵就去踩过,很费劲,那时才十岁的周富贵踩了不到五分钟,就坚持不住了。

要不也是看过。

可这里却都没有,周富贵是问金留根道:“金大哥,你们这里有戽斗和翻车,筒车吗?”

“这是什么?仙师。”

他都没有听说过,看来这里真的没有这种工具。

想想好像稻荷院那边也没有。

这些工具制作并不难呀?为什么没有呢?

周富贵想了一下,对了,稻荷院那边建了大量丰富的水渠,从九曲河里引水,根本就用不到这些工具。

在整个九曲河两岸,都是这样的情况,大型的水利工程建好后,田地用水都非常简单,没有这些工具的用武之地。

而这里的田都是可以用西山河灌溉的,还都是开垦不到几十年的,现在才刚刚要用到这些工具的时候。

想明白这一点,周富贵看看这里水流。

那就做个筒车吧。

西山河的水流速度没有问题,筒车节省人力,不用人去提水,日夜不停的把水提走。

再说现在有轴承,用在筒车上,再好不过。

现在这条小溪水量还可以,灌溉两亩灵谷还是够的,造筒车也不急的马上去做,先找智师兄把轴承弄来再说。

而且有了筒车,水量可以的话,还可以多围些田,河两边山坡上还有不少草地都是可以的。

周富贵在心里做规划,感觉做筒车自己怕是不行,得找个木匠才行,就又问金留根道:“村里有木匠吗?”

“有,河东李家的老三,木匠活就不错,仙师要找他干什么。”

“我想在这里立上一个筒车提水,需要木匠制作。”

金留根想象不到筒车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道:“回去我就叫他来。”

“不用,我准备好了再找他。”

看完这里,看着已经到了中午,周富贵就带着大家回去,他的精力充沛,可其他人却不行,都要吃午饭的。

夏天还要避着点太阳,那就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再说。

同类推荐
  • 老夫来自新东方

    老夫来自新东方

    远古时期,天地初开,神魔之战纷争不休。天门之中,一少年身穿围裙,手执锅铲靠墙而立。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仙阵奇源

    仙阵奇源

    天地莫须有,万物终自灵,若看三千界,唯有身与名
  • 天险十二峰

    天险十二峰

    闲来无事,约人写文。作者不敢当,写手不合格。世界观地图设定都是出自木头,画风惊世骇俗,不过粗俗易懂(捶地)地理放在最前章,图片目前不会传,如果有机会一定放出(因为不能我一个人瞎)
  • 仙门之主

    仙门之主

    一朝穿越入狼窝,夺舍反噬冒牌祖。小民警太史长天与歹徒搏斗英勇光荣,一觉醒来发现身在豺狼精的洞府,面对豺狼老祖的夺舍,危急关头,脑海中仙门之主系统发威,反夺舍豺狼老祖。从此以后成为冒牌的豺狼老祖,混迹在群妖中厮杀修道,在十万里天荡山脉开始了他离奇热血的修道之路。今天劳动节想着建立一个读者交流群,欢迎看到的朋友进群提出宝贵意见,谢谢:仙门之主读者群:456624168
  • 青牛说

    青牛说

    传说蒲松龄先生写的《聊斋志异》后半部分丢失了,热爱它的人们找了一百多年也没有找到。一个月上柳梢头的夜晚,一头青牛说,它吃了那丢失的卷本。它准备把吃了的《聊斋志异》吐出来,一天一章,直到吐完为止。
热门推荐
  • 快穿反派话不多

    快穿反派话不多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苏殷自从被绑定反派系统以来就勤勤恳恳的完成任务,无一失手。每一次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完美,成功取得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头衔。当然最后他也成功的被主角干掉了,再一次印证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真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是有一天主脑突然告诉他,由于许多反派死的太冤,集体暴动导致世界不稳,让他去改变反派的命运。exm???这活可不好干呀!
  • The Garden Party

    The Garden Par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下一场流星雨

    下一场流星雨

    因为一场流星雨,他们相遇......男主便对女主一见钟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盛宠

    重生之盛宠

    上辈子,我穿越千年而来,与相恋,甘愿放弃自己的原则,嫁给你,成为你的元后,成为你众多女人中的一个!结果一杯毒酒。重生后,不再拥有爱你的心,只有一个完全被仇恨覆盖的自己!
  • 萨特

    萨特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还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 大城小事

    大城小事

    同是购物天堂,为何与首尔相比,香港显得那么无趣?上海究竟是务实主义还是享乐主义?纽约客们如何把高架改造成花园?这是城市的故事,也是我们的生活。
  • 破碎天宇

    破碎天宇

    易寻,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巧合中的觉醒,开启了他身体中神秘的力量,从此带他进入到奇妙的修行者的世界,在磨难和机遇的双重作用下,他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鲜血铸就他的成长之路!而守护,则是他永不磨灭的坚持!
  • 自从有了你

    自从有了你

    本书分为“枝叶之间”、“亲情再现”、“心灵赞助”、“不见霓虹的探寻”四辑,收入散文67篇,包括“疼痛的河滩”、“犹豫的一刀”、“胡杨的黄与怪”、“大漠戈壁的隐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