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8600000052

第52章 :命运多踹

前往金人神庙的途中,金朝官员、百姓齐聚路边观看,围观者竟达到三十万人以上,这在人口不多的上京还真创了个记录。

看到旁观着甚众,在异族京城中的众目睽睽之下,无数宋室妃嫔、贵妇上身半裸,只用双臂挡住身体,羞的拚命低下头去。

金人们一齐哄笑,指点叫骂,极尽羞辱之能事。大宋君臣悲愤难忍,掩面匆匆前行。

神庙献俘之后,二帝及男女宋俘重至乾元殿拜谒金太宗。金主吴乞买封宋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

除二后外,有名号的后妃自高宗赵构生母韦贤妃以下,共三百多名被金人送往洗衣院,供金主和宗室、重臣消遣,如同娼妓。这也是因为南宋现今的抵抗日趋激烈,金人以此表示对宋朝的侮辱。

金人如此恶毒和野蛮,使骨子里十分刚强的朱皇后感到极度愤怒,选择了以死抗争,回到住处便偷偷自缢,被人发现后救活。

守在朱后身边的赵恒难过的劝说她忍耐,个性刚强也是朱皇后甚得赵恒欢心的原因。此时,这位赵小官家是多么希望,自己刚强的妻子能够和自己一起坚持下去,等到可以回国的一天。

谁知,朱后却断然拒绝,她将虞水灵留下的小布袋交到赵恒手中,嘱咐他好好保存。并对赵恒说道:“官家还记得当初水灵之言吧?你我身为帝后,理当成为臣民表率。如今,金人如此羞辱我等,如果身为皇家之人还要忍,苟且偷生,只会被那些野蛮人看不起!官家,我们还有幼子要照顾,还有老父、老母要奉养,你不能死。我身为皇后,母仪天下,必须捍卫我等的尊严,请官家不要制止我。“

赵恒抱住朱后痛哭失声,两人紧紧相拥,这是他们成为结发夫妻以来,第一次根本没有在意任何礼仪,只是默默的拥抱在一起。

到了半夜,朱后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向赵恒告别:“官家保重,妾身先行一步了。“

随后,朱皇后毅然投水自尽。赵恒看着她决然的走向院中的池塘,不敢高声,只是难过的擦着眼泪。

朱皇后的刚烈行为,在她死后得到了金人的褒奖。金主特地下诏,称赞她的节义,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并为她按皇后礼仪隆重治丧。

十月二十六日,二帝被金人迁往韩州安置。金人将韩州城内女真住户全部迁出,只供二帝等二千余宋俘居住,并发给口粮田四十五顷,让他们自己耕种,以自给自足。

这还是昌平王兀术出于对虞允文和朱皇后的欣赏及敬重,特地要求负责监管的粘罕等人不可像虐待辽天祚帝那样对待大宋二帝。粘罕等人才格外开恩,没有故意污辱二帝及随从居住的大宋宗室和大臣,只是任他们自生自灭。

朱皇后留下的小布袋后来成了大家救命的宝贝,二帝和身边的人在金国的日子里,这些人参片、灵芝片救过他们不止一次。

虽然珍贵的药物终有用完的一天,但小布袋一直保存在赵恒手中,成为了支持被扣留在金国的君臣们的精神支柱。

直到赵构的生母韦太后,也就是赵老官家赵佶的韦贤妃归宋,才由赵恒在韦太后前来向赵小官家赵桓辞行的时候,将小布袋交给韦太后带回大宋,请太后交还虞水灵的手中。已经相继过世的赵老官家、郑皇后和朱皇后的灵柩也同时返回大宋,归葬皇陵。

小布袋也成了大宋皇室不忘虞允文父女恩义的纪念信物,直到虞水灵过世,它才最终被供奉在大宋宗庙的侧殿里,成为了纪念那段悲惨历史、教育皇室后人不忘过去的实物教材。

金兵撤退之时,刚刚与西路军汇合,魏王斡离不就病倒了,不断的发着高烧。金主吴乞买大急,让粘罕领兵,指挥大军撤退,自己则是亲自陪同斡离不回上京医治。

没多久,斡离不因毒伤发作,情况急转直下,成天昏迷不醒。宫中太医束手无策,金主下诏寻求良医,可是却无人能解奇毒。此时,一些投降金人的宋人将领这才说出,伤及斡离不的那个江湖人也是虞允文的部下,属于虞允文组成的江湖义勇队。

大金君臣一时间只能是无语,这个虞允文实在是太厉害了些,硬是废了大金的两位军神之一。按吴乞买的说法,就是灭宋也不能抵消斡离不亡故的损失。

斡离不在床榻病卧数月后,终于不治身亡,金主下令谥号为桓肃,为其罢朝十日,命其子齐承继王位。

可怜的是那些被斡离不抢夺而来的大宋女子,本来就是被凌辱的对象,只是迫于斡离不的强势,才不得不随他。如今斡离不突然亡故,悲痛难仰的兀术兄弟上奏吴乞买,这些女子是战利品,不可被他人染指。金主吴乞买深以为然,下旨自魏王妃辽朝金辇公主以下,凡未生育子女的斡离不后妃全部陪葬,更不要说魏王宫中的内侍和宫女了。

令人既可怜又可笑的是魏王妃、原辽朝的金辇公主。本来,她挑唆金人侵宋,是为了报灭国之仇,却因其太过张扬,招致了斡离不亲弟——昌平王兀术的反感,认为此种女子不守妇道、不识礼仪、搅家不良,乃是败家的祸根!

但斡离不在时,因兄长甚喜金辇公主,兀术碍于兄弟情义,隐忍不言。

如今,斡离不离世,金辇公主身为魏王妃,本可以不陪葬王陵。但兀术却向金主吴乞买进言,陈说金辇公主为大辽公主,从她煽动南侵一事来看,公主将辽看的太重。她是魏王正妻,并无所出。可魏王子尚年幼,手下部民要由嫡母代为掌管。万一金辇公主有谋叛之意,不只是连累斡离不后人,也会给大金造成天大的麻烦。

金主吴乞买本来对金辇公主陪不陪葬并没什么在意的,觉得不过是一介女子,有甚可注意的。可听了兀术之话,觉得他考虑的很有道理,立刻下旨,命令金辇公主一并陪葬魏王。

公主哀哭求饶不得,只能饮药而死,临死之前以恶言毒语诅咒兀术兄弟,愿大金早日灭亡!

兀术对她临死诅咒的回答,是立刻命人将因公主的原因才得以存活的辽天祚帝萧贵妃,也就是公主生母抓来一并处决,让她们母女一起到地底下去喊冤告状。

照兀术如此行径来看,他不过是借这近千无辜女子和内侍的命,来发泻亲兄骤然亡故的痛苦。若他真的相信死者有灵,怎会让自己的兄长处于一群仇深似海的冤鬼之中,永远不得安生!

也有人言,兀术此番行为,不过是借亲兄之死将可能在将来唆使侄儿反对自己的人全部除掉,以便自己掌控父皇阿骨打名下军政合一的部众“猛安谋克“,将最强大的力量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话也有些道理。

完颜氏人虽少,但部民大多在朝中为将,按部民必须服从自己主人的传统,对女真部民来说,就算是主人谋反,他们也必须跟随,否则会落得一个被人耻笑、甚至无处容身的结局。

依阿骨打生前所建立的女真人旧例,从他那一代的三兄弟开始,他们所属部民永远归他们的后人所有,这是阿骨打的制横之策,以免皇帝太过强势,伤及完颜氏的根本;这样也使得部民力量分散,无人能利用战斗力过于强悍的完颜氏部民谋反。

“猛安谋克“是非常严格的父子世袭,兀术这一代之中,只要斡离不还在,就无人能动摇他主掌阿骨打“猛安谋克“的地位,但他也必须分给兀术和另两名兄弟一部分部民。

现在斡离不过世,阿骨打一系的猛安谋克依承继顺序,后面主管的便是他的儿子。由于三子年幼,未成人之前先由兀术代管。一旦斡离不的三子成人,兀术就得将“猛安谋克“还给自己的侄儿。无论兀术能坐到什么样的地位,都必须遵守完颜氏传统。

但现如今,兀术将斡离不身边亲近之贴身人,除三子外全部处死,只留下了“猛安谋克“的部民而已。没有了亲近之人的帮助和教导,斡离不三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那个雄心和力量与兀术争竞。

事情的发展倒也验证了上述说法,无论兀术是有心、还是无意,从此阿骨打的“猛安谋克“部民就掌握在他一人手中。他过世之后,其子孛迭(汉名完颜亨)继承他的位置掌控“猛安谋克“部民。大金最强的力量自此牢牢的掌握在兀术一家的手中,也成为了他的后人夺取大金皇位的助力。

在大宋南京登基的皇帝赵构,继位之后的表现还让人看到了“中兴“希望:先是起用主战派中威望最高的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也就是宰相,又令宗泽知汴京府兼汴京留守,领兵进驻汴京,并下令召集天下兵马。

李纲坚持抗战,一回朝就提出了“抗金建国十条建议“,坚决要求皇帝严惩汉奸,破格任用抗战将士,改革军制等。可惜赵构根本就没有实施的打算。

但也许正是使臣子互相牵制的家风遗存,赵构却又任用了著名的主和派黄潜善为中书侍郎,参赞政务;汪伯彦同知枢密院事,掌军队调动之权。他们二人坚持金人势大、不可抗横的意见,主张放弃中原,将宋的势力退过长江,割剧东南,说白了还是以土地、金钱奉献给金人以求和。而且,主和一派还在皇帝面前抵毁李纲过于刚直犯主,不可为相。

而在金兵入侵之后,原宋朝领土和幽云十六州的百姓纷纷自动组织抗金武装,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在得到了李纲所任命的河北招抚使张所、河东经制使傅亮的指挥和领导之后,更是踊跃响应,整个北地的抗金力量早已成为燎原之势。

对于原宋地和幽云十六州的抗金义军,主和、主战两派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主和派深怕北地百姓的反抗引来金兵再次南下,要求皇帝下令将抗金义军全部解散,不许百姓自行抵抗金人,只能是大宋军队才能与金军交战,并将抗金义军全部视为“盗贼“。

宗泽老将军听到这个说法,给这些混蛋气乐了:“金兵打来的时候不许百姓抵抗,要等正规宋军前来,等宋军赶到,人不是都被金兵给杀光了吗?“

主战派则是支持百姓自发的反金起义,尤其是宗泽,利用自己独守汴京之势,用尽全力帮助周围的抗金义军,并将不少义军收在自己的麾下。

这个时候,当今天子赵构的态度已经明显发生了转变,他选择了南逃,而不是坚守中原大地。随即任命黄潜善为相,与李纲并列。然后听信主和派之言,命令罢去刚刚设立的招抚、经制两司,将张所、傅亮二人免职。

没多久,赵构以李纲“专制、无礼“为由,罢去李纲相位,转迁为观文殿大学士。

消息传出,南京沸腾,太学和国子监诸多学子再次联名上书,要求赵构依民心还都汴京,罢免黄、汪等主和派,并任用李纲等主战派。但皇帝赵构打破了从大宋建立以来“不以言论罪人“的惯例,将太学学子此时在南京的领头人陈东、欧阳澈、曹义全部处斩,强行压制了民间的反对浪潮。

不久,不敢再面对金人兵锋、也无恢复之志的赵构,迫不急待的于建炎元年南下,在张俊的护卫下,由商丘退往泗州,然后退到了扬州,并将扬州立为“陪都“。

同类推荐
  • 乱世黄巾

    乱世黄巾

    三国的小说有很多,其他人穿越回去都有很牛逼的身份,自带主角光环,而这本书,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三国视角,看主角如何在乱世之中改写历史
  • 内阁首辅之摄政宰相

    内阁首辅之摄政宰相

    本书便着重描绘了明朝颇具争议的一代名相张居正,从隐蔽光芒的阁员到辅佐幼主的摄政首辅,他是如何让日渐颓废的朝局变得有了起色的,并揭秘明朝中期凌驾于六部之上的权力机构——内阁,映射出明朝官场的生存之道、一代宰辅的多彩人生。
  • 凉雄

    凉雄

    你问我华雄算什么东西?他董卓不敢做的事,某来做!他董卓不敢杀的人,某来杀!承蒙先帝厚恩,封凉侯,赐锦衣,配绣刀,官拜征西!麾下三千西凉龙象骑,奉旨讨逆,以伐不臣,自有先斩后奏,皇权特许之权!
  • 中华国学经典(史记)

    中华国学经典(史记)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明末最强藩王

    明末最强藩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五千年风风雨雨,三百载朱明正统,钟山孝陵松柏常青,不见当年淮右布衣……崇祯十四年初,李自成攻陷洛阳,兵锋直指开封,中原硝烟四起。朱伦奎不想成为枭雄,也不愿做割据一方的王侯,他只想在乱世中自救,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亲手打破这个乱世!
热门推荐
  •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猎魔人的日常异闻录

    猎魔人的日常异闻录

    顾然,一个混吃等死的破杂货店老板。人生没啥高大上的追求,只想守着破店混吃等死一辈子——可那说的是他没遇上后边儿这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之前。那时的顾然十九岁,在无耻的穷鬼侦探的引导下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成为一个驱魔少年。从此,装逼打脸、都市猎艳、妖孽人生……嗯,这些统统都没有。轻松搞笑的都市猎魔生活,吐槽少年与败犬上司的神经病异闻录,就此展开!见鬼!这不就是老流氓带小流氓么!“你说咱们这样是不是很热血?”穷鬼侦探问道。“我觉得你这种人的血一定是冷的!”
  • 都市霸道赘婿

    都市霸道赘婿

    什么?要我回去继承千亿资产?抱歉,我没兴趣,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赘婿保护我的老婆大人!
  • 校园天眼

    校园天眼

    各种眼,各种劲爆。写轮眼,万花筒写轮眼,邪·万花筒写轮眼,仙·万花筒写轮眼,阴阳眼,天眼,神眼,仙眼,八卦眼,月眼,轮回眼,邪·轮回眼,仙·轮回眼,蛇眼,仙·蛇眼,邪·蛇眼。各种眼,以后会出现跟多眼。大家欢迎看“校园天眼”
  • 右手过往左手言欢

    右手过往左手言欢

    二十年前她是娇养的富家千金,他是被她赶出家门,流落街头的乞丐。二十年后,他是商界首富,她是家道衰落的卖鱼妹。当命运奇妙交错,他用金钱诱惑她,用爱情报复她。当一切真相大白,他们之间却横亘着难以弥合的仇恨。右手过往,左手言欢。“我的世界不允许你消失,不管结局是否完美!”============================================亲耐滴读者大大们,你们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3╰)╮无论你是鲜花还是板砖,不要客气的扔过来吧~~
  • 神代记

    神代记

    在那浩瀚的远古,是否有过神明?是否有过苍龙横天,诸帝并立?旧时代带着涌流而来,命运的转轮再次开启,埋葬在历史的秘密将被一一揭开……
  • 意行天下

    意行天下

    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天为阳,地属阴。生在正道第一大派,却天生闭脉,无法修炼,遭人冷嘲热讽、唾弃谩骂。
  • 迷境之失落地带

    迷境之失落地带

    这不算一部典型的玄幻小说,更像是一部不太科幻的科幻小说
  • 《枪魔》

    《枪魔》

    他,旷世奇才,他,枪之贵族,枪因他而成为无敌的传说,他因枪而成魔!
  • 群侠共醉录第六部:岛有三绝

    群侠共醉录第六部:岛有三绝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者之风,为情为义。五代乱世的征战一梦牵连的迷茫在那不准回头的江湖上他该怎么去择选?群侠有酒,群侠共醉。为何而醉,醉有何用?高手的争斗,朋友的情谊,美女的诱惑,欲望的燃起,鬼怪的阴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后的结局是胜败还是是非?谁对谁错,谁来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