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000000012

第12章 风雨飘摇豆花香

1939年,奉名县城虽然已经被日本兵占领,但是在城南门一带经营小吃的摊贩们依旧在忙碌着他们各自的生意。卖花生糊的、烤地瓜的、卖火烧的,一家挨着一家。

在城门洞子最中间位置上摆放着几张小低桌,一根竹竿上挂着面绣花的小黄旗,上面写着“飞碗豆花香”。经营豆花生意的是一户姓赵的爷俩,老爷子有六十来岁的样子,叫赵老根;儿子看样子二十五、六岁,名叫赵二宝。

这赵氏爷俩卖豆花有套绝活,每当有客人在小低桌前坐下后,赵老根便左手托起白瓷碗、右手拿起大铁勺,先是在盛热豆花的铁桶里慢慢撇出几勺豆花倒入白瓷碗中,然后再从盛热香汤的铁锅里盛满一大勺香汤浇在豆花上。放下大铁勺,赵老根嘴里喊着:“热豆花出锅!”,手也不闲着,右手将虾皮、小碎葱、蒜末、白糖、香油一一洒进白瓷碗里;左手一个旋抖,白瓷碗便脱手而出。白瓷碗像是一架飞机似的落在客人入座的小低桌上,白瓷碗的碗底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便稳稳地滑到了客人的面前。就是这手飞碗绝活和那香气四溢的豆花,使赵氏爷俩摊前的生意明显比其他摊位上的生意要好得多。

这天中午,一个腰间挂着东洋武士刀的日本浪人带着一个涂着大白脸、抹着红嘴唇的日本小娘儿们从城门洞子下路过。显然,那个日本浪人也被赵氏爷俩的飞碗绝活和豆花的香味给吸引住了。日本浪人一把推开在一张小低桌前吃豆花的几个食客,便和那个日本小娘儿们面对面坐在了小低桌前。赵老根最看不惯日本人像螃蟹一样的横行霸道,但是他也没有吭声。赵老根将豆花、香汤和配料熟练地一一盛入碗中后,嘴里喊着:“热豆花出锅!”左手一个旋抖,白瓷碗便飞向日本浪人他们坐的那张小低桌。日本浪人嘴里的“要西!”还没有落音,白瓷碗已经重重地落在日本小娘儿们的面前。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白瓷碗不是滑行到日本小娘儿们面前的,而是直接落在她面前的。白瓷碗里的热豆花由于受到桌面的撞击和惯性,瞬时间从白瓷碗里飞溅了出来,滚烫的豆花溅了日本小娘儿们一脸,把她烫得是“吱哇”乱叫。

日本浪人正要发火,赵老根忙取下肩头的白毛巾,赔着笑脸将白毛巾递给日本小娘儿们。日本小娘儿们此时也顾不得装斯文了,忙接过白毛巾去擦脸上的豆花。刚才,那个日本小娘儿们被豆花烫伤了脸的时候,旁边的客人们就想笑了,但大家又都不敢笑,只能是忍着在心里偷乐。可是等白毛巾从她脸上拿开时,大家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日本小娘儿们化妆后的脸被热豆花这么一洗,再用白毛巾这么一擦,变得黑一块、白一块、红一块的,活像个京剧里的“大花脸”。日本浪人见到自己的女人被如此的戏弄,气得从长板凳上跳了起来。他嘴里骂道:“八嘎!”手里已经抽出挂在腰间的武士刀,冲着赵老根的脖子就砍了下去。

旁边的人都被吓得惊呼一声,胆子小的已经闭上了眼睛。就听得一声惨叫,大家再定睛一看,赵老根啥事没有,那个日本浪人却已经倒在了地上。原来,就在刚才日本浪人挥刀的那一瞬间,赵二宝已经抡起一条长板凳重重地砸在了日本浪人的脸上。日本浪人从地上爬起来后,用手在自己脸上抹了一把。这一抹可好,从鼻子和嘴角里流出来的鲜血被他抹了一脸,变成个“大关公”。好嘛!刚才还牛气十足的日本浪人和他的日本小娘儿们,变成了活脱脱的两个京剧脸谱。气急败坏的日本浪人捡起掉在地上的东洋刀冲着赵二宝就砍了过去。再看赵二宝,他忙退后一步躲过东洋刀,又顺手拿起盛豆花的大铁勺竟然跟日本浪人比划着打了起来。两个人刀光勺影的混打了有十几分钟,日本浪人硬是没有砍到赵二宝的一根汗毛。就在日本浪人累得直喘粗气时,赵二宝猛地将大铁勺伸进盛热豆花的铁桶里,然后他快速地抖动了一下勺子柄,大铁勺里的热豆花就飞向了日本浪人的嘴里。顿时,日本浪人被烫得怪叫一声,狼狈不堪。

日本小娘儿们一看势头不对,她慌忙冲上前去嘴里嘀咕着谁都听不懂的日语,双手拦住了还要跟赵二宝拼命的日本浪人。谁都不知道日本小娘儿们嘴里都说了些什么,反正是那个日本浪人气呼呼地把东洋刀插进腰间,狠狠地瞪了赵老根和赵二宝两眼,转身离开了。

日本浪人他们刚一走,旁边的人们都围上前来劝赵氏爷俩赶紧收拾东西走人吧!等日本浪人回去喊来了日本宪兵队,再走可就来不及了。赵老根想了想也是,好汉还不吃眼前亏呢。他们父子在大家的帮助下,匆忙收拾好东西,推着小推车离开了城门洞子。

赵氏父子在家里躲了几天后,并没有消息说那个日本浪人带人去城门洞子里找过他们爷俩算账。赵老根悄悄地跑到城门洞子附近转了一圈,发现自己卖豆花的地方倒是被旁边卖羊汤的老汉给占去了。赵老根在那城门洞子里面卖豆花有些年头了,如今眼看着自己的地方被别人给占去了,心里说不上是个什么滋味。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赵老根爷俩便推着小推车又回到了城门洞子里。爷俩摆开了桌子、板凳、大铁锅,插上了小黄旗,“飞碗豆花香”就算是又开张啦。

在城门洞子周围经营小吃的小摊贩们再次见到赵氏爷俩时都惊呆了。大家纷纷说道:“你们还敢在这里摆摊?你们不要命啦!”赵老根“呵呵”一笑,说道:“我们爷俩天天躲家里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没有了收入进项,还不得饿死在家。反正是个死,豁出去了。”大家看赵老根话说到这份上了,也只得叹叹气,各忙各的去了。

一晃又是半个多月过去了。这天,一辆挂着“膏药旗”的小轿车突然停在了城南门外。从小轿车里走出来一个日军军官和一个身穿西装的男人,这两个人走到赵氏爷俩的摊子前停了下来。周围卖小吃的小商贩们仔细一看那个西装男,忍不住大惊失色,此人正是不久前被赵二宝打成“大关公”的那个日本浪人。赵老根和赵二宝当然也认出那个日本浪人来了。赵老根看了日本浪人一眼,不动声色地喊道:“热豆花出锅!”一碗热豆花便又从他的手中飞出,稳稳地落在了小低桌上。日本军官看着赵老根这“飞碗绝活”,忍不住拍手称好,用汉语说道:“赵老先生果然是厉害!”赵老根还是不说话,低着头干自己的活。赵二宝却已经把手伸向腰间,这么多天来,赵二宝腰里一直藏着一把锋利的匕首。赵二宝早就想好了,如果日本人不给自己活路,就跟他们拼了。

此时,原本很热闹的南城门洞子里却鸦雀无声。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看着日本军官、日本浪人和赵氏爷俩的一举一动,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突然,身穿西装的日本浪人忽地冲着赵老根敬了个九十度的日本礼。日本浪人嘴里用绕口的汉语说道:“藤田次郎初来贵地,得罪之处还望赵老先生多多原谅!”这一下,可让围在周围的人们大跌眼镜。日本军官不仅没有帮着日本浪人前来滋事报复,反倒是领着日本浪人来给赵氏爷俩赔礼道歉来了。显然,日本人的态度也让赵老根爷俩吃惊不小。一时间,赵老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有道是抬手不打笑脸人,赵老根连忙摆了摆手说道:“过去的事了……都过去了……”日本军官这才笑了笑,跟那个藤田次郎一起找了个小低桌坐下来,然后又让赵老根给他们“飞”了两碗豆花香。两个日本人慢慢品尝过喷香的豆花香后,往小低桌上放下一块银元,不等赵老根给他们找钱,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一下子,赵氏爷俩可算是出了大名。大家纷纷传说,说是赵老爷子的一身正气和赵二宝的一手好功夫把日本人都给整治服了。还有人传的更神,说赵老根那“飞碗”绝活实际上是一门深藏不露的绝世武功,日本人根本不敢得罪赵老根。反正是,赵氏爷俩的名气是越传越大,南城门洞子里每天都挤满了慕名来吃“飞碗豆花香”的食客。就连那个被赵二宝打成“大关公”的藤田次郎,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说话间,就到了1945年8月。街上的人都在纷纷议论,说是小日本投降了。赵氏爷俩边听着大家从不同渠道收集来的有关日本投降的新闻,边继续经营着他们的小摊子。

这天,突然城南门外开过来几辆军车。军车在城门洞子前停下后,从为首的一辆吉普车里走下来一个神情憔悴的伪治安军高级军官。伪军官走到赵老根爷俩的豆花摊子前,看了赵老根和赵二宝几眼后,对赵老根说道:“爹,我得走了。日本人投降了,国军很快就会来接管这里,你多保重吧!”说完,伪军官从口袋里掏出来两根金条,放在赵老根面前的作料案子上。旁边那些经营小吃的摊贩们顿时都傻了眼,他们从来也不知道赵老根还有这么一个当“大官”的儿子,怪不得连日本人都要给赵老根那么大的面子。赵老根盯着伪军官看了一阵子,说道:“我早就跟你说过,我没有当汉奸的儿子,你也不用喊我爹。”伪军官长叹了一口气,转过脸对赵二宝说道:“我以后就照顾不了你们了,爹就拜托给你了。”说完,伪军官突然俯下身子,冲着赵老根“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随后,他起身头也不回地坐上吉普车,逃命去了。看着伪军官远去的背影,赵老根再也忍不住地掉下两滴老泪。那个伪军官正是他的大儿子,原名叫赵大宝,后来为了讨好他的日本主子改名叫了赵共荣。

赵共荣带着他的人马头脚刚走,国军的部队随后就开进了奉名县城。

国军的部队开进奉名县城一个来月后的一天下午,一个麻脸的国军连长突然带着一队持枪的士兵冲进了城南门洞子。麻脸连长瞪着眼睛问赵老根:“你就是大汉奸赵共荣的爹吧?”赵老根摇了摇头说:“我不认识什么赵共荣。我只有一个儿子,他叫赵二宝。”喧闹的城门洞子里再一次变得鸦雀无声。麻脸连长扭过头看了一眼在赵老根旁边卖羊汤的老汉,羊汤老汉马上低下了头,不敢正眼去看麻脸连长和赵老根。麻脸连长指着赵老根问卖羊汤老汉说:“你说实话,他到底是不是大汉奸赵共荣的爹?”羊汤老汉脸憋得通红,吭哧了一阵子后,为了掩饰心虚提高了嗓门喊道:“他就是大汉奸的亲爹老子,我亲眼看见大汉奸逃走前给他送来了两根金条。那个大汉奸,还给他磕了三个响头。这事……这事大家都看见了的,大家说,是吧?”卖羊汤老汉边说,边环视四周,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给他作证。城门洞子里静悄悄的,除了卖羊汤老汉再没有任何人插嘴说话。

赵二宝一看竟然是卖羊汤老汉跑去告发的,顿时气得双眼通红,大骂道:“你这个老混蛋,平时我们都待你不错,你为什么要陷害俺爹!”卖羊汤老汉怕赵二宝冲过来揍自己,边心虚地后退边嘟囔着说道:“就是嘛,就是嘛……你哥本来就是个大汉奸嘛……”麻脸连长冷笑一下,一挥手,站在他身后的士兵们便一拥而上,用绳子将赵老根爷俩捆绑了个结结实实带走了。原来,那卖羊汤老汉早就相中了赵老根卖豆花的那块地盘。那块地盘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可是这城门洞子里最好的“宝地”了。卖羊汤老汉听说进城的国军在搜捕汉奸、卖国贼,认为赶走赵老根爷俩,抢占“宝地”的机会到了,他便悄悄地跑去向国军告发了赵老根爷俩。

赵老根爷俩被关押在一个大院子的小黑屋里,门外面有两个国军的士兵持枪把守着。他们爷俩在小黑屋里被关押了整整两天两夜,除了中间一个士兵给他们递进来一桶凉水和几个玉米饼子外,再没有人答理过他们。夜里,赵二宝小声地问赵老根:“爹,他们会不会枪毙了咱们?”赵老根强笑了一下,安慰儿子说:“不会的,咱爷俩又没给小日本扛枪卖过命,你就放心睡吧,说不定明后天的就把咱们放回去了。”

一直到了第三天的上午,小黑屋的门才被人从外面打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大肚子的国军营长,前两天把赵老根爷俩抓来的那个麻脸连长紧跟在大肚子营长的屁股后面。大肚子营长一进屋就赔着笑脸对赵老根爷俩拱手说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了。都怪我部下莽撞不懂事,冒犯了赵老太爷。我老黄这里给您老赔不是啦!”原来,这个大肚子营长姓黄。黄营长话音刚落,那个麻脸连长也慌忙向赵老根和赵二宝鞠躬赔罪。黄营长继续说道:“我备下了酒席,算是给赵老太爷和二兄弟赔罪。还希望您二位能赏给我个面子。”黄营长和麻脸连长一唱一和的,倒把赵老根爷俩给整迷糊了,不知道他们这到底是想要干什么!赵老根爷俩跟随着黄营长他们来到了一间房子里。果然,房间中央的餐桌上已经准备好丰盛的酒宴。

黄营长边给赵老根和赵二宝敬酒边说道:“这次的事情都怪我安排不周,我先自罚一杯!还望赵老太爷和二兄弟以后能在赵共荣特派员面前替我多多美言几句。”说完,黄营长一仰脖把酒喝了下去。紧接着,麻脸连长也慌忙自罚了三杯酒,又把责任都推到了卖羊汤老汉的头上,大骂卖羊汤老汉见利忘义不是个东西。酒是喝进肚子里了,可赵老根还是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啊,赵大宝从小就不务正业,后来因为打架伤了人,一口气跑到山里当了土匪,日本人打进来后,他就卖国求荣地参加了日本人的治安军,怎么现在赵大宝又摇身一变成了什么特派员!

实际上,日军投降后,国民政府为了扩充自己的部队,一边喊着要清剿汉奸、卖国贼,一边又对成规模的伪军部队进行收编。所以,赵共荣摇身一变,就又成了国军的特派员了。这里面的事情赵老根当然是搞不清楚了。

酒宴过后,黄营长亲自开着车又把赵老根爷俩送回到了城南门。麻脸连长为了讨好赵老根,当着赵老根爷俩的面狠狠地抽了卖羊汤老汉几个大嘴巴,又让士兵砸烂了卖羊汤老汉的炖羊骨头的大铁锅。从此之后,卖羊汤老汉便从城南门洞子里消失了,赵老根再也没有遇见过他。而赵老根爷俩呢,就继续守着他们的豆花摊子,经营着他们的“飞碗豆花香”。

194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正在家里炕上睡觉的赵老根突然听到县城外传来一阵密集的枪炮声。赵老根忙喊醒了赵二宝,让他出门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了半个来时辰,出门打探消息的赵二宝慌慌张张地跑回家来,对赵老根说:“是八路军跟国军打起来了,看样子是国军吃了败仗准备要逃走了。”赵老根听完儿子的话,愣了好大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道大宝这回又要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唉!”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赵老根爷俩收拾好东西推着车子走出门后,才知道八路军已经进城了。八路军进城后,远不像上次国军进城那样飞扬跋扈的,他们只是把各种宣传政策的标语贴得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但对于赵老根爷俩来说,谁打进城来了,谁又被打出城去了,他们都不关心。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豆花生意,毕竟那是他们爷俩赖以糊口的生计。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200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奉名县委书记开会要求重修城南门洞子,作为对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重建后的城南门洞子剪彩仪式结束后,县委书记看着门洞子下面冷冷清清的,总感觉像是少了点什么。就有人跑去拿来县志,翻给县委书记看。县委书记看过县志才知道,敢情新中国成立前在这门洞子附近聚集着全县城的特色小吃,县志上还特别提到了赵家的“飞碗豆花香”。县委书记高兴地说道:“好啊!我们就恢复城南门洞子的原貌,把这里变成我们县的特色小吃城!为我们县开发旅游资源和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很快,县里就成立了“奉名县特色小吃城筹备工作组”,并且由专人负责寻找赵家“飞碗豆花香”的传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人员费尽了周折,还真是找到了赵家“飞碗豆花香”的后人,赵二宝的孙子赵立伟。赵立伟有三十多岁,在自家门前经营着一家书报亭。当工作人员找到赵立伟,并说明来意后,不想赵立伟竟把脑袋摇成个拨浪鼓。据赵立伟所讲,动乱年代他爷爷赵二宝因为大哥赵共荣的事情被批斗成汉奸特务,因为卖豆花的事情又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几经折腾差点把命都丢了。赵二宝怕儿孙们跟着自己遭罪,根本没有把“飞碗豆花香”的手艺传给后人,也就是说赵家的这门手艺已经失传了。再说,现在赵立伟摆个书报亭虽说赚钱不多,但也图个轻松自在,卖豆花起早贪黑的他也懒得去做了。

工作人员只好把赵家传人的情况向“筹备组”的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想了想后,说道:“这做豆花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不会可以学嘛!如果他嫌累、嫌赚钱少的话,我们可以按月发些补贴给他嘛!‘飞碗豆花’是书记点名的项目,必须要落实的。”有了领导的话,工作人员于是再一次找到了赵立伟。赵立伟也不是个傻子,他一听说卖豆花还能按月拿到政府的补贴,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所以,很快赵立伟便痛快地答应下来。

赵立伟回到家后,上网搜索到了豆花的加工制作方法。随后,赵立伟买来了各种工具和原材料,按照网上说的豆花加工方法,在家里忙碌了二三天。功夫不负有心人,赵立伟还真是把雪白嫩滑的豆花给做出来了。

不久后,“奉名县特色小吃城”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开张营业了。聚集到南城门洞子附近的特色小吃,比新中国解放前的还要多、还要全。那四溢飘香的各种小吃,让途经这里的路人们都忍不住地要流口水。

奉名县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做得好,自然也引来了各地前来旅游的人。这天,小吃城里迎来了一队来自日本的游客,很显然这些日本游客们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特色小吃,一个个吃得是津津有味。这群游客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当他看到赵立伟豆花摊前那顶随风摆动的小黄旗后,显得格外感兴趣。年轻人于是在赵立伟的豆花摊前坐下来,要了一碗豆花。当赵立伟把一碗喷香的豆花放到年轻人面前后,年轻人并没有马上就吃,而是盯着碗里的豆花和那顶写着“飞碗豆花香”的小黄旗左瞧右看了一阵子后,才低下头仔细地品尝了几口,随后年轻人便皱起了眉头。

年轻人走到赵立伟跟前,用绕口的中国话问道:“这里有卖正宗‘飞碗豆花香’的么?”赵立伟愣了一下,不高兴地说道:“我这就是正宗的,祖传的!”年轻人看到赵立伟不太高兴,忙解释说:“请你不要误会,因为我家在名古屋也经营着一家卖豆花的店铺。我祖父曾说过,他做豆花的手艺就是在中国的奉名县偷偷学来的。我这次来,就是想尝一尝正宗的‘飞碗豆花香’。”赵立伟一听敢情这个日本年轻人和自己时同行,顿时有了兴趣,他问道:“这么说你也会卖豆花?”年轻人笑着说道:“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卖豆花,当然会卖了。”年轻人说完,走上前去接过赵立伟手里的大铁勺,熟练地将豆花、香汤和配料一一放入碗中。突然,年轻人左手一个旋抖,白瓷碗便脱手而出。白瓷碗像个滑翔机,稳稳地降落在客人的桌子上,赢得客人一片叫好声。赵立伟惊讶地看着这个年轻人,他从来都不知道豆花还能这样卖。年轻人转过头对赵立伟说:“你做的豆花虽然也很好吃,但是豆花爽滑的程度还是不够,配料也少。我叫藤田丸山,如果你有机会到名古屋,欢迎你去品尝一下我做的豆花。”

藤田丸山跟随着他们的日本旅游团一起走了。赵立伟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藤田丸山的祖父在几十年前曾经被自己的爷爷一顿暴揍,打成了个“红脸关公”。

同类推荐
  • 灵泉寨

    灵泉寨

    这是一部倾注了太多心血与汗水的作品,凝聚了作家太多太多对家园、对故土的深情与厚爱。有雅士说,《灵泉寨》以浓淡相宜的水墨,为读者创绘出一轴富有民族气派的画卷——灵泉寨百年沧桑风情图;有雅士说,读《灵泉寨》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生活的那个时代和那个如今已不复存在的静谧的村庄;还有雅士说,《灵泉寨》这个书名,充满了灵气,非常鲜活,让人心生好奇。这是一个有些封闭却风景独好,且具有传奇色彩的寨子。《灵泉寨》描绘了一个足以让人心生向往的诗意“家园”,而又通过时代的发展、潮流的变化,向读者展开了一道道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从而掀起了一场保卫自然家园乃至精神家园的战争。
  • 如若有你:一生何求

    如若有你:一生何求

    16岁的韩晓颖自幼父母双亡,跟在叔叔婶婶身边长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沈均诚相识。两人在接触中逐渐生出好感,并产生了一段甜蜜美好的初恋。然而,沈均诚的母亲却百般阻扰,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更使他们的情路变得愈加艰难崎岖。最终,迫于母亲的压力,他踏上了去异国求学的道路,从此与晓颖相隔于人海茫茫……八年后,韩晓颖在公司意外与新总经理沈均诚重逢,昔日的爱意还徜徉在彼此的心里,但此时的沈均诚,不仅身居高位,身旁还有了一位名正言顺的女友。而公司里,有个叫李真的温文儒雅的工程师,也正在向晓颖展开爱情攻势。他们的故事由此又重新揭开了帷幕……
  • 阴阳师·醍醐卷

    阴阳师·醍醐卷

    现象级作家梦枕貘传奇力作《阴阳师》,系列全新作品《阴阳师·醍醐卷》隆重上市。本书包括《醍醐卷》与《醉月卷》两卷故事。夜晚的平安京,天象异动,怪事频发。月亮高挂空中,不再转移,星陨如雨;月夜之下,屡屡出现一头妖虎,吞噬无辜,口中还吟诵着白居易的诗词;橘为次偶遇蜘蛛女妖,竟然被吸走双目;藤原实贞突染怪病,变身绿眼蜈蚣;朱雀门上更有一位俊俏的鬼怪,以绝世美人为赌注,摆开神秘棋局……绝代阴阳师安倍晴明与吹笛名手源博雅游走于阴阳两界,在谈笑间破解一桩桩离奇事件,为人鬼解忧。
  • 西风烈

    西风烈

    长篇历史小说《西风烈》谱写了清朝末期爱国将领左宗棠、刘锦棠、曾纪泽等一批刚烈志士平定新疆叛乱的壮烈雄歌。作家掌握了大量史料,摒弃戏说,对历史真相进行了深入探究,人物事件真实可信,史料有据可查,浸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真诚地讴歌了左宗棠等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精神。
  • 种子

    种子

    “在时间之外,那个仿生人和人类共存的时代,那是一个满载和平与希望的年代;又或者,我们的幻想还可以更大胆一些:那些和人类一模一样的仿生人,也许依然存在着,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他们是我们的火种。”
热门推荐
  • 布谷正云之奋斗田园

    布谷正云之奋斗田园

    不知名的大神给了杨小迪无痛的穿越,让她来到汉代南阳小郡,变成了农家乖乖女许正云。前世忙忙碌碌是个草根,现在也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二次成为草根,她本想平平凡凡的把大神揪出来重回现代,命运会有什么样的指示?南阳小郡拜神偶然遇到落魄草根,善良的她会怎么办。两个草根加在一块他们会改变啥?她的回归真的会这么顺利吗?他本坚毅,我本善良,再加点勤奋会有什么超级反应,古代也是这么好捞金?这个小名叫布谷的姑娘,真的会像春日里的布谷鸟一样,给这个全草根之家送来辛勤耕耘满载而收的希望吗?大家敬请关注这个正在诉说的故事哈!
  •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人生处处皆博弈。在生活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业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历史上不乏运用博弈思维的策略高手。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年代造就了大批策略家,他们或者以谋士的面孔或者以军队统帅的面孔出现,如苏秦、张仪、孙子、孙膑等。他们以成功的策略行为留存于史,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争,使诸葛亮及其他谋士脱颖而出。
  • 婉转陌路

    婉转陌路

    几年前“她”为了“他”改变了自己,几年后,“她”因为“他”的伤害,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当“他”知道了一切“他”会不会再挽回“她”,“她”会不会回头?再与她心爱的人相爱。
  • 我是白莲花

    我是白莲花

    我就是白莲花,不服打我啊!这是苏楚楚经常对别的女生说的一句话。直到有一天她被系统选中,目标是打败各种白莲花。苏楚楚微微一笑,那就让我们比比谁更白吧!
  • 将军席上枕

    将军席上枕

    她可以成为母仪天下天下的公主,也可以脱下衣裙,成为无人不知的鬼面将军林枫:“公主,哦不,将军对面打来了”将军:“谁?”宇浩:“是对面的钰离将军”林枫:“好,和老子走”
  • 凉心人

    凉心人

    “你不是要我的心么。”少年露出惨白的微笑,虚弱地靠在她的怀中。“我不要了!我不要了!”她嘶吼着,血瞳闪烁着微弱的光。“我给你。你要好好地活着。”少年眼神空洞,仿佛听不见她的嘶吼般。“不要...不要...”她抱着少年痛哭着。“我先走了,就当为了我活吧。”少年深情地注视着她,断断续续地说出最后的几个字。“啊——”一声嘶吼划过天际,只留下淡淡的泪......
  • 红尘修心决

    红尘修心决

    一位地球宅男在他人生低谷期,因缘际会获得来自至高宇宙之主玄帝带来的一份来自界外的传承,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与他相关的一切人,或事都变得模糊不定起来,他的一切都变的未知,心的开始决定新的征程。他也由此开启由宅男像行者的过度,历练红尘心不变,百劫度他到彼岸…
  • 我带着要毁灭世界的系统穿越了

    我带着要毁灭世界的系统穿越了

    “宿主,恭喜你成功被我选中,我将把你培养成这个世界的最强者,同时你必须毁灭这个世界,你可愿意?”
  • 苍穹破空

    苍穹破空

    这个是界已然面临着被毁灭的危险,戮兽的入侵,异种的形成,让脆弱的人类不得不反抗,至此,人类在短短数年间已经消失了百分之九十七,仅剩不到十万人能否拯救世界,圣石器和魔具的出现又能否帮助人类扭转局面?
  • 火凤传

    火凤传

    家徽,家族荣誉的象征。穿越到武天大陆的霍枫,开头并未在意过。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为了这个本就不属于他的家徽,付出了太多。霍枫以为自己改变了武天大陆,最后却发现被武天大陆改变最深的是自己。武天大陆以地球没有的情怀感染着改变着霍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