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000000089

第89章 光头人和独目人之谜

中国的阿尔泰山地区,是上古时代阿尔泰文化的发源地,中西史学家的笔触都曾在此交汇,他们共同记载下来的历史状况之相似,令人吃惊。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有一个极北之国,名曰“穷发”。就是光头人。在阿尔泰山南北,都曾发现过光头石人,反映这部分居民有剪发的习俗。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也写到秃头人:“直到这些斯奇提亚(斯基泰)人所居住的地区,上面所说到的全部土地均是平原,而土层也是很厚的;但是从这里开始,则是粗糙的和多岩石的地带了。过去很长的这一段粗糙地带,则有人居住在高山的山脚之下,这些人不分男女据说生下来便都是秃头的。他们是一个长着狮子鼻和巨大下颚的民族。他们讲着他们自己特有的语言,穿着斯奇提亚的衣服,他们是以树木的果实为生的。”戴禾、张英利认为,这些秃头人是指居住在阿尔泰山之南、天山之北的突厥种。王博、祁小山进一步指出:秃头人与新疆阿勒泰地区萨木特石人很接近,具有非常宽的鼻翼和宽圆的下颚。秃头人也应属于鬼国人,是鬼国人的一支。

史籍记载的光头人,应指居住在阿尔泰山以南、天山以北的突厥种人,也即鬼国(匈奴)人的一支。关于独目人,是东西方史学家和民众的热门话题,然而他只不过在额中多画了一个圈,作为太阳图腾的标志。这种风俗的影响,在印度表现为额头上的朱砂痣。

《淮南子·地形训》云:“北方日积冰,日委羽。”高诱注:“委羽,山名也,在北极之阴,不见日也。”《穆天子传》中也有“觞天子于羽陵之上”的记载。而希罗多德的《历史》写道:“他们说,斯奇提亚上方居民的北边,由于有羽毛白天降下的缘故,没有人能够看到那里和进入那里去。大地和天空到处都是这种羽毛。……我的看法是这样,在那个地方以北,雪是经常下的,虽然在夏天,不用说雪是下得比冬天少的。凡是在自己身边看过下大雪的人,他自己是会了解我这话的意思的,因为雪和羽毛是相像的。而这一大陆北方之所以荒漠无人,便是由于我所说的、这样严寒的冬天。因此,我以为斯奇提亚人和他们的邻人在谈到羽毛时,不过是用它来比喻雪而已。以上我所说的,就是那些据说是最遥远的地方。”而普林尼《博物志》中也记载“有烈风之山和终年飞雪如羽毛而被称为羽毛之区;那是被自然判了罪的世界之一角,埋在阴沉黑暗中,毫无生气,只有冰冷的北风肆虐。”这与《淮南子》所说的“委羽之山”是多么吻合呀!至于“烈风之山”,实际上也就是《山海经·西山经》中的“不周之山”,是西伯利亚寒流的发源地。

普林尼在谈到烈风之山和羽毛之区时,指出其附近住着独目人:“距北风出发之处和名为北风之穴的洞——其地号称CesCIinduon(“世界的门闩”,即世界边缘)——不远的地方,据说有独目人,以前额当中有一目著名。他们为了宝贵的矿藏跟格立芬人进行不断的斗争。麦伽斯提尼《印度志》也说:“独目人,狗耳,一只眼长在额正中,头发直立,胸部毛毵毵。”独目人,也就是《淮南子·地形训》中的“一目民”、《山海经》中的“一国”。《山海经·海外北经》称:“钟山之神,名日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钟就是金山,也就是阿尔泰山,即普林尼所说的烈风之山与羽毛之区。

关于独目人,这是东西方史学家最热门的话题。希罗多德写道:“在伊赛多涅斯人的那面,住着独眼人种阿里玛斯波伊人,在阿里玛斯波伊人的那面住着看守黄金的格律普斯,而在这些人的那面则又是领地一直伸张到大海的极北居民。……在斯奇提亚语当中,‘阿里玛’是一,而‘斯波’是眼睛的意思。以上所提到的一切地方都是极其寒冷的,一年当中有八个月都是不可忍耐的严寒;而且在这些地方,除去点火之外,你甚至是无法用水活泥的。”据白鸟库吉研究,这阿里玛斯波伊人就是匈奴。

在《山海经》中,明确地指出一目国就是鬼国。如《海内北经》云:“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大荒北经》云:“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目是威姓。”袁珂指出:“鬼、威音近,又同在北方,同为一目,疑亦此国。”言之成理,所谓鬼国,也就是我们在上面考证过的匈奴。

希罗多德不是西方记述独眼人最早的历史学家,比希罗多德早200多年的普罗柯尼苏人阿利斯铁阿斯早就有一本《独目人》专门描述这个东方传奇部落的故事,可惜这部长诗在公元前4世纪即已散佚。公元12世纪拜占廷诗人泽泽斯的《千行卷汇编》中还保存了几句,大意是:“以长发自豪的伊塞顿人说,他们的北风方向那边的邻人,是人多势众的勇猛战士,富有马匹、羊和牲畜成群。每个人只在前额当中长着一只眼。他们毛发毵毵,强悍无比。”

孙培良在对中西文献中独目人记载进行对照以后指出:“这里的一目国、一目民、人面而一目的鬼国,当然是从西北传入的传说,与阿里马斯波伊相当,只是没有和看守金子的格立芬相应的怪兽。”但是他忽略了《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昆仑之丘,实唯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还有《海内西经》中“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如果我们把昆仑山认定为今阿尔泰山,则西方神话中的看守黄金的怪兽就是陆吾或开明无疑。

从米努辛斯克石人的雕刻来看,所谓独目人只是在额中多画了一个圆圈,作为太阳图腾的标志,实际上是三只眼。《山海经·海外西经》将“三日”与“一目”连叙:“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古代神话中的大神往往有威力无比的第三只眼。古希腊大神宙斯在某些地方性神祠都刻画为三只眼;古印度的大神湿婆第三只眼能喷火灭妖;藏族英雄格萨尔“身高九丈三只眼”;蒙古族的英雄乌恩是“长着三只眼的红脸大汉”;汉族英雄二郎神也是三只眼,哪吒三头六臂,每头三眼,故为九眼。这些第三只眼都能喷火,说明其原型都是由太阳图腾演变而来的。有人把这第三只眼追源于印度,但考古事实告诉我们,应该追溯到米努辛斯克的夏人太阳崇拜才是。

这种风俗的遗迹在印度,表现为在额头点以朱砂痣,这可能与古代阿尔泰种族入侵印度有关。据卫聚贤介绍,直到近代,在西藏及不丹尚有在额头雕刻第三只眼的人。“在光绪三十年左右,成都有人看见有二十几个三只眼的人从西藏到北京去朝贡,路过成都,被人围观。详察正中额上的一只眼,非真的眼睛,系于幼时以刀刻画其额为一小直孔,含以黑珠,长大了珠含肉内,肉缝裂开,恰似竖立的一只眼。”如此,我们推论远古时代的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居民,也可能做出类似的举动,在额头上刻以十字,十字是太阳的标记,故鬼族的“鬼”,在甲骨文中便成了,上面是人头,下面是人腿,面有太阳记号。

但这种特异的标记使周围别的民族感到可怕,于是“鬼”字便成了“魔怪”的同义词。在荷马史诗中,记载了一个吃人的独目巨人库克洛佩斯的著名传说。故事说,库克洛佩斯是巨人的统称,这一名字的意思是“圆眼”,因为他们仅有一只长在前额正中的眼睛。他们住在洞里,以岛上的野生物和他们豢养的羊群为食。他们不耕作,不信神祗,没有管辖和法规。

有人认为,库克洛佩斯不是中国神话的“一目国”,因为一目国是“纵目”,而库克洛佩斯是“圆眼”。实际上,一目就是圆目,米努辛斯克石人像中,额中一目确是圆而又圆的,是太阳的形状。据赫西俄德《神谱》描述,库克洛佩斯是天神乌拉诺斯和地神盖亚之子,兄弟三人:布戎忒斯(Brontes,意为“霹雳制造者”)、斯忒罗佩斯(Steropes,意为“闪电制造者”)和阿耳革斯(Arges,意为“亮光制造者”),其含义都与太阳一样,属于天象一类的神。所以,库克洛佩斯神话应与米努辛斯克独目人,也就是夏人的太阳图腾有关。

类似于希腊独眼巨人的神话在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爱沙尼亚、俄罗斯、芬兰都广泛流传,故事大意都是:有个妖怪,只有一只眼睛,每天都要吃人,后来有人弄瞎了它的眼睛,然后逃走了。这与中国人把“一目国”称为“鬼国”,亦是相通的。

同类推荐
  • 趣味科学馆丛书:飞向蓝天的历程

    趣味科学馆丛书:飞向蓝天的历程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飞向蓝天的历程》为丛书之一。《飞向蓝天的历程》内容涉及飞机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新课程百科知识-漫话陶瓷

    新课程百科知识-漫话陶瓷

    此书介绍了史前陶瓷;夏、商、周陶瓷;秦、汉陶瓷;魏、晋、南北朝陶瓷;唐、五代瓷器;以及元朝,清朝等瓷器。
  • 探究式科普丛书-万紫千红的花

    探究式科普丛书-万紫千红的花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 管窥宇宙环境(科学新知丛书)

    管窥宇宙环境(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以简洁流畅的文笔,介绍了宇宙环境中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部分焦点问题。例如,到底有没有黑洞,人类将来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吗等等。书中许多资料截止到1999年11月,反映了探索宇宙的最新进展;同时介绍了诸如发现中子星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天文学史上的逸闻趣事。对于开阔青少年朋友的眼界,启迪智慧,定将大有益处。本书适宜于具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各个层次读者阅读。
  • 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神秘的太空

    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神秘的太空

    宇宙是什么?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才成为今天的模样?关于这些问题,人类很早就开始了探寻。对宇宙的形成,人们根据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和了解,逐渐提出了自己的推断: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到骇人听闻的“大爆炸学说”,虽然有些推断显得很幼稚,但毕竟是人类对宇宙形成的一种解释,一种探求真理的努力和尝试,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类的进取精神。但假说毕竟是假说,不能当做真理,探索刚刚开始,相信终有一日人类会圆满解决宇宙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重大问题的。
热门推荐
  • 疫世温情

    疫世温情

    这里,讲述的是最平凡的故事。这里,讲述的是疫情期间的人间温暖。这里,讲述的是中国的2020,我们的2020.
  • 重返米克号战舰

    重返米克号战舰

    超智能体将超越甚至彻底取代人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人类哲学界还是科学界都已经爆发过无数次讨论,而这些关于伦理的讨论,就像环境问题一样,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只是物质丰沛时代的传媒机构为博取收视率而进行的滑稽电视节目,或者那些学者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观点更胜一筹,好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方式。
  • 灵苍传奇

    灵苍传奇

    将那三清打破!漫天仙魔待如何?把这佛灯斩灭!觅那奸诈佛陀!说什么,天上仙兵盛,云中仙人多?到头来,谁能奈我何?!则看那,紫徽宫里仙呜咽,三生石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神墓,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灵苍道界生宝树,上结着长生果。
  • 路过南山遇见离

    路过南山遇见离

    四年的时间,独特的成人礼,都很清楚也都不自禁,再次相遇,谁有赌不定结局……【离别篇】苏千离在一栋久久未打扫的别墅度过难熬的夜晚,竖日,苏千离留下了一封信和一把钥匙,拿走了一张不属于她的全家福。“南哥,有机会……再见……”【相遇篇】苏千离看向对面男人,露出艳魅的笑容,缓缓往前,手挑起男人的下巴,嘴唇微动。“先生,我看你很面熟,我们是不是在那见过?”宫南司眼睛微微咪起,挑起一丝魅笑,手指在她的唇上摩挲。“是吗?真巧”宫南司覆下。苏千离:“……”
  • 樱花树下疯猛的雨

    樱花树下疯猛的雨

    一切可能都是天意,他们从小就有婚约,但因为女方家中有人一己之私让一整个家族覆灭。但女主被人所救,送到孤儿院,被人领养,加入了一个家族。
  • 紫龙传说

    紫龙传说

    王龙和美女龙回到了天火城,天火城主和城主之子来迎接他俩,王龙将所有的功法都传给了城主之子,因此,城主之子便接替了天火城的位置,最终,城主之子便成为了新一代的城主,而王龙则成为了整个大陆的一名高手。
  • 无限防御

    无限防御

    追求突破极限的防御,各种抗性全部拉满,做最嚣张的人!防御的真谛,就是守护一切。天灾?神兵?神术?邪魔?恶鬼?在我面前,没有丝毫力量可言!放眼望尽,皆是弱者!无限防御书友群:711769249【新书《福神大人没忍住》,新书期求支持……它真不是你们想象中的老头子。】
  • 复仇归来之遗失的心

    复仇归来之遗失的心

    她,为了心爱的他,幼年(五岁),独自离家,远离亲人,三年后的回归,她欣喜的看着他,而他,却早已遗忘了她,她痛苦离去,发誓再不会爱上他,她苦心历练,八年后她的回归,在遇见他,会该怎么面对?而从中插步的“他”!她又该何去何从........
  • 晶石村

    晶石村

    在晶石村与护林村之间,有一片神秘的森林,地下埋藏着一种神秘的晶石,这两个村的人们世代守护着这片森林和他的秘密。而生活在京北市的人们,他们拥有着最先进的技术,他们完全借着高科技生活在这座超现代的城市。与之相反,在市区近郊的一个原生小区,他们生活在大自然的里,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习惯。一块神秘的碎片打破了这种和谐,他将人类分为新生人与原生人,新生人生活在高冷的市区,渐渐的脱离了地球人的特性,他们向外星球取得联系;原生人渐渐搬离市区回归田园生活,两类人慢慢的产生了分歧,原生人遭到新生人的排斥,原生人为了生存,必须找到一种能对抗新生人的武器,新生人与原生人终究有一战。
  • 冥界指环之宫岭秘境

    冥界指环之宫岭秘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清棠古董店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件。传说宫岭秘境深处有一座庞大的遗失古城,据《博物志》记载,此为轩辕之国,此地物华天宝,埋葬着长生的秘密。人面蛇身、夺魂古城、迷雾森林,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