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51500000039

第39章 坐龙椅上(1)

能成霸王者,必得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也。《淮南子?兵略训》

124、

元末争天下之战中最大的一场战争开始:陈友谅人多船大,五十万汉军,陆上湖上,一连几十里,浩浩荡荡。此刻瑞坐“汉王舰”上的陈友谅,眺望着远处茫茫江面朱元璋的小船,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气。

“你们看看,这些小船,也能与我对垒?”陈友谅说。

张必先、张定边不愿自讨没趣,便只有连连点头称是,但他们心里面都清楚,就是陈友谅自己,心中也无绝对胜算之把握。待陈友谅去舰上临时建的“汉王宫”休息时,张必先问张定边:

“此次决战,太尉以为胜算把握如何?”

张定边叹息一声,摇摇头说:

“各有优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唯看天命而定,相信天助汉王,不可能帮朱元璋那种小人。”

张必先不愿听天意之类的泛泛议论,倒想听些切实见解,又问:

“各有优势?还请太尉明示一、二。”

“就兵力来说,我众敌寡;就装备来说,我优敌劣;但就士气而言,南昌近三月而不下,且闹得死伤惨重,精疲力竭,势必动摇士气,而朱元璋之军队,千里救危城,生死存亡皆系于此,又有南昌守军之胜作楷模,自然是士气高涨;另外,朱元璋老奸巨滑,心狠手毒,为了取胜,不惜一切……”接下去要拿汉王来与之相比,张定边不好再说,也就停了话头。

朱元璋让李善长坐守南京,身边带着刘伯温。在他看来,刘伯温并不是理想的臣子,特别是在破合肥后,刘伯温请辞回故里,朱元璋心中更是非常不痛快。但他已清楚地看到,在他的所有的谋臣中,只有刘伯温能有似乎是事事高于他的见解。在这一生最关键的时刻,他不能让他离开。他要把他留在身边,借他的智谋来打赢这场决定命运的战争。他甚至相信,这是成败这场战争的关键。

于是,一入鄱阳湖,朱元璋就让刘伯温与自己坐在同一条船上。这是他们最大的一条船,取名为“荡天号”。船高五丈八尺,四周围有夹层的牛皮隔层,以防箭矢,船的后舱居中是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卧室,两边住着几十名万里挑一的精兵。在前舱宽大的指挥室,朱元璋与刘伯温正议论战事。

“汉军船只虽然高大,但不灵活。我们可以派出精锐部队,围歼其几条,给他个下马威。”刘伯温说。

“军师高见,正合我意。从哪里入手,还请军师来定。”朱元璋说。

“就围歼西山下那三条大舰。”刘伯温说:“我们趁夜派一百条小船过去,挑选三千名最优秀的士兵,最好是让徐达元帅亲自前去。”

“徐元帅?”

“对,请国公放心,凭徐达的智勇,一定不会出事,会凯旋而归的。”

“好,一切按军师之言行事。”朱元璋说完,即刻传来徐达,一一详细安排。

当天晚上,徐达亲率一支船队,乘夜驶入西山。由于山影笼罩,一片漆黑。待徐达所率三千勇士登上大舰,陈友谅的军队才发现,可已经迟了。兵力虽说相等,但一方无备,一方有备,特别是这有备的一方都是万人挑一的勇士。不多一会,徐达带领的三千多勇士很快取下敌人的三千颗人头,载在船上,回来报捷。

朱元璋派出徐达以后,心中忐忑不安,闻说徐达回兵,还夺得三艘大舰,非常高兴,忙亲自登舰去看,见了三千颗血淋淋的人头,更是兴奋,立即吩咐:

重赏三千勇士。并让人将人头捆在木板上用小船载了,到汉水营前面,满湖放下,以震慑敌人。

刘伯温在一边看了,感到朱元璋也太残忍了些,他不想介入这些事,便悄然回到自己卧室。

125、

朱元璋安排事毕,想问问刘伯温下一步怎么办,转眼一看没有刘伯温的影子,心里非常不高兴,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刘伯温离开的原因,由不得淡然一笑。心想:没你刘伯温,我朱元璋照样设计袭敌。略一思考,吩咐唤常遇春来。道:

“昨夜徐帅已建奇功,得舰三艘,斩敌三千。现令你率兵三万,战船三千去攻郎山水域之敌。常元帅可速去准备,午时可凯旋而归,我在这里为你摆庆功酒。”

常遇春忙去准备。朱元璋安排事毕,满面春风,去了后舱,进左舱时,对右舱看了一眼,自言自语:

“刘伯温,刘伯温,你看我安排的这一仗,又当如何?”

郭丽儿听得门帘响,忙迎出来,见朱元璋自言自语,不由得非常担心,上前一步拉着朱元璋的手:

“国公,你真是太辛苦了,到了这里,嘴上还在说打仗的事。”

“哦。”朱元璋猛然醒悟,不由哈哈大笑。说:

“对、对、对,我该安安心心地陪一陪你。”

常遇春的进攻是异常艰难的。陈友谅闻报失去三艘大舰,又听说湖中飘着的人头,一时气得眼中冒火,正准备进攻,不料又报常遇春驾船前来。于是下令战舰一字排开,迎着小船冲去。

在鄱阳湖上,双方明刀明枪地打出第一仗。陈友谅的战舰高大,一字排开,如排山倒海般压过来。常遇春船小,这么对垒显然不利,但事已至此,常遇春只好下令小船排成一条条长队,避开敌舰的冲撞,尽可能绕道他后面去。然而还是不少船只被撞破,士兵纷纷落水,战将田仁民、张保胜、刘永和一一战死。特别是刘永和,所率船队被撞破后,奋杀几敌,但寡不敌众,被汉军团围,眼见脱身无望,便拔剑自刎。

常遇春看着再拼下去,只有全军复灭,于是下令撤回。他满身是血来见朱元璋,不待他开口,朱元璋便说:

“我知道,是我安排不好。”

“我们可以用火攻。”常遇春说。

“我也想到了,你去休息……”

“不!”常遇春执着地说:“都是些皮外伤,不碍事。你还是让我再去。”

“好吧,我让李文忠、胡大海在你的左右侧接应,再增派廖永忠、俞通海领敢死队作前锋放火,俞廷玉率水军随后冲杀。”

常遇春眼睛闪亮,朗然说:

“我这就去准备。”

“别忘了把伤口整一整。”朱元璋说。

“知道了。”

于是,朱元璋坐镇,亲自指挥。这时,只见刘伯温匆匆过来,说:

“国公,请你速换一条船。”

“这是为何?”

“刚才我在船头,见有大舰在向我们这里靠近。”刘伯温说。

“大舰靠近,它能冲得过来?”

“那些船上都装有火炮,可以远远地射击,如今国公久居此船,陈友谅一定探知。”

朱元璋有些不信,但转念一想,这可是自己生命攸关的事,万一之万一的差池,都是使不得的,想到这里,便说:

“听凭军师安排,不知我们去哪条船?”

“我已备好,就那条小舟。”顺了刘伯温手指看去,朱元璋果然看见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船。他们登上去,郭丽儿还要搬些东西,被刘伯温止住了。郭丽儿很不高兴,刘伯温也不去理会,只催水兵快将小船划开。

小船划开不到一分钟,只听轰轰几声炮响,随着一团团火球落下,“荡天号”顿时灰飞烟灭,船上留下的一些水手,顿时全部牺牲。郭丽儿拉着朱元璋,感激地看着刘伯温。

“军师救了我一命,元璋感激不尽。”朱元璋走到刘伯温面前,真诚地说。

“国公洪福齐天,一切皆有天定,伯温只是遵天意启示罢了,全是国公自己造化。”刘伯温说。

126、

朱元璋与刘伯温说话时,那边常遇春一切准备就绪,亲率战船五千,向前冲去,刘伯温见了,大吃一惊,问:

“国公又要冲击敌舰?”

朱元璋点点头,说:

“昨日军师令徐达出击得胜,军心大振,我想趁此良时,再重创敌军。”

事以至此,刘伯温只得暗自叫苦。昨晚是偷袭,故能取胜,而今双方对垒,又如何拼得赢陈友谅?于是说道:

“此次战役,关系事大,为防不测,请国公重新布置水营。”

听刘伯温此言,朱元璋明白他对自己的这次出击并无信心,不由心中有气。但转念一想,刘伯温向来料事如神,如果被他言中,到时岂不一败涂地。想到这里,道:

“依军师之言,水营当如何重新布置?”

“为防前军失利,敌人乘机一鼓破我水营,现可布防为犄角之势,敌人进来,三面炮击,定叫他败北退兵。”

“就依军师所言,军师可速速布置。”

刘伯温即刻传来廖永忠、俞通海、常伯仁诸将领,一一作了精心布置,又将自己设计刚造出来的威力极大的火器,让每条船都一一领去。

这时,常遇春率军已靠近陈友谅战舰,几百条小船围着大舰撕杀,掩护装满芦苇,埋上火药的火船向前靠拢。陈友谅不知是计,打了一阵,见小船灵活,一时难以杀死船上的人,下令士兵撤后,让火炮箭弩来杀敌。常遇春见了,忙令小船速行两则,让俞通海的火船快速闯进,不多时,几十条火船中炮,带着熊熊大火,直撞陈友谅的大船。陈友谅这才知道又中朱元璋之恶计,正要传令撤兵,张定边说:

“汉王莫慌,我军不防趁此猛冲过去,纵然他烧我几艘战船,我也可冲破敌军,一举而溃其军。”

陈友谅想了想,眼睛一亮,说:

“如此举能击败朱元璋,督尉应记头功。传我旨意,全线出击,冲进敌营里去!”

常遇春看着火船直撞敌舰,心中暗自高兴,只等敌舰起火,乱了阵脚,便率兵掩杀过去。谁知,敌舰见火船撞来,并不扭头逃回,只是努力改变方向,避开火船,继续向前冲来,有的不幸被火船撞上烧着,其他的船只也不停下来相救,绕道继续前进。

一时间,陈友谅的大舰已逼进来,常遇春的小船有些已被撞翻,敢死队员们纷纷落水,顿时乱成一团。常遇春指挥小船迎上去,可怎么也敌不住大舰。眼见是撑不住了,常遇春只好下令撤军。他见敌舰追得太猛,徒然想起:如这么败退,敌舰岂不尾随直冲军营,到时后果定是不堪设想。于是,他下令:

船队不能回营,改道往南撤退。

陈友谅站在甲板上,望望身后燃烧在湖中的几艘战舰,又看看前面溃逃的敌军,心想,值!这回一定将朱元璋彻底击溃。正高兴,只见常遇春率船队往南而去。

“算你聪明。”陈友谅在心里想,“但是,我还是一直要打到你朱元璋的大本营去。”于是说:

“传我旨意,放弃逃兵,直撞朱元璋大营。”

几百条大舰,一刻也不停留,箭一般朝朱元璋的大营冲去。朱元璋的小船,哪里抵挡得住,很快水营便被冲破,几百条大舰,横闯直闯,好不得意。陈友谅见了,笑声不已:原来朱元璋这秃和尚,竟这么不堪一击。于是大声喝道:

“谁捉了朱元璋,无论是死是活,赏金万斤。”

话音刚落,猛听得一声炮响,炮弹就在船边炸开,船身猛烈地晃荡着,陈友谅差点掉进水里,多亏张定边手快将他扶住。

这时,左右前三方,炮火阵阵,飞矢如雨,一齐袭来,有几艘大舰中弹,士兵纷纷落水。

陈友谅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下令一面还击,一面继续前进。瞬时间,鄱阳湖上,炮声震耳,惊天动地,双方船只,都被击沉不少,水面上到处是呼救的喊声,波涛也染上了渚红色。

陈友谅的船只高大,直直前冲,非常迅速,虽然中弹不少,但有几艘已直逼中军。按刘伯温安排,朱元璋居中军指挥。他所乘的船,是自己水军中最大的一条船,但与陈友谅的大舰相比,实在是三条不及一条。如今他的中军营被陈友谅的几条大船冲散,已是孤船一只,被一艘大舰紧逼着,向南驶去。大舰正是陈友谅水军悍将张军彪所领。张军彪此时以发现被追击的船上是朱元璋,不由得大喜,对水兵们说:

“天大的立功机会来了,我们不惜一死,也要将前面这艘船击沉,消灭朱元璋。”

于是,水兵们士气大振,紧追不舍,连连炮击。

朱元璋原乘的“荡天号”在上次炮击中被陈友谅摧毁,这回朱元璋乘的指挥船叫“天命”号,随着张军彪猛烈的炮击,“天命号”已中两弹,船身冒烟起火,吴良拼命挥动旗帜,让其他船只来救。可是张军彪舰上炮火猛烈,其他战船根本驶不进来。“天命号”渐渐下沉,卫士将两条救生的小船放下来,可是,敌舰就在身边,上了小船,一炮就结,要不也可追上撞沉你,又怎么逃得了命。

朱元璋已有末日之感,却又非常的不甘心,他在心里喊道:

“我朱元璋征战近十载,难道竟落得如此结果?!”

真正的勇士,肉体死了,灵魂还在。他们在绝望时能给人希望,以自己肉体的死亡,换回自己灵魂的永生和他人的生命,这是一种悲剧,也是一种壮举。

127、

正在朱元璋生命危在旦夕之时,几个卫士催他上小船先逃,朱元璋看着不远处陈友谅的大舰,心里明白:如果此时自己上了小船,是一定逃不了的。于是,坚决地摇摇头,慷慨激昂地说:

“事已至此,我不能抛下大家。”

卫士们听了,都感动不已。就在这时候,吴良突然脱下了自己的上衣,递给朱元璋说:

“国公请与我换上衣裳,留在这里,待我去引开敌人,国公自可安然无事。”

朱元璋听了,不由得眼前一亮。在心里骂自己:怎么就这么糊涂,这么简单的计谋,自己也想不出来。陈友亮的那个张军彪,又不认识我朱元璋,怎知道我在这里,还不就认这身衣装。只要把衣服换了,变成个小卒子,岂不是就可以活命!唉,我也真是!朱元璋在心里大骂自己。

本来已经陷入死地,现在又有了生的希望,朱元璋顿时精神大振。只见他强忍着内心的高兴,非常担心地望着吴良说:“这样一来,你岂不是要落入险境?”

吴良激动地说:“能为国公而死,吴良死得其所,虽死而无憾。”

朱元璋听了,拉着吴良的手,含泪说:“你还这么年轻,又刚刚成家不久,孩子也刚刚出世,岂可代我去死。”

“我吴良跟随国公近十载,蒙国公爱护有佳,能为国公去死,真正是万分荣幸。请国公一定不要再推辞。”

朱元璋张了张嘴,似乎还要说什么,早被身旁的卫兵将他的衣衫解开,连声催促说:“请国公快脱下衣服。”

朱元璋一边脱衣,一边含泪说:“你此去,还请放心,你的妻子小孩,我今后一定好好照应。”

吴良听了,跪了下去,泣声说:“感谢国公,吴良在九泉之下,也感激国公的恩德。”说罢,穿上朱元璋的国公服。

正在这时候,张军彪的大舰逼得更近,大声地对船上喝道:

“朱元璋,还不投降,硬是要撂进湖中喂鱼?”

朱元璋听了,心里又是一惊。只听吴良说:“事情紧急,还请国公以天下为重,快快更衣。”

在众卫士的遮围下,朱元璋与吴良更换了衣服。朱良穿上朱元璋的国公服,一时间神气了许多,几步跨上小船,一槁子撑到湖心,大声喊道:

“张将军,素闻你也算是一条汉子,我今被围无话可说,愿随你去见陈友谅,只是需让我这些卫士回去,莫为了我一个人白白又丢去这么些无辜的生命,不然,你绝不可能让我活着去见陈友谅。”

张军彪听了,感慨万千:常听说朱元璋有情有义,今日看来,果然如此。何况,杀了这些卫士又有何用?活捉朱元璋,可是立下了天大的奇功。想到这里,便说:

“见你也是个英雄,本来于心不忍,奈何我家汉王非要见你,我也是身不由己,至于你的卫士,与我一样都是各为其主,我哪里又想杀害他们,只要你随我去见汉王,我都依了你。”

吴良听了,心中欢喜,大声地说:“既然如此,你让他们离去,我就随你去见你们汉王。”

“好,你们走吧。”张军彪对朱元璋他们说。

几个卫士簇拥着朱元璋,匆忙登上留下的小船,飞速向南划去,直到看不见了,吴良对张军彪说:

“将军来接我罢。”

张军彪令人放下船板,下去几个军士,接吴良到大船上来。吴良上了大船,双膝跪下,向北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说:

“张将军,对不起了,我吴良事已办毕,该去了。”说罢,一剑刺进自己的心脏。

张军彪惊得目瞪口呆,此时他才明白,眼前这位义士,不是朱元璋。于是忙上前一步,托起吴良的头,问道:

“请问义士大名?”

“吴良。”吴良挤出这两个字,口吐鲜血,睁目死去。

128、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倪光南:大国匠“芯”

    倪光南:大国匠“芯”

    一直以来,倪光南院士都在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呼号,从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接近40年时间,一直在为此目标而努力。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很多的挫折、误解和白眼,但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从中兴、华为被美国封锁以来,中国逐渐意识到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重要性,开始重点关注,并将芯片、操作系统等技术国产化提上了日程,倪光南院士奔走半生的事业终于出现了曙光。这本书主要书写的是倪光南院士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半生的心路历程。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无限真血

    无限真血

    昏迷醒来,诡异的发现脑中突然多出一滴血,那是谁的血?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55度:总裁前妻惹人爱

    55度:总裁前妻惹人爱

    看着手机上那张子宫的照片,孟夕冷笑着,现在的世道连小三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冲动之下进错了门,认错了人,她就这样被一个叫韩斐的男人缠住了。“韩先生,请别忘了,我是一个有夫之妇,离我远一点。”每一次,她这么义正言辞的拒绝他。他眸光闪烁着无限的真诚,一本正经的回到:“孟小姐,也别忘了,我是你的情夫。”孟夕抓狂了总是想要和他保持距离,可是每一次她遇到困难遇到危险的时候,都是他在她身边温暖她,保护她,替她教训那个忘恩负义的男人和那个嚣张成性的小三。只是,他太神秘,神秘的让她看不清,摸不着,她已经错了一次,难道还要在错第二次吗?
  • 荒古通史之鸿蒙纪

    荒古通史之鸿蒙纪

    远古鸿蒙,太古洪荒,近古天庭,今古仙神分界,一部磅礴的荒古通史将从鸿蒙纪开始。本是追求自由潇洒不羁的人,奈何有人的世界就少不了斗争有,争斗就有流血,也只有铁血才能打造出一个朗朗的乾坤世界,从而获得大自由。
  • 三公主之恋

    三公主之恋

    【。。。我开了好多的文,另外在次说一下,舞玥的第二篇文爱你我无怨无悔已经弃文了,这篇文是为了弥补的】
  • 无尽元年

    无尽元年

    在虚拟与现实的交接,古老的炼器师,强大的异能者,人造机械,谁能进一步触及非凡,古神权柄的背后是巨大的阴谋,还是无尽的深渊,敬请期待。
  • 离奇杀人案

    离奇杀人案

    【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讲述的是一个侦探,接到警局的通知书,说最近出现了一些离奇的案情,时候,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成功的侦破案情,却发现还有更大的隐情......
  • 弃妇重生:拒嫁冷酷首席

    弃妇重生:拒嫁冷酷首席

    “少爷,少奶奶和一个男人走的挺近的。”“嗯哼!”他漫不经心的哼了一声儿。“少爷,少奶奶的手被那男人牵了。”“嗯哼。”声音开始有些提高。“少爷,少奶奶被那男人亲了。”“亲哪儿了?”他再也坐不住脚,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没等他问完。“不……不……不好了,少爷,少奶奶想要和你离婚。”该死,她竟敢嫁给别人。“快去准备大炮,我一定要毙了他。”说完,男人怒气冲冲的拿着一把AK47跑出去。
  • 英美名篇选:杨岂深、杨自伍译文集

    英美名篇选:杨岂深、杨自伍译文集

    《英美名篇选:杨岂深、杨自伍译文集(中英双语)》有伯特兰·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约翰·罗斯金:论书、奥古斯丁·比勒尔:购书、威廉·黑尔·怀特:一个伦敦人的假日、本杰明·富兰克林:读书、威廉·哈兹里特:青春不朽之感、大卫·体谟:论人性的高尚或卑鄙、乔治·桑塔亚那:爱情、戴·赫·劳伦斯:给她一个模式、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文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