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17500000023

第23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性格塑造中的心理学(4)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座普通的小城里,有一位姑娘叫玛格丽特,她从小就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成长。父亲常常给她灌输一种思想: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而不能被人落下,即使是乘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父亲从不允许女儿说“太难了”、“我不能”之类的话。

由于父亲这种近乎过分的教育理念,使玛格丽特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后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都会时时记住父亲的教导。她总是抱着积极向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做好每一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所有困难,事事必争一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第一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拼搏的精神,仅仅一年就修完了5年的课程。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榜首。玛格丽特不光学习优秀,在音乐、体育、演讲等方面也都出类拔萃。她当年所在学校的校长对她的评价是:“玛格丽特无疑是我们学校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会做得很出色。”

正是在这种“永远都要坐第一排”的信念激发下,多年以后,玛格丽特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她连续4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她雄踞政坛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

鼓励永远是别人的事,而唯独“自信”才是自己的事。因此,在不知道能否会得到别人的鼓励之前,必须先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独立判断,不依靠别人恩惠的力量,才能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坚决,才不致迷失方向。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这就是自信心的作用。自信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自信可以克服万难,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孩子具有信心,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当他面对一个成年人的世界时,虽然他拥有未来,拥有将来的世界,但是现在他是弱小的,他的自信心也是特别弱小的。父母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应该采取切实的行动,帮助孩子树立、壮大自信心,进而获得健康的成长。

【育子点拨】

自信是一个人做事乃至活下去的支撑力量。人一旦没有了自信心,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自信的性格。

1.要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父母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对待。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应支持他们去做。孩子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父母应多给他们安慰和鼓励,帮助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2.切忌对孩子说“你懂什么”之类的话

这是许多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殊不知,这是伤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恶语”。每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自然会泛起难言的苦涩:父母都不信任我,我还有什么前途?甚至会因此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3.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卑是自信的大敌,缺乏自信的孩子大多都是自卑的。所以父母要经常让孩子保持一种信念:“我行”、“我能行”,利用这种心理暗示在孩子的心田上播撒自信,消除自卑。

4.杜绝孩子的消极用语

没有自信的孩子总是喜欢说:“我天生就这样”、“我不行”、“我没有希望”等。如果他们喜欢把这些消极用语挂在嘴边,就永远没有可能建立自信,而且会让他们更加自卑。所以,父母一定要阻止孩子说这些丧气话。

【教育箴言】

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非凡的人,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关键是他的父母和老师对他有没有信心。信心是能够传递的,只有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有了信心,孩子对自己才会有信心。

在现代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时刻准备着超过别人。他们所用的方法并不是读书、学习,而是大把大把地挥攉金钱,以换取那些无用、甚至有害的奢侈品,在攀比中取得虚荣心的满足。

生活的差别不可避免,于是人们在差别中不由自主地产生攀比心理。而盲目攀比总会让人们习惯性地以自己的贡献与报酬和别人比较,如果自己的所得小于另一方,那么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当你理性地看待生活,就会发现,其实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并没有偏袒谁。有的人苦尽甘来,有的人甘尽苦来,有的人大起大落,有的人大喜大悲,世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就如自然界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不能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味攀比何时了。

然而,当我们在不停地强调大人不可攀比时,一场迅猛的攀比之风又开始在学生身上蔓延了。大学生先攀比买手表;后攀比买名牌服装、运动鞋;再攀比买手机、买电脑。如果说大学生还能理清头脑,那么在中学生身上出现的攀比之风,则让人更加忧虑。他们的攀比已经不仅仅限于什么名牌服装了,而是到了攀比谁家的车子更高档的地步了。攀比之后,他们会有悬殊的心理落差,因此会产生低自我价值感和低自尊的挫折感,进而引发焦虑。

汤恩是移民族,小时候家里贫穷、拥挤,心里自然很渴望社会的接受。在小学他结识了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这个孩子出生于医生家庭,非常富有,住着明亮干净的别墅,而他也总是穿着得体整洁、彬彬有礼。能有这样的朋友汤恩心里非常自豪,也感觉好像是得到了主流社会的认可,小心翼翼地生怕失去。

作为朋友汤恩被邀请去朋友家吃饭,宽大的餐桌、雪白的桌布、牛排西餐、闪亮的刀叉让他惊叹。礼尚往来,他自然也要请朋友到自己家里吃饭,可这让他非常忧愁,甚至恐慌。因为自己家里常年只吃一种菜,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菜炖在肉汤里,黑黑的,一点也不好看。汤恩甚至逼自己的母亲去学习做西餐,要求母亲准备精美的餐具。但多次要求都被母亲拒绝,母亲说:“我不能因为请客就换掉餐具。但我们的钱只能花在必要的地方,如果他因为这些就不和你做朋友,那么他就不是你的朋友!”请客那天,汤恩心里忐忑不安,他想象着朋友告诉同学自己家里是那么寒酸,那么可笑,进而所有人都嘲笑自己的情景。当他的妈妈一边给朋友夹菜一边说:长得太瘦了,一定要多吃点时,汤恩觉得简直无地自容。但是他的朋友在试着吃了一碗菜后,居然又要了一碗,说真好吃。

经过这次,两人的友谊继续,汤恩也感受到了更多自信。原来自己的忧虑那么多余,母亲的坦诚也让他知道,自己拥有的并不是值得羞愧的。

从此事可以看到,母亲的态度、主见和作为显然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家庭经济不宽裕,没必要为了面子浪费;用真实的家庭背景、自己传统的决不做作的方式待客;在孩子担心会因为寒酸、怪异而被嘲笑的情况下,坚决地展现家庭本来面目和自己的处事方式,这既是自然的,也是自信的。她用行动告诉孩子,自己的家庭,没什么不好意思,更没有什么可羞愧的。

孩子的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同样要有”,以显示自己与别人有同等的身份和地位,甚至比别人的还要优越,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由此可知,攀比心理只会令孩子变得奢侈与虚荣,作为父母,一定要从小教育孩子远离攀比心理。

【育子点拨】

如果孩子总是比吃、比穿、比花钱,那么这种攀比之心要不得。作为父母,一定要坚决抵制孩子的这种攀比心理。

1.父母不要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

父母一味满足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就会助长孩子奢侈的花钱观念和攀比气焰,还可能将孩子引入歧途。作为奖励,可以偶尔给孩子买一两件有助于孩子学习的用品,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至于使孩子养成奢侈的习惯。

2.教孩子进行正确的比较

攀比心理缘于比较方式的不当,就是盲目攀比。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比较:把自己的能力和他人对比,把自己的吃喝穿用和他人比,自己的家庭出身和他人比较,自己的长相和别人比,等等,不一而足。其实,父母只要多让孩子想一想那些生活有困难的人,孩子的心里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焦灼、急躁与失落,甚至是愤愤不平了。面对众多普通人,孩子的心里就会多一份平静豁达,甚至多一份愧疚。还有什么可攀比的呢?

3.将物质攀比化为精神攀比

孩子与人的攀比大多是物质和金钱上的攀比。因此,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竞争倾向,将攀比的目标转向学习、才能、意志力、良好行为等方面,正确引导孩子发奋努力,勇于超越,不但矫正了孩子不正确的攀比心理,还有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教育箴言】

攀比,是一件无须太在意的事情,我们更是没有必要在攀比面前感到没有面子而自卑,或是因攀比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很多事情只要知道就可以了,不必常常挂在心上,与其样样攀比、踯躅不前,倒不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攀比去吧!

同类推荐
  • 父母应该避免的50种错误

    父母应该避免的50种错误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有些父母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作法,其实已经让孩子偏离了正常的航道。教育正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可能误解了很多对教育的意义的理解,是不是一定要孩子出人头地才叫成功,如果不是,要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才叫做成功呢?我们之前的教育到底做错了多少呢?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准确地答案,这本书也只是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教育在很多地方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当你觉得孩子错了的时候对照一下书本,错的可能是你自己。
  •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

    在孩子生命成长的某个时间段,他们会本能地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专心尝试或是学习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直至他们满足内在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敏感期”。本书旨在指导父母捕捉孩子生命中的每一个敏感期,并顺利帮助孩子过渡成长,用爱和智慧开启孩子的一生。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爸爸及早认识到自己对子女的影响,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前提。孩子可以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许多好的品质,有些品质还会使其终身难忘,并终生受益,从这点上说,爸爸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的作用,比金钱财富更为珍贵。
  • 幼师告诉您的140个育儿法宝

    幼师告诉您的140个育儿法宝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问答形式,针对年轻爸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疑问,从身体发育、孩子心理、行为教养、智力开发、早期性教育、入园入托,学习教育七个方面,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140个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解答。
  • 父母教练

    父母教练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走上“父母”的岗位,步入漫长的教子育儿之路,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做好这份工作。《父母教练》是一本以转变家长身份为手段来实现成功的家庭教育的指导书,帮助父母从自然赋予的父母身份转型到教练身份,让孩子成为成长的主体,并帮助孩子寻找天赋、塑造品格、激发潜能、认可自我。
热门推荐
  • 反穿之模范名媛

    反穿之模范名媛

    大安朝元帅嫡长女,慕花绾。天性聪慧,温婉清贵,姿色出众,琴棋书画弦曲舞茶无一不精。堪为京都贵女之楷模。????然后天妒人怨地给失足藕花池溺死,红颜薄命……????公元20xx年,华夏国。????a巿名门慕氏小公主萌萌哒生惹。从此,慕花绾的人生三观彻底颠覆了。于是乎,她充分发挥前世特长,走得是很仙气的女神路线。上学,煮茶,抚琴,研墨,练字,作画,看书……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可素这安静的美少年是怎么回事?啊喂?!===================。[ps:白玛丽苏爽文。学生党更新蜗速。现代架空。]
  • 南偃师

    南偃师

    自先秦始,有诗曰——孤坟雨血黯销魂,鬼面无情梦断肠。傀儡血咒噬魂意,诡谲偃甲尽琅琊。南疆有异人,其无名,操纵百里之偶。其偶状面似人,能唤人名,说人语。四肢有提线,以机关催动。宋黄庭坚《涪翁杂说》:“傀儡戏,木偶人也。或曰当书魁礨,盖象古之魁礨之士,彷佛其言行也。”清周亮工《与何次德》:“弟幼时见傀儡戏,二尺许,长线索,累累任人捉弄。”南疆有异人,无名,世人唤其为——偃师南疆异人,带你揭开中华五千年的爱恨情仇。
  • 马戏团之魔术师

    马戏团之魔术师

    因为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多,所以只好用魔术把它们一一变出来——贪婪之罪魔术师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倾城魔女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倾城魔女

    生父惨死,柔弱千金誓要报杀父之仇。为报仇,踏入江湖,成为常门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他,曾是天界第一美男子,却为她坠入轮回;他,携手终生之人,能续谱鸳鸯曲?他,只手翻云覆雨,终被命运捉弄……
  • 流离花:陌上花开

    流离花:陌上花开

    一觉醒来,却意外穿回古代!什么情况这是!还遇见这么个腹黑可恶的男人,上辈子她是欠下他的了吗,真是气死了~罢了,怎么说她也是现代人,他想对付,还得好好想想办法呢,她可不是吃素的人,也该让他尝尝她的厉害!
  • 长发

    长发

    性格孤僻、忧郁的鲁檐为忘却与初恋女友分手的痛苦之情,孤身去了一所异地的大学。在那里,枯燥、无聊的校园生活使他陷入更加压抑、愁闷的境地,他惟有把自己置身于一间颓败的画室和周围美丽的风光以及往日那些愉快时刻的回忆,才能得到心灵上的喜悦和轻松。在一次周末举行的舞会上,鲁檐结识了纯朴高雅、如明媚春光般的绿缨。她的善解人意和真实细腻的情感使他瞬间产生了如痴如狂的爱慕,而他的坦诚和身上流淌的诗人般的忧郁气质也令她着迷,两人就这样一见钟情并深深地沉醉在爱恋之中。沉浸在美丽的爱情里的鲁檐以为自己从此找到了灵魂的伴侣和情感的寄托,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般的疾病倏然夺去绿缨的生命,这让他悲恨交加、痛不欲生。为医治心灵的创伤、寻求解脱,鲁檐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倾注在了事业上,但现实污浊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卑鄙丑陋的关系使他不堪忍受。无法克制对绿缨刻骨的思念和情怀,深陷迷惘和悔恨之中的鲁檐毅然放弃自己喜爱的职业,只身来到北方的一座小城镇。在那个景色秀美的小镇,他遇到了冰雪聪明、年轻貌美的乡村医生雪儿。鲁檐的不幸遭遇和苦闷心理让这位贤淑的少女深表同情,她暗地里悄悄地萌发了对他的好感和爱意。鲁檐心里虽然也喜欢她,但内心无法平静的忧虑和对绿缨的爱的无法忘怀,使他不能坦然地接受这份炽烈的感情。而恰在此时,医生在鲁檐的身体里发现了暗藏许久的重病。最后,在无休止的苦恼、压抑、烦闷和绝望中,他饮下一杯“千年的鸩酒”,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 怒武

    怒武

    群魔乱舞,武道疯狂,一步杀十人,激起千层浪……怒发冲冠,少年乖张,铁拳起风雨,我心自坦荡……一怒奋争,是我心有不甘……一怒杀人,想为兄弟挡当……一怒问道,天下谁与争芒……一怒嘶吼,为我一生荣光!
  • 十年毒杀

    十年毒杀

    一个人,可以为爱人做到哪种程度?为爱勇敢,为爱沉沦,还是为爱赴死?十年时间,四人死亡,自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对恋人,因十年前的一起自杀案而分手,他们能否破镜重圆?
  • 闯塔记

    闯塔记

    根据主视角不同,又可以叫《书生奇遇记》,《小蝌蚪找妈妈》,《认祖归宗》等等等等。总之就是一行人冒险打怪的故事。作者寄语:在充分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我决定更新随缘。
  • 人道尊上

    人道尊上

    上古大商灭亡,人道气运有失。人族失去真正的共主,信仰那诸天的仙神。封镇少年李默然,为追求身世之秘,踏上了与那高高在上的仙神战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