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20900000010

第10章 游走艺术殿堂 (9)

我这次在长春电影译制厂做了一部片子,其实是一部其貌不扬的小制作片子,当然做的是立体声,叫《来电惊魂》,他们让我从上海带一个女主角过去,我觉得对不起人家,人家把我大老远地请到长春,我一定要给他们培养点人出来,最起码对别人是一种帮助。我说我就不叫人了,还是他们那边选一个年轻的配音演员。我在三个里面选了一个最年轻的。我觉得她的配戏特别业余习气,有很多社会上配戏的坏毛病,但她很认真。配到最后两句话,变态狂被抓起来了以后,女的受了惊吓,整个人都麻木掉了,就坐在警车旁边一个院子的台阶上。她就问那个警察,翻译是翻成“他在哪儿”,结果她这个“他在哪儿”说不好,因为她是北方人,一说北方腔就出来了。我不让她有这个声音,可是她怎么也改不掉。后来我说改词,改成“他在哪里”。那个女孩接下来的话,翻译是翻成“这还不够”,但是我为了表现这个角色,就改成了“太便宜她了”。

后来这个女孩在表达时就说这个词改得真好。我就让她看这个画面,我说:“她的眼皮是睁着的还是半睁着的,还是几乎要闭上了?”她说:“几乎要闭上了”,我说:“她的脖子,是挺着的还是耷拉着的?”她说:“是耷拉着的。”我说:“她的背,是驼着坐着还是腰板挺硬地坐在那儿?”她说:“是驼着坐的。”我说:“为什么演员要这样表演这个角色,为什么这个角色此时此刻是这样的一种形态?”她说:“她没力气了。”我说:“是啊,她怎么会没力气了?”她说:“因为受到惊吓了,折腾了那么一圈了也该没力气了。”“咱们能不能说得没力气点?能不能说得别那么理性,能不能说得像一摊泥,麻木一点?行吗?”“行。”我又说:“你是配戏,你不是在演,你还得根据口形、节奏。我们不玩技巧,要发自内心的,确实是脑子里什么也不想了,你感觉说话的时候像在打瞌睡,打瞌睡的时候又想要说话,你找这种感觉。”后来她就录得特别好。

所以这个孩子这两句话说好了,她再回忆前面,她说:“丁老师,其实前面你对我的要求有很多我都没有做到。”但是我说:“你自然了,很多没有做出来,你还想要做得足一点,在你的水平上来说,你就会不自然。”所以我一定要先保住她自然的东西,能够做出来50%就够了,如果她想做60%,达到80%,那么她又变做作了。现在看起来跟那个角色很贴,跟规定情景很贴,跟自己的心情也是比较吻合的,那就让她过了。因为我不光对这一个人有要求,对他们全体的配音演员,都有一些要求,所以整个角色配下来以后,在混录的时候,长春电影译制厂的厂长就说:“这次的戏交到中影公司后,可能我们能仗着它的质量,在以后得到更多好的片子来译制。”他们有一些老同志,纷纷到北京发展了,所以没有一个好一点的老师能够带着这些年轻人,让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正规的路子来。

我觉得配音演员这个活很好干,从事这个职业的队伍也非常地庞大,专业的、业余的甚至还有业余级别也不够的也拼命地配戏,因为现在这个市场太大了,正版片,还有那么多的盗版片,都需要配音。喜欢看原版影片的毕竟还是少数人,喜欢看并且真心喜欢,能够从原版片当中学到些什么、感受到点什么的毕竟还是精英。一般的老百姓、电影观众,要让他看原版片,他们可能一边看、一边骂“不是中国人啊?都放这个片子,我们看不懂”,很多农村用16毫米放的片子,农民就不愿意看。还有很多老百姓觉得,看电影就是享受,怎么还要动脑筋去看下面的字幕。像《翻译风波》这样的片子,如果不配上中文,真的看不懂,里面的人物关系实在太复杂了,而且为了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有一些话还不让说,你说让老百姓看原版片的话,简直没有办法接受。

作为配音演员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这个职业,我觉得太好混了,不像在座的人,从事的职业是没法混的,你一混就损失多少亿元,一混多少人要跳楼。配音演员,一句话这么说那么说人家也不会骂你。怎么说都这么过去了,出门不认货。更有很多人拿了钱走人,配完了一个连续剧、电影之后,就两句话,“走人了,拜拜!哥们儿,再见”,“什么时候再找我来”,真的很好混。但我觉得越好混的职业,你要做得特别优秀就越难。整个氛围让你感觉混混就可以过去的,所以人的惰性是很快乐的一件事,睡个懒觉多开心啊?所以尽管我已经50多岁,乔老师已经60多岁了,我们还要兢兢业业的,尽管在这个领域当中,已经做到了大家都要来效仿、都要来学习。

另外一些人只是望而生畏,译制厂有乔榛、丁建华,其实配了很多戏的人也都会觉得我们的名声没有他们响,觉得出不了头了。其实乔老师做配音演员,是舍弃了演员剧团可以出镜的专业,跑到译制厂,因为他实在太热爱这个专业了。我也是到了译制厂,感受到这个创作的气氛和创作的快乐以后,别人再怎么劝我到电视台我都不去了。我们觉得译制厂这块天地,特别适合我们,也是这个专业把我们锻炼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哪怕是一只鸟,也是一只真正长了翅膀可以飞的鸟。所以我舍不得离开这个专业。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觉得配几个角色,只要稍加培养就可以出人头地。不是的,确实需要很多的付出,而且可能几年以后你总结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一点点付出得到的结果。在几年当中,或者你今天付出了,明天就可以看到结果,可能这个结果不一定那么快来眷顾你。

当你感觉到它的时候已经很多年过去了,你自己已经感觉有些累了,有些需要整理整理,重振旗鼓,经常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还是要学很多东西,需要孜孜不倦地去学。我们觉得语言艺术的天地,还是非常非常开阔的,我们可以朗诵、我们可以录磁带,我们可以在联欢会上使得主题特别鲜明,就是因为有一段朗诵。有一些孩子喜欢朗诵,我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教年轻人。现在听外国的朋友说,看了《茜茜公主》、《海狼》,就觉得我说的普通话太好听了。倍赏千惠子看我和毕克表演《远山的呼唤》一段台词的时候哭了,后来问她:“你懂中文?”她说:“我不懂中文,只会一句上海话的‘谢谢你。’”听翻译说,因为她拍《远山的呼唤》的时候,正在和高仓健谈恋爱,拍完了没多久,他们就分手了。所以她想起这段和高仓健的合作,就非常非常激动、非常非常感慨,也有一点伤感,所以就哭了。我特别高兴,我说谢谢,我原来以为音乐没有国界,没有想到我们中国的普通话也没有国界,这可能就是一种表达的力量。

世界各国的友人对我们都有这样的评价,觉得上海电影译制厂是译制片做得最好的一个地方,连法国的译制片厂很多配音演员也说中国的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配的片子,能够与他们媲美,甚至于他们愿意叫我们一声老师。所以,作为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我们是非常非常高兴的。甚至于《廊桥遗梦》引进到厂里来,好莱坞点名要乔榛配男主角、丁建华配女主角。我就觉得我这个人的命特别好,因为在看这个小说的时候,我就和乔大哥说一夜就把它看完,第二个晚上就交给他了,因为白天工作没有办法看,乔大哥也是一夜看完,我说看完之后就有一个想法,我真希望美国可以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我真的希望梅丽尔·斯特里普演女主角,真希望可以进口到国内让我来配,有很多很多希望、很多很多想法,结果一年以后,它作为一部大片分到了我们译制厂,华纳电影公司还派了一位华人到上海来,要求我配女主角、乔榛配男主角,我就觉得命运对我真好,我也应该不停努力,用艺术上一个个的突破,来报答命运对我的眷顾,这也是报答很多很多喜欢看译制片、喜欢我和乔老师的观众们对我们的一片真情。

乔榛:

我也不能多说,而且丁老师说得这么好,我在边上也是受教育、受感染。说实话,丁老师这样一颗率直的心、一颗真诚的心,包括她天生的悟性是她成为艺术家最基本的东西。

刚才说到她考译制厂的时候,我在她边上所说的几句话,其实我自己是有切身的体会和教训的。记得我在第一次配《红绫艳》时,在银幕上听自己第一次配音反馈出来的声音,当时第一个感觉,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实在是不忍听,我感觉自己和边上的前辈调子相差如此之大,自己听了都吓一跳。为什么?我在想,我是很认真地对待、准备、背了,背得滚瓜烂熟,我要很好地体现这个角色的感情,为什么调子会那么不相符?一是我没有掌握在话筒面前准确的自我感觉,没有用一个非常松弛、非常自然的心态,一种肌体上的松弛和心态上的松弛对待这个角色,在话筒面前没有体现这个角色的情感,只是过于卖力,反而调门高出好多,这是一个教训。因此,在丁老师考试的时候,其实我是因为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所以在她边上嘀咕了几句,她当作一个点拨,但这也体现了她的悟性,这就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的素质。

除了这悟性之外,就是她的勤劳、刻苦、始终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我举一个例子,刚才说到《廊桥遗梦》,女主角和男主角分手的这段戏,其中男主角走了,女主角哭得泣不成声,当时丁老师配这段音的时候,果真是声泪俱下,眼泪鼻涕一把一把,我们当时在边上都很感动。导演很满意,情绪那么充沛、那么好,“过”。可是她说:“导演,不行,我觉得不能过。”导演问:为什么?她说:“我感觉这个情绪不是女主角而是我丁建华的,我是出于对这个角色的同情,我在那儿哭,哭得泣不成声,但是那个角色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再看一遍原片,果然,这个角色此时此景,应该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不能大声地哭出来,因为边上还有邻居,她不能宣泄得那么透彻,她只能强行压抑自己这种撕心裂肺的情感,抽泣、哽咽的声音不能放大出来的。“好。”导演说再来一遍,这次她还是没有控制好,还是哭得很厉害。丁老师说:“导演我要求休息一会儿,我再自我调整一下。”其实休息了不到两三分钟,她就说:“导演行了,我调整好了”,于是她到棚里面,这次非常好、非常到位,非常准确地录好了这段戏,就是一段哭、一个抽泣,她就花费了这样的心思。如此严格地对待自己,当时我在旁边也是很感动。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点都不放松自己的演员,真是不简单。所以她身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我应该学习的。

丁建华:互相吹捧。

乔榛:绝对不是互相吹捧,我觉得我自己在生活当中也好、在创作当中也好,身上有很多很多长处。其实也正是由于这样,我们两个人的合作可以这么好,到今年已经30年了。我们俩之间也有争执,有时候也争得面红耳赤,但为了什么?都是为了作品更好。我觉得在业务上、艺术上有这样一位合作的伙伴,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

丁建华:我们会再接再厉,我们还会努力学习,直到干不动为止。因为我们也像大家一样,太爱自己的专业,如果离开配音、语言艺术这个专业,也许我们什么也干不了,我们没有多少本事,就这点本事,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这点能力,发挥到一种极致,我们永远爱自己的专业,而且永远要把所有人当做自己的学习榜样。因为知识这个东西,是学不完的。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他们的学习劲头很足,他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对现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他们的这种自信,确实也给了我们很多刺激和力量。为了感谢大家,我们现在就表演两个节目,虽然我们没有认真地准备。

丁建华:谢谢大家这么耐心地听我们讲自己的专业,特别谢谢大家。其实你们是我们艺术上最好的支持者、最大的支持者。我们表演一段名作《简·爱》电影的配音片断。第二段有一首诗,是艾青落难的时候写的,我们就选了两段,然后冠以名字叫《关于爱情》,作者的名字他就写了无名氏,经过我们反复的追问、反复的调查,知道这个无名氏就是艾青,名字就叫“关于爱情”,我们就用配音片断和艾青写的诗,献给在座的专家、学者和朋友们,表示我们对大家的一种感激之情。

乔榛:还没睡?

丁建华:没见你平安回来怎么能睡?梅森先生怎么样?

乔榛:他没事。有医生照顾。

丁建华:昨儿晚上你说的那个危险,过去了?

乔榛:梅森不离开英国很难保证。但愿越快越好。

丁建华:他不像是一个蓄意要害你的人。

乔榛:当然不。他害我也可能出于无意。坐下。

丁建华:格雷斯·普尔究竟是谁?你为什么要留着她?

乔榛:我别无办法。

丁建华:怎么会……

乔榛:你忍耐一会儿,别逼着我回答。我,我现在多么依赖你。该怎么办?简。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年轻人,他从小就被宠爱坏了,他犯下一个极大的错误。不是罪恶,是错误,它的后果是可怕的,唯一的逃避是逍遥在外,寻欢作乐。后来他遇见个女人,一个20年里他从未遇见过的高尚女人,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机会,可是世故人情阻碍了他,那个女人能无视这些吗?

丁建华:你在说自己,罗切斯特先生?

乔榛:是的。

同类推荐
  •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佳航同志的专著《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即将付梓面市。作者经过悉心淬炼,对其毕业时获得好评的同名博士论文加以梳理、充实和提高,以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的论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和书稿第一读者,我深为自己所带的第一个学生的刻苦精进和可喜收获而感到欣慰。记得初次与佳航见面时,她刚从媒体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踌躇满志地要从记者、编辑转型做新闻学学者。三个春秋过去,她虔敬地捧出这本十几万字的著述,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其间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 学生情感故事——倒数第一的未来

    学生情感故事——倒数第一的未来

    《倒数第一的未来》是“学生情感故事(小学版)”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内容包括:达西、雕塑家、爸爸妈妈的态度、沮丧、成绩、希望、后来等。
  •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见证着人类的进步,反映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应用文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解读到政治组织的运营、经济活动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变化等,感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无论截取哪段历史,都可以从应用文中看到各种“影像”。应用文是一种语言工具,具有准确而丰富的表现力,是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以及与人们关系的直接性和密切性,是任何文体无法相比的。
  • 工资待遇要清楚

    工资待遇要清楚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者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后,按预先规定的绝对数额定期支付的。
热门推荐
  • 如梦如缈

    如梦如缈

    当五岁的叶梦霜握着孟弦的手时,奶声奶气的说:“孟弦哥哥,你可不可以抓紧我的手,我怕走丢了。”孟弦满脸不耐烦。当二十五岁的叶梦霜被孟弦使劲抓着手时,满脸痛苦的说:“孟弦,放开我的手,我好累,让我走吧!”孟弦满脸不舍。遭遇了父亲离去,母亲改嫁,却发现这一切的经历拜自己所赐时,叶梦霜就没想过还在这世间游荡了。
  • 穿越陈情令之缘来情

    穿越陈情令之缘来情

    十六年前,她本是21世纪的一个“顶级杀手”她不是冷漠,不无情的杀人“机器”,而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贴心“绵绵”。一朝穿越,竟是姑苏蓝氏多年前失踪的三小姐蓝玉祁,来到这陌生的世界,三人还真成了姑苏铁三角。在这里她本想即来之,则安之,谁道事与愿违,她并非凭空穿越,而是使命到也………(改编改编改编,改编内容较大)不喜勿喷
  • 游戏中人

    游戏中人

    夏茗轩,在自己策划、设计和制作的游戏公测后坠谷昏迷,幸而在游戏中复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游戏中人”。可是,他在游戏世界里只一条命,面对玩家的爱与恨,程序的恩与怨,BUG的得与失,以及怪物的挑战、BOSS的拦阻、NPC的习难、病毒的威胁和人工智能的迫害……,从建立家族,创建帮会,功占城池,问鼎天下,雄霸八服,一统大区,到跨界征战,历经艰苦磨难,走过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求生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分身不好当

    我的分身不好当

    16岁的安贝琳已经是拥有1.3亿资产的泛文娱集团掌门人,来自阿普利尔星球的分身安贝伊负责集团的日常事务。九年前,一场非比寻常的星球浩劫引发灵魂奇遇,九年后,命运再次轮回,姐妹二人又会作何选择?18年有福同享,18年默契相伴,平凡与异能的交替碰撞,撑起彼此开挂的人生,而秘密之下,危机四伏……
  • 她是梦魇

    她是梦魇

    “知夏,有一天我如果死了,你陪我一起”“为什么?”“我怕你一个人难过…”“我不会!”“我怕你死在别人手里,不如,死在我怀里”“你真像个魔鬼”“……”她不知道,魔鬼爱上一个人有多难,比九九八十一难还难。
  • 七丐游

    七丐游

    来自七个不同家庭的问题少年。他们无心学业,有的被学校劝退,有的自愿辍学尔后都离家出走。在异乡七个流落街头臭味相投的少年走到了一起,后全被七米收留。米七给了七个准备破罐子破摔的少年们莫大的鼓励,称他们为好孩子!并引他们去完成了一个人与狗战斗的游戏,在战斗中七个少年从最初的冷漠,傲慢,自私到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他们迅速成长,惊人改变,最终唤回了少年们那颗本性纯良的心。
  • 致长久等你的时光

    致长久等你的时光

    南城,我亲爱的少年,你在你离开的漫长岁月里,我一直在等你,从未想过离开,也没忘记你不会来。
  • 每条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每条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每条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我的弟子遍布天下

    我的弟子遍布天下

    一个大魔头叫嚣道:“张初尧,你个胆小鬼,有本事别躲在你那些弟子后面!出来跟老子大战三百回合!”余小天:“师父,此子竟然敢口出狂言,待我替师父将此人首级拿下!”徐三胖:“师父,要不我再去将他老母的骨灰给杨了?”苏慧:“师父,让我去吧,我去将此人的舌头割下来给二师兄下酒!”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