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9600000019

第19章 用人和塑造优秀团队的领导艺术(6)

乔治·史密斯·巴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著名的美国将领,陆军上将。1885年11月11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加夫列尔,1903~1904年就读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1909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后在骑兵部队服役。1913年远赴法国进修,回国后在骑兵学校任刀术教官。1915年曾随军远征墨西哥,任潘兴将军的助手。1917年进法国坦克学校深造,着手组建并指挥美国坦克中心和第304坦克旅。1918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回国后继续在骑兵部队任职。1922年起曾在骑兵学院、指挥和参谋学院学习,后在第一军区和骑兵司令部任职。1932年从陆军作战学院毕业后,先后任第五和第三骑兵部队指挥官。1940年任第二装甲师旅长,1941年任该师师长。后任第一装甲军团指挥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盟军在北非和意大利作战,并任第二军军长、第七集团军司令。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率第三集团军投入欧洲作战。德国投降后,被任命为驻巴伐利亚督军。后任第十五集团军司令。以作战勇猛、治军严格著称,其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建战功。

培养自己良好的军人素质

巴顿出生于一个具有军人传统的家庭。其曾祖父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的一名准将,建立过卓越的功绩,死在战斗中。其祖父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在南北战争中担任上校职务,指挥联邦军的一个团,也是在一次战斗中死去。他的父亲和祖父一样,也曾就读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巴顿从小就受到长辈的熏陶。

巴顿家中藏书很多。他广泛涉猎一些古典冒险故事,如《三个火枪手》、《鲁滨逊漂流记》、《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等。他很喜欢听拿破仑、腓特烈大帝的故事。这使他形成了一种敢于冒险的性格。他的童年在农场度过,和许多其他小孩一样,巴顿也喜欢冲冲杀杀。他还喜欢上了马。在这种环境里,巴顿产生了当一名杰出的军人的强烈愿望,并希望进入西点军校学习。

1903年,巴顿步其长辈后尘,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当了一名一年级学员。第二年,他通过考试,成为西点军校的一名学员。在第一学年结束时,由于数学成绩位居榜末,因此他不得不留级。这对立志当一名军官的巴顿来说似乎是一个挫折。因为他将不得不在军校上第三个一年级。巴顿家境富裕,足可以使他过优裕的平民生活。但渴望出人头地的理想使他克服这一挫折,继续留在军校。到了二年级时,升为下士;第三学年晋升为军士长;第四学年当上了学员副官。

在西点军校,巴顿集中精力学习他认为与成为一名伟大军人最有关系的课程。在第一学年时,他全力以赴于队列训练,因为他认为队列与晋升军阶有密切关系。到毕业时,其队列训练成绩居于榜首。除此之外,他还悉心阅读军事史、战略、战术等方面的书籍。作为一名军人,强健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西点军校对体育要求较高。巴顿于此也颇下工夫,除了完成军校规定的科目外,他还打美式橄榄球。他在剑术和马术上,刷新过几次学校竞赛纪录。

巴顿具有良好的军人素质。他注重军人仪表,其军服是一家价格昂贵的裁缝店缝制的,还买了一个熨斗,每天洗烫。巴顿在军事、勤务等各方面十分严厉,执行纪律铁面无私,严格履行军事职责,并且严于律己。因此在西点军校的记过簿上,巴顿的记录寥寥无几。他在日记中表明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并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只要能成为伟人,就是吃多大苦也心甘情愿。”

1909年,巴顿以中等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当了一名中尉骑兵军官。1911年,他调到华盛顿附近的迈耶堡服役。这使他有机会出入上流社会,结识军界要人。他曾被选为当时陆军参谋长伍德将军的随从副官。巴顿还在马场上结识了陆军部长史汀生,两人结下了友谊。他还当过史汀生的侍卫官。这都对他的仕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12年,巴顿参加了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奥运会,参加了现代五项全能比赛——射击、300米游泳、剑术、马术及越野,巴顿获得第5名。回国途中,巴顿来到法国的索米尔,到当地著名的骑兵学校向法国剑术大师克莱里学习,提高其剑术。回到美国后,巴顿为骑兵设计了一种马刀,并被称为陆军的剑术大师,此后他在骑兵学校任教官。

一次世界大战初显峥嵘

巴顿在索米尔时,曾察看了瑟堡到索米尔之间丛林密布的地形,还到圣马洛、法莱兹·卡昂等城旅游。其所到之处正是他日后率领大军征战的地方。无疑,他后来的作战行动不少得益于这次旅行。

这时,美国与墨西哥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墨西哥的革命领袖潘乔·维拉袭击了新墨西哥州,杀死了几个美国人。威尔逊命令潘兴率领一支部队深入墨西哥境内追掳潘乔·维拉。当时的巴顿是第八骑兵团的一名军官,驻扎在得克萨斯州美墨边境的附近,与潘兴的驻地相邻。虽然第八骑兵团没被选上执行这次远征,但由于巴顿的努力,打动了潘兴将军。巴顿作为一名副官随潘兴出征,表现得非常出色。在一次战斗中,巴顿率几名士兵分乘三辆车在一个牧场与墨西哥人遭遇,打死了其中几名,开创了美军摩托化作战的先例。巴顿给潘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斗士”。

1917年,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组建美国远征军开往欧洲战场。潘兴将军又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对巴顿在墨西哥的表现记忆犹新,他问巴顿是否愿意随他出征。巴顿为能有机会参加世界大战而高兴。欣然同意,便随潘兴来到法国,担任其副官和营务主任。不久升为上尉。

后来巴顿要求去战场上。潘兴让他在步兵营与坦克部队之间作出选择。当时的坦克还是一种未经考验的新式武器,美国还没有坦克部队,并且缺乏坦克,如果失败了,可能会妨碍巴顿在陆军中的晋升。但巴顿相信“能用轻型坦克给敌人以最大的杀伤,而使美国付出的代价最小”,因此他选择了装甲兵这一新兵种。

为了组建美军坦克部队,巴顿曾到过英国博文顿、法国朗格勒坦克学校学习。他还参观了英、法的战车训练中心,调查、研究战车的机动性、构造、火力、装甲兵训练、坦克战术等问题,观察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随后,巴顿在朗格勒建立训练中心,吸引了很多人参加。巴顿采用法国的双人6吨轻型雷诺坦克装备部队。到1918年,巴顿组建了美军第一个坦克兵团——装甲坦克第一旅。在此期间,他先升为少校,后晋升为中校。他认为坦克是一种辅助武器,它的任务是为强行进攻的步兵创造便利,为此,坦克必须能填补由炮火延伸射击直到白刃战之间的空隙。

9月,巴顿率自己组建的6个坦克连与1个法国坦克连投入圣米耶尔战役。他的坦克部队勇往直前,突入兴登堡防线,取得卓越成绩。随后,潘兴决定在默兹河与阿尔贡森林之间发动一场进攻。巴顿指挥坦克,向德军战壕强行突击,他本人也在进攻中负伤。巴顿负伤后被送往医院,但他却逃离医院,准备再上战场,然而德国人却已停战了。这次战役中坦克被分散使用,限制了其作用,这使巴顿开始考虑改变坦克的作战方式问题。

这时,巴顿晋升为上校,并且因作战勇敢、组建和训练坦克部队成绩卓著而被授予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和服务优异勋章。此时的巴顿可谓一帆风顺。而艾森豪威尔就不那么走运了。他力争赴欧作战,却被任命为葛底斯堡科尔特营的司令官。当巴顿在欧洲大显身手、荣获勋章的同时,他负责训练坦克手,向欧洲战场输送装甲兵。

1919年巴顿回国后,主持米德堡战车训练中心的工作。身为坦克指挥官的巴顿与负责训练坦克手的艾森豪威尔结下了友谊,共同探讨一些战术问题。这为二人以后共事打下了基础。

坦然面对和平岁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开始抬头,政府开始裁减军备。巴顿指挥的米德堡军营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汽油等后勤物资,坦克手无法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巴顿仍从事于坦克的研究。他根据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着手解决坦克的一些技术问题,寻求解决坦克通讯系统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练习瞄准用的同釉架。他还与机械师克里斯蒂合作,改进坦克。

1920年,国会通过了国防法案。陆军部命令将坦克分散到其他兵种里去。坦克兵军官的军衔降低,巴顿被降为少校。由于不愿呆在步兵里,他又回到骑兵部队。

从1920年~1940年,他多次调动,担任过十几个不同的职务,先后在骑兵学校、利文沃思指挥与参谋学院和陆军军事学院深造。当他从陆军军事学院毕业后,晋升为中校,担任得克萨斯州一个骑兵团的团长。巴顿参加了在夏威夷举行的登陆演习,论述过有关两栖作战的问题。这为他日后的作战提供了经验。在此期间,他还密切关注着坦克部队的发展。他阅读了宫勒、哈特等人的著作,对古德里安、隆美尔的战术思想作过详细研究。1939年,巴顿升为上校,又回到迈耶堡。

这时,马歇尔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欧洲及世界局势动荡,马歇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着手改编美国陆军。马歇尔对巴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很有好感,认为他是美军中少数坦克专家之一,是一个优秀的军官。因此,1940年7月,马歇尔将军批准建立两个坦克师,将巴顿调往本宁堡组建装甲师的一个旅。巴顿升为陆军准将。他在本宁堡严格训练部队,本宁堡成为被关注的中心。这时的巴顿已经55岁了,成为一个老练的军人。

1941年,巴顿任第二装甲师师长,升为少将。美国陆军中一直存在着发展坦克部队与反对坦克部队的争论,反对派认为坦克在反坦克兵器面前只是一堆破钢烂铁。从1941年开始,美国陆军中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演习。巴顿希望通过演习,打击反对派的气焰,证明装甲部队是一张王牌。在田纳西州的演习中,第二装甲师勇猛推进,所向披靡,占领了步兵师的指挥部,使演习不得不提前结束。在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州的演习中,在第一阶段第一天就击败了第二步兵师;在第二阶段,突破第二集团军密集的反坦克防线,又获得胜利。在卡罗来纳州的演习中,巴顿的坦克更是大显神威,俘获了第一集团军德拉姆中将,震惊了司令部。

1942年初,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顿晋升为第一装甲军军长,指挥第一、第二装甲师。巴顿将部队带到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沙漠战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和演习。巴顿模拟战斗情况进行训练,获得沙漠战的经验,为在北非的作战奠定了基础。

从北非到西西里

1941年~1942年间,英、德两国在北非战场展开了拉锯战。在阿拉曼之役中,蒙哥马利击退德军,将德军逐回突尼斯。为了彻底消灭北非的轴心国军队,控制地中海,为在意大利登陆创造条件,1942年7月,美、英两国决定在北非登陆,行动代号为“火炬”。

由于巴顿具有作战经验,是美军中少数坦克专家之一,因此受命参加远征任务,并参与了计划的制订工作。为进行登陆作战,盟军集结了13个师、650艘军舰和运输船,编成西部、中部、东部三个特混舰队。10月24日,巴顿登上“奥古斯塔”号战舰,从美国出发,横渡大西洋,开始了远征。

登陆前,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掀起巨浪。11月8日,巴顿指挥西部舰队两个美军师,迎着巨浪,在卡萨布兰卡登陆成功。上岸的美军与前来抵抗的法军展开了激战。美、英除了军事上进攻外,还展开外交攻势,争取法国人。11月11日,法属摩洛哥总督投降。美军占领摩洛哥,巴顿任驻摩洛哥总督。他在摩洛哥训练部队,随时准备参加夺取突尼斯的战斗。他极其希望能与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军装甲指挥官隆美尔在战场上一决高下。

盟军几次夺取突尼斯、比塞都以失败告终。而与此同时,德军集结部队,在1943年2月,向加夫萨进攻,前进到凯塞林隘道。盟军在突尼斯的防线几乎崩溃,被击退50英里。美军第二军被击败,士气低落。艾森豪威尔马上想起了巴顿,任命他为第二军军长,任务是重振萎靡的第二军,使其进入战斗状态。

巴顿到任后,发布了一系列严格的命令。布雷德利写道:“巴顿到任后的第三天,第二军的参谋人员就真的疯狂地干起来了,但不是对德国人,而是对着巴顿。”他规定早饭必须在7时半结束,改变参谋人员迟到的现象。还要求每个军人必须时刻戴着钢盔,护士也不例外。为了令行禁止,巴顿亲自出去搜寻违令者,给予罚款。这些措施推动了第二军,使他们很快振作起来,在后来的战斗中,攻占加夫萨,收复失地,越战越勇。而巴顿为了筹划西西里登陆,调往第七集团军任中将司令官。

1943年7月10日,盟军为了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建立新的战场,发动了代号为“赫斯基”的西西里战役。亚历山大任总指挥。下辖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第八集团军与美军第七集团军。按原计划,巴顿、蒙哥马利分别在巴勒莫、锡兰库扎登陆。蒙哥马利修改了计划,由英军担任主攻,在锡兰库扎登陆,并由东岸直逼墨西哥、而美军保护其翼侧。由于天气恶劣,守军没有料到美军会在此刻登陆。巴顿成功地登上了西西里滩头,顶住了德、意军队的反击,向纵深发展。英军则进展不顺,敌军抽调兵力堵住东岸通往墨西哥的道路。巴顿趁机提出由第七集团军迅速向西北和北面挺进,攻占巴勒莫。得到亚历山大同意后,巴顿与蒙哥马利的部队展开竞赛。他指挥美军猛冲猛打,7月22日攻下巴勒莫——西西里首府。在沿西西里海岸向墨西哥进军时,巴顿几次采用两栖登陆战术,迂回包围敌军防线的后方,很快取得胜利。8月17日,美第七集团军先于英第八集团军进入墨西哥。在这场“有趣的竞赛”中,巴顿成了胜利者,赢得盛名。

在西西里战斗期间,巴顿惹出事端。他在视察野战医院时,见到一个身上没有绷带的士兵,上前询问。士兵回答说觉得自己受不了。巴顿认为他是胆小鬼,打了他的耳光。而实际上该士兵正在发烧,还患有其他疾病。另一次,又打了一位“神经有病”的士兵,并斥其为胆小鬼,不许医院收留。这些事件被披露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危及巴顿的军人生涯。史汀生、艾森豪威尔觉得战场上需要巴顿,因此极力挽回影响。艾森豪威尔命令巴顿向西西里的部队道歉。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巴顿没有参加盟军在意大利的战斗。

同类推荐
  • 向营销领袖学什么

    向营销领袖学什么

    如果你想学习领袖和精英们怎样做营销——就读这本书吧!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营销精英,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你的公司,你都需要知道真相所在——就读这本书吧!
  • 每天读点金融学

    每天读点金融学

    当今社会,除非你的生活能够远离金钱,否则,不管你是否喜欢,人人都需要关注金融,不仅要关注国内的,还要关注国际的。这些年来,优选经济已经一体化,可谓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任何地方发生的财经事件,都有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你的切身利益。说白了,金融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你我钱包的大小。于是,有关普通百姓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货币、金融问题的根本,以及美元贬值策略、中国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人民币走向靠前等系列话题,都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 向诸葛亮借智慧

    向诸葛亮借智慧

    本书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诸葛亮的一生,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等大事件都有精辟的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讲故事也分析规律,并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规律和技巧。
  •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为何越是领导眼中的优秀下属,就越容易黯然离职?为何许多员工即便尽职尽责,工作业绩仍无起色?在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企业当中,普通员工的能力与工作热情都很容易被各级管理层施加的压力所影响,不能被充分激发或施展出来,员工甚至因此变得士气低落。这就是挫败感产生的根源。它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受雇佣者反映:他们受工作环境所限,不能像自己本可以做到的那样富有成效,从而感到挫败。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合益集团推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揭露了阻碍员工业绩增长的隐性障碍——并非员工敬业度不足,而是组织支持度匮乏,并据此给出了解决良策。
  • 管理三经

    管理三经

    管人、管事、管财这三大要素是相互依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即,事业因用人得当而发达,财富因创新思维而无限聚敛,最终推动了企业的日益繁荣——如西方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所说,一个人在追求私利满足的过程中,却无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理,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私营公司的管理者们,他们为追求个人财富无限增长的内驱动力,都直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的实现。
热门推荐
  • 江湖之流沙

    江湖之流沙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光,错镂金环映日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 我从北山来

    我从北山来

    人这一辈子,总有太多的遗憾。遗憾做了错误的选择,遗憾浪费了大把的时光,遗憾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却早已丢失最开始的自己。宋北曾无数次想过,若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一切都会不一样吧。这样想着,就似从一场梦中醒来,青春依旧,年华似火。她下定决心让自己的这一生再无遗憾,可世事难料,她无疑招惹那个人啊……
  • 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剑修

    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剑修

    第一卷一人篇_____第二卷大秦篇______第三卷?开局直接王炸:一觉醒来,穿越到了一人之下世界,绑定系统喜提妖孽级天赋外加一个宗师修为传承。再加上一个老天师的养孙身份,张牧之可谓是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不过赢家也有赢家的烦恼啊!
  • 我修仙会加点

    我修仙会加点

    修仙一时爽,一直修仙一直爽!资质不达标?加点!修为比较低?加点!法术学的慢?加点!......这是一个加点就能变强的故事,如果加一次点没有变强,那就多加几次! PS:丘丘群:82388099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樱花树下,我们的缘

    樱花树下,我们的缘

    听风声划过寂寞的天空,听鸟儿唱起凄凉的歌儿,听窗外树木摇拽的步伐。正当觉得缘分已尽时,却不知,那根叫做“爱情”的红线,早已紧紧把我们拉住……我们相遇在茶馆,相爱在樱花树下。二十年后的我们相遇,你是否还记得我?你是否还恨着我?
  • 总裁报道,娇妻请签收

    总裁报道,娇妻请签收

    第一次见到总裁,是被他撞伤。第二次见总裁,突然成为了他的女朋友,还被夺去了初吻。第三次,哎呦,连名字都上了他家户口本。等一下,我还没答应呢!
  • 荏苒岁月,时光匆匆

    荏苒岁月,时光匆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不可能再有一个童年;不可能再有一个初恋;不可能再有从前的快乐、幸福、悲伤、痛苦。昨天,前一秒,通通都不可能再回去。生命原来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
  • 赔心攻略,黎先生别来无恙

    赔心攻略,黎先生别来无恙

    三年前,洛心彤声名狼藉被逐出A市,所有人都说,她爬上了黎慕白的床,抛弃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三年后,她回归A市,未婚夫成了妹夫,而她也真的成了黎慕白的女人。传闻黎慕白不近女色,却将她绑在身边。并非深爱,只是因为恶毒的她害死了他的弟弟。她心甘情愿呆在他身边,利用他的权势地位,却只能在深夜才想起深藏心底的秘密。洛心彤,从头到尾,只爱过黎慕白一个人。黎慕白单膝跪地,向洛心彤求婚,等来的却是她的沉默和拒绝。“第一次,你选择救她,放弃了我。”“第二次,你相信她的话,不给我辩解的机会。”“都说事不过三,我不知道我嫁给你后,会不会被抛弃。”
  • 原始龙王

    原始龙王

    生活在这个危险的战争时代,一定要学好魔法。