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8300000019

第19章 卷十五(十三则)(1)

紫阁山村诗

【原文】

宣和间,朱面力挟花石进奉之名,以固宠规利。东南部使者郡守多出其门,如徐铸、应安道、王仲闳辈济其恶,豪夺渔取,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志,而未即取,护视微不谨,则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撤屋决墙而出。人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唯恐芟夷之不速。杨戬、李彦创汝州西城所,任辉彦、李士涣,王浒、毛孝立之徒,亦助之发物供奉,大抵类勔,而又有甚焉者。徽宗患其扰,屡禁止之,然覆出为恶,不能绝也。偶读白乐天《紫阁山北村》诗,乃知唐世固有是事。漫录于此:“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予喜,为予开一樽。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切勿语,中尉正承恩。”盖贞元、元和间也。

【译文】

宋徽宗宣和年间,朱面力以向皇帝进奉花石为名,一方面巩固皇帝对自己的恩宠,一方面谋取更多利益。东南部的使者、郡守大多数是面力的门徒,如徐铸、应安道、王仲闳辈助纣为虐,巧取豪夺,士人与百

姓家有一石一木稍微可以玩赏,随即带领健壮的士兵突入其家,用黄纸封条作为标记。若不能及时运走,主人必须严加看护,否则就要被戴上对皇帝大不敬的罪名;等到要装运时,必定要拆屋决墙而出。当时谁家有一物稍为与众不同,大家就会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不祥之物,唯恐毁之不快。杨戬、李彦创立汝州西城所,任辉彦、李士涣、王浒、毛孝立之流,帮助他们搜集珍异之物供奉朝廷,大抵与朱面力所为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徽宗担心扰民,屡次禁止这样做,然而变着法儿为恶,不能禁绝。偶读白乐天《紫阁山北村》诗,才知道唐代也有这种事。现漫录白诗如下:“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予喜,为予开一樽。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立后,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切勿语,中尉正承恩。”大概是德宗贞元、宪宗元和年间发生的事。

李林甫秦桧

【原文】

李林甫为宰相,妒贤嫉能,以裴耀卿、张九龄在己上,以李适之争权,设诡计去之。若其所引用,如牛仙客至终于位,陈希烈及见其死,皆共政六七年。虽两人伴食谄事,所以能久,然林甫以忮心贼害,亦不朝愠暮喜,尚能容之。秦桧则不然,其始也,见其能助我,自冗散小官,不三二年至执政。史才由御史检法官超右正言,迁谏议大夫,遂签书枢密。施钜由中书检正、郑仲熊由正言,同除权吏部侍郎。方受告正谢,施即参知政事,郑为签枢。宋朴为殿中侍御史,欲骤用之,令台中申称本台缺检法主簿,须长贰乃可辟。即就状奏除侍御史,许荐举,遽拜中丞,谢日除签枢,其捷如此。然数人者不能数月而罢。杨愿最善佞,至饮食动作悉效之。秦尝因食,喷嚏失笑,愿于仓卒间,亦阳喷饭而笑,左右侍者晒焉。秦察其奉己,愈喜。既历岁亦厌之,讽御史排击而预告之,愿涕泪交颐。秦曰:“士大夫出处常事耳,何至是?”愿对曰:“愿起贱微,致身此地,已不啻足,但受太师生成恩,过于父母,一旦别去,何时复望车尘马足邪?是所以悲也。”秦益怜之,使以本职奉祠,仅三月起知宣州。李若谷罢参政,或曰:“胡不效杨原仲之泣?”李河北人,有直气,笑曰:“便打杀我,亦撰眼泪不出。”秦闻而大怒,遂有江州居住之命。秦尝以病谒告,政府独有余尧弼,因奏对,高宗访以机务,一二不能答。秦病愈入见,上曰:“余尧弼既参大政,朝廷事亦宜使之与闻。”秦退,扣余曰:“比日榻前所询何事?”余具以告。秦呼省吏取公牍阅视,皆已书押。责之曰:“君既书押了,安得言弗知?是故欲相卖耳!”余离席辩析,不复应。明日台评交章。段拂为人愦愦,一日,秦在前开陈颇久,遂俯首瞌睡。秦退始觉,殊窘怖,上犹慰抚之,且询其乡里。少顷,还殿廊幕中。秦闭日诵佛,典客赞揖至三,乃答。归政事堂,穷诘其语,无以对,旋遭劾,至于责居。汤思退在枢府,上偶回顾,有所问。秦是日所奏,微不合。即云:“陛下不以臣言为然,乞问汤思退。”上曰:“此事朕岂不晓,何用问他汤思退?”秦还省见汤,已不乐,谋去之。会其病,迫于亡,遂免。考其所为,盖出偃月堂之上也。

【译文】

李林甫担任宰相,妒贤忌能,因为裴耀卿、张九龄的才能在他之上,李适之与他争权,他设诡计将这些人排挤去相位。若可以为他所用,如牛仙客终死于相位,陈希烈到李林甫死时尚在为官,都是共政六七年。虽然两人能经常陪食献媚,曲意逢迎,故能长久于位。然而李林甫虽妒忌害贤,但他并不朝愠暮喜,尚能长久容忍他们。秦桧则不同,开始,发现谁可为他所用,虽只是冗散小吏,没有二三年就可担任宰相。史才由御史检法官超迁右正言,又迁谏议大夫,接着又任签书枢密院事。施钜由中书检正,郑仲熊由正言,同时除授为吏部侍郎。

刚刚受命谢恩,施钜随即迁为参知政事,郑仲熊为签书枢密院事。宋朴时任殿中侍御史,秦桧想尽快提拔他,便授意御史台提出申请,申称本台缺检法主簿,只有本台的正副长官才可以举荐人选。秦桧趁御史台的申请呈上之机,建议任宋朴为侍御史,并允许他可以举荐人选,很快宋朴又被任命为御史中丞,谢恩之日又迁授签书枢密院事,其快捷如此。然而上述数人没有几个月又都被罢免。杨愿最善于献媚逢迎,甚至饮食动作都极力仿效秦桧。秦桧曾在吃饭时,因打了一个喷嚏而哑然失笑,杨愿马上也假装喷饭而笑,左右的侍者无不讥笑他。

秦桧见杨愿刻意追随自己,愈加高兴。过了年余就开始讨厌他,授意御史排斥他,并事先又将这一信息透露给他。杨愿涕泪交横,秦桧说:“士大夫升降乃是平常之事,你何至于这样呢?”李愿回答说:“我杨愿出身微贱,能有今天的地位,早已心满意足。只是深受太师生成之恩,超过了我的亲生父母,一旦离您而去,何时再能见到您的车尘马足呢?因此感到悲伤。”秦桧见他这样说,很可怜他,使他以本职奉祠,仅三个月又被起用为知宣州(今安徽宣城)。李若谷被罢免参知政事后,有人对他说:“为何不仿效杨愿的涕泣?”李是河北人,有正直的气节,笑着说:“就是把我打死、杀死,也挤不出眼泪来。”秦桧听说后大怒,随即将李若谷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了。

秦桧曾因病请假,政事堂只有余尧弼一人,讨论政事时,高宗问他有关政务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余尧弼不能回答。秦桧病好后入见高宗,高宗说:“余尧弼既然参决大政,朝廷的事应该让他知道。”秦桧回去后,召来余尧弼说:“前几天皇帝在床前问的是什么事?”余尧弼以实相告。秦桧呼省吏取来公文验视,都已画押。于是责备余尧弼说:“你既然已经画了押,怎么能说不知道呢?是不是故意要出卖我?”余尧弼离席辩解,秦桧不予理睬。第二天,御史台弹劾,余尧弼被免职。

段拂是个浑浑噩噩、庸碌无能之辈。一天,秦桧在前面发表长篇大论已久,段拂则低着头打瞌睡。秦退方惊醒过来,又窘又怕,高宗见状,安慰他,并且询问他的家乡情况。一会儿,段拂回到殿廊幕中。秦桧闭目诵佛经,典客作揖请示了多次,才回答。归政事堂,问段拂刚才自己讲了些什么,段无以对,旋即遭弹劾,免职归家居住。

汤思退在枢密府,高宗偶尔回头看见了他,于是询问了一些事情。与秦桧当天所上奏的有些不同。秦桧说:“陛下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请问汤思退。”高宗说:“这事我岂不知道,何必问汤思退呢?”秦桧回府见到汤,心甚不乐,准备排挤他。恰好秦桧患病,以至一病不起,汤思退才幸免于难。秦桧所为,其恶毒程度超出李林甫之上。

注书难

【原文】

注书至难,虽孔安国、马融、郑康成、王弼之解经,杜元凯之解《左传》,颜师古之注《汉书》,亦不能无失。王荆公《诗新经》,“八月剥棘”解云:“剥者,剥其皮而迸之,所以养老也。”毛公本注云:“剥,击也。”陆德明音普卜反。公皆不用。后从蒋山郊步至民家,问其翁安在?曰:“去扑枣。”始悟前非。即具奏乞除去十三字,故今本无之。洪庆善注《楚辞·九歌·东君》篇:“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引《仪礼·乡饮酒》章“问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为比,云:“萧钟者,取二乐声之相应者互奏之。”即镂板,置于坟庵,一蜀客过而见之,曰:“一本萧作,《广韵》训为击也。盖是击钟,正与縆瑟为对耳。”庆善谢而亟改之。政和初,蔡京禁苏氏学,蕲春一土独杜门注其诗,不与人往还。钱伸仲为黄冈尉,因考校上舍,往来其乡,三进谒然后得见。首请借阅其书,士人指案侧巨编数十,使随意抽读,适得《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月地云阶漫一尊,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注云:“玉奴,齐东昏侯潘妃小字。临春、结绮者,东后主三阁之名也。”伸仲曰:“所引止于此耳?”曰:“然。”伸仲曰:“唐牛僧孺所作《周秦行纪》,记入薄太后庙,见古后妃辈,所谓月地云阶见洞仙,东昏以玉儿故,身死国除,不拟负他,乃是此篇所用。先生何为没而不书?”士人恍然失色,不复一语,顾其子然纸炬悉焚之。伸仲劝使姑留之,竟不可。曰:“吾枉用工夫十年,非君几贻士林嗤笑。”伸仲每谈其事,以戒后生。但玉奴乃杨贵妃自称,潘妃则名玉儿也。剥枣之说,得于吴说、傅朋,箫钟则庆善自言也。绍兴初,又有傅洪秀才注坡词,镂板钱塘,至于“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能引“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之句。“笑怕蔷薇”,“学画鸦黄未就”,不能引《南部烟花录》,如此甚多。

【译文】

注释是很因难的事,虽然像孔安国、马融、郑玄、王弼等注解经书,杜预注解《左传》,颜师古注释《汉书》,也不能没有失误。王安石作的《诗新经》中,对“八月剥枣”一句中的“剥”字解释为:“剥,即剥去枣皮然后进献。目的是为了敬养老人。”而毛公本《诗经》注释说:“剥,是击打。”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注“剥”字音为普卜反。王安石都不采用。后他从蒋山之郊散步至民家,问民家男人在哪里,说是“去扑枣”。王安石才意识到此前自己弄错了。随即上奏朝廷,请求删去自己解释错误的十三个字,因而今本没有这句话了。

洪庆善注释《楚辞·九歌·东君篇》“纟恒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一句时,引用《仪礼·乡饮酒》一章中“间歌《鱼丽》,笙奏《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奏《崇丘》”为比赋,说:“箫钟,是取二乐声之相对应的互奏。”版刻好后,放在坟庵,一个路过的蜀人看见后说:“有一版本‘萧’作‘扌肃’《广韵》训为‘击’,扌肃钟就是击钟,正好与纟恒瑟相对。”洪庆善非常感谢,当即改正过来。徽宗政和初年,蔡京禁止对苏轼学问的学习与研究。蕲春有一士人闭门谢客,独自注释苏轼的诗。钱伸仲担任黄冈县尉,因为考校太学的上舍学生,往来其乡,三次拜访才见到这位学者。首先请求借他注释的苏诗一阅,士人指着案旁的数十大本书稿,让他随意抽读。钱恰好抽得苏轼的《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月地云阶漫一尊,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注释说:“玉奴,是南齐东昏侯潘妃小字。临春、结绮是南朝陈后主的三阁之名。”钱伸仲说:“你所引只有这些吗?”答曰:“就是这些。”伸仲说:“唐朝牛僧孺所作《周秦行纪》,记他入汉朝文帝母亲薄太后之庙,看到了古代后妃之像,所谓月地云阶见洞仙,当是指此。东昏侯因为玉儿的原因,身死国灭,玉儿因此暗下决心决不背叛他,乃是此诗所用的典故,先生为何舍弃不写呢?”学者恍然失色,一句话也不说,示意儿子将书稿全部烧掉。钱伸仲劝他暂且将书稿留下,学者坚决不同意,他说:“我花了十年的精力,不是您指出我的失误,几乎要给天下士人留下笑柄。”伸仲经常谈及此事,以教育后生。不过钱伸仲或许自己也不知道,玉奴是杨贵妃自称,玉儿乃是潘妃小字。剥枣之说,得知于吴说、傅朋,箫钟则是洪庆善自己说的。宋高宗绍兴初年,又有一个名叫傅洪的秀才注苏东坡词,最后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刻版。注释者甚至在“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之下没有引用“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一句来解释其由来;在“笑怕蔷薇”,“学画鸦黄未就”,不能引用《南部烟花录》。像这样的例子甚多。

书易脱误

【原文】

经典遭秦火之余,脱亡散落,其仅存于今者,相传千岁,虽有错误,无由复改。《汉·艺文志》载:“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以《尚书》校欧阳、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今世所存者,独孔氏古文,故不见二篇脱处。《周易·杂卦》自《乾》、《坤》以至《需》、《讼》,皆以两两相从,而明相反之义,若《大过》至《夬》八卦则否。盖传者之失也。东坡始正之。元本云:“《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坡改云:“《颐》,养正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归妹》,女之终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谓如此而相从之次,相反之义,焕然若合符节矣。《尚书·洪范》“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便合继之以“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至于“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一章,乃接“五,皇极”,亦以简编脱误,故失其先后之次。“五,皇极”之中,盖亦有杂“九,五福”之文者。如“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及上文“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是也。《康诰》自“惟三月,哉生魄”至“乃洪《大诰》治”四十八字,乃是《洛诰》,合在篇首“周公拜手”之前。《武成》一篇,王荆公始正之,自“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即继以“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至“一戎衣,天下大定”,乃继以“厥四月,哉生明”至“予小子其承厥志”,然后及“乃反商政”,以讫终篇,则首尾亦粲然不紊。

【译文】

经书典籍遭秦朝的焚烧后,脱漏散落,能保存到今天的,经过一千多年的岁月,虽然有错误,也没有办法进行修改。《汉书·艺文志》载:“刘向以皇家所藏的古文《易经》校正施雠、孟喜、梁丘贺的所传的《易经》,发现脱漏“无咎”、“悔亡”等辞,唯费直经与古文《易经》同。以古文《尚书》校欧阳生、大小夏侯(始昌、胜)三家经文,其中《酒诰篇》脱漏竹简一片,《召诰篇》脱漏竹简二片。大概原竹简上有多少字,漏掉的也是这么多字。”今天所存的,只有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因而看不到这两篇的脱漏之处。

同类推荐
  • 名人与宁海

    名人与宁海

    在本书中感受宋朝理学家朱熹与西店朱行桥之名的联系,探访元曲之首的《琵琶记》作者高则诚的身死之地,重温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刘伯温的宁海之行等。
  • 汉末张家记

    汉末张家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冲突的故事。梁旭,一名生于和平年代、痛恨侵略者、厌恶单边霸权主义的新华夏老青年,很不幸地被送去了即将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动乱的年代让他亲眼目睹到了本以为是热血挥洒和浪漫的战争的真面目,让他切身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恐怖;后来还因为父亲的离世,使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热爱和平的灵魂在他体内觉醒,但和平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通行吗?他能为乱世带来什么?和平与发展?
  • 天下我做东

    天下我做东

    穿越成了项羽。女人说:“你蓬头垢面,人家喜欢小鲜肉。”“他有我拳头硬吗?信不信我打死他!”男人说:“你太过强横,我坚决不加入你的队伍。”“你有我拳头硬吗?信不信我锤死你!”刘邦说:“项羽有勇无谋,只要略施小计,便能搞定此人。““走啊老铁,鸿门宴已设好,一起去撸串啊!”这是一个男人靠“霸王硬上弓”成为世界主宰的故事。
  • 秦明记

    秦明记

    一场梦,一次天下!莫名其妙被师父打死的我意外的回到大秦。本想毁了这江山,自己去做一个醉卧美人膝的小小杀手,无奈命运造化弄人,江山,还是要打下来!我炎黄大地,岂容域外杂碎作乱。看朕一统六国,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为了这天下,为了我华夏五千年传承,唯有血路,方见黎明!
  • 航海三国

    航海三国

    【欢迎大家报名加入玄羽军(见置顶贴),共建航海世纪。】读者交流群:45458820最近因考试及构思修改的事情耽误了更新,致歉。原本是想摒弃穿越,走虚构的套路,但似乎读者很不习惯,所以,准备套上穿越的外套(仍然和一般的穿越不一样,实在受不了现在许多莫名其妙的穿越),然后构架一个世界。总之,为了获得读者的支持,在下定将绞尽脑汁更新出新的内容。本来是准备下本书用的开局创意,现在只能是拿出来用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王:我媳是外星人

    网王:我媳是外星人

    在迹部景吾没遇到梵拉之前,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会很美好。自从遇到少女之后,他觉得眼前被蒙了一层灰。他深感少女是个披着羊皮的狼,而狮子绝不会喜欢上狼,但狮子想要吃掉狼。当那头狮子被狼反压时,狮子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关于一个蠢妹子攻略狮子的和♂谐故事。]
  • 简简单单只喜欢你

    简简单单只喜欢你

    陆景琛沉了沉脸:“沈倩,你喜欢我?”沈倩楞了半响反应过来,连忙摆手:“没有,我没有喜欢你。”陆景琛笑着:“这样啊,那这封情书我就答应她了。”沈倩听后急了,脸红红的鼓起气:“我喜欢你陆景琛,喜欢你很久了!”这么多年沈倩一直以为是自己先动的情,先追的陆景琛。但谁也不知道很多年前自从接过千纸鹤,自从看到她的笑颜,很多年后终归是遇见了,陆景琛便决定非她不可。
  • 源修记

    源修记

    凡于物。魔于执。仙于念。平人的凡,执心的魔,忆念的仙。一个属于罗林的传奇,一片属于罗林的天,一名属于罗天意识的界。
  • 大佬是怎样练成的

    大佬是怎样练成的

    一个被迫成为强盗的小白一个脑袋有坑的强盗头子一群不怎么正经的强盗白羡仙:我虽然武功不行,但我靠脸吃饭,就是没人赏脸朱老三:我虽然脑袋不太好使,但我武功高,就是容易出人命刘黑子:我虽然脸黑,但我心不黑,就是没人信刘崇本:我虽然笨,但我会拍马屁,就是容易把马拍死
  • 绝望与希望的轮舞

    绝望与希望的轮舞

    当血雨腥风再次笼罩这已拥有了千年和平的大陆时,被遗忘的历史逐渐从遗失的时光里一点一点地被挖掘出来。在这逐渐被绝望侵蚀的世界,唯有希望不灭。待真相明了之时……“拥有被诅咒的血脉与力量的少年法师哟,你是在绝望中成为希望,还是被名为希望的绝望吞噬?”
  • 谁在走廊

    谁在走廊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我有包赢技术

    我有包赢技术

    正宗三和包赢技术,包你纵横异界,过上像三和大神一样的神仙日子(偷笑)。
  • 误闯总裁怀抱

    误闯总裁怀抱

    太阳慢慢下山休息去了,月亮出来代替太阳的工作。月色慢慢入户,街上的小贩们支起各自需要的东西,开始招揽着客户。
  • 双城记

    双城记

    本书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伦敦为背景,围绕巴黎马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奇夫妇为首的巴黎圣安东尼区,讲述马奈特医生因给朝廷写信举报侯爵兄弟草菅人命而锒铛入狱18年,但憎恶自己家族罪恶的侯爵的侄子夏尔·达奈却爱上了马奈特医生的女儿露西;马奈特医生以德报怨,为了女儿的幸福,将对艾弗勒蒙德家族的憎恶压在心底,以宽容宽恕之心接纳了夏尔·达奈成为女婿,而深爱露西的卡屯为了露西的幸福,代替夏尔·达奈上了断头台。本书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深刻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阶级对立及人性冲突,体现了作者的反对暴力的人道主义思想,堪称狄更斯暮年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