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4900000007

第7章 文化成就伟业——国学智慧与管理(3)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史书更是浩如烟海。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批评中国旧史的缺陷时指出,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此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说明中国历史典籍的一个特点,即以帝王将相的活动为纲书写历史。中国古代的皇帝管理着大片土地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皇帝之下又有一整套官僚系统,在没有铁路、汽车、电报、电话等现代化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前现代,中国的皇帝和他的大臣们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同时历代统治者通过对文官组织的不断完善应对出现的新问题。

中国历史上既有能安民治国的贤君名臣,也有暴虐无道的暴君蠹吏。刘邦从一个地方上小小的亭长成为建立西汉帝国的开国皇帝,而项羽从赫赫的西楚霸王到垓下一战身首异处,刘项二人此长彼消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管理才能和胸怀的高下不同。唐太宗善于纳谏,在他当政时期,形成一个彼此互补的管理团队,《贞观政要》能窥见大唐气象的底蕴来自何处。武则天以一介女流,在男尊女卑的传统格局中称帝,并进一步推动唐代的繁荣,没有过人的手段和务实的政治家风范是绝不可能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建立蒙古帝国,并非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莽汉,他在统一蒙古过程中的战术策略用艺术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清前期的统治者如康熙,杀鳌拜以揽大权;平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巩固蒙古;增设博学鸿词科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堪称文治武功。而倒霉的崇祯皇帝,虽然勤勤恳恳,却仍不免自缢于煤山的悲惨下场,其中的教训足令今人深思。

现代中国仍处在变革中,历代改革家的命运与得失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尤其值得人们思考。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富强,商鞅本人却因变法而死。王安石、张居正都曾是当时位高权重的改革者,后人将王安石称为11世纪的改革家,而他的改革并没有使北宋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局;张居正受命于明中叶政治极端腐败之时,他的改革一度使明政府财政得到改善,却没有扭转明走向败亡的趋向。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他既能出将统兵打仗,又懂得及时放手明哲保身。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积极倡导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的艰难起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些命运多舛的改革者会不会也是我们时代的缩影呢?

曹雪芹说事事留心皆学问,管理无处不在。在风诡云谲的《三国演义》里,在暗涛汹涌的《红楼梦》中,不同的文学人物形象也是不同的管理者。诸葛亮神机妙算,终因事必躬亲而英年早丧;王熙凤弄权算计,结果反害了卿卿性命。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说“文学比历史更真实”,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话是对的。不信你瞧,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许多诸葛亮、刘备、曹操、王熙凤在发号施令。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管理者于此不可不察。

十四、经世之学的现代启示有哪些

“经世”一词首见于《庄子·齐物论》:“春秋经世,先王之志”,这里的“经世”作典谟、规诫解,并非后来所谓的经世。至《后汉书·西羌传》中“忘经世之远略”处,才具备了“经世”之涵义。明末清初一些士子精英们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乃高扬“反清复明”的旗帜,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对晚明学风,首施猛烈攻击,“大声疾呼,以促思想之转折”,使得经世致用学风成了弥漫在明末清初思想界的一种共同精神。

顾炎武(公元1613年~公元1682年)初名绛,字宁人。居亭林镇,自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曾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兵败后离开家乡,北上游历,走遍大江南北,经过亲身考察和考订古籍,著成《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顾炎武给外甥徐元文的信里说,著书的目的是“体国经野之心”,“济世安民之识”。王家范先生称顾炎武的学术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风骨,大学问映照出的是大关怀,高见卓识流徜于实证文字之间,熠熠有人文光彩。顾炎武感于明亡之痛,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原话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寓意更为深刻。一个政权拥有领土,称为“有土”;能让老百姓衣食有余而知荣辱礼义,是谓“保民”。有土且保民,方可称之为“保天下”。晚明士风浇漓,不以民生为念,遂致“仁义充塞,以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明之所以亡,与其说是为清人所占夺,不如说大明君臣自身丧失“保天下”职责,以致中国“土崩瓦解”,千里饥馑,血肉横飞。故“甲申之变”不只是政权易手的“亡国”,实乃祸国殃民的“亡天下”,真正遭难的是无辜百姓。

顾炎武自许《日知录》为“绝笔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古代学人论史,大多从人物、事件入手,斟酌民生者寥寥可数。顾炎武论著迥异于此,对各地土宜物产、工商货币、交通运输、经济收支、赋役负担等资料均用心搜检,对各地府县“方志”资料的搜集整理尤为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政论代表作《郡县论》,辛亥前后一度被“地方自治论”者奉为圭臬。《郡县论》的中心,是讨论地方政府的责职权能,以及如何提高地方行政管理的效率。顾炎武论“郡县”的独特处,在于对郡县制度的各种弊病决不轻易饶过,眼力犀利;而其用力处,则在为构建除弊去害的改革方案。

顾炎武虽生于富庶之区,看重东南经济开发对中国全局的意义,但并非是一个褊狭的“地方主义者”。他晚年长期寓居山陕,对西北经济尤详加考察,认为西北经济的贫困,只有靠发展生产才能缓解。除建议政府招抚流亡、开辟旷土外,还想到了植棉纺织。

顾炎武所思所论,以天下苍生为念,给后人以亲切的感觉,不能不肃然起敬。其议论重心在民间,在平民百姓,较之今日某些阔气的经济学精英,更多普世关怀、菩萨心肠。

王夫之生在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死在清朝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做官做到南明永历朝行人司行人。后来隐居在湖南石船山,著述讲学,被人尊称为船山先生。他的晚年极端贫困,每每要写书,因为买不起纸笔,要从朋友、门生那里借来,工工整整地抄好了,把成书送给他们。与顾炎武、黄宗羲不同,王夫之的理学趣味最高,他的贡献主要在心性儒学。王夫之生当明清易代之际,作为亡明的遗臣,他怀着深刻的亡国之恨,严厉地追究、批评明朝哲学思想和政治上的失误。王夫之一生以继承孔孟之志、纠正宋明以来儒学的偏差为己任。他自撰的墓志铭里有:“抱刘越石(闻鸡起舞的刘琨)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张载)之正学,而力不能企”。

王夫之为宋以后儒者之冠,同时如顾炎武、黄梨洲均不能及。国破后不剃发,不毁衣冠,隐于深山48年,至康熙壬申始归道山。素恶东林、复社驰骛声气标榜之习,与中原人士、江介遗老不相往来,因此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名气。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他的著述才由欧阳兆熊等人刊刻,晚清重臣、同乡曾国藩、郭嵩焘等人大加褒扬。王夫之著述丰富,思想构成异常驳杂,几乎涉及了传统中国思想的主要部类。王夫之的政论文章主要以读史札记为主。虽然王夫之没有像顾炎武一样直接关注民生日用,而是转向心性儒学的探讨,但他同样有着强烈的经世思想。他隐居著述是为了匡正时弊、挽救人心,即所谓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直接结果。

黄宗羲,字太冲,浙江余姚人,生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卒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年85岁。他是王阳明的同里后学。其父黄尊素是东林名士,为魏忠贤阉党所害。他少年便倜傥有奇气,常袖长锥,思复父仇。年十九,伏阙上书讼父冤。祟祯初元,魏阉伏诛,他声誉渐高,隐然为东林子弟领袖。然而他从此折节厉学,师从刘宗周,所得日益深粹。明统绝,他绝意国事,奉母乡居,从事著述。黄宗羲自少时即致力史学。他家里藏书甚多,同乡钮氏世学楼、祁氏澹生堂、范氏天一阁的书,都到处借抄借读,所以他记诵极博,各门学问都有所探索。

黄宗羲是一位过渡人物。他有清代学者的精神,却不脱明代学者的面目。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多年前,对专制政治思想作极为大胆的反抗与质疑,是难能可贵的。此外书中各篇,—如《田制》《兵制》《财计》等,虽多半对当时立论,但亦有许多警醒之说。如主张迁都南京,主张变通推广“卫所屯田”之法,使民能耕而皆有田可耕,主张废止金银货币。此类议论,虽在今日或将来,依然有相当的价值。

黄宗羲学问影响后来最大者,在他的史学。他虽不应明史馆之聘,但馆员都是他的后学,每有疑难问题,都咨询他取决。《历志》则求他审正后才算定稿。《地理志》则大半采用他所著《今水经》原文。其余史料经他鉴别的甚多。中国有完善的学术史,自《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始,为黄宗羲所著。《宋元学案》,则梨洲发动起例,仅成十七卷而卒,经他的儿子耒史(名百家)及全谢山两次补续而成。

黄宗羲著书的目的在于总结历史上的“治乱之故”,为后世立言,作为一个前朝“遗民”,黄宗羲着力整理和保存宋元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文献资料。

晚清国运日蹇,读书人不再埋头考据,开始关注现实,因此道咸以将,经世之学大盛,明末清初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经世思想重回思想界。西方的知识分子同样强调学者的现实关怀。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人品、气节和实践在今天仍值得提倡。关注国民生计、注重调查研究、艰苦却不改其志、勇于批判和质疑等等是这些思想家共有的品质,也是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价值所在。

十五、现代管理者从四大商帮的兴衰中学到哪些经验与教训

中国古代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按社会地位分为:士、农、工、商。商人们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从来没有获得过较高的社会地位,连他们想炫耀一下自己财富的要求都要加以限制,钱穆说:“汉代有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之事,此种限制,直到清代,还是时时变相出现。”但因

为从商致富最快,尤其是在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作为“士农工商”四民之一的“商”,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商人的成长及商人队伍的壮大可谓一波三折。一般认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次高潮。明清时期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帮的崛起,更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其中著名的大商帮有山西、徽州(今安徽黄山地区)、陕西、福建、广东、江右(江西)、洞庭(今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洞庭东山和西山)、宁波、龙游(浙江中部)、山东商人。明清时期初步形成的传统市场体系,主要靠作为市场主体的各个地方商帮连接市场。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先生认为,大商人资本的兴起是中国16、17世纪现代化的因素之一。对明清时代商帮兴起的社会原因,余英时先生强调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1.中国的人口从明初到19世纪中叶增加了几倍,而举人、进士的名额并未相应增加,因此考中功名的机会越来越小;2.明清商人的成功对士人是极大的诱惑,明清的捐纳制度又为商人开启了入仕之路。而用经济学来解释,就是对“机会成本”的考虑左右了人们的择业行为。

《中国古代的商帮与商人精神(三人谈)》朱荫贵、封越健、刘兰兮,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index.asp)2003年7月23日刊出。

明清时期的商帮中,以晋帮(山西商帮)、徽帮最为著名。他们是全国商界举足轻重的商人集团,积聚了大量的商人资本。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谢肇淛:《五杂俎》),指的就是徽州、山西商人。尤其是晋商,以其资金雄厚、活动范围广阔,居各帮之首。晋商绵延繁荣达500年之久,商路踪迹遍布全国和近邻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国;从晋商中产生的金融机构票号,执晚清中国金融牛耳百余年,号称“汇通天下”。晋商大族大部分起家于贫寒:渠家起家于小贩;王家起家于卖豆腐;常家则起家于背着褡裢小买小卖的“行商”。据资料记载,其他的晋商大族也基本如此。据说明代徽商的资产达到白银百万两,山西商人之富超过徽商,清代山西不但“白银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资产达到白银千万两的也不乏其人。道光年间山西商人创造出经营汇兑业的票号,汇通天下,显赫一时。但票号在晚清的晋商行业中几乎是一枝独秀。由于晚清金融倒帐风波不断、票号顽固守旧,加之辛亥革命中战乱的影响,票号在辛亥革命后不久彻底衰败。

同类推荐
  • 麦肯锡方法

    麦肯锡方法

    本书从五大方面揭示了麦肯锡工作的小窍门,作者从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开始,不仅介绍了麦肯锡解决商业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其于无声处听有声的推销方法。想知道麦肯锡的生存之道吗?想知道如何敲开麦肯锡这个顶级公司的大门吗?想知道关于麦肯锡最有价值的回忆吗?在麦肯锡方法的背后透视和规划了职场人的职业之路,本书是走向职场的必读之物。
  • 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案

    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案

    薪酬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够吸引、激励、留住人才,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建立全面、科学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结合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的现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薪酬设计的内涵、原则、内容、流程,穿插了大量的图示和表单,为薪酬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全新的思路、工具、模型、方案,突破薪酬设计的困境,设计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最终达到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双赢的目标。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国特色”与普世规律之间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间?作为“中国企业史三部曲”系列研究著作的第三部,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
  • 短线狙击手

    短线狙击手

    本书分为6章,内容包括:短线交易之前人之智、短线交易之与庄共舞、短线交易之必备利器、短线交易之买卖技巧、成交量的分析、投资操作风险警示。
  • 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

    本书针对很多中小卖家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最基础入门,介绍如何推广等。在讲解推广方式之余,又投入了大量的文笔来探讨如何掌握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是随波逐流。做到真正让读者学会营销而不是简单地介绍某一个推广工具。同时在变化中有所收获而不至于被淘汰。本书针对淘宝网,适合所有初级卖家、网络创业者以及在网络店铺运营生意中遇到瓶颈并想要有所突破的中级卖家。
热门推荐
  • 伽蓝

    伽蓝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如你默认,生死枯等,苦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浮屠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容我再等,历史转身,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如你在跟,历史转身,跟着红尘跟随我狼藉一声。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你一直守候的孤城,已是斑驳不堪。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 人类行为研究(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人类行为研究(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花了半年时间,走访,经历社会各路人群,当下男女对恋爱、婚姻到底是什么想法,男欢女色,七情六欲,为何世界是这样?
  • 我的地盘固若金汤

    我的地盘固若金汤

    丞相:“无上我主,您已统一了第一重人族板块,先皇大业早已完成...依臣愚见,此地所处天险之境,又有七重大陆要塞之称,实乃易守难攻!还望我主万万不可轻易举兵...”人皇揉着太阳穴,所见前方弹丸之地,腮帮子隐隐发力,一声号令收兵撤退.........使者:“蛮王!番邦上供四千头黑角羊被那险皇扣下大半!”蛮王怒目:“还剩多少?”使者如蚊:“三十六只小羊仔儿...”......据说,曾有一位帝君统一了七重大陆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就差这险皇盘踞的要塞迟迟不曾攻破。征战时期,途径险皇地盘还被克扣粮草辎重数次。帝君为赴春秋大业,率十万精锐前去叫阵,结果愣是被团灭。也有施技者,向险皇示好。险皇举着电话打回去:“都说了我没开拓疆土的意向,你们找别人当合作伙伴吧!”......“我再声明一遍,来者留下钱财买路,我可让你安心通过!”雁过拔毛,兽走留皮。这块难啃的骨头,硬是被那险皇雄踞了超越七千年的宏伟历史......
  • 人道大凶

    人道大凶

    满天神魔重现?数万光年外的星际前线暴动,疑似古代就存在的进化者在这一世复苏!异星大凶不断轰开次元的裂缝降临母星谁又能阻止?许今晓!天赋被难以想象的强敌打断,路到尽头,如何走下去?续路,于百万恒星中磨灭所有重头再来!痛苦让他变成小丑,是被人牵绳,还是愚弄众生?诸天强敌皆现!反人类地狱,世界众神组织,异星的大凶霸占地球,古代枭雄复苏,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初代……进化的源头如何诡异,改变一切的空间技术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这一世,角逐古今史上最强!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人们往往总是将目光定格在创业者成功的一面,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背后付出的那些难以想象的艰辛。此书介绍了世界知名创业成功者一路走来的历程,从寻找创业方向、搭建团队、成立公司、引入投资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了醒。对于创业者,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创业者,此书无疑是创业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 农家小福妻

    农家小福妻

    穿越为一个又丑又胖又黑还名声狼藉的新婚农妇,家徒四壁,婆家更是极品众多,苏明月真的是欲哭无泪。幸好夫君这个山里汉是个好的,不仅是体力好,身手好,还打的一手好猎,不缺肉吃。没事,婆家极品多,她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边调教个忠犬夫君,边虐虐极品好像也不错嘛。什么,分家后这些个极品亲戚还打上门?什么,以前退婚,嫌弃她的渣男想吃回头草?滚,都滚,来一个踹飞一个!可是本来应该是猎户,农夫的夫君竟然身份不简单怎么办?!苏明月:可以退货吗?忠犬夫君:媳妇,这都吃过了,你说还可以退货不?来,来,来,我们还是继续造包子吧。一对一宠文,发家致富,斗极品。苏明月夫妇俩一路洒狗粮,一路虐渣渣,人生无处不欢乐。
  • 异世界转生后的王权

    异世界转生后的王权

    主角莫天毅因执行任务被同伴所害后转生后的一系列故事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詹姆士·麦克斯韦、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巴甫洛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汤姆逊、克斯·普朗克。
  • 恶鬼临天

    恶鬼临天

    踏天路成仙,逆天路修魔,万念悟道聚成神,阴阳之间守无常。何谓善,善者独善其身。何谓恶,恶者横行无忌。天弃良人而忌恶,如果这便是善,那我李审就要让这天在我脚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