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1900000018

第18章 四拒美国绿卡坚守国内炼油新工艺研究

兰炼在攻克“三航两剂一重”的课题中,涌现出了许多科技人才,这些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徐应铨就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要追寻徐应铨?因为他对兰炼的科技贡献和他高尚的人格感动了很多人,他的故事仿佛荧屏上诸多人物形象似的传奇。我力求在生活中还原他,要在面对面中,求证故事,复原本来,让他感动别人的事迹更加具体化。

当我们准备去采访他时,知道徐应铨在生病住院,是胃癌,已化疗7次了。他已经83岁,经受得住吗?我很紧张!他爱人陆瑶华在电话那边说:“没有事。他这人洒脱,精神挺好,你放心。”

是啊,徐应铨很洒脱。徐应铨的母亲在国外定居,当年曾4次回来接他出国,他洒脱地拒绝了4次。

那年月,徐应铨硬把爱人陆瑶华从北京动员到兰州。当时陆瑶华是北京大学生物系教研室主任,到兰炼后,赶上了所有的运动,两个人一起挨斗,“造反派”都快把徐应铨给批斗傻了,但他还是坚毅、洒脱地搞科研!

陆瑶华说:“不能那样说,我和老徐都认为,那是国家的大形势所致,不能简单地抱怨什么!过去的就过去了,那也是一种历练。”

他们两人的境界不得不让我们敬佩!

徐应铨是1960年来兰炼的,1984年调往甘肃省科技委员会任总工程师,在兰炼工作了24年。

陆瑶华说:“老徐这人书呆子味很浓,又不喜欢当什么官,到省上后也没有科研可以做。1985年,北大和清华援建烟台大学,正好我们北大时的老师也邀请,他就和我到了烟台大学。老徐负责筹建烟台大学化工系,并担任系主任。我在生物系教学。”

陆瑶华说,她和徐应铨都非常感谢在兰炼时领导群众特别是龙显烈给予他俩很大的帮助!

陆瑶华说,徐应铨认为,目前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非常伟大,我们国家的炼油工艺技术,就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技术,就是要科学发展,只有自己拥有新技术,有核心技术,我们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发展。

90年代,徐应铨申请到了中国石化总公司的课题——“硫化床脱蜡”新工艺研究,他在烟台大学化工系领衔研究这一课题。1997年“硫化床脱蜡”新工艺研制成功,在兰炼通过了工业化试验,也通过了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技术鉴定。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硫化床脱蜡”新工艺就被闲置下来了。

如果要问徐应铨这一生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么“硫化床脱蜡”新工艺没有投入到工业生产,是他晚年最大的遗憾。这个工艺技术是我们自己研制的,是目前世界上很新的炼油工艺技术,有很强的生命力,每年可以节约资金在1亿元左右!

徐应铨生为科研,活为科研,身患重病仍然想着科研。

有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要活着。活着却是为了干事。

徐应铨是华侨世家,他幼年在香港度过,出生时,迎接他的是战乱不休的炮火、满街逃生的哭喊。稍懂事时,濡染民主科学、爱国救国的思想教化。当他长成一个20岁的大人时,他只身来到燕京大学读书。假期,朋友和家人都劝他去美国父母那里更好地发展自己,但他执意要在国内读书,以报效自己的祖国。

1952年,徐应铨从清华大学毕业了,因为成绩优异,他被分配到石油部。后来由石油部再到兰炼。应徐应铨本人要求,把那些曲折的过程省略。

徐应铨到兰炼时,头顶右派的帽子,他被安排到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初到大西北,徐应铨觉得虽然风大,但民风淳朴,人情味浓。1961年,兰州炼油厂党委同时下发了两份文件,这两份文件都与徐应铨有关,一份是,关于宣布摘掉他右派帽子的通知;另一份是,关于任命他为“80号地蜡”研究组组长的通知。

这好事真的还能成双?

徐应铨找到组织部门,专门索要了一份文件,直到看见那鲜红的印章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80号地蜡”,国内没有生产技术,长期以来依靠进口。此时,国防急需!

国防急需就是命令!

这么重大的担子,让一个刚刚被摘掉右派帽子的人来承担,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和期待啊!像旷日持久的阴雨天突然晴空万里一样,徐应铨觉得自己浑身只要有一分力气就要使尽它!兰炼石油炼制研究所科研基础薄弱,但他克服各种困难,带领研制组日夜忙碌,查找资料,取料实验,运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努力攻关。他把研究所当成家,憋足一股劲,“不完成课题绝不回家见老婆”!硬是用了1年多时间就研制出合格的产品,经工业化试验和专家鉴定,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为国家填补了一项空白。石油部领导专门接见了徐应铨和他的研制团队。

初战告捷,这对徐应铨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使他更加坚定了从事科研的决心。一个目标达到了,他又在琢磨下一个研制目标。他分析我国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我们的现状及应该具备的优势,提出兰炼要加强润滑油基础研究,要多炼油、炼好油,研制增添新品种、新工艺,为全国其他炼厂提供借鉴和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在同行中赢得地位。没有料到,他的这一思路和上级的科研计划不谋而合!

1963年,组织上给徐应铨交代了一个任务:开展中型润滑油试验装置的技术研究。他很兴奋,决心要搞出国内最先进的润滑油研究平台。

正在这时,徐应铨的母亲来大陆探亲。母亲把他叫到身边:“孩子,看你待的地方,是什么环境啊?跟我去美国吧!那里有更加适合你的事做。”徐应铨着急了,还没有等母亲把话说完,他就给母亲做起工作来:“我们的国家刚刚成立,急需大批科研成果。在这里,我很受重用,我刚刚研制成功了‘80号地蜡’,现在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才是我实现理想的地方。”看到儿子这么坚决,母亲再也没有说什么就返回美国了。

徐应铨带着课题组成员在继续攻关。他反复地琢磨,不断地思索。在当时,没有任何同类装置可供参考,他就只有靠本专业的原理推想,自己设计了。徐应铨的创造能力是很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也非常全面。1965年,我国国内第一套润滑油中型试验装置建成了。这套装置性能先进、技术全面,对我国润滑油研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968年12月,徐应铨又一次被打成右派。这一次把他打成右派的所谓“理由”是:

“四清”运动时,他“贪大求洋”、“成名成家”;

“文革”运动前,他因建设的润滑油中型试验装置以“修正主义”罪名而被“彻底砸烂”;

“文革”运动中,因为他保护科研装置而被定性为“对抗‘文革’运动”。

第二次成为右派这一年,徐应铨刚好40岁。运动刚开始,他的确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他为国家建设在做事情啊!他天生好像就是个搞科研的料,把这样的运动也当成了科研课题去研究。研究的结果:这样的运动迟早要结束,自己爱国没有错。这一次落了这么个下场,就像无数次实验中失败的那一次一样,很正常!思想通了,人就坦然了。

对于徐应铨这一时期所经受的磨难,他爱人说:“徐应铨没有被人揪打过,他所受的迫害只是精神上的”,“那时候,国家整体形势就是那样的,我们不能纠缠,也不能抱怨什么”!她淡定的语气有一种超脱和包容的力量。

研究出“这场运动迟早要过去”的结论后,徐应铨就悄悄地补充知识,为日后更好地开展科研做准备。他翻译英文资料,他学习日语,钻研专业上的各种书籍。

1972年5月,兰炼党委又发出了两份文件,还是针对徐应铨的,甚至于连文件的内容也与上一次如出一辙。徐应铨这个人也能够创造纪录的!相信这样的文件,在兰炼所有文件中是绝无仅有的!5月的鲜花,5月的阳光。这一次,徐应铨没有找组织查证,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徐应铨什么话也没有说,他愉快地接过了负责研制“喷雾蜡脱油”新工艺的攻关任务。这是一项提炼石蜡的新工艺,当时的石蜡在国外异常紧俏,一吨石蜡,可以换回一吨国内急需的不锈钢。徐应铨自然知道石蜡的重要性,他全力投入,闯关攻坚,一切似乎都那么顺利。正当他吹起口哨,想放松一下时,蜡球含油量高的试验又一次失败了。失败的消息传来,徐应铨突然想起了总工程师龙显烈的话:“我国的炼油装置,差不多都是学国外的。只有你们搞的这套装置完全是我国自主开发的。”这话对他既是激励又是肯定。徐应铨下决心继续冲击!走路吃饭在想蜡球,白天黑夜也想蜡球,急得他几天几夜不回家。终于有办法了,难题也成功解决了。

1974年10月,在全国人民庆祝新中国成立2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徐应铨和他的团队研制的我国第一套喷雾蜡脱油装置顺利投产,当年为国家增加利润100多万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既是庆祝国庆,又好像是为徐应铨团队的成功而鸣放的。

沾着国庆的喜气,有关单位要拍摄反映喷雾蜡脱油的电影纪录片。拍摄镜头时,有人不许徐应铨入镜;介绍成果时,有人不许提徐应铨的名字;介绍经验时,有人不许徐应铨出面。一系列的“不许”中,只有一个理由:徐应铨曾经两次当过右派。现在看来,这些事的确很滑稽;但在那种极端的年代,就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好在徐应铨泰然处之,他不会为个人患得患失!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可以没有他搞科研的机会。只要他研制的成果能够为国家做贡献,能够转化成为生产力,他就知足了,他就觉得自己为祖国尽心竭力了!

这就是他身患重症,病卧榻上,还在关心他的研究成果“硫化床脱蜡”新工艺的原因所在!

他爱人说:“徐应铨一生都那样,从来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只要有科研做就行!”

是啊,只要有科研做就行!他关心的是自己能够从事科研。

1976年春节,徐应铨年事已高的母亲再次回国探望日益思念的儿子,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遭遇非常的伤感!她又一次劝说徐应铨,希望儿子能够跟她一起去美国定居。徐应铨紧紧地拥抱着白发老娘,他被这深厚的母爱所触动,不禁身心战栗,妈妈也不停地摩挲着他的头发,似乎把所有的母爱都要在这一瞬间全都给予他,徐应铨流下了没有尽人子职责的泪水。母亲操心自己,一趟又一趟地这么跑着,而自己对母亲做过什么?去美国当然有去的优越,但自己的事业在这里,在祖国的石油化工事业上啊!徐应铨眼泪汪汪地对母亲说:“对不起您老人家,我又叫您失望了!我还想留在这儿,虽然我经受过挫折,但那只是妈妈打了孩子一个巴掌,人总不能因为被母亲打了一巴掌而记恨她一辈子吧?”母亲还是没有能够说服儿子,只能抱憾而归。

1976年,徐应铨承担了“稀释冷冻脱蜡”新工艺研制任务。这项工艺攻关难度十分艰巨,用去了他很多的精力和脑汁,难关攻破了,但徐应铨消瘦了很多。这项新工艺大大地提高了炼油速度和收效,具有20世纪7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该工艺在兰炼建成投产,效益可观。

1978年,已经50岁的徐应铨第一次当选为“先进”,这个姗姗来迟的荣誉,亦不啻为对徐应铨的精神抚慰,给予他应得的公正。这以后,他的荣誉便接连不断地到来,应接不暇:

甘肃省科技先进个人;

“80号脱蜡”获甘肃省科技大会奖;

“喷雾蜡脱油”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国内第一套“甲基吡咯烷酮精制润滑油”新工艺获石油部科技进步奖;

“喷雾蜡脱油”荣获全国科技成果发明奖……

获奖后,有记者现场采访徐应铨,他非常平淡地说:“国家炼油工艺落后,不靠我们靠谁?之所以这样干,是因为那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炼油工艺技术,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对于兰炼很重要。我愿意这样做下去!”

1987年,放心不下儿子的母亲又来到徐应铨身边,这次母亲是铁了心要把他带走。就在奔来的途中,母亲先抵北京,后到兰州,她已经在悄悄地办理徐应铨的移居手续了。母亲想,大陆已经完全开放了,这次,徐应铨应该能够跟她回去的。母亲到徐应铨家时,正好徐应铨参加完甘肃省科学大会,徐应铨把省长亲自给他披戴的大红花送给了母亲,母亲惊喜地说,这花太珍贵了!母亲说着就眼含热泪,母亲再也没有开口说让儿子出国的事。

1984年,甘肃省领导亲自把徐应铨要到了甘肃省科技委员会任总工程师。徐应铨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兰炼。

徐应铨的爱人陆瑶华也在兰炼工作过。这么多年了,请她对兰炼说点什么,她说:“我忘不了过去严格的管理。在兰炼工作了那么长时间,现在觉得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很好,我很受益!企业必须要严格管理”,“向兰州石化的兄弟姐妹问好!祝愿企业好”。

同类推荐
  • 战官渡

    战官渡

    尊重原著,构思出的一部情节紧凑,悬念迭起的历史奇幻小说,读者读到最后才可知道作者真正的思维和立意,希望大家能在笔者刻画的酣畅的战斗与角色互动之中得到享受!
  • 日月重开大明天

    日月重开大明天

    21世纪略有小成的有为青年意外的穿越到了明朝天启五年。种田,发育,抗清伐顺?从小鲜肉,奋斗到老腊肉,能否逆天改命,重现大明盛世,强汉雄风?
  • 英伦骑士

    英伦骑士

    回顾亚瑟王时代的不列颠,恩斯特从小兵开始一步一步攀爬到亚瑟王的身边。为了王的荣誉,为了不列颠的光芒,拔起手中的剑起誓:我是英伦骑士,我是不列颠骑士,我发誓毕生守护不列颠!ps:本文为架空历史,毕竟亚瑟王也是神话传说,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写。我随便添加一点也可以理解吧。
  • 兴亡休问

    兴亡休问

    九州万里起风雷,国粹山河始照今。桃园结义传四海,青梅煮酒饮红尘。风雨飘摇卧榻睡,一朝梦醒惊世人。试问孟德谁相伴,赤兔难买故人心。白马分出吴楚地,一脉同根难称臣。羽扇纶巾谋自在,剑气如虹退千军。千古兴亡凭谁问,纵使相逢一笑泯。我道江湖多风雨,出门已是不归人。
  • 大宋之帝国传奇

    大宋之帝国传奇

    小镇著名兽医王陆穿越到了大宋真宗年间,身影单薄的婢女,风华容貌的郡主,才艺双绝伶人,身背这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族人和朋友都背负着历史时代的伤痛,我们一起看王陆在这个历史转折点去为我大宋来书写出怎样的帝国事业!!!!!
热门推荐
  • 玫瑰与罪

    玫瑰与罪

    都市女警,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与罪犯斗智斗勇,突破困难,揭开真相。
  • 快穿之来啊互相伤害

    快穿之来啊互相伤害

    如果要你猜测一下你怎么死的你的脑洞会呈现怎样的大开趋势?行了行了不用猜了,恭喜你一个平地摔死了!【热烈祝贺】凌小溪:“……”一个大大的微笑脸【好气哦,可是还是要保持微笑。】系统:“谁让你怂。今天就教育教育你谁是亲爹!”【作者学生党,更新慢请见谅哇咔咔】
  • 滴血恋歌

    滴血恋歌

    弃婚而逃的一个小妾在街边遭遇流氓的调戏,一位身披黑色皮纱的神秘人相救。“大侠,我乃恩平山平民女子般月婳,敢问您尊姓大名?”他留下一句话,挥袖便不见了人影:“有缘自会相见,若真能相见,我再告诉你我是谁也不迟。”数月后,尘封国突袭残月国,残月国死伤惨重,他们再次相见。“你……你是封尘国的君主官臣翦!?”“丫头!我不会伤害你的,但我不能容忍残月国上下民众。”“你若敢杀尽残月国子民,那么,我便与你结下灭顶之仇,或者你现在可以杀了我,但不容许你残害我国子民!”……他终于知道,原来般月婳就是他死守两辈子的前世恋人,难道今日却只为了契约而杀掉他苦等两年的恋人?他于心不忍,焚毁契约,滴血断命,终生不得好死…
  • 神明只身赴我

    神明只身赴我

    谢忘第一次听到许失这个名字时,正坐在教室窗户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当时阳光刺眼,他难得插了句嘴:“这名字不好。”失望的失,怎么个好法。后来,风情万种的谢忘偏栽人家小姑娘手上。知道了她的小名,他总喜欢打趣唤她“满满”“想管我,那你当我女朋友啊。”山重水复,她在破败与罪恶之中睁眼,看见她的少年于温柔暮色下匿光朝她而来。峰回路转,他满身是伤,“满满,别靠近我。”她偏不听话,环上他的脖颈,一遍遍亲吻着他的眉眼,“谢忘,我陪你。”“我好不了。”“好不了的话,我们就一起病着。”_我就是你的神明,你自深渊唤我,我便只身赴你。无所畏惧,有求必应。
  • 盗鬼棺

    盗鬼棺

    五年前,破天佣兵组织因为拯救一个神秘的老人失败而不得已解散,老人临死的时候交给他一本书,本以为失败了之后遁隐江湖了事,但是五年后,才知道惹祸上身,突然间杀手接连出现,作为当年佣兵头目的苗玉尊意识到这其中必然有什么秘密,而这时他接到一个快递,是狐狸的人头。这时,当年雇佣破天佣兵家族的后人出现了,范小姐找到苗玉尊准备重新雇佣,苗玉尊已经退隐了表示不去,因为他要为狐狸报仇,但是范小姐说出了一个秘密,如果他能帮他找到一个神秘的鬼棺,那么她可以告诉他为何当年的拯救会失败的秘密,为了能弄清楚这个秘密,苗玉尊接受了苗小姐的雇佣,他找到了奔子等他行动的时候这才发现还有一个更大的秘密·····。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和热爱,本书融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体,叙述生动。
  • 情歌

    情歌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三国之大乱世时代

    三国之大乱世时代

    秦羽穿越回了三国时代,但他面前的三国时代,却是不一样的大乱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东汉末年到晋朝的名将、谋士、美女,都处在同一个时空。看秦羽如何以一个平民身份,在没有修炼系统的情形下,一步步成为乱世英豪。(本书没有修炼系统,都是普通人。本书是个人对三国的看法、想象,不喜勿喷。)
  • 怵惕梦魇

    怵惕梦魇

    末世无处不在,鬼城的天就没个好天。(yè)鄴非女躲过了丧尸,躲过了台风海啸,躲过了基地大战,躲过了变态竹马强查性别,到底没躲过一个瞌睡,做了个梦的功夫,就被迫参与进了别人家的末世。自家的末世都费劲吧啦,要死要活要人命,别人家的末世简直是死都不知道个咋死,‘弱不禁风’的鄴非女抱紧自己的小包袱悲愤欲绝,气的愤愤的一头扎进噩梦里!
  • Anarchism and Other Essays

    Anarchism and Other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