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3700000013

第13章 增强记忆法(2)

所谓“挂钩法”就是把1、2、3、4、5等等数字“拟事化”为某些记忆深刻的事物,作为“挂钩”,然后再把需要记住顺序的事物逐个对号入座,挂在“挂钩”上,回忆时只要一想起是什么事物,立即能想起挂在第几号“挂钩”上。

在第四章有关数字串“拟人化”和“拟事化”一节中介绍了很多与数字相像的事物,为了不混淆和能很快地回想起来,可以采用下列最直观和最形似的“事物”:

1像棍棒、铅笔

2像小鸭子、木工折叠尺

3像耳朵、花生壳

4像尖刀、帆船

5像秤钩、镰刀

6像勺、铁铣

7像锄头

8像眼镜、带壳花生

9像锤子

0像花生米、眼镜片下面是一个应用实例。需要记忆的有序事物和“挂钩”的对应关系如下:

序号事物对应的“挂钩”

1轮胎棍棒

2水龙头小鸭子

3桥墩耳朵

4帆船饭勺

5雨伞秤钩

6铁铣水泥

7锄头木板

8眼镜名片

9锤子苹果

0日记本花生米

怎样把需要记忆的事物往“挂钩”上挂呢?可以采用前面介绍过的“联想记忆”。当然有的联想可能是合乎逻辑的,有的则可能是荒谬的,例如:

1两个人用一根“棍棒”抬着一个“轮胎”或一个人用一根“棍棒”挑着一对“轮胎”

2打开“水龙头”放水到一个盆里供“小鸭子”游泳3把“耳朵”贴在铁路桥的“桥墩”上,听听有没有火车开过来4用一个巨大的“饭勺”做“帆船”的桅杆

5用“雨伞”的弯把代替“秤钩”

6用“铁铣”装“水泥”

7用“锄头”挖地基,准备盖一个“木板”房

8戴着“眼镜”看“名片”

9用“锤子”把“苹果”砸成“苹果泥”

0嘴里一边吃着“花生米”,一边往“日记本”上写日记把这样的对应关系在脑子里重复几遍以后,应用时能很快说出某一件事物的序号。

如果需要记忆顺序的内容多于10个,可以采用“异地”挂钩法,即所用的带有序号的“挂钩”名称不变,但是把它们设置在不同的地方。假定需要20个挂钩,可以把前10个挂钩设置在国内,后20个挂钩设置在国外。由于一般人的口头语都说“国内外”,也即都是先国内后国外,因此不会混淆。如果需要的挂钩超过20个,则可以把第1到第10个设置在国内,第11到第20个设置在亚洲(比方说在日本),第21到第30个设置在非洲(比方说在埃及),第31到第40个设置在拉丁美洲(比方说在巴拿马),第41到第50个设置在欧洲(比方说在英国),第51到第60个设置在北美洲(比方说在美国),如此等等。这个顺序符合人们的口头语“亚、非、拉、欧、美”的顺序,所以也不会混淆。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已经有了像电脑这样神奇的“烂”笔头,需要记忆的事情再多,互相之间再没有联想,只要把它们用“烂”笔头记载下来就行了,何必费这么大的劲去学习“记忆链”等一类方法呢?是的,正如“充分发挥‘烂’笔头的作用”一章所要讨论的,作者是主张记事本随身带的,即使只有一件要办的事,也要清清楚楚地写在记事本上。这样,记忆力再差的人也能把该办的事情办了。

既然这样,还有必要学习“记忆链”等一类方法吗?有必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像体育锻炼时练长跑,而实际办事时却乘现代化交通工具。通过练长跑,增强了体质,才能精神饱满地进行工作和学习;通过练长跑,具备了长距离行走的能力,必要时(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地方,或者现代化交通工具有了故障不能运转等)才能到达目的地。练习“记忆链”一类记忆方法,有利于人脑智力的开发和锻炼,其作用会在别的脑力活动中表现出来,在不能用“烂”笔头的时候(身边没有“烂”笔头和虽有但来不及记载等),也能把需要记忆的事情记住。

有的人对应用联想记忆法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知识面窄,生活阅历少,没有足够的联想余地。其实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的联想余地都是无穷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掌握了联想的方法与开动了脑筋。例如笔者辅导过一些学前儿童背记圆周率,他们创造出了一些以儿童生活与语言为基础的顺口溜,很快记住了500位。

归纳和总结

归纳与总结的过程就是寻找记忆对象规律的过程。规律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找到了规律,就把干扰记忆的“垃圾”都去掉了,从而减少需要记忆的数量。人们在记忆的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刚开始接触某一需要记忆的内容时,觉得需要记忆的信息量很大,一旦把本质抓住以后,似乎很简单,就是那么几条。

用心寻找记忆对象的规律非常有助于记忆。因为在用心寻找记忆对象的规律过程中不断地与记忆对象接触,这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的复习过程,不知不觉地加深了记忆。一旦找到的规律,就是找到了各种记忆对象之间的联想,便于举一反三,利于记忆。

也许有的人认为花这么多时间去寻找规律,还不如直接去记忆的效果好。其实不然。

要想找出规律,就要对被记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进行归纳和总结。把那些看起来是无序的记忆对象加工改造成有序的,把无理的加工改造成有理的,把无节奏的加工改造成有节奏的,把无形象的加工改造成有形象的。经过整理的信息就好像是成串的葡萄,需要的时候一提就是一大串,而没有经过加工的信息就好像是一盆一粒一粒的葡萄珠,互相之间没有有机的联想,需要用的时候只能一粒粒地提取,不但速度缓慢,而且必然丢三落四。

能不能找出规律的关键在于“多思”,俗话说“多思出智慧”,对于任何一个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寻的内容,只要用心去“多思”,就一定能找到有助于记忆的规律。古今中外此类例子很多,例如门德列也夫找到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王永民在分析成千上万汉字笔划的基础上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等。

人脑记忆事物的方式与电脑不同。在电脑里,各种信息是孤立地存储着的,而在人脑中,记住的各种信息以独特的方式互相联想着,例如往往在记住某一重要信息的同时,有意或无意中也记住了与重要信息同时发生的一些不重要的信息(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信息)。又如谁在场、说了一句什么话和当时当地的一些背景细节等等。而且人们事后回忆重要信息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也往往可能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信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总结归纳和找规律的能力会得到提高,会成为内行,能从外行很难找到记忆规律的信息中很快找到很有道理的记忆规律和记忆窍门。总结和归纳时最好能动笔写,而不要只用脑子想。因为只有写在纸上,才会澄清一些似是而非或互相矛盾的东西。有不少东西,光在脑子里想,似乎觉得头头是道,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但是一写在纸上,就能发现不严密和不确切之处。写出来以后,要尽量向周围的人讲解并展开讨论。讲解有助于检查归纳出来的东西是否能自圆其说,是否能令别人信服。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别人讲解某一内容,似乎听懂了,但自己却不能把“听懂”的内容复述出来。所以能不能使别人听懂自己的讲解是衡量讲解者是否懂得透彻的一个标志。而不同意见的交流非常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形成明确的概念。

培养机械记忆能力记忆一些新的信息时能找出规律更好,找不出也不一定非找不可。从记忆的整个过程看,在开始的时候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尤其是运用联想记忆法)记住了,慢慢地记熟了,最后似乎把记忆的方法忘记了,好像是机械记忆一样。例如小学生记忆“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刚开始时会想起老师的解释“乘法是加法的快速运算,九个九加在一起是八十一,所以九九八十一”,后来背熟了,能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而不再去想它是怎么来的,乘法慢慢地脱离加法了。应该说,这种脱离是思维上的一次优化和飞跃,免除了每次思维都要从原点开始的繁琐过程。

培养机械记忆能力的最好途径就是背记圆周率。它是一个无理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数,前后数字串之间没有相似之处,除了用心寻找并人为地赋予一些记忆线索外,不得不依靠机械记忆。因为无限不循环,想背记多少位有多少位,能不断地吸引你去背记。

不要小看机械记忆的威力,据报载,1991年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世界记忆大赛上夺魁的34岁的英国人奥布奈恩用机械记忆和图象记忆的方法,只用了2分29秒便记住了一副扑克牌的顺序。他自己认为他的这种记忆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他说:“我的记性并不好,至今汽车钥匙找不到的事仍时有发生,只不过我在强记扑克牌顺序方面努力锻炼罢了。”

不盲目追求快速记忆与过目不忘各种宣传媒介和记忆书籍里介绍过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和过目不忘的实例:例如有的人走过饭店门口,扫上一眼窗户上贴着的菜单就能记住所有的菜谱名字;能背记一本词典的第几页上第几个词是什么;能立即回答出一首乐曲里有没有某个音符等等。要想做到快速记忆和过目不忘,就要才思敏捷。《三国演义》一书中所说的杨修过马观碑成诵和曹植的七步成诗算是才思敏捷的最好例子,一般人不经过专门训练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从普通人实用的角度出发,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去追求快速记忆和过目不忘。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记忆速度并不是一个关键问题,只要记忆所花去的时间不是长得惊人,为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所能接受的话,都是可以的。例如一个人到了一个新单位,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可以在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几小时之内把上百个的名字记住,不注意记忆方法的普通人可能要用好几个月才能记住。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如果注意记忆的方法,能在一两个星期内记住的话,恐怕也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快速记忆和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是刻苦学习和实践的必然结果。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只要你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一个注意学习和总结的人,经过一段时间,你的记忆力一定会有极大的提高。到那时,在那些不刻苦学习和实践的人心目中,说不定你就是一个有快速记忆能力和过目不忘的人呢!

同类推荐
  •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是从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素质出发,结合微软招聘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观念和经验,在比较中美文化观念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书,对中国众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 每天自我激励5分钟

    每天自我激励5分钟

    以创作《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而闻名世界的斯宾塞·约翰逊先生,是一位医学博士,然而他却是一位饮誉全球的思想家、演说家和一位高产的著作家。他的众多作品持续出现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已被译成26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 退路决定出路

    退路决定出路

    《退路决定出路》,从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两个方面来诠释退守的哲学,编者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退而求进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不懂退守之道,一味张扬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广大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案例的同时,不难体会到退的智慧。
  •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部让人脱胎换骨的处世交际全书,这不仅是一部做人做事、说话办事、经商理财的人生指南,更是一把收获幸福、迈出成功、开启致富之门的黄金钥匙。
  • 好男孩家训—培养真正的男子汉

    好男孩家训—培养真正的男子汉

    本书内容包括:培养智慧的男孩培养勤奋的男孩培养博学的男孩培养上进的男孩培养自立的男孩培养自强的男孩培养坚韧的男孩培养理性的男孩培养博爱的男孩等。
热门推荐
  • 新民说·法律的隐喻(增订版)

    新民说·法律的隐喻(增订版)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刘星教授的学术随笔辑录。作者在娓娓讲述那些有趣故事和社会现象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引领读者进入对法律实践和法律理论诸多基本问题的思考。书中每篇文章相互之间都有逻辑联系,是意思的层层深入,也是问题的逐渐打开。文章内容既是务实的,也是理论的;既是“批判的”,也是“推进的”。本书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读者也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 啸天闹江湖

    啸天闹江湖

    一位热血的中二少年误打误撞的在江湖中磕磕碰碰成长的故事。突突突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 美丽俏佳人

    美丽俏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
  • 启程之地

    启程之地

    “哟!小伙子,你活着回来了?”“下一个你选好了么”“那么,启程!”
  • TFBOYS之微笑仅此而已

    TFBOYS之微笑仅此而已

    在分离十年之后,相遇的他们会怎样?“千寻,你回来好不好?”王俊凯by“王俊凯,如果如果我走你和她会幸福。那好,我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难缠相公

    难缠相公

    身为幺女的古离花,叛逆古怪,从小习惯了女扮男装的她有着自己的世界观,自从遇上姐姐的未婚夫的那刻起,命运就一直跟随着她。挣扎,痛苦,逃避——她只是想给家人一个幸福的标准,阿爹也说,她的标准也是家人的标准,那她要如何选择。
  • 步步惊心记

    步步惊心记

    大学毕业生林枫搬进一家偏僻的公寓,稀奇古怪的事情接踵而至,埋藏在心底的记忆被揭开,屡屡从深夜惊醒。直到某天,一个神秘人联系到他。“其实你的父母还活着……”“想知道他们在哪里吗?”“先跟我玩个游戏吧……”
  • 剑神侠传

    剑神侠传

    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小说。我为了这书也付出了大把努力。
  • 都市幸运神

    都市幸运神

    吴启很无奈,他从小到大就是个特别幸运的人!随便写串号码买彩票,就能中大奖!随便伸腿绊倒一个人,就是国际逃犯!随便乱填几个答案,就能考年级第一!他累了,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倒霉一次。可总是事与愿违!于是,他准备最后再尝试一次,便拿起了手中的电话。“喂,你好,请问是重金求子吗?”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的运气开了挂,我就是幸运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