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2800000007

第7章 先秦社会与文化 (2)

在古代,礼之"别异",大的方面而言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区别。"别异"就是用一个系统的符号把一群人区别开来。中国古代所谓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最讲究的三个东西,也是近代以来最要反的东西。其实若仔细看古代人的论述,并不是如近现代人所理解的那样,如君君臣臣这个说法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要按照对等的原则履行你的职责和义务。如果君不像君,那么臣也可以不以臣之礼对君。父子也是,父慈子孝,父若不慈或者坏事做绝,那么子也可以不孝。兄友弟恭,兄不友那么弟亦可以不恭。以上是"礼别异"中最核心的东西。

当然,礼之"别异"也同样包括社会分层这个重要因素。分层也是别异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儒家有个要求,"别异"而来的社会分层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双方产生矛盾以至于发生冲突,而是让二者之间互相认同而且乐于接受这个差异。这个认同的前提就是差异具有符合天理人情的依据,把人间原则上升到自然原则。关于礼,大家可以去看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礼很广泛的内容与功能。礼的"别异"功能在现当代的中国其实存在的分量当然远不如在传统时代了。传统时代有一个礼叫射礼,而传统中国的射礼分两种,即文射和武射。

文射培养君子气度,武射是培养武士侠客。文射有个基本原则是《论语·八佾》中孔子讲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可见文射是培养心胸宽广的君子人格。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武射是很重要的,但现在这个社会不需要武箭以卫社稷了,则只保留了文射,就是保留在运动会中的射箭项目。"礼失求诸野",韩国、日本受中国传统影响甚深,从中国传入的射礼在韩、日两国相对而言保存得更好,小学、初中普及射箭的程度超过中国,其射箭之文化精神基本上就是参照中国传统中的射礼而来,既比技术,更比人格。这也是东亚国家在奥运会上射箭技术长期保持一流的历史文化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礼乐确乎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如要追溯礼乐的渊源的话,那是非常遥远的。大家可以看王国维的《观堂集林》中《释礼》一文对"礼"字的考证,用文字考证的方法把礼一直考到"事神致福"的礼俗。还有,杨宽先生的《古史新探》里面也对礼之起源做了不少考证。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周公制礼作乐",周公制礼作乐并不等于礼乐自周公开始,前面夏有夏礼,殷有殷礼,周公制礼作乐制的只是周礼而已。不管是哪个年代,总之它首先是一种习俗,然后上升为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别异,就是安排区别,而且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区别。

前面已经谈到,"礼别异"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矛盾与不和谐,相反是为和谐创造条件。在古人看来,同者不和,和者不同,所以别异的"不同"指向的是"和"。与此相适应,"乐"的"和同"功能更加强化了这一方面的诉求,"乐"的社会性功能是成就这个"和",成就这个社会走向和谐。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和而不同,差异主要是由礼来实现,"和"主要是由"乐"来实现,和而不同于是成为了一个社会的追求目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追求和谐社会。礼乐制度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社会和谐,天下和谐。天下几百年在礼乐教化之下又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精神与追求,我们一般称之为礼乐文化。礼乐在礼乐社会,首先是制度安排,然后才是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也就是先秦文化的中心。一谈到先秦的"文",很多时候实际上就是指礼乐。

三、先秦的文化特点

有学者指出:"'礼'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为其他任何民族所无,其他民族之'礼'一般不出礼俗、礼仪、礼貌的范围。而中国之'礼',则与政治、法律、宗教、思想、哲学、习俗、文学、艺术,乃至于经济、军事无不结为一个整体,为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总名。......外国之'礼',随着第一代文明的灭亡,就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重要方面相绝缘,而不再向前发展。中国之'礼'则没有间断自己的发展。并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故从礼俗而发展到礼制,从礼制发展到礼义,既而又由礼制、礼义回归到礼俗。......中国之'礼'固重于形式,故中国之'礼'是活在中国人心中的一个基础。由是之故,从中西文化比较而言,中国文化使西方最感惊异者,莫过于'礼'。故从中外文化比较而言,'礼'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当是无疑的。"社会决定文化,对文化而言,先秦文化的主流就是礼乐文化。礼乐制度安排下的社会必然导致礼乐文化成为主流。先秦时期各家各派无论持守礼乐还是反对礼乐,均在礼乐文化精神的笼罩之下。

要追求和谐的社会,就要在社会中实行教化。教化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官员来教化,另外一种是教师来教化。官员教化主要是司徒掌管,教化普通百姓;教师教化主要是通过乐官,即掌管音乐的官员,教化贵族子弟,这就是孔子之前学在官府的现象。孔子之后有了私学,教化就不限于贵族子弟了,普及到平民子弟。前者的教化是一种直接的政治实践,所谓牧民而已。对后一种教化而言,教化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但用什么来教化?教本是什么?是由礼乐制度几百年凝结而成的典籍。孔子那时候整理了一些书籍,这些书籍前人应该也有所整理,孔子只是完成前人的志业而已。

儒家与教化虽然不能画等号,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认知中,儒家又是以教化天下为职志的一群人。这里需要区分儒与儒家,这二者不是一回事,先有儒,后才有儒家。儒的前身是乐官,学在官府的时代,乐官教育着贵族子弟,但后来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导致乐官失职,散布民间,这些失业的人叫儒,所操持者乃是赞礼,有红白喜事则请这些有着礼的专业训练的人来操办。对于儒而言,这就是一种求生存的职业。把这种求生存的职业变成一种有理想的职业,就已经是儒家了,这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孔子说"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大约就有这个意思,小人儒就是以此为职业谋生的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则是君子儒,这群人的教化手段就是在民间办学,以提升人的人格境界。这方面大家可以参考冯友兰先生的《原儒墨》一文。

先秦社会虽时有战乱,但礼乐社会的架构仍然大体维持。直到孔子这个时代,孔子说礼崩乐坏,但再坏也没有到我们想象的那个程度,起码当时很多诸侯就不敢僭称王,先秦时期的君臣之礼直到战国末期才分崩离析。这是公共领域的情况。在一般夫妇、父子、兄弟、朋友领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毁坏严重。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是天子之舞,八列每列八人,诸侯只能用六,六列每列六人,大夫是四,士是二。非天子而用八佾是僭礼,孔子感叹的礼崩乐坏主要还是在这一公共领域层面。

儒家持守着礼乐,同时也阐释着礼乐文化的精神,这种核心的文化精神就是中和的文化追求。先秦礼乐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具有奠基性的、弥散性的影响。这种文化精神我们一般可以简化为中正平和。这一点在《周易》中就可以看出,乾卦里六爻,要考察正不正,阳爻在阳位叫正,阳爻在阴位就叫不正,其他爻要么中而不正,要么正而不中,或者既不正也不中,唯独九五爻既中且正,中国文化中所谓"九五之尊"的说法与此密切相关。蒋介石名中正恐怕也与这种文化价值观有密切的关联。这种文化精神的追求在人格上就体现为君子之风,在文化上体现为追求温柔敦厚的风格。人和文在古代虽然是二分的,但又是一体的。所谓人文,人就是文,文就是人,人与文是统一的,文始终是和人的价值追求、人格风范等关联在一起的。

先秦礼乐文化的中和的核心追求的弥散性影响可以说覆盖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国文学直到清代为止,可以大致把握的、中国文学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无论怎么写,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拜伦、雪莱式的浪漫主义,中国人即使抒情,也不选择喷薄而出,一般是吞吐而出,有所节制,有所收敛,这就是先秦礼乐文化大传统所奠定的中正平和的文学理想。反应在诗歌上是主张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一核心精神不仅广泛地影响文学创作,也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文学思想。

同类推荐
  • 忍看相思满树花

    忍看相思满树花

    忍看相思满树花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笔触,女性的视角观照社会与人生,小故事聚大智慧,小幽默含大道理,小视角见大意境,于侃侃而谈中感悟大千世界。全书既氤氳女性的芬芳,又透着淳厚的文化气息,是一本男人女人都喜欢看的书。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与名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与名篇欣赏

    本书以史为序,以著名诗人为重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从先秦到清中叶3000多年间中国诗歌发展的全过程,重点介绍了著名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特色及其代表诗作,以及相关的文学基本理论和不同诗派的观点与思想。本书强调文学理论的系统性,注重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突出爱国主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顽强拼搏等优秀品质的培养。为适应教学需要,本书在叙述和阐释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与理论的同时,也选收了约900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供讲解和欣赏,努力将教科书与诗歌范本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方便教学,同时还将古奥生僻字一一注音以利阅读。
  • 诗人在纽约(小经典系列)

    诗人在纽约(小经典系列)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1898-1936),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年一代”诗人群体的代表人物。他将诗同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性地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形式多样,词句形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显示出超凡的诗艺。他的诗歌作品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洛尔卡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诗人在纽约》是他第二个时期的最高成就。选取诗人创作中后期的代表作,包括包括《组歌》、《颂歌》、《诗人在纽约》、《塔马里约短歌》、《致伊格纳西奥·桑切斯·梅西亚斯的挽歌》、《十四行诗》。
  • 中华成语故事1

    中华成语故事1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演变,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重生超级大亨

    重生超级大亨

    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 小人物的职场奋斗史

    小人物的职场奋斗史

    故事发生在经济大萧条中,一位即将领退休金的职场老人莫名辞退后的坠楼事件,引起曼生集团千层浪。但这只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继而主人公杨芳的亲人一个个莫名相继失踪,这背后隐藏着曼生集团的前世今生。黑恶势力的频频得逞,杨芳陷入巨大的阴谋中,直到杨芳发现这一切的一切根源到来自自己......
  • 实用偏方秘方

    实用偏方秘方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不但在历史上名医辈出,在民间也大量流传着珍贵的偏方、秘方。例如一颗葱、一头蒜就可治病;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这些偏方、秘方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甚至很多偏方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西医拍案称奇,如非亲眼所见,好像天方夜谭,使西医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以及中国偏方之神奇妙用。这些偏方、秘方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苦苦探索,它不仅是众多医家心血的结晶,更是造福广大人民的巨大财富。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认为民间偏方、秘方是“国宝”。
  • 先生我不欠你了

    先生我不欠你了

    分手前:她是高高在上的唐家大小姐他是品貌非凡富家子弟的夜羽辰。分手后:她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瞳九歌他是冷酷狠厉的傅言深“小九,我替以前的我向你说对不起”瞳九歌冷哼“道歉?好廉价啊!”“九歌,你有没有喜欢过我?”“喜欢,当然喜欢”“真的?”“我对你只有喜欢没有爱”每个人都有阴暗的一面,夜羽辰的失忆,唐觅的真像,都会随之而来…………傅言深的告白,Sean的宠爱,花白一的深情,君墨染的偏执,叶清尘的温柔,瞳九歌到底会选择谁?“你们喜欢的只有瞳九歌一人,而他喜欢的是我唐觅,只有他……”瞳九歌大吼,浑身颤抖,眼眸通红。阳光温柔的他居然是最后的终极大佬,瞳九歌深深的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接下来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的欺骗和温柔,会让一个善良女孩变成什么样?他给了她温柔,安全,可到最后,她才知道这只不过是个欺骗……
  • 魔教小夫君

    魔教小夫君

    凤紫亿,中了据说无解的秋实,十天长一岁,直至老死。若已经被偷梁换柱了呢?她暗自腹诽,奇迹还没看到,却看到三个自称夫君的男人,忒狗血了吧?好吧,虽然夫君尚小,但有个强大的魔教做后盾,就勉强收之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孩子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
  • 末世之苟成大佬

    末世之苟成大佬

    “啊啊,鬼啊!!!”“哪里!”——苏泼蜜:“哈哈哈!小丧尸别跑啊~”丧尸:惊恐.jpg——“镇长,回家了,别浪”“镇长,吃饭了,别打”“镇长,睡觉了,别玩”peng!“懒猪,快回家!”论沙雕如何在末世靠着沙雕苟活【无CP】PS:不是百合文!!不是百合文!!嘤嘤嘤~
  • 天魔神音传

    天魔神音传

    一个年纪轻轻便以武功盖世的青年,身边高手云集,个个赤胆忠心,却因一个女子改变了原本该有的人生道路。不仅武功尽失,还流亡到遥远、陌生的国度,举目无亲。而宿命中注定的结局改变了他原本的人生,也扭曲了他原本的性情。父子之情、兄弟之情,重于泰山。爱情背叛自己的时候,又该如何选择?隐没二十年的身世之谜,一旦大白天下,莽莽江湖似乎已经失去对他掌控的能力。纠结前世的情仇恩怨,最终,活着的人到底要如何做这场彻底的清算。
  • 成功心态

    成功心态

    乐观的心境和高尚的品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并且通过我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同时也将最终支配我们的生活。其时,这个世界是一个内心的世界,如果我们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反映出来的就会是绝望和无助;如果心态平和、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世界给予我们的将会是最美好的一切。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
  • 吸血王殿下的俏皮精灵

    吸血王殿下的俏皮精灵

    "全本免费,新人写作,不喜勿喷。"一个十七岁的叛逆少女,一个沉睡了百年的吸血王,一个掌管帝国的君王。一场意外的相遇,注定了三人的感情纠葛。当他为了救她放弃王位,当他为了她灭了神族。三个人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