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6800000026

第26章 大师的阴影(6)

余氏得出结论说:“更明显的是《系年》援据汤聘尹的《史稗》以及王世贞的《读书后记》两说,而《十批判书》也恰好同引此两书,这便决不是‘巧合’了。”(以上摘自《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109、110、112页。亦见《犹记风吹水上鳞》三民书局1991年版第119、120、122页)

在余氏所举的所有“抄袭”证据中,这是唯一有说服力的一条。《史稗》和《读书后记》都是罕见书,《十批》和《系年》又都引用了,确实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巧合。在写作《郭沫若抄袭钱穆了吗?》一文时,我只挑了余氏所举“证据”中有代表性的几条加以批驳,对唯一有说服力的这条也不好意思绕过,但批驳起来最感困难,所以我只能采用开脱式的辩解:“《史稗》和《读书后记》的确不算是常见文献,但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博学如郭沫若者就没先看过,当然也许真的是从《系年》知道这两条文献的。然而,从别人的著作中获悉了自己不知的史料,是不是一定要注明发现过程?不注,是否就算抄袭?如果这也算是抄袭的话,许多史家也都要顶这项罪名了,谁敢保证自己引用的史料都是自己首先发现的,而不是从别的著作辗转得来的?钱穆自己就那么清白?”说实话,我当时是倾向于认为郭沫若的确是从《系年》一书中转引了这两条的。当然,转引不等于抄袭,仅仅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也构不成“全面的、根本的抄袭”。但究竟是郭沫若自己的独立发现还是转引自钱穆,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已超出了我的能力。

这还得感谢那位骂我“无知”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傅杰,从他的谩骂中我知道在《中国史研究》上有一篇批驳余氏谬论的论文。我翻检出了登在1996年第3期上的翟清福、耿清珩二先生的文章: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它批驳余氏的第一点,恰恰就是“吕不韦与秦始皇”这一条。

翟、耿二先生说,他们开始也认为郭沫若这两条材料有可能是从《系年》转引的。但是经过查对文献,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原因说穿了不值半分钱:郭、钱二人其实都是从一本常见书——清人梁玉绳的《史记志疑》转引这两条材料的,而且转引的时候都出了错。如果都错得一样,倒也算是抄袭的证据,可惜错得不一样。在《史记志疑》中有这么一段话:“王世贞读书后辨之曰。”正确的标点应该是“王世贞《读书后》辨之曰”。郭、钱二人大概都未读过王世贞的这本书,不知道《读书后》这么个较为奇怪的书名。郭沫若顺手给加上了个“记”字,书名成了《读书后记》。而钱穆呢,则把后面的“辨”字当成了书名的一部分,在他的笔下,这本书成了《读书后辨》。

当余氏互校《十批》和《系年》校到此处,当然发现郭、钱二人对王世贞著作的叫法不同,若让读者发现了这个不同,这条抄袭的“铁证”也就泡汤了。怎么办?偷偷地改!余氏想必也没读过王世贞这本书,也不知道正确的书名是《读书后》。将《读书后记》和《读书后辨》这两个名称比较,看来前一个更像是书名。于是余氏竟然让他的老师钱穆倒过来抄袭郭沫若,把《系年》原文中的“《读书后辨》”改成了“《读书后记》”,以与《十批》相一致。于是在余氏的笔下,《系年》的这一条便成了:

“王世贞《读书后记》辨之曰。”

而余氏自己评论时,也用的是《读书后记》这一继承自郭沫若的错误,可见绝不能怪给“手民误植”。余氏注明这一条引自《系年》原版第453页,可惜,在《系年》原版中并没有欺师灭祖的这一条“读书后记”。不知这是余氏蒙着老师的犯上作乱呢,还是老师虽然知道而忘了与之配合,在《系年》所有版本中,包括原版、增订版和最新的《钱宾四先生全集》,在此处都令人尴尬地写着:

“王世贞《读书后辨》说之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五卷第567页)

在全集该卷的书名索引中,也明明白白写的是《读书后辨》,而没有《读书后记》,当然也没有正确的《读书后》。至此,余氏故意偷偷篡改引文误导读者以诬陷郭沫若的企图也就昭然若揭了。料想他本人也是不信郭沫若抄袭钱穆的,否则何须如此下作?在答复傅杰的文中,我才答应可以为余氏摘掉“篡改引文误导读者”的帽子,现在只好再给他戴了回去,而这回要再摘帽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我已比较过台北版和上海远东版的《〈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对此引文的篡改一模一样,上海远东出版社学术集林丛书的编委这回没有机会来顶替余氏戴帽。

我本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出身,知道科研的第一道德是诚实:你也许可以在生活中不诚实,却绝对不能在科研中不诚实。伪造数据是科学研究中的最大犯罪,被抓获者都可能丧失了从事科研的资格。我想,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故意篡改引文,也是相当于伪造数据的,一被抓获,即使不至于丧失了研究的资格,却不能不让人对其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一切成果表示怀疑。至少,如果我以后再读到余氏的论文,对其中的引文,如果不亲自去查证,是不会再轻易相信的了。余氏自诩信奉陈垣论考寻史源的两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那确实是推己及人的经验之谈。书到此,虽然傅杰嘲笑我学余氏套用旧诗是“拙劣的句型练习”,却也忍不住还要再套用一下:

《系年》、《批判》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1999年11月30日

东方文化靠什么统治世界?

北大季羡林老先生现在是被尊为国学大师的,虽然我只知道他的专长在于印度文化的研究,不知道他对国学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这大概是我的孤陋寡闻。不过,我也知道季先生近来以国学大师的身份大力提倡国学、东方文化,主张“东学西渐”、“东化”西方,发起、签署中华文化复兴宣言,中华文化一统世界俨然指日可待,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扬扬自得。近日读到季先生为青岛大学学报《东方论坛》“东学西渐”栏目而作的《东学西渐与东化》一文,却让我看不明白季先生何以能断言“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

季先生在文中声称西方文化的弊端是植根于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即西方是以分析思维为主导的,而东方文化之所以能济西方之穷,是因为:“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概念,讲普遍联系,接近唯物辩证法。”接近唯物辩证法,也就是不及唯物辩证法。但季先生似乎忘了,唯物辩证法并非国粹,而是舶来品。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源自德国古典哲学,其源头又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恰恰是最为纯粹的西方思维、西方文化。如果所谓“综合思维”真的是拯救西方文化的良药,那么西方自己就有唯物辩证法可用,为什么非得绕那么大一个弯子找东方引进连他们自己的唯物辩证法都不如的东方思维呢?

为什么季先生认为西方文化在等待东方文化的拯救呢?据说是:“因为,西方文化在今天已逐渐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样子,大有难以为继之势了。具体表现是西方文化产生了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其荦荦大者,就有生态平衡的破坏、酸雨横行、淡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森林砍伐、江河湖海污染、动植物物种不断灭绝、新疾病出现等,都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但是季先生所列举的这些“荦荦大者”的西方文化弊端,却不是西方世界的专利。恰恰相反,在东方世界,比如咱们中国,这些弊端要严重得多,反倒是西方国家不仅自己注意保护环境,还要满世界推销其环保理念。在环保问题上,东、西哪一方做得更好,是任何一位在西方国家生活,甚至旅游过的中国人都可以亲身感受到的。莫非破坏当今中国环境的罪魁祸首乃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比西方还西方,而西方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却是因为他们悄悄引进了东方文化?果真如此的话,还是先用东方文化拯救中国自己的环境,再来向西方国家推销吧。

同类推荐
  • 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

    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

    二十余篇来自农家书屋的优秀征文,体裁丰富多样,主题立意、语言风格、行文结构从各个侧面展示了杭州市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状态。杭州市的农民朋友在书中孜孜不卷地汲取营养,发掘致富途径。新一代农民正在用知识创建自己的美好温馨家园。
  • 青梅

    青梅

    本书是蒋韵的全新自选散文集,精选近年来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四辑,在生活化、日常化同时不失文学化的写作中,突显了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与灵性。其中《青梅》可谓一篇家庭史,在作家笔下,她的姥姥、姥爷,她的爷爷、奶奶,她的父亲、母亲,他们的生命历程既艰辛悲壮,又温馨动人。其独特性的生命记忆和情感记忆,深刻的感知与体悟,堪称作家的心灵史……在太多美好的事物渐次失去的今天,阅读蒋韵的文字,能给人一种爱和悲悯的温暖。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 铜钹山的守望

    铜钹山的守望

    本书为“铜钹山散文集”之五,主要收录了2009年至2010年间参加铜钹山举办的几次大型采风活动的作家们写的散文,描绘出了千姿百态的千年封禁铜钹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破云巅

    战破云巅

    终极的世界中,战力指数无处不在。玛格帝国琉璃城,萧辰则是终极世界的一员,七岁练战力,十二岁突破九千点,却一夜之间被莫名将至三千点,不再浮动。此时他胸前的十字架却散发着深邃的蓝光……
  • 纵横上古世纪

    纵横上古世纪

    莫言带着天赋模拟器穿越上古世纪,平凡的他拥有了十种天赋,组合出一百二十种武士职业,帮父亲平乱,组建了远征队,前往源大陆,挖掘了数之不尽宝藏,建立庞大帝国,揭开神之庭院之谜,成为至高之神。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事情统统发生了……
  • 恶魔蜜宠令:小甜心,太甜美

    恶魔蜜宠令:小甜心,太甜美

    初见,他眯着森冷的眸子威胁,“宝贝,这样闯入我的世界,你可能会丢失所有!”后来,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所谓所有,便是连身心都全数交付给了他。再后来,兰沐摸着微隆起的肚子,一双水汪汪的眼眸瞪着男人愤愤道:“混蛋,你就是个偷心的贼!”男人低笑俯身擒住她的红唇,“宝贝儿,我这个贼,专偷你一人!”***无名街——A国海城三不管地带,这个地方,充满着旧工业气息,杂乱不堪的街道上,生活着被父母抛弃,没有容身之所,背负着黑暗过往隐瞒真实身份的人……***一对一,中二系列糙汉甜文,男主苏苏苏,女主甜甜甜~区别于几本老书的点就是男主的人设,不是常规高富帅,这次走得是大哥大路线~
  • 铸晋

    铸晋

    简介:永兴元年八王之乱动摇江山,匈奴、鲜卑、羯、羌、氐趁势而起,铁骑横扫中原,司马家规避江南,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公元366年,少年秦虎不幸来到这个乱世。面对如此悲惨之景,他是随波逐流,还是奋勇向前。看他寒门庶子如何突破世家门阀的重重,重铸中华之魂,一揽江山与美人。
  • 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这是一个讲述伪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一个看似是普通的女生,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 王妃的淡定生活

    王妃的淡定生活

    穿越后要淡定,可是,眼前这位美人吸引力太大了,她没抵抗力怎么办?她被一捆报纸砸中脑袋掉入架空的夏国,既来之则安之,顺应“民”意嫁进王府当王妃,有吃有穿有住,唱唱歌、搓搓麻将安分守己日子过的潇洒惬意。一场血染的婚礼,她莫名其妙的跌入别人的圈套。一段当年的往事,毁灭了多少人的幸福和快乐。当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他最悲痛的过往,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想找回最纯真的笑容。
  • 野火

    野火

    自小在湘鄂边界崇山峻岭中长大的贺文慈,年轻时因抗拒恶势力的追捕而投军从戎。1935年冬,红二、六军团因主力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北上抗日,已升迁游击队大队长的贺文慈奉贺龙之命率部留守后方,从此与清剿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经过多年斗智斗勇的较量,游击队终于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一批红军伤员和上百个红色家庭的孤寡老幼得到了有力的保护。解放后,贺文慈解甲归农,不久,因其经历复杂,又遭受不公正待遇,直到死后二十余年才得以彻底平反。
  • 女乞丐的逆转人生

    女乞丐的逆转人生

    乞丐又怎么啦!有我顾瑾在,我照样活的风声水起。咳!虽然~开始惨了那么点,但是这叫方向投资,没见识!我打的了绿茶婊,斗的过渣男,能文能武显然不可能的。唉!可是我会暖床,生猴子。美男,等着我!!
  • 乡村三部曲之寥廓楚天

    乡村三部曲之寥廓楚天

    田永华的乡村三部曲,在农村改革初始阶段的回顾和描写,农村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三方面作出了探索和突破。用三部曲的形式,表现农村改革三十年,着重围绕三大历史性事件,并注意了既往、当下、未来三者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足见作者的独特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