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3900000019

第19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6)

2007年里,雷曼也一直在卖空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和高盛及保尔森相比,雷曼的策略则主要是对冲自己手上的贷款和贷款债券库存,以最大化地降低次债风险。一方面,雷曼在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市场上的风险敞口比起高盛和保尔森要大得多,光是足够地对冲这部分资产已经要耗资上亿美元;另一方面,大量卖空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这一行为本身会对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造成螺旋式下调压力,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本身是一把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的“双刃剑”。

在抵押债务债券【CDO】市场上,雷曼的抵押债务债券【CDO】业务规模一直不算大,在2006年的华尔街排名中仅排到第13位,而且抵押债务债券【CDO】部门的交易员也从2007年初就开始加大力度购买信用违约掉期【CDS】以对冲。当抵押债务债券【CDO】市场老大美林和花旗因为抵押债务债券【CDO】吐血冲减资产时,雷曼稳固地守住了城墙。

虽然对冲的基本概念简单明了,但是什么时候上对冲,上百分之几的对冲,什么时候解除对冲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另外一场赌博,一场筹码非常昂贵的赌博。100%的对冲不但对冲掉所持有的债券的上涨机会,还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和一个巨大的交易簿来维持动态对冲。而且,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本身存在很大的“基点误差风险”,也就是说,由于种种原因,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和投行所实际拥有的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不是完全负相关,存在很多无法对冲的风险因素。尤其当市场波动较大时,这种基点误差风险更为灵敏和难以控制,随时可能带来资产和对冲的双向受损。

按揭抵押债券中常见的“基点误差风险”

·标的债券的表现和组成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的债券的平均表现不同;

·标的债券的组成结构和组成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的债券的结构不同;

·标的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性和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的流通性不同;

·标的债券未来现金流的预期收回时间和组成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的债券不同。

虽然自2006年下半年起,断断续续地有不同投行开始卖空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结局却各异。德意志银行贷款债券交易组在卖空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中赚了7亿美元,但是远远没有办法弥补德意志银行在库存中的亏损;摩根士丹利也赚了不少,但是抄底过早,很快持平而产生巨大亏损;汇丰银行在小试了几把牛刀之后很快退出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市场;贝尔斯登就更不用提。其他的几个投行,不是对冲不足,就是对冲失败。而雷曼的这个对冲小组,则是2007年里华尔街公认的风险对冲成功典范之一,一直到2007年底,雷曼巨大的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风险敞口基本维持了盈亏平衡。

标的资产,也就是自己拥有的需要对冲的资产。

血雨腥风

在结构性产品的世界里,2007年6月22日绝对是耻辱的一天。华尔街最著名的两家抵押债券对冲基金面临破产,80亿美元即将血本无归。这两个对冲基金,不属于澳大利亚什么银行旗下的资产管理,也不是几个有钱人没事凑钱一起玩玩的“私人俱乐部”,这个基金直接隶属于美国“高端”金融圈的头号狙击手--贝尔斯登。

贝尔斯登旗下出事的两只对冲基金,专门投资抵押债务债券【CDO】以及相关的抵押债券和结构性产品,所管理的资产高达80亿美元,资金杠杆率高达1:40,投资者包括了华尔街几乎所有响亮的名字。美林第一个急得跳了起来,强烈要求收回美林价值8亿美元的资产抵押,并决定立即公开拍卖;以巴克莱为首的另一批投行则连夜申请法律诉讼,从贝尔斯登口袋里拿回多少钱是指望不上了,但是至少要为自己即将惨不忍睹的2007年报表讨个“说法”;雷曼、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和高盛,则在积极“准备后事”的同时,张罗着想方设法要“挽救”贝尔斯登。尽管贝尔斯登历来树敌无数,华尔街所有大投行的头头脑脑们还是聚在了一起,毕竟自己也都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等都不得不答应从贝尔斯登手里再“买”回这些“问题资产”,大家心里再清楚不过,贝尔斯登这两只对冲基金的倒塌将带来一个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拔刀相助,是舍生取义;见死不救,是慢性自杀。

从汇丰银行到贝尔斯登--次贷“多米诺骨牌”

如果说汇丰的巨额亏损代表着结构性产品市场产业链最下端--贷款机构的溃败,贝尔斯登对冲基金的倒塌则意味着链条最终端--投资者的瓦解。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盘根错节的结构性产品就是一个风险不断转移和再转移的接力游戏,一旦接力的最后一棒--投资者开始纷纷散去,整场游戏也就曲终人散。

2007年初,代表美国全国房地产价格的楼市指数凯斯—希勒指数显示美国房价第一次出现下滑。房价一旦下跌,房产“自动取款机”失效,次贷购房者不能再指望着从上升的房价里套出钱来付利息和付本金,第一批拖延付款和违约立刻就浮出水面;同时两三年前火暴的“浮动利率贷款”经过了1~3年的超低利息之后,到了利息重调的时候。浮动利率贷款的借款人的年按揭贷款利息一下子将从4%~8%涨到甚至超过20%,月付完全超出了贷款人的承受能力,真正大规模的拖延付款和违约完全暴露了出来。超出所有人想象的次贷“多米诺骨牌”效应由房价到按揭借款人,到贷款公司,到投行,到投资者,到整个金融系统,全面散布开来……

贷款公司--贷款人--房价:贷款机构收不回当初贷出去的125%的贷款,只好将房产没收;没收回来的房产不能马上兑现,拍卖还只剩下80%价值,与此同时,卖给投行的贷款在90天内就出现拖延和违约,还不得不以原价125%购回,每一笔违约贷款就是45%的亏损。对于一个小规模的贷款公司,一两个10亿美元大小的贷款池的回购和一个投行打来的催要头寸的电话就足以将其逼向破产。几个月之内,400家非银行贷款机构暴毙,次级贷款发行量第二大的新世纪贷款公司宣告破产;非优质贷款发行量第一的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也告急;汇丰银行宣告108亿美元亏损,虽然仗着商业银行全球第一的老底免于一死,也元气大伤,标志着结构性产品第一层链条的瓦解。没有了次级贷款机构提供宽松的贷款条件,房产库存的买家瞬间减少,房产库存飙升,逼得房价继续下跌……

次贷债券基金--投资者--次贷债券市场价值:次贷借款人拖延付款和违约比例的升高,加上与房价下跌至为因果螺旋恶化的前景,直接威胁到次贷债券的本金偿还能力。5%本金损失就意味着剩余债券一文不值,10%意味着A级债券就没了价值,15%就伤及AA级债券,25%连AAA债券也伤筋动骨。代表着次贷债券市场走向的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直线下滑。以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06-1A级别指数为例,2006年1月第一天发行时价格为100,2007年1月价格仍然在99以上,6月第一次跌破90,年底只剩下39,2008年6月,已经跌到个位数。“相对安全”的AA级别指数到2007年7月,价格还在90以上,年底,剩下70,2008年6月,价格狂泻到50。这个跌幅对投资者来说是什么概念?假设你以100美元在2006年底购进A评级的次贷债券,那么一年以后,该债券只值40美元,如果你用的是2倍的杠杆,就算你卖掉债券,拿回的40美元还不够还给投行的50美元。2倍的杠杆在对冲基金行业简直是胆小鬼的笑话,5~10倍的杠杆是家常便饭。如果你买的是AAA的次贷债券,采用的杠杆就更高,可以一直高到25~30倍。一个百分比的市场跌价,杠杆放大40倍,催要补交头寸的电话就像丧命号吹响,同时恐慌的投资者争先要求挤兑。使用高杠杆的对冲基金无疑首当其冲,使用低得多的杠杆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基金、政府基金和退休基金等等也不得幸免。损失最大的是资产抵押债券、抵押债务债券【CDO】的投资者。如果你还记得,虽然你购买的资产抵押债券、抵押债务债券【CDO】是AAA级别,但是构成和支撑整个资产抵押债券、抵押债务债券【CDO】现金流的按揭贷款债券【CMO】顶多是AA级别的债券,如果这些AA级别债券完全失去了现金流,那么你的资产抵押债券、抵押债务债券【CDO】纵然是AAA级别,也一分钱拿不到。贝尔斯登著名次贷债券对冲基金的破产,敲响了投资者对所有投资次贷相关债券的基金要求挤兑的警钟,纷纷撤资的投资者又逼得抵押债券基金为了凑出现金来对付挤兑而不得不贱卖债券和清盘。清盘中大量快速涌入市场拍卖的债券找不到买家,又使得债券价值进一步螺旋下跌……

投行--投资者--库存:以为自己只是在高速传送带上收取“转运费”的投行,在埋头运转的同时突然发现买家纷纷退场。大量生产出来的资产抵押债券和抵押债务债券【CDO】囤积在“仓库”里,眼看着发霉发烂;一边倾尽全力寻找买家,另一边债券还没有卖出去已经大幅缩水。东边补洞西边漏,随着次贷债券对冲基金纷纷倒下,投行们发现自己还是这些基金的券商和经纪人,正是自己在给这些对冲基金提供杠杆和借款。对冲基金抵押在投行的债券严重贬值,经纪业务部门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使劲全力拉高头寸,要求增加抵押或现金,逼得对冲基金手忙脚乱地贱卖持有证券以补足头寸;券商们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债券价值更是下挫,资产证券化部门的积压库存堆得更高,更加卖不出去……

短短几个月,从汇丰银行到贝尔斯登,次债“多米诺骨牌”一蹴而就。承载着数千亿美元抵押债券的雷曼航母,终于驶进了血雨腥风的次债洪流。单一的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价格指数的对冲武器已经远远不够维持运转了。雷曼28000名精英“水手”开始了一系列的挣扎。

给次贷“断奶”

预见到各个环节上恶性循环螺旋下跌的前景,雷曼率先认识到次贷业务短期内已经不可能回暖,于是下定决心全面切断次贷业务:停止购入新贷款,停止发行新债券,竭尽全力清空存货。雷曼当初第一个收购和直接拥有贷款机构引领的风潮还没有结束,现在第一个“快刀斩乱麻”关闭贷款机构。2007年6月,雷曼全线关闭了2003年收购的BNC抵押贷款公司,裁员1100人,不再发放和购买任何次级贷款,痛下决心砍掉了次贷的左胳膊右腿。而就在4个月前,美林刚刚才高调宣布以13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加利福尼亚次级贷款公司第一富林克林;巴克莱在7个月前刚刚收购了加利福尼亚另一家次级贷款公司Equifirst。这样,用来制造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的原材料已经完全“断奶”,到了2008年第二季度结束时,次级贷款存货从2007年底的30亿美元继续减少到了只剩10亿美元。但是证券化完成的次贷债券,从AAA级别往下,几乎已经完全找不到买家了,债券销售人员个个上紧了发条。

昌盛时期冤大头,黑暗时期救世主

2007年以前,雷曼按揭抵押债券业务中最忙的是结构专家,几十亿几十亿美元的贷款池每个星期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集中到纽约,早一分钟完成结构设计,就早一分钟实现销售,也就早一分钟去买更多的贷款。债券销售人员则每天打打电话,例行公事地做做路演访问,手里握着一长串投资者抢着要买的等候名单,看谁顺眼就多卖给谁一点。好年景里,投行最喜欢的客户是对冲基???。对冲基金除了购买投行发行的各种债券以外,还不停地倒腾,每天正的负的【做多和做空】流量上千万美元的来回转手,投行的佣金就正的负的买方卖方一起不停地收。而那些拿自己的真金白银经营的机构投资者,退休基金,保险公司投资部之类,就是行动迟缓的老乌龟,就算砸一大单,一搁就是两三年在家里摆着不动弹。什么时候销售人员想起来了,带一两个中不溜的研究员、3本彩打图表和一桶冰淇淋来说说我们最急于脱手的债券是如何如何具有相对价值。而亚洲的、大洋洲的海外政府基金,金融语言不通,钱多,但是伺候起来麻烦。

2007年下半年突然180度大转弯。次贷抵押债券【Subprime ABS】的结构专家们突然被“断了奶”,轰的轰,撵的撵,剩下的朝九晚五地算库存;债券经纪人则像热锅上的蚂蚁,看着几十个上百亿美元的债券就在自己面前发霉发烂,今年几十万美元的奖金就要泡汤。对冲基金这个时候是指望不上了,贝尔斯登带头的对冲基金纷纷倒下,幸存的也全面降低杠杆,被迫也好对市场看跌也好,总之,对冲基金在第一时间纷纷扭头而去,交易大厅里天天都听到债券经纪主管的叫骂:“我不想在月末还看见这些债券,不然的话,就不要让我再看见你!”“王八蛋,怎么才卖了这么点?给我打电话,去,现在就打!”……这时候兔子们想起老乌龟来了,才发现老乌龟虽然挪动得慢,却是镶满水钻的乌龟,金主就是金主,一个星期300亿美元的交易量也是常有的事,基金经理们低调和善又“容易说服”。于是,中不溜的研究员一律换成《机构投资者》杂志排名前3的研究员,一个销售部副总裁加一个讲话的经理加一个发图表的分析员的访问团改成黑压压一片董事总经理,一桶冰淇淋改成纽约最好的日本寿司,浩浩荡荡地开向各大金主,金主的典型代表美国国际集团突然变成了路演头选站。

同类推荐
  • 巴菲特和盖茨怎么想

    巴菲特和盖茨怎么想

    四大富豪的成功法则是比他们的金钱更值钱的财富!你一定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先是煞有介事的设想,然后一厢情愿的期待,最后却是比最坏还要坏的结局。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想起该另找一条新路了,但这条新路也可能只是从一个困局跳进另一个困局……三番五次地经历着警醒、反省、修正、完善的过程,你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前面走了巨多的弯路,这时你会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我不一开始就这么想这么做?如果这些折磨人的自我摸索可以省略该有多好?停下来,听听巴菲特、盖茨、松下幸之助、乔布斯这四位大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愚蠢的人不会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平常人可以,但聪明人则善于从成功者的身上中获取成长的养分。
  • 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提高员工责任感和执行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培训读本,三星、苹果、华为、海尔、联想、美的、阿里巴巴、三一重工等众多国内外企业推崇的工作理念。“没有如果”是不找借口、敢于担当的职业表现,“只有结果”是大胆创造、落实到位的工资内核。工作中,只有交出了成果,做出了效果,才能享用结果。请宣誓:2013年我一定做一名不找借口,为结果而战的员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体现的是一种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工作态度,一种负责的执行能力,一种把工作做到位的落实精神。
  •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的理念与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许多领域,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懂一点营销!有关市场营销学方面的课程在高等院校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不仅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而且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甚至作为公共选修课为所有的专业开出,受到了许多文科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欢迎。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般本科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适合一般本科院校教育特色的教材并不多,特别是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市场营销学教材更少。
  • 销售的妙计

    销售的妙计

    销售的世界,是神秘的也是透明的。神秘是因为有许多销售人员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销售,他们努力了,结果却总让人伤心,得到的跟付出的不成正比。透明是因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你的客户都是公开的,你的业绩也是透明的。在销售工作中,许多人认为销售只要能吃苦、能说、能跑就可以了,遵循着这个传统的销售法则,很多销售人员迷失了自己,在一条错误的路线下。仍旧辛苦地奔跑。然而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付出的辛苦还不知道有没有回报。
  • 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

    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

    本书从企业打造品牌入手,分析了造成中国品牌目前状态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企业品牌经营的多种方法;针对弱势品牌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品牌发展的三智学说,并重点阐述了三智学说的具体内容。
热门推荐
  • 人类灾难全档案

    人类灾难全档案

    英法百年战争、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洛克比大空难、欧洲黑死病、唐山大地震……只有在面对灾难时,人类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这些灾难很多无法避免,也有些本可以不存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翻阅那些人类文明的伤痛历史!
  • 青春爱恋:一路灯铭,沐沐随风

    青春爱恋:一路灯铭,沐沐随风

    冥冥之中,她遇到了还不是星光闪耀的他,她念他已入骨......既然如此,那就乘着你还懵懂无知,先拐入怀。
  • 凰命凤后

    凰命凤后

    她是丞相嫡女,本该有着一身富贵命,可自从她出生开始,就过着连下人都比不上的生活,老天保佑,让其找到真爱
  • 媚倾夜下

    媚倾夜下

    那年,她问他“夜墨,江山和我,你要哪个?”那时他年少轻狂的轻笑说,“呵,江山和美人我都要!”几年后,在幽夜国皇宫里他哀声低求她,“萧媚!你不要小孩子脾气了!等我登上了大位再来让你做我的皇后好吗?这对你对我都好。”“我不!大位,大位,江山,江山!你除了这个还知道什么!什么对你对我都好,为了大位你就要娶别的女人,忘掉我们吗?这只对你好!”她大喊着,泪水不住的往下掉。那年,她不顾一切的离他而去,而他也并无寻她之意。三年后,在一个新国但也强大到三年就爬到了四大国家之一!倾媚国中,“女皇大人,要攻打幽夜国吗?”萧媚一怔,那个她心爱男子之国,也是她恨他之国,“打,为什么不打!”她恨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 第7朵盛开的花上

    第7朵盛开的花上

    她们,为了复仇而活在复仇期间,她们与他们在一起了,却因误会各走各的...在你面前,我真的比不上她重要吗?获取不了你一点点信任吗?你居然为了她这样子对我,我看透你了。不是说一辈子守护我的吗?为什么,为什么你骗我?刹那间的幸福,短暂而快乐刹那间,失去你,我伤心欲绝,后悔不已......【第7朵盛开の花上】
  • 黑龙翔天

    黑龙翔天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赵毅本想利用世界的不同做一个快意人生的文抄公,哪曾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热寂文明

    热寂文明

    新商历3599年,随着时代发展装饰价值早已多于实用价值的公输班回旋加速贵族走道间一位面色惨白的男子正无奈地逃避着一位银发少女的追堵“我都说了,我是你加了78个曾的前缀的曾祖父,我们是直系血亲啊,你怎么就不信呢?”PS:我会告诉你们这其实是一本讲述女主开挂战胜无数情敌最后抱得男主归的故事吗?
  • 草莓味的小故事

    草莓味的小故事

    还请多多指教希望你们会喜欢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 洛克迷失录

    洛克迷失录

    女主:这哪?我谁?这人长得好…额…好奇怪??男主:……谈恋爱么,先结婚的那种在陌生的异世界里,初见一眼cp就被锁死??没有穿越标配的战五渣女主怎么异世谈恋爱,还要斗智斗勇打怪升级,啧业务真繁忙…问她为什么搅的四界不安宁?某女主笑嘻嘻的说:当然是为老公找回场子!迷失大陆里一段从未迷失过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