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2200000005

第5章 克己修身立德(3)

多谢时康理,良惭实赖功。

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不学刘琨舞,先歌汉祖风。

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笼。

人事一朝异,讴歌四海同。

如何昔朱邸,今此作离宫。

雁沼澄澜翠,猿岩落照红。

小山秋桂馥,长坂旧兰丛。

即是淹留处,乘欢乐未穷。

欧阳修克己改文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欧阳修是北宋的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生活在北宋中期,此时,宋朝建立已近百年,然而文风却还是沿袭五代那种刻意追求骈文的传统,文章污浊不振,读书人守着陈旧粗劣的成规,理论卑下,气格软弱。当时的苏舜元、苏舜钦、柳开、穆修一班人,都想要以创作来振兴文风,但是财力不足,未能实现其意愿。欧阳修对当时的文风也很不满意,立志要改变这种状况。

欧阳修寄居随州时,曾在书筐中得到唐朝韩愈的遗稿,读完以后心中非常钦慕,于是他苦心探求其中的玄密奥妙,以致忘记了睡觉和吃饭,一心要快马加鞭追上韩愈,与他并驾齐驱。

欧阳修考取进士后,认识了当时的大文学家尹洙,他们一起交游,写作古文,议论人世间的事情,彼此还轮番作老师和朋友。而尹洙又与当时著名的诗人梅尧臣相识,欧阳修经尹洙介绍也与他交游,一同作诗唱和。从此欧阳修在学业上进步很快,于是以文章超群而闻名天下。后来欧阳修入朝为官,任馆阁棱勘。以后又参加编修《唐书》,又自著《新五代史》,因而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一次朝廷派他出使契丹,契丹国王派四个贵臣陪他饮宴,并解释说:“这不是例行规矩,而是因为你的名声大才这样招待的。”

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奉命主持当年的科举考试。当时,读书人喜欢做险怪奇涩的文章,称做“太学体”,欧阳修对这种文体坚决予以排斥抵制,对于写这样文章的人,一律不予录取。考试录取完毕,一些轻薄的考生,都等候在门外,欧阳修一出门,他们就群聚在欧阳修的马前大吵大闹,巡街的兵士也制止不住,欧阳修却丝毫不在意,直等他们离开才回家。从此以后,科举考试的风气有所改变。

欧阳修一方面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又积极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以致在后来形成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古文运动,开一代新的文风。欧阳修也因此一举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

◎故事感悟

欧阳修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对后人影响深远,但在当时,为改变前朝的拙劣文风,欧阳修所做的努力和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为了实现自己改变文风的志向,欧阳修从来没有退缩过,最后终于开辟了一代新的文风,成为当时文坛的风云人物。这种克己修身的坚定意志令人钦佩。

◎史海撷英

欧阳修一生的成就

欧阳修一生著述相当丰富,除了文学作品外,他还研究经学的《诗》、《易》、《春秋》等。而且,欧阳修能不拘守古人之说,对这些经学著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还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10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欧阳修的史学成就最为伟大,除参加修定了《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了《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此外,欧阳修的书法也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朱熹称赞他:“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文苑拾萃

踏莎行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程颐克己学圣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北宋洛阳伊川人,人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任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二程”。

程颐小时候聪明好学,曾与哥哥程颢一起,舍弃科举的机会,投在周敦颐的门下学习。他从小便博览群书,经书、子书无不精研,最终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与其兄程颢并称为“二程”。

程颐认为,学习必须有远大目标,即“学以至圣人之道”。他认为圣人可学,而且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他在游大学时说:天地储藏精气,得五行之秀者而生人,其本原真诚而安静;在没有发展生成以前,就已具备了仁、义、礼、智、信这五性;形体生成以后,由于外界事物触碰形体而动生于其中,其中动而生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七情激荡而伤其性。所以,觉悟的人约束七情使其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愚昧的人就不知道这些,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桎其性而至死亡。然而求学之道,必须先明之于心,知道怎样养性,然后身体力行以求达到目标,就是所说的“自明而诚”。程颐认为,“自明而诚”之道在于“信道笃”、“行之果”、“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于心”,就是要求学者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忘“仁义忠信”,只有这样,才不会有邪僻之心产生。

程颐赞成古人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克己思想,同时又指出颜渊墨守成规而不能化之的学习方法,是达不到圣人境界的主要原因。但他认为像颜渊这样有好学之心的人,如果不是早卒,时间长了也能达到化境(指达到一定精深的程度)。

程颐认为,颜渊以后的人们之所以达不到圣人境界,就是因为不懂圣人可学的道理。他们认为圣人是生而知之,不是可以学成的,所以失去了为学之道。一些人不求之于己而求之于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作为学习方法,是难以达于“圣人之道”的。所以,程颐一生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以圣人为师表,无论为人还是治学,不达圣人境界绝不罢休。

◎故事感悟

正是由于程颐时刻正心克己,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才成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当正心克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史海撷英

“二程”创立“天理”学说

程颐与其胞兄程颢一起,创立了“天理”学说。程颢认为:“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也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思想,宋明理学也由此得名。

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样,就将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了。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也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赵叔平正心克己

◎知耻近乎勇。——《中庸》

赵概(生卒年不详),字叔平,他原名赵禋,后因梦中有神人在名册中书写“赵概”二字,遂即改名。宋朝南京虞城人,官拜观文殿学士,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北宋时期的赵叔平,自幼刻苦攻读,天圣年间考中进士。他一生注意道德修养,乐善好施,受到了世人好评。

赵叔平认为,人的一生就应该多做善事,不做恶事。无论做善事,还是做恶事,都受思想支配。因此,他平时十分注重正心克己,不断清除自己的私心杂念,从而使善心永远战胜恶意。

为了检验自己的善恶之心,赵叔平曾找来三个器物,用一个器物装黑豆,一个器物装白豆,第三个器物空着。如果头脑中出现一个善念,他就取一个白豆投入第三个器物中;如果有一点儿私念或恶意出现,他就取一个黑豆投入第三个器物中。

到了晚间,他再把第三个器物中的白豆和黑豆倒出来数一数,以检验一天中的善念和私心杂念各有多少。

第一天过去了,赵叔平数了数第三个器物中的白豆和黑豆,结果是黑豆多而白豆少。他知道,自己的克己修养功夫还差得远。

第二天,赵叔平又数了数第三个器物中的白豆和黑豆,仍然是黑豆多而白豆少,但和第一天比起来,黑豆少了一个,白豆增加了一个。

第三天,仍然是黑豆多白豆少,但和第二天比起来,黑豆又少了一个,白豆又增加了一个。

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和黑豆一样多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多而黑豆少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空的器物中只有白豆而无黑豆了。赵叔平的心中只有善意而无私心杂念了。

◎故事感悟

赵叔平严于克制自己的恶念,只要头脑中私心杂念一闪,就要立即去掉,永远使心地纯一为善,一辈子不做坏事。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像赵叔平那样,但只要我们也时刻能严于克己、自律自省,那么我们的修养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史海撷英

赵叔平气度非凡

赵叔平曾与欧阳修同在馆阁任职。赵叔平性情敦厚持重,沉默寡言,欧阳修很看不起他。等到欧阳修任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令)之职后,便以赵叔平缺乏文采为理由,把他贬官为天章阁待制。赵叔平依然清静淡泊,并没有把这当回事儿。

后来,欧阳修的外甥女与人淫乱,忌恨欧阳修的人便借题发挥,以此事来诬蔑欧阳修。皇上十分生气,朝中大臣也没人敢为欧阳修说话。这时,只有赵叔平为欧阳修上书,说:“欧阳修因文才出众才成为皇上的近臣,皇上不能随便听信谗言,轻易诬蔑他。我与欧阳修来往很少,他对我也不太好,但我关心的是朝廷的大体啊!”

有人对此很不解,就问赵叔平说:“你不是与欧阳修之间有怨恨吗?”

赵叔平说:“以私废公,我不能做这样的事。”

赵叔平上书为欧阳修说话,皇上很不高兴,最终欧阳修仍被贬官滁州。赵叔平后来执掌苏州,后又辞官守丧。守丧期满后,他被授职为翰林学士。这时,他再次上书,要求为欧阳修恢复官职。

虽然赵叔平的请求并没有被朝廷采纳,但当时的人们都非常赞赏他宽厚大度、以公为重、不计私怨的品行。而且通过这件事,欧阳修也知道了赵叔平原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对他非常佩服,两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文苑拾萃

次韵和君贶会赵叔平少师

(宋)元绛

黄发逍遥并旧臣,燕间加意占先春。

成龙天外唯三友,积雪筵中止数人。

昔日荐才闻最课,当年诵赋得魁伦。

会须共作游河侣,五老星飞事更新。

“平生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品德是一直受到世人称赞的,即使在政治主张上与他为敌的人也是如此。

他对父母长辈孝顺、对朋友很讲义气,办事尽心竭力,为人谦恭俭朴,一切都按礼法行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青春年少到老迈高龄,他没说过虚妄不实的话。

司马光曾和别人讲过:“我没有什么超过常人之处,只是平生所做的一切,从没有不能对人说的。”正因为他诚心诚意,不虚伪不做假,所以得到广大百姓的尊敬和信赖。

司马光对于各种财物的欲望是非常淡薄的,可是对各种知识几乎无所不通,只是不喜欢佛教和道教。他总是说:“在佛教和道教的内容中,真正给人启迪的义理,没有超过我平常念的书。那些不能启迪人的荒诞东西我不信。”

◎故事感悟

欧阳修达到了修身明德的至高境界。他的这种高尚品德,也正来自于平日的严于律己。我们在敬佩欧阳修崇高品德之时,也要以之为楷模。

◎史海撷英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实施变法,上疏请求外任。

熙宁四年(1071年),司马光被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在洛阳居住了15年,不问政事。在这段悠游的岁月中,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耗时共19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文苑拾萃

楚宫行

(宋)司马光

楚王宫中夜未央,清歌秘舞会华堂。

木兰为柱桂为梁,隋珠和璧烂同光。

横吹乍鸣秋竹裂,繁弦初度春雨歇。

九微火树垂垂灭,罗衣纷纷玉缨绝。

满朝冠剑东方明,宫门未启君朝醒。

秦关日夜出奇兵,武安君火照夷陵。

同类推荐
  • 我的闹心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闹心老妈(老妈真烦)

    最近,老妈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林呱呱,你真不叫人省心啊!”我特想知道自己怎么不让她省心了。经过悄悄观察和琢磨,我发现老妈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不是担心我被人骗走了,就是担心我变成了坏孩子;不是担心我不会过马路,就是担心我的成绩不拔尖儿……
  • 化学探谜

    化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一部经典童话,主要讲述的故事是: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忠厚善良的鼹鼠、机灵热情的河鼠、狂妄自大的癞蛤蟆、老成持重的獾。他们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刺激的冒险故事,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一次,癞蛤蟆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蛤蟆宫,从此改邪归正。
  • 我是电脑知识大王

    我是电脑知识大王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 培养青少年良好心态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良好心态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本书以轻松快乐的语言,汇集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将带领读者徜徉在一个多姿多彩、奇妙变幻的故事世界中。从故事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从而调整心态,培养心态。拥有积极的好心态,就会拥有一生的快乐和成功。
热门推荐
  • 爱你吴晴

    爱你吴晴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时光机,你会想回到什么时候呢?吴晴——生活在2066年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一次偶然的契机,她回到50年前,在那她遇见了从未谋面的亲人,开始了她不可思议的旅程......
  • BOSS的小娇妻:老婆求亲亲!

    BOSS的小娇妻:老婆求亲亲!

    她,叶无双!组织里最最厉害的特种兵,特工,杀手,一朝穿越,居然穿到全球首富,钻石王老五的未婚妻身上,哎,悲剧啊,白莲花太多?没关系,她照样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渣男,撕得过小三!他,龙浔!全国首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他却拿她没有一点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宠,无限制的宠!反正咱们总裁心里只有一个字就是宠,宠,宠!为了她甚至可以变成小屁孩哄她开心!
  • 魂途极乐

    魂途极乐

    苍茫天地,此祭祷以如来世尊,借渡往落红尘之音,梵语“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平静的校园,无辜枉死之众,再起波澜,整个校园逐渐笼罩在阴霾恐怖之中。邪恶的双手,一次又一次伸向无辜的人。血阵?究竟是一场爱恋,还是另一次的预谋...银杏古树、镇魂世家,重重谍影的迷雾即将解开。隐藏在背后的秘密,一切缘起始由来。主人公,沈皓、萧棋、尚诗诗一行人,愿带你走上极乐之归途。(希望大家也支持鄙人另一本《亦云仙踪》)
  • 龙婿战神

    龙婿战神

    惜日我卑微如刍狗,任人羞辱欺凌,苟且偷生。今日我封王归来,君临天下,定要尔等宵小颤抖匍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云若初,这是我秦君给你打下的一片江山!
  • 神寂

    神寂

    吞食残月花的勾陈,在两百年之后重生,他发现大路上的武学已经变得低微。而自己却掌握着无穷的武技,从此走上一条神挡杀人,佛挡杀佛,有妞必泡,有仇必报的无上神寂之路。
  • 走私犯罪判例释解与辩点分析

    走私犯罪判例释解与辩点分析

    本书是作者积18年海关法律实务经验及研究之功著成的阐释海量判例的走私犯罪研究及辩点分析著作。全书共阐释了100个判例,熔案件名称、判例要点、案情简介、裁判理由、评析与辩点于一炉。在评析与辩点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案件涉及的理论知识以及可能的辩点,对于律师实务具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 梦回忆长安

    梦回忆长安

    长安城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在大启二十一年一位倾国佳人自断双腿扬言终身不嫁此人医术了得救死扶伤,但不愿纠缠于王室斗争江湖人称白衣美人何来此名?此女生得极其貌美,国色天香,古来美人之名而平日终为白衣无一例外有人说她是嫡仙不,她是来为自己赎罪的是她的一意孤行让关心她的人命丧于此她还记得那个深爱她的男人为她饮下鸠樱死在她的怀里,死前还不忘安慰她“白家九儿,我沈秋辞死了无妨,但你要好好活下去,答应我好吗?”是啊,她听话好好活了下去但是每当午夜梦醒,她总是会想起曾经的长安城,曾经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于是她提笔写下了梦回忆长安世上再无白玖,只是白衣美人罢了
  • 异界海盗王

    异界海盗王

    我要让所有的大海成为我的庭院,让所有的港口成为我的阳台!让所有的敌人听见我的名字便会瑟瑟发抖!!-------唐杰-------------------此书情节热血刺激,跌宕起伏,容易上瘾,抵抗力差者,慎入!
  • 梦曦心殇

    梦曦心殇

    这部小说讲述了现代人顾曦筱无意间进入了时空隧道,穿越到了公元前520年。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重生国民校草:柒男神,狠撩人

    重生国民校草:柒男神,狠撩人

    一日惨遭人陷害,她成了陆家唯一的小姐,父母双亡,由叔叔带大的她,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做的一些事也非常寒心,但,当宁柒变成陆宁柒,由一部电视剧爆红的国民校草,让大家重新认识她。“他”是小妹妹心中的温柔哥哥,是迷妹心中的白马王子,也是一个在某人眼中,闪闪发亮的星星。“如果我说,我要你做我男朋友,怎么样?”某女挑眉,嘴角微微上扬,明知故问,“可我是女的,做不了你男朋友。”“正好,我缺个女朋友。”在最美的青春,遇见最美的你,此生足矣。(本文女扮男,宠文,男女身心干净,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