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00000000002

第2章 新四军的诗(1)

战火与诗情、军人与吟诗,构成诗坛一道独特的风景。虽然自古以来,军旅诗篇并不鲜见,但是,一支部队能拥有众多诗人,从运筹帷幄的将军到冲锋陷阵的士兵,都能在战地吟唱、谱写出烽火征程史诗的,却极为罕见。在现代,驰骋于华中抗日战场的新四军可以说是一个典型。

新四军,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一支特殊部队。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国民党与共产党二度合作,结成抗曰民族统一战线;多年来一直被当局“清剿”的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从九死一生的极度险恶环境中走出来,被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奔赴敌后抗日战场。建军之初,面对这些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游击队员,面对这支武器窳劣甚至只有原始武器的武装,面对这支有老有少、还有小孩和姑娘的队伍,不要说写诗,就连能否打仗都令人生疑。然而,恰恰是这支似乎并不起眼的武装,尽管处在日、伪、顽三方夹击的艰难环境中,在敌人后方却异常活跃,搅得日本鬼子寝食难安、草木皆兵。八年抗战中,他们纵横驰骋于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作战两万多次,歼敌30多万。而他们自己,不仅未被消灭,反而愈加壮大:建军之初仅有万人的队伍,到抗战胜利时,已成为拥有30多万兵力的浩荡大军了。

确实,一般人很难设想,这样一支在艰险环境中频繁作战的武装,怎么会和历来只与清静悠闲相关、与文人雅士有缘的诗歌有了联系?怎么会拥有众多的诗人?怎么会连士兵也写起诗来了?然而,事实却正是如此。原因也并不复杂:首先,从新四军诞生之日起,便有许多文化人,满怀一腔报国热情,投笔从戎。他们中有学者、教授、作家、艺术家、海外归侨、留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其中,知名的左翼作家就不在少数。他们的到来,不仅使新四军原先的文化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推动了新四军文化工作的开展,新四军的文化素质得以大大提高,成为一支真正有文化的军队。其次,新四军的领导人大都具有很高或相当的文化素养,他们重视文化人的作用,重视文化的功能,从叶挺到陈毅乃至许多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如此。新四军军部驻皖南期间,成立了新四军文化委员会、《抗敌》丛书编委会,办了许多报刊,还有图书馆和随军书店;后来,还成立了战地文化服务处;战地服务团多达四五百人,聚集了大量的文艺人才;军教导总队还办了文化队,专门培养文化干部;连队都配备了文化教员。军部在苏北时,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设立了文化村;成立了各种文艺协会,其中就有诗歌协会。而军部的文化活动更是远近闻名,其艺术水平之高连见多识广的国际友人都大为惊叹……可想而知,有这样两个基本因素,有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诗人们自然会有更多的灵感,新的诗人自然也会应运而生,诗歌与新四军结缘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无疑,作为一支抗日劲旅,它的诗歌,必然是与抗日战争紧密相联的。在这些作品里,新四军的诗人们纵情地讴歌胜利,朴实地记录战斗,沉痛地悼念战友,热烈地向往明天。无论新诗或是旧体,无论奔放或是深沉,都充满了抗敌救国的热情,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可以说,这真正是中华民族的心声,是真正壮美的展现。更难得的是,由于作者众多,且又来自不同的战斗岗位,对新四军的生活和战斗历程多有记叙,所以,汇集起来,便成了新四军史迹的艺术记录,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新四军史诗。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应忽略的一个独特篇章。

这本诗选,仅收录了新四军军部驻皖南期间即1938年春至1941年1月皖南事变期间的作品,共百余首。这些作品或抄自当年报:刊,或来自作者(或亲友)的提供,有的已濒临失传。收录的作品基本按创作或发表时序排列,并尽可能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背景或相关内容作了注解。除个别明显的错漏字和标点外,作品未作任何改动。可惜,因条件所限,有许多作品未能收集到。而要收集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的全部诗歌,那就更难了。这当然非常遗憾。不过,相信读者仅从本集之中,便可领略到一点新四军诗歌的别样风采了;有心的读者也可从中大致了解期间的历史轨迹。如果有人能从这些作品中得到些许感悟,那就更是编者莫大的欣慰。

山国

彭燕郊

像一队慌乱的避难者之群

在死亡的威胁下挤聚在一块

像一叠叠被飓风吹刮在一起的波浪

匆忙地、急遽地、合拢成汹涌的一堆

这些高矗入云的大山呵

陡直而又尖削的

层层叠叠络绎于云雾里的群山呵

其中所包孕的自然之深邃的

晦暗的神秘

是无穷的,不可测的——

那用荆棘的锋利的针刺护卫的

那用绒软的藓苔覆盖的

潜在的永恒的力

是人们所来不及设想的……

这无数座庞然的大山呵

如此地起伏绵亘

女此之惊心动魄

毫不如人们所想象的

也不能为人们所想象……

如此之极天仰止

是会教我们平原上的丘陵愧煞的

蚂蚁般络绎于谷底和崖边

广大的阴凉包围了我们

四周尽是一律的,单调的,冗长的

乏味的山,噜苏的山,呆板的括弧形的

我们徒然希望着一片开朗的郊原

可是,在这如几何学图形一样

从模型里翻印出来的群山里,所见到的

唯有被雨雾打湿的,几乎可以绞出水的

丰草和茂树,以及那些繁生于四处的

葛藤,蓬蒿,苦艾,藿藜——

与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多如尘屑的

一绺一绺扭结在一起的野卉和杂草

若干卑小的村子就坐落在山凹里

烟色的茅屋紧偎着,被笼罩于

幢幢无定的云影间,如正历着噩梦

如此狼狈地交头接耳

像恐防会被马上从山国里淘汰出去一样

那些像剥了皮一样瘦的山民呵

出没于一些不足道的,不值一文的荒村

如同穴居野处的猿人,看起来

是那样地麻木,迟钝——就像一块锈铁、

一片顽石

在无以为生的山国里,苟延残喘地偷生着

震耳欲聋的瀑布,湍急地飞溅着

不断地发出执拗的号哭

而又正色厉声地痛骂命运的残酷

嘟哝着一些破碎的怨怼之词……

在它底刺耳的诉说里

小村被吓唬得丧尽了勇气

有气无力地打着一阵阵寒噤……

一级级梯田,丛生着乱莠

如同古庙里生满青苔的石阶

森冷得可怕

而“贫穷”就从那儿拾级而登

从无以复加的绝顶,俯瞰向

匍匐在它脚下的山村

投掷出刺心的冷笑和倨傲的睥睨

使山国里的老弱残废们

更加仓皇地跪拜在它面前

那些乌云,信步而来,扬长而去

连正眼也不看一下,无睹于

这贫瘠的山国的史前般的荒凉——

公路,从山的缺口处开刀

路,沿着山形走,

汽车,溯险道盘旋而上

以箭步应声驰掣过去

一点好奇心也没有,头也不回地……

我甚至以为

那涧底的黄岩,是营养不良的山国

所吐出的痰块,那引泉的竹管

是贫血的山国的惨白的血脉

那苍黄的小丘是患了黄疸病的

那未成形的林子是被阉割了的

那飘摇于风啸中的古木是在抽筋

是在干咳,是在被瘴疠所蚕食……

更甚于此哩

——这些,都让一般人从狭隘的眼界

去絮絮谈论它们奇异的,不可知的外观吧

从那望不到尽头的

濯濯的童山的砖褐色的远处

从那被野火烧过的癞痢头的斜坡的前方

极目四望尽是凋零颓败的荒烟与蔓草

——倘使我不是健忘的

我应该想起

这太不相称的交替更换

这恍若隔世的大变动

(固然,我也深知这不过是暂时的而且我更不会忘记其中包孕的神秘的潜在的力!)

这儿,这中国的郭甫久鹤

中国的却巴耶夫和中国的莱奋生

所转战过的山国呵

那些用树枝搭草寮于丛林深处

三餐吃杨梅和竹笋当饭的

中国的“十九个”们

是曾经在这里和山民们一起微笑过的

像人们所常常说的:内战

被残酷的内战所殃及

山国是十室九空了

或者说,至少

十年来的几番战乱,是置山国于

更难堪的绝境里了

扭歪着的,挨着打似的

山国的零落的村子是可怖的

沙碛的地以起茧的掌心

向央求它的山民们示威

而且得寸进尺地窥伺着……

山民们也只能啃啮那些难以下咽的馍馍

用多量的辣椒麻痹味觉

就这样,也还不堪一饱

但又不得不咬紧牙根忍耐着……

凄迷的雨雾里翱翔着秃鹰与荒鹫

狞猛的峻岩如张着角的野兽

牵连着而又中断着的山与山之间

何论人烟,连坟堆也很少见

只凌乱的杂草披离于断垣间

但,那千万年以来

就兀立于天地问的高峰呵

似乎还在宣示

山民们执著的信心和坚贞的爱

今天,我们的队伍又从这屈曲的山径间走过

以行进号向死难于斗争的同志致敬

时而我们嘹亮的号音回响于山谷

时而我们高扬的哗笑喧腾破寂静

为岁月所改观了的山国呵

今天,被改观过的它又将改观了

山民们松鼠般地雀跃起来——

居然重见到亲切的笑容……

这中间

一种从矿脉里冒出来的

纯金的毫光

闪耀起来

而那笑声,也金属般铿锵地

奏弄起来了——

比天上的仙乐还要动听

战旗也迎风招展于山顶

猎猎地飘舞不停

如像我们,并非为凭吊而来

新生的圣火仍在地下延烧!

一九三八年春,脑箭山上

4个支队,共1万余人。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1938年1月移驻南昌。1938年春,新四军一、二、三支队分别从驻地开赴皖南。

这首诗是作者随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欢率领的二支队从闽西到皖南的行军途中,经过备遭“清剿”蹂躏的苏区时有感而作。诗中的郭甫久鹤、却巴耶夫、莱奋生分别是苏联小说《毁灭》(法捷耶夫著、鲁迅译)、《恰巴耶夫》(高曼诺夫著、一译作《夏伯阳》)以及鲁迅称之为表现了“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的《铁流》(绥拉菲摩维奇著)中的主人公。

彭燕郊,原名陈德矩,1920年生于福建莆田,1938年3月参加新四军。他从学生时代就喜欢诗歌,从闽西北上皖南时,一路写了不少诗。在新四军的《抗敌报》上,他第一次发表诗作。此后,陆续在新四军的《抗敌报》、《抗敌》以及胡风主编的《七月》等报刊上发表作品。1940年6月转移到大后方后,在桂林、重庆等地从事文学活动,参加民主运动。1942年出版诗集《第一次爱》时,著名作家聂绀弩为之作序,说“战争给予他以生命、意志和才能,给予他以嘹亮的歌喉和歌唱的情绪与欲望。于是他成了战争之子”。说“战争如果能改造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它必是从我们人改起,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起,从人民的生活改起。它需要新的人,需要对人和事物的新的看法;需要把潜伏在人民的生活底层,心的底层,为一般人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掘发出来;需要人民的声音;需要人民毫无掩饰、毫无顾忌、倾心吐胆地说出他们的朴质的希望。战争把这任务交给这时代的诗人们,要他们迅速地完成它。彭燕郊就是其中的卓越的一个”。并说“只拿彭燕郊的诗和他们的一比,那‘新诗’和旧诗就都黯然无光了”。1946年6月,彭燕郊在桂林被捕,被关押近一年后遇“特赦”获释。1949年后,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先后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任教。1955年因受胡风案牵连,在街道工厂劳动。

1979年起,在湘潭大学任教,冤案亦被平反。出版有诗集《彭燕郊诗选》、散文集《高原行脚》、评论集《和亮亮谈诗》等。他在1989年完成的长诗《混沌初开》发表后,在诗界引起巨大反响,被称为是“当代中国散文诗创作的一个爆破,一次突围”,是“中国新诗的混沌初开”。1997年出版的《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中,有《彭燕郊卷》。

岩寺会师

毛英奇

圣地星驰颁忌檄,天兵八省汇徽屯。

旌旗红壮山河色,战号惊开敌后云。

高擎火炬烛南天,风雪罗霄不计年。

莫讶朱缨辉异采,此旗来自井冈山。

东征初抵高淳

陈毅

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汉沟渠纵复横。

扁舟容与人如画,抗战军中味太平。

堤柳低垂晚照斜,农家夜饭话桑麻。

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

江东风物未曾谙,梦寐吴天廿载前。

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

芦苇丛中任我行,星星渔火水中明。

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高淳。

一九三八年六月

委书记、军政委、军长等。红军主力长征后,他与项英领导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后,与项英领导组建新四军,先后任新四军军分会副书记、第一支队司令、代军长、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华东野战军司令员。1949年后,曾任上海市委第~书记、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以及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协副主席等。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陈毅爱好文艺,人称之为“儒将”。“将军本色是诗人”。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文学活动,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在成为职业革命者之后,仍写了不少诗。他的诗作,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不拘一格,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些篇章广为传诵。1977年,由他的夫人张茜整理的《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卫岗初战

陈毅

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卫岗初胜

粟裕

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

卫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一九三八年六月

震撼江南的枪声

——卫岗处女战的胜利

杨采衡

东洋鬼子的血掌,

抓住上海、南京,

腥风,血雨,

笼罩沉沉的人寰:

军刀,枪刺,

戳透祖国的胸膛,

一条黑流毒水到处泛滥,

整个江南,

搅得纷扰,混乱,

显现悲伤,彷徨。

同类推荐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新文化运动的结晶——最美的自由新诗。新诗是自由的,也是自然的。它不是没有形式,而是有着与古典诗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自由就是它的形式;它不是没有节奏,自然就是它的节奏,它与现代人的呼吸节奏相呼应,与现代人的情绪起伏相合拍。新诗是生活化的,是“言文一致”的产物,日常话语和书面话语在新诗这种文体里找到了最大的交集。新诗又具有最为宽广的想象视野和表达空间,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做最大程度的穿越和嫁接,我把新诗的这种宽广想象与表达比喻为神奇的“穿越术”。这就是新诗的美学奥秘。囊括了郭沫若、卞之琳、徐志摩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和艾青、臧克家等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的作品。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啊,鼓岭!

    啊,鼓岭!

    十年鼓岭生活,一生不尽牵挂。《啊,鼓岭!》一文在《人民日报》发表,偶为当时的福州市委第一书记习近平看到,他当即安排密尔顿妻子来鼓岭探访。2012年,这位昔日福州书记已成国家领导人,他在访美午宴上佳话重提,使这段中美友谊佳话更为传奇。
  • 那季落花不悲戚

    那季落花不悲戚

    《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那季落花不悲戚》作者赵伟的文章正如其笔名“轻过清尘”,纯美中透着轻灵,读起来不但语感美,而且意蕴美,节奏更美。他笔下的人物性情静好,宛如他心中的世界一样。他涉猎广泛,写散文,写诗歌,也写小说,在各种文体实验中展现了独特的才华。
热门推荐
  • 撒旦追妻之宠你上天

    撒旦追妻之宠你上天

    为了她,他不惜用各种阴谋得到她,她却爱着另一个男人。他,季雨琛,A市风云人物。她是落败的林家千金。林雨糖。怪只怪她爱上的人太没势力,不敢和季雨琛抢。所以一次次被季雨琛踩在脚底,一次次低三下四去求他。而季雨琛也不好过,因为林雨糖也常常虐他的心。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和你在一起就会无地自容,不知道为什么看见你和邵雪琳在一起就难受,不知道......我喜欢的不是陆霖吗!为什么会这样,我真贱......”季雨琛高兴的搂住她,“糖糖,你知道吗,你这是,喜欢我!我终于等到你了!”我要让你知道,你只能依仗着我活下去!这场爱情,男主疯狂追求女主,女主终于在男主自导自演中沦陷,无法再出来。
  • 要问梦前何时归家

    要问梦前何时归家

    原本我以为我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可以自由的穿越万界开始游戏人生,却没想到真正等待我的居然是一次又一次的死亡……
  • 霉妃瑟舞

    霉妃瑟舞

    她是商贾之女,克死三任相公,被人称作黑寡妇。他是先皇后嫡子,嫁给他的女子都离奇死亡,被人称作孤寡星下凡。然而两个人一天完成了求亲下聘娶嫁,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黑寡妇PK孤寡星,看谁先克死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赤灵剑之三世情缘

    赤灵剑之三世情缘

    “他不仁,我不能无义,当初,我答应过他,隐忍三世,绝不还手的!”“这一剑,你刺在了我的心脏之上,心已破碎,再也没有情谊可言了”“你好痴傻,没有了你的陪伴,心儿纵使有着毁天灭地的功夫又能如何!你没了神之体魄,我也陪你做一世凡人!生也好,死也罢,有你,我还能怕什么?”
  • 斥谬

    斥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神偷之天才符篆师

    至尊神偷之天才符篆师

    国际著名神手“凤梧”,一朝被逼跳崖,这是何等奇耻大辱啊!虽然没死,赶上了穿越大流,还给附带了一本名为《混沌无敌大道符篆书》的东西,但是心中还是不爽!很不爽!不行!只有宝贝、美食和钱才能磨平心中的不爽!从那以后……手握无数符篆、丹药、灵器,身边有多只兽守着,空间无数珍宝,成了她的标配。因为这片陌生的大陆上,多了一个无耻强盗,还多了一个可耻神偷!某人:你抢劫,好歹改我留件衣服吧!无耻!不久仗着我打不过你吗!你身为符篆师、炼丹师、炼器师、召唤师的风度呢!某家族:我们攒点家当容易吗!结果你连一根毛都不给我剩!不剩也就算了,还要昭告天下,我们家被偷了!你这比我还无耻!还嚣张!
  • 末世最强药神

    末世最强药神

    末世之中,什么最可怕?缺粮?有药能辟谷,一颗药丸撑七天!丧尸?有药能驱魔,哪个丧尸敢上前?人心?有药能杀人,一百种方法送他上天!手握神机药剂系统,是人是鬼都得喊一声药神!
  • 《完美嫡女》

    《完美嫡女》

    天降异星,她,一代废柴的逆袭,不会斗气是么?不好意思,本人是修炼万年不遇的万源斗气,身怀剧毒?不好意思,本人是顶尖的炼丹师,活死人,肉白骨。超幻兽都像她低头,而他,摄政王爷,魔族魔尊,邪魅妖孽,却放言今生只爱她一人,他,一代名医,谪仙般人物,却在她身上丢了心。而他,性格爽朗,像阳光一样,直射人心,却今生只保护她一人,这是一个强强联手的故事,无小三.一对一
  • 刘邦那套本事儿

    刘邦那套本事儿

    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最高权力,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最大富贵!即使你学历再低,出身再卑微。钱包再干瘪,人脉再狭窄。背景再空白,掌握“刘邦那套本事”,让自己未来幸福生活来得更可靠一些。这条路怎么走?读读《刘邦那套本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