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4600000029

第29章 荷兰的文学(2)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在印尼出生长大的荷兰作家或荷印混血种人作家写出了一批怀念印度尼西亚土地和人民的作品,其中有女作家德茂特(1888-1962)的《昨天》(1951),德内斯(1908-)的《退色的照片》(1954)和《荷属东印度之镜》等小说,以及斯塔尔(1925-)的描写从印尼回到荷兰的隐退者的剧本《最后的隐退者》(1958)和戴克(1925-)的剧本集《殖民主义者的末日》(1966)等。这些文学作品被人们称为“描写印尼的荷兰文学”而受到重视。

(二)荷兰的文学名人

1.马尔兰特

荷兰诗人。生于布吕赫,曾任马尔兰特地方教堂住持,1257年开始写骑士诗歌,大部分诗用佛兰芒文写成。主要作品有训诫性长诗《秘密中的秘密》(1266)、阐述自然发展史的《自然之花》、叙述圣经故事的《韵文圣经》(1271),以世界史为题材的《历史之镜》(1284)和抒情长诗《哎呀!马丁》(1291)等,后者以雅科布和朋友马丁对话的形式表达他对社会的不满,主张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的社会平等思想。

马尔兰特是荷兰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人,是13世纪后半叶荷兰城市文学的代表。他的诗对人民大众进行启蒙教育,对荷兰文学语言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2.埃拉斯穆斯

荷兰文学家、语言学家。原名赫里特·赫立逊,生于鹿特丹,父亲是神父。从小生活在教会的孤儿院,曾在“共济兄弟会”的学校学习。1484年,起在斯泰恩寺院当教士,博览群书,攻读拉丁文和希腊文。1493年去巴黎一大学求学,1499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希腊文,成为《乌托邦》作者莫尔的密友。

他曾先后旅居法、英、德、意、瑞士和奥地利,1536年,病逝在巴塞尔。他是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他用拉丁文写的著名长篇讽刺作品《愚人颂》(1509),通过一个名叫“愚人”的妇女的自我吹嘘,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抨击教会的虚伪与偏见,对西欧反封建斗争,特别是对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起了积极作用。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对话集》(1518)。1514年,他将希腊文的《新约全书》译成拉丁文,于1516年出版,因而获得全欧声誉。荷兰著名诗人冯德尔称赞他“在鹿特丹树立了一座伟大的埃拉斯穆斯的金属雕像”。

3.冯德尔

荷兰诗人、剧作家。生于克仑一个小商人家庭。中年丧妻,子女年幼时也相继病逝。1610年,开始文学创作,他善于把抒情诗和悲剧结合起来创作诗剧,题材大多数取自《圣经》中的英雄故事或民族史。他创作了24部剧本,其中最优秀的是两大诗体悲剧:描写天使们反对上帝的《琉西发》(1654)和《流放中的亚当》(1664)。

人们常常把《琉西发》与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1667)相比。他的第一部诗集是《航海赞美歌》(1613)。其他较著名的诗篇有《欢迎弗雷德里克·亨利克凯旋赞美歌》(1629),送葬哀悼诗《可怜的孩子》(1632)、《牧童》(1665),教诲诗《圣坛的圣餐礼》(1645)和《教堂的荣耀》(1663)等。此外,他还写有《荷兰诗歌艺术导言》(1650)等散文。他被誉为“荷兰黄金世纪时期最伟大的诗人”。

4.比尔德狄克

荷兰诗人。生于阿姆斯特丹一税务官员家庭。青少年时期努力自学,并练习写诗,18岁时写了《诗歌艺术对政府的影响》(1774),获“勤奋出艺术”诗会的金质奖章。1776年在税务所当簿记员。1780年去莱登学习法律,后在海牙任律师和历史教授。

他主要写教诲诗和抒情诗,主要作品有抒情诗《祈祷》(1796)、《我的娱乐》(1779)、《离别》(1811)、《婚礼》(1812),教诲诗《学者的毛病》(1806),颂歌《拿破仑赋》(1806),诗体悲剧《弗罗里斯五世》(1808)和《第一个世界的末日》(1809)等。有“荷兰19世纪初叶文艺复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之称。

5.戴克尔

荷兰作家。笔名穆尔塔图利。生于阿姆斯特丹一个商船船长家庭。1838年随父到荷属东印度群岛,先后在雅加达市、纳塔尔县、万鸦老市和安汶岛等地任监察员,最后任西爪哇勒巴克县的助理县长。

1856年,因反对本国的殖民政策以及荷兰殖民者和爪哇封建统治者的暴行,愤而辞职返国。他于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反殖民主义的自传体讽刺小说《马格斯·哈弗拉尔,或荷兰贸易公司的咖啡拍卖》(1860)给他带来了声誉。这部作品揭露了经纪人和种植园主的凶残面目,抨击殖民主义制度,为贫困的和受剥削的人民呼吁,引起荷兰国会和社会舆论的注意,对荷兰的文学和殖民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1862-1877年,他写了许多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讽刺性杂文,汇编成7卷的《观念集》,多方面地反映了他的社会观和文艺观。他认为文艺是教育人民的主要手段。

他在《关于千百万人的考察》(1870)一文中指出,必须推翻建立在压迫基础上的政权。1881年以“生多特”笔名发表预言诗《荷兰人在爪哇的末日》。此外,他还着有剧本《出色的新娘》(1864)和《皇家学校》(1872),长篇小说《情书》(1861)和未完成作品《沃特切·彼得瑟的历史》等。其中《情书》是用书信体写成,也带有自传性质,它和政论性小册子《论荷属印度的自由劳动》(1862)一书同样谴责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1924年,鲁迅曾将他的杂文《高尚生活》和《无礼与非礼》译成中文。

6.霭覃

荷兰诗人。生于荷兰西部哈勒姆一个富裕家庭。1878至1886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学医,同时从事文学创作,曾着有几部喜剧和讽刺诗集《科尔内利乐园的小草叶》(1886)。1885年和克洛斯、弗尔韦、佩克等青年诗人共同创办文学月刊《新向导》。曾发起以追求美学革新为中心的“荷兰19世纪80年代文学运动”。

1891年,他以14行诗体写成抒情诗《爱伦,痛苦之歌》。以后陆续完成散文诗《约翰跋妥尔》(又名《爱之书》,1892)、《影像和实质之歌》(1895),诗体悲剧《兄弟们》(1894),童话剧《理亚波》(1897),诗集《零星的韵言》(1898-1909)以及心理小说《死亡深渊》(1900)和《梦中的新娘》(1909)等。他的主要作品《小约翰》(1885)是一篇“象征与写实的童话诗”,具有“实际和幻想的混合”的艺术特色,它的中译本于1926年由鲁迅从德文转译而成。

7.费斯特代克

荷兰作家。生于弗里斯兰省的哈尔林根,1927年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系,后任随船医生。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写成荷兰第一部反法西斯小说《德国女仆爱尔丝·波勒》。之后又写了不少优秀的历史幻想小说,其中有关于16世纪西班牙画家埃尔·格雷科和西班牙宗教裁判的小说《第五道封印》(1937),描写18世纪牙买加生活的《甜酒之岛》(1940),关于古希腊传说的小说《星群里的阿克泰翁》(1941),反映19世纪爱尔兰贫苦农民生活的《爱尔兰之夜》(1946),描写比利时1830年独立战争的《拜火教徒》(1947)以及《泰梅萨的勇士》(1962)等。

费斯特代克还着有诗集《伦勃朗和天使们》(1956),叙述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事迹。此外,他在文学评论、音乐、心理学、宗教等方面都有论著。费斯特代克一生共写了40部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30部评论和散文集、20多部诗集,有一定影响。

8.弗里斯

荷兰作家。生于弗里斯兰省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发表诗集《西方之夜》,获“多姆奖”。1931年,他开始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发表了《伦勃朗》。后来写了两部内容联贯、描写农民生活和荷兰社会阶级斗争起源的长篇小说《苦难的土地》(1936)和《命运之轮》(1938)。

1944年德国法西斯占领荷兰期间,因参加抵抗运动曾被关进集中营。战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自由披上了一袭红装》(1945)、《牧人,打死这些狼》(1946)、《火的洗礼》三部曲(1948)、《大阴谋》(1950)、《时代逃亡曲》(1952-1956),描写反抗德国法西斯斗争的小说《弗里斯兰邮车》(1948)、《红发姑娘》(1956)和《二月》(1962)等。他还选译了《中国唐代小说选》(1955),内收《古镜记》《李娃传》等17篇小说。编译《中国诗选》(1956),收入从《诗经》到毛泽东诗词的历代优秀诗篇。1958年访华,写有《人民公社》和《十三陵》等诗。他的作品译成中文的有描写比利时游击队“抗德斗争”的短篇小说《鹿》。

同类推荐
  • 珠江流韵

    珠江流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
  • 静升古韵

    静升古韵

    本书记载了静升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存,凡寺庙、建筑、居民、风景胜迹、民俗文化以及人物传奇、民间故事。
  • 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

    时隔十年后,金克木名作重磅归来!梁文道《开卷八分钟》首推书;钱文忠、张汝伦、陈平原联袂推荐!一代学术大家卓越的读书方法,一位文化传奇特殊的学习路径。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2017全新增订版,将金克木的读书心得完整呈现。
  • 权臣末路

    权臣末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热门推荐
  • 六道拳皇

    六道拳皇

    六道中留有一双六道拳皇的拳套,谁拥有这双拳套,就是维护六道和平的卫士。在机缘巧合下,王瑞龙我们的主角得到了这双拳套,然而六道拳皇的拳套必须跟随主人一起成长练功,才能够发挥出它的力量和魔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不依不饶

    他,不依不饶

    她不懂为何这样的男人会看上她。被残忍折磨之后,余染莫明白了,这男人哪里是看上了她,娶她回来无非是为了折磨她,为他死去的未婚妻复仇!好,很好……五年后,众目睽睽之下,余染莫把玫瑰花甩到全城最尊贵的男人脸上,褐眉轻佻,“不好意思,莫先生,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男人隐忍着,指了指余染莫两手牵着的一对龙凤胎萌娃,“他们跟我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你敢说没关系?!”
  • 捧着全世界给你

    捧着全世界给你

    人人道炽星隋咏小姐独得少年星主厚爱,上天入地为的都是她一人。当虚妄时空自发形成小世界,世界意识相继创造世界、捏造主角。隋咏以路人甲身份进入小世界,甘愿捧着全世界献给炽星星主。捧着全世界给你,想让你眉眼弯弯,笑容深深。倘若不要全世界,星主不好意思啊,那也只能给你了。系统问隋咏:”你很喜欢星主吧。”隋咏:“没有。”后来,星主问她:”你喜欢我吗?“”一点点。“再后来,是是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衬衣解开的第一个扣子,是隋咏。为你清扫所有阴谋阳算,是星主。附注:11bg文,女主很晚才爱上男主。
  • 偏爱红颜

    偏爱红颜

    自古红颜多薄命,不是早早就死了吗?好。不是重生了吗?那就别怪她了。她齐笑笑可不是好惹的,报复自然是有的,上一世她可是佣兵女王,这一世,该报恩报恩,该报仇报仇。既然家人不认可,即使红颜薄命,那他偏爱红颜。他可不信命。他就认定这一个,谁阻拦都不行。
  • 修武破神之仙缘

    修武破神之仙缘

    梁子明受不了同学、亲人的嘲讽,成绩一落千丈,又受到小混混的刁难威胁。他因要救一个小男孩被大卡车撞飞了。他误以为自己真的要死了,但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无意间穿越到另一个神秘的世界--神州大陆。这个神州大陆既然是以修武为尊,存在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他在山洞中得到了一本《六道神诀》,为了能让自己变强,刻苦修炼起来,从此他就踏上了修炼之路。看看主角如何成为强者?如何对抗魔兽?如何给自己一个尊严?如何在神州大陆中生存下去?看看他的命运如何发展……炼武等级划分为:凡阶、黄阶、地阶、玄阶、天阶、大乘阶、圣阶、渡劫、神君、神皇、神宗、神尊十二个森严等级,但小部分又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 安如年少初如梦

    安如年少初如梦

    安如少年初如梦,肆似流年终若雨。窗外是熟悉而陌生的冷漠城市,只是梦一场。
  • 重生之异界召唤神

    重生之异界召唤神

    热爱召唤的青年从地球穿越到了风古大陆,青梅竹马的恋人。绝强的天赋,妖孽的智慧。但是同样世界不为他所知,隐藏的世家,强大的敌人,这些能阻止他走向巅峰么?
  • 文摘小说精品——父母卷

    文摘小说精品——父母卷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父母的故事。黯淡的太阳光斜铺到斑驳的旧木栅门上面,在门前我站住了,扔了手里的烟蒂儿,去按那古铜色的,冷落的门铃。门铃上面有一道灰色的蛛网,正在想拿什么东西去撩了它的时候,我家的老仆人已经开了那扇木栅门,摆着发霉的脸色,等我进去。
  •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

    一位七十二岁的精干老人,戴着一副眼镜,颇有几分文人气质。一口地道的北京话,透出京城人的练达与开朗。六十年的餐饮生涯,历尽沧桑;说不尽的传说故事,引人入胜;谈起小吃则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令人馋涎欲滴。这便是被尊称为『京城小吃第一人』的陈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