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5000000001

第1章 独行在心灵的荒原——卫学昌诗作集《心灵独语》序

朱海燕

卫学昌先生的诗稿在案头已久放多日,细读数遍,却不敢匆促地提笔熏我感觉为卫学昌所写的这篇小序,可能会成为一个“难产的婴儿”。案边文债堆积如山,何尝不想一挥而就,像摘掉一个成熟的瓜果一样,将这篇短文打扫出心灵之门,可是我做不到,卫学昌的诗给我太多的感受,这种感受丰富庞杂得使我无法梳理。

从学昌那乐观豁达的外在气质上,很难想象他会负载如此沉重的灵魂和如此沉重的思想。1999年春夏之交,我去新疆采访,在那里认识了他。他给两首小诗让我看,因为时过境迁,故忘记了那两首小诗。那时,他是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工作的,单调枯燥且忙忙碌碌,就他个人的言行举止来说,绝少富有“诗意”的孤独。绝少富有孤独感的人,能否写出好的诗来,我是持有怀疑的。

当系统、全面地阅读了学昌先生的诗后,我打消了以前的疑虑。我感到诗人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诗感”,不一定就是写好诗的核心因素,诗人与诗人不同,李白可斗酒诗百篇,而另一位诗人内向、不够豪放,或者不会饮酒,依然能创造出传世的佳作。外在的“诗感”,是表象形式,不是写好诗的绝对因素。能否写出真正的好诗来,而是靠感情、靠思想、靠心智。“诗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感情心理机制,犹如一个特殊的信息场,以极为活跃又十分隐秘的方式,作用于心灵与世界之间,使遥远、缥缈、若即若离的意绪,同可闻可视可感的景象在瞬间完成了同步共振。人们常说的潇洒、豪放绝不等同于“诗感”。若以后者为衡量诗人的标准,恐怕卫学昌以终生的努力也不能迈入诗人的行列中。

卫学昌的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而又的确“是其真是,非其真非”。此也一是非,彼亦一是非,那是糊涂话。所谓是非自有公论,就是说公论并非是空的,它要代表人民的意愿,要经得住客观事实的证明。诗要敢作历史的裁判,要敢于揭露假象,要敢于为真理而呐喊,要从真情、正义中寻找“诗感”,这才是诗人的必需和时代的必需。请看他的《主人的独白》:

我是主人

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情结

粒粒都是风调雨顺的渴望

一项免除税赋的决策

足使我感恩戴德

热泪盈眶

不愿去追赶

公仆们年薪的一路疯长

我是主人

脱贫解困是我盈盈期望

精神上先富起来的群体

总被媒体放在心上

逢年过章我总是得到惠顾

影像上的救济金支撑起公仆的责任

声泪俱下的慰问

冲淡法定十多倍的收入落差

淹没了我羞涩的衣囊

有时候也百思难解

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明明我是主人

却配置的是手推车辆

而公仆们却在攀比

财大气粗的排气量

人行路口我要耐心等候绿灯亮起

更不敢逾越“肃静”“回避”

三步一岗的警戒长廊

主人要主动给仆让路

而仆的车队一路畅通

趾高气扬

我一直懵懂迷茫

我是主人

这个家

该如何来当

我想如果没有对生活美的向往和对生活中丑的憎恶,卫学昌是不能吐出这样的诗句的。诗的美学观点,绝不是让诗人去歌颂一些生活的现象,更主要的,是让诗人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思想的本质。我们绝不排斥单纯的歌颂,但是,当单纯的歌颂到了与客观事物不符合的地步,读者和时代就会以十倍、百倍的逆反心理去排斥诗,去排斥这种歌颂。诗的使命,既有歌颂的使命,又有谴责和批判的使命。而那些诗人要歌颂的,要是真的在天平上称过的,在烈火里炼过的,是真金的东西,而绝不是表面上发光的东西。

诗应该具有契诃夫所说的“一下打进人的脑筋里去”的力量。题材要找生活中最突出、最打动人的东西。一首好诗读后要能沉甸甸地压在读者的心里,或者缠绵绵地萦绕在读者的心灵里,这才能算为好诗。诗,是以抒情为特点的,尤其是应该能摇撼人们的心灵。绕梁三日,余音不绝,这是一种境界;狂风暴雨,威力慑人,这又是一种境界。这两种境界,都是诗的最高境界,而现在的许多诗人似乎都未能达到。不敢谴责,不敢批判,也就罢了,即便是歌颂,也歌颂得羞羞答答,扭扭捏捏。诗,严重地脱离了时代,脱离了生活,纯粹是穷酸文人提笼架鸟时哼唱的酸溜溜的小曲;有的诗人,诗写得虽不算高明,但表演技巧却很高明,在时代和读者面前,虚晃一枪,好像要拿出什么惊天之作似的,结果拿出的却是读者理也不理的狭隘的诗人们自得其乐的雕虫小技。

更有甚者,是一些既不了解时代,也不了解生活,只是在酒桌上、朋友圈内与所谓的诗人们结成“小帮派”的诗评家们,居然昧着良心,肉麻地吹捧那些广大读者根本不屑一顾的垃圾。用他们编撰出的所谓文学新理念,把诗说得玄乎其玄。对群众读不懂的诗,不是让诗人检讨自己,从扩大生活、深入生活,贴近群众、走进实际,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提高思想修养去着手,以提高诗歌的公认度和艺术水平,而是一味地批评谴责读者的拙笨。托尔斯泰说:“艺术如果不能感动人,那么我们不能说,这是由于观众和听众不理解的缘故;而从这里只可能并且只应该做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种坏的艺术,或者根本不是艺术。”

对照托尔斯泰的艺术观点,参照中国诗坛这些年的荒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些诗歌评论仍处在“诗歌零论”的位置上呢?流氓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相隔不是万重山而是一张纸。存乎其人,存乎其心而已。我想,对诗歌的认识和对哲学的认识应该是同理的,不公正的诗评和公正的诗评,相隔的也不是万重山而是一张纸,关键能否存乎于读者中间,读者心间。群众不满意、不接受的诗作,任凭诗评家捧到天上,那诗仍然轻若鸿毛。

我无意把诗与政治拉得太近,也不想藉此肯定学昌已如何如何,有时候被我们忽略的正是最简单的事实。当一些诗人以先锋为时髦的食洋不化,导致千篇一律的符咒式的偈语,欧化的意象,欧化的情调,几乎完全是以中国的汉字写的西化的现代派的诗时;当一些诗人张扬个人内心的发掘,远离现实、乃至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时;当新的假、大、空,媚权、媚势、趋俗、迎合,不惜作昧心语时;当一些诗人躲避崇高、嘲弄思想,漠视现实的冷暖炎凉,结成哥儿妹儿的小圈子派时,学昌能够贴近现实,吐出百姓的心声,这就非常的可贵。

卫学昌的诗,不像叶文福,不像北岛笔下奔腾着惊人之语。细读他的诗,谁都可以发现,他在寻秘探幽时,已进入人物两忘的境界。他进入的诗境,是属于他的那一片心境;他写出的诗,是属于他心灵的独语。之所以这样,我们才视他的这本诗集,是他在心灵荒原中一次独行远征。那思绪的郁结和弥散,那意象的隐匿和显致,均错落有致,虚实相间,空灵而不乏凝重,真切而不乏邈远。不论他撷取什么,褒贬什么,那感觉、那表述都是诗的。

请看,学昌吐露的这些心灵之语:

如果能够挽留春的脚步

我愿把永恒和唯一

装满爱的春天

涅在不觉晓的春眠

——摘自《春梦》

一阵微风吹来

摇曳起小草的稚嫩

轻抚脸庞未干的泪珠

拔高了几分童真

彻夜不归的朝阳

瞳孔里布满了血丝

染红一方天河

喷溅出丝丝暖意

——摘自《晨》

前方也是雨

因此我宁愿滞留旷野

采一顶荷叶为伞

品茗这一份酣畅淋漓

只是读不懂你

怎么说走就走

——摘自《夏雨》

谁能悟透这高亢的嘶鸣

是流淌丰收入仓的喜悦

还是宣泄久远深埋的苍凉

在这简单重复的枯燥中

有许多谜在其中深藏

似有段段炙手可热的故事

似有曲曲催人泪下的悲壮

似有腔腔热情洋溢的呐喊

似有页页湮没时空的诗行

——摘自《知了的歌》

哪怕是一场迟到的邂逅

足以冷却喧嚣的浮躁

慰藉孤独的灵魂滋润许多

荒芜的爱情

这片不够洁净的土地

堆积了过多干渴的相思

走失了很多冷峻含蓄的思考

当爱的衣襟在飘洒中踏歌而来

曾经相恋的纯洁银装素裹

覆盖裸露的赤诚

亲吻一个永恒的誓言

在融入未来的梦醒时分

春色悄然而起

有雪的日子

是活着的冬

——摘自《盼雪》

好了,我必须勒住情感的缰绳,恋恋不舍地停止这种摘引了,要摘引这种好的句子,恐怕将这篇文章拉长数倍,也不能达意。对于学昌的诗所达到的这种艺术成就,我想,仅用“诗艺”、“技巧”是不能全部说明问题的。他的心在感情的驾驭之下,始终漫游在属于他的情感的荒野里,收获着“风景这边独好”的“风景”,而不是属于他人的“风景”。

学昌的诗使人感兴趣的另一个方面,是它对心灵的触动,不管你喜不喜欢。读这些诗,你会被一种生命意识所触动的,不得不抛开“诗歌价值观”的袭扰,只能面对诗,面对诗所提供给我们的认识空间,却联想更加广阔的生活层面,从各自不同的对生活的感受,再去品味诗的内涵,这就是学昌的诗与读者之间的同频共振。学昌的诗中有一种鲜明的生命冲突,无论流光逝去时的惆怅,还是诗人特有的孤独都集中到美好憧憬与多舛命运的直接冲突上。学昌的诗很少有“时代”的痕迹,但却穿越时代,有较深的人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正是这一点,拓展了诗在生活中的空间。往往人们以思想内容如何作为文学作品价值取向的依凭,而这种“思想内容”的积极或消极,又被“纯政治”的因素所淹没。其实,诗自身的命题远比“纯政治”丰富和严肃得多。当然,我们不能抽掉“思想内容”,仅从“纯艺术”的角度去谈诗,但也能仅从“思想内容”的政治角度去读诗,如果那样的话,即便是放射巨大光芒的唐诗宋词也会被否定。如果把“思想内容”完全照搬到文艺体制的构建,那么,诗的兴、观、群、怨的独立品格,自由意志,就会把政治霸势语境倭化、驯化、工具化。于是,持有政治通行证的诗歌在人民的眼中成为假话、谎言的同义语,诗人的形象在人民的心中,就完全沦为政治的奴仆。我以为,各类生命状态,一旦进入诗中,我们要在文学空间寻找它的坐标。任何生命体验一旦转换为艺术感觉,它就成为一种典型,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一种可能。学昌的诗不回避原本存在于人类的那种生命的本质,他真诚地歌唱,而不故弄玄虚,也不无病呻吟,他写出他自己的个性,写出了他的那份真情。

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就是物我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的生命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就是好诗;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我以为学昌的诗,就是他生命情感的流露。

卫学昌的诗,不是标语口号式的诗。他的诗是富有“诗性”的诗。诗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江河源,扩而大之,举凡有形和无形,有声和无声,已知和未知不可穷尽的宇宙本体,无不充溢诗性的美的神秘。唯其如此,诗,对宇宙而言是天籁,对历史而言是性情肝胆,对人生而言是道德文章,对诗人而言是智慧品格的结晶,对文化人而言是素养的修齐。在诗的世界里,学昌已入路径,且前几步迈得非常潇洒。我想,若是他不懈地走下去,诗的广袤星空中,是会有他的一席之地的。

学昌说,诗是他游牧心灵的牧场,陶冶情操的阵地,升华精神的通道。于是在那清夜有月的牧场上,在那硝烟弥漫的阵地上,在那漫漫无尽的通道上,我看到孤独的他,苦思着,行走着。他在苦读着诗,苦读着生活,苦读着自己,思考着明日的续笔。

20006年10月17日

同类推荐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董大中文集·第3卷:鲁迅与林语堂

    董大中文集·第3卷:鲁迅与林语堂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 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金刚经》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佛教经典,其所蕴含的佛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哲学,特别是对禅宗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热门推荐
  • 毛夕里漂游记

    毛夕里漂游记

    90后屌丝男主的孤岛生存法则--从怀揣着梦想的屌丝男孩发展成为收获爱情的部落王者;从叛逆小子到功成名就的励志、搞笑、爱情、冒险故事!
  • 仙道漫漫我亦修仙

    仙道漫漫我亦修仙

    飞刀,乃刀,非暗器,一刀在手,例无虚发!他用一把刀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一把刀、一把飞刀。她默默等待着他,她只为一个人而等候,默默的等候。他和她相遇于梦中,他踏上仙道只为与她长相厮守,即使仙道漫漫,我亦修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超能力绝对不能被人知道

    我的超能力绝对不能被人知道

    中二病少年林言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主角,直到神找到了他,赋予了这位少年真正的超能力,考试作弊,彩票直接中大奖……向往这样的生活吗?中二…哦不…超能力少年林言带你体验
  • 梦回蛇宫

    梦回蛇宫

    一个古怪的梦将我与蛇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来平静的家族里究竟埋藏了多少秘密。我在这个巨大的阴谋里苦苦挣扎,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我不知道上天为什么会选择我,我更不知道这个事件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势力。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
  • 妃凡之旅:王爷的现代弃妃

    妃凡之旅:王爷的现代弃妃

    一朝穿越,不是魂缕,是人!男尊女卑的社会让21世纪的她受尽苦头,仍不怕死的想尽办法报复:“王爷宣侧妃娘娘伺候沐浴!”好呀!在浴池内洒下痒身粉!唯一的解药就是在这大冷天洗冲冷水!可是,那该死的,却害自己泡了一晚的冷水,他还自觉的爬上床充当自己的暖身抱枕!
  • 不是傻白甜:风过路角又遇你

    不是傻白甜:风过路角又遇你

    以为不会再见,没想到又会见到,岁月的记忆又被揭开。过去终究是过去吗?遇见会在让彼此错过吗?岁月留下的一道道伤疤,会因我们的遇见在抹去吗?转身就差一句“爱你”商业的尔虞我诈,我却冷眼相看,平静对待。不漏底,可我也不会就此放过。或许你认为我傻,你错了,这是一张网,我在看着你们一步步的走入。
  • 重生凤逆九天:公子请自重

    重生凤逆九天:公子请自重

    前世,她是鬼谷传人,一身奇门幻术和天工巧术炉火纯青,为了一个男人弃了师门助他一统九州,却最终与肚子里九月大的孩子一起,死在“夫君”手上。重生到玄天大陆身份经历都迷云重重的逍遥谷弟子身上,还附赠一个三岁儿子。只是,孩子他爹哪位?这位和前世夫君一模一样的?这位和前世好友一模一样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世,她不再是谁的依属,若不可避免要再次处于风口浪尖,那她要一手操控天下棋局!皇权,霸爱,阴谋诡诈,天下倾覆,剑指九天,横扫八荒。“我们说了一辈子的谎话,偶尔也想说一两句真心话。”“比如呢?”“比如,我想就这么执子之手,与尔白首。如何?”“你说谎的时候要真诚许多。”
  • 压寨小相公

    压寨小相公

    身扛超大刀,人称大刀王,她是山贼寨子里的大BOSS咱们老大要成亲,寨子里没有适龄男青年怎么办打劫!英俊潇洒,文武双全,他是只正义的公孔雀却被一个不男不女的强按了洞房,各种自救,其中寄希望之一:他的马原来马儿也要谈恋爱,耽误了报信的时间,因它回家的路上,遇上了它的真爱,得知真相的他啐了一口,重色轻主,真是有马性没人性的家伙!本文有点欢脱无厘头,不喜勿拍!
  • 剑闯九霄

    剑闯九霄

    一代战神独孤剑重生在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身上,不由得仰天长叹。但是只能接受这个虚弱的身体,慢慢修炼,闯荡九霄大陆成为一代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