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3400000026

第26章 80后作家:不可阻挡的崛起(5)

蒋方舟的童年几乎找不出什么女孩痕迹。她没有布娃娃、冰淇淋和跌倒了由妈妈帮着扶起来的“好运气”。2岁,她便在母亲的教导下识起字来。识字卡片太小了,她根本提不起兴趣,妈妈就找来硬纸板和彩色铅笔,一笔一笔地画,把那些猫啊狗啊小兔子啊,画得又大又鲜艳。小方舟乐了,嘴里嘟囔“转、转”——她说的是船。不到3岁,蒋方舟已经认了200多个汉字。这些字,是尚爱兰抱着《新华字典》精挑细选的常用字,为了让小方舟记住字形和老祖宗赋予它的含义,尚爱兰特别规避了拼音的学习,“直到现在蒋方舟的拼音都不过关。”但是却没有一丝悔意。

母女同心,其利断金。通向文学之门的钥匙,早早地被母亲递到了小方舟手上。

5岁,当同龄孩子还属于幼儿时期时,她已经读三毛和亦舒;9岁,当同龄孩子还在为棒棒糖跟妈妈斗气的时候,她已经出了人生中第一本小说《打开天窗》;12岁,当同龄孩子还是长辈眼中的小淘气时,她已经在报纸上开专栏谈古论今。

谎言开启了一扇文学之门

7岁的时候,蒋方舟的成长轨迹被母亲编的一套谎言彻底改变了。尚爱兰告诉蒋方舟,法律规定,每个小学生毕业前都要完成一部小说,不然就不许毕业。

于是,小学二年级生蒋方舟开始创作她的第一部书《打开天窗》。那年暑假她过得超级郁闷,“不敢出去玩,心里老想着写小说的事,很怕毕不了业,可是又写不出东西。后来我妈提醒我,把你身边那些好玩好笑的事写出来不就得了?我一想,对呀,我满脑子都是好玩的点子呢。”

那时候,蒋方舟连看图说话都还没学。第一篇文章花了蒋方舟7个小时,只有400多字。“一个夏天,吃完晚饭趴在很油腻的桌子上面大汗淋漓,因为天气很热,家里又没有空调。中间吃了一个西瓜,累了冲个凉。还是有一股劲在的。”回忆处女作的产出过程,蒋方舟评价自己是“劳苦功高、笑中有泪”。

“创作”的结果是十几个本子,家里有什么本子都给写上了。

妈妈的“谎言”开启了一扇门,蒋方舟走进去,发现这个世界正是她想要的。

“我们来把它出成书,给别的小朋友看看怎么样?”母亲的一句话像石子儿一样激起小方舟心里一片水花。那时,她对把文字变成“书”一点概念也没有,老怕自己不够格。于是母亲拉着她的手逛书店,指一本给她看,“这么简单,难道你不行?”

当然行!蒋方舟当即决定,一天一篇,绝不食言。你不能不佩服这个9岁小孩的毅力,她不仅做到了,而且将这个习惯保持到了今天。

1998年春天,母女俩合力把十几个本子的字全部输进电脑,像照顾发芽的嫩枝一样细致而认真。夏天,六七万字的手工书热腾腾出炉。蒋方舟望着那本厚厚的像发酵面包似的东西颇不敢相信:“耶?我们这么变态啊,不错不错。”变态,于她是褒义,表示有创意,有毅力。

再后来,母女俩泡进书店了解各家出版社的出版重点是什么,顺便抄出版社地址,“不断地有保安过来干涉:请不要抄书。”于是蒋方舟和母亲像做贼似的,中间隔着书架,假装互不认识,“我悄声说妈妈偷偷记录,抄下了20来家出版社的地址。”

回来以后,写了一封简单的信,复印20份,不到300字。大致说了说蒋方舟的情况,写了什么内容,多少字,希望能够出版,肯定有市场前景云云,留了自家的地址和电话。然后像垃圾广告投递者一样,一气儿扔到邮筒里。

5天后,长江文艺出版社有电话打来,一个星期就给了回音。“几天后签合同,顺利得令人发指。”

起印数不多,5000册,稿费也不高,但这个成就无疑鼓舞了蒋方舟,“那个时候突然感觉写作不仅好玩,还是个有利可图的事情,有意思,有劲。”

尚爱兰无疑是出第一本书的幕后大功臣,然而蒋方舟后来像是水库开了闸,文思泉涌,几乎年年都出书的速率还是令她吃了一惊。

早慧离早熟有多远

觉得出书是“好玩”的蒋方舟2000年忽然出名了。她的小说《正在发育》里出现了诸如早恋、同性恋,女性胸部等敏感词汇,顿时,她被冠以“下半身写作”的名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专家评论道德沦丧、格调不高还是轻的,一些人干脆“教育”尚爱兰,你女儿还这么小怎么不给管管?

对于这些评论,蒋方舟只是轻轻一笑,用模糊的答案作为回应:“我们家心理承受能力最强的是我,其次是我妈,最差的是我爸。”蒋方舟基本不太看这些评论,更别说为它伤心难过或者愤怒了。尚爱兰各种评论大致都会看看,“不过评论都是各说各话,有时不过是拿我做话引子,后面的内容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事儿了。评论的目的不在我身上,所以我妈也觉得没有我们什么事儿。”

争议最大的是蒋方舟早熟,似乎有违自然法则。蒋方舟说:“早熟,并不是以知不知道伟哥为标准……”她有另外的看法:“早熟和早慧,比早恋和早餐的差距要小得多。既然没有人肯把早慧这个词赐给我,那我就只好把自己归类为早熟了。我接触的孩子,没有几个是不早熟的。”

“成熟,的确是不应当含有任何贬义的。如果一个人早早地展开混乱不堪的恋爱,那不叫早熟,恰好说明他不成熟。”一位力挺蒋方舟的网友如是说。当看客平心静气地顺着蒋方舟的思维走下去,这颗小脑袋瓜里积蓄的力量谁敢小觑?初中,她早不再是要由母亲一手一脚教写字作文的小女生,而是“浑身上下用思想武装起来”的大姑娘——多大?不好说。她稚嫩的面孔底下到底藏着多少深思熟虑的智慧,谁也猜不透。

10年10本书,大概能说明一些问题。12岁开始在《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挤走老妈尚爱兰的位子,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不过,她对成名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我不觉得自己是个名人。有才华的能干的名人太多了,深知道自己其实不算什么。”不过,深知自己“不算什么”的女孩也没忘记曾经的誓言:要做最伟大的作家。

如今,越来越独立的蒋方舟再出惊人之语,半开玩笑地说:“我妈已经不配当我徒弟了。”言下之意母亲已经听不懂她思考的问题。倒是尚爱兰心平气和在一旁补充:“从她写第一行字,就大致知道她组织语言的能力。她初中时候的写作量和阅读量都超过了我,而且开始给媒体写文化评论和年度图书总结,开始渐渐形成一点自己的鉴赏观和文学理论。我觉得她早就强过我了。”

你可以说是母亲的放纵成就了她,换一个角度,这其实就是宽容。长这么大,虽然外界对蒋方舟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都脱不了一条:另类。可她自己一点也没觉得。因为在她和母亲一路走来的过程当中,母亲用宽容和大度一直包容着她偶尔出格的言行。

天才不另类

前有韩寒早早退学、郭敬明自建“岛”工作室,你会联想到什么?被誉为天才少女的蒋方舟未来会不会同她的前辈们一样,破格而出,另辟一条新路?

上小学的时候,蒋方舟遇到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教师。老师曾在班上说过:“人要是装一辈子,就不叫装了。”老师讲这句话的本意是教育那些比较顽皮的孩子:人都有坏习惯,要克制自己,约束自己,慢慢地就改了性情,好的一面就固定在性格里了。这句话蒋方舟牢牢地记住了。开始学着约束和掩盖自己的缺点。上高中之后,有个女生对她说:“我们寝室昨天晚上讨论你来着,都说你是一个完美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装。”她说:“小学时老师说过:人要是装一辈子,就不叫装了。”

到初中时,蒋方舟还是个十分不起眼的学生,长年穿着暗色调的衣服,低眉顺眼,只希望老师提问不要叫到自己。那时,她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跟同学对答案,很不自信。她从来不埋怨苛责老师,每个教过她的老师,都非常喜欢她。初中的时候,有个短期代课的地理老师,普通话发音不准,教材不熟,讲课也常常颠三倒四。很多同学因此不好好学地理,上课也很闹腾。但是蒋方舟一直很尊重地理老师,地理老师总是说:“蒋方舟听课不是面无表情的,凡是赞同和理解的地方,她就会点头微笑,跟老师交流。”地理老师鼓励她考全年级第一。那年期末统考的时候,蒋方舟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准备了小抄,偷偷瞄了几眼,结果考了满分,得了第一。蒋方舟后来说:“我真的是为了地理老师才考第一的。”

初中时,蒋方舟一度因为精力不够,甚至打算退学。初中生功课比较重,作业要做到晚上11点多,不要说写作,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就是做题、做题、做题,这就是很多孩子的生活。蒋方舟觉得这样下去很可怕,因为即使一直做题,最后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既没有前途,也丧失了快乐。她妈妈把这个念头跟老师说,老师觉得十分不妥,就说:“她可以暂时不做语文和外语作业。但是要保证课堂的听课效率。”蒋妈妈回来一传达,变成所有作业都可以不做了。一瞬间,蒋方舟像卸下一副重担般轻松。蒋方舟不闹退学了,没有作业的日子,过得比小学生还轻松。她反而尽力完成课堂上的练习,下课几分钟,也自己选择一些试卷来做。

文科一直是她的强项,理化也经常考90分以上。在从来没有做过英语作业的情况下,获得过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

还是初中生的时候,蒋方舟曾经到武汉很著名的高中——华师一附中演讲。她走在校园里说:“我觉得我走在青春偶像剧里。”那天是周六,本来是放假的时间,但是听讲座的同学很多。演讲完之后,有个同学站起来提问:“你将来想上哪个高中?”她说:“我想上你们这个高中。”问:“为什么?”她说:“我听说你们学习很轻松。”后来,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这所她仰慕已久的学校。

因为不喜欢做题,数学成了她的软肋,高中分文理科时,她的数学只能考50多分,她那时只希望自己可以考进年级的1000名以内。她的数学成绩确实不怎么好,但还是有老师很大度地接收了她,而且让她做了班长。小学时,蒋方舟做过短期班长。那时她说:“班长有两种,一种是做事情的,一种是做榜样的。”

事实上,她是个自理能力很差的人,但老师这么信任她,班上同学又很强,她要学着做事情。她去了一趟书店,给自己买了很多辅导书,又去买了两张很大的地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第二天就把地图挂在教室里了。但是,她经常觉得脸红,因为同学们的办事能力比她强得多。她让某个同学整理上选修课的学生名单,过了不久,名单拿来,她大吃一惊:不仅表格清清爽爽,而且是去文印室打印出来的,一式几份,而蒋方舟连文印室的门都不知道在哪里。

直到高三前,她才停止写长篇小说,进入最后冲刺的状态。文理分班后,数学难度降低,再加上蒋方舟信心大增,刻苦了一通,终于消灭了绝对弱科。在半年内,蒋方舟将数学的50多分,提高到143分。总分从进校时的1000名以外,提高到第8名,并且还获得过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

2007年寒冬到来的时候,蒋方舟获得了去清华大学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当所有人的笔试结束之后,她被要求加试一场,题目是在一小时时间内就“谣言”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在监考老师的注视下,蒋方舟在一小时内写了一千多字。她觉得这是学校对自己的质疑,“得拼了命展示自己的知识结构。”于是,这篇千字文里出现了康德、老子、弗洛伊德、林语堂、加缪等人的著述片段,而诸如“谣言的本质是不真实,这是语言自身的孕育和顺产,而非偶然的宫外孕”的字句也足以显示她的与众不同。

这一刻,她好像更“天才”一点。

高考成绩下来,蒋方舟总分561分。这离清华的分数线,整整少了60分。然而事实是,清华大学最终刮众人之目,破格降60分,将蒋方舟录取为2008届新闻与传播系的新生。当众多非议朝这个小姑娘铺天盖地压过来时,她说:“清华为什么要给我降分?它只不过为我加了60分而已。”在这之前,蒋方舟放弃了复旦大学的机会。尚爱兰说:这完全是方舟自己的决定,她很欣慰和自豪,因为这么多年来,女儿依然能铿锵地坚持她的最初梦想。

同类推荐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 岁月的坚果

    岁月的坚果

    “端上一盘岁月的坚果/轻轻敲开一颗,蓦然发现/青翠翠的色彩和记忆/亮晶晶的幽默和基因。”像我们这个年龄段写诗的人,一颗心已经被岁月的风霜磨砺成为一颗坚果,外表是坚硬的,内在仍然是柔软的,甚至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如此。
热门推荐
  • 生活自立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生活自立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中国有句老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理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一个身体的自立;当能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 枕孤寒

    枕孤寒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他来到了这里……在此后无数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他总会想起,想起那段邂逅。有些人,既已遇见,便注定了一生。
  • 哥哥的房间

    哥哥的房间

    (又名:哥哥的丧尸亡国)一觉醒来,学校的学生全变成丧尸?在她走后整个学校竟不复存在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传说是真的?这个世界本是丧尸的世界?还是有人蓄意而为?哥哥神秘的房间里到底有什么秘密?那他,又有什么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异界打联盟

    我在异界打联盟

    二十一世纪废柴宅男路小凡穿越了,这一世不仅有钱有权,不用干活就能富贵一辈子之外。随身还带着个英雄联盟系统。非召唤,而是继承英雄之魂,只要有了兑换值,路小凡就可以继承所有英雄的能力!(ps:本人非常热爱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不止是召唤师峡谷里的各种翻盘五杀超神,还对英雄的背景故事情有独钟,本书将深挖各位英雄的性格、技能以及经历,力求在书中还原那些生活在瓦罗兰大陆的豪杰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为什么来到异世界

    我为什么来到异世界

    突如其来地到了异世界,我所追寻的东西是活下去?还是更多的有意义的事物?拥有奇遇的少年遇到了美好的异世界,现实与热血的交织,嘴上说着追求平凡的我们,也有着努力拼搏的梦想。................萌新作者,上一本书因为各种原因被消失了,今再开新坑,先用着以前的群号:457231008。作者轻度爱的战士,无毒不太监,祝大家看得愉快。
  • 人在做天在看

    人在做天在看

    【永久免费】“猴子,等老子有钱了,老子就做两件事,一是上女人,二是被女人上!”“肥猪,就你那德性,估计不到四十岁就会精尽人亡!”果不其然,人在做天在看,你四十岁不到就得了艾滋,扔下一堆女人走了,也扔下了我这个惟一的兄弟。而我,回忆这些年我俩做的那些缺德事,只能说,一切都是报应!(此文系二货文,意在逗乐,兼有写实)
  • 鲸落堰笙

    鲸落堰笙

    鲸生万物死,鲸落万物生。一切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或许只是缘起缘灭。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