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376200000001

第1章 七杀剑

“诸位,你们可曾听说过‘问剑楼之战’?”一位老者问。

“好像听说过,是关于两个剑客的决战?”

“确是两位剑客之间的决战,但那可不是两个普通的剑客。”

“哦?不普通?那是咋样的两个剑客?”

“诸位可曾听说过‘七杀’?”

“莫非是那‘七杀剑’?”

“兄弟你倒有点见识,没错,说的就是这‘七杀剑’,徽州姚存志。”老者捋着胡须道。

“我听说此人剑法了得,曾横扫黄河两岸,纵横无敌手,剑下从不留人,是以人称‘七杀’,我早年曾听人说起过,当时还不大相信呢,此人跟‘问剑楼之战’有何关系?”

“关系可大啦。”老者笑道。

“哦?愿闻其详。”

“好!今个儿就跟诸位说说,这‘问剑楼之战’!”老者朗声道。

徽州有人,姓姚名存志,少时家贫,父亲早亡,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存志是父亲给他改的名字,父亲希望这个小孩将来做一个有志向的人。直到临死前还紧握着小存志的手,叮嘱他要立志图强。

那天下着滂沱大雨。雨声把父亲的遗言覆盖,小存志听得很吃力,但他还是记下了父亲的话,双手被父亲紧紧地握着。在父亲咽气的那刻,他手里多了一样东西,一把剑。

母亲不许姚存志练剑,她说剑是毒蛇,剑是魔鬼,她不想孩子步丈夫的后尘。她的丈夫便是死于剑伤,死于一场与人比剑的决战。

但姚存志似乎天生为剑而生,偷偷地背着母亲练剑,几年光景过去,还真练就了一手好剑法。有一次他练剑被母亲发现,母亲一气之下夺过他手中的剑,将其扔到河里。姚存志没有吭声,他望着滚滚河水,二话不说,扎身往河里跳去。

母亲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儿子,那天夜里,她一宿未眠,在灯下垂泪到天明。

姚存志就站在不远处看着母亲房间,看着窗户上灯影彷徨,听着里面传出来的哭泣声。

良久,他转身离开。

十七岁那年,母亲生了一场大病,郁郁而终。临死前只跟姚存志说了一句话,她说:“长剑无情,你好自为之。”

那时的姚存志长得高大挺拔,俨然一副好汉模样。守孝三年里,开始第一年他确实没碰过剑,可到第二年,他熬不过日子苦闷,于是再度拿起了那把剑,又再练起剑来。

夏走冬来,他的剑术又有了不小的提高,并于第三年,开始与人比剑。这不比则已,一比可了不得,方圆数十里,竟无一敌手!那年他二十岁,正是血气方刚,年少气盛,在击败一系列剑客后,他在徽州一带已略有名气,于是他一时狂傲,自称剑王。

日月飞逝,又三年过去,三年里,咱们的剑王姚存志在剑术上依然立于不败之地。被他击败的剑客虽多为不学无术的泛泛之辈,但也不乏一两个成名的剑客,他跟人比剑,往往是知方寸,点到即止,从不伤人性命,而且为人豪爽,因此在徽州一带却也博得了不错的名声。

行年二十三,有相熟之人见他二十出头,却仍渺然一身,有意帮他介绍一门亲事。他也不拒绝,当口应承。

一晃眼又是三年。这几年上门挑战的剑客络绎不绝,战果无一例外,皆是落败。

娶亲后这几年,他也已升做人父,妻子陆续为他产下一男一女,正是志满得意之际,二十六岁的姚存志已记不清有多少人曾败在他的剑下,这一年,他的虚荣心达到了巅峰,自诩天下无敌。

可也是在这一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姚存志出走徽州。

那是一个黄昏,立秋之际,人们都忙于收获。

有一个姓陈的剑客上门挑战。他们就约在河边的一棵大榕树下比剑。这个慕名而来的剑客确实有两下子,初始尚占尽上风,但他剑招的破绽却也渐渐败露,只须一剑,姚存志看准这一闪即逝的破绽,只须一剑利招,便拿下了这场比剑。

他立在榕树下的一块大青石上,任由清秋的晚风吹动着衣襟,任由风声沿着剑身洗过剑尖。他俯视着眼前的剑下败客,淡淡的说:“你不是我的对手,你走吧。”说罢,他跳下了青石。

正要转身离去,身后那人却说出了一句话。

正是那句话,彷如晴天霹雳,将姚存志猛地惊醒,又彷如一招无懈可击的剑招,毫无保留地将他全部的虚荣心挫败,败得一塌糊涂。

那人说:“你的剑也不见得有多高明,与杞县李公子比起来,不值一提。”

姚存志猛的钉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晚风仍在撩动他的衣襟,一轮残月挂在了夜空,残月映在了河面。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身后的陈姓剑客早已离去,留他一人在这秋月底下,心中跌宕不已。

第二日,姚存志便离开了徽州,抛妻弃儿,什么也没带走,只带上了他的剑。

三年,三年光景,二十九岁的姚存志依旧无敌于江湖。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他的剑下不再定分寸,他的剑变得嗜血无道,每胜一人,剑下断不留人,是以他嗜杀的恶名传遍江湖,整个中原武林都陷入一种惶恐与不安当中,江湖人称“七杀”。

直到他遇见了李公子。

“说的果是杞县李公子?”有人问。

“嗯,没错,说的就是这位李公子——李信!”老者吐出一口烟。

“真是他!”在听完老者的话后,那人忽然一脸惊惧。

“你这是什么表情?这李公子很厉害吗?能比得过‘七杀’?”

“能。”老者淡淡地吐出一个字。

河南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举义旗,闯王临世。劝赈灾,公子无双。

闯王指的是那起义军的首领高迎祥。崇祯元年率众起事,转战各地,荥阳大会后,被众义军推为首领,是朝廷最头疼的贼首之一。

但我们今天说的却是民谣里唱的另外那个人——李公子。

李公子为劝赈,曾写过一首《劝赈歌》,一时传为美谈。但世人有所不知的,是李公子的剑。

当剑练到最高境界时,便可以以气御剑,剑如鬼魅般,如影随形,又如翩翩舞姿,华美绝伦,是为御剑术。但这只是传说,没人见过这样的剑法。而江湖传闻,李公子的剑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但传闻终归传闻,从来没有人见过李公子的剑,也从来没人敢挑战他。

直到那一天,那一战,问剑楼之战。

那天飘着雪,李公子独自站立在荒芜的田地里,仰头看着纷纷白雪,如同数不尽的哀愁,飘落在这块毫无生气的土地。

不远处有人正往这边跑来,不断喊着:“李公子!李公子!”这人神色匆匆,眼神满是惊恐。

“什么事?”李公子转过身来问。

“大事不好了!‘七杀’找上门来了!”来人提到“七杀”二字时,语气是颤抖着的。

“七杀?”李公子知道这个名字,那是一把剑的名字。

剑,有时不因自身的锋芒而名震江湖,有时恰恰是因为剑的主人而名满天下。七杀剑,姚存志。这些年死在他剑下的剑客不下一百,一闻“七杀”,天地颤栗,“七杀”二字,是由鲜血写就的。

“他说要与公子一战。”

“与我一战?”李公子转身看着白雪皑皑,说道:“他难道不知道我李信从不与人比剑?”

“我也是如此跟他说,但他十分蛮横,说如果不与他一战,他便血洗杞县!”他说着,脸上惊魂未定般。

李公子没有说话,他再次仰头看着漫天雪花,雪花落在眼眸里,融化成无尽的无可奈何。

他低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才说道:“这雪,恐怕有一阵子下。”

说罢转身便走。

其实他的心里很清楚,这一战无可避免,他的剑已经无从躲藏。

李公子的剑看上去平平无奇,是一把再普通不过的铁剑,他把剑一抖,立在了问剑楼的问剑台之上。

“七杀”就站在他的对面,披着一件黑袍,面如死灰,额上爬满刀刻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都记载着一场决战。这些年他苍老了许多,这些年他几乎抛下了一切,除了他的剑。

台下围满了人,有看热闹的平民百姓,也有从四面八方专程赶来观战的江湖豪客。他们都迫不及待想看看到底李公子能不能打败“七杀”,想一睹江湖传说中的御剑之术,到底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威力。

随着李公子把剑一抖,横在了身侧,台下顿时由吵嚷变得鸦雀无声,每一双眼睛都变得肃静,凝视着台上的两人。

这时,姚存志举起了他的剑,一把被破布包缠得严严密密的剑。剑身呈黑色,没有凛冽的锋芒,没有闪烁的剑光,剑身透着一片死寂,上面栖息着无数亡魂,使人仅看一眼便感到无边的恐惧。

绵绵白雪犹在无声地飘着,楼内杀气在蔓延,楼外的世界却依然一片萧条。

雪花飘在这片动荡的大地,飘在茫茫乱世,任谁的悲哀哭喊,都再也不能使老天动容。老天已绝望,闭上了他仁慈的眼睛,流着泪的眼睛。

但人们是失望的,他们没有看到李公子击败“七杀”,也未能见识到传说中的“御剑术”。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剑与剑缠斗,持剑者与持剑者相搏,剑与持剑者之间,如同高超的乐师,谱出了一篇气势磅礴,而又寂然萧肃的乐章。

李公子倚在墙边,他头顶的墙上,是一道长长的剑痕。他的剑已断为两段,剑柄落在地面,剑尖插在了墙上。鲜血正从他的衣袖里流出,沿着他的手臂流在了地面……

“我输了,动手吧。”李公子淡淡地说。

所有人的目光凝聚在姚存志的剑上,这些目光仿佛不知疲倦,利如刀锋,死死地盯着姚存志手中的七杀剑。

但见姚存志一言不发,立在原地仿佛成了一尊雕像。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声惊雷闪过。原来雪已不知在何时已经停了,夜悄然而至,天边乌云密布,不时闪着雷电。

“是我败了。”姚存志安静地说,依然的面如死灰,捡起破布,把剑重新包了起来,然后转身走了。

遗下所有人惊疑的表情,以及怅然叹息的李公子。

离开河南后,姚存志回到了徽州,回到了那个他久违的家。

可那里却只剩下破墙败瓦,哪里还有家?

他站立在瓦砾之上,一动也不动,任由寒风撕裂着他的黑袍,撕裂着他的心。

很久很久。仿佛过了很久,他再也支撑不了,倒在瓦砾之上悲泣起来,泣声如同黑夜里频临死亡的饿狼的哀嚎,是对从前的忏悔?还是在控诉着命运的不公?

后来姚存志还是找到了他的家人。原来这些年他杀人如麻,在他离开徽州的那段时日,仇家不断上门,多亏了那个曾败在他剑下的陈姓剑客,拼死保护了他的妻儿,并带着他们离开了徽州,躲了起来。

姚存志看着眼前瘦弱憔悴的妻子,以及一对儿女,儿女用惊恐与怀疑的目光看着他。所有这些年的情感,一下子缺堤涌出,他把三人紧紧地抱在怀里,泣不成声。

没多久,由于长年的漂泊,以及长年与人决战累积的内外伤,姚存志在一个飘着白雪的黄昏里怅然离世。

临死前,他想起了那个也是飘着雪花的黄昏,想起了那把平平无奇的断剑,想起了那道刻着胜负的剑痕,凄然一笑……

用尽最后的气力,举剑在墙上写下了一行字:

“御剑绝迹江湖,七杀饮恨泉下。”

同类推荐
  • 少年之七

    少年之七

    层楼终究误少年朗,少年渴望武功,但穷其一生,少年父母只让他学文,少年从一个资质平庸的学子,一跃而就成为人上人,因自己理想成为一个打抱不平的的英雄,不久之后郁郁而终。
  • 墨门札记

    墨门札记

    墨家有子,名曰徐意。且看他一杆枪,一双拳,如何在大周王朝打穿个天。
  • 人父

    人父

    还没想好哦,等我想好再说啊。多多支持哦!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 万川茫茫

    万川茫茫

    长安,这是天下无数人所梦寐的追求。庙堂之高,无外乎执掌九州,控万民于彀中;江湖之野,不过是牵引四海,制英雄于令下。长安,只是一个太过美好的梦。这江湖从不会长安。
  • 侠客外史

    侠客外史

    武本是武,不必刻意去习武。侠本是侠,不必刻意去行侠。武之时代已远,侠义的精神一直都在。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本书是《人生七苦》系列的其中一本,主要写的是七苦中的第三苦。
热门推荐
  • 傻白甜恋爱记

    傻白甜恋爱记

    她,是小康家庭中的淘气女。他和她从小青梅竹马,但她只把他当哥哥,听父母的话,她来到他的学校,第一天,居然遇到了3个奇葩男,居然都是他的好兄弟。一个高冷,一个温柔,一个霸道。她究竟该何去何从!
  • 师父虐我千百遍

    师父虐我千百遍

    “浣璃,这忘川之水,我陪你一起你可还会觉得痛?”“你要做什么?”“我从来舍不得你死,你却舍得我。”“我会等着你醒来。穷其一生,倾尽所有!”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狂妄兽妃,失宠王爷滚下塌

    狂妄兽妃,失宠王爷滚下塌

    她是九重天女皇,狂妄睿智,驭兽天下。他是千烟国王爷,温润腹黑,眉批生死。一次意外,女皇之魂悄然降临于世。爹不疼,娘不见?可笑,姐何曾需下界之人的疼爱?胸无点墨,智商低下?姐的智商不高,虐你刚好渣男退婚,贱女挡路?呵,婊子配狗,天长地久可当她回首时,这个不要脸的人又是谁?某女怒气冲冲推门而入“就是你不准我去杀那个婊子的?”某男轻笑“夫人,杀人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为夫来做吧,莫要脏了夫人的手”某女转身欲扬长而去,却被一只爪子搂住了腰,某男一脸无辜“为夫为夫人做了这么多事,夫人不准备补偿一下为夫么?”话罢化身为狼将某女拆吃入腹本书又名《倾世独宠,姐就是拽》《独步天下,这个王妃有点狂》
  • 大豫天下

    大豫天下

    历史方向发生改变,现代有了皇帝,还统一了天下。皇室,邪派共相来临,风雨中,一个个神秘的人,带着一身神秘的少年,消失一年,重新回来,迎接他的是什么?
  • 花上锦

    花上锦

    比走背运更倒霉的是,时时走背运。比时时走背运更更倒霉的是,穿越了依然走背运。裴妍愤怒:老天爷,你敢不敢给来点喜闻乐见的锦上添花,花上着锦?
  • 玩笑啊玄德

    玩笑啊玄德

    柳玄德、打小就孤儿、手长耳朵大。原本姓柳,看了不少小说觉得复姓很吊,自己改姓柳玄。现在28岁,还在超市卖拖鞋。每到下班后同事们出去聚会的时候,别人就会躲着他,只因为他有个癖好:遇见陌生人就让人看他头上那个硕大的地中海,吵吵这么一句话:“我这不是脱发,这是我将来要开有天窗的车!”有个路过的算命老头曾经给他看了看说:“此乃天池之相,必能孕育天龙。你必非常人,将来定可一飞冲天、功成名就!好了,我都说了,你可以把板砖放下去了……”
  • 驸马哪里逃

    驸马哪里逃

    “姑娘,无论你叫什么,是什么身份都不会改变我对你的钦慕之情!”这是项君说的话。当看到他眼光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若来凤就知道自己完蛋了,埋下了祸根。“公子,当初是你救了妾身,妾身无以报答,只有以身相许,但愿公子不要嫌弃妾的出身,妾身一定会对公子好一辈子的!”向来冷艳无比的冰凝姑娘居然也会这般热情似火,对着若来风说出这般情话!“公主,公主,您要去哪里?皇上可还等着您回宫选驸马呢!”怡儿在后面追着,大声的呼喊着。一个人两重身份,不仅男人喜欢,就连女人也爱得不得了!柳清凤以两个身份来走天下,却不料麻烦上身,乱了,乱了!都不要纠缠我了,统统回家去,本姑娘还要回去选驸马呢!前面那个姓郭的,你可不要忘了你可是本公主的驸马,你想逃,想逃到哪里去?------------------欢迎亲们加入读者群:113634577
  • 失落的神明

    失落的神明

    每逢乱世必有豪杰挽天倾!这个世界,有他们来扛
  • 小揪揪

    小揪揪

    超短篇小甜饼!日记式写作方式。很日常。真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