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4900000010

第10章 修身方能平天下——管理者可持续发展的密钥(1)

十七、《周易》中的战略管理思维是什么

《易经》是中国哲学、也可以说是东方哲学最古老的一部经典,有人称其为东方文化的源头。长期以来,它被尊为六经之首、三玄之冠,甚至被认为囊括天、地、人的一切知识,是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汇。就其哲学的本意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探寻人和社会存在的合理性根据;二是要探寻人和社会合理存在的可能性根据。”就其理论思维的意义说,上述两层意思又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天人之间的内在同一性的问题。

关于它的作者和写作年代,众说纷纭。旧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东汉马融及唐孔颖达则指出,爻辞说的多是文王以后之事,认为文王演卦辞,周公演爻辞,对前说做了修正。但今人据《周易》所反映的史实、所表现的思想以及语言特点、与其他书的关系等分析,多认为是西周末年卜筮之官根据旧筮辞编撰而成。

作为占筮之书,《周易》在形式结构上比较特殊。全书分《经》《传》两部分。《经》以八卦两两相覆,得六十四卦。卦有六爻,爻分阴(——)、阳(——)。《经》文以“九”表示阳爻,以“六”表示阴爻。六爻的顺序是从下往上数,依次是“初六、九二、九三、九四、六五、上六”。每卦包括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较简单,一般作说明题义之用。爻辞是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每卦六爻,各爻一般依据内容的时间先后或逻辑层次安排。卦爻辞中又分筮辞与非筮辞两类。筮辞是占筮的内容和占筮结果的记录;非筮辞是作者的理论说明。非筮辞在全书中分量较少,但在表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方面则很重要。

《周易》所反映的战略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视实践的思维方式

《周易》总是先由卦象中得到具体物象,再从这些物象中引申出高卑,下济、光明、盈亏、好恶等功能意义。中国哲学的实践经验主义正是源于此,它较少探求抽象本质,而倾向于实际的可感、可知的思维方式。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一项以行动为主体的活动,任何决策的制定必须以实践的思维为基础,任何决策的执行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去完全,重实践的务实思维模式是企业领导者们必需的素质。

(二)领导者的忧患意识

作为一本占筮之书,它的主要职能就是防患于未然。《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趋吉避凶。忧患意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永久的命题即源于此。之后,有关这个命题的论述绵绵不绝。

在《周易》看来,防患于未然的关键在于个人主观上的道德修养。《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说君子白天进德修业,晚上反省忧虑,就不会有什么灾害临到自己。可见,只要自己修德谨慎,就能防患于未然之时。

当然,防患于未然也是一个具有实际可行的、能操作的具体技巧,这就是“早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坤·文言》)。任何突发状况都是由量的微变累积而成的,所以只有极早察觉,“早辨”,才能够免于祸患。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说:“微软距离倒闭永远只有18天”。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任何企业都必须面临这样的困境:虽然今天可能有着独家经营的优势,但很快就会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先进的设备出现了。因此对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来讲,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高瞻远瞩,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是其必备的素质。

(三)决策中的变通创新

“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息”,“变动不居,唯变所适”,“爻者,言乎变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周易》这部书的核心就是宇宙事物是一个永恒的循环变通,所以外国人把《周易》称为“变化之书”(Book of Change),正是抓住了《周易》的核心。

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从萌芽到高潮到衰退这么一个循环过程,无论是有生命的生物还是无生命的组织皆然。对于组织领导者来讲,最大的责任就是尽可能长地保持组织的高潮期。要做到这点,《周易》的答案是“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周易·系辞传》)。如果说忧患意识是为了防止由好变得不好,那么变通意识就是为了寻找由不好变好的途径。在《周易》中,宇宙万物就是一个由好变坏,再由坏变好的永恒大循环。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在任何一个组织里,只要能够巧妙地利用客观因素,找到好的“时”,对现有的制度、体制进行适当的微调,就能够使它长久地保持存在的理由。

《周易》里,变革和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物极必反,物盛则衰,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如此。宇宙中的自然事物,其变革是一个自发的、自然的过程。所以,企业的变革、产品的创新也应该是企业家的一个自发自觉的活动。哪个企业家能敏锐地洞察到应该变革时,就立即采取相应的、正确的措施实行变革,进行创新,那他就是成功者,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在《周易》体系中,主体因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周易》的博大与精深也必须依靠主体的实际经验来体察、感悟,无论是个人的生存、处世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是如此。

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而言,那么中国的《易经》应该是惟一的智慧宝典。我们在科学方面所得的定律,十有八九都是短命的,只有《易经》沿用数千年,迄今仍有价值。”

十八、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深意有哪些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出自《宋史·列传十五》,“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北宋起于五代藩镇割据之乱,赵普协助赵匡胤解除藩镇对中央的威胁,制定新朝典章,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宋史》对他的评价是:“普为谋国元臣,乃能矜式往哲,蓍龟圣模,宋之为治,气象醇正,兹岂无助乎。”少习吏事的经历使赵普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晚年悉心研读《论语》为北宋政治崇文重礼奠定基础。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这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由于《论语》和中国文化有着血肉联系,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所以《论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已大大超出了这本书原初的内涵。

说到《论语》,必然提及孔子。孔子,名丘,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今山东省南部),祖先是商的后裔。孔子的家族在其出生前已经没落,从《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来看,孔子家世贫寒,他曾在鲁国任职,五十岁时,由于政局混乱,被迫退职出走。此后十三年间,与弟子周游列国,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社会改革理想,却到处碰壁。晚年回到故乡,整理上古文献,编成六经。孔子生前已经是人们公认的渊博学者。《论语·子罕》篇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这位身处达巷的无名人氏称赞孔子学问渊博,很难用某一方面的专长来概括他的成就。孔子自称对古代文明“述而不作”,其实他的学派对古代文明重新诠释,取古代文明的精华,创立了一个文明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意思是,孔子就像高山一样,他的影响无处不在。我虽然不能达到夫子的高度,但追慕的心情不会改变。司马迁读了孔子的著作,又亲自到孔子的家乡考察孔子宗庙的舆车冠服礼器,看到当地读书人在他家学习礼仪的情况,流连忘返,迟迟不愿离去。感慨道:“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虽然没有成为显赫一时的大人物,但他的影响远胜于天子王侯,明中叶以后尊崇他为“至圣先师”,可以说是不无道理的。

《论语》中孔子最主要的治国方略就是重礼,即所谓“克己复礼”。礼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彭林先生指出孔子对礼的阐发主要有几个主题:

第一是指周礼,就是周公所制定的西周礼制。西周开国之初,周公治理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由此确立了道德在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二是体现德治、仁政的途径。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提出了“仁”的思想。礼是把“仁”具体化的行为方式。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他认为通过严刑酷法治理国家,老百姓因为畏惧刑罚而不去触犯法律,他并没有羞耻之心。用礼来保证道德目标的实现,结果就不同,老百姓因为有了羞耻之心,不仅不会做坏事,而且会有格,即有上进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果仅仅凭借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也会出现员工“免而无耻”的结果。

第三,礼是修身的手段。孔子认为君子一方面要“博学于文”,积累深厚的知识,同时也要“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见彭林:《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中华书局,2006,35~39页)。

孔子认为社会走向秩序、实现礼制的首要措施是“正名”。一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如果一个国君按照为君之道行事,他就不仅有君的名分,也有君的实质。如果一个君王空有其名,而没有君王应具的品质,即便在大众面前他是君王,其实他配不上“君”的名字。在社会关系里,各有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主张“正名”的意义。现代管理所要求“各尽其事”也是正名的表现。一个企业管理混乱的表现莫过于不在其位谋其政和人浮于事。

十九、《大学》修齐治平的现代启示有哪些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大学》道出了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已经成为主流的行为方式,因此懂得如何与人合作,如何管理自己及团队也成为时代的要求,就要从《大学》中学习修身与立世的道理。

《大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大学》文章言简意赅,纲目明晰,教义深刻,是中国古代阐释道德文化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其内容主要讲述儒家的治国道理,其中包括著名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

《大学》中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道德修养、修心炼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会的前提。修心炼己、实践道德是为了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安定,使民族回归于道德社会。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至善,这三点就是《大学》的“三纲领”。

“明明德”三字,既是三纲领的基石,也是整篇《大学》的灵魂。连用两个“明”字,阐释对德的认识和德的重要性。第一个“明”字,是指在理论和方法上要掌握和实践道德修养,明白修养道德的理论和方法。第二个“明”字,是指明德的关键属性和应当达到的状态。大学之道:上乘的学问,是引领人们修养德性复归于道的理论和方法,就是教人“知书达礼”的理论和方法。学习和掌握前贤以及圣人之“书”,将修心炼己、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吸收掌握,转化成为自己的智慧,从而净化和升华心灵的德性品格,既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能作用于国家和民族。

第二纲领是“在亲民”。“亲”指的是仁爱、慈爱、博爱。亲生于仁德,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生出亲爱之心。修持仁德是亲近众生的基础。“民”就是众生,不分贵贱善恶的民众。修身如治国。大学之道“在亲民”的这一纲领,其实质,就是对国家和社会民众的仁德。具备仁德才能爱民和亲近民众,从而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

“止于至善”是三纲领中的第三纲。止,有根基、达到之义,大学之道的基础和根基,就是修养至善。何为至善?大公无私,仁爱众生,唯德是行就是至善。至善就是《老子·道德经》所阐释的上善。其根本是心修十善之心,要求修养道德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十善心都是上善的基本元素。

同类推荐
  • 和谐经营

    和谐经营

    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本人认为和谐决定成败。和谐是包含细节的战略、体现战略的细节,是战略和细节的对称与和谐。理性高于感性,科学高于经验。是和谐经营,还是过一把瘾就死,不同的经营观体现了企业家的不同素质。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最短的路只有一条。企业家赚钱的方法有多种,和谐经营是最好的方法。和谐经营,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经营,就是价值的创造与再生的经营,就是双赢、多赢的经营,就是你进我退、迂回进击;人弃我取、取长补短;化弱为强、化劣为优;优势整合、强强联合;创造机会、化解危机;以诚待人、诚信经营的对称经营、可持续经营。
  • 中层领导管什么

    中层领导管什么

    本书包括上任之初、上传下达、有效行权、决策到位、善用人力等内容,书中的每一条管理细节都是众多中层领导实际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为中层领导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的问题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 这样管好销售团队

    这样管好销售团队

    客户对你的介绍爱理不理、对你的介绍总是不感兴趣、很快把你打发走、你与顾客无法交谈下去;当与客户见面交流时,无论你展示的产品有多好,介绍你的产品功能有多齐,都不能激发顾客对你产品的兴趣;接触过销售行业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销售,是一门技术活,日本保险销售员原一平,人丑陋,个子矮,他为什么能成为保险业世界级销售冠军呢?你知道客户为什么会购买产品的三大因素吗?你能很快了解客户的购买动机吗?如何全面提升团队的销售能力?如何形成团队成员间的良好沟通、有效互动?如何让团队充满激情,勇于进取?如何凝聚团队的力量,发挥1+1>2的聚变效用?本书帮您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销售王牌之师!
  • 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本书是针对企业和公司对其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了在企业和公司中责任与执行的行为准则。责任能够让一位员工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执行能够让一位员工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你也是企业的一名员工,你做到了吗?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时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与执行。
热门推荐
  • EXO之明星公主

    EXO之明星公主

    “以后我一人就是你的四面八方,你随时倒下我都在。”蓝冰依,组合出道之前就已经以单人形式出道三年,还在练习生时期就和模特练习生吴亦凡认识,并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组合形式出道三年后公司发来通知希望她们回国发展。回国之后因前后辈关系,认识了同样以组合方式出道的后辈男团边伯贤、鹿晗等人……蓝冰依其实很坏,女生可有的坏和该有的坏她表现得淋漓尽致。回国之后的风平浪静只是前奏,吴亦凡的突然回国,边伯贤的暗示情动,鹿晗对形势的快速站队,组合成员沐夏的突然反击。“本来就够坏了,但已经在这个圈子里了,再坏一点,可以爬的再高点,那就坏下去吧。”
  • 格里芬之旅

    格里芬之旅

    原以为是普通的科技世界,但历史却早就转了个弯,觉醒了灵气的世界,怪物与猎人在迷雾中奔跑。另一个灵魂在诡秘与未知的迷雾中前行!PS:求收藏和推荐!
  • 异界之诸神间谍

    异界之诸神间谍

    一个玩笑般的巧合下,一名少年成为地府十殿阎王的唯一弟子!为了地府的利益奔波与各个位面的战场。成就一场不朽的传奇!跟小哥打?嘿嘿,让你打!打死了也不要紧。咱下边有人!复活回来干死你!干不死你也吓死你!
  • 英雄联盟之史上第一觉醒

    英雄联盟之史上第一觉醒

    一个英雄联盟bug引发的故事……LOL英雄集体穿越到现实,天庭不入流神仙下界帮忙!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接待这帮英雄啊?”安妮:你有高超的技巧吗?我:没有。提莫:你有过人的手速吗?我:没有。盖伦:那你特么有啥啊?我:我……有……病……啊……
  • 什么是太平盛世

    什么是太平盛世

    在2019年最后几天原本是大家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时候,可是就是这样的一种疫情打破了大家原本的生活,之前就听过一句话,哪有什么太平盛世,只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来体验馆

    未来体验馆

    科技发展仿佛陷入了某种瓶颈。VR、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层出不穷的概念让人类有了摸到未来门槛的错觉。探索太空、遨游星际、畅想外星风云……人类仿佛马上就能揭开宇宙生来往去的奥妙。长寿秘诀、基因工程、生命克隆……生物永生的密码好像就摆在人类眼前。的确,人类已经站在窗前,未来就在窗外。萧十要做的就是打开这扇窗……(主要为精彩的超级科技以及围绕超级科技的商业运作与科技探索,喜欢的不要错过哦。)
  • 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

    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

    令小想。二十八岁半。剩女。宅女。姐姐突然死亡,她踏上了追寻谜底之路。一路上,有爱。有迷惘。有快乐。有悲伤。最后也不过是这样。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已出版。出版名《我等你,永远为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左心房的爱

    左心房的爱

    公告:考虑很久,偶终于下定决心,更改用户名。所以这篇文文需要重新发表,而且偶还把书名改为《爱在左心房》。给亲们带来不便,偶很抱歉,亲一定要原谅啊。偶鞠躬,并恳请亲们继续支持。她,喜欢上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他误会了她,他没有解释。因为她不想,不想他知道后难过。于是她——一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女孩,选择了默默离开。没有解释,就像人的心脏长在左侧,一切只因人生而向左!当知道一切的他,会怎么做?他们还有缘吗?爱情,永恒的话题,他们的爱情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