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8200000035

第35章 禅家的哲理(3)

这文的主要点在说明理和事的关系,即参的事和同的理互相契合为一。现在我们先看他的原文: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灵源明皎洁,支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眼色耳音声,鼻香舌碱醋;然于一一法,依根叶分布。本来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万物自有功,当言用与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自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我们看,这文虽只是寥寥两百多字,但其含义委实不容易懂。现在为洞彻它全篇内容起见,让我们先分句去解释,然后再综合其大意作一概括,这样即可得到深切的认识。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竺土即天竺的国土,大仙就是佛陀。所谓“大仙心”,即佛陀的大彻大悟的心,亦即佛心。禅宗以心传心,从印度传至中国,密相付与传授,绵延不断,成为禅家一个悠远的系统。人类中有天资聪颖的,有本性愚钝的,为说法的方便起见,有顿门渐门的不同,于是人中国后,乃有“南顿北渐”的分别。南派主顿悟,一超直入,北派主渐修,由教理入,这是人道的二大法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承认宇宙真理是普遍的,“南顿北渐”,只不过是法门的不同,教理上却是根本一致的。这四句是一个引子。

灵源明皎洁,支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这四句是全篇的主眼,提示事和理的关系,隐隐地指示人们,事理只是契合统一的,人们不应单执着事相界,也不宜单求契合于理体界。“灵源”就是心灵的源泉,也即是佛心。这心灵源泉是明明白白的皎洁澄明、清净平静的。没有生死、善恶、苦乐、贤愚的差别妄情,没有因这妄情而生取此排彼的执着意念,故说“灵源皎洁”。“支派”是对“灵源”说的。

“灵源”虽是平等的,支派却有彼此之别。从“灵源”发出的各种不同的“支派”,遂暗注于复杂事相里面,成为差别界的万法。这即是说“灵源”是理体,“支派”是事相。也可说“灵源”是同,“支派”是参。他以为人们单单在事相上,或单单在支派方面执着固为迷惘,但专想契合理体,怀抱灵源,也并非有所彻悟。原来事相界吸收着理体的成分,理体界复借着事相而表现。事中有理,理中有事;事理两者契合而统一,上面已经说明真空和幻有二义,真空是理,幻有是事;真空是灵源,幻有是支派,但宇宙实相乃是空有一如的中道,禅宗贵在事理契合,便是这中道。参同契便是这空有一如的中道。这可以说是禅宗的主旨,也可以说是禅宗的真理观。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所谓门门,便是我们各人摄取外界的事象的入口,浅显地说,就是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这六门。这六门亦称六根。由这六门而受取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这六境便是和灵源发生关系的总枢纽。由于六门所受的一切境,便构成一切客观主观,而有天地间的森罗万象,那天地间的森罗万象,结果不出两途,便是回互不回互。回互便是相关联的意思。回互的结果,则一尘可以摄法界。法界尽散为一尘。譬如研究一滴的水的性质,就可以断定这一滴的水和全海的水有关系。又譬如,桌上飞来一块纸片,这纸片何由构成?是构成于植物;植物何由生长?是生长于地球;地球何由成立?是成立于瓦斯体。但这纸片何由而飞来?是由于风吹;风吹何由而发生?由于空气流动;空气何以流动?是由于空气所受的冷热不均。又风吹的结果,致拔木发屋;拔木发屋的结果,致伤人畜;因是影响到都市村落,森林道路。可见桌上飞来一块纸片,就有了这么多的关系牵涉。这就是回互的意义。不回互的结果,则万法各住本位,法法不相到,法法不相知。各个现象彼此在一种孤立的状态中。譬如耳司闻,目司见,手司动作,脚司行走。耳不能代目,目不能助耳。手忙时脚不能分手之劳,脚乱时手不能分脚之力。各住本位,各司所职,彼此不生联系,彼此不相牵涉。这便是不回互的意义。禅家的思想就以为世界真相不外是回互与不回互的两种状态。回互便成一本,不回互便生万殊;回互便是理,不回互便是事;回互便是暗,不回互便是明。归结地说,回互便是同,不回互便是参。但回互的结果又产生其他的回互,绵延辗转,无有止极,正如上面所举桌上纸片的例子,这就叫做“回而更相涉”。如果不回互,那么宇宙万象仍然各住本位,所谓“不尔依位住”。以上是说明万法的关系。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在上面已经说过世间万法只是两种状态,便是回互不回互,这里他就拿色与声来举例。因为色与声比其他更来得显著些。这即是说色与声在六境中为胜义,可以代表其余的现象。色境有质与象的不同,声境有乐与苦的殊异。色境中在质的方面说,有金、石、木各样的不同,在象的方面说,有三角、四方、圆的不同;而声境中也有各种快乐的音和各种悲苦的音之差别。单从色声两境去看,就可知其中千差万别。更推而至于六境,那千差万别,更是有加无已。但他以为这种种千差万别,都不过表现在明的一方面,若暗的一方面,便仍然是回互的状态,仍然是紧相联系着,所以说“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就是说在暗的方面是‘‘回互”的,若在明的方面,则有清浊、苦乐、善恶等的不同,即是不回互的。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眼色耳音声,鼻香舌碱醋;然于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这里仍是照上面的四句之意,先说明万殊,再归到一本。即万法虽各住本位,有其不可变化之性;但万法都不外是理体界的显现,依着本根而分布为枝叶。所谓四大,即地、水、火、风;他以为地、水、火、风各有其性,其性之永不变化而复归于原本,一如孺子之不离其母。譬如火的热性,风的动荡性,水的湿性,地的坚固性,都是不变的;纵然形式上有改变,但本性是不变的。除四大外,又如六根中的眼、耳、鼻、舌等,其所产生的六境,也是这样。眼管色、耳管声、鼻管香、舌管馘醋——莫不各有其性而永无变易。所以从四大和六根看,它们都各有殊异,保持着“不回互”的状态。但这种“不回互”的状态,却都是从“回互’’的状态发生出来的,正如枝叶从根蒂分布出来的一样。所谓万殊发自一本,便是这个意思。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

这两句是对上边所说种种略作结语,谓万法的根、叶、本、末,都须归合为一。同便是本,参便是末,穷本末的究竟,都不能不归到一个总根源,这总根源即为佛心。四大六根都只是佛心的显现。一切万法都是佛心的显现,因此用不着拿文字去翻译,用不着拿言语去说明,莺便用它嘤嘤的莺声,燕便用它煦煦的燕语,少女便用她的婉转清脆的娇啼,老妪便用她的气逆哽咽的败嗄,日本人使用他的阿伊乌爱啊,英国人便用他的ABC—DE,这就是所谓人籁天籁地籁。又不仅言语文字,无论是一动一静、一饮一啄、一闻一见、一思一虑,都莫不如此,结果都归结到佛心。因此,回互之中有不回互,不回互之中有回互。万殊所以一本,一本所以万殊。参之所以同,同之所以参,更看不出什么参同,这便是参同契。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

因为回互中有不回互,不回互中有回互,故明中有暗,暗中有明。人们不应在暗中才看出暗,在明中才看出明。当知明生自暗,暗发出明,明暗根本是统一的。明就是历然不爽的不回互,暗就是圆融无碍的回互。

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万物自有功,当言用与处。

明与暗相对着,如脚的步行一般。在不回互方面看,则前步和后步不同;但在回互方面看,则前步为后步的先导,后步为前步的连续。明与暗的关系正是这样。万法固然只是回互和不回互的两种状态,人们也宜知道万物有其各别的功能。水有水的功能,火有火的功能,山有山的功能,泽有泽的功能。功能的表现随物的作用和位置而有不同。水足以灭火,火足以化水。山居泽上,泽绕山旁。一切万物的功能都由各别的作用和相互的位置而生差别。人们都应知道:这作用和位置一有错误,则宇宙间一切事象,都不成体系也无所谓宇宙的真理了。反之,若用与处正常无误,则宇宙真理遂活泼泼地显现出来。

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

在此处是说事与理应相切合无间。事存于理中,如函盖之相切合;理应于事相,如箭锋之相针对。关于“箭锋拄”的解释,说见《列子》。《列子》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谓古时有两个绝妙射手,一为纪昌,一为飞卫,彼此都自以为天下无敌。有一天这两人恰好在田野中相遇,于是双方各展所长,冀消灭对方,乃放射,结果,双方箭锋恰恰相针对而落于地。这些都是说明理与事应相切合,不可自立规矩。

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自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文将结束时,他告人要随时随地彻悟佛心,否则即不能到达涅架的妙境。意思是说,如不就目所见的一些事相,体会入佛之道,彻悟大仙之心,则如何能人佛国,超生西土?纵欲修行成佛,亦恐运足无路。所以他结末告诉人们要努力精进,勿自陷人迷惘之中。

我们总看全文,知道石头希迁的思想,在说明理事相即,参同相契,与乎一切事象的联系性,而归本于佛心。在全文中,“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是极紧要处。禅宗所重,是本地风光,绝对排斥有意造作,和庄子“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有相发明之处。禅宗认宇宙间一切事象都有它的本来面目,不能用言语文字解说出来,如果用言语文字解说出来,便要知道言语文字也就不过是一种言语文字,正如庄子所谓“言者有言”,却并不是不用言语文字解说的那种本地风光,正如庄子所谓“言者非吹”。禅家所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意即如此。这便是“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的意思。所以这两句是极其重要的。石头希迁的思想,到了李翱手里,遂发展成为《复性书》。宋、明思想家不待说,当然更受到石头希迁的影响。

三、《五位颂》与《四料简》

在禅家思想产物中,除《参同契》而外,还有《五位颂》和《四料简》两文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两文都和《参同契》的立场一样,同是说明理与事的关系的。假如我们明了了《参同契》之后,更将《五位颂》和《四料筒》加以一番认识,便对于禅家的哲理不难彻底了解了。现在先将《五位颂》说明。

第一、《五位颂》

《五位颂》的作者究竟是谁,到现在还没有定论。不过一般人都相信是洞山良价作的。《五位颂》在文字上说是很简单的,可是在意义上说,却是异常奥妙。所谓“五位”,便是:

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

每一位说明一派真理,也可说每一位说明一派立场,如果仔细研究一番,也颇有趣味。洞山良价拿“正”、“偏”、“兼”三点阐明宇宙的真理。

“正”就理体说,“偏”就事相说,“兼”则包括各方面而言。他以为一切学说,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位之中。现在依次说明。

正中偏

在未解释正中偏之前,我们须先对“中”字检讨一下。他这里所说的“中”,并非照普通所诠释的当中、里面的意思,乃含着正即中、偏即中、中即正、中即偏的见解,即“无一物处无尽藏”之意。贯通五位,就靠这“中”字,正是贯通空有的“中道”。“中”字说明了,再说明五位,才有着落。

正中偏是说平等即差别,理体即相事。正虽是空无一物,但千差万别的事相,无不尽藏于此。这即是说平等的、理体的正,就内含着差别的、事相的偏。简捷地说,正即是偏,或理体界即是事相界。这是从理体看事相的。苏东坡有首诗说:“素纨不画意高哉!倘着丹青堕二来;无一物处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所谓“无一物处无尽藏”,便是“正中偏”的意思。在“无一物处”的素纨中,正可显现出“有花有月有楼台”的“无尽藏”。所以这一位的颂语,这样写着:“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妍。”三更初夜月明之前,乃正位的暗走向偏位的明的时候,于是无物之中渐渐地呈现万物。所谓“隐隐犹怀旧日妍”,即谓在这时乃悟到万法原来平等一如的。总之,在这位中所讲的差别,是平等中的差别,与次位恰恰相反。

同类推荐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开创了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本书就介绍了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精妙的智慧和妙语箴言。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经典)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经典)

    本书的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诸子的声音

    诸子的声音

    本书通俗地叙述了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分析了个中优劣,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入门级读物。从春秋到战国,从老子到韩非子,这本书跨越了数百年的历史时期,呈现了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多位思想家的学说及其流变,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样貌,同时展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交流、学术论辩、理念争锋、门派兴衰。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热门推荐
  • 绝世邪神

    绝世邪神

    生死间的行走,善恶中的杀戮,血与骨的王座,只有强者,才能登顶!地球上的方恒穿越到了一个血脉稀薄的少年身上,得逆天血脉,悟武学真谛,战大陆强者,在大陆上翻云覆雨,只手遮天!“战斗吧,只有战斗,才能变的更强!”
  • exo之十二个美男子

    exo之十二个美男子

    “我喜欢你……”某男深情的对白凝玉说。“我第一次见到你,就觉得你是一个特别的女生……”……被众多男神表白的感觉是不是超棒!来看看吧!
  • 医妃脾气有点大

    医妃脾气有点大

    采个药的功夫,直接掉进不知名的空间,一不小心将一个人砸的一命呜呼,也一不小心,救了一个人,只不过被救的似乎脾气有点大,不报恩也就算了,还想咔嚓了她……我去,有没有点知恩图报的道德底线……
  • 心与梦的语言

    心与梦的语言

    她是高璃儿,一个既聪明又没有情感女孩。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件事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在她和她妈妈敞开心扉的那天,她做了一个梦········(这本不是恋爱文,无恋爱)
  • 甜宝一加一,爹地请接招

    甜宝一加一,爹地请接招

    宴会上。九年后再遇仇人,让她回忆起那种种恶心想吐的画面。他:“相信我,我会让你过得生死不得。”她:“欧炎,你想怎么玩我都奉陪。”他邪恶靠近:“那么,你想怎么玩?”她怒:“你废什么话,有本事各种来。”某天,酒店床底钻出个孩子,“爹地,你为什么压着我妈咪?”她惊慌失措:“尹点点,你怎么会在这儿?”他暴跳如雷:“尹安意,这个小不点是你的谁?”从此,她和他纠缠不休……
  • 草木劫

    草木劫

    一只死也不肯投胎转世、好色贪财的小鬼差怀揣幽冥大帝家小少主的画像去人间色诱孤魂野鬼于是,某个会撒娇卖萌的小腹黑,纯良一笑,趁机吃掉了天然呆黄泉路,忘川旁,一株生了数万年的曼珠沙华,花与叶两不相见命中有草木之劫的天庭仙君,在忘川迷雾中受了一场指路恩……
  • 每天都有厉害设定的我被世界吊打

    每天都有厉害设定的我被世界吊打

    李长天是一个讲究五讲四美的天朝好青年。在一次网络游戏的对战中,因为队友的操作不当导致团队失败,瞬间化身为祖安温彻斯特,也就是老喷子的李长天将手残队友喷到泪奔,结果惹到了未知存在,所以被未知存在当场安排了的李长天获得了最强设定系统,然而,李长天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 我恨星期一

    我恨星期一

    简介:一家绩效至上的杂志社,来了一位天真烂漫的职场新鲜人,遇到一群亦敌亦友的公司同事,所发生的一连串荒谬怪诞、爆笑逗趣、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宛如电影般天马行空的情节,欢笑之余却又令人感到真实得不寒而栗。
  • 你以月光而邻

    你以月光而邻

    “请问你对于你们辜神要找媳妇有什么感想?”“找我啊。”辜神是谁?游戏竞技的大神,参加过两届世界电竞大赛,两次夺得大赛冠军。沈凉之的男神,男神玩什么游戏,听什么歌,去哪里比赛,她都跟着。最近听说男神的ZA战队将参加明年世界电竞大赛的游戏《风暴狙击》。行,她也玩。听舍友说男神也玩王者荣耀?ok,第一天玩遇到的辅助,叫‘辜冶’?一看就是粉丝,辜神玩的是打野,怎么可能是辅助。但这个辅助老是越塔强杀是什么鬼?过了几天,辅助突然发来了消息,“你会玩《风暴狙击》?要不要加我们战队打比赛?”“什么战队?赚钱的比赛?”“ZA战队,赚钱的话你来打职业我付你工资。”“???” (不是一篇纯电竞文)
  • 禁灵空间

    禁灵空间

    一个充满诡异神秘的异度空间,一场横跨时间长河的巨大阴谋。在这里灵气不再是你的依仗,你能依靠的只有你求生的欲望。这是一场未知存在间的博弈,在这里生死将不由你掌控。旧主三庭的消亡,新主七幻的交替。我们到底是什么,为何出现在这里?你们又是什么?为何让我们出现在这里?破碎未知的谜团,荆棘遍布的道路。新人,欢迎来到……禁灵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