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1300000027

第27章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 (1)

引言

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特殊而奇异的需求,希求完全自由地应用语言,不受制于任何人的语言游戏,不受制于社会制度 。

--罗蒂斯

理解一种语言就是理解一种生活方式。

--布尔迪厄

"话语"(Discourse)正在成为学术界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术语,但它又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鉴于对其界定的困难,以及西方语言学意义上的话语分析是建立在字母符号语言基础上的,在本研究中,"话语"的使用定义为:"从产生机制与形式来看,可以认为话语是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个人思想情感或实现个人意图的口语或文本......所以,话语不仅仅与语言有关,它还考察传播语境:谁与谁进行交流、传播?为什么?在什么样的社会和情景里?通过什么媒介?反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这里"话语"和"语言"很相近,但不是对象化的物化语言,而是有时间向度和在传播对话中的语言。研究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能够为我们提供一条理解电视传媒对知识分子改造、电视知识分子行为模式等的途径。当然,这里笔者也需要做出限定,由于电视知识分子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其中"幕后谋士"型知识分子一般不在电视上公开发言,所以,我们此处讨论的电视知识分子主要指笔者所划分的后三种类型,即"幕前主持"、"讲演者"、"阐释者"。

第一节 知识分子话语与电视传播特性 (1)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而存在,其特殊性不仅由于他们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同时还决定于他们话语方式的独特性。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需要区别对待,在历史的演变中,这种特征是处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的。在传统社会里,古代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是建立在对于文言文等书面语言或士大夫语言之上的,"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动摇了士大夫对于知识话语的垄断,开始构建起新型现代知识分子话语,也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语境下,长期的社会运动和变革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及"皮毛论" 即认定知识分子只是一个阶层,在进入社会实践时,它必须也必然像毛一样,依附在某张皮之上,知识分子没有能力和胆识去认识自身,去获得自我意识和觉悟,它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要由它所依附的阶级来决定。它的话语,也采用它所依附的阶级的话语,并成为为之服务的某种工具。的提出,对于知识分子话语进行了再一次的改造,尤其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入侵。

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论断被明确确认,在客观上也部分消弭了知识分子语言特殊性的合法基础。但是,由于在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和功能,决定了知识分子话语仍然存在着鲜明的特征,当然这些特征在中国民众眼中也许只是被奚落的对象,例如姜昆相声中著名的一句话:"你以为知识分子不会骂人呀,他母亲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开明和学术自由空间扩展,一些学者提出应当重建知识分子话语体系,尤其表现在发源于北京大学的国学热潮,可谓是"面对半个世纪以来政治意识形态对学术无处不在的影响和统治,一场重返学术重返书斋的运动,或许是知识分子重建独立精神,在专业范畴内展开人生的悲壮努力,是对以往无视学术的强权统治所做的一次庄重反叛"。当然,这种所谓的"重建知识分子话语"与西方意义上的"重建知识分子话语"有着本质的不同。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提出的"知识分子死亡"的问题,是"认为知识分子因为往往将自己放在人、人类或人民的位置上,认同于一个普遍价值的主体,习惯于针对社会每一个人发言。

然而,他们所赖以建构的一套整体性的元话语到了后现代社会已经完全解体了,目前这个社会已经不断地趋于多元化、局部化,知识分子作为其原来对社会全体所承诺的那些整体性话语的承担者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还有英国思想家鲍曼关于知识分子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转变:"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社会只有在自己的共同体内部才能扮演'立法者'的角色,超出共同体之外便不再是普遍有效的'立法者'。这样,知识分子的功能实际上发生了变化,变成为一个'阐释者'。'阐释者'的角色就是将自己共同体内部的知识翻译、阐释为其他共同体成员能够理解的知识。

"上述两者对于西方知识分子话语重建的意义在于"公共性"话语重建,这个层面上的话语重建也部分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展开,但是,不同于我们这里所谈的中国知识分子话语重建问题。不论从中国知识分子话语历经变革仍然保存下来的特性,还是不断重建的科学化知识分子话语,我们都可以归纳出理想状态下知识分子应当具有的话语体系特征,这里强调理想状态是由于在各种权力交织的中国知识分子场域中,还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知识分子话语,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话语体系特征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只能从抽象意义和一般意义上谈理想状态的知识分子话语应该是怎样的。

一、理想的知识分子话语体系特征

区别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界限的产生,在美国学者R·柯林斯看来是一种"互动仪式"形成的结果,其"核心在于特殊的言说行动:超越情境的对话的进行,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文本。正是对这一共同活动的深层意识,把知识分子结合成一个仪式共同体"。也就是说,知识分子通过特殊的话语方式而连接在一起,从而达成身份认同,这里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分子话语体系即是知识分子在一定社会历史语境中价值观、思考和生存方式以及使用的术语的统称。它实质上是知识分子精神和工作特征的一种总体描述和概括。"。

1.科学性与专业性

按照社会分工,知识分子以脑力劳动为主,而脑力劳动是建立在智力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应该有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以追求真理为天职,为学术而全神贯注,忘怀一切,排除现实生活包括自身生命过程的种种矛盾、困惑的境遇,超越自我生物需要和各种琐碎动机,把探索真理的奋斗与自身生命体验相关联,并为此献身。这也决定了知识分子话语的科学性特征。科学性的话语"通过界定语词定义,建立规范专有词汇,确定严格的语法逻辑程序,使语词保持一种明确的指义......科学语言冲破日常自然语言的全面包裹和缠绕,切断了它与日常话语的联系,进入公理化的阶段......词自身的情采光辉全都消失殆尽,人通过词径直走向观念,词在使用中消失了,词在这里似乎是透明的,它冷静、中性、无生命"。

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科学性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存在着明显区别,法国学者柯恩甚至为了说明这种区别,而将科学化的学术语言比作宗教语言,"书面语和学术语言往往同时就是某种礼拜仪式面向全体人们的宗教语言,这种语言往往是一种在口头不再使用的语言"。

科学性话语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准确性,它是由大量定义和概念构成,并存在着严密的因果关系,例如科学论证中经常采用的"三段论",这就要求尽量避免概念使用的模糊性和相互矛盾,例如日常经常用到的"好像"、"不一定"、"可能是可能又不是"之类的词语是要尽量避免的,尤其反对生活用语中的隐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另外,科学性也要求话语祛除个人的感情色彩,学术语言逻辑性强,但是往往不够亲切,缺乏感情色彩。学术语言是各个学科在发展和探索过程中,通过积累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和范畴。例如上面我们提到的电视知识分子李敖经常会在电视节目中说:"别人都说你是王八蛋,但是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虽然他似乎运用的是科学性的话语,但是谁也不会把他的"研究成果"当做知识分子严肃的学术研究,因为一个"王八蛋"就暴露了明显的感情色彩,从而使他的话语成为了非科学性的阐释。

同时,源于现代社会带来的知识爆炸和分工日益细化,知识分子从事的职业呈现出专门化的特点,这种趋势不仅使知识分子逐渐丧失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并且再难以产生以往那种跨越多学科的大学问家,也使得自身话语带有明显的专业性特征。专业化的话语首先表现在高度抽象上。

陈嘉映先生曾经形象化地描述:"学术语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理论建构的身份,并在一定意义上更'抽象'......你说'天冷,水都结冰了',他说'在外因的作用下量变导致了质变';你说'有只兔子在草地里跑',他说'一个个体物体存在并在某一空间范围内运动';你说'我讨厌冬天',他说'可天下的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其次,专业化话语为相关行业建立起坚厚的樊篱,我们经常所言的"隔行如隔山"就是这种现象的明示。"专业知识是指有关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特殊知识。专业知识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是大脑内存储的特殊认知图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听话人理解话语意义的障碍来自对专业或行业术语所反映的认知图式的缺乏。"只有专业同行能够理解的专业术语明显地和外行划分了界线,对于越界的知识分子,内行们则口诛笔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京师范大学影视系系主任于丹在讲《论语》时备受争议,文学专业教授易中天在讲历史时也被指责为"误人子弟"。

2.超越性与前瞻性

关于知识分子话语的超越性,更多的是指向人文知识分子的。尤西林先生曾经谈道:"从人类整体看,一个健全成熟的社会为使自身不停滞腐败和不断发展,必须保持有一种虽与自身有关联却超出自身的独立的力量。一个超出世界的意义世界正是这样一种力量。人文知识分子的超越性源自文化亦即意义世界的人类整体性和普遍性。因此,人文知识分子不是一般含义的社会阶级或阶层,他们并没有独立于人类整体之外的本阶级或阶层的特殊政治经济利益。" 所以苏格拉底会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知识分子正是不断思考着人类前途和命运的痛苦的人。当然,在后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理论中,对于知识分子"超越性"的质疑和否定也越来越多,无论是福柯的"特殊知识分子"论,还是艾尔文·古德纳"新特权阶级"论,都显示了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但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里,仍有知识分子坚持着超越性的话语,尤其是在中国还未完全进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展现的后现代状态时。陈晓明先生称:"对这种超越性价值的强调,也充分说明了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倾向,他们在文化上的优越性。人世的态度一直成为知识分子从事专业活动的依据,'内圣外王'与其说是一种人格理想,不如说是一种学术理想。"

知识分子话语应当具有前瞻性。冯骥才先生曾经谈道:"当整个社会迷惘的时候,知识分子应当清醒;当整个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知识分子应当给人们一点美的梦想。"超越性的视角为知识分子话语的前瞻性提供了可能,虽然在元话语和宏大叙事方面,知识分子的合法性基础被削弱,但在一些具体问题和社会现象上,专业知识和理性思考使知识分子往往可以提出前瞻性判断,特别体现在对于社会丑恶现象的披露与揭示上,知识分子的话语常能够给大众提供一种冷静的视野和科学化的判断。

3.批判性

第一节 知识分子话语与电视传播特性 (2)

知识分子话语的批判性是和他们的价值中立立场、自省和超越性紧密联系的。余英时先生谈道:"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虽没有获致一致的定义,但他们都肯定知识分子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即以批评政治社会为职志。这在中国也不例外。孔子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反过来说便是'天下无道则庶人议'。"知识分子话语的批判性源自他们经常性的反思和内省,"与世俗的群体相比,知识分子更多的是通过反思和自我分析意识到其群体的同一性。知识分子总是从历史的、哲学的甚至社会学的反思的抽象角度来看待自身" 。

同类推荐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林徽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徽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徽因,一个绝代完美的女性典范。她是清高的,她是世俗的,她是感性的,她是理智的,她也是浪漫的,她是民国才女中最不肯屈服于命运、最会选择命运的女子。这都是她,不是很纯粹,但值得细细品味。
  • 里斯本夜车

    里斯本夜车

    你问,“如果我们只能依赖内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其余的该如何处置?”我,也急于知道答案,我的身心,如同被唤醒的心灵考古者迫切寻找灵魂的栖居之地;你的文字,是炼金者的心血,牵引我,决然跳上前往内心之旅的列车。一次布满困惑与悬疑的出轨旅行,一段充盈感悟与省思的生命探访,文学叙事与哲学思辨的激情碰撞......
  • 边防站那些事

    边防站那些事

    阿拉山位于新疆西部边境。山口西侧阿拉套山属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界,东侧巴尔鲁克山属于塔城地区管辖。这两座逶迤的山脉横亘在边境上,两山相距大约几十公里,北来南往的气流只能从两山之间的口子挤压而过,形成天然的风口。苏联西伯利亚铁路直通阿拉山口边界线。当年我们国家的铁路只修到乌鲁木齐,还没有和苏联这条铁路接通。靠边界苏侧建有苏联乌兰库勒火车站,火车每天来往一趟,主要运送部队和军用物资。火车站东北侧是苏军的营房,有时驻守一个师,有时驻守一个团。1962年两国关系紧张,苏联方面用拖拉机顺边界走向犁了一条10米宽的松土线,架设一道铁丝网,一道电网,在边界线上每隔5-10公里设立一个铁架瞭望台。苏联边防军队经常沿着边界线乘车巡逻。苏联正规军在边界线不断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空中时时会有飞机,真有大举进攻我国之势。
  • 去来集

    去来集

    这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一本,收录了《我与地坛》、《想念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等史铁生在读者中影响最大的散文19篇:关于童年,关于青春,关于回忆,关于地坛,关于生命中的喜悦与伤痛。“生者必定死去,死者必定再生。”生命就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生生不息。这是史铁生带给世人的哲学思考。
热门推荐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错爱一生:话说医妃俏

    错爱一生:话说医妃俏

    娇俏的王妃,错位的人生。我只是我,我只做我,管你宫斗权谋,我只是我!
  • 诗话春秋

    诗话春秋

    我像一条轻灵的小鱼,在江南的古镇间游弋。在一家小旅社里,我嚼着苏州东山的小红橘,一件一件欣赏着从周庄买来的草编挂件:热带鱼、猫头鹰、小鸟……
  • 时光旧巷的记忆

    时光旧巷的记忆

    青春年少时的情感纯净,没有一丝杂质。分手三年后两人的再次相遇。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让她低头,他却早已不是当初那人,年少的情感能否回到曾经。静默流年,待缓缓归矣。
  • 双世之镜

    双世之镜

    民传一物,曰为“双世镜”,因其效而名,可看破前世今生。若见镜化女相,则今后凶多吉少,若见镜化男相,则可好运常伴。然,当镜化二人,一男一女,此人必将斩断因果,消散世间。当被埋藏许久的双世镜重临人世,这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遇它等人究竟是福是祸?双世镜背后掩盖的真相又是何等惊天动地?
  • 顽皮小姐多桃花

    顽皮小姐多桃花

    她本是无忧无虑的湘涵公主,却因他的杀戮让她国破家亡。历经磨难,她成一方女帝,驰骋疆场,挥斥方遒。再相见,他竟对她心生爱意,奈何国恨在前家仇在后,血雨中的爱情,能否终得善果?
  • 无烬之上

    无烬之上

    人真的存在某种活着的价值吗?圣人不解,大帝摇头,神灵也沉默。满天诸神,却没有一个能给他答案。于是,他又把目光转向了黑暗的源头,问道:你觉得呢?
  • 彼岸之逝之绝世王者的归来

    彼岸之逝之绝世王者的归来

    她是彼岸一族落魄的帝之子,他是神界最圣洁的明帝。她要风云再起,他陪她看一世繁华。她要独霸天下,他似水温柔!且看她,霸六界,杀四方!
  • 变身大作战:玩转男校女校

    变身大作战:玩转男校女校

    谁说男的不能读女校,女的不能读男校。我们的两个主角读完女校读男校。丁小一:家中的宝,阿姨家的草,这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欺负自己的妹妹——丁小二,丁小二:家中的草,阿姨家的宝。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要让自己的哥哥——丁小一俯首称臣。碰到自己喜欢的男生,愿意奋起直追,十足男孩子气。
  • 总裁哥哥我想逃

    总裁哥哥我想逃

    “哥..哥哥..我,我不是。。”“哦?你不是故意的?”一脸邪魅的他慢慢把瑟瑟发抖的她逼到角落。刚才她和冷泽那一幕实在刺痛了他,不止是眼睛,还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