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1900000041

第41章 “161”工程催生了“两兰”新的发展之路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又一个新的高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在全国逐步确立。国家提出,企业要走向市场,要以更宽广的眼光打量外界。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共同的选择。

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也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工作力度,努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将甘肃省改革开放引向深入,作出“工业强省”的战略决策。

中石化、中石油也在加速深化企业改革的进程,将企业推向市场,树立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

改革风劲,云水翻腾起苍黄。

面对新的形势,仍处于亏损泥潭中的兰炼、兰化怎么办?

国家在思考,中石化和中石油在思考,甘肃省在思考。

兰炼、兰化也在思考。

我们采访了老领导阎三忠。他对兰炼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自从走出中国科技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20多岁的阎三忠就把自己交给了仰慕已久的兰州炼油厂。刚到兰炼时,他在车间工作,只待了一年,就调到兰炼石油炼制研究所,1983年进入兰炼领导班子,到1988年调离兰炼,他在兰炼工作了整整20年。这20年,在兰炼学习了很多东西。就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以后,他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我能够为兰炼做些什么?”甚至还重点思考着要为兰化做什么。他说,“两兰”是国家同一时代建设的大型企业,它们都给国家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举世瞩目!哪里有炼油厂,哪里就有兰炼人;哪里有化工厂,哪里就有兰化人。现在,企业老化了,需要人们更加关注和同情。尽管阎三忠的工作从中国石化总公司调整到国家石油局再调整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但他对兰炼、兰化的关注和感恩图报之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阎三忠一生唯一找过中组部的事,发生在他到全国人大工作的时候。2003年,因为年龄关系,他从中石油调整到全国人大。全国人大要开会了,他才发现自己被分到河北组,于是,就询问中组部,他没有料到,人家比他还纳闷:“你的祖籍不是河北吗?”“是河北,但我一直把甘肃作为自己的故乡!”就这样,他又被调回甘肃团。

与亲和力强者交谈,我们是在听历史而非故事。

对处于亏损、困惑中的“两兰”,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尽其所能不断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注入,这两大石化集团公司先后按照国家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的要求,经过大量调研,给国家提出在“两兰”实施“161”工程,正是因为“161”工程的实现,“两兰”才有了合并重组的基础,“两兰”的发展也才有了现在的大好形势。

所谓“161”工程,是指兰炼的原油加工能力要达到年1000万吨,兰化的乙烯生产要达到年60万吨,从兰州到成都修一条1000公里长的输送成品油管线。

1987年1月2日《甘肃日报》报道:兰炼1986年原油加工量达到265.8万吨,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利税4.3亿元,创历史新高。

1987年,兰炼年加工原油不到300万吨就已经创造历史新高了,要是再达到1000万吨,那将会是什么情形?

1987年,兰化生产的乙烯不到年10万吨。如果要达到年60万吨,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当时,有谁敢这么想问题?这是怎样的一种胆识和气魄!?

但当时,的确是有一些有识之士在认真地想这个问题。

这之中,包括当时主管两个企业的中国石化总公司领导,包括甘肃省委,也包括兰炼、兰化的领导。

1989年12月,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陈锦华一行为此专程来兰炼视察。

1990年11月,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一行来兰化、兰炼视察。

1991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视察兰化……

为这一想法,不管是中石化或后来的中石油,其领导们都在积极调研,都在积极争取国家对“两兰”的支持!

重要的是,中石化党组和中石油党组都坚信:要想从根子上解决“两兰”的问题,必须通过实现“161”来完成。

让人们欣慰的是,这一想法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在没有“161”这个提法之前,经常也有人说“两兰”合并的问题,但那都是不成熟的!因为在那时,“两兰”各自的企业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资产却较少;原油从新疆运来,成品油又要运输出去,成本高。这是典型的国有老企业的特征。所以,兰炼是亏损企业,兰化亏损得更厉害,这时候,如果把这两个合并在一起,那不是生产力的优化组合,而是一个困难再加一个困难,到最后仍然是更加困难的企业。

如果国家不给“两兰”增加资源“供血”的话,“两兰”是没有办法发展,是必“死”无疑的。

如果把“两兰”就地转移,就甘肃和兰州那样的特殊条件,是不可能接纳兰炼、兰化这么大的企业的。

如果把“两兰”向外转移的话,更没有任何可能而言。

作为国有老企业的“两兰”,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两兰”在思考。国家更是在思考。

“两兰”是中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基地,现在要真正发挥这个基地的作用,既有需要也有可能,只要国家给予极大的支持,这么大的基地,建设好它就能发挥极大的效益。

此时,和“两兰”性质极其相似的东北某企业,就是因为亏损,有关部门把企业转移到了地方,致使不到1年的时间,这个企业就那么垮了,而且垮得很彻底!

这个消息,对“两兰”,对所有关心“两兰”的人震动很大,人们更加担忧“两兰”的前景!

信心也是一种力量,而且是更强大的力量!

闻此消息,一方面,中石化主要领导紧急商量,中石化主要领导找中央有关领导紧急汇报,中石化主要领导和甘肃省委书记、省长紧急商量。

这一时期,中石化主要领导们反复陈述的基本观点是:“兰炼”、“兰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型企业,它们有数一数二的管理水平,有很优秀的职工队伍,有很好的技术优势;“两兰”出人才、出技术、出经验,它们为中国的石油、为中国的石化做出过重大贡献;它们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做过很重要的贡献;它们探索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为后来很多新建设的工业企业提供了可贵的借鉴;“两兰”人在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的大西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仍然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从来没有向国家提出过任何条件。我们不能只看到它们现在困难了,就不管了!我们不能只看到它们“走麦城”,更要看到他们曾经“过五关斩六将”!我们要同情“两兰”、帮助“两兰”!相信如果“两兰”能够渡过这一难关,它们必将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一定会重获新生,再度腾飞!

这样的陈述,给正处于劣势之中的“两兰”人以无限的温暖和感动!

1988年,在盛华仁、阎三忠等中石化领导的积极努力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了以主要领导牵头的“161”工作组,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党组决定,由阎三忠做“两兰”人的思想工作。因为“两兰”各自都已经发展了50多年,它们有各自的企业文化,也有各自的企业认同,职工们对企业的感情很深厚。怎样才能做通“两兰”人的思想工作,使“两兰”人自己能够真正地理解企业的命运呢?

阎三忠很苦恼。

因为他也是从兰炼成长起来并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是兰炼培养了他,突然就要把“兰炼”的称呼变为历史,他自己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可现实迫使他们必须改变。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平时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起来的话,谁都会有一个感情嬗变、不忍割舍的过程。

转变观念首先就是要官员们转变观念。

阎三忠奉中石化党组之命,率一行人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到兰州。刚下车,他立即召开“两兰”干部座谈会。面对“两兰”的领导,身为“两兰”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阎三忠心情十分沉重地说:“同志们,我也是兰炼培养出来的干部,我对兰炼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我也不能忍受兰炼这个名称的消失。大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可是,我们现在的现状就是这样啊!”

稍稍地停顿了一下,阎三忠喝了一大口水,接着继续说:“同志们,我们不能只讲自己辉煌的过去,尽管我们曾经‘过五关斩六将’,屡立赫赫战功,但现在我们毕竟在‘走麦城’啊!如果‘兰炼’和‘兰化’合并的话,那么就有实现‘161’工程的可能,只有‘161’实现了,从兰炼和兰化孕育出来的新企业才能够存活,不然的话,连企业都没有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找‘兰炼’和‘兰化’的根业啊!”

听到这里,现场有不少人流下了眼泪。

难啊!这样的改革的确是难!

这就是改革的难点所在。难就难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有人说着风凉话,“两兰”只适应计划经济,不适应市场经济;

有人甚至把话说得更绝,“两兰”岂能合并?我等着瞧呢!

一时间,各种说法风起云涌,各种消息不胫而走。

再难也要坚持!

阎三忠决定第二次赴兰,还是做说服工作。这一次,他做老同志的工作,做领导的工作,做职工代表的工作。座谈会一个接一个地召开,他的观点一遍又一遍地阐述。这种坦荡,令人百脉俱开。

理解啊,理解!理解这东西真的像阳光,能把人的心里照亮。

终于,大家的思想通了!

“两兰”人说:“中石化领导自己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的企业好,为了我们职工好嘛!”“看到领导那么辛苦,我们真不忍心再和他们对立了!我们就听中石化的,国家的做法就是我们的想法,就是我们的希望!”

宽容啊!

什么是宽容?

宽容就是摆脱了狭隘偏见,对整个人类充满憧憬的一种现代人的素质。是民主意识最重要的基础。

中国石化总公司领导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

阎三忠的心也落下了。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老百姓才是企业真正的动力和源泉!只有老百姓真正地想通了,他的心才能够踏实。

这天晚上,阎三忠早早地上床睡觉了。他没有做梦。睡得很香甜。

1996年5月28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石启荣、副总经理腾宗兴等一行6人专家组来兰考察、评估“161”工程,经过细致考察和缜密的论证,专家组给予此工程很高的评价。

1997年农历正月初三,一场久违了的大雪把兰州大地覆盖得严严实实,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尽显其妖娆。阎三忠陪同盛华仁来到兰州。他们既是慰问和看望两兰干部职工,更是发布一项重要决定。

见面会由阎三忠主持。盛华仁庄重地通报了集团公司《关于拟同意“两兰”实施“161”工程的若干决议草案》。“两兰”领导屏声静气,一字一句地听着,会场气氛格外安静,安静得仿佛掉下一根针儿在地上也能够听得出声响来。

接着,大家发言。

主要是“两兰”领导在说。集团公司“161”工程工作小组的同志在记录。集团总公司的老总们在听。“两兰”领导们你方说罢我开腔,大家争着发言、表态。总体上看,所言诚恳,能顾大局,也很赞成《草案》,但还有部分职工代表反映的具体问题,要加入进去。因为这次会议前,已经有无数的座谈会、讨论会、征集意见会了,所以,一些具体问题也只能是枝枝节节的修补,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出现。即便如此,大家也很慎重,会议一直延续到下午1点。

午饭后,继续会议。大家发表意见进一步来完善《草案》。

晚饭时,盛华仁等中石化领导和“两兰”的领导们都非常兴奋,大家都把《草案》视为集团公司给“两兰”人送来的大礼。笑声、碰杯声、祝贺声把还在过年中的节日气氛渲染得更加欢快!

窗户外面,老百姓过年的鞭炮声响个不停。他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仿佛有预感似地在庆贺着自己的未来。

在中国农历新年的喜庆氛围中,决定“两兰”未来的“161”工程就这样被敲定了下来!

随后,中石化总公司党组会议通过。《关于同意“两兰”实施“161”工程的若干决议》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

1998年4月,党中央明确了石油和石化两大集团公司的组建方案,提出“各有侧重、互相交叉、保持优势、有序竞争”的组建原则,确定石油和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按地域划分,互换区域内的生产、销售企业资产,并把区域内原属地方政府管理的省市石油公司,通过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一并划入,使两大集团公司实现政企分开,成为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为配合这次石油和石化工业的重组,国务院于1998年6月和2000年6月先后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作重大改革。

1998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公司战略性重组后,兰化和兰炼分别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接过中石化关于“两兰”的“161”工程,将其列入2001年至2005年重点发展规划,并加大了工程进展速度。

至此,决定“两兰”人命运的“161”工程终于被正式纳入实施。

“两兰”人说:“非常感谢党和国家给‘两兰’的支持!感谢甘肃省和中石油、中石化对‘两兰’的支持!”

阎三忠对我们表达了这样一种心情,他说:“‘161’的实现,使兰州石化成为中国石油炼化企业中效益比较好的,上缴甘肃省的纳税额大幅度提升,并一直稳居榜首。现在,体制问题解决了,效益上去了,职工的住房也正在解决,职工队伍更加和谐稳定,看到兰州石化又在继续为国家做贡献,我很欣慰!希望兰州石化能够成为清洁的工厂、安全的工厂;能够坚持走科技发展的道路,能够越来越好。这不仅是我们调离兰州石化的人的心愿,也是原‘两兰’人的心愿。”

没有“161”工程,就没有今天的“两兰”。

凝望着窗外,阎三忠满足地说,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161”,兰州石化的生产会更好,兰州石化职工的生活会更好,兰州石化的环境也会更好。总有一天,兰州的水也清,天也蓝,人民更幸福。

作为生活在兰州城里的公民,我心里满怀着感激!

同类推荐
  •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彝族土司的女佣人,后成为管家婆。分别设计惩办打死她侄女丈夫的两个凶手。为给她侄女和广大彝族妇女报仇雪恨,设法用草药毒死土司。在地下党的影响下,参加宣传、发动众,带领彝族同胞和反动势力作各种斗争。她被国民党区长偷去审,上千彝族同胞大闹五台坡、场面十分壮观。把侄女许配给受伤而被老百姓保护下来的红军战士,并且和红军战士一起配合边纵,围剿国民党保安团。并协助解放军剿灭土匪,挽救新生的区政府。解放后分别当上乡长、县妇女主任、副县长,为了维护众,不畏惧强势,不怕丢乌纱帽。在众受灾缺粮时,身为工作组长的她,与众一起共度难关,并和众一道跟县委书记巧斗,场面十分精彩。
  • 江南女

    江南女

    以江西丰城女熊时雨开创江南蚕丝业为线索,穿连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有北伐战争、抗日救亡、除恶反特、反对封建礼教、家族纠葛的斗争,也有男女青年生死相恋、夫妻恩怨情仇以及妇女自强不息的细致刻画。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江西人民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和斗争。是一部具有浓烈江西地方特色的江南风情的电视剧。
  • 燕江铭

    燕江铭

    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燕江铭》详细描述了从清朝末年到红军时期,燕城当地曾经发生过的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作者首次深入挖掘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阴女生活和一批奇特中草药秘方。燕江山川中那独特的天宝岩佛光奇观,大丰山上神话里的棋盘峰对弈,贡川古镇甲天下的桃源洞一线天险秀,美丽的槟榈潭边对山歌,不息的沙溪河上草席竟渡,人物与风景个个都令人叹为观止。稀世珍宝,皇家贡品,十万贡银,引得官匪们尔虞我诈,血肉相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鬼影迷踪,环环紧扣。当年红军势如破竹:一夺连城,二打土楼,三战蛇崖,血战燕城,智取小陶。孤胆英雄,报仇雪恨,稀世珍宝,完璧归赵。作者以自己长期的参军经历和准确的军事术语,生动地描述了当年的战斗场面,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力求真实地再现红军长征前夕,闽西独立第九团和红军第七军团在永安、小陶和连城一带创建根据地,打击反动“土围子”的英勇战斗历程。书中描述的红军战斗故事中,红军的主要将领都有真实姓名的人物原形,在当地的档案馆中有明确地记载可查。1934年7月15日,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的6000多名英勇将士,奉命从永安小陶率先出发,迈出了红军东线北上抗日长征的第一步。
  • 崇祯微服私访记

    崇祯微服私访记

    “金瓦金銮殿,皇上不坐殿,一朝出了京门口,百姓的事儿牵着走……”如果明末的崇祯是个这样的皇帝,明朝还会灭亡吗?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业务员,穿越到明朝做了崇祯皇帝,开始四处微服私访。
  • 我剑逆命

    我剑逆命

    既然天不争眼,我便破了这天既然这世道不公,那我就用手中这三尺青锋,为自己斩下一个公道我的命在我自己手中,我自己来掌握。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高手非凡

    英雄联盟之高手非凡

    高手就是要非凡。。。。带你走进高手与lol的时代。。实力可以说明一切。。
  • 爽口凉拌菜

    爽口凉拌菜

    凉拌菜其历史文化深远得多,可追溯到周朝和先秦时期。每一道凉菜,吃的不仅仅是食物的本身,调味料才是灵魂所在。糖、香油、醋、盐、辣椒油等调味的多或少,赋予了每一道凉菜不同的味道。吃前将各种食材连同酱汁拌均匀,酸、辣、甜、麻香味儿在口腔中散发开来,醒胃又养生。
  • 山与海的距离

    山与海的距离

    一场家庭变故,使她的生活轰然倒塌。在黑暗中生活的她,终于在苦苦挣扎后得到了救赎……
  • 猎物之异始大陆

    猎物之异始大陆

    奇异的生物,古老的种族。繁杂的世界中,隐藏着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常年征战不休,需要一个英雄化战争为和平。真正的敌人,不是曾经内部的伙伴,而是外来的怪物。但如果同盟只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所以背叛也是正常的吗?
  • 霸道少爷伪公主

    霸道少爷伪公主

    简介:她——顾宝贝,风影里大名鼎鼎的天才,男女生心目中的完美女王。收学的第一天不但迟到、出门差点被车撞一命呜呼、死守十八年的初吻不翼而飞,而且还扭伤脚,紧接着被一群死花痴请去给大地母亲行大礼。衰事一波接着一波。试问,还有谁比她顾宝贝更倒霉的?他——风影,女生口中的‘影王’,心目中的上帝。他性格冷酷霸道让人难以亲,更是‘暗影’的头,人人闻而避之,见而寒之。然,当天才‘完美女王’遇上恶魔‘影王‘谁将会是王者?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完美女王‘当真只是’完美女王‘当一切真相公布于世,他们不觉中已萌生的感情何去何从??
  • 亡灵召唤使

    亡灵召唤使

    沈建已经72小时没合眼了,因为他身边围着一群鬼魂。而这些鬼魂,竟然是一个面目可憎的糟老头派来的。魍魉之气笼罩整个城市,一场天大的浩劫,正压城而来……
  • 晓色宜修

    晓色宜修

    秦修可以为阿色做任何事,除了喜欢她。阿色可以为秦修做任何事,包括坐牢。-道上的人都知道,三少有个影子,叫阿色。秦修在哪里,阿色就在哪里,形影不离。直到有一天,阿色不见了......-阿色从一开始就知道,她只是秦家养的一把武器,但她会成为最锋利的那一把。秦修在跟阿色相处后才知道,她会成为他一个不受宠的孙子扶摇直上的最有利的武器。-这是两个变态互相救赎的故事-【阅读提示】-杀伐果断成长型男主X不择手段养成型女主。-男主是世家,不是一般的豪门,不是一般的有钱。-女暗恋男,前期男主身心不纯,后期男主追着女主和包子跑。-男女主真的是两个变态,非传统男女主的三观,入坑请慎重,看文轻喷。
  • 糖尿病一本通

    糖尿病一本通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糖尿病防治的“256”新模式,对糖尿病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到预防和治疗都有详细的描述。
  • 斩妖邪

    斩妖邪

    边荒少年,偶得阎王传承,习天功,震天下。面对妖族血债累累,邪魔罪恶罄竹难书,人族叛徒重重阴谋,司阳一路奋发,拔刀在手,誓要横扫诸天万界,斩尽妖邪。行万界,镇诸天,灭禁区,斩妖邪,风起云涌之时,轮回彼岸结出的另一朵花,终会结果。
  • 末仙奇遇

    末仙奇遇

    新人写作,,不喜勿喷,欢迎各位可以提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