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8900000025

第25章 响应(3)

刘伯垂在“老虎窝”旁边——湖北省警察厅背后——的武汉多公祠5号挂起了“刘伯垂律师事务所”的牌子。那里,成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们经常聚会之处,而“老虎”们居然没有发觉这眼皮底下的红色目标。

一个多月,这个“小组”增加了两名成员:

一位叫越子健,又名云诩,董必武的同乡,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据云是董必武介绍的。

另一位叫赵子骏,是武汉的青年工人,由郑凯卿介绍加入小组。

张国恩由于律师事务忙碌,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多大兴趣,在小组成立三个月后声明退出。

在1921年春,又有刘子通、黄负生加入武汉共产主义小组。这两个人曾创办《武汉星期评论》,都是湖北黄冈人——陈潭秋的同乡。

李汉俊在1920年冬曾由上海回鄂探亲,途经武昌时,曾与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们见面,向他们讲解过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学说。

另外,维经斯基的秘书马马耶夫和他的妻子马马耶娃,还有北京大学的那位“中国通”鲍立维,曾访问过武汉,都住在张国恩律师事务所里。马马耶夫本来想以教英文作掩护帮助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开展工作,无奈三位高鼻碧眼的外国人,在外国人不多的武汉毕竟是太惹人注意了。他们只是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利群书社参观了一番,不得不离开那里。

[1]《董老忆潭秋》,《楚晖》第1期,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陈独秀回北京后经天津再去上海。

[3]包惠僧:《我所知道的陈独秀》,《包惠僧回忆录》,第36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山东的“王大耳”

共产主义之火,也在山东点燃。

山东虽是中国旧文化发源地,但讲到现在的新文化,却是幼稚得很。别的不用说,单就专门学校而论,还是被一班贩卖日本古董的客商在那里专利,很带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色彩。

从去年10月间,省议会议员王乐平组织了一个齐鲁通信社,附设卖书部,专以贩卖各项杂志及新出版物为营生。通信社虽以人的问题未能十分发达,卖书部却是一月比一月有进步,头一个月仅卖五六十元的书,到最近每天平均总可卖十块钱。卖书部创设的本意,固然非以营利为目的,但营业扩充,即是证明山东学界想着研究新文化的也很有进步……

这则题为《山东新文化与齐鲁书社》的报道,发表于1920年10月7日的北京《晨报》。这表明孔子的故乡,也飘起了新文化的旗帜。

这位在山东举起新文化大旗的王乐平先生,是中华革命党党员。在五四运动中,他是山东的活跃人物,曾作为山东省议会的代表前往上海,吁请上海各界支援山东人民的斗争——因为五四运动的斗争焦点之一,便是要求从日本手中收回山东主权,收回青岛。

王乐平在他住宅的外院创办了齐鲁书社,推销《新青年》《每周评论》《资本论入门》《唯物辩证法》《俄国革命史》等,在山东播撒马克思主义种子。

王乐平

王乐平在赴京时跟陈独秀相识,彼此间开始通信联系,当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共产主义小组,曾致函王乐平,约他在山东组织共产党。

王乐平虽说是进步的开明人士,却不愿加入共产党,更不愿出面组织山东共产党,于是把此事转交给了他的远亲、同乡王尽美。

王尽美是山东莒县大北杏村人氏(今属诸城县枳沟镇),年纪比王乐平小得多,出生于1898年。他原名王瑞俊,字灼斋,天生一对大耳朵,得了个雅号“王大耳”。毛泽东在1949年曾这样谈及王尽美:

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条,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1]

其实,“王大耳”在20岁之前,耳朵里听见的只是一个小小村子里的声音。这位佃农的儿子从小在依山傍水的大北杏村长大,12岁进了私塾,一边种田,一边学点文化,17岁便与李姓女子成婚。倘若他安于那小小的世界的话,可以在那祖祖辈辈生活的小村子里过一辈子男耕女织的生活。

然而,望着滔滔潍河水,望着葱葱乔有山(即南岭)树木,他心潮起伏,赋诗言志:

沉浮谁主问苍茫,

古往今来一战场。

潍水泥沙挟入海,

铮铮乔有看沧桑。

在20岁那年,他终于告别故乡热土,告别老母贤妻,前往省城济南,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范学校不仅不收学费,还免费供应食宿。

他来到了一个大世界,他的“大耳朵”听到了时代的呼声,听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呐喊。

进校才一年,正遇五四运动,他成了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成了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的代表,同时跟王乐平有了密切的来往。

不久,他来到更大的世界——北京。在那里,他知道了什么叫马克思主义,迅速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之下,成为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通讯会员。

王尽美,又写作王烬美

罗章龙曾这样追溯往事:

早在1919年下半年以后,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后期,我们北京国立八个院校的学生会和外省的学生会建立了联系。起初我负责做北京大学学生会的工作,山东的学生会经常有人来北京联系。我们北京大学学生会也经常派人去上海和南方,因为济南是沪京往来的必经之地,因此常中途在济南停留。我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同山东学生会的代表王尽美同志认识的。那时候,我们北京学生会的办公处设在校本部,王尽美同志为联系学生会的工作曾多次到西斋来找我。1920年3月,以北京大学为主,由国立八个院校联合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以后,王尽美同志又来到了北京。我领他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等处转转看看,还去看了一些外面来旁听的学生,同时,向他介绍了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情况。

在北京念书的学生加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是北京的会员,在北京以外各省市念书的学生或工人被吸收入会的叫作通讯会员……王尽美同志对这些都很感兴趣,他登记作为通讯会员加入了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那时我任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书记,他回去之后经常和我通信联系,交换刊物……[2]

成为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通讯会员,使王尽美的思想发生了跃变,最终成了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于是,在济南内贡院墙根街济南教育会那里,居然挂出了一块非同凡响的大木牌,上书:“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挂出这牌子的时间大约是1920年9月光景,创建这个研究会的主角是王尽美。参加者最初十来人,后来发展到五十余人,其中的积极分子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的学生邓恩铭、育英中学的国文教师王翔千。

王翔千比王尽美年长十岁,原名王鸣球,山东诸城人。王翔千跟王尽美也有一点亲戚关系——王翔千妻子的姑母是王尽美的婶母——所以他们早就相识。

王翔千肄业于北京译学馆,但古文底子颇好,擅长诗词歌赋。受他的影响,王翔千的弟弟王象午也加入了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王翔千的女儿王辩(后来改名黄秀珍),也很早加入中国共产党。

就在陈独秀给王乐平去函,希望他在山东组织共产党的时候,李大钊从北京派来当时北京《劳动者》编辑陈为人找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等商议如何在山东建立共产党。可见,“南陈北李”都关注着山东。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召开了欢迎陈为人的茶话会,陈为人在会上介绍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情况。

在“南陈北李”的帮助下,1921年初,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秘密成立。最初的成员除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外,据查考,可能还包括王复元、王象午、王用章、贾乃甫等人。

[1]王乃征、王乃恩:《怀念我们的父亲》,《王尽美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罗章龙:《我对山东建党初期情况的回忆》,《共产主义小组》(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水族青年邓恩铭

下大雨,

涨大河,

大水淹到白岩脚,

掩住龙脑壳,

鲤鱼虾子跑不脱。

这首儿歌的作者,便是邓恩铭——王尽美的亲密战友。

邓恩铭比王尽美小三岁,生于1901年1月5日(《辞海》1979年版“邓恩铭”条目,曾误为1900年生,到《辞海》2002年版时才纠正。邓恩铭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冬月十五,换算为公历即1901年1月5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年轻的党员之一。

邓恩铭不仅年轻,而且是水族人。他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水族聚居村寨水浦村的板本寨,那里离荔波县城大约二十公里。

水族是中国人数甚少的少数民族,到1990年,中国的水族只有34万多人,聚居于贵州三都、荔波、榕江、从江、都匀、独山一带和广西北部毗邻地区。水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家的山歌唱不完,夜连夜来天连天。”邓恩铭从小说水族话,唱水族山歌。他的奶奶是水族歌手,教他学会一支又一支水族山歌:

邓恩铭

砍柴一刀刀,

担柴一挑挑。

谁知一餐饭,

多少眼泪抛。

如此朗朗上口的水族山歌,绝不亚于唐朝诗人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邓恩铭从小在这些水族山歌的熏陶下,懂得人世间最质朴的爱与憎。

邓恩铭出生在医生之家,祖父邓锦庭、父亲邓国琮都以行医为业。邓恩铭原名邓恩明,字仲尧,6岁时进私塾,16岁时入荔泉书院。

识字知书之后,他写起山歌来:

种田之人吃不饱,

纺纱之人穿不好,

坐轿之人唱高调,

抬轿之人满地跑。

据《邓恩铭烈士专集》[1]查证,这是邓恩铭15岁时的作品。可见,当时这位水族少年的爱憎已很鲜明。

16岁那年,邓恩铭的命运发生了变化,他走出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村寨,作千里远行。那是他的二叔黄泽沛热情来信,邀他到山东济南上学,他便与叔母、堂弟一起,经香港、上海,抵达济南。

黄泽沛,清朝进士,后来到山东当县官。他其实姓邓,他的父亲邓锦臣与邓恩铭的祖父邓锦庭是亲兄弟,由于他过继给姑母家,于是改姓黄。邓恩铭到了他家,也取了个黄姓名字,叫“黄伯云”。

离开水族村寨时,邓恩铭赋诗言志: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业不成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到处是青山。

邓恩铭在1917年10月抵达济南,便进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这是山东的名牌中学,在这里读书,邓恩铭知识猛进,眼界大开。

进入省立一中一年多之后,五四运动山呼海啸般爆发,山东成了全国注视的焦点。18岁的邓恩铭投身于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被同学们推举为省立一中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兼出版部部长。

就在这时,他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领袖王尽美结识。从此,他俩肩并肩,在济南从事革命活动。

王尽美和邓恩铭等在1920年秋组织了“励新学会”,王尽美被推举为《励新》半月刊编辑部负责人,邓恩铭担任学会庶务。

《励新》半月刊在1920年12月15日创刊。《发刊词》指出,励新学会的宗旨是“对于种种的问题都想着一个一个地给他讨论一个解决的方法,好去和黑暗环境奋斗”。

为着更进一步“和黑暗环境奋斗”,王尽美和邓恩铭组织了山东共产主义小组。这时的邓恩铭不过20岁,而王尽美也只有23岁。

[1]《邓恩铭烈士专集》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编,1983年3月在都匀印出内部参考本。

斯托诺维奇在广州找错了对象

当共产主义之火在中国的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逐一点燃之际,中国南方第一大城市广州,也出现了共产主义“幽灵”。

广州是当时中国的一片热土,共产党的种子最容易在那里萌芽,因为那里是孙中山的大本营,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当维经斯基率领那个“记者团”抵达北京之后,便兵分几路:他自己率“主力”前往上海;马马耶夫夫妇和鲍立维去了武汉;那位从哈尔滨奉命赶往北京的大胡子、俄共(布)党员斯托诺维奇,则在上海住了几个月之后,被维经斯基派往广州。

热浪在广州澎湃,只有傍晚时一场豪雨骤降,才能使人舒上一口气。1920年9月,在寒带长大的斯托诺维奇新来乍到广州,真不习惯。对于满街戴着尖顶斗笠的广州人,对于人行道上便于遮雨的过街楼,他感到非常新奇。

斯托诺维奇在广州改了名字,叫Минор,即米诺尔。他与另一位俄共(布)党员Песлин,即佩尔林,一起被维经斯基派往广州。此外,还有一位既会讲法语又懂中文的越南人。斯托诺维奇用法语与那位越南人交谈。

斯托诺维奇此行的目的是在广州建立共产党组织,不过,他的公开身份是“远东共和国”记者。这个苏俄在远东临时建立的缓冲国,给人以“中立”的印象,也就使人们难以想到他会是俄共(布)党员。

他和佩尔林在广州市中心永汉北租下了“光光”眼镜店二楼(今广州北京路太平餐馆对面)。

他真的干起了记者行当,在那里办起了“俄华通讯社”。

斯托诺维奇在广州四处活动,寻找广州的马克思主义者,以便着手在那里组织共产党。不过,他不像维经斯基那么顺利,因为维经斯基在北京找到了李大钊,在上海找到了陈独秀,“扎根串联”那“根”都“扎”得很准。

也许是缺乏工作经验,斯托诺维奇和佩尔林在广州所“串联”的,没有一个是马克思主义者:广州女子师范学校的英语教师黄尊生、谭祖荫,国文教师刘石心,当过漳州教育局局长的梁冰弦(他原先的秘书便是刘石心),在报馆当校对的梁一余,他的弟弟、雅号“生意佬”的梁雨川,还有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生区声白——这七位,全是无政府主义者。

斯托诺维奇和佩尔林找错了对象,细细探究起来,是因为来广州时找错了“向导”。陪同他们来广州的,是广东台山籍的北京大学学生黄凌霜。黄凌霜是一位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曾加入过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后来又退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自然的,黄凌霜引见的是广州的一批无政府主义者。

在那个时代,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同行,都举起了反军阀之旗,都要求民主。但是,无政府主义者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组织共产党,使斯托诺维奇和佩尔林的计划落空。

当事者谭祖荫在1981年的回忆,十分真实地道出了当时的情形: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二)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二)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为大会纪实、重要文献、海外视听、会议花絮、热点聚焦等若干个栏目,详实地介绍了十八大的会议日程,十八大通过的报告、党章、决议,十八大选出的新一届党的中央组织,十八大后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等重要内容,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十八大通过的报告、“两委”诞生记和相关纪实,海外媒体、政要学者对十八大的热议等,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文件及党章、原原本本学习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权威必备资料。
  • 新编从政之要900句

    新编从政之要900句

    本书作者依据其多年在干部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与深入思考,总结了900句有益于领导干部修养的警句诤言。语句涉及了领导素质培养的各个方面。
  • 当干部就得有素养

    当干部就得有素养

    当干部不仅要在状态,而且得有素养。而各种素养并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学习的结果、实践的结果、总结的结果、修炼的结果、累积的结果。素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笔者结合学习体会及实际感悟,先后撰写了系列文章,涉及理念、观念、原则、常识、基本功、“必答题”、能力、方法等方面的话题,现结集成书。
  •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古代出使中国的高丽、朝鲜使节以及他们的随行人员,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文字。这些书统称《燕行录》。《燕行录》的写作持续了700年之久,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外国文人记录中国的超大型文库。金允植的《阴晴史》是最后一批《燕行录》,也是朝鲜封建文人的千古绝唱。
热门推荐
  • 暮夏锦书来

    暮夏锦书来

    韩暮夏,秦远集团独女,母亲过世后,入赘秦家的父亲韩世宇携带遗产中的盛融公司拥有了新妻子(第三者)和小女儿韩堇白,过着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与秦远集团分裂。韩暮夏自此改为母姓,秦暮夏。秦远集团由秦暮夏的舅舅秦国书运营管理,秦暮夏执手30%股份,却一直低调,谨言慎行,打工实习。直到舅舅诈骗秦暮夏手执股份,将她赶出家门,她才发现秦家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基业变成韩世宇所有。一夕之间一无所有……化身复仇王女,重回A市,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最后发现自己走在复仇的道路越来越远。
  • 苏醒的叛逆女王

    苏醒的叛逆女王

    为什么?明明相爱的两人却无法在一起。谁来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是继续爱下去,还是放弃。我累了,既然上天也不愿我们在一起,我们就没必要再继续了。放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 永远是多久

    永远是多久

    看一个菜鸟般的女生如何逆袭成为佼佼者,同时收获自己的爱情
  • 创世之初1创世神诞生

    创世之初1创世神诞生

    一代恶魔、天帝,重生,却没有前世的太多记忆。努力成为了创世神,无数人崇拜。成为最强存在,无人能敌
  • 西联传奇

    西联传奇

    漂移?极速?技术?激情?个人的速度的极致,对抗赛的激烈碰撞,一场漂移盛宴,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一世难忘的友情,尽在《西联传奇》。
  • 九品剑尊

    九品剑尊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十万年后,青莲化剑光,白骨成衍天,自此后,十方之内我为王,诸天万界我称尊!
  • 篮球过网白驹过隙

    篮球过网白驹过隙

    怎么介绍呢,这就是一本少年与篮球的小说,没有系统没有特异功能没有玄幻没有科幻,只有我的愿望和一个为篮球而奋斗的少年。
  • 玉箓资度早朝仪

    玉箓资度早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逆天下之神医狂妃

    凤逆天下之神医狂妃

    她身为21世纪的医门门主,却遭歹人陷害,飞机失事后身亡。她是苍翼大陆清岚国丞相府的嫡出二少爷凤九钰,从小没有修炼天赋,母亲也在她六岁那年不知所踪,只留下一句“切不可暴露你的真实性别。”当她变成她,看她如何搅乱这天下,掀了这天道。夜暝:钰儿,我们在一起好不好,我可以为你扫除一切障碍。【凤九钰VS夜暝】【双强】【男女主身心干净】
  • 别惹大猩猩

    别惹大猩猩

    重阳在寻亲过过程中意外得罪军队都统被强制征兵,最后凭借自身实力摆脱炮灰命运。正当他平步青云被帝国受封为帝国守护神时却意外得知自己平日里缉拿的怪物原来都是自己的族类。面对大义跟亲情的重阳将何去何从?赶快跟重阳一起在异世大陆中寻找自己的正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