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3000000030

第30章 《老邢说历史》司马家族是如何夺权成功的

东汉末期到三国末年,政权交迭,诸侯分割,整个国家政治局势一片混沌。然而有一个家族,宛如一艘巨轮,在惊涛骇浪中,自由如常地行驶,安全地抛锚登陆。这个家族,就是在魏晋历史上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司马家族。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罗老先生用了极大地篇幅来描述司马家族的成长史,将司马懿和他的子弟在诛杀曹氏重要人员,挟持皇帝,把持朝政等各种政治斗争中的计策和心理战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么司马家族是如何走向前台的?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夺取曹魏政权的呢?请看《老邢说历史》第二十九章:司马家族是如何夺权成功的。

魏蜀吴三国争斗时期,有四大权谋家,分别是卧龙、凤雏、幼麒、冢虎”。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幼麒是姜维,冢虎就是司马懿了。司马懿是司马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西晋王朝的真正奠基者。司马懿为后人所熟知的事迹,恐怕就是和诸葛亮的七年抗战史了。在整个魏国和蜀国斗争期间司马懿虽然以失败著称,可是在与三国战争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的诸葛亮的战斗中,司马懿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在五丈原于军营中病逝,此后蜀国兵败如山倒,如果不是当时有其他的顾虑,司马懿很可能会直捣黄龙,彻底灭掉蜀国。司马懿活到了七十三岁,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在纷乱不定、物质贫瘠的魏晋年代,能够活到70多岁,无论怎么看都已经算是高寿了。要知道魏晋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几岁,而司马懿的大部分人生旅程都位居人臣之首,驰骋沙场的军事生涯,本来是最消耗人的生命力的,更何况还有“伴君如伴虎”的危机,他的生命本来充满危险,可司马懿终究还是顺利的走完自己的人生路,靠的不是灵丹妙药延年益寿,而是他的大智慧和大机智。

司马懿冢虎的名号不是白来的,这个人权变、计谋绝不在诸葛亮之下。曹操在还并不强大的时候,就曾经找人邀请司马懿出来做官,司马懿明白,当时的曹操还不是汉朝统治者的对手,如果长期待在他的身边那是极有可能变成炮灰的,所以就装病在床,婉言谢绝曹操的邀请。曹操屡次派人去打探虚实,结果每一个使者都看到司马懿躺在床上,动也不动,都相信司马懿真的中风了。后来曹操也相信了这一事实,短时间内没有再去找司马懿。最厉害的是,司马懿晚年的时候,魏国皇帝曹芳年幼,大将军曹爽等人意欲篡权夺位,司马懿为避一时风头,同时也给自己积蓄力量一举铲除曹爽一党,就再次装病。当时曹爽认为天底下唯一能对他篡权之事构成不利影响的就是司马懿这个老家伙,并且也早就知道,司马懿极其擅长装病,所以就派了自己的心腹上门察看司马懿是不是真的病了。探子进了司马家的大门后,司马懿就以他的老谋深算给这些小学生们好好的上了一课,什么叫“将计就计”。司马懿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在客厅中会见了探子,这时一名侍女递上来一碗汤药,司马懿用嘴去接,结果喝得汤药流满了衣领,把前胸的衣都弄脏了。探子又向司马懿试探性提问,司马懿直接伪装成老年痴呆的样子,吞吞吐吐、含糊结舌,一副不几天就要卧床咽气的样子。探子一看,老家伙都成这样了,赶紧回去把这好消息报告了曹爽。正是通过这次装病,司马懿沉底麻痹了曹爽,让曹爽放弃了对自己的戒心,从而也为后来司马懿一网打尽曹爽一党投放了一枚烟雾弹。这样的城府和演技,要是放在今天,估计能够横扫各项影帝奖项是没有问题的。在当时,司马懿灵活的运用这种战术避免了很多不容易解决的麻烦和祸事,为他日后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的长寿让自己成为三代托孤重臣,多年的政治经验积累,更让他培养了一群精明可靠的臣子,在扫除曹爽一党后,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就如同当初曹操以魏代汉一样,司马懿基本做到了以晋代魏,控制着整个天下的政权。然而司马懿直到去世,都没有封王称帝,其实以他当时权倾天下的条件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他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很可能是因为受曹魏政权的恩泽太深,可以说没有曹操就没有司马懿,曹操深知司马懿、赏识司马懿,曹操之后的曹丕、曹叡都是如此,甚至到了魏文帝时期,无论是文帝还是明帝与司马懿商讨天下大事时,都是亲自到司马懿家中,对司马懿的待遇就像汉待萧何一样。

司马懿去世之后,长子司马师继承了父权。可是由于在政权变动过程中眼睛受过伤,早早的就病逝了。后来,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便替补上台,继承了父兄的权位,进一步扩大了司马家族在当时的统治局面,使天下政权进一步集中在手中,更加快了代魏的进程。司马昭在多数历史学家的眼中是一个文采武功一流的人物,尤其有一点是世人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他多年随父征战,练就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自三国期间到魏国伐蜀的漫长战役里,就连一代枭雄曹操也只是做到和蜀吴三足鼎立的地步,魏文帝曹丕在位时多次攻打蜀国,又是陆战又是水战,用尽一切手段,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到魏明帝的时候,蜀国疆域虽然被不断削减,可依然在三国时代占据一席之地,这其中三代君主,其父司马懿都辅佐始终,也没能消灭蜀国,到了司马昭的时候,他成功的率领大军一举灭掉了蜀国,从而引发出蜀国后主刘禅的绝世名言:“乐不思蜀”。而且蜀国灭亡后,司马昭做了件让让后人感动的事情,那就是他派人集中整理并学习诸葛亮的军事理论,这一举动为他自己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将领,这些将领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立下赫赫战功。司马昭从蜀地班师回朝后,直接就自封为晋公,之后更堂而皇之地封自己为晋王,并立司马炎为世子。

司马昭封王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魏王曹髦máo。曹髦认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不但魏朝要被取代,自己更是性命不保。于是在一个下雨的午后,召集了自己的一干心腹和大部分可以信任的臣子,商量对策。曹髦执剑跳到书案上,满面怒容,声色凄厉地鼓动人心,说:“诸位都是我大魏的贤臣名将,我曹髦这些年深受诸位忠孝之恩,今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这是要篡权,如此明目张胆,完全不把我大魏放在眼里,这不仅是对我的一种背叛,更是对诸位多年来对大魏辛苦付出的一种不尊重,今日我就要上门诛杀司马贼子,诸位可愿助我一臂之力?不成功便成仁。来日功成之日,诸位就是我大魏的保国功臣。还请诸位尽心竭力,与我一起保住大魏政权……”曹髦话音刚落,反对之声便纷纷而起,都劝告曹髦放弃,忍气吞声。当时朝中的大臣多数是拥护司马昭的,毕竟司马昭集团的势力不是曹髦能比得上的。说实话曹髦算是一个血性汉子,可惜生不逢时,当时他的势力太过弱小,他不听大家的劝告,带了几百名亲兵,浩浩荡荡往司马昭家杀去了。没料想,皇宫之内早就有人向司马昭通风报信,还没到司马家,曹髦和他的亲信就被司马昭派的军队在半路截杀了。

司马昭杀掉曹髦后,立了曹奂huàn为帝,即魏元帝,曹奂只是一个傀儡,此时的天下已经真正属于司马家族了。公元265年,司马昭中风去世,司马家族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走到了台前,这就是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司马炎继承王位,并逼迫曹奂下台,正式建立西晋,号晋武帝,成了晋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洛阳,同时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司马炎创立晋国,被后人理解为顺理成章的事,他的功绩完全是建立在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三代人的基础上,一路走来水到渠成。后人也普遍认为司马炎并无杰出才能,只能说是命好,投对了胎。司马炎登基后,国家逐渐趋于稳定,不再有大的动乱,于是司马炎天真地认为江山从此就巩固了,便撤销边防军事,一心致力改善农田制,可他的天真幼稚最终给他带来了恶果,出现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从司马懿到司马炎,中国政治的变化,对于这段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来说,同样也有深深的影响,比如司马昭时期,由于高度的政治压迫,连续的文字狱,使当时的中国文人们,不敢轻易地谈政治,即使是歌功颂德,有时候也容易“马屁拍在马腿上”,因此这时期的中国文学,更多的是以田园诗的兴起和借物寓情的方式为主流。建安文学的豪迈大气,瑰丽动人,到了这个时期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高度的政治压迫,使文人的政治热情彻底泯灭,关注的主流,早已经转向了哲学、思想、鬼神等方面,大量这方面内容的作品日益流行了起来。而到了司马炎当政时期,虽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政治高压,但是这时期魏晋文学的消极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外加天下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士人集团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兴趣,也转向了逃避现实,及时行乐。司马炎的宽松,反而让高度政治压迫积累的士风流毒,在他当政时期迅速地发酵。我们今天虽然津津乐道魏晋风度,但是毫不夸张地说,魏晋时代,是中国知识分子士风最萎靡的时代,敢于为国家担当责任的知识阶层越来越少,一个没有人敢于担当责任的国家,自然最终也变成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魏晋灭亡于“五胡乱华”的结局,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而说到西晋灭亡的导火索“八王之乱”,更是与司马家族,尤其是司马炎的统治政策分不开,司马炎采取的是优待世家大族,尤其是豪门知识分子的政策,寒门知识分子与豪门知识分子在待遇上的落差日益增大,甚至达到了人比人气死人的结果。诸多寒门知识分子没办法只好选择了另外一条出路:那就是投身于王公贵族的门下。在当时西晋的各个诸侯王中,身边都有不少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幕僚,这些人提起西晋的世家大族,几乎个个咬牙切齿,在司马炎死后,即位的晋惠帝是个出了名的白痴,“何不食肉糜”就是出自这位皇帝的口中。这样的皇帝自然就给了诸侯王叛乱的机会,其中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就是那些被日益边缘化的知识分子们。司马炎统治政策造成的士族与寒门知识分子的对立,成为了西晋灭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司马家族虽然代取了曹魏政权,但是这种依托门阀而生存的九品中正制度也为他们留下了灭亡的祸根,短短的西晋一统之后,再次“五胡乱华”,中国又进入了分裂的南北朝时期。

以上所说仅为一家之言,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会。

同类推荐
  • 贞观求生

    贞观求生

    古代文转玄幻文,你能看到第几章?请看完之后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世界历史。全书分为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世界新格局等九大篇章,精彩扼要地讲述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为读者讲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进而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 三国之武统天下

    三国之武统天下

    主人公战群雄,扫天下,美人在卧,何人可与其争霸?
  • 二十四史-隋史

    二十四史-隋史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 中国名楼

    中国名楼

    本书介绍了中华著名楼阁的来源以及其建筑特色,一些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登楼抒发情怀,如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与名楼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回观中国历史文化,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万里山河美人破

    万里山河美人破

    先帝临终之时,似乎看到了当今圣上的昏庸无能,预见总有一天这天下要易主,于是下令各地方宗室子弟必须到学子监入学,实则作为人质,拉拢人脉,培养朝廷可用之才。果然十年后,各方势力坐大,中央逐渐无力管辖。在这样的背景下,女主花凛被授予重任成为云州州长花意适的长女,前往定都入学。在学子监,花凛拜入洛家长孙青阳君门下,并认识了宛州州长之女苏晚云,静安王之子轩辕雅安,玉阳郡主轩辕琉璃等人。五年以后,一切以苏晚云被嫁往建州开始,学子监往日的繁华热闹逐渐曲终人散……
  • 青梅竹马陌路相拥

    青梅竹马陌路相拥

    我一直一直喜欢你,你占据了我整个世界→苏子悠我喜欢你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你不知道→顾辞安你是我黑暗中的那道光→冉浩坤时光荏苒,我们依然在一起,真好→颜笑汐愿你被时光温柔对待→尧舜熙我的承诺,铭记于心→安城西小丫头,我可以照顾你一辈子吗→林江词你不知道你早已住在了我的心里→顾晓言
  • 我有酒你有诗吗

    我有酒你有诗吗

    个人随笔,记录生活,歌词编写,生活中的灵感,记录四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龙蛇起陆

    重生之龙蛇起陆

    魂穿的项宸睿成了一条黑眉幼蛇,到了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里即有着和前世相似的文明,又有着居于深山不以常理而论的凶兽,还有着专门狩猎它们的基因战士。山野育灵植,空气诞灵气,这是已经历时数百年的两种文明的过度时期,被选为天命之子的黑眉锦,为了生存,慢慢地活成了凶兽的领袖,带着自己的部族摆脱了被人类豢养猎杀的命运,开创华夏妖族,掀起大修真时代,成就史诗传说。
  • 别说我不曾喜欢你

    别说我不曾喜欢你

    夏怡遇到陈默时,没有人知道她内心涌起的惊涛骇浪,就像五年前,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喜欢过这个男孩。
  • 名侦探柯南之暗杀者的黎明

    名侦探柯南之暗杀者的黎明

    《名侦探柯南之暗杀者的黎明》当延陵子墨察觉到自己所来到的这个世界是哪里时,他就已经准备好了该如何去做了。哪有什么好人坏人呐,做自己想做的事喽,对于可相信的人?全看心情。但是,,以前是杀手又如何,现在全新的世界,做做警察也挺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猴纪事

    白猴纪事

    我一手撩起头顶的喜帕,一手揭来了震荡的帘子,未探出头看清外面是什么情况,就被红娘轻拍了手,微斥道,“新人不入门不能随意乱动!”。我咂了舌,默默把手伸了回去,又将喜帕盖下。眼前一片红晕。没有锣鼓喧天的喜乐,也没有热闹的看亲群众。一顶简单的红色方桥将我送进了穆府的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