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6300000010

第10章 艰辛的浪漫(9)

第二天,人生地不熟的我,为求准时,提前两个半小时就离开了住处。我手握地图,左问右打听地换乘了电车、市区小火车后,方才来到老先生家的附近,此时已经两点。我四周观望并未发现老先生事先告诉我的,他家屋顶上悬挂着的一块红色的,写有“双运—DOUBLE LUCKY”中英文的明显标牌。此地已离市中心较远了,路上行人稀疏,好不容易见到两位路人,询问后,均摇头不知。我赶忙在路边找了个公用电话亭,给老先生家打了个电话,这才弄明白,我该如何再往下走。挂了电话,我按照老先生的指示,又走了近20分钟后,才看到了那个红色醒目的标牌。轻按门铃,门很快开启,迎面站着一位个子矮小、腰板挺直喜笑颜开的老人。他请我进屋,引我上了二楼。他边走边说,近日已约见了几个前来应聘者,因路途较远且又生僻,无一例外,全都迟到了。你是唯一一个准时到达的人。我这才明白,老先生为什么会在刚一见面时就如此高兴。进屋后,老人向我介绍了她的夫人和儿子。夫人祖籍也在广东,很温和的一个人,比老先生看起来要年轻许多。儿子名“小运”,十五六岁,眉清目秀,略显羞涩。坐定后,我又将自己的情况向他们简单介绍了一番。老先生和夫人听着,微笑着,感觉甚是满意。他们也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家的情况。我才知老先生是随祖父、父亲从中国广东移民到澳洲的,来时还未满11岁,现移居澳洲已有近50年了。家里还有个大儿子,名“大运”,二十多岁了,几年前就搬出去住了。短暂的交流过后,老先生起身走到一直静静坐在一边的小运身旁,悄悄低语了几句,似乎是在征求他的意见,只见男孩使劲地点了点头。老先生马上回过身来大声地与我讲:“你要是愿意,下周六就可开始给孩子上课了。”随后他们提到,让孩子学国语,其实是老两口的一厢情愿。前面见过的几个应聘者,当问到小运意见时,本来就不怎么想学的他,都是一口回绝了。现在看到孩子这样爽快地表示愿意跟我学,老两口自然很是开心。眼见一家老小没有犹豫地接受了我这个面试者,看着他们个个面善,我也乐然。这是我到澳洲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也从此开始了我在澳留学期间相当丰富的打工经历。其他工作做上三五个月,最多一年,就不再坚持了,唯有这份工作一直做到我离开澳洲的前一天。它是我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每周六下午三点,我都会准时来到他们家,先是教孩子,后来平日里说广东汕头话的老两口有时间时也会跟着学。每次两个半小时的课,我教得耐心,他们学得认真。我还把上下两册教科书的内容全部录进了磁带里。他们平时也经常放一放,听一听。定居澳洲多年的华人朋友们来他们家做客时,若听到,常常会问起,这么标准的汉语教学磁带从哪里能买得到呢?每当这时他们便会夸耀地告诉他们,这是他们孩子的家庭教师自己录的,然后会愉快地帮他们转录,大家皆大欢喜。

我每次授课后,他们都会留我一起共进晚餐。渐渐熟悉了,女主人发现我对鱼和冰激凌的偏爱,以后餐桌上总少不红烧鱼或清蒸鱼了,餐后,也一定要给我和同样喜甜食的小运,一人一份冒尖的一小碗冰激凌。两年多的时间,每周如此,我们彼此都似成了习惯。点滴细微之中流露着他们的心意,温暖着海外游子的心。老先生经常关切地问起国内的情况,我的回答是喜忧参半。老先生有着很深的民族情结和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我给予了诚挚的呼应,老先生像是遇到了久违的知音,总愿意和我聊聊他的过去。

老先生祖先是广东汕头人。曾祖父拥有万顷良田、深门豪宅、妻妾成群。祖父经商,是当地商界的一大名流,但又有别于一般商人的圆滑逢迎。他生性刚烈,喜论时弊,不知何故触犯了当权要员,大祸临头,株连九族。于是,祖父携儿孙三代,殷厚家财,历经险阻逃亡澳洲。到澳洲后,凭着不菲的积蓄和多年经商的经验,帮带着正值壮年的父亲,时有生意可做,一家三代倒也是衣食无忧,但那个年代,澳洲愚昧猖獗的种族歧视还是让移民们备受欺辱。刚到澳洲时,老先生年仅11岁,为防侵害,祖父让他习练海外华人非常崇尚的“咏春拳”。他十分喜好,又极刻苦,因此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名震四方。原本争强好胜的他,因是黄皮肤,个子又十分矮小,刚到澳洲学校时,常受人高马大的澳洲孩子们的欺负。自从习练了拳脚,他的“咏春拳”在学校里打倒了一片狂放顽劣少年。他过硬的功夫加上良好的学业,没过多久就成了学校里真正的强者。本地孩子们对他是心服口服,移民孩子们更是对他崇拜有加。他的两个儿子也从小习拳,武功也相当精道。早年的移民因生存所迫,大多都会些功夫,这也几乎成了他们后代的必修课。

有头脑又有侠骨悍风的祖父,不计个人得失,帮忧解困,很快就成了当地侨民的中心人物,深得侨民们的拥戴,是一代很有名望的澳洲侨领。老先生的父亲各方面都不及祖父,但忠孝憨实,虽未成就大业,但始终陪伴在他祖父身边,帮衬着祖父的外事内务,尽心尽力。他的始终如一,同样受到了侨民们的广泛赞誉。他祖父去世后,当地侨民一致推举他父亲为当地侨领。他父亲兢兢业业地干了一辈子,直到去世。众多侨民力邀老先生来接班,此时的侨民一族已不像当年那么简单了。老先生不愿应对众多侨民团体、派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婉言谢绝了。老先生从小就生活在澳洲,又毕业于澳洲名牌大学,因此能说一口地道的伦敦英语。思维及生活方式已相当西化了的他,骨子里还是个浸透着祖上血气的中国人。

老先生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国民党驻澳机构,期间屡见国民党官员的腐败堕落行径,倍感失望,工作不到两年便毅然辞职,之后多年服务于澳洲政府部门,但那个年代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强硬蛮横的白澳政策,无论怎样尽职能干,出类拔萃,他这个黄皮肤的有为青年,始终得不到晋升发展的机会。无法施展才华的他一气之下,弃职从商。几经辗转,他最后经营起了一家中餐馆。因两个儿子,小名中都带有“运”字,故餐馆起名为“双运—DOUBLE LUCKY”。经营餐馆这也是很多早期中国侨民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其中不乏毕业于燕京、清华的高才生。当时侨民很难进入主流社会,实际上现在也很不易。

因经营有道,老先生的餐馆虽不在闹市,生意也还不错。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有过那么一个阶段,当地政府不允许中国侨民开的中餐馆聘用华人做招待,只能聘用当地人。刚开张不久的餐馆,还时不时会进来一些澳洲大兵,酒足饭饱后抹嘴就走,分文不给。请他们付账,他们满脸轻蔑之相,嘴里骂骂咧咧,甚至挥拳威胁。老先生起初为了和气生财还强忍着,终于在一个身量巨硕的澳洲大块头饱餐后,准备一走了之时,彻底爆发了。老先生撸起袖子,一顿咏春老拳,将那庞然大物打得满地找牙,不住求饶。从此,无人再敢在“双运”门下无理取闹,挑衅滋事了。

老先生当时虽不是当地华侨领袖,因其做派正直、头脑灵活、善于交际,华侨们遇到问题或是麻烦时,还总是愿意找他商议,请他相助。每每此时,他都是热心回应,在所不辞。为了能更有力地为华人兄弟们撑腰解难,他还结识了不少澳洲朋友,其中不乏政要和社会名流。老先生在华人中的威信逐年攀升,俨然是个不在其位的侨界领袖。待他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时,他做了一件一生引以为豪的事。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与其他几位在社会各界有影响的人物发起并联手澳洲有良知的政界要人和资深学者,向当政者提交了一份修改移民法的议案。为了争取议案的通过,他们经历了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斗争影响之大席卷了整个澳洲,得到广大民众有力的声援。政府迫于压力,最终在1958年对原有的移民法做出了重大修正,废除了其中带有明显种族歧视性的条款,也为澳洲十几年后颁布的完全没有人种歧视的《澳大利亚公民法》奠定了基础。老先生为争取澳洲华人的人权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此番斗争,使老先生备受颂扬,众望所归,无法辞却终成一代杰出侨领。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海外游子对故土依恋之深切。几十年前的朝鲜战争,澳洲报纸时时报道战况,华侨与澳政府的心境截然不同。中国军队终打败了美军,那一场胜利大长了海外侨胞的志气,让饱受轻鄙的“东亚病夫”——澳洲华人顿时扬眉吐气。他们抬起了头颅,挺起了胸膛。祖国的强大,给他们带来了底气和尊严,他们的感受是真切而又具体的。

老先生虽个子矮小,但还是相貌堂堂的,再加上他谈吐风趣,年轻时不乏漂亮的澳洲女孩儿追求。虽也有情投意合之人,但因其老母亲固执守旧,绝不允许儿子娶洋女为妻,他最终子承母命,于而立之年,才由在香港的亲友介绍,娶了一位家境还好,刚满20岁的女孩儿。从照片中看,女孩儿蛮秀气的,感觉不错,便有了书信来往,算是结缘了。在老母亲的催促下,通信不久的他们就定下了这门亲事。定亲之后,香港女孩儿很快就移民到澳洲了。在她动身来澳洲前,老先生在信中告知她,让她身着淡紫色旗袍。因穿旗袍的人极少,他接机时便能一眼认出。那天果然如此,很顺利地将女孩接到家中。女孩儿比照片上的模样稍显胖了些,也还温柔可人。很快,老母亲就为他们操办了婚事。虽订婚之前未曾谋面,见后也没有花前月下,缠缠绵绵地恋爱一场,他们就这么结婚了。婚后,两人育有两子,相扶相持,家庭十分和睦。夫人没有什么文化,心胸也有些狭隘,是个极力维护眼下小利小惠的小女人。老先生年轻时还有些宏图大志,也曾想在餐饮业干出一番事业来,但夫人惧怕风险,对他的种种设想,也不予支持。老先生曾有埋怨,但还是遂了夫人的愿。其实夫人只求平安度日的心态,也并非是错。她一心一意地扑在了他们“双运”餐馆的经营中,把“双运”打理得有条不紊,顾客盈门。夫人总是挑剔餐馆聘用的女招待,对老先生因工作和事务接触的女性也总是小有戒备,这是她唯一惹恼老先生的地方。我每周末去他们家,教她小儿国语时,她始终对我十分亲切。我和老先生谈笑风生时,她也从未表现不快,没有任何嫉嫌之意。老先生说,她之前可不是这样的,她真的喜欢你。的确,她常说:“我们像一家人。”

老两口的两个儿子,年龄相差了整整一轮。那时哥哥大运,已过28岁了,弟弟小运才满16岁。同是一母所生,又都成长在同一环境下的兄弟俩,长相与秉性无一相似之处,看来与生俱来的天性是后天难就的。哥哥是长子长孙,深得两代长辈的宠爱,尤其祖母更视其为宝贝。娇生惯养的他,散漫慵懒,高高大大、壮壮实实、洋味十足,一派西化作风。他早早地交上了女朋友,个个是洋人,且个个都漂亮。因无心学习,高中一毕业就找了份工作,不久就从父母家搬出,自己在外租房单过了。挺聪明的他,虽不太求上进,自己的工作对付得也还算可以。我在教他弟弟学国语时,他父母常兴致勃勃地跟着学,也试图让他参加进来,三番五次地请,他一点都不动心思,他对族根毫无眷恋之意。年幼时学“咏春拳”,倒还有兴趣,也练就了些童子功夫。除此之外,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一概不闻不问,压根没当自己是个中国人,整天操着一口澳洲味十足的英语,我行我素,过着只要自己开心就万事大吉的日子。换了几个女朋友后,过了三十岁,就和一个高挑漂亮的洋女结了婚。婚后一直没有添个小宝宝,始终生活在他们的二人世界里。小运是老两口的老来得子。他出生时,老先生已近50岁了。小运,面庞清秀俊气,腼腆乖巧,善解人意。可以说,从小就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聪颖而努力,学业优异;有很高的艺术天分,钢琴、小提琴都很有水准,连素描都画得相当不错。“咏春拳”打得也比他哥哥更高一筹,他是个做事很用心的孩子。他从十一二岁后就添了个心病,为此苦恼了很多年,就是他随了老先生,不怎么长个儿。他苦练着各种据说可以增高的运动,坚持了数年,效果甚微,年过18才对长大个不再有想头了。他迷恋绿色和变色龙。我回国探亲返回澳洲时,也要给他带些绿色的小礼物。我虽然比他大了近20岁,可他还是只能叫我平姐,因为他的父亲已近古稀之年,是我的长辈,我称之为“Uncle”。还好,我还有孩童之心,与他在一起时,又重新获得了些许少时的天真快乐。我心欢喜。

每次上完课,晚饭前那段时间,小运就会画形态各异、奇形怪状的变色龙和变形金刚给我看。他总把我当成他的同龄伙伴,有时还会恳请我与他一起看动漫科幻影碟。我虽无多大兴趣,又不想扫了他的兴,就不拒而随了。记得有一次他画了五六种款式不同的镶嵌着祖母绿的戒指,极美。他在想象中,把这些绚丽美幻、流彩熠熠的戒指送给了早已故去的祖母,以此寄托他对祖母的思念。我在叹赞他艺术天分及想象力的同时,更感动着少年那悠深细绵的思念之情和他心底深深的爱意。每次用完晚餐,吃罢冰激凌后,因时间已晚,老先生总是开车送我回去,小运随父同行。一路上有说有笑,车中弥漫着亲情气息。小运不止一次地说过:“平姐,要是我们是一家人该多好。”他们也时常邀请我参加他们家庭或朋友的聚会,郊外野炊。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小运已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了,还能用中文写出贴切通畅的小文章了。老先生不凡的旅澳经历,不屈的铮铮铁骨,爱憎分明仗义执言的秉性及幽默风趣的笑对人生,都让我敬之佩之。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我与他们一家人相处的那段日子让我至今念念不忘,每每想起,心中还盈满了欣然与感动。

离别的日子终于来了,我婉拒了他们一家到机场为我送行的执意。临行的前一天上午,我到他们家,为小运和老夫妇上了最后一堂国语课;吃了老夫人亲手做的最后一顿丰盛的午餐;和小运分享了最后一次美味的冰激凌。期间,一家人言语之中情意殷殷。再三告别后,我终于迈出了他们家的院门。他们声声再见,句句珍重;我频频回首,依依难舍。我强忍泪水,疾步向前,本想不再回眸。忽听远处飘来琴音,又不禁回眸,只见小运远远相送,吹奏着一曲《何日君再来》。这淳美如诗的惜别,令我热泪夺眶,向远处的他挥了挥手,未敢停下急行的脚步。

在澳两年多,这份家教,未曾间断过。这个澳洲华人家庭,让身处异国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世态万变,只有付出真诚,收获情谊,才是莫测人生中最美的姿态。

2000年6月

注:该篇所记老先生曾任墨尔本澳中友协副主席,与中国驻墨尔本几任总领均为好朋友。

同类推荐
  • 三叶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叶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叶集》作为一部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作品,分为第一部分论述德语文学、第二部分谈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以及第三部分涉及比较文学。作者率先强调歌德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第一个提出以德国文学为主体的德语文学是思想者的文学这一命题,从而阐明了它作为世界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根本特点和特殊价值。也在中国率先进行了德语中短篇小说理论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对中国读者了解、认识和欣赏德语文学擅长的这一体裁样式不无促进和帮助。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是由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陆续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集结而成。信中,先生如老友谈心般就青年们所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等等,对青年朋友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导,鼓励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刻苦读书,朴实做人,勿贪图世俗名利。感情真挚诚恳,文风亲切自然,一经发表便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此后多次重印,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本书还特别收录朱光潜另一处世哲学经典之作《谈修养》,进一步从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角度,为青年指点迷津,是当代青年不可或缺的人生指南。
  •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急雨之后,蝉翼湿得不能再飞了。那可怜的小虫在地面慢慢地爬,好容易爬到不老的松根上头。松针穿不牢的雨珠从千丈高处脱下来,正滴在蝉翼上。蝉嘶了一声,又从树底露根摔到地上了。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品读诗文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品读诗文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本书精选中外经典成语、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阐发人生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热门推荐
  • 乐园之沉堕

    乐园之沉堕

    学校附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一间占卜店。“从大门出去,走过滨江道,之后经过卖零食的那条小吃街,看到迦南道的路标拐进去,第一间店就是了。老式木头房子。门前挂着一排猫形的风铃。”“那个地方,据说可以实现你所有的愿望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凡经

    道凡经

    生命的觉醒作用于自身,贡献于社会,当你没意识到自己时,那么你是你,当你意识到自己时,那么你非你,修行即行道运,被自己掌控,即被命运掌控,掌控自己,即是被无形掌控,无论你身在何处,威压就会在何处,除非你随遇而安,顺道而行,修得大自在,大逍遥,当下即是天堂,你需要活出的只是一种状态,永恒的当下,即觉醒!
  • 和重生大佬恋爱后

    和重生大佬恋爱后

    商青殷知道自己欠庄绯云良多,但他这一生牵绊太多,纵有恩情也只敢说来世再报。……却不想这来世还真来了。——商青殷:我要助你于末世称霸,护你享一世风光。庄绯云:求求你清醒点啊!根本就没有什么世界末日啊!商青殷:……既然如此,那我唯有以身相许了。庄绯云:???——超甜撒糖文!
  • 七日梦缘

    七日梦缘

    我想要用时间填补看不见的爱,化作一缕清风来到孤寂的岛屿,紧靠在你的身旁,从你的身边擦身而过。有你在我的身边,吹来的风都像是你温暖的怀抱,一阵清香悠甜,深深陷入稻花香谷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家的原形

    家的原形

    我是一名普通的90后,在这个经济时代里有幸存活着,本文主要讲述我的真实经历,以我的原生家庭围绕开展的小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剧,没有谁一出生就是朝着不幸福的生活走去的,而走向不幸福的生活有很多因素,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家”,一个不好的“家”会让这个家庭里的成员,一不小心便会走向极端的大门。
  • 九霄风华录

    九霄风华录

    九九重阳,倾世一战,七绝公子相约巫医魔教教主在九华山之颠决战。胜负之分,无人知晓。江湖风云,仇恨不休,恩怨难明。一战之后江湖风云再起,血雨腥风不止。
  • 探访仙天下

    探访仙天下

    佛教是弟子拜师傅,道教却是师傅找弟子。我名叫苏展,是个工作不顺的社会青年,一次找工作被师傅相中,开始漫漫长修真之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天视万物平等,却让万物在轮回中煎熬,生生灭灭。我欲成仙,彻底摆脱轮回的束缚,永世不坠入阿鼻地狱。然而事情没这么简单,不管我一颗向上的心有多重,就有多大的魔性向下方用力拉扯我,望着脚下无尽业火,吓得我大叫:“别拉了,我快坠入地狱……”修真路上,究竟谁是你的贵人,谁又是你的磨难……感谢命运厚爱,让我遇上这么多关心我与爱护我的亲人与朋友,还赐予我美好的际遇。也憎恨命运,让我和我所爱的人都经历这么多痛苦与挣扎……当风雨之后,我们抖落一身风霜,生活仍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