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13400000006

第6章 我是来看病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作者是春秋末期的孙武,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这句话是《孙子兵法》最光辉的军事思想,不仅广泛应用在军事上,对政治、经济等活动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这句话中的“彼”是指对手,是指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

那么,对医生来说,医生的“彼”是谁呢?当然是疾病。医生把病情摸透了,就能对症下药,有效解除患者的病痛。

这样看来,疾病是医生的对手,也是医生的敌人!当然,疾病也一定是病人的对手,病人的敌人。

可是,现在的问题变得奇怪而又复杂,医生把越来越多的病治好了,医生和病人却成了对手,甚至敌人。

这太可怕了!太不应该了!

医生是在用医术、仁心对付疾病,病人是在用身体、精神战胜疾病。医生、病人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生和病人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既然是战友,是朋友,那为什么有时反而变成了“对手”,战友反水、朋友反目呢?

缺少沟通,缺少了解,缺少理解,缺少信任,我们的战友、朋友互不知“彼”了!

如此一来,对医生来说,不只要知己,还要知“彼”——不仅要“知”疾病,还要“知”病人、“知”病人亲属。只有这样,才能所向无敌,百战不殆。

病人到医院就医,首先想的是什么?

当然是看好病,把病看好。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

有时候,医生还真不能把病看好,怎么办?

有时候,有的病根本就不可能看好,怎么办?

有时候,医生是真的很难!

是医生就想把病看好

在急诊科,我们不时会见到这样的场景:病人在担架上奄奄一息,病人的家属在一旁焦灼万分。如果躺着的病人是孩子,围着的是父母时,一群人的表现就更不冷静。

可怜天下父母心。说实在的,从心情上的确可以理解,眼看着孩子痛苦不堪,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做父母的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再淡定的人恐怕也难以淡定。

医生,求求你们了,救救孩子!

请你们找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花多少钱都行!

在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病人家属的心理:

一是心情特别焦急。医生啊,孩子病情都这么重,您还不快点抢救,一秒也不能耽误啊!你们要是救了孩子的命,就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让我们付出什么代价都行。

二是找最好的医生。孩子的病多重啊,一般的医生可不行,医院不是有那么多好医生吗?给我们找好的,找最好的。

三是用最好的药。孩子多痛苦啊,快点用药吧,要用好药,用那种能药到病除的,用进口的,用最贵的。

四是不惜花钱。钱是什么?钱什么都不是。我们挣钱都是为了孩子,现在孩子快没了,还要钱干什么?只要能救孩子的命,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哪怕我们倾家荡产。

知道了病人家属的心理,医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病人和家属焦灼的时候,我们医生一方面要镇静,一方面又要显得紧迫,让他们感受到医生对病人的重视,不能让他们有这样的感觉——医生似乎若无其事,有点漠视生命。

我们医生还要告诉病人和家属,无论是用药还是采取其他治疗手段,没有好坏之分,没有贵贱之分,所谓黄金有价药无价,关键是要对症治疗,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要与患者和家属保持充分沟通——我们医生团队是有经验的团队,是负责任的团队,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同时,也要让家属明白,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学不能包治百病,任何治疗手段都是有风险的。

那么,问题来了,刚才病人家属说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吗?

当然是!

刚才患者家属不是说得很好吗?

说得很好!

但是,刚才是这样说的,现在不一定这么说,将来就更不一定这么说,说不定还会反问:我是这么说的吗?我可能这么说吗?

你!你!你!这不是无赖吗?有点像黑社会。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至少不全是这样。

人在危急关头,只有一个念头,保命!

金钱很诱人,美色很诱惑,荣誉很重要,但与生命相比,三者皆可抛!

“5·12”汶川大地震,我作为记者奔赴灾区,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

那些参与抗震救灾的人,看到高楼大厦变成一片废墟,看到鲜活的生命变成冰冷的遗体,很多人都在思考,名和利是什么?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生命是多么脆弱。名和利什么都不是,活着就好!

抗震救灾归来,回到温暖的家里,夫妻俩相拥而泣,之前的恩恩怨怨,都是过眼红尘,以后我们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相爱一辈子。

激情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夫妻俩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天天面对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该吵的还得吵,该骂的还得骂:我真是瞎了眼,怎么看上你这个鳖孙!

抗震救灾归来,回到工作岗位上,兄弟们紧紧拥抱,之前的明争暗斗,都是过眼云烟,以后我们要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携手向前奔。

寒暄之后,一切都步入常轨,面对工作中的得与失,职称的晋升,薪金的涨落,职务的升迁,该争的还是要争,该抢的还是要抢,有的甚至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所谓的此一时彼一时。

病人首先想的是看好病,病看好了,病人高兴,医生也高兴,所以医生当然都想把病人的病看好,绝对不想当所谓的“杀人医生”。

不过,我们不时在电视、电影中能看到“杀人医生”。负责任地讲,那只是影视文学中的医生,绝对不会是现实中的医生。如果现实中有这样的医生,那一定是脑残,是自己作死!

金庸先生笔下的医生众多,但最为怪谲的当数《笑傲江湖》中的平一指,江湖人称“杀人名医”。在他的医所中,挂着一幅大中堂:“医一人,杀一人。杀一人,医一人。医人杀人一样多,蚀本生意决不做。”

平一指杀人医人,俱只一指。要杀人,点人一指便死了,武功深厚;要医人,也只用一根手指搭脉,妙手回春。也就是说医人、杀人“凭”一指足矣。

不知金庸先生是如何想的。我的理解是,平一指既是医生,又是武林高手,他医人用的是医术,杀人用的是武术。如此一来,就不存在什么医生杀人的问题了。

不过,说医生杀人的,的确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是牛人,比如说钱锺书先生,他就说医生是屠夫的一种,做着杀生的事。

其实,我们误解了钱锺书。

钱锺书在读《伊索寓言》时,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驴在牧场上吃草,看见狼向它冲过来。都说驴笨,但这时的驴一点也不笨,还能急中生智,装出瘸腿的样子。

狼来到跟前,问驴,你老兄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也不知道逃跑,让我再追上你,显示一下我的威风。

驴就说,兄弟,你没见我腿瘸了,跑不动。

是怎么瘸的呀?

过篱笆的时候,被刺扎了腿。

驴就继续忽悠狼,你得先把我腿上的刺拔出来,然后再吃我,免得吃的时候卡住喉咙,那可危险了。

狼信以为真,心里在想,死到临头还在替别人着想,真是一头笨驴!

于是,狼便把驴腿抬起来,把头凑上去,左看看右看看,聚精会神地看,刺在哪儿呢?

驴瞅准机会,发挥自己的强项,突然用蹄子对准狼的嘴,狠狠一踢。狼满嘴是血,遍地找牙。

狼吃了苦头,感触颇深地说,我真是活该!老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做这治病的医生呢!

看完这则寓言,钱锺书感慨地说,医生其实就是屠夫的一种,看来治人与杀人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

钱锺书是就事论事,此处说的医生所指为狼,狼在故事中为驴治“病”,充当的是驴医生的角色,根本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如果离开背景来讨论这句话,就真冤枉钱老了。

病人匆匆忙忙、气喘吁吁、满怀希望、充满期待地跑到医院,当然不是找死的,也不是看热闹的,是来看病的!医生呀,我还年轻,还不想死,您得救救我,把我的病看好!

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当然不是杀人。从内心来说,医生都想把病看好,积累了临床经验,医术提升了,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声誉提高了,技术有了,口碑有了,德艺双馨,就有更多机会晋级晋职,甚至被破格晋升提拔,名利双收。

病人有强烈的需求,医生还有这么多好处,医生能不想着把病看好吗?

治疗只是无奈之举

抗生素和疫苗的发明,是现代医学标志性的事件,也是现代医学对人类最大的两项贡献。抗生素有效控制了感染性疾病,特别是遏制了一些传染病的蔓延,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历史上,结核病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在我国古代,结核病被称为痨病,有着“十痨九死”的说法,一旦染上痨病,就等于判了死刑,可见有多么恐怖!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的美是脱俗之美、智慧之美、清高之美,但黛玉又弱不禁风、多愁善感,这正是结核病易感人群的特质。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本是天外飞仙,在《葬花吟》中就预言了自己凄美的人生。

在贾宝玉、薛宝钗大婚的欢快乐声中,因肺痨不治,绝色佳丽、痴情才女林黛玉香消玉殒,花落人亡,终年17岁。

林黛玉患的是肺痨,就是肺结核,在那个无药可治的年代,尽管身处大观园,也难逃“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的命运。

鲁迅先生笔下的华小栓,也患有肺结核,不同于黛玉妹妹的是,他还用上了“祖传偏方”,吃了人血馒头:“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可惜,吃了用革命烈士夏瑜鲜血浸泡过的馒头,华小栓仍没能挺过来。

林黛玉、华小栓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也感染上肺结核,肖邦、雪莱、契诃夫、鲁迅、萧红、林徽因等,纵然才华横溢,也难免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留下千古遗憾。

如今,结核病早已不是什么不治之症,而是防有措施、治有办法。这一切,得益于抗生素链霉素的发明,让“十痨九死”的凄凉成为历史。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死灰复燃了!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暴发紧急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全球每年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每年约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

这又是为什么呢?

结核病卷土重来原因有三:一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增多,结核杆菌适应了抗结核药物使本来有效的药物变得无效;二是结核病与艾滋病相互作用,让一些艾滋病病人雪上加霜,感染上结核病,治疗的希望更加渺茫;三是防治资金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尽管有了抗生素,但它毕竟是患病后的治疗,属于亡羊补牢,也是无奈之举。如果能让人不得传染病,也就不用治疗,岂不更好!

疫苗的发明,就让不得病的梦想成为可能,也可以说是打开了传染病预防的大门,成为现代医学的另一个标志性事件,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医学,改变了历史。

在20世纪初乃至以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不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而是急性和慢性传染病。诸如天花、鼠疫、霍乱等传染病,一旦暴发流行,那便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真不是吓唬人!因为传染病,美洲原住民就差点被灭绝了种族!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登陆美洲,发现新大陆,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今天,在我们还在津津乐道哥伦布,称赞他是大英雄、探险家时,许多人不知道,哥伦布在带给美洲大陆新的文明时,还送去了血腥的屠戮、残酷的奴役、无情的瘟疫。

当哥伦布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王宫内设宴招待。哥伦布变成了闻名西班牙乃至世界的大英雄!

在殖民者的眼里,哥伦布当然是大英雄、探险家;但换个角度看,哥伦布却是一个杀人恶魔、亡命之徒!

历史永远是成王败寇。

当殖民者仍在歌唱他们输送给美洲大陆文明时,他们给原住民带去的是灭绝种族的灾难。在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95%,从1亿减少到500万,有人甚至说减少到十几万人。

太恐怖了!

有历史学家称之为“人类史上最大的屠杀”!这种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种族灭绝,其规模远远超过了杀人狂魔希特勒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暴行。

那么,导致美洲印第安人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大家公认的有三个原因:一是殖民战争,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发动了殖民征服战争的屠杀;二是残暴奴役,美洲金银产地被发现后,许多印第安人死于矿井下,在被奴役过程中折磨致死;三是瘟疫肆虐,欧洲人带来瘟疫,甚至是恶意传播,造成了瘟疫的暴发流行。

1507年前后,天花开始在美洲大地肆虐。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已同旧大陆的人类隔绝了上万年,对天花、麻疹、白喉、伤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很快就成群结队地倒下。

如果按常理,这招肯定不行!这是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的招数,难道他们自己就不怕感染吗?

殖民者们正因为如此,才说他们是恶魔!他们是真不怕。这些欧洲殖民者对天花的免疫力比较强,又懂得相关的防疫知识,掌握了一些防控的办法,所以他们中死于天花的人很少。

在这一问题上,历史上有过争论,一些人不承认发动了生物战:天花是欧洲人带过去的不假,可那是无意的。

现在看来,这些已不重要了,我想说的是,传染病有多么厉害!

当天花等传染病在新大陆肆虐时,东方的文明古国也没能幸免。

实际上,明清时期的天花肆虐,曾造成大量人死亡,甚至对清初的施政也产生了严重影响。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清朝入关后10位皇帝中,顺治、同治直接死于天花,康熙与咸丰虽然侥幸从天花的魔爪下捡回性命,脸上却留下了麻子,成了“麻子皇帝”。

清军入关那年,顺治皇帝7岁。这位出生于关外、6岁登基的幼帝,自小已见众多皇族亲友被天花夺去性命,然而他一直未曾出痘,入关后又必须居住于天花流行的北京,于是,他的一生不得不处于高度戒备中。

可惜的是,顺治最终未能幸免于难。

1660年,24岁的顺治感染了天花。

顺治染上天花后,自知不起,命令他的亲信大臣拟遗诏。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诏令大赦天下。半夜时分,终生避痘的顺治因为天花而病逝。而他在临终前,就选定了自己的继承人。

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顺治比较喜欢次子福全,想立为储君,而孝庄皇太后则坚持立第三子玄烨。立福全还是立玄烨?病中的顺治决定派人去征询他一向敬重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意见。结果,汤若望力主立玄烨为储君,理由很简单,玄烨在不到两岁时出过天花。

于是,顺治留下遗命,立不足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皇位。他就是清朝第一位“麻子皇帝”康熙。

天花究竟杀死了多少中国人,至今没有确切统计。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医学史上有一个统计是1.5亿人。

今天,人类已经彻底消灭了天花。这得益于18世纪后发现的牛痘疫苗。从那时起,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天花不再肆虐,直至销声匿迹。

不只是天花,许多传染病都因为疫苗的发明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常规预防接种就能预防的疾病包括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等。对于特殊地区或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狂犬病、伤寒、黄热病等疾病的预防接种。

现在,这些传染病似乎不那么可怕了,因为有了疫苗。

如果没有疫苗预防,许多传染病,仅靠治疗根本治不好。治疗只是无奈之举,有时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永远战胜不了的疾病

但有时,我们还是很害怕。怕什么?怕遇到了假疫苗。

狗是真的,人是真的,狗咬人也是真的,但注射的疫苗却是假的。注射了假疫苗,说不定人就“疯”了,患上狂犬病,症状像条“疯狗”,死亡率几乎是100%。你说害怕不害怕?

有人说,这些造假疫苗的就是疯子,还疯得不轻,干脆让疯狗咬一下,再给他们注射自己生产的疫苗,让他们疯狂至死!

虽是气话,但话糙理不糙。

真疫苗不仅能预防许多传染病,还可以预防难治,甚至不治的疾病。

对于医生来说,目的只有一个——把病看好。

我相信,这是所有医生的想法和希望。

想法归想法,希望归希望,关键是许多病根本就看不好。

这个大家能够理解。但我要问,许多是多少呢?

说出来,没有学过医的可能会瞪圆眼睛、张大嘴巴,大吃一惊,这可能吗?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那我们就先说能看好的病吧:

阑尾炎——重则手术摘除,轻则保守治疗,用抗生素消除炎症;但比较容易复发,如果反复发作还得手术,术后一般能一劳永逸。

拔牙——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保守治疗无效,那就拔掉吧,痛是不痛了,但得补牙,总归是假的。

跌打损伤——如果是皮外伤,擦点碘伏,只要不感染,自己就长好了;如果伤口大点,就要缝上几针,会留个小伤疤;如果伤筋动骨,那就麻烦大了,伤筋动骨一百天,治疗及时有效,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这些病相对好治疗,哪些疾病是不好治的、治不好的呢?

癌症治不了吧?类风湿治不好吧?关节增生不好治吧?慢性病难除根吧?

这样说吧,能够完全治愈的疾病还真不好找。失眠、抑郁症、脱发等,这些特别常见的疾病,仔细想想,好像也不见得能治好。

对了,更常见的感冒总能治好吧?其实,感冒也治不好,是真正的“不治之症”,感冒病毒大概在7天后自灭。我们接受诊治,仅仅是缓解感冒引发的其他症状而已。

秦伯益院士说,人类永远战胜不了疾病!

秦伯益是谁?他是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长期从事神经性毒剂预防药物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具体成果我不全知道,因为许多没有解密。以我看来,这些研究多与军事有关,涉及军事机密。

说到医学的局限性,秦伯益院士说,医学的局限性是绝对的,人类未必能消灭疾病,而疾病也永远消灭不了人类,这就决定了斗争永远不会完结,除非整个地球上的生命都灭绝了。不只是疑难杂症没有办法解决,即便一些治愈了的疾病,也会出现反复,还可以回潮,比如现在说的结核病、疟疾、肝炎、性病等,全在大幅度回潮。

秦伯益院士的意思是说,人类永远消灭不了疾病;即使消灭了的疾病,也可能死灰复燃!

有人说,目前西医体系里各种疾病90%都是病因不明的,大多数的解释都只是一种理论的自圆其说,所以无法从根源上来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医生能做的也就是对症治疗,或者调动病人自身的免疫力。

我没有找到确切的数据,无法证明这个90%的数字是否靠谱。但有一点,病因不明的疾病占比肯定很高,是不是高达90%,甚至99%,还真不好说。

言外之意,只有10%,甚至是1%的疾病找到了病因。

那么,找到了病因就可以治愈吗?还真不是这样的。在这10%或者1%的疾病中,还有许多疾病无药可用,无药可治。比如艾滋病,我们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却没有发明一种特效药,能够完全杀灭这种病毒,让病人痊愈。

既然那么多病不好治,甚至治不好,那么医生就更应该用心地去治病,尽力去治病,力争让病人痊愈;哪怕治不好,也尽可能延长病人的生命,让病人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这是病人的心愿,也是医生的职业责任所在。

同类推荐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愿你已放下,常驻光明里

    愿你已放下,常驻光明里

    本书为暖心文集。这些文字的作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律师,有学生,有新媒体运营者,有教师,有自由职业者,他们以文字与音乐为生,在网络上写下自己的生活与感悟。这些作者的文章风格各异,体裁多样,代表了不同年龄段、不同阅历的人对生活的代表性感悟。每篇文字都灵气四溢,充满了对青春、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非常值得一读。
  • 缤纷湘南

    缤纷湘南

    《缤纷湘南》是作者的第二本散文集,收入各类与湘南有关的文章共32万字,作者用赤子的情怀、简洁优美的文字和个性鲜明的文风,从各个角度描述了湘南的风光人情、人文地理和乡土亲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意义。
  • 唐宋八大家·第一册

    唐宋八大家·第一册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明初朱右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本书重点突出八大家散文创作成就的同时,对韩愈
  • 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

    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

    本书为“乔伊斯文集”中的诗歌、剧作与随笔卷。诗歌部分收录了乔伊斯从少年到成名后所作的各类抒情诗、讽刺诗、短诗、长诗共160首;剧作部分是仿易卜生风格兼具自传性质的问题剧,也是作家唯一的剧作《流亡者》;随笔部分则收录了诗人根据观察和内心感触摹写下来,兼作创作素材之用的短文小品3篇。
热门推荐
  • 搞笑之王2囧人雷语

    搞笑之王2囧人雷语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而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网络的流行,同时也伴随着网络语言的产生。网络语言的产生既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带来的新事物、新观念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网民们追求标新立异,以及网络交流所需要的迅速,简单等特征,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其发展神速。
  • 开着机甲来修仙

    开着机甲来修仙

    他在星际旅行时代是一名新晋升的机甲一等兵,天赋出色。第一次出行任务,便和自己的机甲一起穿越到了异世界。在这里,他是一个小小修行门派的守护神;却因强敌上门,不得不唤醒自己的机甲大杀四方。却因此成为了修行界人人视而得之的神秘宝器。一路逃亡一路成长,他最终目的是回到星际联盟的怀抱,再见等待他的那个女人。
  • 我的狐仙男友

    我的狐仙男友

    十年之前,她帮他修成千年大圆满、化成人形,十年之后,他说倾尽千年修行只为换她一日情,可她的眼里只有那个为她殉情、为她苦等千年的男子!狐族灵石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开启鬼界通往人界的万魔井,鬼王蠢蠢欲动,百鬼倾巢而出,拥有灵石的她成为战争的中心!等到最后尘埃落定,她终于发现自己心中爱的只是他,最后她也只有等待百年来换他的再次修成人形!校园唯美魔幻爱情,等待你我来开启这一段奇妙的旅程!
  • 封印之魂

    封印之魂

    迷雾般遥远的时空中黑白二帝合力创造世界,并轮流掌管这个封印大陆黑夜与白昼,光与暗由此而生风在吹拂,水在流动火在燃烧,大地在移动一切生生不息地繁衍,永无止境。……时光流逝保护着各种元素的众神因和平的长眠而骤下封印可惜平衡的日子随黑暗的慢慢吞噬而被打破黑夜渐长,白昼渐短众神的封印与动荡的岁月亦从此开启等待着世界的将会是无尽的黑暗,还是永恒的光辉?
  • 移魂变

    移魂变

    传说中的移魂教主看上了乡下小伙子王小虎,于是在一系列的精心安排下,王小虎走上了一条充满诡异的移魂人生——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那就是移魂!一群没有灵魂的躯壳,演变成史上最强悍的杀人武器!让这个世界进入一片黑暗!神秘的魔女图,强悍的功夫戒指,诡异的一夜新娘,可怕的移魂岛,温柔的移魂宫,恐怖的移魂教主,无耻的乌有国……(本书中出现的国家地名人名全是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踏破仙途

    踏破仙途

    他问道仙山,欲驱龙逐凤,无奈帮中勾心斗角,置他死地!他不甘湮灭,誓重生复仇,睁眼竟见她宽衣解带……前世的猥琐,今生的造诣,配上谜一样的血印,登仙之路再次开启!只不过这一次,少了些仁慈与幼稚,多了些血腥与风流……
  • 有女阿修罗

    有女阿修罗

    阿修罗,骁勇善战,怼天怼地,所向披靡,毗婆苏璃以为她会战斗一辈子,直到,她碰到念清,这个让六界惶惶的白切黑,从那以后,日子,似乎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 穿越之一切从斗罗开始

    穿越之一切从斗罗开始

    女主穿越万界攻略,斗罗、唐门、天使.秘境、影后谋略、精灵梦叶罗丽、狐妖小红娘、龙王觉醒、小花仙、天行九歌......穿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要扭转败局,等着吧……提示,本文拆官配,拆三舞,拆水默,拆白红.......
  • 许你侵染时光

    许你侵染时光

    六岁时,看见同班的小朋友们有各种小毛病不用上学了,于是回家偷偷将自己抠出了鼻血。八岁时,看见五岁表弟在玩滑滑车,为助他一臂之力,往车屁股后用力踢了一脚,结果他没抓住方向盘,摔了四脚朝天,被暴打一顿。十岁时,同学说你太瘦了多吃点零食,这是我给你带的,爸妈说多吃点饭多喝点汤才吃这么点,来阵风你就上天了。十八岁时,同桌说你还吃,你看看你的腿都赶上我了,妈妈说全家就剩你一个这么胖了,减肥!二十岁时,爸爸说再不减肥就没人要了,妈妈在旁用力的点头。二十二岁时,某不要脸的男人说,非常感谢岳父岳母当初贡献,还有你顽强的脂肪,它让我拥有了媳妇。
  • 洪荒之乱世枭雄

    洪荒之乱世枭雄

    军事天才变身神兽之首麒麟的传人,叶宇运用人类的军事才能和强悍无比的班底,率领各方没落种族重整仙神界后兵出银河,与各大系主之间斗智斗勇,争霸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