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张瑞敏:创新成就财富梦想
张瑞敏,这位中国家电第一品牌的缔造者,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在短短的24年中,将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7年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这位海尔的带头人,用其创新理念带领着海尔不断发展和腾飞,“创新成就财富梦想”是张瑞敏财富传奇的形象写真,也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富豪档案:
姓名:张瑞敏
1949年1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
1984年至今,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95 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7年,荣获《亚洲周刊》颁发的“1997年度杰出华裔成就奖”。
1999年,在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全球30位最具声望的企业家”中,张瑞敏排名第26位。
2002年9月,张瑞敏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6位,是入选的中国内地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
2005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张瑞敏排名第26位,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国企业家。
海尔的价值观是什么?只有两个字——创新。创新就是要不断战胜自己。也就是确定目标,不断打破现有平衡,再建立一个新的不平衡;在新的不平衡的基础上,再建一个新的平衡。
——张瑞敏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着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的成功之路。”这句箴言具有深刻的含义。个性化的策略、个性化的产品、个性化的管理,都是现代社会欢迎的。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就必须在诸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创业中找到新的突破口,独辟蹊径,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世界。张瑞敏就是这样一位财富名人,他运用一系列的创新原则和创新体系,将海尔推向发展和腾飞;他以身作则,锲而不舍,使“创新”成了企业无人不知、无人不为、无人不奔的目标。而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又不断转化成了新的前进的动力。海尔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其对市场认识的创新。
张瑞敏认为: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如同斜坡上的小球,要使小球不下滑就要给小球施加一个止动力,但仅有止动力只能使小球维持原来的高度,而唯有打破平衡状态,创造新动力,才能带动小球攀上新的台阶。这就需要企业的每一个人都保持创新的精神。
在海尔充满创新思维的发展历程中,张瑞敏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他认为新经济应该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此,他非常重视创新的作用,也正是海尔对市场认识的创新使它成为企业界的奇迹。
张瑞敏的新经济主张:“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企业会比过去跑得更快,但要比对手跑得更快,则必须创新,因为大家同样都在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
“首先是观念的创新。……网络使人无法自满,它使距离消亡到零,传统的连续性被打破、传统结构消亡。不能更新观念,无异于自我抛弃。
“其次是运行模式的创新,包括制度、组织结构等。我们的组织应成为有序的非平衡结构,内部流程应适应外部瞬息万变的市场。
“再次是新技术的创新,利用网络优势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所用,以创新技术来创造新需求进而创造新市场。”
“人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人人都应成为创新的主体。我们设计的市场链的思路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为每个员工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利用网络的共享信息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所带来的最短信息链,经营自我,挑战自我,体现自身价值和创新成果,形成团队合力。”
对于创新原则,张瑞敏表示:“海尔有个创新‘三原则’:创新的目标、创新的本质、创新的途径。”基于这一点,海尔提出了“战略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是保障”、“市场创新是目标”、“文化创新”等创新原则。“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海尔的创新之路是自然明朗的,所以它的腾飞也是顺理成章的。
张瑞敏认为海尔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在此发展阶段中,“战略创新”指引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张瑞敏表示:“把根扎在市场上,精心培育企业以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是海尔发展战略最根本的出发点。”“海尔的目标就是国际化,目标一定要坚定。”“海尔一直注重于国际化的思维、当地化的行动,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把全球作为市场。”如“吃休克鱼”等战略就是海尔战略创新的经典案例。张瑞敏领导着海尔,按照既定的战略规划,在执行中通过创新主动出击,不断完善,上演了一幕幕经典的扩张神话,一度成为全球企业家和高等学府追捧的对象。战略创新为海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它在成为“国际化海尔”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明天,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挑战满足感,才能超越自我。海尔因创新精神赢得世界的瞩目,海尔仍须用不断的创新来赢得新世纪的辉煌。”海尔始终坚持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动力又源自企业的“观念革命”。常言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思想观念有了根本转变,才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付诸行动。观念创新为海尔的一切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正是有了新观念的指导,海尔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得到了全面发展。
张瑞敏将海尔的创新列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使创新成为推动海尔未来发展的动力。张瑞敏表示,发明不一定是技术创新,发明者也不一定是创新者,只有能转化为社会的经济活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发明才是技术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技术创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开发原则,使海尔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原则,使产品在市场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另外,在组织创新方面,张瑞敏表示: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组织体系要能够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因此,海尔的组织结构经历了从直线职能式结构到矩阵结构,再到市场链结构的三次大变迁。在此,张瑞敏还强调 “有序的非平衡结构”,并解释说,整个组织结构的变化源自海尔组织创新的观点,就是企业要建立一个有序的非平衡结构。只有那些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经营战略进行调整之后,对企业的组织形式迅速进行调整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组织创新为海尔提供了新活力。
张瑞敏带领下的海尔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始终将“创世界名牌”作为国际化落脚点。“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部曲”使它信心百倍地走在“创中国的世界品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张瑞敏认为,文化方面的创新为海尔提供了不竭动力。张瑞敏曾经说:“我佩服GE的韦尔奇,他既能把企业做大,同时又能把企业做小。在全球企业中,只有他做到了。”他所欣赏的,也正是海尔自己正在做的。海尔要把每个员工经营成SBU,SBU即“战略事业单位”的意思,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海尔发展的动力,从而保持企业安全稳定、快速永续地发展。如果每个事业部,每个人都是一个SBU,那么集团总的战略就会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而每一位员工的策略创新又会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SBU道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最本质的东西,海尔正是通过SBU机制,把创新思维和员工自我实现需求有机融合,使海尔人在一步步的前进中品尝到了成就感,进一步形成了海尔人独有的使命感,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拥有一种掌控全局的责任心。
创新并不神秘,人人具备创新潜能,只有懂得创造的奥秘,善于掌握科学的方法,人们潜在的创新才能才会迸发出来。创新是人的能力之所在,亦是人们成功的永恒动力。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是创造的结果,创造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成就,是精神的最高标志,它在人类活动中,是最有力量、最有希望、最有价值的思维活动。成为创造型的人才,成就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企业,无疑是当今有识之士所向往的目标,当然也是致富者的必修课。“超前性、整合性、国际性”,张瑞敏就是这样,他的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创新。他把这一价值观变成了海尔的灵魂,使海尔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