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8200000044

第44章 体用一源论(1)

今天讲第九讲,以清代哲学家王船山为主题。清代哲学是和宋、明哲学完全不同的。关于清代哲学的社会背景,须得有个说明。不过我还有一讲是讲清代哲学的,那么,关于这点率性留在下一次来讲,现在单讲船山哲学。船山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我看比朱晦庵、王阳明还要高,也比颜习斋、戴东原诸人来得重要。就清代哲学说,我认为船山是第一个人,只可惜很少有人研究他,或者进~步理解他。他的哲学是完全站在“体用一源”的立场上。我们现在分作五段来讲明。

一、船山思想的体系

船山在《张子正蒙注·太和》篇里面说道:

太和,本然之体未有知也,未有能也,易简而已。而其所涵之性,有健有顺,故知于此起,法于此效,而大用行矣。

“体”是指的大自然的本体而言,在这本体的大自然当中,一切事物之所以能够产生的原因,完全是由于“用”的关系。“用”,离开了“体”,就无从发生;“体”,若是投有“用”,也就不能显其存在。体和用实际是一件东西,我们不应把它分开,也无法把它分开。船山说:乾坤有体则必生用,用而还成其体。(《正蒙注》)用是从体发生的,有了体,一定是要发生出用来,用不仅是从体发生,用来显现出体的存在,就算了事,还要从用的关系里面,产生出一个新的体来。大自然的本体是体,显现出大自然存在的关系是用,因有这显现大自然存在的用,于是在大自然当中产生了万有不齐的各种新的事物,这许多新的事物的本身又是新“体”。这些新“体”,是从显现大自然存在的“用”而成的。同时在各种事物的新“体”当中,又有一种新的“用”的关系存在。如此推演不已,因而产生万物,这就是大自然之所以为大自然了。所以船山说:“中涵者,其体;是生者,其用也。”船山关于太和两字的解释,曾有这样的一段话,他说: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阴阳异撰,而其铟经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矣。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日太和。(《正蒙注》)

他对“太和”两字的解释,正是说明“体”和“用”的关系。“未有形器之先”,是指的那个“浑沦无问”的大自然而言,就是所谓“太极”。

当然,在这个“浑沦无间”的大自然当中,哪里会有不和之可言。既然有了大自然的本体,于是因体生用,因用而产生万事万物的新体,这就是所谓“既有形器之后”了。这些万事万物的形器,各有其体,各有其用,“合同而不相悖害”,所以“其和不失”,这就叫做太和,这就叫做“天地人物之通理”。所以船山说:

神,行气而无不可成之化,凡方皆方,无一隅之方。易,六位错综,因时成象,凡体皆体,无一定之体。(《正蒙注》)体者,所以用;用者,即用其体。(《正蒙注》)我们从这两段话里面,可以知道体之为体,是由于“六位错综,因时成象”的关系,所以“无一定之体”可言。不过体虽无定,然而我们可以认识因体而发生的用,更可以从用的关系上来确定体的关系。船山认为如果废用,则体亦无实。所以他说:“佛、老之初,皆立体而废用,用既废,则体亦无实;故其既也,体不立而一因乎用。庄生所谓寓诸庸,释氏所谓行起解灭是也。君子不废用以立体,则致曲有诚,诚立,而用自行。逮其用也,左右逢源,而皆其真体。”(《思问录》)因此我们知道“由体生用,废用无体”。譬如说,有了目就可以见色,有了耳就可以听音,有了舌就可以尝昧,有了肢体就可以辨物。目、耳、舌和肢体,都是指体而言,见、听、尝、辨,都是指用而言,没有见、听、尝、辨的用,怎能显现得出目、耳、舌和肢体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从见、听、尝、辨的用的关系上面,认识了目、耳、舌和肢体的体的关系。这就是说:“体者,所以用;用者,即用其体。”船山说:

天无体.,用即其体,范围者大心以广运之,则天之用显,而天体可知矣。(《正蒙注》)

我们不但要知道“体者所以用”,我们不但要知道“用者即用其体”,我们尤其应当更进一步地了解,所谓用,就是体的本身,因为用之显,然后体之存可知。无体,用固无从发生;无用,体亦不能存在。用和体不但不能分开,实际上就是同一的东西,船山称之为“体用一源”。他说:

因理而体其所以然,知以天也;事物至而以所闻所见者证之,知以人也。通学识之知于德性之所喻,而体用一源,则其明自诚而明也。(《正蒙注》)

“体用一源”这四个字,是船山思想全部的中心。他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聚散屈伸推演生长的关系,都是“体”和“用”在那里发生作用。

所以他说:“人者,动物得天之最秀者也。其体愈灵,其用愈广。”人之所以能够超出动物之上,日求改善自身的生活,并且进而做出许多征服自然的事业出来,其原因是由于人类得天最秀的关系,所谓得天最秀者,就是体灵,惟其“体灵”,所以“用广”,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船山虽然认清了体用是一源的,然而他对体和用却有一种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变者,用也;不变者,体也。”变和不变,是“用”和“体”所以不同的地方,也正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推演生长的关键。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山思想的体系。

二、船山的有和动

船山从体用一源的中心思想推演出他的全部哲学。他从体的观点上面,看重了一个“有”字;他从“用”的观点上面,看重了一个“动”字。“有”和“动”这两个字:在船山的全部思想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船山因为反对释氏的无,所以提出一个“有”字;船山因为反对老氏的静,所以提出一个“动”字。“有”和“动”这两个字,虽然是针对着释、老两氏的思想而发,然而却成为船山全部思想的两根柱石。

船山之所谓体,是指的实体而言。他从体的观点上,看重了有,所谓有,当然是指的实事实物而言。张载在《正蒙》上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太虚,是指的一无所有的空间而言。

气,不是一个空虚的名词,而是指的实物的气体而言。所谓太虚,就表面看来,似乎是空无一物,似乎可以算得是无了,然而究其实际,所谓太虚者,事实上是充满了无量数的实物,这种实物,我们称它做气体。不过气体这种东西,在表面上似乎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惟其在表面上似乎是不见不闻不知的缘故,所以我们就要误认太虚为无。其实这种看法,仅仅是一种错觉罢了,哪里能够算得是正确的观念。太虚且不能称之为无,宇宙间更有何处,’能容得一个“无”字存在。所以船山说:

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皆气也。(《正蒙注》)人之所见为太虚者,气也,非虚也。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正蒙注》)

充满宇宙间的尽是实物,没有所谓无的关系存在的余地,所谓无,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误认,一种错觉罢了。所谓“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矣”。(张子《正蒙》)但是人们为什么要认为有一种“无”的观念存在呢?船山对此曾作一种反复的说明。他说:

聚而明得施人,遂谓之有;散而明不可施人,遂谓之无。不知聚者暂聚,客也,非必为常存之主;散者返于虚也,非无固有之实。人以见不见而言之,是以滞尔。(《正蒙注》)

无形,则人不得而见之,幽也。无形,非无形也;人之目力穷于微,遂见为无也。心量穷于大,耳目之力穷于小。(《正蒙注》)圣人……知幽明之故,而不言有无也。言有无者,绚目而已。(《正蒙注》)

可见谓之有,不可见遂谓之无。(《正蒙注》)

聚则见有,散则疑无。(《正蒙注》)

船山认为:一般人之所谓有,是由于聚的关系,见的关系,明的关系,因而称之为有。一般人之所谓无,是由于散的关系,不见的关系,幽的关系,因而称之为无。要知道聚非常存,有聚则必有散;散非消灭,散而复成为聚。视聚散为有无,仅不过是宥于耳目所能见及的狭小的范围而已。以耳目所能见及之狭小的范围,来衡定一切事物之有无,所得安能正确?须知耳目受着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把我们所能见及的空间以内的事物,视之为有,而把存在于我们所能见及的空间以外的一切事物,视之为无;我们也不能把我们生存着的一段时间,视之为有,而把我们未生存以前的一段更长的时间,反视之为无。若以耳目所不见及者谓之无,则其所谓无者,实为一种错觉而已。这就是说明“言有无者,绚目而已”的关系。无既然是一种错觉,为什么大家还要去信任它传说它呢?船山认为以不知为无,正可以给人以一种躲闪的余地,这就是无之所以能存在的关系,也就是大家之所以相信的缘故。船山认为用无来做护符的,远则有释氏的思想,近则有姚江的学说。他说:

释氏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置之不见不闻,而即谓之无。天地本无起灭,而以私意起灭之,愚矣哉!(《正蒙注》)以虚空为无尽藏,故尘芥六合;以见闻觉知所不能及为无有,故梦幻人世。(《正蒙注》)

释氏之邪妄者,据见闻之所穷,而遂谓无也。(《正蒙注》)释氏以真空为如来藏,谓太虚之中,本无一物,而气从幻起,以成诸恶,为障碍真如之根本,故斥七识乾健之性,六识坤顺之性,为流转染污之害源。(《正蒙注》)

释氏缘见闻之所不及,而遂谓之无。故以真空为圆成实性,乃于物理之必感者,无理以处之,而欲灭之。灭之而终不可灭,又为化身无碍之遁辞。乃至云淫坊酒肆,皆菩提道场,其穷见矣。(《正蒙注》)又说:

寻求而不得,则将应之日无,姚江之徒以之。天下之寻求而不得者众矣,宜其乐从之也。(《思问录》)

释氏和姚江之徒之所以发生“无”的观念,是由于“寻求而不得”,是“据见闻之所穷”,是“以见闻觉知所不能及”者,称之为无。实际上他们之所谓无,仅不过是把实事实物,“置之不见不闻”的地位而已。实事实物决不因他们的不见不闻,而即失其存在的地位,宜乎他们是以有作无,视真为幻。所以他们认为实物的气,是从幻而起,以致造成了无量数的恶因,他们终于走人了“梦幻人世”的一条错觉的道路。我们要知道凡是一种学说,希望它能够成立,一定要有建树这种学说的理由存在。我们不应当抱着那种“寻求而不得,则将应之日无”的偷懒的态度,我们更不应当采取那种“置之不见不闻”的躲闪的办法。所以船山说:

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就言有者之所谓有,而谓无其有也。天下果何者而可谓之无哉?言龟无毛,言犬也,非言龟也;言兔无角,言麋也,非言兔也。言者,必有所立,而后其说成。今使言者立一无于前,博求之上下四维古今存亡而不可得穷矣。(《思问录》)“言者必有所立而后其说成”。这句话,是船山攻击释氏重无最有力量的话语,也就是船山自己建树他的重实重有的主张的基础。假使我们是言而无所立,我们的主张所建树的基础,就不能牢固,那么,我们又何贵乎来讲这样无聊的话语。所以我们在言龟时,只应当言龟,而不应当说到毛,在言兔时,只应当言兔,而不应当说到角。如果我们说到无毛无角,那么,我们所说的已经不是龟和兔,而是那种有毛的犬和生角的麇了。船山认为释氏之所以发生那种错误的虚无思想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看重了生灭的关系,既然宇宙当中有所谓消灭的关系存在,当然就要发生无的思想。不过事实上就以释氏自身来说,他们也不能彻底地做到消灭的境地。

同类推荐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为当代中国展示了全新的生活场景和伦理视野,同时导致了许多未曾遇到的新挑战、新困惑:面对数不清的“陌生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伦理经验与其交往?以往的伦理规范和处事准则能否被简单移植到“陌生人”身上?在喧闹的现代都市,陌生的居民之间如何和睦相处?以往人们对“陌生人”的道德想象,能否作为直面“陌生人”时的道德推理机制?如何解决“人情味”与“公德心”之间的内在冲突?……本书围绕“陌生人社会”所生发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从思辨和经验两个层面做出了有益思考和尝试性回答,对解决“陌生人社会”的道德困境有所助益。
  •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本书是作者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成果,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支柱、实践基础、根本原则、历史使命、总体布局、安全保证、领导力量、领导方法等方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阐述了重大时代课题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本书有两大特点:第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第二,研究内容既内含实践逻辑,又内生出理论逻辑,具有思辨性。
  •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

    本书开篇详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的九条意义,介绍学孔子思想必须要有的态度与方法。继以专文阐述“儒学基本概念”,提炼儒学精华,方便读者学习理解。本书主体部分是《论语》全书二十章的讲解与注释,依据朱子集注,发扬孔子思想,维护了儒学的纯正。
  • 中国儒学年度热点·2016

    中国儒学年度热点·2016

    近年来,儒家在当代中国思潮中异军突起,再次自成一家,与自由派、新左派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影响力越来越大。本书主要汇集2016年度发生在儒学领域的重大思想文化热点,既包括文化评论,也包括学者对谈及媒体采访,集中反映了中国儒学进展情况和现状,见证当代儒家重大事件,主要聚焦于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讨论、康有为思想的回潮、民间读经的争论,时间展示中国儒学的探索性思想成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谓我何求

    谓我何求

    初时,他送她八字——目泯空花,澄澈如映。她也送他八字——和颜善笑,美口善言。实际上,她在心里偷偷嘟哝:一个男人长得这么“和颜善笑”干吗?当真是暴殄天物啊……他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与他的和颜善笑相反,他相当寡情。他就像她心头的一根刺,扎人身痛,扎人心痛,扎人情痛。明知如此,为什么她就是放不下、忘不掉、舍不了?
  • 洞天之主

    洞天之主

    山外山,天外天!渺渺寰宇之中,洞天不可计数。远观之,有的洞天形如宣纸、江河、落日、晚霞、渔舟;象似渔夫、鸬鹚、大鱼、海鸥,俱是各放光华,将星海点缀的如梦似幻。只因洞天所衍规律不同,故而所孕种族恰如繁星,就连生死轮回亦是各有玄妙。只晓得每有生灵成就洞天之主,便会想方设法凿通毗邻洞天,捕获其内生灵,以此反哺洞天。
  • 重生最强学霸商女

    重生最强学霸商女

    被注入肌松剂推到山林深坑中,她尸骨无存。重生十年前,颜沐步步为营,一点点打造出璀璨夺目的锦绣人生。影后?拜托她是呼风唤雨的资方大老板;金主小蜜?拜托她是金主中的金主,随便一挥手能招来一群小鲜肉;抱歉如果有下次,她一定记得还手轻一点……前世的仇人在她面前蝼蚁般渺小。重活一世,颜沐感慨,人在高处真是空虚寂寞如雪。【重生女强1v1绝宠超甜】
  • 为师没什么可教的了

    为师没什么可教的了

    徒弟太优秀也不是什么好事,作为师父很快就没什么可教的了。只能走上一条抱徒弟大腿的路线。
  • 司冥至尊

    司冥至尊

    真玄大陆,强者为尊。落魄少年,终将成王。一段传奇故事开始书写……
  • 嚣张公主的狐狸男宠

    嚣张公主的狐狸男宠

    老哥到来,夕姨出事,当学生会会长,老哥大伯相离去,校长室任我玩!娃娃亲是个什么鬼?!肿么办,她想吐血了!!表面笑面虎,实则腹黑狐狸一只,恩,人模狸样。闺蜜喜欢他?联手某些花痴对付她?待她携娃重归,哼哼,某只狐狸倒贴她都不要!尼玛,脚踏两只船?!抢婚去!!!(以上内容纯属搞怪|???ω??)???,介意的亲慎入。)
  • 乱斗灵核

    乱斗灵核

    地球少年,穿越异界大陆,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有的,只是浩瀚的度能如何破天揽月,且慢慢道来(ps作者不是主更这个书,要是有人看跟我说一下,我会抽时间加快更新的)
  • 在美的和音下共同成长: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汇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美的和音下共同成长: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汇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成果汇编。共分为三大篇章:教学设计篇、论文篇、培训篇。其中,教学设计篇中分为音乐类和艺术类,音乐类中有10篇课例,艺术类中有12篇课例;论文篇中有11篇论文;培训篇中有7篇培训论文。本书囊括了14位骨干教师的这两个科目的经典教学设计案例、论文集以及多项重要培训课程,并介绍了各经典音乐的音乐特点、音乐元素和乐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