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4900000013

第13章 影响力源于自省

自省是儒家提出的重要修身方法。在《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意思是每天都要反复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以便发现有违背常礼和伦理道德之处并及时纠正。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塑造影响力。

第一节 先认识自己,再讨论生活

当我们在生活中迷惘的时候,我们首先做的不应当是讨论生活本身的公平与否,讨论自己的机遇好坏与否,我们这个时候最应当做的是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信念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

毫无疑问,研究自己的目的就是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与自己的长项相对应的目标,才能攻其一点,收获成果,由此及彼,不断扩大。认识自身,找到最适合的位置,这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某种优势,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事业。同时,人不是完人,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十分突出。不同的人,生理素质、心理特点、智能结构等必然千差万别。有的人多条理,善于分析;有的人多灵气,富有幻想;有的人擅巧计,能于谋略;等等。只要找到自己的成功目标或方向,那么机遇就或早或晚、或近或远存在于这个方向的轨迹上。

正因为达尔文对自己的深刻认识,才使他把握住自己的素质特点,扬长避短,做出了突破性的成就。他十分谦逊又自信地谈论自己:“热爱科学,对任何问题都不倦思索、锲而不舍,勤于观察和收集事实材料,还有那么点儿健全的思想。”但又认为自己的才能很平凡:“我的记忆范围很广,但是比较模糊。”“我在想象上并不出众,也谈不上机智。因此,我是蹩脚的评论家。”他还对自己不能自如地用语言表达思想深感不满:“我很难明晰而又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智能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使我对自己的见解和假说的原始表述不是错误,就是不通畅。”伟大的马克思有许多天赋,但他在写给燕妮许多诗后,发现自己并不具备杰出的作诗才能,并作了深刻的自我解剖:“模糊而不成形的感情,不自然,纯粹是从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完全对立,修辞上的斟酌代替了诗的意境。”作家朱自清也曾分析过自己缺乏写作小说才能的短处,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25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所以,客观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走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路,这对于取得成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在一个不擅长的方面辛苦拼搏,成效可能不会很大,甚至无功而返。

第二节 完成对自己的定位

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在外界反馈的基础上建立自我动态调节,也要借助别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

有两件学林逸闻值得我们深思。一是着名的史学家方国瑜。他小时除刻苦攻读学堂课程外,还师从和德谦先生专攻诗词。他钦佩李白、羡慕苏轼,企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但一晃六七年过去了,却始终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1923年,他赴北京求学,临行时和德谦先生诵严羽的“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之句以赠,指出他生性质朴,缺乏“才”、”趣”,不能成为诗人,但如能勉力,将能成为一个学人。方国瑜铭记导师之言,到北京后,师从名家,几载治史,就小有成就,后来着成《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着五种》两本书。从此他立定志向,终生于史学研究。

着名史学家姜亮夫也有类似经历。20世纪20年代,他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当时他极想成为“诗人”,把自己在成都高等师范读书时所写的400多首诗词整理出来,去请教梁启超先生。不料梁启超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囿于“理性”而无才华,不适宜文艺创作。姜亮夫回到寝室用一根火柴将“小集子”付之一炬。诗人之梦醒了,从此他埋头攻读中国历史、语言学、楚辞学、民俗学等,取得一系列成果。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了关爱自己,从不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偶尔想起,脑海中也不过茫茫然一片空白。

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就要探讨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讲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的。我们不反对去追求“身外之物”,更不鼓励人们这辈子禁欲,下辈子进天堂享福。

正好相反,我们鼓励人们去追求现实的身外之物,因为毕竟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我们今生今世过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们这辈子活得值不值。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赞同将这些身外之物当做唯一。那些将身外之物当做唯一的人,当追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很迷茫,结果找不到“自己”,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他们会堕落,转而寻求感官享受。

可见,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建设丰富的物质家园,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人固然要追求物质,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一定要有精神。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经不起人们的推敲;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无法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人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对“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节 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亨利·沃德·比彻尔说:“一个人需要思考的,不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而是自己是什么。”

许多知名的企业家、作家、演员和运动员都曾经提到过,他们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如何会影响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有的人说,那是人类所有成就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美国着名整形外科医生麦克斯韦儿?莫尔兹博士发现有一些病人在做过整形手术后,会经历重大的人格变化。但是在其他的一些个案里,即使是相当成功的手术结果,病人还是很自卑,外在形象的改变对于他们内在的自我形象还是毫无影响,也就是他们对自己的信念,还是依然未变。于是,莫尔兹博士试着让他们忽略自己的肉体,而去改变对内在自我的态度,最后终于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你也许会说,我对自己的认识已经很清楚了。是的,通过镜子,可以看到平时的自己,却难以直视内心里的那个自己。现在你应该问的是:究竟了解自己多少?对自我形象的固有认识对成功有帮助吗?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

第一步把自己的一切特征或人格特征,以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都写出来。请注意:不是你认为别人会如何看你,而是你如何看你自己,把这些以任意的顺序写出来。我们的人格都有多个方向,每一个方向对于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成就,都会有一些影响。按下面这个技巧去做可以较容易地完成:

先写出你觉得可以描述你自己的一些词语,如“老实”、”自信”“专心致志”或“心胸开阔”等。

接着,要用你平时不惯用的那只手再写这些词,例如,如果你是惯用右手的话,就用你的左手,以此类推。当然这样做会有一些困难,你也许要把字写得大大的,但是只要你继续做下去,你就会发现,事情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只要你能够将每一个字辨认出来,你就不需要担心你的字写得七扭八歪。现在就开始写出你的清单吧,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如果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够保持放松的话,是会对实验有帮助的。当你减少了有意识的左脑的干扰之后,更深入的、诚实的认识就会显现出来。

人的大脑的左半边与语言和逻辑有关,而右半边则与直觉和感觉有关。你惯用的那只手和你身体的同一边,都是由你的大脑的另一边来指挥的,例如,你的右手和身体右半边由左脑来指挥。因此,当你在做上述实验的时候,你的左右脑中不常用或属于潜意识的那一边会在某种程度上被释放出来。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从潜意识中认识自己,而这些认识,如果你用自己惯用的那只手来写的话,可能就写不出来了。只有当它们被你发现了,你才会意识到它们是真实的。你最先所写的一些勉强可以认得出来的字,也许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也和你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那些是一致的。但是当你继续写你的清单,并且允许你的潜意识自由发挥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更多具有真实性的自我形象的词语。当这些词语有明显的矛盾——即对平时的印象构成巨大冲突的时候,你需要对自己完全的诚实,分辨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例如,你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聪明”,在用非惯用的手来写时,就可能变成“圆滑”,甚至是“投机取巧”。在很多例子中,试验者的亲戚和亲近的朋友确认说,用非惯用的手所写出来的比较接近事实。

仔细审视你单子上所列的每一个词语,如果你不能够确定你所写下来的某一些词语的确定意义,试着把每一个词都用一个句子来加以表达——不过你要再次用你非惯用的那一只手来写。这些词语的每一个都可以扩展成为一个或更多的特定概念的叙述句。例如,“友好”可能会包括“我喜欢别人来我家做客”,而“脚踏实地”则可能涵盖“我很会自己动手做东西”。这些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才是解释你的行为和结果的信念,而不是那些你立刻就可以察觉的少数信念。

第二步是“自我催眠”,将每一个信念都放在心里来加以测试。

首先,选择一个你认为是正面的信念,然后,想象你自己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实际发生的状况。举例来说,如果你很擅长于吸引儿童的兴趣,比如讲故事、唱儿歌,你就想象你自己正在这样做,而且正在享受自己做得很好的感觉。这个例子也许正是受到你的清单上“友好的”或“令人喜欢的”这些词语激发而产生出来的。为了让感受更真实,你需要想象一些视觉上的东西——可以是小孩的脸、故事书以及你周围的任何事物。如果你可以感觉自己听到的任何声音,包括你自己讲话、唱歌的声音,或是体验到任何与你正在做的事情有关的感觉,那么这种真实性就更为强烈了。换句话说,你最好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必要时五种感官都要用到,其中视觉、听觉和触觉是最为重要的。这种感觉很像是自我的催眠。

然后将情景转到一些令你感觉不快乐的事情上,也就是那些负面的自我信念。举例来说,你的同事正在热烈讨论着什么,但你却插不上嘴,你不喜欢看到自己正在这么做或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也许就是“拘束的”、“害羞的”、”难以交流的”等词语所激发出来的。你可以回想一次过去类似的经历,也可以想象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件事情,如同上面一样,把它感觉得越真实越好。

通过上述的两个步骤,你已经体验到自己的两个不同的形象——正面的和负面的,它们分别反映出某一个特定的自我信念。把这两种想象加以比较,你会看到一些差异。这并不是指这两个情景在内容方面的差异(如讲故事、唱儿歌和难与同事交流这两件事情上的差异),而是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差异。

也许这是你第一次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感觉,了解你的自我形象。在重新审视之后,你就可以运用那些令人产生力量的词语,创造你希望拥有的信念,改变那些不再有用的信念,进而把自己的潜能开发出来。

第四节 从四个层面中找到自我

自我,是“神圣的灵魂的东西”。每个人的“我”就是每一个人的自我,而每个人都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大胆地挑战自我,更好地塑造自我,无往而不胜地战胜自我。

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潜力;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通过对自我的深刻认识,了解自己所具有的真正价值,从而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而“自我”这一命题,看来是一个很有限的东西,与天空和大地相比,是无比渺小的。但就认识的难度而言,却又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深不可测的海洋。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要想全面而深刻的认清自己,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

心理学家日莫曼提出了着名的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WH-ww”结构,即“Why” (为什么)、“How” (怎么样)、“What”(是什么)、”Where” (在哪里)。日莫曼认为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可以从“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和“在哪里”这四个基本问题上来进行分析。“为什么”即动机,是对是否参与所解决的任务进行决策,体现了个体内部资源的特性。“怎么样”即方法、策略,是对所解决任务的方法、策略进行决策,体现了个体计划与设计的特性。“是什么”即结果、目标,是对所解决的任务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进行决策,体现了个体自我觉察的特性。“在哪里”即情境因素,是对所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的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决策和控制,体现了个体敏锐与智慧的特性。

由此可见,按照日莫曼“WHww”结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具有动机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方法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结果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以及情境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这四维结构。

我们可以从这四个维度来认识自己,看看自己在哪一个维度存在欠缺,从而对自己的人生重新进行规划。

一个情绪化很严重的人,他可能具有极高的智商,可如果他在“为什么”这个维度有欠缺,也就是说,他缺乏成功的动机和欲望,那么,他很难激发出他的智慧潜能。同理,在“怎么样”上有欠缺的人,可能整天奔波,却总是事倍功半;而在“是什么”这个维度上有欠缺的人则不能合理地评估和判断事情的结果和结果对其人生的重要意义,以致成功和他失之交臂;”在哪里”上有欠缺的人,对社会环境以及自己在环境中的所处位置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导致自负或者自卑的消极情绪。

这四个维度就是认识自我的“魔镜”,只有在这四个维度上对自己都有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节 从别人眼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世上的人看月亮,有人喜欢月圆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象征圆满;也有人喜欢弦月,可能是因为那富有诗意;心情不一样的人看月亮,会对月亮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但是,不管人们对于月亮有什么样的观感,月亮终究还是得循着自己的轨迹前进,反正它永远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盼。更何况,人要怎样看月亮,对月亮有怎样的想法、观感,反映的是人们自己的状态或需求。至于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反映的也是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人就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看谁都是一样不满,对我们当然也不会例外;有人过于主观,常常以偏概全,认识我们没有3分钟,就已经对我们抱有成见;还有人根本不在乎别人,对这样的人而言,你无论怎样表现都不会太理想,反正他是看自己心情说话的人。如果我们过于在乎这些人的

想法,只会显示出对自己太没有自信,更是徒增自己的烦恼罢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人,比如我们的父母、长辈或是朋友,他们是真心关爱、在乎我们的人。如果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或建议,对我们自己会有很大的助益,因为他们是真心为我们着想的人。不过,即使是做父母的也未必能够完全了解自己孩子的需要,有时候父母也常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对孩子有某种过度期待,更别说是其他人了。所以,即使是那些爱我们的人,我们虽然能够了解、体会他们的心情,但是对于他们的建议、分析,还是得要经过我们自己的思考、过滤才行。毕竟,要对自己负责,最了解自己的,往往还是自己。

这倒不是说,那些不是为我们着想的人,我们就不必在乎他们的想法,只是说我们得清楚地知道别用情绪来回应别人对自己的带有他们自己情绪的看法,这样才能平心静气去接受那些对我们有益的建议。至于对那些关心我们的人,彼此的关系应该是分享与聆听,并不是为了遵从对方的期待而改变。对于真是不能接受或是无法实现的期待,还是得要适时地拒绝才行,否则这很容易成为彼此关系中的隐性“炸弹”。也有些时候,我们的理想与那些关爱我们的人的期望相抵触,或许自己非常清楚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清楚地知道将来的发展,但是别人并不知道,如果我们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也得要先沟通清楚才好。

总而言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别人对于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在我们聆听别人的意见时,先要了解他们对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然后再仔细思考他们的建议是否合适。但是永远要记住的是,我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而且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别人像是照着镜子一样看清楚自己,然后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塑造成别人眼中完美的形象。

第六节 认识自己,再改变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经受一些挫折、一点打击,就悲观失望、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惊慌失措。甚至有一些人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极度悲观中绝望轻生,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让我们看一看凡·高吧!

文森特·凡-高,世界知名画家,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出生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父亲是当地小镇上一位受人敬重的牧师,而他最初的愿望就是能够做一个优秀的布道者,能够为人们传播福音。

年轻时,凡·高在他叔叔的画店里工作,这样他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他甚至可能成为他叔叔的继承人并继承一大笔财产,而他却放弃了那里,选择了离开。

1869年,凡·高跟随欧洲一位有名的艺术品商人哥比尔开始经商。那时的凡?高由于年龄小,脾气暴躁,在推销艺术品时,经常和顾主争吵,于是被哥比尔解雇了。

凡·高来到英国,在伦敦一家规模很小的寄宿学校教授法文。由于他没有及时收缴贫穷学生的学费,受到牧师的责骂,离开了寄宿学校。

1881年,28岁时的凡·高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也就是这时,他开始绘画了,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比利时矿工的素描。他基本上不懂绘画的技法,当然也没有人来买他画的画。

1886年2月,凡·高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凡·高结识了高更、贝尔纳、劳特累克、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这一时期的凡?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着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1888年初,35岁的凡·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他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他的创作也进入了巅峰。《向日葵》、《夜间咖啡馆——外景》、《掖间咖啡馆——内景》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但他依然只能靠弟弟提奥的资助生活。

凡·高在对绘画这一职业追求中,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同是很难支撑下去的,但是他得到更多的是打击,在凡·高最艰苦的阶段,他每个月的最后几天都躺在床上,以此来化解饥饿的威胁,我们可以想象这种生命的历程是多么让人心酸。

当时,上流社会的绅士们需要的是一些精致的小肖像画,或者是完美的风景画,他们喜欢忧伤的油画。

一次,一位上流社会的少妇看到凡·高的油画,很轻蔑地说:“我很高兴把这种东西称作艺术。”面对莫名其妙的嘲讽,凡·高从没有消沉过,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

然而,凡·高的画在当时却无法得到上流社会和收藏家的青睐,他的画作在那些人眼中就像废纸一样一文不值。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打击,凡·高逐渐变得孤独起来。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他开始颓废、失望甚至绝望了。

他疲惫了、厌倦了,再也没有勇气面对生活给他的所有折磨和苦难,他决定离开这个嘲弄他的可悲的世界。于是,凡·高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高自杀后,人们在他身上发现一封信,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1914年,凡·高书信集出版,凡·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1934年,《渴望生活——凡·高传》出版,凡?高的故事感动着全世界的人。

今天,凡·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

可借他自己已经无法得知了。

其实,生命的逝去并不足以让人变得崇高,只能给活着的人以痛苦或者惋惜。无论生活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都应该乐于看到它,这是生活的真实体现,是生的证明,是自己存在的一种体验。生命是不堪追问的,我们也无法预言每一个下一刻会得到什么,因为我们只不过在探索生命的意义,释放我们自己的能量。

凡·高经历了那么多磨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他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然而他还是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始终就是一个失败者,经历了太久的跋涉,无法继续承受失败的打击,决然离去。如果他能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够肯定自己的存在意义,再坚忍一些,那么他自己的世界就会更精彩,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并且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就像一艘即将抵达彼岸的船,挫折是船的压舱之物,在狂风暴雨中加大前进的马力,厄运也会助成功一臂之力的,那样船就会乘风破浪,最终成功地抵达彼岸。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也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一个过程,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之有效的维持影响力的方法。

一块闪亮的铁,如不注意保养,天长日久,“锈”就会把铁“吃掉”。这是自然界的现象,然而人类社会又何尝没有与之相仿的现象呢?

有些人生活中,目中无人;学习中,得过且过;成功时,不知戒骄戒躁;散漫时,不懂自我约束;这样的一个人,即使再聪慧再了得,那也只不过是一块被“锈”吃掉的“废铁”罢了!

一块铁对人的作用首先来自于其硬度,但被“锈”吃的铁已经毫无硬度可言;人也同样如此,一个人的影响力来自于其贤、来自于其智,不知自省,其贤、其智便易为“锈”所蒙蔽,自省正是我们隔离“锈”保持影响力的最好方法。

同类推荐
  • 三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三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三十几岁,如果你仍没有找到钟爱的职业,如果你历经沧桑的事业仍然没有起色,如果你的家庭生活仍然不那么稳定,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仍然一团糟,那么,这说明你还没有找到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人生密码,第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密码,这个密码包含了你的工作,事业,健康,活力,爱情等方面的成功秘诀,三十几岁,正是完全解开这个密码的年龄。
  •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来自山西焦煤汾矿集团紫金煤业的周志刚先生,花费数年心血,编选了一本有关做人做事之道的书,嘱我为其作序。初稿是用电脑打印的厚厚的两大本,上卷为做人之道,以“尊、孝、仁、义、礼、智、信、节、忍、诚、谦、宽”为题分为十二个部分;下卷为做事之道,又以“勤、俭、静、思、情、理、法、度、志、毅、谨、恒”也分了十二个部分。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命运的双刃剑——养成好习惯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命运的双刃剑——养成好习惯

    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
  • 拥抱改变:魅力女性的完美修养

    拥抱改变:魅力女性的完美修养

    魅力女性的完美修养,需要学习与成长,需要改变与提升,更需要快乐与成功。《拥抱改变——魅力女性的完美修养》是专门为智慧女人、妩媚女人、小资女人、温柔女人、时尚女人而写,才女、淑女、美女从中可以得到优雅之道,变得更加健康,更加独立,更加生动,更加朝气蓬勃,从平凡走向非凡,从优秀走向卓越。作者安子富于个人魅力的传奇分享,是今天大多数女性都可以拥有的,它不需要靠大量的财富、权势、名位来获得,但它需要一些智慧、一些品味、一些割舍来取得,也就是两个字——改变。
  •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22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这关键时期,拥有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成功学家指出:22岁以后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你曾经的心态,造就了现在的你;你现在的心态,将造就一个未来的你。本书内容丰富,全面阐述了22岁以后的年轻人在初涉社会应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相信本书会成为你成功处世的好帮手。
热门推荐
  • 槐树街纪事

    槐树街纪事

    相爱容易,却命运多舛;看尽生死离别,却不悔相遇。
  • 凌武志

    凌武志

    被卖到斗兽场三年,经历了五百场人与兽的生死搏杀,最终活着走出斗兽场的少年......超强的修炼天赋与战斗意识,诡异莫测的神秘觉醒技......带上银面,便是血瞳修罗!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在不断的告诉秦冰:你要变强,强到凌驾于所有武学之上!
  • 清风亭稿

    清风亭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只想安静升个级

    我只想安静升个级

    一夜之间,地球上所有游戏玩家全部被传送到一个奇幻的世界,升级打怪做任务,当所有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时,为什么这个小子跟别人就这么不一样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兔妖大人请饶命

    兔妖大人请饶命

    林枭是一只兔妖,他知道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自己活在玄幻小说中。似乎,还和作者的关系不太友好。等待他的,是作者的照顾?金手指?还是玩不死你算我输?等待作者的,是林枭的乖巧听话?还是捣乱剧情?祝福他们,相爱相杀到完本。
  • 我还想再活一世

    我还想再活一世

    嗯,系统吸收血肉静华,尸体为什么会变成骨头,我好烦。梁弥看着眼前的累累白骨一脸的无奈。
  • 寻找缺失的布拉格

    寻找缺失的布拉格

    试图通过探讨人性的本能与理性,回味一场有期待的青春旅程。
  • 证道洪荒行

    证道洪荒行

    多年修行,一朝之间付之东流。本该在天劫之下陨命之人,却阴差阳错穿越到了洪荒。看其如何击败诸多强手。最终得证大道,超脱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