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12500000005

第5章 忏悔录(1)

奥古斯丁Augustinus(北非354年-430年)

《忏悔录》既是西方忏悔文学的源头,更是基督教理论的奠基之作。它为上帝的存在找到了恰当的理由,使其存在成为可能。正因如此,它被基督教徒视为神圣之书,对其顶礼膜拜。我们在感叹其飞扬文采之外,不禁为其灵魂的真诚而感佩,为其信仰的经历所激励。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起成

基督教的感召是面向每个人的,它向每个人都宣示希望。每个人都有希望,而不管政治上怎么无能为力、物质上怎么苦难重重,也不管品行怎么不良、性格怎么软弱。生活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的终点,可以期待此世生活的苦难和不公会受到补偿。最重要的是,有一位天父,他能够将仁慈和拯救一视同仁地施派给有罪的人和虔诚的人。奥古斯丁,就是基督教教会哲学的集大成者,一个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他脱颖而出,把基督教和新柏拉图主义综合起来,是沟通古代时期和紧随其后的基督教时代的最早一批神学家之一。

被称为“圣人”的奥古斯丁是天主教会的“真理的台柱”和中世纪无可争辩的权威。一个经院哲学家抱怨说,他之所以被责难为异教徒是因为他没有把奥古斯丁的著作与《圣经》等量齐观。奥古斯丁曾说:“如果我甚至怀疑一切,那就是说在怀疑着的我存在着。”从中我们看到了笛卡儿那句传世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渊源。笛卡儿力图通过“自然的曙光”确立人的理性的万能,但奥古斯丁却想通过神秘的直觉达到“同上帝的幸福结合”,这一思想就曾影响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学派。

奥古斯丁的百科全书对中世纪的思想家有特殊的价值,他们可以从他的书中系统地汲取各种材料。奥古斯丁在理论上论证并在实践上热心地维护天主教。他用哲学解释基督教教义,使哲学与宗教结合,用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灵魂不死等理论解释《圣经》,并且有所发挥和创造,为基督教奠定了理论根据,使其具有了存在的意义。他所创立的基督教哲学,成为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院哲学所依据的权威之一。这位非洲的主教对一切异端进行压制,顽强地建立了天主教会的大厦。而其《忏悔录》,无论是从它自身总的创作而言,或是从整个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来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本书又被列入文学经典行列,成为忏悔文学的源头,后来著名的卢梭《忏悔录》和托尔斯泰《忏悔录》,皆发源于此。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奥氏本来着重后一意义,即叙述一生所蒙受天主的恩泽,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后人一般都注重了第一义,因此我国过去都称此书为“忏悔录”,在欧洲“忏悔录”则已成为自传的另一名称。

本书共13卷,根据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33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对于《忏悔录》的成书年代,据学者考证,应在400年左右,在奥氏升任主教之后,即395年或396年至401年之间)。

第一部分:卷一、卷二叙述他的幼年及童年,忆及童年时代他所喜爱的一些恶作剧的游戏,所喜爱的下流读物,和对师长及父母常常表现出的反抗态度。这一切,据作者自述,都使他看出人性上的败坏。卷三写作者在迦太基的学生时代。这期间他开始对西色柔的文学作品发生兴趣,常进出于戏院和娱乐场所,同时也开始接触摩尼教派的人。在往后十年间,摩尼教成为他的宗教信仰,把他和大公教会的信仰隔离了。卷四写作者已经完成学业,初次在本乡塔迦斯特城担任教书职务。这时他有了一个情妇,二人同居,并生养一个儿子,这个关系一直继续到他悔改归主之前才结束。同时他的一位最亲密的朋友去世,他体验了从来未曾体验过的悲痛。从上面这两件事他感悟到人爱慕相对的善,如情爱或友谊等,往往超过爱慕那绝对的善——上帝永恒的爱。

卷五的下半部写他往罗马去的经过:他如何瞒着母亲上船,使母亲站在沙滩上望着大海悲泣;到罗马后他又如何害了重病,几乎带着一身罪债死去。卷六、卷七写作者在罗马及米兰两地的情形。这时候他的母亲莫尼加已跟踪到米兰,和他住在一起。他在米兰仍旧以教授修辞学为业,也开始研究新柏拉图主义的学说,对这一学派的思想方法颇有心得。不久他认识了米兰主教安布罗西乌斯,非常钦佩他的品德及学问,所以常去听他讲道。这是他接近大公教会的第一步。至于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习惯和从前并没有什么差别,慈母的眼泪、规劝和祷告虽常常击打着他的良心,然而俗世逸乐及一切诱惑却仍然牢牢地支配着他的生活,他内心的苦闷彷徨似乎一天比一天严重。卷八是《忏悔录》全书最重要的一卷,因为这里记载着作者悔改归主的经过。在极度放荡淫逸之后,奥古斯丁终于又回到上帝的怀抱,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一转变是在花园里发生的,被称为“花园里的一天”。卷九作者用一大部分篇幅写他母亲的生平。后世之所以能够认识莫尼加,知道她是历史上最伟大母亲之一,全是靠奥古斯丁在这一卷中那深刻动人的描写。事实上奥古斯丁的自传到第九卷莫尼加死后已经结束。

第二部分:第十至十三这四卷中,奥古斯丁不再写个人的事迹,却用全部篇幅讨论哲学和神学问题。卷十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一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并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有人因此批评奥古斯丁行文突然转换方向,从全书结构上说,未免不够严密。其实奥古斯丁从开始就无意把《忏悔录》当做一部个人自传,他的目的是在追寻自己思想上、信仰上每一次改变的痕迹。到了他悔改归主,加入大公教会,他知道他的信仰已坚如磐石,也就是已经到达了他所追求的终点。从此以后,从第十卷开始,他愿意把他的信仰编织为一个神学系统,贡献给当代及后世教会。

在《忏悔录》中,奥氏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忏悔录》因此被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在中古时代,由于欧洲印刷术尚未发明,所以本书传抄极多,至1926年法国拉布利奥勒教授再次根据维也纳本,参考了18种7世纪至11世纪的古抄本和四种印本校订,出版了合校本,将其收入至《法兰西大学丛书》中,成为最完美的本子。

《忏悔录》:神学与哲学的混血儿

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末期神学的最高权威,他通过丰富的著述,全面地阐述了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并从多个方面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了论证,从而建立了一个被后人称之为奥古斯丁主义的神学理论体系。如果说《上帝之都》标志着他的神学唯心主义大厦的建成,那么,这座大厦的蓝图和奠基石便是《忏悔录》了。读完《忏悔录》,人们不禁会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即作者具有鲜明的个性。奥古斯丁把理智的沉思与情感的翻涌、个人的忏悔与对上帝的歌颂、华美的文笔与神秘的哲理熔于一炉,这在哲学典籍中实属罕见。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既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又有独特的见解和风格,它无疑应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奥古斯丁在这本书中完成了古罗马时期早已开始的哲学与神学的合流,创立了基督教哲学。他运用新柏拉图主义来论证基督教,把唯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渗透到“三位一体”、“上帝创世”、“人类原罪救赎”等基本信条中去,构成了一个神学与哲学合二为一的思想体系。他把理性思辨纳入基督教的轨道,通过被造物来认识造物主,坚持理性要服从信仰并为信仰服务。这样,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就为后来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提供了基本原则。

其次,奥古斯丁在这本书中摒弃了把物质看成是本原的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精神的至上性,把精神与物质的对立推到极点,从而断然认定物质在本质上是虚无,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并始终受上帝的支配,精神决定物质,精神高于物质等等,这些哲学思想是人类理论思维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古斯丁哲学既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点,又是中世纪哲学的先声。

最后,作为一个哲学家,奥古斯丁在理论思维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的地方。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勤于思考,提出了一些既新颖又独创的很有学术价值的见解。但是,这些见解,却没有得到正确的发挥。神学教条窒息了奥古斯丁的积极的理性思维,我们从《忏悔录》一书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一思维教训。

由于奥古斯丁哲学兼有基督教神学和较深刻的哲学思辨两个方面,当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兴起时,一些有革新精神的哲学家仍受其影响。奥古斯丁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上帝,但中心问题和落脚点是人类的救赎之道,即如何摆脱现实的苦难,求得真正的幸福。只要现实世界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幸,只要人们还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那就肯定会有信仰主义的市场。奥古斯丁思辨过的一些老问题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提出来。现在西方哲学中许多宗教哲学流派的存在和发展就是明显的例证。

奥古斯丁主义和《忏悔录》一书在西方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这首先是由于基督教在中世纪占有“万流归宗”的特殊地位。从公元5世纪起,以奥古斯丁主义为代表的神学统治了欧洲思想界,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用亚里士多德学说来改造经院哲学,奥古斯丁主义的影响才退居到第二位。即便如此,奥古斯丁仍未失去其权威地位,就连托马斯本人也时常在自己的著作中把他的论断作为权威意见来引证。在15、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奥古斯丁主义又有复兴之势。直到现在,奥古斯丁仍被基督教会尊崇为自己的权威。(应大白)

理解,是为了更虔诚的信仰

《忏悔录》约写成于公元397年至401年间,即奥古斯丁就任主教之后不久。此书并不是他的自传,而是他一生中后期的哲学思想录。其中有丰富的思想,但并不是系统逻辑地构成一个体系,并且又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宗教思想和宗教经验结合在一起。因此,后代读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它、评价它。就内容说,《忏悔录》前半部是对生平重大事件的回顾,后半部是一些重要的思想片断,反映了奥古斯丁自称他一生所追求的“认识上帝、认识自我”,实际是在基督教形式下探求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忏悔录》这部书反映了1500年前,奥古斯丁在他的时代思想背景下提出了哪些问题,他是怎样进行思想探索的: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武汉大学是诗歌的王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革的春风,有百年学积淀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武大校园诗人向缪斯之神献出了心中最艳丽的玫瑰。在王家新、高伐林等第一代校园诗人冲向全国诗坛之后,以马竹及南方诗派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又红遍校园,嗣后,以浪淘石文学社与珞珈诗派成员为主的文学青年,则构成了武大的第三代实力强劲的校园诗人群体。樱花诗赛自发起举办之日起就一进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武汉以及整个湖北文学界和高校文学精英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武汉大学将其列为人文武大建设的内容,给予了调度的重视与扶持。
  • 201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201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吉隆坡云顶赌城联想》、《父与子》、《在猎户星座下》、《许多的骨头》、《在什么的边缘》、《饮酒》、《植物的哀歌》、《狗的悲剧》等。
  • 远去的人

    远去的人

    本稿为纪实作品,通过记录父亲老年痴呆症之后的两年时光,从一个老人最初的失忆,一日日走向完全失智,从一个健全的老人,直至成为一个不认识任何亲人,不记得任何往事的“痴呆者”,讲述了老龄化社会中的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一代人的命运与价值观走向。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前世人为刀俎她为鱼肉,今生重生到12岁,眼带异能,认珠宝,过目不忘,灵兽随身,她强。身为商业帝国掌权人的他,天底下只有他不想做的事,却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她长大,在她的复仇事业中给予最强有力的支撑,化开她的心结,温暖她的寂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地是我的你也是

    地是我的你也是

    被雷劈一下,就穿越了?!纪瑾萱表示:不慌,,看她如何培养奶狗老公,手撕隔壁老王,翻身农奴把歌唱!
  •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形意浪子

    形意浪子

    他是一个豪门公子,他是一个形意高手,他来到了中都,他会掀起怎样的风云?美女嘛,我爱,但是我不会乞求爱;打架嘛,单挑没劲,群殴吧;吹牛嘛,我有无耻的室友,比你脸皮更厚!他叫楚云天,他是坏蛋的克星!流氓碰见无赖,精神上被打败!混混碰上楚云天,肉体和精神上被摧残!且看他如何在都市之中如何游龙戏凤!推荐好友力作《极品屌丝的妖孽人生》,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 原来我也是个神

    原来我也是个神

    一位身手不凡,才貌双绝的队长,在去营救弟弟时,结果,被自己身边的人背后偷袭,在女主在濒死之际,女主发现救她的人居然是自己那边的教授,但为了偿还他,便答应教授所赋予的任务,在完成教授赋予的任务中逐渐发现发现原来自己并非只是一个人类,而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神明。
  • 旋风少女百草的真命天子

    旋风少女百草的真命天子

    百草诺白因小三分离,百草去韩国,爱上了少年宗师,两人经过众多磨难总在一起。
  • 穿越之我是主人也是主母

    穿越之我是主人也是主母

    看过很多穿越小说,没想到我也会穿越,既来之则安之,我想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我想要的自由,在遇到你之后,终于成真!
  • 主角是我小弟

    主角是我小弟

    一天,漆黑的夜晚叮…叮…叮哎,终于写好了突然一道闪电劈了下来后来才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自己的小说里面看我是怎样忽悠……主角: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作者:主角太强了,那就勉强认他做个小弟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