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8800000013

第13章 天下为公是正道(1)

不爱钱财爱公道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丘

杨继宗(生卒年不详),字承芳,山西阳城县人,明朝清官中的杰出代表,居官于天顺(1457—1464年)、成化(1465—1487年)、弘治(1488—1505年)三朝。杨继宗虽仅官至按察使,但却名著青史,成为后世敬仰的一代名臣。

杨继宗,明英宗天顺初年(1457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他性格刚直廉洁,为人孤傲独立。

在明宪宗成化初年(1465年),杨继宗升任嘉兴知府。上任时他不带家眷,只有一个老家人相随,因而官府的书房里很清静冷落,而他也把心思放在处理政务上。在任期内,他经常召集当地父老询问民间疾苦,尽力为百姓办些好事。他还大力兴办学堂,发布命令说:百姓子弟8岁还不入学者,就“处罚他们的父兄”。他对学校的师长很尊重,遇到学官都以宾客之礼相待。于是老师们竞相劝学,嘉兴府的文化教育很快发展起来。

有一次,御史孔儒奉命来嘉兴府,乡里父老不堪其骚扰,口有怨言,竟多被打死。死者家属纷纷到府里来告状,杨继宗不畏权势,贴出告示说:谁家有人被御史打死,到府衙“报名”,御史孔儒听到后很恼怒。杨继宗去参见御史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规矩。大人的职责是翦除恶人,纠正弊端,奖励廉吏,惩罚贪官。至于挨家挨户进行考核盘查,那是地方官吏的事,不是御史的职责。”

孔儒无法反驳,心里却更恨他了。孔儒一直想整治一下杨继宗,出出这口恶气,但抓不住他的把柄,便在即将离开嘉兴府时以告辞为名突然闯入杨继宗衙门后院的卧室,想查看一下他有无受贿的财物。但打开杨继宗的箱子一看,里面却只有几套破旧衣服。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想到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便羞愧地离去了。

当时一些太监常到江浙采办和监造宫廷用物,常路过嘉兴,借机敲诈勒索。杨继宗在接待他们时,只送一些当地出产的菱角和历书。有一次一个宦官提出要钱时,杨继宗便发出公文从府库取出银两来,对那个太监说:“金钱在此,请把朝廷调用嘉兴官金的指令拿出来。”太监一听吓得说不出话来,哪敢再要钱。

杨继宗抵制勒索的事在宦官中传开了。有一次,他进京述职,汪直去拜访他,他不愿见。明宪宗问汪直:“来京朝觐的官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的人,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杨继宗任嘉兴知府九年,任满后被破格提升为浙江按察使。刚到任,杨继宗看到一份关于十个仓官由于库中粮食短缺被关押的案卷;之后又了解到这些人中有的竟至卖了儿女偿还这笔缺粮。杨继宗想宽免他们,但苦于找不出理由。

有一天,是发放月俸粮的时候,仓官给他送来了月俸粮。杨继宗让人找来升斗量一下,却发现比应得的数量多。他立即命令把府里其他官员的月俸粮也全部量一遍,结果发现也都比应得之数多,他才明白了官仓缺粮的原因原来在这儿。他准备把这个案件的真象如实向上奏明,众官吏听到这消息后十分害怕,纷纷来向他请求,表示愿意捐出各自多占的俸粮以偿还粮库的缺粮数。这样才使那十位受冤屈的仓官获得释放。

◎故事感悟

杨继宗是明代四大清官之一。他将百姓的冤情视为自己的事,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祉,一身正气,不因高官而屈膝,不以民卑而欺人,秉公办事。杨继宗,一个以公正廉明著称的人,注定被后人垂青。

◎史海撷英

按察使

按察使是一种官名。唐朝初年,仿效汉代刺史制而设立了按察使,其职务主要负责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分别设置了十道按察使,按察使成为常设官员,分别考核各地的吏治。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按察使改称为采访使,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观察处置使。按察使实为各州刺史的上级,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凡有节度使的地方,也兼带着观察处置使衔,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所以,事实上按察使就是各州刺史头上的“太上皇”。宋代时期,转运使初也兼领提刑,后乃别设提点刑狱,为后世按察使的前身,与唐代的观察使性质有别。金承安四年(1199年),改提刑使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元代时,又改称肃政廉访使。明初复用原名,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又设有按察分司,分道巡察。元代中叶后,各地多设有巡抚,按察使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时期,也曾设立了按察使,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为正三品官,清末改称为提法使,简称臬司。

以天下为己任的苏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苏绰(498—546年),字令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西魏任卫将军、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右光禄大夫。苏绰从政以来力主革新,提出减官员、设二长、置屯田,并起草了著名的六条诏书。这些举措利国利民,影响重大。

苏绰,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他少年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算术。他的堂兄苏让新任汾州刺史,西魏丞相宇文泰在京都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别之时,宇文泰问苏让:“您家子弟中,谁可以任用?”苏让当即推荐了苏绰。于是宇文泰就召见苏绰,任命他为行台郎中。

任职一年多,宇文泰对他并没有什么太深的了解,然而各位同僚遇到什么疑难之事,却往往都先征询苏绰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起草的公文,也往往由苏绰加以整理,使之更合乎规定的格式。官署中人人都称赞他有才能。

一天,宇文泰和仆射周惠达讨论国事。宇文泰提出一个问题,周惠达回答不出来,于是就请求到外面去和别人商量。周惠达召来苏绰,将宇文泰提出的问题告诉他,苏绰立刻就替他考虑好答案并书写成章。周惠达马上进去呈献给宇文泰,宇文泰看了之后,连连称赞,就问周惠达:“是谁替您出的主意?”周惠达说是苏绰,并且称赞苏绰有王佐的才能。宇文泰听到苏绰这个名字,想了一想,似乎觉得有所耳闻,就说:“苏绰是个有才能的人,我好久以前也听说过。”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当时,西魏政权刚刚建立(535年),执掌实权的宇文泰想要强国富民,就需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使得苏绰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宇文泰命令有关部门斟酌古今,制定了24条新制。苏绰制定了新的文案程式,规定下级呈上的公文用墨笔书写,上级的批文用红笔,这样各方面的意见及应负的责任一目了然。他还对户籍、计账的办法也进行了改革,使得课税、服役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以防止横征暴敛。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东魏丞相高欢率领三路大军进攻西魏,各位将领都想分兵抵御,只有苏绰同意宇文泰集中兵力在小关袭击窦泰部队的方案。结果小关战役大获全胜,将东魏的将士全部俘虏,并将窦泰杀死,传首长安。最后高欢只得退兵。过了一年,苏绰被封为美阳县伯,并加官卫将军、右光禄大夫、通直散骑常侍。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九月,宇文泰有改革时政的意向,苏绰赞成并协助他完成:减少官员以节约国家财政开支,设置二长(里长、党长)以维持地方秩序,并且设置屯田以资助军队和国家。苏绰又帮助宇文泰起草了六条诏书,奏请西魏文帝元宝炬施行。六条诏书的主要内容为:先修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苏绰起草的这六条诏书,体现了他德治、仁政、选贤、富民等政治思想。这六条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是要求各级官员必须思想清纯、品行端正、爱民恤民、廉洁执政、公平执法。这对清除当时朝廷及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起了积极作用。执掌大权的宇文泰对此高度重视,常常把六条诏书的文本放在座位的右边,以便时时温习。宇文泰还命令官员们学习背诵,并规定不精通这六条和计账的人不得做官。

西魏大统十年(544年),苏绰被授予大行台度支尚书之职,领著作郎,兼司农卿。

自晋末以来,人们争相撰写文笔浮华的文章,由此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宇文泰想革除这种弊病,趁着西魏文帝元宝炬祭祀祖庙,各位大臣都来参加的时机,让苏绰作《大诰》,并且奏请文帝推行。这种文体受到了文帝的肯定。从此以后,西魏官方的文笔都依照这种文体,使得六朝以来浮华的文风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苏绰生性勤俭、朴素,从不经营私家产业。他认为海内尚未平定,因此常常敦促自己“以天下为己任”。而且他也用这种思想教育后代,形成了俭朴清廉的家风。他的儿子苏威也和他一样,史书记载在隋朝担任重要官职的苏威“行己清俭,以廉慎见称”。

苏绰一生广求贤良俊杰之才,共同弘扬治国的正道,凡是他举荐的人,都做了高官,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宇文泰对他也推心置腹,无所不谈,非常信任。有时宇文泰到外面出游,常常给苏绰留下一些自己签了字的空白公文纸,如果朝廷中需要处理急事,只要苏绰在上面签署意见,就可执行。苏绰常常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他认为当政者应当爱护百姓如同慈父,训导百姓如同严师。每每和公卿议论国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了如指掌,亲自操持,终于积劳成疾。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还在岗位上为国操劳的苏绰,英年早逝,当时年仅49岁。

宇文泰对苏绰的去世深感痛惜,忍不住痛哭流涕,哭声惊动了周围的大臣们,大家也无不随之唏嘘。到下葬时,宇文泰对各位公卿说:“苏尚书平生谦虚忍让,敦尚俭约,我想成全他的志向,又担心不明情况的人们产生误解,认为我不体恤功臣。如果对他进行厚葬并赠谥美名,又违背平素我与他相知的道理。这真让我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了。”

看到宇文泰这样为难,尚书令史麻瑶非常着急,于是就越过站立在朝堂上的诸位大臣,走上前去,对宇文泰说:“古代的晏婴是齐国的贤大夫,一件裘皮大衣穿了几十年。到他去世的时候,齐侯只派了一辆车送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齐侯不愿意违背晏婴平生崇尚节俭的志向。既然苏绰操行清白,谦虚挹让,我认为葬礼应当俭约,以便彰显他的美德。”宇文泰称赞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决定只派一辆布幔车给苏绰送葬,并亲自率领群臣为他送行。

苏绰走了,但是他把呕心沥血起草的诏书、大诰,还有《佛性论》、《七经论》等著作留给了后世。由于他功名盖世,下葬那一天,宇文泰亲自为他撰写了祭文,并且用最隆重的祭礼——太牢(供品用牛羊猪三牲)进行了祭祀。北周明帝宇文毓二年(558年)又将苏绰的牌位供奉在宇文泰的神庙中,并且批准由他的儿子苏威继承他的爵位。

◎故事感悟

倘若一位大臣的去世足以令朝野震动,令文武百官们哀悼,便说明去世之人是深得人心并且是当之无愧的楷模。苏绰的“公”大到文书起草,小到日常生活琐屑,他都身体力行,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的事迹一直受到后人的传扬。

◎史海撷英

府兵制度

府兵制度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制度之一。该制度由西魏大统于十六年(550年)宇文泰创立。府兵分编为二十四军,由六柱国分领。六柱国下设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每开府统一军。府兵于民户之外另编户籍,由各级将领统领。

北周武帝时期,府兵军士归中央直接统率,改称“侍官”。隋朝初期,定府兵军府名称为骠骑府,以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为骠骑府的正副主官。隋大业三年(607年),骠骑、车骑府改称为鹰扬府,以鹰扬郎将和鹰击郎将为正副长官。府兵军被称为军士,分别由中央十二卫统领。府兵户籍也改归为州、县。唐朝初期,曾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等旧称,但不久又改为折冲府,以折冲都尉为统领官。天宝八年(749年),折冲府无兵可交,府兵制实际也名存实亡了。

◎文苑拾萃

宇文泰陵墓

宇文泰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富平县宫里乡宫里小学院内。整个陵冢高约12米,周长为142.8米。陵冢上植有松柏杂树,郁郁葱葱。冢前有清代毕沅立的石碑一通,至今保存完好。另外,还有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所立的“大宋新修后太祖文皇帝庙碑”残石。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宇文泰陵墓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邝野为社稷生灵言

◎无论风多大,决不动摇。——名人名言

邝野(1385—1450年),字孟质,湖南省宜章县城南乡新田村邝家门自然村人。邝野26岁中进士,28岁授监察御史,33岁授任陕西按察副使,正统元年(1436年)任英宗皇帝兵部右侍郎,正统十年任英宗皇帝兵部尚书。正统十四年(1450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邝野为护御驾,战死于河北省怀来县土木堡。

邝野,明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明英宗正统十年任兵部尚书。

当时,瓦剌也先的势力已经很强盛。邝野提出加强防备的主张,要求增兵大同,派大臣巡视西北防务,没能被采纳。

同类推荐
  •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文学常识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文学常识

    本书以小学生为阅读对象,精选出600个小学生最爱问的中外文学中的问题进行回答,内容简洁而生动,便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得文学知识,快速提升小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备书籍。
  • 柯南侦探推理书:聪明人都在读的365个侦探推理题

    柯南侦探推理书:聪明人都在读的365个侦探推理题

    本地户包括案件推理、死亡推理、密码推理、逻辑推理和数学推理等内容,涵盖了逻辑学、运筹学、博弈论、犯罪心理学、概率论等多种知识学科,并将其交叉、融合、拓展,最大限度地锻炼读者的推理思维能力。
  • 鸡毛和蒜皮

    鸡毛和蒜皮

    是一部寓言集,呈现了作者韩雪试图进行风格、题材及文体的多种尝试,同时兼有面对成人和儿童的双重取向,力求表现寓言特有的魔瓶般的巨大张力,展示了作者强烈的探索精神以及寓言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学样式强大的生命力。作者以其童心、真诚与悲天悯人的心态对目下的社会与人类所面临的现实和困境,以寓言式的思维进行了深深的思索,能给人以醒豁而敏锐的启迪。既可当儿童文学阅读,亦可当做另类杂文看待,相信读者能够在这多刺的玫瑰丛中寻觅到独特的风景。
  • 神奇的地球现象

    神奇的地球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最受网络追捧的动物童话:误闯聪明绝顶国

    最受网络追捧的动物童话:误闯聪明绝顶国

    《误闯聪明绝顶国》是一本童话故事书。本书通过一系列神奇的事情,如谁偷穿了我们的衣服?山羊奶奶能够搬救兵?小鬼在万圣节的晚上也出来要糖吃?圆溜溜的小芋头还能去城里走一遭?一个小男孩竟然误闯了聪明绝顶国?小花狗的骨头也会伤心离去吗?……让读者从故事中寻求经验,获取知识。本书寓教于乐,在阅读故事中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本书内容充实、可读性强,图文并茂,可供青少年读者阅读使用,也可供一般读者阅读使用。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冷妻逆袭归来

    重生之冷妻逆袭归来

    重生前,一直以为他对我们之间的感情平淡如水,若即若离。重生后,再见他时,他变的已经不是当初我认识的那个他了!杀划果断,嗜血残忍,他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这是外人对他的评价,可是这样子的他却让我更加心疼,更加后悔。待到一切真相浮出水面后,我就决定……今世,我只为他而活。那些窥视他的女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重生归来,从阶层做起,照样混的风生水起。“紫度”空间开挂,玉灵在手,简直无人可敌。看我与他携手笑看风云,此生有他,别无所求……(看文注意:此文纯属个人想象,不喜勿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麻烦你代替我爱他

    麻烦你代替我爱他

    我知道你讨厌我,但我却很爱你,想尽一切方法接近你,用另一个人的名义去爱你,谎言揭穿后,我希望那个人可以代替我好好爱你
  • 三生共与浮尘意

    三生共与浮尘意

    天生仙骨的神女檀瑶,千年前因病而亡。肉身灰飞烟灭,只留一丝魂魄飞散人间,化为灵秀山的一只小小灵芝精。因果轮回,她一步步揭开过往的记忆,却是一段伤情往事。
  • 陌路:时光荏苒

    陌路:时光荏苒

    一次遭人陷害,洛染差点死去,醒来后,被医生告知,自己已经失忆。这时,门缓缓打开,那位在自己梦中出现的女子进来,她用美丽的笑容迎接自己的茫然。“洛天玖,是我吗?”随后,一大串谜题向洛天玖涌来,还有,关于“生前”的我...曾经可笑的友情,因为你的那一举动,在顷刻间破碎,现在,居然想抢走真正属于我的,你不要忘了,我一直坚信,属于我的谁也抢不走,不是我的,我想留也留不住。[本小说有个人因素,部分地方纯属虚构]
  • 曾今的我和你

    曾今的我和你

    我因为和爸爸赌气,从儿才让我遇到了你。那个直爽的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易鹏真人

    易鹏真人

    人一辈子,如果能够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我,易鹏,这辈子,一心只想修道成真人。
  • 都市灵能学生

    都市灵能学生

    从一个不知名的村子、沙渴村走出来的男孩,手上带着一个黝黑的神秘戒指……幕飞被家里老头子叫去大城市里面上学,见识下世面。……在东浦市,从混混手里救下两名美女,却被甩了两巴掌——他将会在学校留下他的名字永垂千古,神一样的记录从未被超越,他被称为——神级学生——
  • 傲战神洲

    傲战神洲

    吾应月下仙,一叶落凡天。长歌洒热血,逍遥人世间。一个父母双亡的平凡少年,坚毅而且善良,偶救一只身受重伤的的大白狗,幸运的得到了女娲大神遗留人间的五珠之一混沌神珠。树欲静而风不止,仇人终于寻上门来,身世之谜渐渐揭开。战人间,飞仙界,练仙丹,斗天骄,集齐五珠,扬威三界,终成一代王者。更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代代相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