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4300000130

第130章 龙椅永远有人想抢(1)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徐皇后卧病在床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时好时犯,久治不愈,近来病势日渐沉重,又恰值朱棣巡视北平不在家,太子朱高炽就每天在病床前侍候。这天,他亲自端着药碗一勺一勺地给母后喂药。

徐皇后喝了几口,伸手把药碗推到一旁,不喝了,她觉得心口堵得厉害,常常气闷,喘不过气来,间或伴有疼痛,痛得抬胳膊都困难了。

朱高炽说:“娘得挺着多喝几口才有力气,恢复起来才快。”

徐皇后讷讷地说:“娘不行了,没有多少时日了。”

朱高炽说:“娘放宽心,这点小病很快会好的。”

徐皇后说:“我自己心里明白。你父皇还没从北平回来吗?”

朱高炽已经几次派人把母后病情飞奏皇上行走了,他怕吓着朱棣,不敢把病情说得太重,朱棣便没太在意,又拖了些天,才从北平起驾回京,昨天已到江北了。朱高炽说今天能到南京,他正要去接父皇呢,因母后病势加重,他派三弟代他去浦子口接驾了。

徐皇后叹口气,显得有些忧虑地说:“你该亲自去的,你是监国,又是太子呀。”朱高炽却并不这么看,侍奉母后尽孝道,父皇会赞赏儿子的,还能有微词吗?

徐皇后沉吟半晌说:“娘万一不在了,你当这个太子,可更要谨慎,如履薄冰啊。你和两个弟弟都是我的亲骨肉,我最怕你们自相残杀,酿成惨祸呀,我活着,还能给你们撤撤火,我死了,可管不了啦。你是哥哥,而且仁义、懂事理,你得多担待两个弟弟,别跟他们一般见识才是呀。”朱高炽再三请母后放心,他永远不会做出不符哥哥身份的事。徐皇后对太子是很放心的,她知道无须叮嘱,而不放心的,耳提面命也没用。

中午时分,朱棣进了金川门,他催促着仪仗、卤簿,他的大辂走得很快,听说皇后病势加剧,他心里很不安。别看平时他拥着更年轻美丽的妃子们过着销魂的每一个晚上,但她们只是姿色的吸引,能为他分忧、帮他治理后宫、能母仪天下的只有他相濡以沫的结发之妻。

进了宫,下了大辂,征尘未洗的朱棣急匆匆地走在青石板御道上。他埋怨朱高燧说:“太子如此糊涂,你也不明事理,皇后病重,怎么不飞奏于朕!”

朱高燧说,先时没想到这么重。朱高煦不失时机地进了一句谗言,听说母后病重,太子还天天在东宫里看歌舞呢,并且抬出太子太师丘福来证明,这就有分量多了。

朱棣不信朱高煦的话,就问朱高燧:“有这事吗?”

这哥俩在码头上早已串通一气了,朱高燧立即证实有此事,并且添油加醋,说太子是留守京城的监国,没人敢劝。朱棣生气地哼了一声。

这时,他看见郑和远远地站在玉石桥上,就问朱高燧:“郑和下西洋回来了?”其实他也急不可耐地等在宫中,等着面奏出使西洋的详情呢。但朱棣急着赶往坤宁宫,暂时顾不上他。

朱高燧说:“回父皇,他本想到北平去找父皇的,因听说父皇马上要回来,就没去。”

别的都在其次,朱棣最关心的是朱允炆的踪迹,一两句话就能问明白,他等不及。便让两个儿子先回避一下,他要问郑和几句话,然后就到坤宁宫去。

朱高煦和朱高燧便先走了。郑和过来,给朱棣跪下请了安,朱棣要他说说最重要的。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郑和还是多说了几句,他奏报说:“我们这次出使西洋,先后到过占城,经苏门答腊、阿鲁、三佛齐国、满剌加、小葛兰,最远到了古里。到达各国,我们都遵照皇上的旨意向他们颁发了诰、印,赏给冠服,在古里还立了碑,刻了‘刻石于兹,永垂万世’八个字,满剌加王、浡泥王、还有爪哇、古里、苏门答腊、小葛兰、阿鲁各国王都答应一年内来朝贡。”

朱棣说:“好,你是我大明王朝的友好使者,此行扬国威啊。只是今天没时间多听,你改天写成奏折好好奏明,也让大臣们好好听听。”他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些大臣总以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连杨士奇都反对下西洋。朱棣认为,大明王朝固然无意占别国寸土,可交往、互通有无,使八方来朝,这有什么不好?

郑和说所到之处,他们都很受款待,所有国家都愿意来朝贡。

朱棣话题一转,问起那件事,这才是朱棣最放心不下的;郑和也知道,他最关心的是朱允炆的下落。

郑和说:“我们从苏门答腊一个瞎和尚那得到了线索,说有两个中国和尚从他那里到古里国拉塔寺去了,可古里拉塔寺并没有。后来所到之处都派人秘密访查,还是无结果。”

朱棣有些失望,他说,下次还要下西洋,继续找建文帝。生要见人,死要见尸。郑和说:“是。”

朱棣令他先休息些时日,准备详细奏疏。朱棣说他回头令都指挥汪浩督办改造、维修他的三百艘海船,作好再次下西洋的准备。

郑和说:“是。”朱棣说:“你先去吧,皇后病了,朕还要去看她。”郑和跪下磕头后离去。

拉大旗,好起义

方行子他们赶到山东青州卸石棚寨寨门外时,被挡在了石头砌成的山寨前。程济再三说自己是唐首领的表弟,并且写了一封短简,守门的小头领才答应进去禀报。

在山寨入口处,方行子四人坐在地上耐心等待着。他们显然很受怀疑,十几个把寨门的士兵严密地监视着他们。

望着高有丈余的山寨石墙,但见上面火炮、弩石森严密布,青旗招展,从高墙内传出震耳的义军操练之声。

程济说:“没想到他们声势这么大,又这么得人心。”

柳如烟的评价就低得多,他说:“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能成什么大事?”

方行子说:“山东大灾,他们开仓放粮得了人心。这可比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要高明。”她推测,此间必有明白人。柳如烟很不满,千里迢迢来投奔他们,却受冷遇,何苦呢;若干,不如自己扯大旗。

程济讥讽地说,说得容易,这么长时间了,我们还不是一事无成?

方行子却很通情达理,受人监视、怀疑也是对的,总得通报头领一声啊,谁知道我们是不是官府派来的奸细?

这时,见一群士兵簇拥着孟泉林和景展翼、桂儿出来了。

方行子大惊,柳如烟则如同傻了一般愣在那里。

孟泉林最先跑了过来:“行子?哎呀,柳翰林也来了?真是没有想到,水流千转归大海,我们又在这里相逢了。”

景展翼也怔了好一会,忽然不顾一切地奔过去,抱住柳如烟大哭:“我还以为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呢。”

柳如烟真的恍惚是在梦里,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程济也大惑不解,他们都看见过苏州知府衙门的告示,说景小姐被正法了。

孟泉林说:“连景展翼自己也看到过这样的告示。”

方行子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孟泉林说:“一定是地方官被皇上追急了,随便找个替死鬼杀了,向上一报,既邀了功,又交了差。”

程济说:“一定是这样。”

看着景展翼哭成泪人,孟泉林说:“好事多磨,行了,九九八十一难都过去了,你又和柳翰林团圆了,别光哭啊。”

景展翼这才带着泪容笑了。因为她还一直拉着柳翰林的手,柳如烟偷看了方行子一眼,想松开,景展翼却拉得很紧,柳如烟又小心翼翼地看了方行子一眼。方行子装看不见,头扭到了别处。

孟泉林这才注意到宫斗,他问:“你们怎么还带个孩了?这孩子是谁呀?”方行子此时不想公开宫斗的身份,就谎说是在路上拣了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孟泉林说:“咱别在这傻站着了,唐头领还在聚义厅等着呢,不过她以为必是奸细,没想到是天赐贤人,该着唐赛儿发迹呀。”

他们向寨里走着,方行子和孟泉林有意落在后面。方行子向他询问这个唐赛儿怎么样?是个杀富济贫的人,还是打家劫舍的人呢,还是有大志想成大业的人?

孟泉林说都不是。这唐赛儿擅长法术,开初以传教方式团聚民众,孟泉林对这些邪术不感兴趣,不过是无路可走,暂在此栖身而已,很难说有什么出息。方行子他们来了就好了,孟泉林觉得如同死水注入了一股活水,也许能别开生面,有所建树。他最关心的是建文帝的下落,他也盼有一面号令四方的旗帜才好发展。他问方行子是否知道?

方行子不能瞒师傅,告诉他朱允炆早已死在西洋了,不过对谁也不要说。她也认为总得有个旗号才好号令天下呀。百姓看重的是皇家正统。孟泉林叹了口气:“建文帝已死,还有什么正统大旗可竖?”

方行子指着走在前面的宫斗说:“那不是大旗吗?”

孟泉林一时没懂,他问:“你是什么意思?”

方行子说:“他就是建文皇帝的皇子呀。”

孟泉林眼一亮,说:“这可是及时雨呀,只要打起建文帝皇子的旗号,不怕天下不归心,那就可以大干一场了。”

方行子注意到景展翼不断地与柳如烟亲热、耳语,可柳如烟好像有意保持一定距离似的,还不时地向方行子这里溜一眼。方行子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到了聚义厅,孟泉林把方行子四人一一介绍给唐赛儿,只说了名字。程济也好几年没与表姐相见了,先寒暄了一阵,便书归正传,程济说他们仰慕唐赛儿杀富济贫的行侠仗义之风,才不远千里投奔,是希望报仇雪恨。随后他把方行子、柳如烟的背景、身世详细地说了,唐赛儿别提有多高兴了,她连连说这是神明助她。程济唯独没有向唐赛儿暴露宫斗的真实身份,怕她有想法,初次见面也不合时宜。方行子事先关照过程济,不到关键时候不能向山寨的人公开。

杀人的皇帝却救下一条虫

永乐大钟铸成了,成了普济寺的镇寺之宝。一进山门,就可以见到巨大的“永乐大钟”悬挂在桧柏树丛中,真正的庞然大物,顶天立地。这是朱棣委托道衍法师监造的。

朱棣率太子和群臣一步入,已经老态龙钟的住持和尚道衍法师亲自带着上百个和尚列队于永乐大钟前,朱棣等人一到,法号齐鸣,诵经声起,四个大和尚执巨锤撞响了永乐大钟,一下又一下。这钟声,有别于任何铁钟、铜钟,它浑厚清纯、带有磁性,像乐音一样悦耳,声震十里山谷。

朱棣欣赏地站在巨钟下,问群臣:“这口钟是不是前无古人啊?”钟口一丈有余,重达九万二千斤的大钟从未有过,当然是前无古人。

朱高炽说:“不但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

大臣们仰视着永乐大钟上密密麻麻的铭文,道衍告诉大家,铭文共二十二万五千九百三十九字,梵文佛教铭文四千二百四十五字。无论重量还是几种文字的铭文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

人群后,杨士奇悄悄问解缙:“你说这下西洋是建国威、抚四邦,那还有些道理,那建造这么一个近十万斤重的大钟又是为了什么?”

解缙的话竟脱口而出:“恐怕只有皇上自己明白,这是一种寄托、一种冥冥中的忏悔和解脱。”杨士奇不解地望着他等下文。太监黄俨装作看钟上的铭文,溜到他二人身旁偷听。

解缙说:“杀人太多自然要做噩梦,民间呢,有人烧几张纸送送鬼,有人做点善事以求解脱,皇上的办法是铸这口大钟,钟声一响,鬼神退位。”杨士奇没想到会引出他这样大不敬的话来,忙小声提示:“先生慎言。”黄俨早已听在耳中,欣喜若狂,朱高煦对解缙恨之入骨,正愁抓不着他的把柄呢。他马上在人群里找到朱高煦,向他耳语,报告了这个喜讯。

朱棣在道衍法师陪同下,来到大雄宝殿前的大鼎前,朱棣亲自上了三炷香,合掌默祷片刻,转过身对三个儿子说:“你们也替皇后向神明祈祷吧,保佑你们母后病体早日痊愈。”

于是先由太子敬香始,朱高煦、朱高燧先后升香,在蒲团上叩头。

朱棣站在白果树下,突然,一条青虫从树枝上滚落下来,恰好落在朱棣的肩上。好多大臣都看到了,互相看看,又都去看李谦。李谦走过去,想伸手取下青虫。朱棣这才发现自己肩头上蠕动的虫子。李谦已敏捷地拈起青虫掷于地上,刚抬起脚来要踩下去,朱棣大声说“不要踩!”并伸手拉住了李谦。李谦不解地看着皇上。

朱棣说:“这毕竟是一条生命,虽微小,也有灵性,也有享尽天年的权利,不要伤害。”说罢竟俯下身,复又把青虫轻轻拈起,将它放到树干上,看着它弓起身子爬走,朱棣才露出微笑。

道衍法师说:“皇上太仁慈了,恩及弱小生灵。”

人群后的解缙又对杨士奇说:“怎么样?我没说错吧?杀人与杀虫,孰重孰轻?这不是忏悔是什么?”

这话又被有意偷听的黄俨听去。大钟落成了,心猿意马的朱棣也似乎平稳了。他举行今天这个仪式,也是向冥冥中的神祇求助,希望徐皇后病体康复。

朱棣与道衍执手告别上大辂前,洒下几滴清泪来:“法师弃朕而去,朕身边连个可以朝夕求教的人都没有了。”

道衍法师说:“老衲垂垂老矣,已无用处。但愿皇上自重,惜民力,爱民如子,使江山永祚,老衲为皇上日日祈祷。”

朱棣感慨了一回,正要上帝辂,李谦过来说:“山东布政使董明伦派来专使,有火急奏折。”他一闪身,一个信使跪在大辂前叩头,双手举折过顶:“皇上万岁!山东布政使特差遣小的呈送十万火急奏折。”

李谦接过折子,转呈朱棣,朱棣看过,皱起了眉头,回头看着众大臣说:“你们不是说青州的唐赛儿不过是妖言惑众,是疥癣之疾吗?怎么这把火越扑越烈,把青州卫指挥高凤都打死了?现在弄得山东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三司联合向朝廷告急。”

夏原吉说:“这都因山东灾情太重,官府又赈灾不力所致。可派能员、干员力剿,星星之火也可呈燎原之势啊。”

朱棣决定派安远侯柳升和都指挥刘忠率京军精锐前去围剿,朱棣称大明王朝乃盛世,怎能容得草寇侵州夺府。

夏原吉答应一声:“臣回去就拟旨,尽快发兵齐鲁。”

朱棣都忌惮三分的人

同类推荐
  • 长安乱

    长安乱

    《长安乱》武林纷乱,朝廷为了掩盖真相,坐视不理,一时间豪强并起,争夺武林盟主的宝座,首当其冲的就是武林两大门派少林和武当。少林派中有一个五岁进入少林的少年,这个少年身怀异禀,天赋不同,玩世不恭。在纷纷扰扰的江湖恩怨中,他从小到大目睹了太多的门派仇杀。他十八岁下山闯荡江湖,一个神秘的老头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得到了老头赠送的当世奇兵,并用它夺取了武林盟主的称号。可是他却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到底是什么在左右一个少年的命运呢?到底是什么是这个少年——释然——最为珍视的东西呢?
  •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细君公主是汉朝第一位被史书记载下了姓名的和亲公主。她出生那年父亲江都王因为谋反而自杀,四岁时被叔叔广陵王刘胥寻到而收养,十六岁远嫁西域,二十岁便忧郁而死。中国的历史几乎是一部男人的历史,谈到细君公主也无非是于国的贡献罢了,而我则想通过史书中寥寥几笔的记载,祭奠这位可怜的公主。
  • 风尘隐侠鹰爪王14

    风尘隐侠鹰爪王14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多尔衮

    多尔衮

    多尔衮,大清国入主中原的领军人物。他生前登上了阿玛王的高位,成为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太上皇;身后则被追尊为成宗义帝,那是皇帝才能有的庙号和谥号。但最灿烂的瞬间往往是最短暂的,荣耀和他宏伟的陵墓一样很快就被人摧毁。直到一百多年后,乾隆还他一个公道。正所谓“一生荣辱,盖棺难定论;百年沉浮,去伪方存真”。
  • 蚁生

    蚁生

    《蚁生》以王晋康年轻时作为知青下乡的经历为背景,寓理想、诙谐于苦难的现实之中,真实地再现了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又把它放到“人类本性”的高度来认知。那些正需要吮吸知识营养的一代青年,却在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下,远离父母及熟悉的城市生活,在无法自己选择的社会浪潮中艰难地生存着。爱情纷争,情敌忌恨,眼看优秀青年颜哲命悬一线,不料峰回路转,
热门推荐
  • 三界风云之人间道

    三界风云之人间道

    一场突然其来的变故,使得原本幸福的孩童变成孤儿。踏入仙界,卷入门派纷争。为了报恩为复仇他一步步成长,到头来却发现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他决定奋起反抗……
  • 苦海一刀

    苦海一刀

    寒冷的天气,大雪纷飞,一个孤独的少年,缓缓前行,右腰间挂着一把刀,一把漆黑的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罪无可诡

    罪无可诡

    我在罪与恶的边缘徘徊,我犯下了滔天大罪,我穷凶极恶,我像一头麋鹿在公路上奔跑,身后拿着枪的猎人在追杀我——大BOSS。为了抓住害死父母的凶手,周明一直在努力着。他揭露了一个个罪恶,最后罪恶拿着枪指着他的脑袋:“你才是最大的恶。”
  • 死次东坡村的同学会

    死次东坡村的同学会

    我和朱凯参加一个小学同学聚会,却无意中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为逃出生天,我们抽丝剥茧,揭开迷雾
  • 历史年鉴之1913

    历史年鉴之1913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凰步云霄

    凰步云霄

    在昆仑虚深处,有一处墨色竹屋,四周皆是墨色的竹子,名唤墨竹林。墨竹林中衍生了万般情爱,桃花妖和水神的虐恋情深,竹精和狐妖的缱隽温情,以及伞仙和墨竹林主人的再生恋缘,还有一个总爱操心奔波的妖娆美男……
  •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地下深处的秘密(上)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地下深处的秘密(上)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共有五册,分别是《拨开宇宙的迷雾——天文大发现》《精彩地球——地理大发现》《自然世界的奇迹——考古大发现》《地下深处的秘密——考古大发现》《神奇分界线——北纬30度的秘密》。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甚至生命。每一次震惊世界的发现,都给人类带来无价的物质或精神果实,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自然或历史的本来面目。
  • 龙神修仙传

    龙神修仙传

    在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有绝对的实力,整个大地都匍匐在你的脚下!公平是什么?公平是靠拳头说话的!本书第一批群,也是本书初始阶段的最佳读者群:77145109另:本书每天两更,如果缺更会通知大家的。另一点本书不会TJ,前阶段不会YY,到第三卷以后会加入YY的情节!!
  • 暗妖娆之绝世璇舞

    暗妖娆之绝世璇舞

    倒霉穿越之后,凌璇舞先后遇到了高傲却温柔的王爷蓝竞瑄,书卷气十足却冷酷无情的蓝竞云,冰冷却贴心的护卫暗夜,相貌出尘但身份成迷的慕容绝世,刚毅霸气十足的太子封溯。凌璇舞原本不想和任何人发生感情纠葛的,但却一次又一次陷入情网之中无法脱身。人家穿越我也穿越,人家有美男我也有美男,可是人家左拥美男右抱江山呐!我想过得安稳点儿怎么都不行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